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和“抗震救灾”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汶川地震和“抗震救灾”精神
一、背景资料
1、“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2008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
震后不到3小时,温总理在赶往灾区的专机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身先士卒,带领广大群众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
亲自到灾区看望受灾群众并作重要讲话,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2、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学习
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一大批坚强勇敢的少年英雄和感到中国的模范人物。
2008年6月27日,“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英雄少年》在中央电视台举行。
林浩等20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马小凤等30名“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受到表彰奖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晚会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把他们的先进事迹作为生动的思想品德教材,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颁奖晚会在全体获奖少年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中落下帷幕。
3、2008年10月8日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
4、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三个历史之最:中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大、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5、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灾后重建的要求: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要进一步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大力支持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1、生命是珍贵的、脆弱的,我们要珍惜生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有意义。
2、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3、要学会调控情绪。
4、勇于克服困难,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胜利的根本保证。
6、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7、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含义、重要性、做法)。
8、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为国分忧解难。
9、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永远是抗击灾害的钢筋铁骨。
10、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物质基础)。
11、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谐社会、科技创新等等。
三、可能出现命题预测
1、举办“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和表彰活动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英雄少年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直面灾难、毫不退缩,奋不顾身、舍己救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举办此活动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2)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和表彰活动备受社会关注,使广大青少年在收获感动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这将大大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举办“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和表彰活动,能够激励广大青少年树立正义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良好思想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获奖人物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英雄少年们不顾自身安危,奋力抢救老师和同学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就是奉献的最好表现。
(2)积极承担责任。
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英雄少年们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灾难中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用行动赢得了社会的赞赏。
(3)珍爱生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英雄少年们在危难之际不但没有放弃生的希望,用胆量和智慧保护自己的生命,而且力所能及地帮助生命遭遇困境的他人。
(4)挫而不折、积极进取。
人生难免有挫折,人们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灾难,英雄少年们挫而不折,愈挫愈勇,勇敢地去营救被困的老师和同学。
(5)意志坚强。
坚强的意志是重要的心理品质,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灾难发生时,英雄少年们正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忍受住巨大的痛苦和牺牲去帮助他人。
3、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学习?
我们青少年要以英雄少年为榜样,学习他们奋不顾身、舍己救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可贵精神,并从英雄少年身上汲取成长的智慧和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养成良好品德,掌握过硬本领,锻炼强健体魄,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4、我们中学生在抗震救灾中能做些什么?(或:如何奉献我们的爱心?)
①节约零花钱,为灾区人民捐款;②写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向灾区捐款捐物;③节约水电等资源,为灾区重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④当一名志愿者,奉献我们的爱心等。
5、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你从中懂得的道理有哪些?(或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和道理?)
①反映了国家的强大,社会的发展,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②反映了抵抗和防预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④体现了爱心奉献,爱心回报;⑤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合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6、“5.12”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华人拧成一股绳,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去,这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对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有什么重要作用?
伟大的民族精神。
作用: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巨大的精神支撑。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7、为抗震救灾,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试举两例。
(或: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①组织部署军队、武警、医疗工作者在内的10万多名救援人员迅速奔赴灾区;②中央及地方财政共投入救灾资金一百六十多亿元,并向灾区迅速调运救灾帐篷、简易房屋、被子、衣物、食品药品等;③温家宝总理及中央领导人成立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并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救灾等。
8、当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整个中国社会在与时间赛跑,全世界的华人都动员了起来,世界各国也都纷纷加入救援队伍,高速运转,充分体现了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一救灾准则。
我们有悲痛更有深深的感动,请谈谈你的内心感言。
①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②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同心合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患难与共、四海之内皆兄弟。
9、为帮助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家园,你认为我国政府及公民个人还应继续做出哪些努力?
政府:①科学规划灾区重建工作;②出台灾区重建政策,如:灾区重建优惠政策、鼓励师生参加灾区重建的新政策、鼓励灾区人民生产自救、对灾区人民实施就业援助等。
公民个人:①继续捐款捐物;②在精神上鼓励灾区同胞;③当一名志愿者,帮助灾区重建家园等。
10、当地震发生时,我们未成年人应该怎么做?
①保持冷静,不要慌张;②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③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④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撤离;⑤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11、假如你今后遇到了被困的陌生人,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积极帮助他人摆脱困境。
因为:①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②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③青少年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12、谈一谈青少年如何向抗震救灾中的优秀人物学习?
①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③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报效祖国和人民……
13、材料:“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
震后不到3小时,温总理在赶往灾区的专机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身先士卒,带领广大群众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它的内容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3)这一有思想什么重要意义?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4)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观?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14、材料一:“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胡主席彻夜未眠,温总理整夜指挥在一线;一批批人民子弟兵、公安特警和从各地抽调的医护人员以最快速度排除万难赶赴灾区,一批批抢修道路、电力、通信工程的技术人员日夜奋战,一批批急需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可歌可泣的感人画卷正在书写。
材料二:面对这场地震灾害,国民同心,党民同心,军民同心,不畏艰难,并肩战斗,共同承担,携手相助。
凝聚成空前巨大的民族力量,展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伟大精神。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伟大的精神是什么?
民族精神
(2)请回答它的内容是什么?核心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核心是爱国主义。
(3)为什么要有这种精神?
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这种精神有什么作用?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5)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弘扬这种精神?
我们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我们一定要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与全国人民一道去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5、材料: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时说:“乡亲们,这场灾害确实太大,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
只要我们大家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
(1)阅读材料后回答我们一定能能够战胜这场灾害吗?为什么?
能!因为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和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等。
(2)这则材料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①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在新时期,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互相关爱的社会。
我们要共同营造“人
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⑤要建立并完善灾难预警机制,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发生。
(3)请你为我国预防突发性自然灾害,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①国家要建立和健全灾害预警机制。
②要制定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
③做好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物质储备,如食品、衣物、帐蓬、发电机等。
④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有忧患意识,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
等等。
(4)自然灾害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如果灾害再次发生时,你打算怎么做?
①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入到抗击自然灾害的行动中去,用实际行动与国家和灾区人民共度难关。
②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③坚决同破坏救灾工作、发灾害之财的不义行为作斗争。
16、材料一:地震发生后,视察河南刚刚回京的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连续几十个小时在一线指挥救灾;解放军官兵不怕牺牲,冒着余震抢救被困群众,在一个教学楼的废墟上,为防止发生再次坍塌,指挥员命令抢险人员马上撤出时,一个刚从废墟中救出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哭道“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成都市第三幼儿园的一位老师,在地震降临的那一刻,用自己的身体顶住坠下的楼板,拼死护住孩子,至死仍保持着保护姿势……
材料二:抗震救灾义演现场,捐款箱前围满了人,演职员们都纷纷捐款;普通群众自发到当地的慈善机构捐款,幼儿园的孩子拿出了压岁钱,退休在家的老人拿出了养老钱;献血队伍排成长龙,人们说:“我们不能上前方参加救援,那就让我们献点血吧!”……
材料三:据抗震救灾前线传来的消息称,来自各方面的救援队伍14日从四川地震灾区救出伤员18277人,使救出伤员的总数达到64725人,其中重伤员1620人。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也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中华民族具有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和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等。
(2)阅读上述材料,请你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简要的评析。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和回报。
他们可以把自己并不宽裕的生活费挤出一部分捐出来,只因为有更需要的人;他们为了人民的生活安定、生命安全,无私奉献,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正因为有他们在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
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3)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学习他们敬业乐群、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优良品德。
②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③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场成才,报效祖国。
(4)假如你是材料中被救的一名中学生,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①要学会感恩,把他人的救助之恩时刻铭记心中。
②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
③努力工作和学习,把自己投入到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去,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人民服务,为祖国作贡献。
(5)某班要宣传抗震救灾中出现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可采取故事会,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
17、2008年5月的中华大地,充满悲痛与泪水。
突如其来的8.0级地震,给四川地区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灾情牵动着海内外所有人的心。
情景一: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号召全党和全国军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
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到灾区看望受灾群众并作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1)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灾区的牵挂说明了什么?
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情景二:中学老师吴忠洪本已逃生,为救两名学生又返身冲进摇晃的教学楼内,湮没在轰然倒塌的楼房中;中学教师刘宁在大震之时机智地保护了59名学生,却失去了自己的宝贝女儿;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战士为废墟下的幸存者打开生命之门;一些血站前献血的市民排成长队……抗震救灾中,遍地是英雄。
(2)抗震救灾中的英雄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等。
情景三: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5月18日宣布,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这是1949年以来,中国首次宣布自然灾害为全国哀悼日,国旗为死难的平民而降。
(3)你对下半旗向遇难同胞致哀是怎样认识的?
我国用最庄重的仪式向遇难同胞致哀说明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这是顺应民心之举,体现了民本思想,必将更加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去战胜这场特大灾难。
情景四: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迅速地以各种方式向中方表示了慰问,并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
(4)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援助说明了什么?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善于合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只有不断加强合作,才能应对各种挑战,获得双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