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护理常规
慢性肺心病的护理
![慢性肺心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b62a2b1ed9ad51f01df2cb.png)
肺源性心脏病一、定义:1、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
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临床上以后者多见。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
2、英文名称 corpulmonale3、胸闷气短常见于何种心脏疾患?心脏问题如不及时明确诊断与治疗,往往有生命危险,故切不可轻视心慌气短。
4、常见病因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5、常见症状肺、心功能衰竭二、病因1.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
3.肺血管疾病罕见。
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发展成肺心病。
三、临床表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肺动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突然栓塞,肺循环大部受阻,以致肺动脉压急剧增高、急性右心室扩张和右心室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一)按其功能的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
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此期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表现。
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体检可有明显肺气肿征,听诊呼吸音减弱,偶有干、湿性啰音,下肢轻微水肿,下午明显,次晨消失。
心浊音界常因肺气肿而不易叩出。
心音遥远,但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亢进,提示有肺动脉高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59780f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6e.png)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一、执行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卧床休息。
心肺功能衰竭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并持续低流量吸氧。
三、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心力衰竭时给低钠、低盐饮食。
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时避免直接吹风,以防受凉、室内交叉感染。
五、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体温计神志变化。
六、留痰观察并做痰培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七、注意口腔卫生,全身水肿时,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用利尿剂时,严格记录出入量,防止电解质紊乱。
八、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病人咳嗽及排痰,经常变换体位并轻拍背部,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对咳嗽反射弱、无力排痰者,应经常吸痰。
九、痰液粘稠时,应用雾化吸入,以解除支气管痉挛,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排出。
十、气管切开者,执行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十一、应用呼吸兴奋剂时,不要用量过大或给药过快,以免出现呼吸过快、烦躁不按、面色潮红、出汗、呕吐、肌肉震颤等副作用。
十二、观察消化道出血和血管内凝血情况、如出现腹胀、呕吐咖啡样液体或柏油样大便、牙齿出血、渗血、皮肤紫斑、血尿和阴道出血等,应立即通知医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b910d34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79.png)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神志和生命体征的变化、痰液的颜色、性质、气味、量、呼吸困难的程度、水肿部位和程度。
3、遵医嘱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L/min,必要可通过面罩或呼吸机给氧。
4、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有效咳嗽、翻身拍背,必要时吸痰。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患者出现头痛、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及时通知医生,切勿随意使用安眠、镇静剂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6、遵医嘱应用强心、利尿剂,减轻心脏负担,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
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输液速度和每天液体的输入量。
7、取舒适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位、高枕卧位。
8、给予高纤维素、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含糖高的食物,以免引起痰液黏稠,如患者水肿、腹水或尿少时,应限制钠水摄入,少量多餐。
9、做好患者皮肤护理,避免长时间皮肤受压。
10、告知患者及家属,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剧烈、咳痰不畅、尿量减少、水肿明显或发现患者神志淡漠、嗜睡、躁动、口唇发绀加重等症状,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第一版
拟定人:吴**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精品课件教学课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精品课件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f2cfe34431b90d6d85c7de.png)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4.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由于慢性缺 氧可代偿性增高,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 加或核左移。
(2)肝肾功能检查: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导致肝肾功能损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肌 酐、尿素氮可增高。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3)血气分析:肺心病失代偿期可以出现低氧 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当PaO2<60mmHg, PaCO2 >50 mmHg时,提示呼吸衰竭。
1.一般护理
(1)环境:保持环境的安静和舒适,室内保持适宜的 温度和适度,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休息与活动: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应绝对卧床 休息,协助采取舒适体位。代偿期以量力而行、循 序渐进为原则,鼓励病人进行适量活动,鼓励病人 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活动耐力。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概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
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 的异常,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 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 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 变引起者。
冬春季节和气候骤变时,易出现急性发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肺动脉高压是形成肺心病的主要因素。 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因素:
◆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呼吸性酸中毒导致肺血管收
缩、痉挛是形成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因素;
◆肺部疾病导致肺血管炎症;肺气肿压迫肺部血管;
长期慢性缺氧导致血管收缩、关闭,张力增高及血 栓形成均是导致肺部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另外,慢行缺氧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 度增加;缺氧导致醛固酮分泌水平增高导致水钠潴 留,血容量增多,都会加重心脏的负荷。
肺心病的护理常规
![肺心病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d8b9a2073169a4517623a316.png)
肺心病的护理常规
肺源性心脏病,绝大多数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后果,因此积极防治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发生的根本措施。
而肺心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格外注意护理时应了解的要点及方法,主要有以下5点:
1、肺心病患者要依据个人状况,作一些适当的活动,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比如打太极拳、早上散步、做深呼吸运动。
可以增强体质,锻炼心肺功能,但是锻炼时要注意量力而行,避免过分劳累aD8dD4d。
2、肺心病患者还可以适量的注射胎盘球蛋白、转移因子等免疫增强剂。
亦可使用中医扶正固本的方剂,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B7dE3dN。
3、不滥用抗生素,病情好转并且稳定后要停用抗生素。
不应久服抗生素,以免出现耐药性或者发生其它病菌的感染6dB2dL8。
4、肺心病患者还要注意随气候变化增减衣物,以免引起感冒而加重病情。
每早可以食冷饮,以锻炼耐寒能力;应保持居室整洁安静,无烟尘。
冬天要注意居室的温度、湿度,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新鲜dD1dG7d。
5、情绪的快速变化可以加重病情,因为老人生活自立能力差,又长年有病,易产生自卑感,亲人一时照顾不周的时候,常常更重失落绝望的感觉,以至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应作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既应正确对待自己,也应该理解他人。
此外依据个人嗜好,可以参加一些文娱活动。
保持较好的情绪与乐观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病患的信心。
肺心病护理——教案
![肺心病护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661d0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8.png)
(2)动脉血气测定:绝大多数晚期肺心病患者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同时存在。
(3)化验检查: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可增高。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在感染时增高。痰培养可见病原菌。
3)执行医嘱:录入医嘱→医嘱排序(临时→长期)
医生下达医嘱如下:
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按肺心病人常规护理
(4)防治引起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预防感冒。及时治疗呼吸道急性感染。戒烟并避免各种烟雾刺激
启发输液的速度为什么要慢?
启发为什么不用地高辛
3)执行独立性护理措施:给氧→皮肤护理,防止下肢血栓形成→心理护理
4)病情观察并报告医生:
(1)疗效变化:呼吸困难程度、罗音、水肿、24小时出入量、体重变化
(2)用药不良反应:
授课章节
学习性工作任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授课时数
6学时
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关心病人,操作仔细,具有高度责任心。
能力目标:能熟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工作过程,能配合医生准确用药,能发现病情变化,对慢性呼吸衰标: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概念,临床表现,治疗要点;了解病因、诱因、发病机制、有关检查。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急性发作期)
(1)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气短、胸闷、心悸、乏力、头痛、紫绀及心率增快等。
严重时出现脑功能紊乱,烦躁不安、谵妄、抽搐或昏迷。高碳酸血症:皮肤温湿多汗,浅表静脉扩张,洪脉,眼球结膜充血水肿,瞳孔缩小,甚至眼球突出,两手扑翼样震颤,头昏、头痛、嗜睡及昏迷。
有的病人可有精神错乱、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
观看录象,启发思考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及对心脏的影响
分析病例及医嘱,讨论并确定最佳护理工作过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常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ab0f918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4.png)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常规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
2.注意有无发绀和呼吸困难,及其严重程度
3.观察有无心悸、胸闷、腹胀、尿量减少、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的表现。
4.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头痛、烦躁不安、神志改变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护理措施
1.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
2.急性发作时,护理人员要保持镇静,减轻病人焦虑。
心、肺功能一般代偿良好,二氧化碳潴留不明显的病人嘱其适当卧床休息;心肺功能失代偿期,病人表现明显紫绀,周围血管扩张,肝大并出现腹水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并取半卧位。
3.鼓励缓解期进行呼吸运动和活动,协助病人适应生活,根据身体情况做到自我照顾和正常的社会活动。
4.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
5.密切观察呼吸衰竭程度及血压、脉搏、尿量和神志。
6.遵医嘱给予合理氧疗。
清除积痰,鼓励病人咳嗽,
变换体位,轻拍病人背部,争取排痰。
因痰液黏稠、干结不易咳出者,给予雾化吸入。
无力咳痰时可吸痰,若无效应及时备好气管切开用物。
7.严格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8.改善睡眠,睡前不要活动,限制夜间的体液摄入量,睡前排尿。
出院指导
1.避免诱发因素避免吸烟和粉尘,刺激性气体的吸入;注意保暖,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条件者改善生活环境。
2.家庭氧疗严重低氧血症者坚持长期家庭氧疗,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延长生命。
3.每天吸氧10-15小时,氧流量1-2升/分,维持氧分压在60㎜Hg以上为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c5ab711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2.png)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概念】
指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护理评估】
1、评估病人的呼吸形态、频率,有无紫绀,精神状态,神志和尿量。
2、评估水肿的部位和程度,评估增加心脏负荷的原因及诱发因素。
【护理措施】
1、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呼吸困难严重者,取半卧位或坐位。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清淡易消化饮食。
因高糖食物易造成痰液粘
稠,故宜少食。
3、合理用氧,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4、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清醒病人应鼓励咳嗽排痰,痰液粘稠者可行雾化吸人后排痰。
5、正确记录和计算静脉输液量和滴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
6、指导病人戒烟,以控制慢性支气管炎的加重。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肺心病加重时的症状,如痰量突然增多,呼吸费力,心
悸,嗜睡等,应及时就医。
2、指导在家氧疗患者低流量吸氧的重要性。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62267c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c.png)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体位护理:1)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舒适卧位,一般采取半卧位,以减少耗氧量,促进心肺功能恢复,减轻呼吸困难。
2)心肺功能代偿期:鼓励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进行缓慢的肢体肌肉活动,缓慢增加活动量,以不引发疲劳、不加重疲劳为宜。
对有肺性脑病先兆者,予以床挡或约束肢体。
2.饮食护理:限制钠、水摄入量,出现腹水或水肿、尿少时,钠盐<3g/L,摄水量<1500mL/d,热量至少12.54kJ/(kg·d),其中蛋白质为1.0~1.5g/(kg·d)。
避免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多食高纤维蔬菜及水果,防止因便秘、腹胀加重呼吸困难。
少食多餐,软食为主,进餐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
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
3.病情观察:1)观察评估病情:咳嗽、咳痰的性质、颜色、量;呼吸的频率、节律、幅度及变化特点,呼吸困难程度;水肿出现的部位及程度;有无尿量减少、心悸、腹胀等右心衰竭的表现。
2)观察肺性脑病症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头痛、烦躁不安、神志改变等。
根据病情限制输液量,控制输液速度。
3)观察用氧效果: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一般1~2L/min,防止给予患者高浓度氧,抑制呼吸,导致肺性脑病。
4.用药护理:1)避免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以免抑制呼吸。
2)应用利尿剂,注意低钾症状,尿量多,口服排钾利尿剂时,一般不超过4d。
3)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观察脉搏、不良反应及毒副反应。
4)应用血管扩张剂,注意观察心率、血压、血氧分压、CO2分压情况。
5)使用抗生素,观察有无继发的真菌感染。
5.基础护理: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强光和噪声刺激;睡前不要运动,用温水洗脚、背部按摩等方法促进睡眠;避免饮酒或咖啡等;指导患者穿着宽松、柔软的衣服,定时更换体位。
6.专科护理: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者执行相应的护理常规。
7.安全护理:严格执行跌倒、坠床评估,压疮评估,用药安全,身份识别,手卫生,查对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常规-业务学习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常规-业务学习1](https://img.taocdn.com/s3/m/a60e5508915f804d2b16c1e9.png)
一、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抬高床头,取半卧位或坐位。
二、病室每日通风两次,每次30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三、持续低流量吸氧。
四、饮食以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半流质为宜,鼓励病人多饮水。
五、加强口腔护理,去垢除臭,使口腔湿润舒适。
六、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呼吸深度、频率、音调、口唇和甲床的颜色。监测血氧变化。
4.饮食上应多食高纤维素(如绿色蔬菜、水果)、高蛋白(如瘦肉、豆制品、蛋类)粗纤维(如芹菜、韭菜)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以及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
5.避免剧烈运动,选适合自己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注意劳逸结合。
6.坚持呼吸锻炼,配备家庭氧疗设施,必要时低流量吸氧。
护士长签名:年月日
三、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心力衰竭时给低钠、低盐饮食。
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时避免直接吹风以防受凉、交叉感染。
五、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体温及神志变化。
六、留痰观察。
七、注意口腔卫生,全身水肿时,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用利尿剂时,严格记录出入量,防止电解质紊乱。
八、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咳嗽及排痰,经常变换体位并轻拍背部,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对咳嗽反射弱、无力排痰者,应经常吸痰。
七、指导患பைடு நூலகம்正确留痰液,同时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等。
八、排痰困难者可行雾化吸入或体位引流。
九、指导病人有效地咳嗽,学会腹式呼吸。
十、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
十一、出院指导:
1.休养环境要舒适安静,窗口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2.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避免受按接触感冒病人,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禁烟并减少被动吸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查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b18da0b381c758f5f61f67b4.png)
腔护理,增进患者食欲。 (2)饮食以质软、易消化、富含营养、足够热量
的食物为主,以维持机体代谢的需要。避免食用生冷、 油腻、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3)定期检测血、生化指标等。 O1:患者食欲增加,体重未下降
精品课件
P8: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水肿、 长期卧床有关。
I8:(1)建立压护疮理风措险评施估单,班班交接
(2)心力衰竭症状:以右心衰竭为主, 心悸、气促加重、乏力、食欲下降、 上腹部胀痛、少尿。 体征:可有发绀、颈静脉怒张,肝-颈 静脉回流征阳性、肝大和压痛,心率 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收 缩期杂音。下肢乃至全身水肿,甚至 可有腹水。
精品课件
本病病理
继发于COPD引发肺源性心脏病的肺血管病理改变: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咳嗽、
咳痰的情况,详细记录痰液的色、
量、质。指导正确收集痰标本,及
时送检。
精品课件
护理措施
③ 胸部叩击:从肺底自上而下、由外向内、迅速有节律 叩击胸壁。
④ 体位引流 (5)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 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适量饮水以利于痰液 稀释和排出。
精品课件
健康指导
6、出院后如症状加重,痰量及性质改变时,应及时就诊。 7、有条件者指导病人坚持在家吸氧,讲解吸氧原则及持 续低流量吸氧的方法,嘱病人按医嘱服药,禁止乱用镇静 药,并定期复查。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509ff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a.png)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结构、功能异常,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发病关键),右心负荷加重,以致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缺氧引起肺动脉痉挛是形成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
发病机制:★各种肺疾病引起机体缺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后负荷增大→右心室扩大→右心衰竭一、病因1.支气管、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凸、类风湿关节炎等。
3.肺血管疾病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炎等。
4.其他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及先天性口咽畸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均可产生低氧血症,引起肺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发展成慢性肺心病。
思考:肺心病的发生过程?肺心病最常见的病因是A.支气管哮喘B.胸廓畸形C.肺结核D.慢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E.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肺心病最常见的病因:支气管、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肺心病发病的关键环节是A.右心功能的改变B.肺小动脉炎C.睡眠呼吸暂停D.肺动脉高压E.胸廓畸形『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肺心病发病的关键环节是肺动脉高压。
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缺氧B.血液粘稠度增加C.继发性红细胞增加D.肺部毛细血管微小栓子形成E.血容量增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缺氧。
二、临床表现1.肺、心功能代偿期:未发生右心衰(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1.肺、心功能代偿期:(1)症状: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即:慢支+COPD的症状)(2)体征:①发绀②肺气肿征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征③P2④剑突下心脏搏动★:提示右心室肥厚扩大(右心重塑顺钟转位)⑤部分病人颈静脉充盈不属于肺心病代偿期特征的临床表现是A.发绀B.呼吸困难C.颈静脉充盈D.肺部叩诊过清音E.主动脉第一心音亢进『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肺、心功能代偿期的临床表现:1)症状:咳嗽、咳痰、气急、喘息,活动后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运动耐受力下降等。
5第五节 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5第五节 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8b7435964bcf84b9d57bf1.png)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2.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清淡易消化
饮食。因碳水化合物可增加二氧化碳生成量,增加呼
吸负担,故宜少用。多进食蔬菜和水果,防止因便秘、 腹胀增加呼吸困难。因高糖食物易造成痰液黏稠,故
宜少食。少食多餐,软食为主,减少用餐时的疲劳,
进餐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水肿、少 尿病人应限制水与钠的摄人。
【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
急性期在积极控制感染(此期的关键)基础 上,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 氧化碳潴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呼吸衰竭
和心力衰竭,处理并发症。缓解期应积极预防呼
吸道感染及治疗原发病(此期的重点),采用中
西医结合治疗,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
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发作,使肺、心功能得到 部分或全部恢复。
适宜,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护理措施】
(八)健康指导
2.康复锻炼指导
根据病人心肺功能和体力情况进行体育 锻炼,如散步、气功、打太极拳等,鼓励病人
进行耐寒锻炼,如冷水洗脸、洗鼻等,提高机
体抵抗力。每天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锻炼,
以改善通气和增加有效呼吸。
【护理措施】
(八)健康指导
3 . 指导病人采取既有利于气体交换又能
测试题
• 3. 女,57岁,因肺心病急诊入院。急诊 室给予静脉输入抗生素、吸氧,现准备 用平车送入病区,护送途中下列哪项是 错误的 A.注意安全 B.注意观察病情 C.注意保暖 D.暂停输液、吸氧 E. 安置合适卧位 参考答案:1.E 2.D 3.D
测试题
• 1. 有关慢性肺心病护理不妥的是 A.改善营养状况 B.改善肺泡通气 C.持续低流量吸氧 D.有水肿者限制水、盐摄入 E.烦躁不安者使用镇静剂 • 2. 女,58岁,慢性咳嗽,咳痰12年,近2年来劳累 时出现气短,偶有踝部水肿。3天前门诊以“慢支合 并阻塞性肺气肿”收入院。查体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 闻及第二心音亢进,提示该患者有 A.左心衰竭 B. 右心衰竭 C. 主动脉压升高 D.性,70岁。咳嗽、咳痰、气急20余年,近1周来咳 嗽加剧、咳痰不畅伴意识障碍入院。查体:体温37.8℃,脉 搏120/min,呼吸35/min ,血压100/70mmHg。意识模糊, 口唇发绀,皮肤潮红多汗。球结膜充血,颈静脉怒张。桶状 胸,两肺散在干湿啰音。心率120/min ,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软,肝肋下3cm,质软,肝颈静脉返流征(+),脾未触 及,两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血常规:白细胞 13.2×109/L, 中性81%。血气分析:PaO245mmHg,PaCO2 75mmHg。 • 1. 该患者的诊断是? • 2. 病情观察中要特别注意那些? • 3. 该患者主要的护理问题或合作性问题是? • 4. 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6395c95aa8956bec0975e380.png)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1.对于心功能代谢良好,二氧化碳潴留不明显者,应适当卧床休息。
失代偿期有明显右心衰竭、呼吸衰竭,应绝对卧床休息并取半卧位。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汗或服用利尿剂时选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橘子汁,鲜蘑菇等。
有尿少,水肿者,应限制水、盐的摄入。
3.向病人讲解吸氧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持续低流量吸氧1-2升/为宜。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排出痰液。
5.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着凉,防感冒,加重病情。
6.介绍所有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7.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
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缓解期加强呼吸运动锻炼,如腹式呼吸锻炼,其方法是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呼气时口唇缩拢(成鱼口状),并用手按压腹部,使气呼尽,采用深而慢的呼吸,8-10次/分,每日进行数次锻炼,每次10-20分钟,,长期坚持,一般2-3个月后使通气功能改善。
8.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护理常规
一、概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二、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
2.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足够的通气量。
3.纠正缺氧,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4.控制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
5.预防治疗并发症。
三、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血管阻力增高引起肺瘀血、肺血管收缩导致肺血流量减少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感染、痰多而黏稠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心、肺功能减退有关。
4.体液过多与心输出量减少、肾血流灌注量减少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呼吸困难、疲乏等引起食欲减退有关。
6.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
四、护理重点
1.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变化,发作时应重点观察呼吸困难、发绀、心悸、胸闷、下肢水肿状态,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出现神志恍惚、表情淡漠、语言错乱、头痛、嗜睡、烦躁等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尽早处理。
(2)及时观察球结膜是否充血水肿,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口唇、指(趾)甲发绀程度,皮肤出血及颈静脉充盈等情况。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排痰能力。
(4)注意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肾衰竭、电解质紊乱及肺性脑病等并发症,一旦发现立即报告医师。
3.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大量抗生素应用后出现菌群失调而引起口腔真菌感染等并发症。
4.促进排痰,做好翻身、叩背、给药、雾化吸入;对自行排痰困难者,床边应备吸痰器,必要时给予吸痰。
5.氧疗护理。
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氧流量1~2L/min,浓度在25%~29%。
6.做好心理护理。
五、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
(1)指导患者有效呼吸的技巧。
(2)指导患者有效排痰的技巧。
(3)病情缓解期,适当运动,同时注意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4)告知患者和家属给氧装置使用和清洁、维护方面的知识,坚持家庭氧疗。
3.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变化的征象,病情变化或加重,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