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地铁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分析对比

地铁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分析对比

1引言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道路交通拥堵逐渐成为常态问题。

倡导绿色交通、公共交通缓解道路拥堵问题,轨道交通成为优先选择。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全国各大城市中轨道交通建设已逐渐网状化,换乘车站则是网络布局中的重要衔接部分,是乘客转换线路的重要场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不断扩大、完善,换乘车站数量将越来越多,换乘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选择适宜的换乘形式,对完善城市轨道交通、促进市民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换乘方式的影响因素2.1地理环境及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现状或规划的地下管线和地下建构筑物都会影响或制约换乘方式的选择。

根据规划线网情况,若两线成交叉状,可做十字换乘、T型或L型换乘及通道换乘;若两线平行设置,可做双岛四线同台换乘、叠岛换乘或通道换乘。

周边规划已实施地区,换乘方式受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影响较大。

其中对方案影响较大的有重力流排污、泄洪管道、暗渠、输配水干管、高压输电线、燃气干管等,特殊地段还存在专用通信电缆等管线。

这些管线或是改迁周期长、改迁难度大、改迁费用较高,亦或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不允许改迁。

这些重大管线对车站换乘方案存在着决定性的影响。

换乘车站经常设置在城市主要道路的交叉口处,而这些道路也通常是城市高架桥的敷设路径,高架桥桥桩对车站施工及站前、站后区间走向均存在较大影响,从而影响着换乘方案的选择。

2.2换乘距离、高差、客流为方便乘客换乘,在满足换乘客流流线明显简洁的情况下,换乘方案的选择时,应优先选用换乘距离较短且换乘过程中高差变化较小的方案。

两线换乘或多线换乘时,应均衡设置不同线路间的换乘路径,避免某一换乘路径相比其他路径过长。

在无外部因素制约的前提下,当两线路正交时,应优先选用换乘距离较短的十字型换乘或T型换乘形式,其次选用L 型换乘或通道换乘形式;当两线路平行设置时,应优先选用双岛四线同台换乘或叠岛换乘形式,其次选用通道换乘形式。

换乘方案布置时,应使出站客流流线与换乘客流流线简洁清晰,避免换乘客流与进、出站客流相互交叉、干扰,以便提高进出站效率及换乘效率,快速疏导客流,避免造成拥堵。

从运营规划角度分析十字换乘与丁字换乘的差异

从运营规划角度分析十字换乘与丁字换乘的差异

从运营规划角度分析十字换乘与丁字换乘的差异
十字换乘和丁字换乘是地铁站设计中常见的两种换乘方式。

从运营规划角度出发,这两种换乘方式有以下差异:
1. 交通流量控制:十字换乘会存在交叉流,难以掌控乘客的流向和速度,同时可能会增加站台、换乘通道的拥堵风险。

而丁字换乘由于纵向和横向的流线分明,相对来说交通流量容易控制。

2. 安全因素:因为十字换乘的站台上下层多,多层交叉导致大面积流动,乘客在换乘的时候如果涌来向左或向右转,反而容易和其他乘客相撞,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而丁字换乘实现多条单向流线,相对更加安全。

3. 运行效率:在高峰期,十字换乘站台上下层人群交杂,且有大量交叉,相对缩短了乘车时间,但往往会更加拥挤,影响运行效率。

与之相比,丁字换乘则可以让乘客按一定方向更快换乘,避免站台混乱。

4. 车站面积:十字换乘会占用更多的站场,因为需要设置两个站厅、两个站台和换乘通道相对应的出入口及通道。

丁字换乘则只需要设置一个站厅、一个站台和换乘通道相对应的出入口,相对来说车站面积会更小。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从运营规划的角度看,十字换乘和丁字换乘各有优劣。

站点规模大、运量高、人流复杂情况下,建议考虑更注重丁字换乘,而小站点则可以采用十字换乘。

换乘站换乘形式分析

换乘站换乘形式分析

换乘站换乘形式分析(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换乘站换乘形式分析换乘车站是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各条线路的交织点,乘客通过换乘车站及其专用(或兼用)设施,实现了各条线路之间的客流沟通,达到换乘的目的。

它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吸引力,也影响着对乘客的服务水平。

根据乘客换乘的客流组织方式,可将车站换乘方式分为站台直接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站外换乘和组合换乘。

在重庆市已运营车站的换乘站分别为通道换乘:大坪站、牛角沱站;站台换乘:两路口站。

1、站台直接换乘站台直接换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指两条不同线路的站线分设在同一个站台的两侧,乘客可在同一站台由甲线换乘到乙线,即同站台换乘。

该换乘方式的车站可以为双岛式站台,见图1;也可以为岛侧式站台,见图2。

图1.同站同平面双岛式换乘站图2.同站同平面岛侧式换乘站双线双岛式站台能满足同站台两条线两个方向的换乘。

双线岛侧式站台仅提供两线一个方向的换乘。

这两种布置形式的其他换乘方向还需要通过站厅层来换乘。

其中双线双岛式的A线也可以为前折返的终点站,二侧车门均可上下客,同时换乘B线的两个方向,见图3。

图3.同站同平面尽头式换乘站另一种站台直接换乘是指乘客由一个车站的站台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直接换乘到另一个车站的站台。

十字(或T字)型相交站台的换乘方式按站台布置形式可以有侧式站台与岛式站台、侧式站台与侧式站台以及岛式站台与岛式站台等3种情况。

这3种布置形式各有特点,但它们各个方向的换乘均可通过一次上楼梯或一次下楼梯即可完成。

其中以侧式站台与岛式站台换乘方式较为理想,它满足较大的换乘量。

岛式站台与岛式站台的换乘,由于是一点相交,因此如布置不当会造成换乘客流拥挤堵塞现象。

两路口站一号线与三号线的换乘方式即为岛式站台与岛式站台的换乘形式。

图4.两路口车站示意图两路口车站为斜十字形换乘,一号线(三号线)到站后,仅需下车到站台上通过楼扶梯或电梯就可以直接到达三号线(一号线)站台候车。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方式及特点分析题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方式及特点分析题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方式及特点分析题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的车站换乘方式主要有两种:分离换乘和直通换乘。

1. 分离换乘:也称为无缝换乘,是指在车站之间设置专门的换乘通道,乘客可以在不出站的情况下换乘不同线路的列车。

这种换乘方式的特点是方便快捷,乘客不需要额外购票或进站,换乘过程较为顺畅,减少了换乘时间和麻烦。

2. 直通换乘:是指换乘时需要先出站再重新进站的方式。

在换乘车站,乘客需要购票、出站后再购买新的票重新进站乘坐下一趟列车。

这种换乘方式的特点是乘客需要一定的步行距离,并且要进行票务的处理,相比分离换乘来说,换乘时间和步骤稍显繁琐。

两种换乘方式各有优劣,一般来说,地铁线路交叉密集的城市会采用分离换乘的方式,以方便乘客快速换乘不同线路,提高运输效率。

而地铁线路较为简单的城市则可能采用直通换乘的方式,来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此外,地铁车站换乘还会考虑人流量和站点布局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乘车体验和便利的换乘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设计旨在为乘客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服务,提高公共交通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换乘方式也备受关注。

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方式对于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节省时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角度探讨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

一、换乘方式的种类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方式包括直接换乘和间接换乘两种。

直接换乘是指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直接换乘,乘客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直接换乘,例如地铁换乘。

这种换乘方式不需要乘客离开不同线路的车站,不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易于操作,缩短了乘客的出行时间。

间接换乘则是指乘客通过公共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地铁、出租车等)实现换乘。

这种换乘方式比直接换乘要复杂,因为乘客需要从原来的车站出发,通过其他交通工具到达目标车站,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但这种换乘方式在城市交通网络不完善时较为常见。

二、影响换乘方式选择的因素1.时间时间是影响乘客换乘方式选择的一个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交叉较多的情况下。

直接换乘耗时少、操作简单,更适合出行时间较短的乘客;而利用公共交通工具进行间接换乘,在一些交通较为拥堵的城市,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2.距离当两个站点之间距离较远时,间接换乘更为合适,因为车站之间可能需要较长的步行时间。

在距离较近的情况下,直接换乘更为适合。

3.换乘站的容量和设计换乘站的容量和设计也是决定乘客选择直接换乘或间接换乘方式的重要因素。

如果一个站点的容量较大、换乘通道宽敞、还配备了足够的标识和提示,那么直接换乘是更为便利的选择。

4.服务质量服务质量也会影响换乘方式的选择。

比如,在地铁站进行直接换乘时,如果地铁运营公司对于信息宣传不充分、车站管理不规范,就会影响乘客服务体验。

此时,乘客可能更愿意选择其他的间接换乘方式。

三、优化换乘方式的措施1.加大设备投入为了提升用户换乘体验,需要增加设备投入,优化地铁站和地铁车站的互联互通能力。

加装自助服务设备,如自动扶梯、电梯、无人售票机等,在方便乘客的同时,可以缓解客流,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作业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作业组织
图2-13 L形交叉时的地下换乘站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作业组织
②当一条线路的区间与另一条线路的车站T形交叉时, 可按图2-14所示的换乘站形式组织换乘。
图2-14 T形交叉时的地下换乘站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作业组织
(4)站外换乘。站外换乘是指乘客在车站付费区以外进行换乘,没 有专用换乘设施的换乘方式。
如遇下列情况,可采用站外换乘: ①高架线与地下线之间的换乘,因条件所迫不能采用付费区内换乘 的方式。 ②两条线路交叉处无车站或两车站相距较远。 ③规划不周,已建线路未做换乘预留,增建换乘设施又十分困难。 采用站外换乘方式,往往是无路网规划造成的“后遗症”。由于增加了 一次进出站手续,步行距离变长,再加上在站外与其他人流混合,造成 乘客换乘的不方便。对城市轨道交通自身而言,这是一种系统性缺陷的 反映。因此,站外换乘方式在路网规划中应尽量避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作业组织
(5)组合式换乘。在换乘方式的实际应用中,若 单独采用某种换乘方式不能奏效,则可采用两种或多 种换乘方式组合,以达到完善换乘条件、方便乘客使 用、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作业组织
2. 换乘站的形式
(1)一字形换乘站。两个车站上下重叠设置,构成一字 形组合的换乘车站,如图2-15所示。一字形换乘站一般采取 站台直接换乘或站厅换乘。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作业组织
(1)客流组织。换乘站的客流除具有车站客流的一般特 征外,还具有客流量大、多方向性等特征。在换乘站的客流 中,既有进出站客流,又有换乘客流。就换乘客流而言,两 线连接的换乘站有4个列车到达方向和8个乘客换乘方向;三 线连接的换乘站有6个列车到达方向和24个乘客换乘方向; 各个换乘方向的客流通常是不均衡的。此外,各种同方向、 反方向客流存在交叉干扰。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的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的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的方式根据乘客换乘的客流组织方式,可将车站换乘方式分为站台直接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站外换乘和组合式换乘。

一、站台直接换乘站台直接换乘有以下两种方式:1、同站台换乘。

两条不同线路的站线分设在同一个站台的两侧,乘客可在同一站台由甲线换乘到乙线,即同站台换乘。

同站台换乘的基本布局是双岛式站台的结构形式,可以在同一平面上布置[(a)],也可以双层布置[(b)]。

但是,一个换乘站只能实现4个换乘方向(两条线交叉产生8个换乘方向)的同站台换乘,而另外4个换乘方向则要采用其他换乘方式。

采用同站台换乘方式要求两条线要有足够长的重合段,近期需要把预留线车站及区间交叉预留处理好,工程量大,线路交叉复杂,施工难度大,所以尽量在两条线建设期相近或同步建成的换乘点上采用。

2、上下层站台换乘。

乘客由一个车站的站台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直接换乘到另一个车站的站台,即上下层站台换乘。

站台直接换乘的换乘线路最短,没有换乘高度的损失,乘客换乘非常方便;如工程条件许可,应积极采用。

二、站厅换乘站厅换乘是指乘客由一个车站的站台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到达另一个车站的站厅或两站共用的站厅,再由这一站厅通到另一个车站的站台进行换乘的方式。

三、通道换乘当两条线路交叉处的车站结构完全分开,车站站台相距略远或受地形条件限制不能直接设计通过站厅进行换乘时,可以考虑在两个车站之间设置单独的换乘通道来为乘客提供换乘途径。

站厅换乘方式与站台直接换乘方式相比,乘客换乘时通常要先上(或下)再下(或上),换乘总高度较大,因此建议站台与站厅之间设置自动扶梯,以改善换乘条件。

如遇下列两种情况,常采用通道换乘:1、当两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区间相交时,两线车站布置成L形,两线上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均应靠近交叉点设置,并用专用的人行通道连接。

2、当一条线路的区间与另一条线路的车站T形交叉时,可按如图5-14所示的换乘站形式组织换乘。

四、站外换乘站外换乘是指乘客在车站付费区以外进行换乘,没有专用换乘设施的换乘方式。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总结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总结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总结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出行效率和便利度,换乘方式成为了轨道交通系统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本文将以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为主题,总结常见的换乘方式。

一、直接换乘直接换乘是指乘客在同一站点或同一站台上进行的换乘。

这种换乘方式的优点是简单快捷,乘客无需离开站台即可完成换乘。

然而,直接换乘的缺点是需要设计合理的站台布局和乘客引导措施,以便乘客能够方便地找到换乘的目标线路。

二、站厅换乘站厅换乘是指乘客需要离开站台,通过站厅区域进行换乘。

这种换乘方式相对于直接换乘来说,需要乘客额外走一段路程,但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设施和服务。

站厅换乘通常需要设置明确的标识和指示牌,以引导乘客找到换乘的目标线路。

三、线路换乘线路换乘是指乘客需要在不同站点之间进行换乘。

这种换乘方式需要乘客离开一条线路,然后进入另一条线路进行换乘。

线路换乘的优点是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换乘,但同时也增加了乘客的换乘时间和出行成本。

四、无缝换乘无缝换乘是指通过设置特殊的换乘设施或技术手段,使乘客在换乘过程中不需要离开站台或进行额外的步行。

这种换乘方式可以大大减少换乘时间和出行成本,提高出行效率。

无缝换乘通常需要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换乘设施和技术的设置。

五、一体化换乘一体化换乘是指将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节点集成在一起,实现互联互通。

例如,在地铁站点上设置公交换乘站,或在高铁站点上设置地铁换乘口。

一体化换乘可以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体验,减少乘客的换乘时间和成本。

六、智能化换乘智能化换乘是指利用智能交通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为乘客提供个性化的换乘方案和服务。

通过分析乘客的出行需求和交通状况,智能化换乘可以提供最优的换乘方案,减少出行时间和成本。

智能化换乘还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方式提供实时信息和导航,方便乘客进行换乘。

总结起来,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和规划中,需要综合考虑乘客出行需求、站点布局、设施设置等因素,以提供便捷高效的换乘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车站—换乘站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车站—换乘站

4.T形换乘,岛岛换乘,分散式站厅
T型
站厅
站厅
6号线转2号线
2号线岛式站台
5.一字形换乘,岛岛、同站台换乘,整体式站厅
一字
整体式站厅
实现同站台换乘
6.H形换乘,岛岛换乘,分散式站厅
H
站厅
站厅
换乘方式比较
1.客流易于疏导
有利者:L形/T形换乘,长通道及站外换乘 不利者:同台换乘,岛岛十字换乘
2.便捷,行走距离短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目录
CONTENTS
01 换乘站的设计原则 02 换乘方式 03 换乘站形式
学习目标
了解:换乘站的设计原则。 理解:换乘站的形式。 掌握:换乘方式(重点)。
换乘站
换乘是供乘客在不同路线之间,在不离开车站付费区及不另行购 买车票的情况下,进行跨线乘坐列车的行为。
换乘站位于两条及两条以上线路交叉点上,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最重要的节点。
1.十字换乘,岛岛换乘,分散式站厅
换乘站的平面位置为十字形,1号线与2号线交叉。
2
2.十字换乘,岛侧换乘,整体式站厅
换乘站的平面位置 为十字形,1号线 与2号线交叉。
3.L形换乘,岛岛换乘,整体式站厅
9号线岛式站台
6号线岛式站台
4.T形换乘,岛岛换乘,分散式站厅
站厅
站厅
2号线岛式站台
5.一字形换乘,岛岛、同站台换乘,整体式站厅
来的,上面那些只是简单的总结而已,实际上和
以及

所以,一切还要从实际出发。
练习
• 1.指出图1~图5中:
• (1)换乘站的形式( )。 A.“一”字形 B.“L”形 C.“T”形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客流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客流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客流引言:地城市轨道交通依赖着自身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等诸多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线网规模的增大和完善,轨道交通换乘的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找出轨道交通换乘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轨道交通换乘型式分析1.1按换乘方式分类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是指出行者为到达目的地,进行轨道交通间的换乘或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的一种行为活动。

根据乘客换乘的客流组织方式,可将车站换乘方式分为站台直接换乘、站厅换乘和通道换乘。

(1)站台直接换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指两条不同线路的站线分设在同一个站台的两侧,乘客可在同一站台由甲线换乘到以乙线,即同站台换乘。

另一種站台直接换乘是指乘客由一个车站的站台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直接换乘到另一个车站的站台。

站台直接换乘的换乘线路最短,没有换乘高度的损失,乘客换乘非常方便,如工程条件许可,应积极采用。

(2)站厅换乘是设置两线或多线的共用站厅,或者相互连通形成统一的换乘大厅,乘客下车后,无论是出站还是换乘,都必须经过站厅,再根据导向标志出站或进入另一个站台继续乘车,这种换乘方式有利于各条线路分期修建、分期建成。

(3)通道换乘在两线交叉处,车站站台相互分开,用通道和楼梯将两站台之间连接起来,供乘客换乘。

这种换乘方式最有利于两条线工程分期实施,预留工程量最少,后期线路位置调整的灵活性大。

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换乘方式会给乘客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1.2按车站站位关系划分换乘站的相交布置是由于线路上下相交呈一定的角度形成的换乘形式。

根据站台交汇的部位不同进一步分为“十”字形、“T”字形、“L”字形等基本形式。

(1)“十”字型换乘“十”字型换乘从平面上看为两车站站台中间部分上下相交,交汇点大约位于车站中间,到达两端距离基本均等,可以形成公用站厅。

从换乘角度来说,“十”字型在相交换乘的换乘型式中,换乘距离最短,换乘量大,是最为合理的换乘形式。

轨道交通同站台换乘形式分析

轨道交通同站台换乘形式分析

轨道交通同站台换乘形式分析摘要:因经济的发展轨道交通在全国大范围内开始兴建,其中换乘节点的设计尤其重要,在众多换乘节点的形式中双岛四线平行换乘是比其他换乘形式更为方便的换乘形式,其具有便捷、换乘量大及换乘距离短等优点。

平行换乘是一种优于其他方式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其具有便捷、换乘量大及换乘距离短等优点。

本文以深圳市轨道交通14号线坳背站为案例分析研究同站台平行换乘形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同台换乘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轨道交通以解决交通问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己进入网络化时代。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中,换乘站作为衔接两条甚至多条线路的节点,对居民出行效率影响重大。

从乘客的角度来说,同台换乘以其零距离般的换乘特点,被认为是效率最高的换乘方式。

但从建设方和运营方的角度来说,由于同台换乘站前后三站两区间的线路设计十分复杂,导致同台换乘站在建设期的施工难度大;在运营期的运行能耗多。

线路设计是实现同台换乘的重要条件,也是减少列车运行能耗和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

二、地下两层双岛四线换乘形式分析深圳地铁14号线中,坳背站位于红棉四路与坳背路交叉口处,沿红棉四路南北向布置。

本站为双岛式车站,14号线与21号线同台同向换乘。

坳背站换乘主要有地下二层双岛四线同站台换乘以及地下三层叠岛同站台换乘。

两种换乘形式都是同向同站台换乘,但不同方向换成时需要经过站厅或楼梯。

地下两层双岛四线换乘同一站台步行距离较短,等待时间最少;施工简单、安全优点换乘方便且快捷,步行时间短;投资少,受通勤出行者欢迎;促进其他线路的关联融合。

缺点在于施工复杂、风险大缺占线路的关联性较差,投资大从线路设计及施工角度来看,单层双岛四线同台换乘站的优点是车站埋深较浅,便于施工。

其缺点为:车站结构宽约41m,对道路红线宽度的要求较高;车站规模大,建设成本增加;线路区间存在立体交叉点,线路条件较差;施工难度大,两线需要同期实施,初期投资及预留风险增加。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对比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对比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快速发展,轨道交通作为城 市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网络也正逐渐形 成。在线路建设的过程中,轨道交通的换乘方式与 换乘效率对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影响愈加明显。一 些新建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除票价等因素外,换乘问题没有解决好 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 进行研究,借鉴国外轨道交通系统成功经验,结合 我国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换乘方式,合理地设计 轨道交通的换乘系统,使得轨道交通能发挥其最大 的作用,对我国轨道交通快速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城市城交市通轨道Ur交b a通n TUrarbnasnp oRrtaiol fTCrahnins ait 沙 滨文章等编号:1 6 7 2 5 3 2 8(2 0 0 6城)市0 2轨道0交0通1 换1 乘方0 5式对比分析 Comp aris on and Analys is of Tra2n0s0f6e年r M3a月nne第rs a4m卷ong第U2rb期an MRairl.2T0ra0n6s Vit oSl.y4s tNemo.s2
同站台换乘方式辅以站厅或通道换乘方式使所有的换乘方向都能通道换乘示意图figchanneltransfer换乘方式对比表tabtransfermanners换乘形式功能特点线路数优缺点代表同平面站台上下平行站台某些方向在同东京地铁表参道站换乘直接换乘量大部分客流换乘距离较大一站台平面内换乘其他方向需通过联结系统换乘换乘站台换乘香港太子和旺角站通过各线共用站厅换乘或将各站厅相互乘乘客需上下楼梯上海人民广场站厅换乘快但引导标志设置重要一点换乘客流方便但交叉通过一次上下楼梯或自动扶梯在站台与站台之间直接换乘上海河南中路两点换乘换乘量中等换乘结点换乘不相邻的两座车站通道换乘四点换乘换乘量大相对十字换乘步行距离长最佳选择但换乘通道长度一般不宜超100m宽度可以根据换乘客流量的需要设计

关于轨道交通平行换乘型式的分析

关于轨道交通平行换乘型式的分析

324关于轨道交通平行换乘型式的分析■ 周 勇[摘 要] 本文列举了几类换乘型式,选择了平行换乘型式进行研究,并通过对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的电视塔站实际案例分析,比较了平行换乘方式的适应性及优缺点。

以便能更好地为服务乘客,为城市提速。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平行换乘 同台换乘 叠线一、 轨道交通现状及平行换乘型式概述当前阶段,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化,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高效、无污染、节能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大中城市的青睐,国内轨道交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在各城市的近中期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北京、上海、广州的换乘站平均达20座或以上,随着线网的完善换乘站数量也将快速增加。

一个好的换乘站与一个前瞻性的、完善的线网规划分不开,换乘功能不佳的车站有时是因为规划线路时未妥善考虑车站的换乘功能。

线路的走向和交织形式决定了车站的换乘方式,换乘方式按线路相交形式可分为:平行换乘、节点换乘(例如十字换乘、T 字换乘、L 字换乘等)、站厅(通道)换乘、通道换乘、组合换乘等形式。

平行换乘为两条换乘线路在车站范围内不相交的换乘形式,分为上下平行式、同层平行式,如表1所示。

二、 实际案例分析及平行换乘型式比较本文就以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的电视塔站为例,单独就平行换乘型式进行探讨。

1. 站位及站址环境电视塔站为佛山三号线的第二十三座车站,车站为三、四号线的换乘站,与四号线平行换乘。

站位位于季华路与朝安南路交叉路口,沿季华路东西布置。

季华路为双向10车道城市主干道,两侧各有一个车道的辅道。

交叉路口的西端为季华隧道下穿道,季华路规划道路宽为60 m,朝安南路规划道路宽度为40 m,荷园路规划道路宽度为32 m,站位周边季华路和朝阳南路规划均已实施,荷园路规划路尚未实施,周边规划为商业、办公、居住用地。

站位北侧为已建成的大型住宅小区及沿街商铺,南侧为电视塔、待开发空地及沿街商铺,周边主要建筑有九鼎·国际城、恒福国际等写字楼、公寓及好乐迪KTV 等建筑。

地铁车站换乘方式比较ppt课件

地铁车站换乘方式比较ppt课件
通道换乘根据车站站位的不同,分为L型、T型和H型 三种形式。
1.L型通道换乘
通道换乘
L型通道换乘
2.T型通道换乘
通道换乘
T型通道换乘
通道换乘
3.H型通道换乘
H型通道换乘
站外换乘
站外换乘方式是乘客在车站付费区以外进行换乘,实际 上是没有专用换乘设施的换乘方式。由于乘客进、出站手续, 再加上在站外与其他人流交织和步行距离长而显得非常不方 便。这对地铁交通自身而言,是一种系统性缺陷的反映。
1.双层双岛四线车站
此种形式用于两条平行地铁线路间的换乘。将两 条线路的上行线布置在一个站台上,两条下行线布 置在同一个站台上。乘客下车后在同一站台就可以 换乘另一条线的同方向列车,但是反方向换乘则要 通过站厅层来实现。
同站台换乘
图1 双层双岛四线车站平面图 图2 双层双岛四线车站剖面图
同站台换乘
同站台换乘
图3 三层单岛四线车站线路平面图
图4 三层单岛四线车站同向换乘 图5 三层单岛四线车站反向换乘
同站台换乘
上下线重叠布置,取消了双岛四线车站 两端的立体交叉点
车站宽度较小,有利于减小占地宽度和拆

迁工程量

经估算,该方案的土方开挖量和工程投资
相比双层双岛四线车站低
即可进行同站台同方向换乘,也可同站台 反方向换乘
T型换乘和L型换乘
1.T型换乘
T型换乘是两条线 路相较于丁字路口导 致两个地铁车站呈现 “T”型交叉,通常 线路埋深较浅车站为 双层站,路线埋深较 大车站为三层站,一 个车站的侧面与另一 个车站的端部通过换 乘设施楼扶梯相衔接。
此时北土城 站到鼓楼大 街站尚未修 通
T型换乘站总平面布局
T型换乘和L型换乘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分析与比较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分析与比较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分析与比较摘要:本文对地铁车站主要换乘形式及其适用条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深入比较,希望能为地铁设计者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分析;比较(一)引言随着现代城市轨道建设的不断发展,网络化布局的交通线路已经逐步成形并完善,轨道线路间的顺利换乘节点越来越多,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轨道线路间的换乘一般在车站内完成,而车站是给乘客提供乘降、集散与候车的场所,因此要高度重视轨道线路间的无缝衔接,从而为广大乘客提供最直接、方便、安全的地铁换乘线路。

(二)地铁车站的主要换乘形式分析在设计地铁路线时,除了受到城市设计规划、交通线路规划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地下建筑物、地下管道布设等因素的影响。

地铁线路一般布设于城市道路沿线,选择在道路或路侧的下方位置。

为了方便乘客乘车,车站一般选择在交叉路口路中或路侧道路的下方位置,能够满足不同方向乘客的乘车要求。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主要由两条地铁轨道的走向与交叉形式决定,常见的形式有平行交叉、垂直交叉以及斜交等,两条地铁归到交叉点位置的车站我们称之为换乘车站,一般有十字换乘、L型换乘、同站台换乘、T型换乘及通道换乘等换乘形式。

1. 同站台换乘——这种换乘形式通常适用于两条平行交织的地铁线路,车站设计采用岛式站台的样式。

地铁内乘客需要换乘时,在岛式站台一侧下车,由通道行进到另一侧上车,即实现换乘,非常方便。

该换乘形式的布局为双岛站台的基本形式,当站台在同一平面内时,车站为双层双岛四线,而站台为双层布置时,车站为三层单岛四线。

(1)双层双岛四线车站——该车站形式一般出现在两条平行线路之间的换乘。

在同一站台内布置两条地铁线路的上行线,而在另外一个站台上布置两条地铁线路的下行线。

乘客在下车后,如果想换乘同方向的另外一条地铁线路,在本站台就可以完成换乘,十分方便。

乘客如果需要反向换乘,则要经站厅层才能完成换乘。

图1:双层双岛四线地铁车站线路平面示意图图2:双层双岛四线地铁车站剖面示意图双层双岛四线地铁车站的主要优势:同向可以实现零距离换乘,非常方便快捷;地铁车站是双层结构设计,所以埋深比较浅,施工方便。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索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索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索作者:曹珊珊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14期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城市的交通发展更是与其密切相关。

面对如今城市市民不断增多的现状,如何高效利用城市轨道交通成为热点话题,而其中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如何设计,更是需要讨论和关注的重点。

在过去,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只是对线路的运营更重视,而没有很好的规划换乘规划,各个线路之间的协调不够,造成了资源浪费,布局不合理。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1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的模式选择1.1城市内外交通换乘城市内外交通换乘主要指的是轨道交通在城市内部之间的换乘,对于城市内部来说,这部分换乘体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口的增多,城市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大容量的轨道交通作为疏散旅游的重要工具。

城市内外轨道交通换乘应该分为三种。

首先,通道换乘,这种换乘方式简单而且单一,是城市中最早出现的换乘体系,但是需要受到空间上的制约。

这种换乘方式的优点是施工的可塑造性比较灵活,对于不相邻和不同层面的站厅之间的连接也很容易方便处理,并且还可以为未来项目预留下可以改善的地方。

其次,垂直换乘,这种城市轨道叫交通换乘方式在国外的一些航空港中比较流行,因為这种换乘能够体现交通一体化的概念,而且能够在一个建筑内通过扶梯和站厅层的形式来实现,可以实现比较容易的换乘。

但是这种换乘方式也存在较多的缺点,比如说对换乘方式的前瞻性要求比较高,而且要求所有的工程都要能够同时进行,最好能够一次建筑好。

1.2城市内部交通换乘城市内部交通换乘通常指的是城市范围内轨道与其他形式之间的换乘,主要分为两种。

按照类型分为同类换乘和异类换乘。

前者指的是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一般指的是两条或者更多的轨道线的汇合处,通常采用平行换乘、点换乘和通道换乘的方式。

异类换乘指的是在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要求,这种换乘方式需要以车站作为节点,然后通过改造周边站点,配合以公交路线,实现点面符合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对比与分析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对比与分析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对比与分析随着全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每个城市的地铁规划不再是单一的一条线路,而是呈网状,各条线路之间的交叉换乘设计对城市的地铁建设显得尤其重要,换乘形式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整个城市地铁交通是否快捷、高效,而且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地铁交通的网络优势,使市民的出行更加便捷。

由于地铁每种换乘形式均有其优缺点,如何根据站址周边建设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换乘形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标签:地铁;换乘形式;节点换乘1、换乘的概念地铁换乘是指出行者为到达目的地,进行地铁间的换乘或者地铁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的一种行为活动,地铁换乘主要包括:地铁交通线路之间的换乘、地铁与地面公交的换乘、地铁与私家车自行车等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

本文中的地铁换乘特指地铁线路之间的换乘。

2、换乘的形式换乘形式主要取决于两条线路的走向和相互交叉形式,一般有垂直交叉、斜交、平行交织等多种形式,可分为节点换乘、平行换乘、通道换乘、混合换乘及站外换乘等基本形式,下面对各种换乘形式进行对比分析:2.1节点换乘节点换乘是目前国内较为常见的换乘形式,两车站上下配置,相交角度曾直角或近似直角,上下两站台通过楼梯直接换乘,换乘距离较短,但是由于换乘楼梯宽度受站台宽度限制,换乘客流也受到限制,特别是上下楼梯相交处平台,对换乘客流干扰较大,而且此种换乘形式,换乘节点必须一次建成,初期投资较大。

节点换乘的形式主要有:十字形换乘、T形换乘及L形换乘。

2.2平行换乘平行换乘是指两条线路平行设置,乘客在同站台即可实现转线换乘,是最方便的换乘形式,平行换乘的基本布局是双岛的布置形式,可以在同一平面布置,也可以双层布置,这种形式的换乘只能实现4个方向的同站台换乘,而另外4个方向的同站台换乘则需要采取其他换乘形式,特别适用于一些方向换乘客流较大,另一些方向换乘客流较小的换乘节点。

2.3通道换乘两条线路交叉,车站结构完全分开,用通道和楼梯将两座车站连接起来,供乘客换乘,一般换乘通道是将两座车站付费区连接起来,实现付费区内换乘。

地铁车站换乘方式比较

地铁车站换乘方式比较
整理课件
通道换乘
通道换乘出现在在两条线路交叉处,用通道和楼梯扶 梯将两条线路的车站连接起来,供乘客使用。通道换乘适 用于两个车站靠的很近,但又无法建造同一个车站,因此 要设换乘通道。
使用这种换乘方式的建筑结构相对简单,两车站主体 结构不必相接,仅通过换乘设施直接相连,换乘方式布置 起来比较灵活。
这种方式的连接通道一般设于两站站厅之间,也可以 从站台上直接设置,实现站台到站台之间的换乘。
1.双层双岛四线车站 此种形式用于两条平行地铁线路间的换乘。将两 条线路的上行线布置在一个站台上,两条下行线布 置在同一个站台上。乘客下车后在同一站台就可以 换乘另一条线的同方向列车,但是反方向换乘则要 通过站厅层来实现。
整理课件
同站台换乘
图1 双层双岛四线车站平面图
图2 双层双岛四线车站剖面图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9
缺点:十字换乘车站适合两条线路同期实施或修建时 间较近,不能同期实施就要预留好换乘节点,如果这样就 会使前期投资较大,对后期线路车站的设置也形成一定制 约。
整理课件
T型换乘和L型换乘
1.T型换乘
T型换乘是两条线 路相较于丁字路口导 致两个地铁车站呈现 “T”型交叉,通常 线路埋深较浅车站为 双层站,路线埋深较 大车站为三层站,一 个车站的侧面与另一 个车站的端部通过换 乘设施楼扶梯相衔接。
整理课件
同站台换乘
缺点
车站埋深大,基坑支护结构深, 降水费用较高
车站的电梯提升高度增加,运 营成本有所提高
三层站乘客进出站很不方便, 行走时间较长。遇到紧急情况,
不利乘客疏散
整理课件
同站台换乘
采用同站台方式要求两条线要有足够的重合 段;还要选用在两条线路建设期相近或同步建成 的换乘点上。在两线分期修建的情况下,近期需 把后期线路车站及区间交叉的预留处理好,工程 量大,施工难度大。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需求分析及效率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需求分析及效率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需求分析及效率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成为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换乘需求进行分析,并评价其效率。

首先,换乘需求是指乘客从一种交通方式转换到另一种交通方式的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之间的换乘需求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出行距离。

城市轨道交通因其高速、大容量的特点,适合长距离出行,而常规公交更适合短距离出行。

因此,在出行距离较长的情况下,乘客更倾向于选择城市轨道交通,而在出行距离较短的情况下,选择常规公交的可能性更大。

其次是出行时间。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独立的专用线路和优先通行权,通常具有更高的运行速度和更短的停站时间,因此在时间敏感的情况下,乘客更愿意选择城市轨道交通。

而常规公交由于受到道路交通状况的影响,运行速度较慢,停站时间较长,因此在时间相对宽裕的情况下,乘客更可能选择常规公交。

此外,换乘需求还受到城市规划和交通网络的影响。

如果城市规划合理,交通网络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换乘节点布局合理,乘客换乘的便利程度将得到提高,换乘需求也会增加。

相反,如果城市规划不合理,交通网络不完善,换乘节点布局不合理,乘客换乘的便利程度将受到限制,换乘需求也会减少。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效率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运行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独立的线路和优先通行权,运行效率相对较高。

而常规公交受到道路交通状况的影响,运行效率相对较低。

因此,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相对于常规公交具有更高的效率。

其次是客流容量。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大的客流容量,可以满足更多乘客的需求。

而常规公交由于受到车辆容量和道路通行能力的限制,客流容量相对较小。

因此,在高峰期或客流密集区域,城市轨道交通相对于常规公交具有更高的效率。

最后是换乘便利度。

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换乘便利度受到换乘节点的布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选择与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选择与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选择与分析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线路的不断增加,形成地铁网络化布局,增加换乘枢纽的建设至关重要,只有实现线路之间的合理换乘,即为乘客提供最直接、最安全、最方便的换乘方式,才能使轨道交通更加高效、便捷,更好的发挥网络优势。

关键词:换乘形式;换乘原则;换乘特点一、引言:地铁之间的换乘主要通过地铁车站来完成,通过换乘车站实现线路之间的人流沟通,达到换乘的目的,同时也使得地铁线路由点的连接转变为面的覆盖,换乘节点的分布和合理换乘方式的选择,对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整体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换乘车站常位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交叉点或汇合点,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将线网中各个独立运营的线路搭接起来,满足乘客上、下列车的同时为乘客换乘其他线路的列车创造条件,同时兼顾乘客短时间的休息、逗留、购物等要求,是典型的公共交通建筑。

换乘车站作为一个客运交通枢纽,其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通功能,换乘时乘客的客流关系非常复杂,换乘的空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限定和引导着行为的发生,合理换乘方式的选择,高效的换乘模式,可以引导乘客快速、便捷的达到换乘的目的,避免乘客在车站长时间的逗留,从而更好的使地铁车站这个公共交通建筑发挥其疏解城市交通的作用。

二、换乘车站的常见换乘方式及其优缺点1、换乘方式的分类换乘站是有多种换乘方式的,各换乘方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

换乘方式首先取决于两条线路的走向和相互交织的形式,一般有垂直交叉、斜交、平行交织等多种形式。

根据线路的交织形式,车站的换乘可分为站台与站台之间的换乘、站厅与站厅之间的换乘、通道换乘、组合换乘等形式。

以上四种换乘形式,根据平面组合的形式可分为“十字形”、“T形”、“L形”三类;根据换乘站各站站型,可分为岛—岛换乘、岛—侧换乘、侧—侧换乘三类。

见下图:垂直换乘:分为“十”“T”“L”岛~岛换乘岛~侧换乘站台与站台之间的换乘侧~侧换乘平行换乘同层平行换乘不同层上、下平行垂直换乘站岛~岛换乘岛~侧换乘厅与站厅之间的换乘:分为“十”“T”“L”侧~侧换乘通道换乘:付费区与付费区之间的换乘组合换乘:站台与站台之间的换乘辅以站厅的换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的概念及原则
1.1 换乘的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是指出行者为到达目的地, 进行轨道交通间的换乘或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 换乘的一种行为活动。轨道交通换乘主要包括:轨 道交通线路之间的换乘、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换 乘、轨道交通与私人小汽车、自行车等交通方式的 换乘。本文中的轨道交通换乘特指城市轨道交通之 间的换乘。
2.1 轨道交通换乘的衔接方式分类
换乘方式首先取决于两条线路的走向和相互交织 形式,一般有垂直交叉、斜交、平行交织等多种形式, 可分为同站台换乘、结点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 站外换乘、混合换乘[1]等基本形式。
1) 同站台换乘 一般适用于两条线路平行交织且采用岛式站台的 车站形式。乘客换乘时,由岛式站台的一侧下车,横 过站台到另一侧上车,完成转线换乘,极为方便。同 站台换乘的基本布局是双岛站台的结构形式,可以在 同一平面上布置,也可以双层立体布置,具体见图1。
Abstr act : Based on the basic concepts of rail transit transfer mann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inciples governing transfer ac- tivities from one system to another. A comparison was made of various transfer manners, so as to summarize the functional char- acteristics and the pros-and-cons of these manners, and to discuss their applications through a review of the different manners used in representative transfer centers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Then the paper identifies some impact factors that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choosing transfer manners. These factors include transfer vol- umes of passengers, the layout of the rail transit systems and their stops, the order to build rail transit systems, the location of their stops, and their compatibility with the surrounding surface trans- portation systems, their connectivity with nearby shopping malls and centers, as well as other concerns regarding the environment. Finally,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issues such as connecting rail tran- sit systems, positioning their stations and transfer centers, and choosing transfer manners, should be addressed with a high priori- ty and in an appropriate fashion, during the entire process of the planning, pre-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design of rail transit systems.
1.2 换乘遵循的原则
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应根据各城市换乘枢纽的具 体情况,在预测远期换乘客流流量、流向的基础上, 按照“ 以人为本”的原则,因地制宜,不拘一格,
12
城市交通 Urb an Trans p ort of China 2006年 3 月 第 4 卷 第 2 期 Mar.2006 Vol.4 No.2
选择能充分满足换乘需求而又经济合理的方式。在实 际工作中,确定轨道交通的换乘形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满足换乘客流量的需要; ②调整相交线路方向,创造良好的换乘条件; ③尽量缩短乘客的换乘步行距离、换乘时间; ④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吸引乘客; ⑤结合地形确定车站布置形式,保证工程实施的 可行性。 另外,在换乘的实际应用中,若单独采用某种换 乘方式不能奏效时,可采用两种或多种换乘方式的组 合,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例如,同站台换乘方式辅 以站厅或通道换乘方式,使所有的换乘方向都能换乘; 结点换乘方式在岛式站台中,必须辅以站厅或通道换 乘方式,才能满足换乘能力;站厅换乘辅以通道换乘 方式,可减少预留工程量,等等。这些换乘方式组合 的目的,是力求车站换乘功能更强大,既保证具有足 够的换乘能力,又方便工程实施及乘客使用。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快速发展,轨道交通作为城 市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网络也正逐渐形 成。在线路建设的过程中,轨道交通的换乘方式与 换乘效率对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影响愈加明显。一 些新建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除票价等因素外,换乘问题没有解决好 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 进行研究,借鉴国外轨道交通系统成功经验,结合 我国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换乘方式,合理地设计 轨道交通的换乘系统,使得轨道交通能发挥其最大 的作用,对我国轨道交通快速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2 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分类及其比较
换乘站是轨道交通线网构架中各条线路的交织 点,是提供乘客转线换乘的车站;乘客通过换乘站及 其专用(或兼用)通道设施,实现两座车站之间的人流 沟通,达到换乘的目的。换乘点的分布和换乘方式的 灵活性,对轨道交通线网的整体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换乘站的形式对轨道交通线网构架的稳定性也 有着较大的影响。
11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对比分析
Comparis on a nd Ana lys is of Trans fe r Ma nne rs a mong Urba n Rail Tra ns it S ys tems
沙 滨 袁振洲 缪江华 曹守华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 SHA Bin,YUAN Zhenhouhua (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13
次做成,预留线路的限界净空及线路位 置受到制约,这就要求预留线要有必要 的研究设计深度,避免预留工程做得不 尽合理。
3) 站厅换乘 设置两线或多线的共用站厅,或相 互连通形成统一的换乘大厅,乘客下车 后,无论是出站还是换乘,都必须经过 站厅,再根据导向标志出站或进入另一 个站台继续乘车,如图3所示。由于下 车客流只朝一个方向流动,减少站台上 人流交织,乘客行进速度快,在站台上 的滞留时间减少,可避免站台拥挤,同 时又可减少楼梯等升降设备的总数量, 增加站台有效使用面积,有利于控制站 台宽度规模。 与前两种方式比,乘客换乘路线必 须 先 上 ( 或 下 ) 再 下 ( 或 上 ), 换 乘 总 高 度 大。若是站台与站厅之间是自动扶梯连 接,可改善换乘条件。这种换乘方式有 利于各条线路分期修建。 4) 通道换乘 在两线交叉处,车站结构完全脱 开,用通道和楼梯将两车站连接起来, 供乘客换乘。连接通道一般设于两站站 厅之间,也可以直接设置在站台上。如 图4所示。 不相邻的两座车站,通道换乘[2]为 最佳选择,但换乘通道长度一般不宜超 过100 m,宽度可以根据换乘客流量的 需要设计。这种换乘方式最有利于两条 线工程分期实施,预留工程最少,后期 线路位置调节的灵活性大。 5) 站外换乘 站外换乘方式是乘客在车站付费以 外进行换乘,实际上是没有专用换乘设 施的换乘方式,往往是无线网规划而造 成的后遗症。由于乘客增加一次进、出 站手续,再加上在站外与其他人流交织
共用站厅
共用站厅
地面铁路 地铁一号线 轻轨莘庄站 地铁一号线 地铁八号线
轨道明珠线 共用站厅
地铁 C- C 线
a) 莘庄站
b) 人民广场站 c) 虹口体育场站
图3 站厅换乘示意图 Fig.3 Hall transfer
沙滨等
城市轨道交通 Urb an Rail Trans it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对比分析 Comp aris on and Analys is of Trans fer Manners among Urb an Rail Trans it Sys tems
城市城交市通轨道Ur交b a通n TUrarbnasnp oRrtaiol fTCrahnins ait 沙 滨文章等编号:1 6 7 2 5 3 2 8(2 0 0 6城)市0 2轨道0交0通1 换1 乘方0 5式对比分析 Comp aris on and Analys is of Tra2n0s0f6e年r M3a月nne第rs a4m卷ong第U2rb期an MRairl.2T0ra0n6s Vit oSl.y4s tNemo.s2
关 键 词 : 轨道交通;换乘站;换乘方式;分类;影响因素
Keywor ds : rail transit; transfer station; transfer manner; classifica- tion; impact factor
中 图 分 类 号 : U49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5- 06- 08 作者简介:沙滨,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硕士研究生。 E-mail:shazhixiang@163.com
摘 要 : 叙述轨道交通换乘的概念,提出轨道交通之间换乘应 遵循 的 原则 ,进而 分 析轨 道交 通 的换 乘方 式 分 类 ,并 对 比 各 种 换乘 方 式,总 结各 种 换乘 方式 的 功能 特 点 及 优 缺 点 ,以 及 国 内 外 各 种 换 乘 方 式 应 用 的 代 表 车 站 ,并 讨 论 了 不 同 换 乘 方 式的适应性。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影响换乘方式选择的 因素 ,这些 因素 主 要包 括:换 乘 客流 ,线网 与 车站 的规 划 ,线 路 的 修 建 顺 序 ,车 站 的 位 置 ,与 周 围 地 面 交 通 的 协 调 ,与 附 近 商 场 、商 业 区 的 联 系 ,以 及 与 环 保 的 协 调 等 ,并 对 影 响 换 乘 方 式 选 择 的 因 素 进 行 分 析 。 最 后 建 议 在 线 网 规 划 、预 可 行 性 研 究 及 设 计 的 全 过 程 中 都 应 该 把 各 线 交 叉 衔 接 、站 位 的 选 择 确 定 、换乘 站 的研 究设 置 和换 乘方 式 的选 择 ,放 在 重 要 的 位 置 上,妥善加以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