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方塔导游词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松江方塔导游词3篇

方塔园是松江古城中一座以观赏历史文物为主体的园林。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上海松江方塔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上海松江方塔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松江方塔,原名兴圣教寺塔,坐落在上海松江城方塔园内。

此塔在宋代熙宁、元?年间(公元1068—1094年)建于兴圣教寺内,故名兴圣教寺塔。

又因塔呈四方形,俗称方塔。

1974年,松江县对方塔进行了大修。

修复后的方塔高42.5米,塔身分9层。

方塔每层四面辟有壶门,门上有目梁,门内通道上施叠涩澡井,内室用券门,设有木梯,可层层登高。

塔上屋面,各层腰檐、乎座和塔内楼板,均靠斗拱承托支撑。

大部分斗拱保存了宋代原物。

仰观塔身外形,古朴秀美,高耸入云。

顶部由复盆、相轮、宝瓶等组成高达8米的塔刹。

有4条铁索从尖顶分别系向9层的四角塔檐,名“浪风索。

塔檐翘角处系有铜铃,名曰“惊鸟,上下计有36只。

风吹铜铃,叮当声,悦耳动听,响彻方圆数里。

登高九层外廊,凭栏俯瞰,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1974年修塔时,发现第三层的侧壁石灰层内有一幅壁画,画的是

一尊新色佛像打坐图,佛像清晰,色彩鲜艳,这是上海地区迄今发现的惟一的最早壁画——宋代佛像。

经专家鉴定,系建塔时的原画。

修缮时还发现在塔的底层 1.5米处,有长方形地宫,砖室高约3米。

中间横卧着一尊涂金的释迦牟尼铜佛像,在汉白玉石匣顶上是尊涂金供养人铜座像。

在铜佛像旁的两只银匣子上一个铸有追荐之母,一个铸追荐之妻的图样。

可见唐宋时期佛教已在松江相当盛行。

地宫中还有用象牙化石替代的“佛牙和100多枚唐开元钱币与宋代钱币。

位于松江城厢镇东南的方塔寺内。

寺建于五代后汉乾佑枯二年(公元949年),北宋熙宁、元丰、元佑年间(公元1068—1094年)造塔,砖木结构,九级方形,高42.5米。

在形态结构上,应袭唐代砖塔风格,砖身每层四面辟壶门,门内通道上施叠涩藻井,内室用券门。

斗拱大部分保留宋代原物;券门上的月梁,外檐之罗汉枋、撩檐枋等均为原物,是江南古塔中保存原有构件较多的一座,方塔顶上的塔刹高7.85米,由覆盆,相轮,宝瓶及四根浪风索(均铁件)组成.方塔因年久失修,底层围廊全毁,各层腰檐、平座、栏杆、楼板均残缺零落。

1975一1977年重修,恢复腰檐、平座、栏杆等。

方塔周围辟为“古典园林,园内文物较多,如宋代望仙桥、明兰瑞堂(又名楠木厅)、清代陈化成祠堂、清天后宫大殿、清代表妃宫。

还有仿古长廊(内有董其昌怀素贴)、古堑道、何陋轩、塔影舫、以及五老峰、美女峰等名石。

方塔地基下有一地穴,内有石匣、银匣、宋代钱币、铜佛、铜卧佛及象征佛牙的动物骨骼的化石等."方塔",本名兴圣教寺塔。

兴圣教寺始建于五代后汉乾描二年(公元949年),方塔建于北宋熙宁、元佑年间(公元1068-1094年),距今约900年。

元末战乱中兴圣教寺道毁,只剩下塔和一座钟楼。

塔身修长,共9层,高42.5米,因袭唐代砖塔形制,呈四方形,故俗积方塔。

塔在南宋和元明时曾多次进行修葺至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作大修,原7、8、9层圯毁重建,更换塔心柱和塔刹。

在第8层的楼板上,竖立一根高13米的木柱,穿过塔顶露出8米在外。

后至道光年间(公元182l一1850年)塔又损坏,由一和尚用手指血书佛经化缘募捐修塔。

近百年来,到解放前,塔的砖身出现裂缝,塔内各层的木结构全部毁坏,从1974一1977年松江文物部门力求保存宋代原构件,换下了其他部分的腐蚀构件,如塔心木、塔刹、相轮,以及扶梯;楼板、平

座、腰檐、栏杆、围廊等。

其中斗拱保存宋代原物62%,还有部分券门上的月梁、外檐之罗汉枋;撩檐访等亦为宋代原物。

再现了宋代方塔古朴秀美、玲珑多姿的造型,使之恢复了青春。

现今方塔屹立在松江县城东的方塔园中,这里当初是兴圣教寺寺址,1978年在此开拓和兴建了占地160余亩的园林,以方塔为中心,四周组合古代建筑文物群。

这是一座长方形广场,铺饰着整齐的花岗岩。

园林设有北、西、东3个园门。

北部所见,石板路、石甬道、石壁,满眼尽是排列的石头。

从北门进内远远可见巍然雄峙的方塔立在广场上,来到塔边,心胸顿觉开阔。

南面临塔可见一座明代照壁,是具有艺术价值的砖刻建筑物。

上面精雕细琢有走兽、树木、花卉和珍宝物等。

中间刻一巨兽,长着鹿角、狮尾、龙鳞、牛蹄。

张着大口,露着尖齿,睁着铜铃般的双眼,呈现凶猛的动态,从其挺拔的双角看,酷似龙的形象。

围绕这只巨兽的其它动物和花卉宝物,会使人想到古代神话中的意境。

据说这个怪兽叫"贪",它贪得无厌,什么东西都要吃。

有一天它在海边看到红日,凶猛扑去,终于蹈海而亡。

这是一个富有寓意的故事。

"照壁",古时是作为殿宇大宅前的屏障,这座照壁是明代松江府城隍庙的照壁,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建在塔南兴圣教寺院废基上的城隍庙的遗物。

抗战期间庙宇遭毁,仅存照壁。

今为方塔园中一处有价值的古代建筑遗物。

方塔园北面有一座宏伟的殿宇,原是上海河南路桥北境的天后宫大殿,建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

是天后宫仅存的一座建筑物。

因处身在促狭环境,被一校舍包围,为保存古迹,迁建在方塔园中以恢复古建风貌。

天后即天妃,相传是北宋时福建莆田人林愿的第六个女儿。

林愿当时为都巡检。

据传天后照井梳妆,一神道出来交她一个"铜符"神物,因此而神化。

她闭眼见到父亲和哥哥出海遇难,哥哥海上遭劫,父亲生还。

后果应验。

天后死后至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被救封为神,后又晋封为"圣妃"。

从此历代相沿下来,成为护航之神,后由河南路桥北迁至宋代顺济祠,作为古建筑安置在方塔园中。

另外散置在松江县中山西路的明代建筑"兰瑞堂",为清初江西巡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