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阳市情

德阳年建市。今辖、、、、、,幅员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居全省第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

德阳市位于,东跨入。德阳距省会成都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分钟车程,、、、 4条高速公路、国道贯穿境内,六个县均有高等级公路联接,乡乡通公路,市区到各县形成了。德阳市属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无霜期天,年降水量毫米,年日照时数小时。

德阳是四川重要的城市,工业主要指标位居四川省第;是中国基地,拥有公司、公司、公司、公司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是全国重要的基地和生产基地,四川、、、等为代表的化工企业荣列四川百强;食品工业历史悠久,、、等骨干企业创造出的50多种全国、部、省优质产品成为知名品牌。

德阳生产条件好,地处灌区,是国家级、基地市、省级优质基地市和省级基地。全市建成了、、、、等十大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形成了、、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和龙头企业。

德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长江文明之源”—,有西部第、全国第的德阳,有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此外,、、、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也极具开发价值。德阳是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7年,德阳被评为。

德阳经济发展较好,水平较高,是四川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区域综合竞争力,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均位居四川省第位。、、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科技进步先进县;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模式示范工作已在全市开展。

一、简介:德阳,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省辖地级市。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现辖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和罗江县6个县(市,区)。距省会成都47公里,幅员面积5954平方公里,人口380万。是成都经济圈和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阳经济总量位居四川省第三位。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增幅创近13年来新高。财政总收入70.7亿元,较上年增长2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33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3906元,较上年增加321元。所辖什邡市,绵竹市,广汉市,旌阳区是四川省综合经济“十强县”,中江县是全国“农业百强县”,罗江县正在建成四川丘陵富县。“德阳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力争两年有新突破,四年上新台阶,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两年有新突破。到2008年,力争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0元。四年上新台阶。到2010年,力争实现全市工业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翻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4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突入突破5600元。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油)路,县域经济做强做大,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二、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以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为代表的德阳装备制造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具备了相当规模的产业体系,集中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制造人才。2001年底,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作出了把德阳建成“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的决策。几年来,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德阳市紧紧抓住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大力振兴装备制造的机遇,按照“基地+链条”的思想。加快建设“装备产业园区”,狠抓装备行业的技术投入,新产品研发,产业配套和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积极构建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推动形成重大冶金设备,重大动力设备,石油天然气成套设备等九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着力提高德阳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集成配套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装备制造企业集群正在形成。 2006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0.1亿元,

比2002年增长3.5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全市规模以上装备企业190多户,带动了300多户中小配套企业发展。其中东电、二重、东汽“三大厂”全年销售收入分别超过3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超过20亿元,从业人员达5.9万人,为德阳装备制造业服务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有60余家,专家2.5万人,院士28人。

三、新兴工业城市:德阳主要工业指标居全省第二,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获全省工业目标考核一等奖。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7%,比2002年增长1.8倍。机械、化工、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重装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规模以上企业687户,其中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79户,上10亿元的企业达10户,国家级技术中心4个、省级技术中心12个,拥有中国名牌3个,国家免检产品7个,驰名商标3个,四川名牌57个,著名商标44个。到2011年,德阳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3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百亿企业达到4个,百亿工业园区达到3个,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

四、食品工业:主要以什邡烟厂,剑南春,华润蓝剑等骨干企业为代表,先后开发了“国宝”,“天下秀”系列名牌卷烟,“东方红”,“剑南春”等系列名优曲酒,“蓝剑”系列精品啤酒,“冰川时代”矿泉水,“唯怡”、天然植物饮料。通过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德阳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以成为德阳地方财力的主要支柱。

五、化工工业:主要依托磷矿和天然气资源比较富集的优势, 以金路集团,宏达集团,龙蟒集团等骨干企业为代表, 在着力解决污染治理,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磷化工厂业,加快发展精细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生物化工。钛白粉,电解锌,活性磷酸钙, 植物脱落酸等新产品的成功开发,有效地促进了化学工业的产业升级。

六、医药建材:借助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注入现代生产技术,扩大中药生产。丹参,白芍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美大康、蜀中制药等一批医药企业成为德阳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华拓科技,四川川纤,振云塑胶,森普管材等一批骨干企业是省政府确定的新型材料生产基地,在纳米材料,功能材料,超硬材料,高分子材料方面有较强开发生产能力。

七、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城市:坚持走城乡统筹,以工带农的良性发展之路,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加快扶力度,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稳定增收。农村呈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喜局面。取消了农业税,实施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直补、农机具补贴等政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66户,农村专合组织达830个,带动农户面52%,劳务转移输出9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2亿元。4500名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八、区域协调发展,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德阳是四川省城乡差别较小,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建市以来坚持“市带县”,不搞“市刮县”,“放权于县,藏富于民,放水养鱼”的指导思想,坚持民营为主,工业强县,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统筹城乡,以工带农的发展战略,六县(市,区)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了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格局。广汉市,邡市,绵竹市一直为四川省“十强县”,2005年,旌阳区重返四川省“十强县”行列。全市六县(市,区)全部为四川省“小康县”, 28个乡镇进入全省200强乡镇,全市2/3的乡(镇)分别被列为国家,省,市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

九、旌阳区:德阳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城市经济特征显著。依托地理优势。重装基地和天然气资源优势,发展重装配套产业,建设城郊型经济,做强电线电缆和天然气化工产业,已形成蔬菜生产基地,粮油蚕桑生产基地,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三个经济版块,是国家级优质农产品基地,拥有全国第九大天然气田——天新场气田。

十、广汉市:改革开放初期,在全国率先撤消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恢复乡人民政府。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1993年被国家体改委等部委确定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市。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广汉经济的半壁河山。近年来,乡镇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形成了面向成都大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围绕三星堆发展商贸旅游业的经济格具。

十一、什邡市:四川省名牌产品最多的县级市,财政收入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突破亿元大关,连续多年位居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实力第二位。通过实施工业市战略,形成了食品,饮料,化工,轻纺,建材,冶金,医药,旅游等支柱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