幼儿园二十四节气课程之秋分
大班教案《秋分》(精选6篇)

大班教案《秋分》大班教案《秋分》秋分时节,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天气渐渐凉爽,秋意更浓。
人们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变化,同时也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秋分》(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秋分》1一、主题背景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在这个时候,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加大,天气逐渐转凉。
为了帮助幼儿园的学生更好地了解秋季的特点和秋分的习俗。
二、主题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分节气的含义和特点,掌握秋季的基本知识。
2. 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秋季的美丽和丰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主题内容1. 室内活动在室内开展关于秋分节气的绘本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绘本了解秋分的历史和文化,比如《秋天的味道》等。
2. 室外活动在室外组织郊游活动,带领学生到公园或田野中观察秋季的景色和植物的变化,让学生亲身感受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美妙。
3. 手工活动开展制作枫叶、纸鹤等手工艺品的手工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制作的乐趣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团队游戏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团队游戏,如接力赛、拔河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四、注意事项1. 活动场地:选择安全的室外场地,保证学生的安全。
2. 活动时间:选择适合的时机,避免天气过热或过冷,注意保暖。
3. 学生安全: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全程陪同,确保学生的安全。
4. 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合理安排活动内容,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五、总结秋分节气是秋季的重要节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园的学生更好地了解秋季的特点和秋分的习俗,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安全和活动内容的选择,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大班教案《秋分》2教学目标1.了解“秋分”的节气特点;2.通过活动,增进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从而对传统文化有更浓厚的兴趣。
二十四节气-秋分(幼儿教育课件)

从秋分这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推移,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 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进一步加 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
科普时间
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 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 始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 温都降到了22℃以下。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碧空万里,丹 桂飘香,蟹肥菊黄,风和日丽,美好宜人。
从秋分这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 继续由赤道向南推移,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 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 最短);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 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
亲子时间 节气养生按摩
秋分时节养生重点:健脾养胃
配合穴位按摩念儿歌(站位)
到了秋分,田里干净。(左手按揉左腿足三里穴) 家家储菜,准备过冬。(右手按揉右腿足三里穴) 辣椒串串,挂上门庭,(双手按揉中脘穴) 农家日子,火红火红。(双拳自下而上敲击全身)
思考时间
哪个月饼最大?
哪盘月饼最多?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 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 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 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 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 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 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 要节日之一。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 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 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 、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 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 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 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二十四节气秋分教案

二十四节气秋分教案二十四节气秋分教案11、活动背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个季节,分四个季节。
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自身,都能真正感受到秋天的特色。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虽不是节日,却有着许多民俗风情。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这些风土人情,大团将开展丰富多彩的秋分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秋分,感受民俗风情。
我们的幼儿园位于城乡结合部。
孩子们住在乡下。
幼儿园也有很多种植园。
这个季节,许多农作物和果树发生了变化。
例如,室外开始出现小露珠;桂花缓缓开放,香气四溢。
溢出;大雁南飞,果实累累;小动物们也在准备过冬的食物。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奥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理解兴趣。
大班孩子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动脑筋去探索物体和材料,提出一些与事物相关的'问题。
为此,在本次主题中,我们将围绕秋分节气这一主题,鼓励孩子们以各种方式去体验、体验、做事。
操作,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秋天的美,用音乐、艺术、诗歌等方式表达秋天的童话故事,激发孩子对自然的热爱,提高孩子感受和表达美的能力,让孩子逐渐掌握秋天的主要特征,了解气候与动植物的关系。
2.活动目标:1.对白露、秋分等节气的名称、时间及相关习俗有初步的了解,对中华民族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感兴趣。
2.在当地的寻露、寻桂花、寻蚂蚁、品尝水果等活动中体验秋分节气的独特民俗和乐趣。
3.愿意通过考察、体验、操作实践等多种形式,感知秋分前后环境、动植物的变化。
4.我喜欢大自然,愿意以某种方式表达我的所见所想,提高我感受和表达美的能力。
5.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心态,成为快乐的孩子。
3.活动口号《秋语》4、活动时间:9月22日上午10点5.参加者:水果水果班的部分小朋友和老师6、活动策划:王晓红7.活动准备1、各班老师向孩子们宣传秋分节气风俗。
2.级长为活动准备幕布。
3.班主任准备自己捡树叶的工具。
4、摄制组:秦娇老师九、活动流程1.9月21日各班开展“秋语”相关活动,了解“秋分”节气风俗。
幼儿园大班教案秋分

幼儿园大班教案秋分教学目标1.掌握秋分相关知识,如何感受秋分所带来的变化2.培养幼儿们观察事物,提高幼儿们的综合素质能力3.发展幼儿们的社交能力教学内容1.知识讲解: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太阳位于黄经180度,昼夜时间正好相等,之后夜晚逐渐变长,白天逐渐变短。
2.材料观察:准备几样秋天常见的水果、蔬菜,如南瓜、苹果、柿子等,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摸索和尝试,了解这些水果、蔬菜的特点和与秋季的关系。
3.游戏活动:小朋友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在老师的指挥下一起唱起秋季的儿歌《小兔子乖乖》,体验合作的快乐。
4.小组讨论:把同学分为3~4人一组,激发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围绕“秋分”展开自己的话题讨论,最终把口述的内容呈现给全班同学。
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识,教授“秋分”的相关知识,通过图片等形式向孩子们展示秋分。
2.给孩子们派发观察秋季水果、蔬菜的材料,并引导他们用手掌抚摸、用鼻子闻一闻、用嘴吃一口等方式来了解秋季食品的特点。
3.引导孩子们表演一首秋季儿歌,提高孩子们团队合作精神。
4.分为小组,让同学们表述自己对“秋分”的看法,并聆听其他同学的讲述。
教学方法1.讲授-引导,逐步让孩子们接触并了解“秋分”的相关知识。
2.观察,让孩子们用各种方式探索秋季水果、蔬菜的特点,培养幼儿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3.游戏,使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表达自己,促进团队合作精神的发展。
4.小组讨论,让孩子们自由交流,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效果评价1.检查小组讨论时,孩子们的表现和实际所学到的知识情况,考察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思辨能力等。
2.记录孩子们对于秋分的理解和感受,比如:什么是秋分?身体上的变化等。
3.把孩子们小组讨论时的好想法整合并呈现给全班同学,考察孩子们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等。
总结本次教学以秋分为主题,旨在让孩子们了解秋分的相关知识和秋季的特点,引导孩子们探索并感受秋季的变化,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幼儿们的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之秋分节气自然科学活动方案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自然科学活动节气自然科学活动方案活动一晒秋活动目标1.认识秋天常见的蔬菜和水果,能叫出这些它们的名字。
2.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丰收的成就感。
3.培养幼儿热爱秋天,感受秋天五谷丰登的生态之美。
活动准备1.秋天的蔬菜水果调查表2.实物:若干蔬菜和水果活动过程1.教师指导幼儿事先进行秋天的蔬菜水果大调查,让幼儿了解秋天有哪些蔬菜水果。
2.教师将幼儿收集到的蔬菜和水果,进行展示,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形式,认识了解这些蔬菜和水果。
3.教师跟幼儿一起布置晒秋展台,将蔬菜和水果进行分类摆放,并贴上标签。
4.邀请其他班的幼儿和老师一起来欣赏自己的晒秋成果。
活动二月亮姑娘做衣裳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故事感知月亮的变化。
2.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3.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乐意探索其背后的原理。
活动准备1.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2.月相变化图。
活动过程1. 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导入活动。
2. 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①开始的时候月亮姑娘是什么样子的?②过了几天,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了?③再过了几天,月亮姑娘又变成什么样子了?④最后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了?3.教师出示月相变化图,讲解月亮的变化。
4.请幼儿观察月亮在一个月中的不同形态,感受月亮的变化,初步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活动三秋分到,蛋儿俏活动目标:1.了解秋分时节民间“竖蛋"的习俗活动。
2.体会失败后,不断尝试游戏成功的喜悦。
3.感受跟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鸡蛋、彩笔活动过程:1.教师介绍秋分“竖蛋"的习俗。
⏹在每年的秋分日,,全国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
⏹竖蛋的玩法: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虽然失败者很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秋分是“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所以,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之《秋分》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之《秋分》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秋分,知道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2.学习诗歌《秋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秋分的气候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发现秋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诗歌《秋分》、季节图片、水果图片、铅笔、彩色纸、刮画工具等。
2.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示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3.幼儿园环境:展示季节变化的主题墙。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季节变化的主题墙,询问孩子们最近有什么感受,孩子们回答后,引导他们注意到秋天来了。
教师可以用季节图片或服装图片引导幼儿发现秋天的特点,比如:天气变凉、树叶变黄、果实成熟等,然后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2.唱秋天歌曲(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唱歌曲《秋天到了》或相关的秋天歌曲,让幼儿感受秋天的气息,激发他们的兴趣。
3.讲述《秋分》(10分钟)教师讲述《秋分》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秋分是什么时候,具体的特点,比如:秋天的天气变凉、白天和黑夜一样长等,让幼儿对秋分有初步的认识。
4.学习诗歌《秋分》(15分钟)教师板书诗歌《秋分》,带领幼儿跟读和朗读,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然后,教师分小组或个人给幼儿发放彩色纸和刮画工具,让他们自由地刮画出秋天的景色,同时可以发挥想象力,想象秋分时的天空、田野、果树等。
5.感受秋分气候特点(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天气观察活动,在室外或校园中带领幼儿观察天气和感受秋分的特点,如温度下降、阳光更加柔和等。
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秋分的感受,如“天气凉爽”、“叶子变黄了”等。
孩子们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6.秋分与水果(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谈论秋季水果,如苹果、梨、葡萄、柿子等。
教师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水果图片,让幼儿选出他们最喜欢的水果图片,并用彩色纸和铅笔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然后可以将画好的水果贴在主题墙上,展示给大家,激发幼儿对季节水果的兴趣。
幼儿园秋分节气教案

幼儿园秋分节气教案幼儿园秋分节气教案幼儿园秋分节气教案。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
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
以下分享幼儿园秋分节气教案范文,快来看吧幼儿园秋分节气教案1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秋分活动方案秋分节气吃什么与风俗活动《秋天的悄悄话》一、活动背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秋天的特征。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虽然不是节日,但却有很多的民间俗。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这些俗,大班组准备开展丰富多样的秋分活动,让孩子感受秋分、感受民俗。
我们的幼儿园处在城乡结合地,孩子生活在农村中,幼儿园也有很多的种植田地,这个季节有很多的农作物果树发生了变化,如户外开始出现小露珠了;桂花慢慢的开放了,香气四溢;鸿雁往南飞去了,许多的瓜果成熟了;小动物们也在准备粮食过冬啦。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
大班孩子喜欢接触新事物,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问一些与事物有关的问题,为此,本主题中,我们将围绕秋分节气主题,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幼儿亲身经历、体验、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秋天的美丽,用音乐、美术、诗歌等多种手段表现秋天的童话,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幼儿逐步掌握秋天的主要特征,了解气候与动植物的关系。
二、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白露、秋分等节气的名称、时间和有关俗,对中华民族传统二十四节气感兴趣。
2.在找露水、寻桂花、找蚂蚁、尝瓜果等等地方特色活动中体验秋分节气特有的民俗风情乐趣。
3.愿意通过调查、体验、操作实践等多种形式,感知秋分时节周围环境和动植物的变化。
4、喜欢大自然,愿意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幼儿园活动方案教案:二十四节气——秋分

5
(5)——没错,这个老人的头顶鼓鼓的,圆圆的;他的眉毛和胡子都长长的,白白的;他的一只手里拿 着一个大大的桃子,另一只手里拄着一根比他人还高的拐杖,拐杖上面系着一个葫芦。 (6)——这样一个神仙老爷爷,有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名字——南极仙翁。
3.进一步了解“南极仙翁”。 (1)——小朋友们有没有在哪里见过他? (2)——南极仙翁有一个更家喻户晓的名字叫做寿星,人们认为供奉他可以健康长寿。 (3)——小朋友们看寿星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大脑门)他长出这样一个大脑门代表着返老还童。小朋 友们有没有看过自己刚出生时的照片?刚出生的婴儿头发稀少,和老人一样,所以显得脑门大。 (4)——寿星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呢?是一个大桃子和一个拐杖。这颗桃子据说是王母娘娘蟠桃园里的长 寿仙果,它 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食用后立刻成仙长生不老。而这根拐杖被称作王杖,是皇帝赏 赐给老人的,代表着老人非同一般的地位。 (5)——寿星还有一个小小的传说。古代有一天寿星到了人间游玩,他在京城里随便逛逛就有了很大的 名声,因为他相貌特殊,还能让人起死回生。当时的皇帝想知道自己能活到几岁,就请他来皇宫,对寿星 礼待有加。但寿星只是一笑,没有回答只说醉了,皇帝便请他回去休息,想第二天再问问清楚。可是到了 第二天却发现这位老人不见了,一问才知道原来他在晚上就驾着祥云离开了。皇帝这才醒悟,原来是一位 神仙呀!
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重新认识了常见的好朋友——鸡蛋。知道了鸡蛋很容易被敲碎,却很难被捏碎。我们还玩了一 个“竖蛋”的游戏,是秋分时间的传统习俗。秋分和春分是一年中最平衡的两天,连白天和夜晚的时间 都是一样的。所以在这两天中“竖蛋”最容易成功。小朋友们回家后也可以叫上爸爸妈妈一起尝试一下 哦。
2021/3/11
2021/3/11
幼儿园活动方案教案:二十四节气——秋分

幼儿园活动方案教案:二十四节气——秋分活动名称:二十四节气——秋分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秋分,了解秋分的意义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活动准备:1. 课件或图片资料介绍秋分的由来、特点和相关习俗。
2. 一些秋分相关的自然材料,如秋叶、果实等。
3. 制作纸质月饼和纸质扇子。
4. 打印或制作相关绘本故事。
活动流程:1. 活动导入(10分钟)- 和幼儿讨论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引导他们对秋分的认识和好奇心。
- 展示课件或图片资料,介绍秋分的由来、特点和相关习俗,引起幼儿的兴趣。
2. 知识学习(15分钟)- 给幼儿讲解秋分的意义,如平分昼夜、万物收藏等。
- 通过课件或图片,帮助幼儿理解秋分的相关习俗,如吃月饼、赏月等。
3. 手工制作(20分钟)- 指导幼儿制作纸质月饼,可以使用纸板剪成圆形,并在表面绘制月饼的样式。
- 指导幼儿制作纸质扇子,用彩纸或纸板剪成扇形后固定成扇骨,再装饰扇面。
4. 游戏活动(20分钟)- 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游戏,如扇舞比赛。
每个团队派出一个代表进行扇舞,其他成员观察评分。
- 进行搬苹果比赛,幼儿分成小组,用汤勺夹苹果,尽快将苹果搬到指定地点。
5. 故事分享(10分钟)- 通过阅读相关绘本故事,讲述关于秋分的故事,如《小白兔过秋分》等。
- 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秋分的意义和相关习俗。
6. 活动总结(5分钟)-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并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
- 引导幼儿思考秋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秋分的特点。
活动延伸:1. 建议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观察秋分的现象和变化。
2. 提供与秋分相关的绘本故事供幼儿阅读。
3. 组织秋分的主题手工制作比赛,鼓励幼儿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注意事项:1. 活动中保证安全,如使用安全无毒的材料、避免尖锐物品等。
2. 根据幼儿年龄和能力适度调整活动难度。
3. 活动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氛围,鼓励幼儿参与和发表意见。
幼儿园活动方案教案:二十四节气——秋分

幼儿园活动方案教案:二十四节气——秋分【活动背景】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在这一天,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区都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秋分节气,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1.了解秋分节气的来历和特点,知道秋分是昼夜平分的节气。
2.通过观察和体验,感受秋天的变化,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准备】1.PPT课件:介绍秋分节气相关知识。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小树叶、树枝、松果等自然物品。
4.音乐《秋天的童话》。
【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孩子们观察周围环境,引导他们发现秋天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我们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变化吗?树叶是什么颜色了?天气变得怎么样了?师:是的,我们身边的树叶变黄了,天气也变得凉爽了,这就是秋分节气。
二、主题活动1.认识秋分(1)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孩子们介绍秋分节气的来历和特点。
师: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这一天,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区都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2)孩子们提问,教师解答。
2.感受秋天(1)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观察秋天的变化。
师:现在我们一起去户外,找一找秋天的痕迹吧!(2)孩子们在户外观察树叶、树枝、松果等自然物品,感受秋天的气息。
(3)孩子们回到教室,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3.创意绘画(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引导孩子们创作秋分节气画作。
师:现在请大家用你们的画笔,把你们眼中的秋天画出来吧!(2)孩子们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画作,大家共同欣赏。
4.团队协作游戏(1)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如“找树叶”、“拼树枝”等。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团队协作的游戏,看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找到最多的树叶,或者拼出最长的树枝。
(2)孩子们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
幼儿园秋分活动:传统文化活动总结与反思

幼儿园秋分活动:传统文化活动总结与反思秋分,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在幼儿园教育中,利用秋分这一节气开展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有利于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在本文中,我将对幼儿园秋分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期对未来的类似活动能够有更好的指导和启发。
一、传统文化活动总结1. 了解节气:在秋分活动中,幼儿园可以通过讲故事、观看动画、制作手工等形式,向幼儿介绍秋分的由来、习俗和意义,让幼儿对节气有初步的了解。
2. 制作传统食品:秋分时节,制作并品尝传统的食品,如糍粑、柿饼等,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美食享受。
3. 制作季节手工:开展制作秋分主题的手工活动,比如剪纸、画秋分图案、制作谷穗等,让幼儿在动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 传统游戏体验:秋分活动中可以设置一些传统游戏,比如踢毽子、童鞋等,鼓励幼儿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游戏的趣味和乐趣。
二、对传统文化活动的反思1. 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古老的习俗和物品,更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精深的道理和深厚的情感。
在未来的活动中,可以更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加全面的体验和认识。
2. 创新元素:传统文化活动不应该停留在重复传统的形式上,更要注重注入时代元素和个性化创新,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更具吸引力和包容性。
3. 多方面体验:传统文化活动应该是多方面的体验,不仅仅是简单的制作和品尝传统食品,更要涵盖音乐、舞蹈、戏剧等各个方面,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
4. 家校合作: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时,还要注重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其中,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结尾: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幼儿园秋分活动是向幼儿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
通过对传统文化活动的总结与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
希望未来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活动能够更加丰富多彩,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幼儿园节气教案《秋分》

幼儿园节气教案《秋分》一、设计背景《秋分》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标志着秋季正式开始。
为了让幼儿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同时培养他们的季节意识和观察能力,本教案设计了相关的活动和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初步了解《秋分》节气的含义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学会观察秋天的变化。
3. 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制作手工艺品感受秋季的美好。
4. 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情境导入(5分钟)在教室展示秋天的图片和实物,引发幼儿对秋季的好奇和兴趣,讨论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 课堂讲解(10分钟)通过简单的教具或课件,向幼儿介绍《秋分》这个节气的含义和特点,让他们初步认识这个节气的意义和背景。
3. 观察秋天的变化(20分钟)在室外或教室窗边设置观察点,让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温度的变化等,引导他们讲述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并加以解释。
4. 制作秋天手工艺品(30分钟)准备相关的手工材料,例如彩纸、干枝等,让幼儿动手制作秋天相关的手工艺品,如秋叶剪纸、枯叶拼贴画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美感。
5. 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将幼儿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制作一幅秋天的大合成画,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部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6. 总结和展示(10分钟)请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手工艺品和大合成画,并引导他们向其他幼儿分享他们在观察秋天变化和制作手工艺品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7. 结束语和家庭作业(5分钟)在结束前,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份秋天观察记录表,鼓励他们回家观察秋天的变化,并在观察记录表上做简单记录,向家庭传递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
四、教学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讨论和观察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
2. 评价幼儿制作的手工艺品和合成画的完成度和创意度。
3. 收集幼儿回家观察记录表,检查他们对秋天变化的观察和记录情况。
五、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利用《秋分》这个节气的教材和故事,进一步深化幼儿对秋季的了解和认识。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之《秋分》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之《秋分》第一部分:活动目标- 了解秋分的含义和特点- 研究秋分的传统俗和节日活动- 培养孩子们对秋分的兴趣和参与度第二部分:活动准备- 准备一篇简短的秋分介绍材料- 打印或准备相关图片和图表- 准备相关手工材料和游戏道具第三部分:活动内容1. 活动引导- 显示图片或图表,引导孩子们了解秋分是秋天的一个重要节气。
- 解释秋分的含义,如日夜平分、秋天开始、温度逐渐降低等。
- 提问孩子们对秋分的感受和了解程度。
2. 传统俗- 介绍秋分的传统俗,如中秋节、重阳节等,可以配以相关图片和简单的故事。
- 带领孩子们制作传统食物或手工制品,如月饼、菊花手环等。
3. 室内游戏- 设计一些与秋分相关的室内游戏,如秋天拼图、找单词、画秋天的景象等。
-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游戏,加强对秋分的认知和记忆。
4. 室外活动- 利用季节特点,组织室外活动,如采摘水果、观察变色叶子等。
- 带领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秋分带来的变化和美丽。
第四部分:总结和延伸- 整理活动中孩子们的收获和经验,让他们分享自己对秋分的理解和喜爱。
- 延伸讨论其他与秋分相关的话题,如秋天的服装、食物、动物等。
- 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和体验秋分的变化,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关注。
第五部分:活动评价- 评估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 收集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和改进空间。
以上是《秋分》节气教案的内容。
通过引导孩子们了解秋分的含义和特点,传授秋分的传统习俗和相关知识,以及组织室内外活动等方式,培养孩子们对秋分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这样的教案,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秋分的魅力。
中班秋分主题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在这一天,昼夜平分,天气渐凉,万物开始由盛转衰。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秋分的特点,感受秋季的变化,我们特此开展中班秋分主题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秋分的来历和特点,知道秋分是昼夜平分的日子。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感受秋季的变化,体验秋天的美丽。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爱国情怀。
三、活动准备1. 知识准备:教师提前收集有关秋分的资料,制作课件或图片。
2. 物质准备:观察记录表、绘画工具、树叶、果实等自然材料。
3. 环境准备:教室布置成秋天的氛围,摆放秋天的果实和树叶。
四、活动流程(一)活动导入1. 教师讲述秋分的来历和特点,引导幼儿了解昼夜平分的意义。
2. 播放秋天的歌曲或动画,激发幼儿对秋天的兴趣。
(二)观察与探索1. 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秋天的变化,如树叶、果实、天气等。
2. 指导幼儿填写观察记录表,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3.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引导总结秋天的特点。
(三)实践活动1. 活动一:树叶贴画a. 教师分发树叶和绘画工具,讲解树叶贴画的步骤。
b. 幼儿动手制作树叶贴画,展示自己的作品。
c. 教师点评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2. 活动二:果实拼盘a. 教师分发各种果实,讲解果实拼盘的制作方法。
b. 幼儿分组合作,制作果实拼盘。
c. 展示拼盘作品,评选出最佳创意奖。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总结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3.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秋天的果实或树叶,制作秋天的手工艺品。
2. 班级展示:在班级展示区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其他幼儿和家长欣赏。
六、活动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现和进步。
秋分节气幼儿园活动教案

秋分节气幼儿园活动教案知识背景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9月22-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为秋分。
秋分之后,阳光照射的时间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是进入秋季的重要标志。
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和理解秋分节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能够通过参与活动,掌握秋分节气的一些知识和技能。
3.能够发挥观察、想象和创造的能力,体验秋分节气的很多美好。
教学内容活动一:秋之诗歌分享活动目的通过朗诵和分享秋天的经典诗句,激发幼儿对秋季的美好想象和体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朗诵《秋天的童话》等经典诗句。
2.让幼儿自由发挥,分享自己认为最能表达秋天意境的诗句。
3.小组内互相分享,选取优秀的诗句进行公开展示。
活动二:秋分DIY手工活动目的通过动手制作秋分节气相关的手工制品,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并加深对秋分节气的印象。
活动过程1.教师为幼儿准备好可以选择的秋分主题相关材料,如黄色、棕色、红色的纸张、剪刀、胶水、装饰物等。
2.让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示范或自由发挥,自行设计和制作秋分相关的手工制品,如树叶、蘑菇、果实等。
3.幼儿可以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手工作品,展示制作成果。
活动三:秋分美食制作活动目的通过制作秋天特色美食,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秋天的食材和饮食文化,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活动过程1.教师根据幼儿口味和食材条件,选择合适的秋季美食配方,如南瓜饼、红烧肉、果酱等。
2.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根据教师指导和示范,自行制作美食。
3.幼儿可以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和交流,感受集体合作和创新的乐趣。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在参与、体验、创造和分享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秋分节气的认识和印象,而且培养了自我表达、动手动脑和合作创新的能力,为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同时,教师也需要给予幼儿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在推动教学效果的同时,注重幼儿身心健康和情感发展。
幼儿园大班秋分教案

幼儿园大班秋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秋分的含义并能简单解释。
2.能通过简单的课堂活动了解秋分的表现特征。
3.理解秋分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初步认识一些与秋分相关的文化。
二、教学准备
1.课件:秋分图片、文化介绍。
2.教具:秤、小苹果、绘本等。
三、教学过程
1.秋分介绍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气。
介绍秋分并展示秋分的图片。
2.秋分的表现
秋分是秋季渐入尾声的节气,从天文上讲,秋分日日夜平分,日照时间与夜晚
时间相等,温度变化较大。
请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寻找秋分的表现特征。
3.秤苹果
老师拿出一个秤和一些小苹果,在秋分中,人们要过秤,老师请同学们一起将
小苹果放在秤上,看看哪些小苹果的重量相等。
代表秋分日的两个小苹果称重相等,图示秋分日夜平分。
4.绘本故事
阅读和讲述与秋分相关的绘本故事,如《关于秋天的故事》等,通过故事的叙
述让孩子们对秋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5.秋分的文化
介绍一些与秋分相关的文化和活动,如中秋节、赏月、祭祖等,让孩子们认识
秋分的文化内涵及其重要性。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堂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对秋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认识到
秋分具有深层文化内涵。
在秋季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游戏和故事的促进作用,以
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季节节气,增进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秋分教案幼儿园中班

秋分教案幼儿园中班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秋分这个节气的特点,知道秋分是秋天的中分点,白天和黑夜一样长。
2.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幼儿感受秋分时节的自然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制作秋分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1. 讲解秋分的概念和特点。
2. 观察秋分时节的自然现象,如树叶的变化、气温的变化等。
3. 制作秋分手工。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老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秋分,并询问幼儿对秋分的了解。
2. 新课导入:老师讲解秋分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幼儿观察秋分时节的自然现象。
(1)讲解秋分的概念: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表示秋天已经过了一半,白天和黑夜一样长。
(2)讲解秋分的特点:秋分时节,白天和黑夜一样长,阳光适中,气温逐渐降低,树叶开始变黄,果实成熟。
3. 观察实践: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秋分时节的自然现象,如树叶的变化、气温的变化等。
4. 制作秋分手工:引导幼儿用秋天的树叶、果实等制作秋分手工。
(1)准备材料:秋天的树叶、果实、胶水、剪刀、彩纸等。
(2)制作过程:老师示范如何用树叶、果实等制作秋分手工,然后引导幼儿动手制作。
5.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秋分手工,并总结秋分的特点和自然现象。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户外观察秋分时节的自然现象时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秋分的认识和感受。
2. 评价幼儿制作的秋分手工,观察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幼儿的分享和总结,了解他们对秋分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场寒,注意给幼儿田家衣服
3.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的多
发季节,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
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以润肺
生津、养阴清燥。
语言:古诗 《水调歌头》
音乐:《水调歌头》
美术:送秋牛(立体手工)
美术:竖彩蛋(立体手工)
户外:爬梯子
户外:小小运输员
1.秋分时节多加练身 ,精神情绪上要看
到积极的一面,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
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
1。、请家长带领幼儿观察,秋分前后昼夜
时间的变化,并记录。
2、
秋分过后注意正式进入秋季,一场秋雨
家园共育
秋雨一场寒,注意给幼儿田家衣服 3.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的多
秋雨一场寒,注意给幼儿田家衣服 3.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的多
发季节,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 发季节,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
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以润肺 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以润肺
生津、养阴清燥。
生津、养阴清燥。
种植:秋收
种植:秋收
音乐欣赏:美丽的秋天 课程内容
语言:古诗 《中秋月》苏轼
科学:参访树
语言:
美术:竖彩蛋(绘画)
音乐欣赏:《秋天多美丽》
美术:画汤圆(绘画)
美术:送秋牛(绘画)
户外:独轮车
美术:竖彩蛋(立体手工)
音乐:《苹果大丰收》
户外:滚轮胎
户外:跨的练习 小鹿找果实
音乐:《苹果大丰 收》
1.秋分时节多加练身 ,精神情绪上要 1.秋分时节多加练身 ,精神情绪上要
24节气之秋分
秋分简介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 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 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小班
中班
1、感知和了解秋分的气候名称和主要
活动目标
气候特征。 2、初步了解秋分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 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
大班
1、感知和了解秋分的气候名称和主要气
候特征。
2、
初步了解秋分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3.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生活:煮汤圆
生活:做月饼
科学:昼夜平分
科学:三球仪之秋分
种植:收大葱
科学:月相变化的观察记录
生活课 看到积极的一面,天高气爽,是开展各 看到积极的一面,天高气爽,是开展各
程: 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 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
步1、。请家长带领幼儿观察,秋分前后昼 1步、。请家长带领幼儿观察,秋分前后昼
夜时间的变化,并记录。
夜时间的变化,并记录。
2、秋分过后注意正式进入秋季,一场 2、秋分过后注意正式进入秋季,一场
3.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生活:品汤圆
生活:剥的动作练习(剥鸡蛋)
1、感知和了解秋分的气候名称和主要 气候特征。 2、初步了解秋分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生活:包汤圆(粘 雀子嘴) 生活:煮鸡蛋
语言:秋分的谚语
科学:秋分的由来
语言:古诗《静夜思》
科学:观察记录秋分前后影子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