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
科学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范文
![科学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3a870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f.png)
科学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科学教材的第四章“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具体章节为第一节“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掌握观察植物生长的方法,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通过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自然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观察植物生长的方法,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难点: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绿豆芽生长视频、实验器材(如放大镜、尺子、记录本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颗绿豆,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一把尺子,一个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长的变化。
2. 理论讲解:讲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芽生长、叶子展开等阶段。
3.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动手种植绿豆,观察并记录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如光照、水分、温度等。
5. 实验验证: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绿豆芽的生长情况,验证之前的讨论结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实验方法与步骤。
七、作业设计1.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2. 思考一下,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植物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让学生了解了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尝试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科学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范文
![科学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49831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6.png)
科学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本节课主要学习绿豆芽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科学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科学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绿豆芽的生长过程,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科学现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绿豆芽生长视频、实物标本等。
学具:绿豆芽生长观察日记、小组合作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绿豆芽生长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绿豆芽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绿豆芽从发芽到成熟的过程,以及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3. 观察实践:学生分组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记录绿豆芽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4.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绿豆芽生长的特点,分析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绿豆芽生长观察日记,记录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绿豆芽的生长过程、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绿豆芽生长观察日记。
内容:记录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生长、成熟等阶段,并分析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绿豆芽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在观察、记录、分析科学现象方面的能力提升情况。
同时,教师可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绿豆芽的生长过程:教师需要详细讲解绿豆芽从发芽到成熟的过程,包括种子吸水膨胀、突破种皮、幼芽出土、植株生长等阶段。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反思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8de8a7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d.png)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反思《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反思1《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是学生基于发芽的绿豆芽的基础上进行的, 前两课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知道绿豆没有水不能发芽。
这节课主要探究绿豆芽的生长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安排了阳光和水两个实验, 我让学生自由选择, 几乎所有组的同学都选择探究“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这个对比实验做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我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回家做这个实验, 引导学生要仔细观察比较它们茎的粗细, 颜色, 高度, 叶子颜色等。
课上探究的时候, 大部分学生觉得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少数同学觉得不需要阳光, 因为放黑暗中的绿豆芽长得比阳光中的高, 我顺势让学生观察比较阳光下和黑暗中的绿豆芽的不同之处。
不难看出, 阳光下的绿豆芽长得比较粗壮, 茎是红色的叶是绿色的, 黑暗中的绿豆芽长得比较纤细, 茎是乳白色叶是嫩绿色, 有点病态。
这时, 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拿出两盆已经长得比较高的绿豆芽, 说:“这两盆绿豆芽一盆是放在外面阳光下的., 一盆我放在屋里没有阳光的, 它们长得差不多, 所以我觉得绿豆芽生长不需要阳光。
”话音刚落, 班里有几个同学也纷纷举手赞同他的观点。
我接过这位同学手中的两盆绿豆芽, 一看, 果然长得都很茁壮, 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以前在教学中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所以我就追问他:“你说这两盆绿豆芽一盆是放在阳光下的, 一盆没有放在阳光下, 那具体分别放在什么地方?”他告诉我, 一盆放在屋外场上, 一盆放在屋里阴凉的墙角里。
听了他的回答后, 我让其他学生思考, 他的变量有没有控制好, 分析是哪里出错了。
有同学马上站起来说了:其实, 他的两盆绿豆苗都有阳光照射到的。
只不过屋外的阳光强, 屋内阳光弱而已。
于是, 我顺势引导, 同学们在实验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好变量, 不能得到阳光就是一点也照不到阳光, 所以做实验时一定要把它放在完全黑暗的地方。
好多学生都以为室内的光不是阳光, 这可能是学生的意识偏差吧。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方案.docx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方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52b7656e53a580217fcfe0b.png)
二、学生特征分析
1、学生是长沙市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2、学生当前好奇心强,对于一些问题善于思考,因此通过实验可以更加清楚的知道绿豆芽生长需要那些 条件。
设计者:唐湘玲执教者:唐湘玲作者单位:长沙市某小学
一、教材内容
选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第三课第一课时。
具体内容如下:
将几天前种好的绿豆芽幼苗带来,观察那些哪些绿豆芽长得好,从而引出课题: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研究的问题: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那些条件。
猜想:绿豆芽牛长需要阳光、水。
3、学牛具有一定的牛活常识,能够预测实验的结果。
4、实验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耐心,通过实验学生的耐心。
5、学生已初步学会一些实验方法,但对于对照实验认识度不高。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
科目名称
知识点
学习水平
了解
理解
掌握
分析 综合
应用
绿豆芽的 生长
1
生活中卅i物生长的坏境
学会
4
理解
知道为什么要设置对照实验
知道
掌握
学会实验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学会
应用
动手实验
动手
5
理解
概括实验的结果
概括
6
分析综合
归纳植物如何适应环境
归纳
7
2
预测实验结果
3
对照实验例如:一盆生长冇 阳光一盆生长无阳光
4
对照实验具体方法与步骤
V
第3课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3课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c5d419bb4431b90d6d85c77c.png)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从本单元前面相关知识学习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探究能力和简单实验操作能力,这是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再次经历“对比实验”,而对比实验中的变量控制对学生来讲相对来说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留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种下的绿豆芽生长情况。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填表后再讨论)绿豆芽的总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实验说明阳光下的绿豆芽黑暗处的绿豆芽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重点指导:(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生长有什么不同?(3)改变了条件对绿豆芽的生长产生了什么影响?3.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后并交流。
4.交实验记录表前,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了水的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教科2001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 生物与环境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_18
![教科2001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 生物与环境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_18](https://img.taocdn.com/s3/m/1c48db43964bcf84b9d57b65.png)
教学内容和过程
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
1.谈话:绿豆发芽时到底需不需要阳光呢?说一说家里的实验情况。出示教师演示实验材料,说说你的发现。
2.交流:上节课我们每人都种植了绿豆芽,说说这几天你的发现。
二、学习新课
(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谈话:种子能够在没有阳光的环境中发芽,那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没有阳光,绿豆芽的生长会是怎样?
三、拓展小结
1.继续观察绿豆的生长并做好记录。
2.回家做一做绿豆芽生长和阳光、水的关系的实验。
板书设计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2.说说你们的想法。
3.师生共同设计实验。
10颗
总数
颜色
茎
我的记录
阳光下
10枝
抽屉中
10枝
4.演示实验。
(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在一端保持湿润,不能加太多的水。
(三)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
1.交流:香蕉、松树、仙人掌生长的环境是怎样的?这三种植物的有什么特点是和环境想适合的?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和适宜的水、温度等条件,当环境改变时,植物有一定的适合环境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呵护生命,意识到生命的形态结构同生活环境是想适合的。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绿豆芽,培养皿,水,纸,滴管。
课时安排
《生物与环境》单元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
备课思考:本课还要把上一课种子发芽是不是需要阳光的演示实验分享一下。上周每个孩子都种植了自己的绿豆芽并带回,相信在双休日他们都观察到了自己的绿豆芽的生长情况。至于上一课种子发芽和空气的条件,这个实验设计不严谨,我不忽略了。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科学教案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a3327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4.png)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及基本生长条件;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3.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绿豆芽生长的过程和必要的生长条件;2.难点:了解并理解绿豆芽生长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绿豆、容器、土壤等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工具(如PPT、视频等)让学生了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
3.实验探究:学生亲手操作,进行绿豆芽的培育实验,并观察其生长过程,记录相关数据。
4.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内部交流,分享各自观察到的现象和心得体会。
5.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情况,进行总结性点评,进一步阐明绿豆芽生长的科学原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工具,如PPT、视频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讨论,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情况,并完成相应的观察记录。
3.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课件:准备关于绿豆芽生长过程和科学原理的课件,以辅助教学。
2.教学视频:提供有关绿豆芽生长过程的视频资料,以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其生长特性。
3.实验器材和道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道具,如绿豆、容器、土壤等,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七、结论本教案通过观察绿豆芽生长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绿豆芽生长的基本原理,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绿豆苗的生长》教学反思(3篇)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绿豆苗的生长》教学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ef684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f.png)
3.《绿豆苗的生长》教学反思(1)经过这次《绿豆苗的生长》的教学实践,我深感小学科学教学需要精心设计与准备,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紧扣课程标准,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主题——绿豆苗的生长。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绿豆苗的生长过程,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等基本条件,进一步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时,我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填写记录单,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大胆猜测。
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学生们逐步完善了实验计划,明确了要改变的条件和不改变的条件。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内涵时,我发现学生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
有些学生能够说出“光合作用”这个科学词汇,但对于其内涵的理解仍然模糊。
针对这个问题,我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控制变量方面存在困难。
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实验计划进行操作,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
针对这个问题,我应该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更详细的指导,强调控制变量的重要性,并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巡视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操作。
此外,我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习惯。
在实验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每天观察绿豆苗的生长情况并记录数据。
然而,有些学生在观察时不够细心,记录的数据也不够准确。
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习惯,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指导。
总的来说,这次《绿豆苗的生长》的教学实践让我收获颇丰。
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因材施教。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 教科版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426f3d312b3169a451a4f2.png)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
当环境适植物会生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留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种下的绿豆芽生长情况。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填表后再讨论)绿豆芽的总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实验说明阳光下的绿豆芽黑暗处的绿豆芽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重点指导:(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生长有什么不同?(3)改变了条件对绿豆芽的生长产生了什么影响?3、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后并交流。
4、交实验记录表前,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了水的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自然界里许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生长图片:1、比较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叶有哪些不同。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绿豆苗的生长》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绿豆苗的生长》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46f27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4.png)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印象深刻。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然而,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和实验过程中,存在分工不明确、合作不紧密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
2.生命观念:使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认识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形成生物生长发育的生命观念。
3.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影响绿豆苗生长的因素,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环保意识和生态责任感。
-难点举例:如何设计对比实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生物生长发育的生命观念: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认识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举例:如何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认识绿豆苗生长的过程,理解植物生长的内在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教学难点与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强调,通过举例、演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知识,突破难点,确保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透彻。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成果分享环节,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计划在课堂上增加一些口头表达训练,如辩论、演讲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Leabharlann 课(用时5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绿豆苗的生长》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植物是如何生长的?”(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
小学科学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
![小学科学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8a3b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f.png)
小学科学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引言:小学科学课程中,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生长变化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观察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次教案将以观察绿豆芽的生长为主题,通过实际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敏感性和好奇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及其需要的养分;- 掌握观察和记录生长过程的方法;- 培养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实践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关注自然的态度;-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 绿豆、玻璃容器、湿纸巾、水、盖子、铅笔、纸、标尺等。
2. 教学环境:- 教室内安静、明亮,要求能够放置和观察绿豆芽。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上堂课所学习的有关植物和生长的知识。
- 提问:你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它们都需要哪些元素来生长呢?2. 新知呈现(10分钟)- 准备一些绿豆,并向学生展示。
- 提醒学生:绿豆是我们常见的食物中的一种,它们可以不经过加热就发芽生长。
- 设计实验: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如何能够观察到绿豆的生长过程呢?3. 实验操作(20分钟)- 布置实验任务:将绿豆放入玻璃容器中,用湿纸巾盖住,并保持适度的湿润。
- 让学生合作观察每天绿豆的变化,注意记录观察结果。
4. 观察记录(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的结果有哪些?有什么规律?- 鼓励学生用绘画、写字、拍照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5. 结果总结(10分钟)- 学生交流观察记录,并总结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 引导学生思考:绿豆芽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生长?人类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呢?6. 拓展思考(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绿豆芽,我们还可以观察其他的植物生长吗?有哪些方式可以观察植物的生长呢?-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的花坛中观察植物的生长,并记录观察结果。
五年级科学上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年级科学上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0ef21f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b.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及反思五年级科学上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重点指导:(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https://img.taocdn.com/s3/m/454b8f5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c.png)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导学案
《观察绿豆芽的发展》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通过观察绿豆芽的发展过程,了解植物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导学内容
1. 绿豆芽的发展过程
2. 绿豆芽的发展条件
3. 绿豆芽的发展环境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
向学生展示一颗干燥的绿豆,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绿豆的外观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绿豆是如何发芽发展的呢?
2. 实验准备
准备一些绿豆、湿纸巾、通明容器等实验用具。
3. 实验操作
步骤一:将一颗绿豆放在湿纸巾上,然后将湿纸巾卷起来,放入通明容器中。
步骤二:适量加水,保持湿度,观察绿豆的发展过程。
4. 实验观察
学生每天观察绿豆的发展情况,记录观察结果,并绘制发展曲线图。
5. 实验总结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绿豆芽的发展过程,讨论绿豆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
四、导学延伸
1. 讨论
让学生讨论影响绿豆芽发展的因素,如水、光、温度等。
2. 拓展
可以进行其他植物的发展实验,比较不同植物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环境的要求。
3. 应用
让学生探讨植物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干系,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等。
五、导学反馈
1.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总结,能否正确描述绿豆芽的发展过程?
2. 学生能否分析影响绿豆芽发展的因素?
3. 学生能否将植物发展的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科版科学五上《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表格式教案 (2)
![教科版科学五上《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表格式教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b44a05c5f61fb7360b4c65b8.png)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交流实验
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
师随机板书
思考回答
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二、探究活动
(一)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分组讨论。
完成实验方案,汇报交流。
写观察记录。
学生观察
分组讨论
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让学生知道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注重对学生观察记录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老师演示的实验现象,让学生体会植物适应环境方面的能力。
三、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
1.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2.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
3.意识到生物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具学具准备
放大镜、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图片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先对绿豆芽的生长进行观察,接着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然后研究“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让学生体会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能力,最后通过观察比较图片,让学生分析自然界植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子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生长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知道哪些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科学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范文
![科学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cda67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7.png)
科学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身边的植物》章节,详细内容为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绿豆芽的生长习性、生态环境及影响因素,掌握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认识绿豆芽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2. 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变化,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增强对植物生长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绿豆芽生长过程中的细号捕捉与观察。
教学重点:绿豆芽生长过程的认识、观察和记录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绿豆种子、培养皿、喷壶、尺子、相机、实验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绿豆种子,引导学生观察其外观特点。
(2)提问:绿豆种子是如何发芽的?发芽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2. 知识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吸水、发芽、生长等阶段。
(2)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绿豆芽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提出观察绿豆芽生长的实验要求,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
(2)教师示范如何用尺子、放大镜等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发放绿豆种子、培养皿等实验材料。
(2)学生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绿豆芽的生长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吸水发芽生长2. 观察和记录方法尺子放大镜实验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绿豆芽生长过程。
2. 答案:(1)绿豆种子吸水后,体积变大,颜色变浅。
(2)绿豆芽的生长速度约为每天23厘米。
(3)绿豆芽的茎呈绿色,叶片为心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
(2)组织学生开展绿豆芽生长大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和反思
![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98ca33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1.png)
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1.教科书共两页,教学内容分为三局部。
第—局部: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教科书一开始就提出:“观察我们种下的绿豆芽生长得怎么样了。
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得更好一些?〞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以前面的研究结果——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作为导线,提出“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围绕这个问题设计一个比照实验。
教科书中的对话再次提示我们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这个实验需要学生在课外去进行,所以老师要鼓舞学生延续地进行观察并记录。
教科书中的记录表是对学生如何去观察以及观察什么的指导。
在上课时让学生自己看看对他们的研究是很有援助的。
第二局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这个活动建议由老师来做,让学生来观察实验的结果。
所以在上课前老师要提前几天把这个实验打算好。
这个实验的现象是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表达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三局部:商量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教科书中提问到:“这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分、雨水多,所以叶子宽大。
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
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酷热、枯燥的环境有关。
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商量期望学生明白,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教科书鼓舞学生“我们还了解哪些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搜集更多有关植物与环境关系的信息2.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先来对绿豆芽的生长进行观察。
细心的学生会发觉,并不是种到土壤中的绿豆芽都长得一样好。
这就意味着学生又将经历一个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
2024年科学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范文
![2024年科学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1e698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4.png)
2024年科学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具体内容为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本章详细内容包括:绿豆的浸泡、发芽、生长过程;绿豆芽的形态特征;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描述绿豆芽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及其形态特征。
难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绿豆种子、培养皿、喷壶、放大镜、尺子、投影仪。
学具:记录本、笔、尺子、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豆种子,引导学生思考种子是如何发芽、生长的,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教师发放绿豆种子,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观特征。
(2)教师示范绿豆的浸泡、发芽过程,并引导学生记录。
(3)学生分组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记录生长速度、形态特征等。
3.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绿豆芽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绿豆芽的生长特点。
(2)教师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水分、温度、光照等。
4.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绿豆芽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学生根据观察记录,绘制绿豆芽生长的示意图。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2. 内容:(1)绿豆芽的生长过程(2)绿豆芽的形态特征(3)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绿豆芽生长的示意图。
(2)分析绿豆芽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答案:(1)示意图见附件。
(2)可能遇到的问题:水分不足、温度不适、光照不足等。
解决方法:适量浇水、保持适宜温度、提供充足光照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学生对植物生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绿豆芽的生长速度、形态特征记录不够详细,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五年级科学上册《种子发芽实验(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种子发芽实验(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99475fdd3383c4ba4cd2e8.png)
种子抽芽实验(二)/察看绿豆芽的生长教课目的:1、科学观点:绿豆种子抽芽需要水和适合的温度。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合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拥有必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采集到的数据,依照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察看,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感情、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照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意识到生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惯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课要点:1、经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抽芽需要水和适合的温度2、设计对照实验教课难点:1、学习整理采集到的数据,依照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2、在设计对照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采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课准备:1、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2、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教课过程:师:同学们,你们的绿豆种子都抽芽了吗?(学生发布己见,有的展现自己的成就)在实验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仔细的察看记录呢?1/3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养成了很好的科学习惯,真不错。
师:此刻就请同学们依据自己的实验结果达成作业本上的实验记录(P2第一题)(学生反应自己的活动记录,教师进行总结,得出种子抽芽需要的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合的温度)师:既然好多同学的绿豆种子都已经成功抽芽了,那我们要怎么办理这些已经抽芽了的种子呢?哦,把绿豆芽栽种到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它生长一段时间。
经过我们自己试验,我们知道了绿豆种子抽芽只要要水分、空气和适合的温度,其实不需要阳光,那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学生畅所欲言)我们如何来用实考证明呢?(对照实验)我们的问题:绿豆芽的生长能否需要阳光?我们的猜想: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我们的实验方法:把种有同样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分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余的条件同样。
过一段时间察看记录。
我们要改变的条件:阳关我们不改变的条件:水分、空气、温度等那有兴趣的同学回家能够自己依照这个实验方法去试一试并把你察看到的记录下来。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https://img.taocdn.com/s3/m/2aad2bcc5fbfc77da269b14a.png)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反思
一、注重学生参与探究材料的准备。
通过学生参与探究材料的准备,为探究材料的不足打下基础,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的模式,从创设探究情境入手,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最终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发展。
二、关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教学目标的设计具体表现在传授科学概念,培养学生认真设计对比实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能够辩证地认识客观事物。
在教学效果上,我认为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是很大的。
明确了生物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从中获得了乐趣,也获得了知识。
三、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我认为事先准备好的绿豆芽生长的对比实验效果明显突出,使学生耳目一新,认知鲜明,印象深刻。
我认为还是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才有实验的成功。
纵观这节课,我收获很大,学生积极活泼,表现出色,乐于参与,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
我很好地组织学生语言,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一定会收到效益。
当然,科学课也应培养学生积极质疑、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观察绿豆芽的生长_教科版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观察绿豆芽的生长_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f8a2c3915f804d2a16c123.png)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观察绿豆芽的生长_教科版五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科版《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这节课的探究目标是绿豆芽在生长时需要哪些条件?教材安排了阳光和水两个实验。
但我觉得水这个实验没有再做的价值,因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没有水分绿豆苗不能活。
而阳光这个实验我觉得是有实验探究价值的,因为学生对前面种子发芽需不需要阳光的实验,很多同学是认为需要阳光,而实验结果却是种子发芽可以不要阳光。
那发芽以后的生长过程是否需要阳光呢?学生肯定很疑惑。
我想这时提出这个探究实验应该正是时机。
所以我很详细地指导了这个实验,包括实验计划的制定,实验具体该怎么做以及课后怎么观察和记录等。
绿豆芽生长是否需要阳光这个对比实验做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我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回家做这个实验。
引导学生要仔细观察比较它们茎的粗细,颜色,高度,叶子的大小、颜色等。
但是在交流实验结果时,很多学生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有个别同学却发现:绿豆芽的生长不需要阳光。
于是,我进一步追问学生,你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这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拿出两盆已经长得比较高的绿豆芽,理直气壮地说:“这两盆绿豆芽一盆是放在外面阳光下的,一盆我放在屋里没有阳光的,他们长得差不多,所以我觉得绿豆芽生长不需要阳光。
”话音刚落,班里有几个同学也纷纷举手赞同他的观点。
我接过这位同学手中的两盆绿豆芽,一看,果然长得都很茁壮,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以前在教学中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我就追问他:“你说这两盆绿豆芽一盆是放在阳光下的,一盆没有放在阳光下,那具体分别放在什么地方?”他告诉我,一盆放在屋外场上,一盆放在屋里阴凉的墙角里。
听了他的回答后,我让其他学生思考,他的变量有没有控制好,分析是哪里出错了。
有同学马上站起来说了:其实,他的两盆绿豆苗都有阳光照射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先来对绿豆芽的生长进行观察。
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并不是种到土壤中的绿豆芽都长得一样好。
这就意味着学生又将经历一个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
另外,学生将要研究一个比较“特殊”的实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这个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能力。
然后分析自然界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例子,进一步建立生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学生们经历的活动将为他们进一步发展对生命的认识奠定基础。
因此,需要教师克服困难,积极为学生创设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机会,并引导他们不断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以促进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下去。
学情分析
所带学科的五年级有2个平行班,每班学生超过60人,班额偏大,给教学活动带来许多不便之处。
从本单元前面相关知识学习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探究能力和简单实验操作
能力。
这是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