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
流水堆积地貌知识点总结
![流水堆积地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76e926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c.png)
流水堆积地貌知识点总结1.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流水堆积地貌是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类型。
其形成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侵蚀作用: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流体侵蚀作用下,地表的岩石和土壤会受到侵蚀和磨蚀,形成各种地貌类型,如深谷、陡崖等。
(2)运移作用:被侵蚀的岩石和土壤颗粒会随着水流的运动而搬运和沉积,在流体的作用下,形成各种堆积地貌。
(3)沉积作用:在水流运动的过程中,随着水流速度的减慢,颗粒物质会沉积在河床、湖底、海底等地貌中,形成各种堆积地貌。
2. 流水堆积地貌的特征流水堆积地貌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地貌特征:流水堆积地貌包括各种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和它们形成的各种堆积地貌,如冲沟、河岸、河滩、冲口、三角洲等。
(2)岩石和土壤特征:由于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通常是由各种岩石和土壤堆积而成,其成分和结构多样。
(3)植被和生物特征:由于流水堆积地貌环境的特殊性,通常会形成独特的植被和生物群落,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4)自然资源特征:流水堆积地貌普遍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流水堆积地貌的分类根据形成机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流水堆积地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1)冲沟地貌:是由于雨水和山泉流水侵蚀和冲刷而形成的地貌,具有陡坎、沟壑等特征。
(2)河流地貌:是由河流在长期侵蚀和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包括河床、河岸、河滩等各种地貌类型。
(3)湖泊地貌:是由湖泊在长期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包括湖底、湖滩等各种地貌类型。
(4)海洋地貌:是由海洋在长期侵蚀和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包括海底、海滩、海岛等各种地貌类型。
4. 流水堆积地貌的意义流水堆积地貌对地球的环境和资源有着重要的影响,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环境意义:流水堆积地貌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的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f70475c987c24028905fc370.png)
河谷出现连续的“s”形河湾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河流不断的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聚落分布最密集 ,沿河聚落带, 沿海聚落带
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向源头和向下侵蚀
向两侧扩展,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成因:入海处河道宽、坡度缓,流速慢;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最终将河谷展 成因: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 →河பைடு நூலகம்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 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河流一定位于山谷--所以地势北高南低- -河流自北向南流
• (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 )
• A.流向
B.含沙量
• C.汛期
D.流量
•内力决定地貌的基本格局,包括地势的高 低起伏、大地形单元的塑造等,进而决定 河流的流向。
小结:
河段
形式
影响
源头上游 溯源侵蚀 河谷延长
上中游
下蚀 河谷加深
中下游
侧蚀 河谷展宽
(二)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
a.河流上游堆积地貌——洪(冲)积扇
成因:河流 流出谷口, 水道变宽, 地势变缓, 流速急剧变 慢,携带的 物质堆积。
b.河流中下游堆积地貌——河漫滩(沉积)平原
河漫滩
成因: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 体 →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 →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低、气候 温暖,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宽,并在河谷 加之海潮顶托作用,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河流堆积地貌课件
![河流堆积地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23305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c.png)
水资源保护
保护河流堆积地貌的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和过度开采。加强水质监 测,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河流堆积地貌通常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河道、水利工 程等。应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破坏和流失。
河流堆积地貌的可持续发展
01 02
科学规划和管理
对河流堆积地貌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人类活动,保护自然 环境。
80%
城市分布
城市地区的河流地貌也受到人类 活动的影响,如河道改造、水利 工程等,会对河流的流动和沉积 产生影响。
02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
河流的形成
河流的形成
河流的形成是由于地形的高低 变化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地表 的水分通过汇集形成河流。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地形的高低变化决定了河流的 流向和流速,地势较高的地方 水流向地势较低的地方流动。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在河流堆积地貌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 污染。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0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河流堆积地貌的可持续发
展模式。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本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水平
。
THANK YOU
分类
根据沉积物的性质和沉积环境的不同,河流堆积地貌可以分为河 床沉积、河岸沉积和洪积地貌、冲积平原、河口沉积等类型。
形成条件
地形
河流的发育和流动受到地形的影响,地形的变化会 影响河流的流速、流向和流量,进而影响沉积物的 分布和堆积。
气候
气候对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如降雨 量、蒸发量、风力等,会影响河流的流量和沉积物 的性质。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流水堆积地貌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流水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f45dcac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4.png)
地势变低缓,河流流速变缓,搬运能力减弱,所以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A错误;
辫状水系主要分布在流量较大的地区,“旱扇”是由于时令河冲积形成的,时令河的流
量较小,B错误;
“湿扇”由常流河冲积形成,因此河流的径流年际变化较小,C错误;
“旱扇”由时令河冲积形成,“湿扇”由常流河冲积形成,常流河的流量较大,因此发育
面积通常较“旱扇”大,D正确。故选D。
关键能力探究
2.我国“旱扇”发育的活跃期是( 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图6-3 [解析] “旱扇”是由时令河冲积形成的,我国的时令河多分布在西北地区,夏 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河流水量大,搬运能力较强,是“旱扇”发育的活跃期,B 正确。
在河流的 中下游 ,或河流流经 盆地 时,常形成沙洲和地形
平原 平坦的冲积平原
三角洲 江心洲
当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常形成三
角洲
中下游
由河流挟宽带谷的泥沙沉积而成,多位于河流
,或流速相对
较慢的
段
关键能力探究
2.不同河流堆积地貌及其影响
示意图和位置 冲积扇
河漫滩平原
地貌特点
形成
28.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
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C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3.(2021.1浙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
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 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 下①图缓为解疏水勒资河源流紧域缺局;部(1图分。) ②补充地下水;(1分) ③减缓土地荒漠化;(1分)④增加生物多样性。(1分) (说明1):疏勒河补给类型主要有 、 和地下水等,该河中 下 (1游)关位于于①我,国若三答大增自加然水区资中源的/增加湿地,即区给。1分(。3分) ((22)) 关于简,述若甲答地抬河高道地多下分水汊位的/主増要加原土因壤。水(分3(分湿)度)/増加泉水,即给1分。 ((33)) 关于说③出,疏若勒答河减上轻游风径沙流,量即增给多对1分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 影(4响)关。于(④4,分若)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植被覆盖率/恢复植被,即给1分。 (5)关于①②③④,先后顺序可以调换。
18 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18 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4f0145217375a417866f8f41.png)
2.河流堆积地貌
组成 部分 分布 形成 地貌特点 对农业生 产的影响
河漫 滩平 原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 侧蚀作用加强,河 流凹岸侵蚀,凸岸 堆积形成堆积体, 地势平 河流 堆积体在枯水季露 坦、宽 中下 出水面,形成河漫 广 游 滩。如果河流改道, 河漫滩被废弃,多 个被废弃的河漫滩 连在一起形成河漫 滩平原
[温馨提示]
(1)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 ①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 ②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2)用“凹凸”两字掌握河流的凹凸岸。
2.河流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 平原
河漫滩平原
黄河宁夏段
三角洲平原
2.河流堆积地貌
土壤肥 沃,易 旱易涝, 粮食产 量不稳 定
2.河流堆积地貌
组成 部分 分布 形成 地貌特点 对农业生 产的影响
河流 三角 入海 洲 口的 海滨 地区
河流到达海岸入 海口时,流速极 缓,河流携带的 泥沙便会堆积在 河口前方,加上 海潮顶托,形成 三角洲
多呈三角 形,地势 平坦,河 网稠密, 河道由分 汊顶点向 海洋呈放 射状
土壤肥 沃,易 盐碱化, 影响农 业生产
[温馨提示]
一般来讲,河流上游为侵蚀地貌,下游为堆积地貌。
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洪积
扇等,河流的下游也有侵蚀地貌,如刚果河河口地
势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就没有堆积成三角洲。
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解析: 高 低 高 辅助线 结果:
(5)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
(6)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 若要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那这 条河一定是著名的或有特色的河流。
课件17:4.3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2)
![课件17:4.3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2)](https://img.taocdn.com/s3/m/78d69c0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b.png)
下图: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上图:勒拿河三角洲
读右图,指出 1、冲积扇的分布。 2、三角洲的分布。
分析:从地貌构成上看,黄淮海平原在发展 农业生产方面有哪些利与弊。
1、黄淮海平原的西部是太行山脉,因此平原 的西部是由洪积和冲积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 在渤海之滨是地势最低的滨海平原。正是这个 原因所以黄淮海平原的土壤在水分条件和土质 方面的差异很大。
槽形谷 三角洲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2、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较高,水质较好,土壤 排水性能好,不易盐碱化,是高产农业区。
冲积低平原地形平坦,多为黏土,夏季容易积 水发生洪涝灾害,地下水的矿化程度较高,土 壤有不同 程度的盐碱化问题。土地生产力一 般低于山前倾斜平原。
滨海平原地势较为低平,夏季容易积水发生洪 涝灾害,土壤多为黏土由于受海水倒灌的影响, 地下水的矿化程度高,土壤为盐土。表层含盐 量较高,只能生长耐盐碱的植物。
洪积——冲积平 原发育于山前
三角洲平原形成 于河流入海的口
外海滨地区
河漫滩平原发育 于河流中下游
河流堆积地貌示意
山前:冲积扇
洪积—冲积平原
中下游: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入海口:三角洲
三角洲平原
[知识总结]
作用力 侵蚀 搬运 堆积
上游中游Leabharlann 下蚀 溯源侵蚀V形谷
侧蚀
河谷 展宽
洪积—冲积 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下游 侧蚀
二、河流堆积地貌
1、形成: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 下,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比较典型的是冲积 平原。
2、类型: 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①洪积扇/冲积扇 —发育在山前
冲积扇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优秀课件PPT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ef31b08f242336c1fb95e53.png)
【学与用】
有专家预测,在不久的 将来,崇明岛会和北侧 的大陆连在一起,你也 这样认为吗?
例题.图1中a、b、c代表不同河段的河流断面图,图2 中A、B表示两种河流地貌。解读图中信息,回答下列 问题。
(1)若用图1中的直线L表示河流,则河流流向为向___(左 或右)。 (2)图2中的A、B地貌形状类似,都成____形,其中____位 于河流出山口处,___位于河流入海口处。
1.三角洲的形成的原因?
2黄河三角洲为什么不断向海洋扩展?而长江 三角洲扩展速度很慢?
关键词:答案1:流速减慢,泥沙堆积;海水的顶 托作用形成三角洲。 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携带泥沙多, 入海口的潮差小搬运能力弱导致三角洲的不断扩 展。长江流域上游植被较好,三峡大坝的截流作 用导致了长江三角洲扩展速度慢。
【解析】第(1)题,从地貌示意图1可判断a、b、c河 床逐渐展宽,应该是河流从上游到下游的剖面图。第 第(2)题,图2中A和B分别为山麓冲积扇和三角洲。 【答案】(1)右 (2)扇 A B
1、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能想出 什么好 办法解 决新中 国工业 化的问 题呢? 1.依据辐 射方向 确定“ 辐射源 ”,确定 辐射名 称和热 量传播 空间 2、假如由你来主持制定“一五计划” ,你将 优先发 展什么 ? 3.材料二中“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的含义 是什么 ,邓小 平提出 它的根 本目的 是什么 ?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说明香 港问题 能最终 解决的 主要原 因(至 少列出2点), 并指出 其历史 意义。 5.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 世界反 法西斯 战争的 重要组 成部分 ; 6.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 月灭亡 中国的 战略计 划和“ 速战速 决”的 方针, 消耗了 日本的 军事和 经济实 力; 7.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中 国共产 党领导 的敌后 战场; 8.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 括吸收 和反射. 9、含义: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其实 质是土 地退化 。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的形成原理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的形成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bcbc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2.png)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如下:
1.河流侵蚀地貌:在河流的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从而形成侵蚀地貌。
这种侵蚀作用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溯源侵蚀是指河水从上游向下游流动过程中,由于河水的冲刷作用,使得河床逐渐降低,进而侵蚀河岸,使河流向上游源头延伸。
下蚀是指河水对河床底部的冲刷作用,使河床逐渐降低,加深河流的纵剖面。
侧蚀则是指河水对河岸的冲刷作用,使河岸逐渐崩塌后退,拓宽河流的横剖面。
这些侵蚀作用在不同河段、不同时期的过程有明显差异,从而形成了各种侵蚀地貌,如河谷等。
2.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这些堆积地貌主要包括冲积扇、河漫滩和三角洲。
冲积扇通常出现在河流出山口处,由于河流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扇形地貌。
河漫滩则出现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三角洲则出现在河流入
海口的海滨地区,由于河流流速极缓,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水顶托作用,形成三角洲。
总的来说,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与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密切相关。
这些地貌的形成过程不仅受到河流自身特性的影响,还受到地质、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河流堆积地貌知识点总结
![河流堆积地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3bf95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c.png)
河流堆积地貌知识点总结1.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拥有携带和沉积泥沙的能力,加上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征。
其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侵蚀阶段:河流源头的侵蚀和陡坎地带的侵蚀冲刷作用,形成狭长的侵蚀谷、V形谷底、河床出现降阶段。
(2)运移阶段:河流在流经地势较缓和的低地时,泥沙携运量高,产生侧弯、河道淤积物迅速增多等现象。
(3)泥沙沉积阶段:河道横剖面向上凸状发展,产生河漫滩、河滩、洪积原等平原沉积地貌。
2. 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根据地质构造、泥沙来源、水流条件等因素的不同,河流堆积地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主要包括:(1)冰碛地貌:由于冰川的融化,冰川的泥石料被冰水冲刷、搬运和沉积形成的地貌。
(2)海相沉积地貌:主要是指在海水环境作用下沉积的地貌,包括海岸沉积地貌、海底沉积地貌等。
(3)湖泊沉积地貌:主要是指湖泊周围由于泥砂物质的沉积形成的地貌,包括湖岸沉积地貌、湖底沉积地貌等。
(4)河流沉积地貌:主要是指河流在流经地势较缓和、水流湍急、泥砂搬运能力强的地区形成的地貌,包括河漫滩、河滩、洪积原等。
3. 河流堆积地貌的特征河流堆积地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方面,具体包括:(1)地形特征:河流堆积地貌主要呈现平坦开阔的地貌特征,地形平坦、地势低洼,沉积物质较厚。
(2)地貌特征:沉积物质主要为泥砂颗粒、碎石等,形成滩地、漫滩、滨坡等地貌特征。
(3)土壤特征:泥沙沉积形成的土壤比较肥沃,适合农业生产,有利于植被的繁茂。
(4)植被特征:因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植被繁茂,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发育。
4. 河流堆积地貌的作用河流堆积地貌在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地形地貌演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农业生产:由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种植,大片土地适合种植农作物和果树。
(2)生态环境:河流堆积地貌植被繁茂,提供了大量的氧气,并且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2.1.2流水堆积地貌课件高一地理
![2.1.2流水堆积地貌课件高一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6fdf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b.png)
( A)
A. T0 B.T1 C.T2 D.T3
A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D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从扇顶到扇缘,地面逐渐降低, 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由粗到细,分选性逐渐变好。
冲积扇
粗 细
思考1:冲积扇形成的外力作 用是?
流水的沉积作用
思考2:冲积扇有哪些形成条件?
1、丰富的泥沙来源 2、河流出山口地势低平 3、流速缓慢,泥沙淤积
2.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
冲积平原:在河流的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沙洲和
形成过程及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
2.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
A.减小河流流速
B.减弱洪水灾害
C.增加航运距离
D.增强河道淤积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 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 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 没T0。据此完成3—5题。
2、河漫滩: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
3、河流阶地: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 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 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河 流 阶 地
河漫滩 河床 河漫滩
【探究】超出一般洪水位线以上的河漫滩或河床,呈阶梯状分 布在河谷两侧,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运用所学知识,思考 河流阶地的成因?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 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
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4e2a170fb84ae45c3b358c9b.png)
考点二、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河比(5到因、流较2。C分在(携重(如)a带的4上处,分泥 先图时因)沙 沉),,由颗和 积细A粒碎 (心到物石2的C分呈,在鹿颗)现山晗粒,由口同物颗大处学呈粒到堆还现小小积发由、的,现大比变一了到重化般该小小,颗处的的试粒堆变后分大积化沉析、物规积其由律原A。
冲积扇
针对训练: (2010全国1卷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 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 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 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世界上 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 产的葡萄酿制而成。 (1)分析乙地形成鹅卵石堆积的原因。(6分)
课时p283 (2017·潍坊模拟)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 意图,图中①②两点为河流水文固定监测点。据此完成 3~5题。
考点二、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名称:冲积扇。(2分) 过4程、:考河察流队从到山达上a处携时带,大发量现泥了沙如和下碎图石所(示2分的)地,貌观, 请当问河该流景流观出的山名口称时及(形2分成)过,程地?势(趋8分于) 平缓,流速 变慢(2分),泥沙沉积(2分),形成冲积扇。
课时p283 调水调沙,就是在现代化技术条件下,利用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 ,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水库里的泥沙和河床上的淤沙适时送入大 海。下图示意2002~2011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山东各河段泥沙 淤积变化过程。据此回答6、7题。
下图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累计冲 淤状况预测图(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 正值),读图完成1、2题。
溯源侵蚀——瀑布
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326a05816c85ec3a87c2c5ed.png)
河谷
降水、 沟
沟 谷
冰雪 融水 汇集
谷 流 水
下蚀 溯源 侵蚀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沟
谷 加
地下水 补给
“ V”
侧蚀
出
“
现 侧蚀 U”
深
形
河 堆积 形
延
河
湾
河
长
谷
谷
[温馨提示] (1)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 ①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 ②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
以顶形扇边逐堆渐谷点,顶缘积降口 呈 冲 端 地 物低为 扇 积 到 势 颗,土 厚 既 也 是 田 地壤 肥 不 不 高 所深 沃 旱 涝 产 在, , 粒由粗变 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河流堆积地貌
组成 部分
分布
形成
地貌特点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
侧蚀作用加强,河
流凹岸侵蚀,凸岸
河漫 滩平 原
河流 中下 游
堆积形成堆积体, 地势平 堆积体在枯水季露 坦、宽 出水面,形成河漫 广 滩。如果河流改道,
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解析: 高 低 高
辅助线
结果:
(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
流 向 垂线
(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
流流向。
A流量平稳, 位于湖泊的下 游,B位于其 上游。
(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CD位于弯曲河岸处,其河床 深浅受水流的冲刷,即C岸为 凸岸,堆积河床浅,D岸为凹 岸,侵蚀河床深。
河流地貌的知识点总结
![河流地貌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19c0ec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3.png)
河流地貌的知识点总结一、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河流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重要的地表水体,在地质历史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各种地貌形态,如峡谷、漫滩、冲击平原等。
河流地貌是由河流长期的侵蚀和冲击作用形成的地貌特征,是地球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河流地貌的形成机制1. 侵蚀作用:河流通过流水的冲击和侵蚀作用,可以改变地表地貌,形成各种河谷、峡谷等地貌形态。
2. 运移作用:河流通过水流的运移作用,可以将岩石颗粒、泥沙等物质搬运到远处,形成沉积层地貌。
3. 沉积作用:河流在流域下游和入海口等地方,会将搬运的各种物质进行沉积,形成各种河口三角洲、漫滩、冲击平原等地貌形态。
三、河流地貌的分类和特征1. 河流谷地地貌:由河流侵蚀形成的峡谷、河谷、断崖等地貌形态。
2. 河流平原地貌:由河流沉积形成的冲击平原、漫滩、河口三角洲等地貌形态。
3. 河流洪积地貌:由河流经常泛滥形成的洪积扇、冲积扇、冲积平原等地貌形态。
4. 河流湖沼地貌:由河流湖泊形成的内流湖泊、湿地、沼泽等地貌形态。
四、河流地貌的地质意义1. 河流地貌是地球地质演化过程的重要记录,可以反映地球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和地质环境等信息。
2. 河流地貌是水文地质、沉积地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地下水、水文地质、土壤侵蚀和地貌演变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五、河流地貌的保护意义1. 河流地貌是自然资源的宝库,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
2. 河流地貌是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3. 河流地貌是旅游资源和教育基地,可以进行地质科普、科研考察和旅游观光等多种活动。
总之,河流地貌是地球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质学、水文学、地貌学和旅游地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地球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河流地貌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为人类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河流地貌景观特征和形成过程
![河流地貌景观特征和形成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e74391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9.png)
河流地貌景观是由河流在流动过程中,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
这些地貌特征多样且丰富,其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河流侵蚀地貌特征及形成过程:
1. V形谷与峡谷:河流发育初期或位于山区上游地段,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强烈,由于岩石坚硬,河流切割深度大,形成V形狭长深邃的河谷。
2. 溯源侵蚀:河流源头不断向源头方向侵蚀,使得河谷向上游方向伸展,使得山谷越来越长。
3. 瀑布:当河流流经不同硬度的岩石层时,较硬岩层不易被侵蚀,而较软岩层则较快被侵蚀,导致河流落差加大,形成瀑布。
4. 曲流与河弯:河流在平坦地区因侧蚀作用而形成连续的弯曲河道,凹岸受到冲刷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5. 阶地:河流在不同时期由于下切侵蚀速度的变化,会在河谷两侧形成一系列阶梯状的台地,即河流阶地,包括侵蚀阶地和平行不整合面的堆积阶地。
河流堆积地貌特征及形成过程:
1. 河床堆积地貌:河流流速减缓时,携带的泥沙、砾石等沉积物会逐渐堆积在河床中,形成河床平原。
2. 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水溢出河岸,在河流两侧形成暂时或永久性的洪泛区,洪水退去后,沉积物留在原地形成宽广的河漫滩。
3. 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或陡坡进入开阔平缓地带时,水流突然减速,携带的碎屑物质大量堆积下来,形成扇形分布的冲积扇地貌。
4. 三角洲:河流到达入海口处,由于海水顶托作用和流速急剧下降,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地貌,如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等。
总的来说,河流地貌景观是动态变化的,受流域内气候、地质构造、植被覆盖等多种因素影响,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展演化。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a9ba010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5.png)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英文回答:River deposition landforms are create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ediment deposition by rivers. This process involves the transportation and deposition of sediments carried by the flowing water of the river. As the river flows, it erodes the land and picks up sediments such as rocks, sand, and silt. These sediments are then transported downstream by the river's current.When the river's velocity decreases, it loses theability to carry the sediments and they settle on the riverbed or along the riverbanks. This deposition process occurs in areas where the river's energy is reduced, such as in meanders, river bends, or at the mouth of the river where it meets a larger body of water like an ocean or a lake.The deposited sediments gradually accumulate over time,forming various landforms. Some common examples of river deposition landforms include river deltas, alluvial fans, and floodplains.River deltas are formed when a river meets a body of water and the sediments carried by the river are deposited at the river mouth. The sediments build up and create a triangular or fan-shaped landform. The Nile River delta in Egypt and the Mississippi River delta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examples of river deltas.Alluvial fans, on the other hand, are formed when a river flows from a steep mountainous area to a flat plain. As the river exits the mountainous region, its velocity decreases and sediments are deposited, spreading out in a fan-like shape. The debris flow from the mountains is deposited in a cone-shaped landform. The Bajada in Arizona, USA, is an example of an alluvial fan.Floodplains are another type of river deposition landform. They are formed when a river overflows its banks during periods of high water discharge and depositssediments on the adjacent floodplain. Over time, these repeated flood events build up layers of sediment, creating a flat and fertile area. The Ganges-Brahmaputra floodplainin Bangladesh and the Mississippi River floodpl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examples of floodplains.中文回答:河流堆积地貌是通过河流携带和沉积沉积物的过程形成的。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4.3 河流地貌的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1371b18d4028915f804dc29e.png)
重难聚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1】 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河道示意图”,河流横断面①② ③分别是河流上a、b、c三点的横断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c河段以上流域,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
和
。
(2)根据不同河段河谷的特征,把a、b、c三点与对应的剖面图连
线。
-10-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a、b、c三处,最不适宜建水电站的是
处。
(4)某港务局拟在c河段附近的A、B两处建港,试分析在何处选址
较为合适,为什么?
(5)河口沙洲更易与e、d两岸的
岸相连。
解析:依据图示,a位于河流上游,b位于中游,c位于下游。中上游河
段流水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上游河谷最狭窄,越向下游越宽阔。
-5-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一
二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1)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3)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1)水乡河网密布,乡村的规模较小。 (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的规模较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低地:聚落沿河呈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1-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1.了解主要的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2.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02f74570ad02de80d4d840d8.png)
分解2:水流急,可携带砾石 (2分)
答案一:水流急; 侵蚀作用强; 冲刷作用强 (1分) 答案二:可携带砾石; 河流中的石头; 搬运(携带)能力强(1分)
得分点2: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 先在此堆积。(4分) 分解1: 河流出山口后 (2分) 答案一: 河流出山口后; 河流下游; 乙地处于河流下游; 河流出山口的冲积扇(冲积平原)(2分) 答案二: 地形平坦; 冲积平原(1分)
鸟爪形
恒 河 三 角 洲
世界最大的三角洲, 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
二、成因总结
三、反馈提升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 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 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 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 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 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8分)
河流堆积地貌
一、知识再现
1、冲积扇
类型 位置 形成过程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 峭,洪水期水流速度 快,携带了大量砾石 和泥沙。当河流流出 山口时,地势趋于平 缓,河道开阔,流速 减慢,河流搬运的物 质在山前堆积。 地貌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 形成扇形,冲 积扇顶端到边 缘,地势降低, 堆积物颗粒由 粗到细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 口前,穿行于峡谷(2分),水流急,可携带砾 石( 2 分);河流出山口后( 2 分),流速变缓, 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2分)。
分解1: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2分)
河流出山口前;河流上游; 河流中上游(1分); 穿行于峡谷;地势起伏大;落差大 (1分)
读“陆地地形与海洋示意图”完成。
地理河流堆积知识点总结
![地理河流堆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70770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2.png)
地理河流堆积知识点总结一、河流堆积的概念河流堆积是指在河流水流过程中,由于流速减慢或者停滞,河水携带的泥沙、砾石等颗粒物质沉积在河道中,形成河床和河漫滩等地形地貌。
河流堆积是河流水动力作用和重力效应的变化结果,也是自然地理过程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二、河流堆积的类型1. 河床堆积:即河水在河床上沉积的物质,包括多种颗粒大小的沉积物质,形成河床的各种地貌特征。
2. 河漫滩堆积:河水在水流速度减缓或者停滞时,颗粒物质沉积在河道两侧形成河漫滩,河漫滩的形成与河水的淤积作用有关。
3. 冲积扇堆积:河流在山区、丘陵地区流经峡谷、狭谷等地方,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砾石等颗粒物质沉积形成的扇形物。
三、河流堆积的原因1. 水流减速:河流在下降梯度处、弯曲处等地方,水流速度减缓,使得携带的泥沙、砾石等物质沉积下来。
2. 水流停滞:当河水受到阻碍无法顺畅流动时,会形成泥沙、砾石等物质的堆积。
3. 沉降作用:泥沙等颗粒物质在水流中因密度大、颗粒小而容易沉降,从而形成堆积。
四、影响河流堆积的因素1. 河流水流速度:水流速度越慢,河流堆积越容易发生。
2. 水量的大小:水量越大,携带的泥沙等物质越多,堆积程度越大。
3. 地形地貌:河流经过不同地形地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堆积地貌。
4. 水流阻碍物:水流受到阻碍,如植被、建筑物等,形成堆积的可能性增大。
五、河流堆积的地域特点1. 黄河堆积:黄河是中国母亲河,水沙负荷量大,常年泛滥,形成了大量的沙丘、黄土高原等堆积地貌。
2. 长江堆积:长江上游河流曲折,水流减缓的地方较多,形成了许多河漫滩地貌。
3. 尼罗河堆积:尼罗河上游为高原、山地,河流下游为平原地带,河流受阻滞处较多,形成了大量的冲积扇堆积地貌。
4. 印度河堆积:印度河流经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了大量冲积扇和河漫滩。
六、河流堆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地形地貌的形成:河流堆积形成了多种地形地貌,如河漫滩、冲积扇等。
2.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河流堆积丰富了水资源,如黄河、长江、尼罗河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充分。
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f8a7634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c.png)
河流堆积地貌河流堆积地貌是指河流携带的碎石、泥沙沿河发展时,经过河床、河岸、河室等地表形态等地貌地质构造变化和演变而形成的地貌景观。
主要有河漫滩、河滩、河洼、漫滩、湖、坝、沟沟、河口、台地等。
河漫滩是河流携带的碎石、泥沙沿河发展和搬运积累在河道堤坝两侧扇形平原上,一般形成地势较平坦的河漫滩地貌。
河漫滩的形成是河流的一种动力变化即搬运性变化,其特点是河流沿岸分布,河漫滩土壤比较肥沃,可供耕作。
河滩是指河流在搬运物质时所形成的波状陆地,呈拱形、半锥形、岛状或单一或多条平行的拱形地貌。
一方面,河滩能形成河流活动力学的重要表征,另一方面,河滩也能为植物提供生长的厚肥沃的土壤,从根部至籽部均能发育茂盛地。
河洼是河流搬运碎石、泥沙或砂沙的余所形成的植物地。
受水的冲刷,形成河洼地貌。
河洼多位于河流堤坝和地形洼陷处,一般为平缓、没有显著斜坡的面,水深在一到数公尺之间,泥沙多,沉积比较厚。
漫滩是河流搬运的石砾杂物集中沉积形成的地貌,它是河流搬运的中途积聚处,形状呈不规则的块状,厚度由数厘米至数米不等,表面比较平坦。
漫滩的特点是沉积厚、植物草木发育充足,一般多形成林地,土壤比较肥沃,绿色的植物覆盖,为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处。
湖是河流搬运泥沙沉积而形成的水质湖泊,湖泊水深、植物少,水质清洁,经过自然界的演化,也会形成白沙湖、滩涂湖等独特的湖地貌景观。
湖泊形成的关键在于河流向湖中供水太少,不能抵消湖中的流失,也无法排泄污物。
坝是阻挡河流生产的构筑物,方便长江及其它河流对水质和河流水位的控制,及保護濒危物种及其他国家实施或发展水利工程,提高库、水库的供水效率,社会及经济效益。
沟沟是指河流搬运石砾、砂砾及泥沙沿河发展时形成的地貌,主要发育在河床上,介于河滩和台地之间,一般由多个林窗构成,水深很浅,多为沼泽类型的植被地。
沟沟也是鸟类的栖息地,其聚集的植被、岩石和其它河床物质形成了沟沟的特色景观,令人惊叹。
河口是河流发展至海洋、湖泊、咸水湖或湿地等最终终点,也是有活力的生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黄河三角洲为什么不断向海洋扩展?而长江 三角洲扩展速度很慢?
关键词:答案1:流速减慢,泥沙堆积;海水的顶 托作用形成三角洲。 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携带泥沙多, 入海口的潮差小搬运能力弱导致三角洲的不断扩 展。长江流域上游植被较好,三峡大坝的截流作 用导致了长江三角洲扩展速度慢。
阔,水流速度放慢,搬运能力下降,堆积而成。大的颗粒物先沉 积,小的颗粒物后沉积。
2.三角洲的位置又在哪?泥沙为什么会在此处堆积? 【提示】入海口处;河道开阔,河水流速减慢,搬运
能力下降,堆积而成。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连成平原。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冲积扇 三角洲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思考:(请学生回答)
【解析】第(1)题,从地貌示意图1可判断a、b、c河 床逐渐展宽,应该是河流从上游到下游的剖面图。第 第(2)题,图2中A和B分别为山麓冲积扇和三角洲。 【答案】(1)右 (2)扇 A B
本小节知识点主要是讲述外力作用中流水堆积 所形成的地貌,主要让学生知道三种冲积平原 以及在哪里形成,去认识河流堆积地貌,并且 结合书本案例黄河三角洲,联系长江三角洲去 对比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谢谢指导
【学与用】
有专家预测,在不久的 将来,崇明岛会和北侧 的大陆连在一起,你也 这样段的河流断面图,图2 中A、B表示两种河流地貌。解读图中信息,回答下列 问题。
(1)若用图1中的直线L表示河流,则河流流向为向___(左 或右)。 (2)图2中的A、B地貌形状类似,都成____形,其中____位 于河流出山口处,___位于河流入海口处。
河流的堆积地貌
(一)冲积平原是一种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包括: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 种类型
(二)河流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 发育于山前。
三角洲平原形成 于河流入海口的 海滨地区。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 河流中下游。
1.洪积扇的位置在哪?为什么会在此出现?沉积物颗粒
大小分布规律? 【提示】山前;因为山前山谷出口处,地势平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