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夫人翟云英
海西家园14 空军之父刘亚楼课件
刘亚楼上将 ,福建武平 湘店乡湘洋村人。1925年 从武平县立中学转入福建 省立第七中学读书。1926 年底,回家乡被崇德小学 校长(中共地下党员)聘 为教员,1929年8月,他被 中共桃澜特支吸收为党员, 率“铁血团”参加张涤心 等人领导的小澜(今小兰村) 农民暴动后,被选送到红 四军随营学校(红校)学 习。
1936年6 月入中国 工农红军 大学一期 一科学习, 见照片: (红大一 期一科留 延安同学 合影
前排左起:莫文骅、刘亚楼、罗瑞卿、朱德、张树才、邓飞、杨立三;后排左起: 谭冠三、林彪、周昆、罗荣桓、苏振华、贺晋年、谭政、宋裕和等
历任红十二军 第三纵队第一营第 二连连长,第一营 营长兼政委,红四 军第12师第35团 政委,红二师政委。 参加五次反“围剿” 战斗和二万五千里 长征,长征中参与 指挥红一军团第二 师,取得强渡乌江、 飞夺泸定桥等光辉 战绩。
想一想:
1、刘亚楼36岁担任四野参谋长,有哪些战功 2、共和国建立之初,毛主席点将刘亚楼任什么?
毛泽东与刘亚楼
朱德和刘亚楼欢送空军出征将士
人民空军参加朝鲜战争
1958年,叶剑英、刘亚楼、韩光(前排从右至左)等 在沈阳观看我国自行研制的飞机作飞行表演
刘亚楼司令员与其夫人翟云英视察武平实验幼儿园
强击机
强击机
1965年5月7日,刘亚楼将军在上海病逝。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彪、 邓小平、彭真,共和国元帅和将军们,出席了刘亚楼的革命将领是
• 1、我最喜欢的革命将领是 • 2、他的战斗故事主要有 • 3、我从他身上学到了
再
见
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张瑞蔼在北京逝世
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张瑞蔼在北京逝世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张瑞蔼在北京逝世(2009-11-24 09:13:26)2009年11月21日,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张瑞蔼因晚期癌症,在北京逝世。
11月27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张瑞蔼,1925年5月出生于山东高青县田镇正理庄村,7岁父母先后辞世,16岁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参加过莱芜、淮海、渡江、豫东及解放湖北的老河口等战役,参加攻打孟良崮、济南、泰安、上海、福州、厦门等大小战斗100余次。
1950年,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决定:为了培养飞行干部,从全军营、团、师级干部中再挑选100个人。
25岁的张瑞霭已经是营教导员,被选中,1950年11月,到哈尔滨空军第一航校2期乙班报到。
班里共有43人,其中20人飞了出来。
除了张瑞蔼,另19位同学是:张宪章(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姜玉田(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马宁(空军司令员)、胡萍(空军副参谋长)、韩琳(空军航空兵13师师长)、廖坚持(空军昆明指挥所副主任)、张伟良(兰州军区空军参谋长)、李振川(空8军副军长)、李兆霖(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刘存信(沈阳军区空军政委)、程英(空4军军长)、周兆平(总参装备部副部长)、曾克林(海军航空兵司令员)、窦洪儒、洒恩公、刘全福、董绍峰、赵长奎、焦玉卿。
胡萍、廖坚持、周兆平、曾克林等已经去世。
张瑞蔼也走了!飞行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虽然张瑞霭的文化底子薄,但他努力,先后通过初、中、高级飞机的飞行训练和理论考试,飞出来,最终成为特级飞行员。
1953年,张瑞霭奉命组建新中国第一个民航飞行大队,成为中国民航第一个机长,曾担任中国民航副局长,多次为周恩来总理飞过专机。
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他的《周恩来专机机长的回忆》。
1965年开国上将刘亚楼肝癌晚期,临终前嘱咐妻子:我死后你改嫁吧
1965年开国上将刘亚楼肝癌晚期,临终前嘱咐妻子:我死后你改嫁吧1965年5月,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已处于肝癌晚期。
他得知自己时日无多后,将妻子翟云英叫到身边,拉着妻子的手动容道:“英子,我们在一起生活18年,你跟着我吃了很多苦,你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没有你的支持,我很难为党和人民做那么多工作。
”翟云英听了后泣不成声,眼圈也已泛红。
刘亚楼深情望着妻子说道:“英子,这些年我对不住你,没多腾出时间陪伴你,等我撒手人寰后你就改嫁吧……”那么,面对丈夫刘亚楼的遗愿,妻子翟云英会如何选择?(一)韩光为刘亚楼牵线1947年5月初,刘亚楼申请和翟云英结婚。
经罗荣桓审查后,由林总批准这段婚事。
得知消息的刘亚楼十分激动,为自己买了一身西服,并为新婚妻子翟云英买了条裙子。
就这样,这对幸福的恋人在大连举办简单而热闹的婚礼。
婚礼上,刘亚楼笑着问妻子:“我今年已经36岁了,且有了三段婚姻,你今年才19岁,现在嫁给我,将来会不会后悔?”翟云英俏皮回道:“事到如今,我后悔还来得及吗?不管咋样,我相信自己的选择!”其实,刘亚楼和妻子翟云英的婚姻并不是那么顺利。
其丈母娘起初百般阻挠,就连刘亚楼自己也对自己多段感情耿耿于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苏军对日作战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身在苏联的刘亚楼化名为王松,以苏军少校军官的身份随着苏联对日作战部队来到阔别近八年的祖国。
很快,刘亚楼接到组织的任命,前往大连担任苏军司令部和中共大连市委的联络员。
此时的他已是三十四岁,但仍然没有家庭。
这让大连市委书记王西萍和市长韩光有些诧异,他们决定为刘亚楼寻觅合适的伴侣。
同年冬季,大连市委发起了“医治战争创伤”的群众诉苦大会,刘亚楼被邀请参加这次活动。
大会上,香炉礁小学教师翟云英声泪俱下地痛诉日军、汉奸犯下的种种罪行,她感人肺腑的发言得到了众人的欢呼声和掌声。
刘亚楼也注意到这个女孩,此人有着白皙皮肤,且鼻梁高、眼窝深,显然是一个混血女子,尽管此人比较年轻,可演讲水平出众。
大校营长岳振华,开国元帅排队轮流敬酒,全营官兵吃烤鸭吃到腻
⼤校营长岳振华,开国元帅排队轮流敬酒,全营官兵吃烤鸭吃到腻如果您看过刚刚打破我国票房记录的电影《长津湖》,那么电影中有这样⼀个场景⼀定令您印象深刻:志愿军专列开往朝鲜的路上,时不时会受到美军飞机的⼲扰,敌⼈的侦察机给我们的部队带来了巨⼤威慑,甚⾄有很多战⼠们被炸⾝亡,令⼈痛⼼!电影来源于现实,这充分说明了制空权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所以,抗美援朝战争后,我国对于防空领域极为重视,各⽅资源协调⼤⼒发展空军,在这期间涌现出了国防空军的⼀⼤批优秀⼈才,成为了我国空军的⾻⼲⼒量。
其中有这样⼀位军官,凭借在地空导弹⽅⾯做出的突出贡献,在10年不到的时间⾥,由少校⼀步⼀步晋升为了⼤校,他的成就就连⼏位开国元帅都⼗分敬佩,⽽他的职位居然只是营长。
他的“英雄营”让⽑主席和周总理赞不绝⼝,全营的官兵享受了中央军委的特殊待遇,吃烤鸭直到吃腻才罢休。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制空权⽤⾼射炮为我军夺回制空权这位营长的名字叫岳振华,是解放军历史上第⼀位、也是迄今为⽌唯⼀⼀位⼤校营长,在我国的国⼟防空作战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
在这⾥先为⼤家普及⼀下关于军衔的知识:⼀般来说,营职⼲部的军衔⼤多都是少校或者中校,营长⼀般都是中校,上校营长已经是凤⽑麟⾓了。
⽽我们本⽂的主⼈公岳振华,他的军衔已经是⼤校,可想⽽知他的功劳。
岳振华岳振华,1925年5⽉出⽣于河北省望都县。
他的⾰命⽣涯开始很早,17岁那年就参加了⾰命,18岁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8⽉参加⼋路军,随我军获得了抗⽇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
不过,抗美援朝战争才真正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场战争,我们是以农业国的底⼦对抗全世界最强⼤的⼯业国,美国军队的装备核武器可以⽤“武装到⽛齿”来形容,特别是他们拥有⼀⽀战⽃⼒极强的空军。
众所周知,飞机的诞⽣让战争⽴体化,不仅可以对对⽅的据点、军事设施和⾼地进⾏直接轰炸,更是可以切断对⽅的弹药和粮草补给线。
有了制空权,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正如笔者在⽂章开头时所说,电影《长津湖》真实还原了志愿军战⼠在朝鲜战场上被对⽅飞机牵着⿐⼦⾛的经历。
随彭德怀访问东欧和蒙古八国纪实
随彭德怀访问东欧和蒙古八国纪实作者:章金树来源:《百年潮》2008年第09期编者按:众所周知,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受到批判的重要“罪状”之一,就是其1959年出访东欧和蒙古八国期间“里通外国”。
那么当时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作为重要当事人之一的章金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了此次出访的经过。
阎明复同志向广大读者郑重推荐此文,并为之作序。
本刊特将序文及章金树的遗作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生平并代序我和章金树同志结识于东北民主联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前身)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学员们都简称它为“翻译班”),他是我的学长。
这所学校是为给部队培养俄文翻译成立的,由留学苏联、精通俄语的刘亚楼参谋长兼任校长,并聘请从延安来东北解放区的著名教育家、翻译家王季愚、赵洵主持学校的日常工作。
金树同志抗日战争期间在苏北投笔从戎,参加新四军,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部队转战东北。
在那里,他作为部队中的知识青年被选拔到翻译班学习,并于1947年至1949年任三班班长。
我们三班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如来自东北公安战线的傅也俗、曹岩华(20世纪80年代曾任公安部边防局局长),来自江南新四军的章金树、君德、聂成勇,来自山东解放区的刘艾莉,来自东北的知识青年赵世贵、魏滨、张锦浩、滕绍志、苏文,从延安俄专调到满洲里担任对苏贸易办事处主任的郑拓彬(20世纪80年代曾任对外贸易部部长),从哈工大转学来的王锡贞、关裕伦,从辽东军区经朝鲜来的战士吴玉发、包新,还有刘亚楼将军的夫人翟云英,以及抗联地下工作者张宗伟烈士的女儿、后同金树同志结成革命伴侣的张忆伟。
而从蒋管区到东北解放区的好像只有我一个。
这个来自山南海北的群体,年岁不等,性格各异,经历有别,乡音未改,文化程度和天资都参差不齐,但是,两年多的同窗生活中,我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情同手足,亲密无间。
经过两年半的半军事化的紧张的学习生活,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后,我们三班的同学都被调离学校,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
1965 年开国上将刘亚楼的葬礼
1965 年开国上将刘亚楼的葬礼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9年第13期1964年8月16日,国防部副部长、空军司令员刘亚楼随李先念副总理出访罗马尼亚。
8月31日至9月3日,刘亚楼又率中国代表团出访巴基斯坦。
回国后,刘亚楼感觉疲惫,腹泻不止。
10月15日,他又抱病率工作组到广东,研究如何打掉入侵的高空无人侦察机的战术。
直到11月9日,刘亚楼才到北京协和医院检查。
之后,他仍坚持工作。
11月22日,刘亚楼向中央军委呈交《关于调查研究对付美制无人驾驶飞机的办法的报告》。
11月26日,毛泽东在报告上批示:“亚楼同志:此件已阅,很好。
闻你患病,十分挂念。
一定要认真休养,听医生的话,不可疏忽。
”刘亚楼病情恶化,生命垂危11月27日,空军安排一架专机,将刘亚楼和夫人翟云英,以及保健医生、秘书、警卫人员一起送到上海。
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安排刘亚楼住在华山路一座花园小楼里,还派来一位高级厨师。
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勤部卫生部组成以消化病学专家张孝骞教授为首的医疗组,随后也来到上海。
刘亚楼卧病在床仍惦记着工作。
1965年1月7日,他在病床上签发《关于再次击落美制无人驾驶飞机向罗总长、杨副总长的报告》。
1月9日,他对空军贯彻中央军委有关安全问题的指示提出意见。
1月18日,林彪给病中的刘亚楼写信:“亚楼同志:据确实的医生消息,你的病已证明无危险性,因此你可大大放心疗养,定能全好的,但一定要好好疗养一段时间才行。
”2月24日,刘亚楼给毛泽东写信报告病情好转。
中央警卫局负责人汪东兴回信:“主席听完报告后,很高兴,认为你的病已查出结果,可以进行治疗,并又把我手上的信接过去看了一遍,看完后嘱示:‘有病就要安心休养,不要发急,要待病好再工作,当成任务来执行。
’上述的话主席要我转告你……”实际上,专家们想尽了一切办法,但刘亚楼的病情不仅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坏。
春节期间,刘亚楼看见空军政委吴法宪陪同总参谋长罗瑞卿来了,出于礼貌勉强坐起来和罗瑞卿说了几句话。
刘亚楼将军
中国近代史论文题目:刘亚楼将军的红色革命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合署)专业:行政管理年级:11级学号:3116319026姓名:林丽萍指导老师:李宝艳2011年11月25日摘要2010年10月30日,位于原闽西苏区的武平小城万人空巷、锣鼓喧天。
群众自发地聚集在街头巷尾,用亲切的目光和朴实的笑容,欢迎来到县委县政府大院参加刘亚楼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的刘亚楼上将亲属、老领导、老红军、开国元勋后代和有关领导。
大会深切缅怀将军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追思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寄托家乡人民对将军的无尽怀念。
龙岩市市委书记张建在纪念大会上讲话指出刘亚楼将军戎马一生,但始终情系故土,时刻关心家乡的建设与发展。
他表示要发扬苏区干部的好作风,把老区建设好。
刘亚楼将军女儿代表她母亲翟云英及全家发表讲话,深情回忆了父亲刘亚楼将军伟大、光荣的一生。
大会由武平县县委书记、刘亚楼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工作小组组长陈盛仪主持。
关键词:刘亚楼龙岩市老区建设翟云英革命刘亚楼原名刘振东,福建武平湘店乡湘洋村人。
1925年从武平县立中学转入福建省立第七中学(今长汀一中)读书。
1926年底,回家乡被崇德小学校长(中共地下党员)聘为教员,从此接受革命思想,参加地下革命活动。
1929年8月,他被中共桃湘特支吸收为党员,率“铁血团”参加张涤心等人领导的小澜农民暴动后,被选送到红四军随营学校(红校)学习。
毕业后,历任红十二军第三纵队第一营第二连连长,第一营营长兼政委,红四军第12师第35团政委,红二师政委。
参加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参与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取得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光辉战绩。
●红军时期,刘亚楼历任红四军十一师政委、红一军团第二师政委、第一师师长。
●抗日战争初期,任抗日军阵大学训练部长、教育长。
●1938年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1945年8月,刘亚楼随苏联红军回到中国东北。
●1946年5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1948年1月,任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第一参谋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军委会东北分委员,同年十二月任天津前线指挥部总指挥。
刘亚楼将军论文
我国空军之父——刘亚楼上将在2010年10月29 日是刘亚楼将军诞辰100周年的特殊日子,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原闽西苏区的武平小城万人空巷、锣鼓喧天。
群众自发地聚集在街头巷尾,用亲切的目光和朴实的笑容,欢迎来到县委县政府大院参加刘亚楼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的刘亚楼上将的妻子翟云英及其亲属、老领导、老红军、开国元勋后代和有关领导。
大会深切缅怀将军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追思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寄托家乡人民对将军的无尽怀念。
随后刘亚楼家属等人来到了武平县第一中学(原武平县立中学刘亚楼将军中学时代曾经在此就读)来参加由刘亚楼亲属筹集到的资金建设成的蓝天科技大楼的剪裁落成仪式。
我身为武平县人武平一中的学生很荣幸地目睹了这一历史性的一幕。
心中澎湃着对刘亚楼将军的无限崇敬之情,特去了解了一些关于刘亚楼上将的一些光辉事迹:刘亚楼(1910年—1965年),原名刘振东,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属于客家人,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参加红军。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战略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空军司令员。
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屡立奇功,有“智将”的美誉。
1924年就读于武平县立中学(今武平县第一中学)1925年。
1926年底,回家乡被崇德小学校长(中共地下党员)聘为教员,从此接受革命思想,参加地下革命活动。
1929年8月,他被中共桃湘特支吸收为党员,率“铁血团”参加张涤心等人领导的小澜农民暴动后,被选送到红四军随营学校(红校)学习。
毕业后,历任红十二军第三纵队第一营第二连连长,第一营营长兼政委,红四军第12师第35团政委,红二师政委。
参加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参与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取得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光辉战绩。
1936年12月刘亚楼任红军大学训练部部长,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
1939年1月进入苏联军事学校学习,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用名“撒莎”,少校军衔,此期间他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反攻战术进行了仔细研究,并将作战计划上交给苏联高层,获得苏方重视,被邀他加入苏联国籍,刘亚楼谢绝了;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经过“四平保卫战”,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但部队也有较大伤亡。
刘亚楼夫人:50年寻亲悲与欢
显得 格外精 神。安娜 眼睛一亮 ,知道这就 是
女儿 的对象 、跟着苏联 红军解放 中国东北 的 中 国军人 王松 。当时她并不知 道王松 就是 即 将 就任 东北 民主联军参 谋长的刘亚楼 。
刘 亚 楼 一 进 门就 拉 住 安 娜 的双 手 ,用
面对 日本铁 蹄 的肆 意蹂躏 ,受 过十 月革
了一个 女儿 ,女儿 也 有两个 名字 :中国名
日本 帝国主义 的侵略夺 去了他 的性 命 。也 隔断了他们 一家 回俄 罗斯 的路
她 长大 的哥哥 依依不舍 地说 : “ 中国那边 的 情 况好 ,你就 多待几
天 ,情况不好 就赶快 回来 。” 自小失 去父 母 的安娜眼泪 汪汪地
此时 的翟云英 已长得 亭亭玉立 ,身上 流
着 中俄交 融 的血 液 ,呈现 出圣洁 之美 。不 到 1 8 岁 的翟云英积极参加 中共旅 ( 顺) 大( 连) 地委 的_ [ = 作 ,还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
说: “ 妈 妈莎 ,请 放心 !我喜欢 云英 ,以后
决 不会亏待 她 的。我从 小就失 去 了母 亲 ,往 后 ,您老人 家就是 我的亲妈 妈 ,我 和云英一
GUSHl GOUCHE N 故 实钩 沉
函 魍 费 8 ⑨留 圆 圆 审
◎ 锺 兆 云 翟云英 ,共 和 国空军第 一任 司令 员刘亚 楼 上 将 的夫 人 ,人 们 知 道 她有 着 1 / 2的俄 罗斯 血 统 。鲜 为 人 知 的 是 ,为 了 寻 找那 一 半 血 缘 的亲 人 ,她 还 有着 长 达 半 个 世 纪 的 悲欢 离合 。 他 义无 反顾地 为新生 的苏维埃政权 而战 ,成 为苏联 红军 中国团的光荣 战士 。后来 翟凤 岐 因腰部 负伤下 了火线 ,被送 到莫斯科 近郊伊 万诺 沃市疗伤 ,病 愈后 到伊 万诺沃纺 织厂工 作 。他 忠厚老 实 、勤劳能 干 ,赢 得 了女 工安 娜 的青 睐。一天 ,安 娜把翟凤 岐带到火 车站 旁她那 当铁路 工人 的哥 哥家 “ 候 审”。哥哥 慷慨 大度地说 ,只要你们好 ,我非常 同意。 1 9 2 9年 4月 ,莫 斯 科 还 很 寒 冷 ,年 轻 的俄 罗斯少妇 安娜 ・ 卡兹米 洛夫娜要 跟随她 的中国丈夫 回大连探亲 。临走时 ,从 小抚养 于是 ,这 对 有情 人 于 1 9 2 5年 喜结 连 理 。一 年后 ,中俄交融 的血液孕育 了第一个 生命 。 翟凤岐 给他起 的中国名字 叫翟云海 ,安娜 给 他起 的苏 联名 字 叫舒 拉 。3年后 ,他 们又 生
闽西 刘亚楼
卷首语:一如那喷血的朝阳你们用生命书写辉煌正气和胆识铸就巍巍长城庇护祖国母亲以安宁刘亚楼简介:刘亚楼,福建省武平客家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战略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空军司令员(1949年10月25日被任命为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
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屡立奇功,有“智将”的美誉。
民族:汉出生日期:1910年04月逝世日期:1965年05月07 日职业: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信仰:辩证唯物主义空军司令员与女飞行员们:1956年7月,名不见经传的空军第五航空预备学校来了一群年轻充满活力的姑娘。
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人民空军要在这里培训140名女飞行员。
一次培养这么多女航空员对世界任何国家来说都是空前的。
这140名姑娘,是当年应届高中毕业女生中的精英。
她们中有不少是已经接到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高才生,有的甚至还是当年的留苏预备生。
一名女飞行员在回忆录中写道:预校不是天堂,而是“炼狱”。
这些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女学生,进入预校磨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预备生,进入航校学习飞行。
1957年2月,第二批116名女飞行员以优秀的成绩从航空预备学校毕业。
刘亚楼接见她们时说:“新中国已培养出了第一批女飞行员,她们都成器了,正在为航空事业做贡献。
你们要很好地向她们学习。
我代表空军党委要求你们,像第一批女飞行员那样,5年内不准谈恋爱,不准结婚……”1961年秋季,刘亚楼接见第一、二批女飞行员时,特别对第二批女飞行员说:“你们现在都飞出来了,都成器了。
我现在代表空军党委宣布,你们可以恋爱结婚了……”1967年,第三批女飞行员经过培训有50多名女飞行员正式编入广空某航空兵师。
空军建军日: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是同新中国一起诞生的。
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军担负防空作战任务的部队只有1个飞行中队和8个野战高射炮团。
1949年3月,为统一领导全国的航空工作,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军委航空局,隶属于军委作战部。
开国上将刘亚楼与妻子翟云英的挚爱深情
《党史博采》│2022第06期相伴一生刘亚楼,原名刘振东,1910年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与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也曾有过一位童养媳。
可是,在刘亚楼18岁那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之后,她却被民团抓走了,不久便被迫嫁往他乡。
后来,刘亚楼一直转战南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终身大事。
直至长征后到达陕北,在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长兼教育长的时候,才与来延安抗大学习的女青年凌漪结了婚。
婚后一年,他们生了个儿子,取名煜南。
不久刘亚楼就被派往苏联学习。
刘亚楼在苏学习期间,德国悍然发动了对苏联的进攻。
不久,凌漪得到刘亚楼战死的消息,悲痛万分之后,与另一位红军干部结了婚。
当刘亚楼从一位到莫斯科的战友口中得知消息后,备受打击,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她毕竟这么年轻……”刘亚楼总是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很快,他就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
不久,丘比特之箭使刘亚楼和苏丽娃走到了一起。
苏丽娃是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中共早期领导人苏兆征的女儿。
1940年,刘亚楼和苏丽娃结成了夫妻。
然而,刘亚楼的这次婚姻只延续了不到3年的时间,便因为种种缘故而画上了终止符。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刘亚楼化名王松,以苏军少校军官的身份随苏联对日作战部队回到了阔别近8年的祖国。
当他随军来到大连并担任苏军司令部与中共大连市委的联络员时,35岁还孑然一身的他,引起了时任中共大连市委书记王西萍和市长韩光的注意。
他们为他介绍了一位在大连香炉礁小学当教员、有苏联血统的姑娘翟云英。
《党史博采》│2022第06翟云英的父亲叫翟凤歧,是从东北逃亡到俄国的华工。
1917年,翟凤歧参加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成为“中国团”的一名英勇战士。
在捍卫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的一次战斗中,翟凤歧腰部中弹,伤愈后被分配到莫斯科一家纺织厂工作。
在那里,他爱上了苏联女工安娜·卡米洛芙娜,俩人结成了伉俪。
1929年,他们带着儿子翟云海、女儿翟云英回到了大连,后投入到抗日洪流中。
1942年,翟凤歧被日军逮捕,折磨致死。
忆刘亚楼将军
将军音犹在教诲记心中忆刘亚楼将军视察武平一中今年四月八日是开国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员,武平人民的好儿子—刘亚楼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
刘亚楼将军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以回乡办学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
朱毛红军入闽后,他跟随毛主席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在五次反围剿中屡建奇功。
在红军长征的路上,他带领闽西籍子弟兵同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粉碎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
在解放战争中,他参与和指挥了著名的辽沈战役。
天津战役,他指挥解放军仅用29小时拿下天津城,现出刘亚楼将军超常的智慧和果敢的军事才能。
他接受了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任务后,用最快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人民空军在朝鲜战场上拥有制空权,地面部队在空军的配合下,很快就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从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以南,取得了保家卫国的辉煌胜利。
刘亚楼将军虽然身负着保卫祖国领空的使命,为人民空军的建设事业日理万机。
但是,他时刻关心着家乡人民,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充满着无限的爱。
据说许多见过刘亚楼将军的人说:刘将军对待家乡来的客人是非常热情的,无论你是到北京开会的干部,还是穿草鞋的普通老百姓,只要你找到他,他都会叫警卫员把你带到他的家里热情接待。
你回去的时候,他还要给你送一些北京产的礼物。
所以,武平人民都非常尊敬他。
我有幸见过一次刘亚楼将军,那是在1959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八),这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
农历四月初八是我们家乡的传统节日,初七的夜里雨下得特别大,初八的早上河里发大水。
我和几个同学从家去学校路过县城,许多条路都被大水淹没了,只好绕道到现在平川镇西厢村的瑶下坝,那里只有一座木桥人才可以通过。
我们来到学校已经迟到了,老师并没有责怪我们,还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他说:今天下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要到我们学校视察,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非常高兴。
中午在宿舍里大家睡不着觉,一直谈论着刘亚楼将军的故事,听说刘司令员的妻子是俄国人,长得特别漂亮,我们女生特别想亲眼见一见刘司令的妻子。
刘亚楼的最后之战
刘亚楼的最后之战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20年第15期刘亚楼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空军司令。
1964年初,在他的带领下,空军领导机关被中央军委树为标兵,“全国人民学解放军,解放军学空军”的热潮在全国推开。
这段时期,是空军建军以来最关键的一段时期,有人称之为“刘亚楼时期”。
调兵遣将,应对“北部湾事件”1964年8月初,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全面扩大侵略越南战争,把战火烧到了中国南部边界。
中国政府决定从各方面全力支援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
侵越美军为了查明中国的军事部署,不断派遣飞机对中国边境进行袭扰和侦察。
刘亚楼为此忙开了,南来北往,东奔西跑,夜以继日。
根据中央军委规定的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刘亚楼一边让空军做好防空作战准备,一边仍采取克制态度,对入侵美机一般不予攻击,尽可能避免中美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
8月5日晚,刘亚楼出席总参谋部作战会议。
会议决定,空军、海军和广州、昆明军区立即进入战备状态,并加强广西、云南、海南岛地区的防空力量,如有入侵之敌,务必全部、干净、利落地歼灭。
是夜,空军司令部作战会议室灯光彻夜未熄。
刘亚楼召集空军机关各作战部门的领导,连夜贯彻军委会议精神。
会议通报了八年来的敌情变化,空军各作战部队机型的配置、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利用现有装备同入侵美机作战等。
此时,空军在西南边境只驻有少数歼击航空兵部队,防空力量薄弱。
刘亚楼部署,除原有的防空指挥机关立即进入战备外,将驻广东兴宁的空七军军部调往南宁,担任广西和雷州半岛地区的作战指挥;将歼击航空兵师第十二师、高射炮兵第四师调至南宁;歼击航空兵第十七师师部率五十一团进驻蒙自,该师四十九团进驻昆明……在刘亚楼调遣的将领中,除了四战四捷的高炮师副师长岳振华,还有抗美援朝的空战英雄、空十二师师长郑长华等人。
对岳振华、郑长华相偕挥师入桂作战,刘亚楼寄予厚望,下达任务后,他幽默地说:“一个岳振华,一个郑长华,‘二华’打天下!”刘亚楼指着空防图对大家说:“我们今天的作战会议结果,我会马上向军委和毛主席报告。
刘亚楼英雄泪
刘亚楼英雄泪伊尔一14的舷窗上映印着刘亚楼消瘦的面孔,这位司令员依旧军装笔挺,皮鞋锃亮。
1952年上海紧张,美国飞机常在沿海擦边,蒋介石的飞机也时来骚扰;东北一线基地,陆续到达了各航空兵师,轮番参战、实战练兵。
刘亚楼穿梭似的来往于东北、上海、北京。
旷日的积劳,刘亚楼眼睛周围泛起一圈黑晕。
他不抽烟,不喝酒,疲劳的时候咂一杯浓茶,提提精神,或者盯着办公桌的玻璃板看一阵子。
玻璃板下全是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的照片。
刘亚楼每次到前线机场,一竿子就插到飞行员宿舍、加油线、起飞线。
他要求师领导汇报工作简单、明确,最厌恶开“马拉松”会,说废话。
“在会上谈问题,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不准像博士卖驴,东拉西扯,漫说半天还不切题。
”刘亚楼主持开会,从来都站着。
他说:“我这个人不喜欢外国诗,但是马雅柯夫斯基的《开会迷》我很喜欢。
他在诗中讽刺共产党有一部分人‘一天要开二百个会议’,‘屁股上都磨出了茧子’,你们是不是他讽刺的对象?”空军领导于部都来自陆军,情况变了,作风难改,有的还摆资格,吃老本。
刘亚楼很恼火:“作为领导干部,最需要自知之明!空军是如此复杂的军种,一切需要从头学起,刻苦钻研。
要清醒地认识到,党龄、职位、资历都不会给你智慧!……”刘亚楼脾气大是有名的,但不是不能提不同意见。
顶撞他、跟他争,最终证实你是对的,他高兴。
而且赏识你。
但领导层里,有这种胆量的不多。
而飞行员大都和刘亚楼非常随便,他们挺纳闷:刘司令员有什么可怕的?他很温和嘛。
打了胜仗,刘亚楼跟飞行员们同桌就餐,举着酒杯挨个儿敬酒;打了败仗,刘亚楼不训不斥,往草地上一坐,跟他们一块分析、揣摩。
飞行员生活单调枯燥,刘亚楼派来了空军的文工团演节目、教唱歌。
教跳舞,刘亚楼跟他们一块儿跳。
这伙儿土八路变成的飞行员,秧歌会扭,高跷会踩,搂着女演员跳舞可是新鲜活儿。
你推我,我推你,胆大的终于冲上去,绷着脸儿,拿着劲,悲壮得大气不敢出,恐怕喷到女演员的脸上或脖子什么地方。
越怕越出丑,踩了人家的脚不说,手心出的汗硬是把人家列宁式军装后背印出一个大手印。
信
林彪坠机后老帅老干部的揭发信1、朱德绐毛主席党中央的信毛主席、党中央:当我开始看了主席亲自批发的57号文件时,对大叛徒、大卖国贼,大汉奸,大野心家林彪及其死党叶群叛党卖国的罪恶活动,感到很突然,并且非常气愤。
后来又看了主席批发的其他四个文件及有关文件。
当从文件中看到林贼及其一伙,妄图谋害伟大领袖毛主席时,更使我异常愤慨。
真是恶贯满盈、十恶不赦。
由于主席洞察一切,及时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他们只好仓惶出逃,自取灭亡,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这颗埋在主席身边的最危险的定时炸弹,自我爆炸,也是一件大好事,它使我党更加纯洁,更加伟大,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毛主席的英明伟大,这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又一伟大胜利。
我坚决拥护主席和中央对林彪叛党集团采取的一系列正确措施;坚决拥护中央撤消军委办事组,并责令林的死党黄、吴、李、邱停职反省的决定;坚决拥护成立军委办公会议和中央专案组。
我一定要坚决地站在主席一边,和全党全国人民一道批臭这个无耻叛徒。
近日来,经过反复回想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史和林彪其人,感到他走上反党反革命的道路,不是偶然的。
他出身于地主阶级家庭。
他的个人英雄主义、野心家的剥削阶级烙印,在井冈山时期就有所表现。
那时,党为了武装地方游击队,从他所在的连队里调入,调枪枝,就调不出来。
他不顾党和革命的大局,死守着小团体不放,实际上是扩大了的个人主义。
我军从井岗山建军起,就建立了军事人员服从政治委员领导的制度。
他不相信政治委员的领导作用,也不接受政治委员的领导。
党派去的政治委员,他不与之合作,不服从政治委员的领导,有的甚至被他排挤出来。
他只要政治部主任,好便于他独裁。
他从来就看不起他的上级。
井冈山时期他当连长时,就看不起营长周子昆同志,他想办法反对周子昆。
后来他当了营长,便开始反对团长王尔卓同志。
联想到遵义会议后他带头攻击毛主席、阴谋夺毛主席的权,和这次妄图谋害毛主席,犯上作乱,图谋篡党,也是有他的阶级根源和历史根源的。
在毛泽东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国内外革命形势日益高涨的大好形势下,在他们的反革命勾当不能得逞的情况下,他们窃机向苏修方向逃窜,看来他与苏修及其豢养的汉奸王明是早有勾结的。
刘亚楼夫人翟云英
刘亚楼夫人翟云英翟云英翟云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首任司令员刘亚楼上将夫人。
翟云英女士是混血儿,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
翟云英的苏联名字叫塔玛拉,是苏联红军“中国团”战士翟凤歧与伊万诺沃市纺织厂女工安娜的女儿。
一家人在1929年4月回到中国大连,当时翟云英只有一岁。
1947年5月,时任旅(顺)大(连)地委工作人员的她与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刘亚楼结婚。
人物简介刘亚楼与翟云英新婚合影[1]翟云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首任司令员刘亚楼上将夫人。
翟云英女士是混血儿,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
翟云英的苏联名字叫塔玛拉,是苏联红军“中国团”战士翟凤歧与伊万诺沃市纺织厂女工安娜的女儿。
一家人在1929年4月回到中国大连,当时翟云英只有一岁。
1947年5月,时任旅(顺)大(连)地委工作人员的她与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刘亚楼结婚。
[2][3][4]编辑本段爱情故事悲情战将“亚楼,今晚请你去王西萍同志(时任中共大连县委书记)家。
”1946年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中共大连市委书记韩光神秘兮兮地对刘亚楼说道。
“有任务?”刘亚楼见韩光神色异常,以为出了什么事,郑重地问道。
不料,韩光却兴奋地说:“哪里呀,给你相亲。
姑娘人不错,准保你满意……”“相亲?!”韩光的话,一下触动了刘亚楼心中脆弱而纤细的情感之弦。
刘亚楼,1911年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和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有过童养媳。
可是,在他18岁那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之后,她就被民团抓走了,不久便被迫嫁往他乡。
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红军高级指挥员,刘亚楼转战南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终身大事。
直至长征后到了陕北,在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长兼教育长的时候,才与来抗大学习的女青年员凌漪结了婚。
婚后一年,他们生了个儿子,取名煜南。
也就是在这时,刘亚楼奉命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刘亚楼在苏学习期间,纳粹德国悍然发动了对苏联的进攻。
不久,员凌漪得到刘亚楼战死的消息,悲痛万分之后与另一位红军干部结了婚。
1949刘亚楼张学思在莫斯科的秘密使命
1949刘亚楼张学思在莫斯科的秘密使命这是一张尘封逾60年的老照片,照片中的人物右起:张学思、刘亚楼、王弼、翟云英、吕黎平。
照片的背景中风格别致的楼房及雕塑说明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所在,这乃是莫斯科近郊的一座高档疗养院,是刘亚楼所率代表团下榻的地方。
苏方给刘亚楼一行安排如此神秘的地方,显然与他们访苏的秘密使命有关。
刘亚楼,中国有名的战将之一,1910年3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大洋泉村一个农民家庭。
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9月,刘亚楼任红12师第35团政治委员。
1930年12月,率该团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的龙冈围歼战,全歼国民党军第18师9000余人,该团作战英勇并活捉了国民党军师长张辉瓒。
毛泽东曾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记述之:“万木霜天红灿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1932年3月,刘亚楼调任红11师政治委员,1933年6月,刘亚楼任第2师政治委员。
他还参加了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刘亚楼先后任红一军(原红一方面军)第1师师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副司令员。
1936年6月,作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批学员入校学习。
12月毕业后,留校任红大训练部部长。
1938年1月,刘亚楼任抗日军政大学(红大改称)教育长。
1939年初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苏德战争爆发后,加入苏军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1945年8月,随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红军回国。
1946年初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
8月,兼任东北航空学校校长。
1948年1月,刘亚楼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第一参谋长。
6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同时被委任为军委会东北分会委员。
1949年1月,刘亚楼任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兼天津前线总指挥,指挥了天津攻坚战役。
3月,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司令员。
王弼,又名王更生,1899年8月3日出生在江西省永修县三角圩流岭王村,1923年毕业于南昌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参加了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同年加入共青团。
从“土大兵”到“刘亚楼”——记演员张卫国
作者: 江宛柳
出版物刊名: 当代电视
页码: 31-32页
主题词: 刘亚楼;大决战;张卫国;战场上;巨片;现代型;老一辈人;这一代;军旅生涯;艺术剧院
摘要: 这一代年轻人大多不熟悉已去世三十多年的共和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刘亚楼上将,还是从历史巨片《大决战》中,人们才发现,当年解放战争战场上,我军高级指挥员中还有这么一位英武洒脱的现代型将领,年轻的观众为之耳目一新,熟悉刘亚楼的老一辈人则说:“演得太像了!”以至于刘亚楼将军的夫人翟云英在《大决战》首映式之后,频频打电话给“他”,激动地说:“亚。
少将打电话到一个营,没找到营长,下午2位少将1位中将就到营里
少将打电话到一个营,没找到营长,下午2位少将1位中将就到营里作者:超人A1962年,空军刘亚楼司令员和成钧副司令员在向中央军委请示,将一个地空导弹营从北京拉出去,机动作战打击U-2的报告签发之后,便开始思考到哪里去打和选择哪个营出征的问题。
在解放战争中,两位将军都是组织大兵团作战的指挥员,每组织一次战役,都要选择突破口,选好能打开突破口的部队,这也是为将的取胜之道。
一、把地空导弹部队从北京拉出去打U-2飞机,虽说是一个营的行动,但也是一次非同小可的军事举措中央军委极为关心,元帅们亲自批准。
打的是一架U-2飞机,实际上是新中国在高空领域与美国的较量,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
仗打胜了,就会极大地壮我国威军威,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就会打掉美国的嚣张气焰,使蒋介石妄图反攻大陆的美梦破灭,就会振奋起全国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勇气。
因而,到哪里打,用哪个营去打,胜算的把握更大,就成了两位将军考虑的焦点。
机动作战,选准阵地非常重要,但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U-2飞机入窜侦察的航线是经常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变动虽有端倪可察,但找准它并不易。
我一个地空导弹营打高空侦察机的火力范围有限,选的阵地稍有偏差,就会与其擦肩而过。
就像赌博一样,差一个点也不行。
所以,把宝“押”在哪里很重要,押对了,才能打上;押不对,你就打不上,这可是颇费脑筋的事。
这一年,中国大陆正处于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逃到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趁我灾害之危,积极做反攻大陆的准备。
U-2飞机对大陆的侦察活动多在长江以南地区。
经作战和业务部门多次分析、研究、比较,决定把宝押在江西省南昌市西南80公里的樟树机场。
樟树是个可供中型轰炸机起降的机场,也是美制蒋帮U-2飞机监控的一个重点机场。
樟树虽地处偏僻,但交通方便,部队可直接用铁路输送进去。
有机场做掩蔽,在自己的机场内选择阵地,不惊动地方,不接触老百姓,易于隐蔽保密。
部队在执行任务中的通信保障、生活保障等问题也都好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亚楼夫人翟云英翟云英翟云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首任司令员刘亚楼上将夫人。
翟云英女士是混血儿,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
翟云英的苏联名字叫塔玛拉,是苏联红军“中国团”战士翟凤歧与伊万诺沃市纺织厂女工安娜的女儿。
一家人在1929年4月回到中国大连,当时翟云英只有一岁。
1947年5月,时任旅(顺)大(连)地委工作人员的她与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刘亚楼结婚。
人物简介刘亚楼与翟云英新婚合影[1]翟云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首任司令员刘亚楼上将夫人。
翟云英女士是混血儿,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
翟云英的苏联名字叫塔玛拉,是苏联红军“中国团”战士翟凤歧与伊万诺沃市纺织厂女工安娜的女儿。
一家人在1929年4月回到中国大连,当时翟云英只有一岁。
1947年5月,时任旅(顺)大(连)地委工作人员的她与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刘亚楼结婚。
[2][3][4]编辑本段爱情故事悲情战将“亚楼,今晚请你去王西萍同志(时任中共大连县委书记)家。
”1946年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中共大连市委书记韩光神秘兮兮地对刘亚楼说道。
“有任务?”刘亚楼见韩光神色异常,以为出了什么事,郑重地问道。
不料,韩光却兴奋地说:“哪里呀,给你相亲。
姑娘人不错,准保你满意……”“相亲?!”韩光的话,一下触动了刘亚楼心中脆弱而纤细的情感之弦。
刘亚楼,1911年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和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有过童养媳。
可是,在他18岁那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之后,她就被民团抓走了,不久便被迫嫁往他乡。
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红军高级指挥员,刘亚楼转战南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终身大事。
直至长征后到了陕北,在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长兼教育长的时候,才与来抗大学习的女青年员凌漪结了婚。
婚后一年,他们生了个儿子,取名煜南。
也就是在这时,刘亚楼奉命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刘亚楼在苏学习期间,纳粹德国悍然发动了对苏联的进攻。
不久,员凌漪得到刘亚楼战死的消息,悲痛万分之后与另一位红军干部结了婚。
当刘亚楼从一位到莫斯科的战友口中得知消息后,备受打击,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她毕竟这么年轻……”刘亚楼总是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很快,他就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
不久,丘比特之箭使他和苏丽娃走到了一起。
苏丽娃是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中共早期领导人苏兆征的女儿。
苏兆征于1929年病逝后,中共中央将苏丽娃及其母亲、弟弟送往苏联莫斯科近郊的国际儿童院生活和学习。
1936年,苏丽娃和毛岸英、毛岸青、瞿独伊(瞿秋白之女)等被派往共产国际主办的莫斯科共产主义东方劳动大学学习。
由于苏丽娃的俄语成绩很好,刘亚楼来苏后,她便自告奋勇地担任了他的俄语辅导老师。
在面对面的学习中,两颗年轻的心渐渐迸出了爱情的火花。
1940年,刘亚楼和苏丽娃结成了夫妻。
然而,刘亚楼的这次婚姻只延续了不到3年的时间,便因为种种缘故而画上了终止符。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刘亚楼化名王松,以苏军少校军官的身份随苏联对日作战部队回到了阔别近8年的祖国。
当他随军来到大连并担任苏军司令部与中共大连市委的联络员时,34岁还孑然一身的他,自然引起了韩光和王西萍的注意。
初次相见王西萍的家中,坐着一位年轻的姑娘,身材高挑,脸庞俏丽,一双明眸闪闪发亮。
刘亚楼一见,觉得似曾相识,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王西萍没有理会刘亚楼的反应,而是径直走到姑娘面前,笑盈盈地介绍道:“小翟,这是刘亚楼同志,刚从苏联回来,你是半个苏联人,你们有缘啊!”王西萍刚说完,韩光又走到刘亚楼面前,笑呵呵地说道:“亚楼,这就是大连的妇女代表、先进工作者、香炉礁小学教员翟云英同志,还记得上次那个群众大会吗?她就是发言代表之一。
”“噢,我想起来了!”经韩光一提醒,刘亚楼想起有一次应韩光邀请,参加了由市委发起的一个群众大会。
会上,香炉礁小学教员翟云英声泪俱下地控诉日军、汉奸的滔天罪行。
翟云英的发言博得了阵阵掌声,深受感染的刘亚楼还写了个“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力”的纸条递给了韩光。
没想到韩光和王西萍会把她介绍给自己,刘亚楼大大方方地向翟云英问好:“你好,翟云英同志!”处于高度紧张的翟云英一抬头,只见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正注视着自己,心禁不住怦怦直跳。
当她伸手和刘亚楼的手相握时,不禁羞怯地低下了头。
课堂上、会场上胸有成竹、滔滔不绝的翟云英不见了,姑娘一言不发;而在千军万马前也口若悬河的刘亚楼也如卡壳的机关枪,一声不响。
见此尴尬情形,韩光和王西萍故意说了一些题外话,力图打破僵局,可惜收效不大。
初次见面,虽然时间不长,但刘亚楼给翟云英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精力充沛、谈吐不凡、威武潇洒,一副大将风度。
向翟云英求爱的男子很多,但她却始终没有抛出自己的红绣球,因为她坚持自己的择偶标准。
眼前的这位军官不正是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吗?翟云英陷入了甜蜜的遐想之中。
相恋相知初次见面后没几天,在王西萍的精心安排下,刘亚楼和翟云英又一次会面了。
翟云英已不像第一次那般紧张羞涩。
她静静地坐着,一双生动可爱的大眼睛注视着刘亚楼。
其实,刘亚楼从第一次见面就喜欢上了翟云英,他的直觉清楚地告诉他:眼前的这位姑娘可以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
但刘亚楼没有直接表露,两度婚姻裂变的阴影并没有从他心头完全散开。
婚姻是人生大事,他不希望也不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出现第三次爱情危机。
于是,刘亚楼小心翼翼地采取了“迂回战术”:“小翟,日本鬼子虽然投降了,但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
我是个军人,随时要上前线打仗,打仗是要流血牺牲的。
”“这我知道,革命总会有流血牺牲的,我的父亲就是牺牲在日寇手中的……”“你父亲?”翟云英的话一下子就引起了刘亚楼的注意。
翟云英开始叙述自己的家史,那双水晶般清澈的明眸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雨雾。
翟云英的父亲叫翟凤歧,是由东北逃亡到俄国的华工。
1917年,翟凤歧参加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成为“中国团”的一名英勇战士。
在捍卫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的一次战斗中,翟凤歧腰部中弹,伤愈后被分配到莫斯科一家纺织厂工作。
在那里,他爱上了苏联女工安娜·卡米洛芙娜,两人结成了伉俪。
1929年,他们带着爱情结晶——儿子翟云海、女儿翟云英回到了大连,投入到抗日洪流中。
1942年,翟凤歧被日军逮捕,折磨致死。
翟云英说着说着,语音哽咽了起来,两行热泪大颗地顺着脸颊往下滑。
刘亚楼听着她的泣诉,心中卷起了股股热浪。
他进一步了解了翟云英:她不但有美丽的容貌,而且还深明大义,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这不正是自己多年来一直苦苦寻觅的知音吗?然而,刘亚楼还是有一丝疑虑……终成眷属转眼到了1947年1月,刘亚楼与翟云英相识两个多月了,双方都觉得谈得来,相互的了解也不断加深。
翟云英觉得刘亚楼是一个胸怀大志的男子汉,她决定和他相伴终生。
一个少女要嫁一个36岁且已结过两次婚的男子,这要引起多少人的非议呀!而且就算刘亚楼和翟云英可以不理会别人的偏见,她母亲在感情上能接受吗?这恰恰正是刘亚楼的顾虑。
果不出刘亚楼所料,翟云英母亲安娜执意不同意女儿与刘亚楼结婚。
翟云英见自己劝说不了母亲,便央求母亲听听刘亚楼的说法。
经不住女儿的死磨硬缠,安娜终于同意见见刘亚楼。
一天晚上,刘亚楼来到翟云英家里。
望着眼前这位淳朴善良、历经磨难而坚强不屈的俄罗斯老妇人,刘亚楼亲切地用俄语叫了一声“妈妈莎”(俄罗斯人对女性长辈的尊称)!接着,刘亚楼便用纯熟的俄语和老人家交谈了起来。
安娜听着熟悉的乡音,顿时眼放光彩。
当她听完刘亚楼诉说的身世和遭遇时,老人家的眼眶湿润了。
百闻不如一见,安娜终于相信了女儿的选择,欣然同意了他们二人的结合。
1947年5月1日,由罗荣桓审查、林彪批准、韩光主持,刘亚楼和翟云英在大连举行了简朴而热闹的婚礼。
新婚之夜,送走所有的宾客之后,刘亚楼笑着问翟云英:“塔玛拉(翟云英的俄文名),我今年36岁了,且已两度结婚,而你才19岁,现在嫁给我,将来不会后悔吧?”“事到如今,我后悔还来得及呀!”翟云英俏皮地回答道,接着她又庄重地补了一句:“不管怎样,我相信自己的选择!”[5]编辑本段寻亲悲欢1929年4月,莫斯科还很寒冷,年轻的俄罗斯少妇安娜·卡兹米洛夫娜要随她的中国丈夫回大连探亲,临走时抚养她长大的哥哥依依不舍地说:“中国那边的情况好,你就多呆几天,情况不好就赶快回来。
”安娜眼泪汪汪地点头应允了。
谁知,她这一去从此踏上坎坷路。
安娜的中国丈夫名叫翟凤岐,出生于东北贫苦人家,1911年流亡到俄国,一直过着牛马不如的苦力生活。
十月革命后,他义无反顾地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战,成为苏联红军中国团的光荣战士。
后来翟凤岐因腰部负伤下了火线,被送到莫斯科近郊伊万诺沃市疗伤,病愈后到伊万诺沃纺织厂工作。
他忠厚老实、勤劳能干,赢得了女工安娜的青睐。
这对有情人于1925年喜结连理。
一年后,中俄交融的血液孕育了第一个生命。
翟凤岐给他起的中国名字叫翟云海,安娜给他起的苏联名字叫舒拉。
三年后,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女儿也有两个名字:中国名字叫翟云英,苏联名字叫塔玛拉。
1929年,老家亲人的一个口信辗转千里终于传递给了翟凤岐:他母亲因思念这个流亡国外生死未卜的儿子竟然哭瞎了眼睛。
与母亲18年未见的翟凤岐获悉此情心急如焚,当即决定回国。
回到中国两年后,“九一八”事变突发,日本侵略军悍然占领东北,翟凤岐、安娜一家回苏之路受阻,所持护照的签证时间已过,他们也就留在了中国。
面对日本铁蹄的肆意蹂躏,受过十月革命血与火洗礼的翟凤岐心向光明,常常向工友们宣讲革命思想。
不料坏人告密,他被日本宪兵抓走了,备受折磨,出狱几天后便去世了。
丈夫惨死后,安娜勇敢地接受了残酷命运的挑战,含辛茹苦地把四个孩子拉扯大。
不到18岁的翟云英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她身上流着中俄交融的血液,出落得亭亭玉立。
来了女婿刘亚楼1945年冬天,安娜家忽然走进一位身着苏军制服的军人,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使他显得格外精神。
安娜眼睛一亮,知道这就是女儿的对象、跟着苏联红军解放中国东北的中国军人王松。
当时她并不知道王松就是即将就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的刘亚楼。
刘亚楼一进门就拉住安娜的双手,用纯熟的俄语喊了一声:“妈妈莎!”老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在哈尔滨与翟云英住在一起的安娜认识了几位中国人的具有俄罗斯血统的妻子,其中有李立三的夫人李莎、聂鹤亭的妻子奥利娅,奥利娅还认安娜做干娘。
与她们闲聊时,安娜有意无意便会提及在苏联的哥哥嫂嫂,每每这时,她便恨不得变成一只燕子飞回故乡。
1949年7月底,翟云英听说丈夫受命率团赴苏,和“老大哥”谈判援建中国空军事宜,心中泛起了波澜。
她太想去莫斯科了!没想到丈夫一口回绝了。
安娜找个机会对女婿说:“我与亲人失散这么多年,叫云英去打听一下她舅舅的下落吧?”这是岳母第一次提出请求,但律己甚严的刘亚楼还是温和地对老人说:“这回我是去工作的,找亲戚以后另有机会。
”不知怎的,这事被周恩来知道了,他破例批准了翟云英随丈夫赴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