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流水堆积地貌知识点总结
![流水堆积地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76e926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c.png)
流水堆积地貌知识点总结1.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流水堆积地貌是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类型。
其形成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侵蚀作用: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流体侵蚀作用下,地表的岩石和土壤会受到侵蚀和磨蚀,形成各种地貌类型,如深谷、陡崖等。
(2)运移作用:被侵蚀的岩石和土壤颗粒会随着水流的运动而搬运和沉积,在流体的作用下,形成各种堆积地貌。
(3)沉积作用:在水流运动的过程中,随着水流速度的减慢,颗粒物质会沉积在河床、湖底、海底等地貌中,形成各种堆积地貌。
2. 流水堆积地貌的特征流水堆积地貌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地貌特征:流水堆积地貌包括各种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和它们形成的各种堆积地貌,如冲沟、河岸、河滩、冲口、三角洲等。
(2)岩石和土壤特征:由于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通常是由各种岩石和土壤堆积而成,其成分和结构多样。
(3)植被和生物特征:由于流水堆积地貌环境的特殊性,通常会形成独特的植被和生物群落,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4)自然资源特征:流水堆积地貌普遍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流水堆积地貌的分类根据形成机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流水堆积地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1)冲沟地貌:是由于雨水和山泉流水侵蚀和冲刷而形成的地貌,具有陡坎、沟壑等特征。
(2)河流地貌:是由河流在长期侵蚀和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包括河床、河岸、河滩等各种地貌类型。
(3)湖泊地貌:是由湖泊在长期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包括湖底、湖滩等各种地貌类型。
(4)海洋地貌:是由海洋在长期侵蚀和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包括海底、海滩、海岛等各种地貌类型。
4. 流水堆积地貌的意义流水堆积地貌对地球的环境和资源有着重要的影响,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环境意义:流水堆积地貌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四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18课时河流堆积地貌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四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18课时河流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c0d43c6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1.png)
第四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18课时河流堆积地貌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河流堆积地貌及形成条件精讲点拨1.河流堆积地貌及形成条件(1)河流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包括冲积扇、洪积扇、河漫滩和三角洲等类型。
如下图所示:(2)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条件2.辫状水系:辫状水系又称辫流,指分支多、宽深比大、弯曲度小、散乱无章、变化迅速的河道。
辫状水系多发育在三角洲、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是由许多岔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
其形成过程为:①洪水期,在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下,洪水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泥沙在地势低平处沿多条深泓线堆积,形成水下浅滩;②洪峰过后的枯水季节,许多浅滩出露水面,成为沙岛,沙岛之间形成多股的分汊河道,它们忽分忽合,交织如辫;③再次进入洪水期时,有些沙岛不被淹没,有些被淹没的可能被水流斜切而过,其上形成新的河道。
感悟:真题感悟[典例] [2021·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下图所示为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
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为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
(8分)(2)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
(8分)[解题能力培养]第(1)题:第(2)题:[答案] (1)(2)变式演练[2024·浙江金华市模拟]洪积扇多由季节性河流在洪水期形成,一般呈现完美的扇形,如同张开的一把扇子,有扇顶、扇中、扇缘,甚至还有扇骨——呈放射状展开的分支河流。
下图示意祁连山西部的昌马洪积扇(俯视)。
据此完成1~3题。
1.昌马洪积扇形成完美扇形的原因是( )①扇缘前端受地形阻挡②河流展宽、分汊③河流流速减缓,泥沙堆积④地表多风化碎屑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农田多分布在扇缘的原因是( )A.靠近村庄B.交通运输便利C.降水量多D.地下水较充足3.与扇缘相比,扇顶( )A.径流量更小B.昼夜温差更大C.透水性更差D.实际蒸发量更大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真题感悟][典例] 答案:(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
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归纳
![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d917e6a102de2bd9705882f.png)
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总结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最强大而普遍的作用。
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地貌种类之一。
请看下面两幅图片。
三峡地貌崇明岛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形成原因不同。
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
知识点一:河流侵蚀地貌(重点)侵蚀类型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河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而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也不同。
这三种类型分别是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
溯源侵蚀:河流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它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从而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发育。
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刷作用。
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
下蚀:河流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它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
大家再看虎跳峡的横剖面图,像英语字母中的“V”字形,虎跳峡处于长江的上游,在河流发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较小,河流的下蚀作用比较强烈。
侧蚀:河流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荆江是长江自中国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
全长420千米,而直线距离仅约185千米。
河道曲折之程度,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每逢汛期,从上游汹涌而至的洪水在这里左冲右突,两岸堤防险象环生。
据史载,新中国成立以前的450年间,荆州江河堤防溃口186次,平均不到3年一次。
因此,人们常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这主要是因为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河流的侧蚀作用表现强烈,所以水流不畅,容易溃堤。
我们已经了解了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向及其对河谷地貌的影响,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呢?即陆地上本没有河流,那么河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面貌黄土高原上有着这么多的沟谷,为什么它们却没有形成河谷呢?沟谷和河谷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
河流堆积地貌有哪些类型
![河流堆积地貌有哪些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8c35f2fbb68a98271fefa60.png)
1、分析例题1和例题2高考答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都是过程性答案,都描述了河流堆积地貌形成的过程 例题2答案更详细,还描述了河流堆积物的来源的形 成过程,即通过流水的侵蚀和搬运过来的。
不同点形 成的原因
与题目设问和分值有关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 分析原因
水流流速变缓
堆积位置(入海口、山前
(出山口)、河流凸岸)
堆积物质:砾石泥沙等
流域内水土流失(流水侵蚀、搬运)
气候 地形 土壤 植被 河流
径流量大小,流速快慢
教学环节四
创新思维拓展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 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16分)
【典例 3】( (2008年全国卷Ⅰ)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0°E 20°E
【典例2】(2010年全国乙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 萄酿制而成的.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 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 因。(8分) 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 山口附近(2分)。河流 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 水流急,可携带砾石(3 分);河流出山口后,流 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 在此处堆积(3分)。
堆 积 位 置
例题1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6分) 答案:在滦河河口附近(2分),流速减缓(2分),泥沙堆积(2分),形成三角洲。 例题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 答案: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2分)。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 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3分);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 首先在此处(砾石)堆积(3分)。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的形成原理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的形成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bcbc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2.png)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如下:
1.河流侵蚀地貌:在河流的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从而形成侵蚀地貌。
这种侵蚀作用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溯源侵蚀是指河水从上游向下游流动过程中,由于河水的冲刷作用,使得河床逐渐降低,进而侵蚀河岸,使河流向上游源头延伸。
下蚀是指河水对河床底部的冲刷作用,使河床逐渐降低,加深河流的纵剖面。
侧蚀则是指河水对河岸的冲刷作用,使河岸逐渐崩塌后退,拓宽河流的横剖面。
这些侵蚀作用在不同河段、不同时期的过程有明显差异,从而形成了各种侵蚀地貌,如河谷等。
2.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这些堆积地貌主要包括冲积扇、河漫滩和三角洲。
冲积扇通常出现在河流出山口处,由于河流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扇形地貌。
河漫滩则出现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三角洲则出现在河流入
海口的海滨地区,由于河流流速极缓,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水顶托作用,形成三角洲。
总的来说,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与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密切相关。
这些地貌的形成过程不仅受到河流自身特性的影响,还受到地质、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河流堆积地貌知识点总结
![河流堆积地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3bf95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c.png)
河流堆积地貌知识点总结1.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拥有携带和沉积泥沙的能力,加上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征。
其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侵蚀阶段:河流源头的侵蚀和陡坎地带的侵蚀冲刷作用,形成狭长的侵蚀谷、V形谷底、河床出现降阶段。
(2)运移阶段:河流在流经地势较缓和的低地时,泥沙携运量高,产生侧弯、河道淤积物迅速增多等现象。
(3)泥沙沉积阶段:河道横剖面向上凸状发展,产生河漫滩、河滩、洪积原等平原沉积地貌。
2. 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根据地质构造、泥沙来源、水流条件等因素的不同,河流堆积地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主要包括:(1)冰碛地貌:由于冰川的融化,冰川的泥石料被冰水冲刷、搬运和沉积形成的地貌。
(2)海相沉积地貌:主要是指在海水环境作用下沉积的地貌,包括海岸沉积地貌、海底沉积地貌等。
(3)湖泊沉积地貌:主要是指湖泊周围由于泥砂物质的沉积形成的地貌,包括湖岸沉积地貌、湖底沉积地貌等。
(4)河流沉积地貌:主要是指河流在流经地势较缓和、水流湍急、泥砂搬运能力强的地区形成的地貌,包括河漫滩、河滩、洪积原等。
3. 河流堆积地貌的特征河流堆积地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方面,具体包括:(1)地形特征:河流堆积地貌主要呈现平坦开阔的地貌特征,地形平坦、地势低洼,沉积物质较厚。
(2)地貌特征:沉积物质主要为泥砂颗粒、碎石等,形成滩地、漫滩、滨坡等地貌特征。
(3)土壤特征:泥沙沉积形成的土壤比较肥沃,适合农业生产,有利于植被的繁茂。
(4)植被特征:因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植被繁茂,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发育。
4. 河流堆积地貌的作用河流堆积地貌在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地形地貌演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农业生产:由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种植,大片土地适合种植农作物和果树。
(2)生态环境:河流堆积地貌植被繁茂,提供了大量的氧气,并且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堆积地貌知识点
![堆积地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58ce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e.png)
堆积地貌知识点堆积地貌是由水、冰、风等自然力量形成的地貌类型之一。
它们通常出现在河流、河口、湖泊、海洋以及冰川和风力作用的区域。
堆积地貌形成的过程复杂而有趣,涉及多种地质过程和环境因素。
本文将从起源、特征和分类等方面介绍堆积地貌的基本知识点。
1.起源堆积地貌的形成主要受到物质堆积和侵蚀作用的影响。
河流作为最常见的堆积地貌形成因素,通过携带和沉积沉积物,形成河流平原和三角洲地貌。
冰川形成的堆积地貌主要有冰碛和冰碛湖,它们在冰川融化时留下的碎石和冰碛形成了冰碛丘和冰碛湖盆地。
风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包括沙丘和沙漠地貌。
2.特征堆积地貌通常具有平坦和广阔的特点。
河流平原是由河流冲击和沉积形成的,地势相对平坦,适宜农业和居住。
三角洲则是河流在入海口处沉积下来的三角形陆地,常见于河口地区。
冰碛形成的地貌则具有碎石和冰碛的特点,地表起伏较大,表现出丘陵和湖泊的形态。
沙丘和沙漠地貌则是由风力作用造成的,地表常常呈现连续的沙丘形态。
3.分类堆积地貌可以按照形成的过程和环境分为多种类型。
根据沉积物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砂质、粉状和粘土质地貌。
砂质地貌主要由沙子构成,包括沙丘、沙漠和沙质海滩等。
粉状地貌则由粉尘和粉状沉积物组成,常见于干燥和风力较强的地区。
粘土质地貌则主要由粘土和黏土组成,在河流平原和湖泊地区较为常见。
根据地形特点,堆积地貌还可以分为平原、丘陵和盆地等不同类型。
4.影响堆积地貌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
河流平原和三角洲地貌是农业和人类居住的理想区域。
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资源和水源,适宜发展农业和建设城市。
冰碛和沙漠地貌则较为贫瘠,对农业发展不利,但常常具有旅游和自然保护的价值。
堆积地貌还可以为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提供研究地球历史和环境变化的重要线索。
综上所述,堆积地貌是由水、冰、风等自然力量形成的地貌类型之一。
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展示了地球表面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了解堆积地貌的起源、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和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4e2a170fb84ae45c3b358c9b.png)
考点二、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河比(5到因、流较2。C分在(携重(如)a带的4上处,分泥 先图时因)沙 沉),,由颗和 积细A粒碎 (心到物石2的C分呈,在鹿颗)现山晗粒,由口同物颗大处学呈粒到堆还现小小积发由、的,现大比变一了到重化般该小小,颗处的的试粒堆变后分大积化沉析、物规积其由律原A。
冲积扇
针对训练: (2010全国1卷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 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 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 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世界上 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 产的葡萄酿制而成。 (1)分析乙地形成鹅卵石堆积的原因。(6分)
课时p283 (2017·潍坊模拟)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 意图,图中①②两点为河流水文固定监测点。据此完成 3~5题。
考点二、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名称:冲积扇。(2分) 过4程、:考河察流队从到山达上a处携时带,大发量现泥了沙如和下碎图石所(示2分的)地,貌观, 请当问河该流景流观出的山名口称时及(形2分成)过,程地?势(趋8分于) 平缓,流速 变慢(2分),泥沙沉积(2分),形成冲积扇。
课时p283 调水调沙,就是在现代化技术条件下,利用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 ,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水库里的泥沙和河床上的淤沙适时送入大 海。下图示意2002~2011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山东各河段泥沙 淤积变化过程。据此回答6、7题。
下图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累计冲 淤状况预测图(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 正值),读图完成1、2题。
溯源侵蚀——瀑布
河流地貌的类型
![河流地貌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2c05f1d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0.png)
河流地貌的类型1.流水地貌地表流水在陆地上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
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冲沟和河谷),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河流阶地。
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阶地在河谷地貌中较普遍,每一级阶地由平坦的或微向河流倾斜的阶地而和陡峭的阶坡组成。
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位置愈高的阶地形成的时间愈久,因而受破坏程度也愈大,反映在形态特征上也往往很不明显。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在以侧向侵蚀为主扩展谷底的基础上,转为深向侵蚀为主加深河谷,前者形成河漫滩或谷底平原,后者将河床位置降低到河漫滩或谷底平原以下。
因此阶地面实质上是古老或早期的河漫滩,而阶坡则是河流深向侵蚀作用所形成的谷坡。
河流侵蚀作用改变的原因往往是地壳运动或者相当大范围气候的变化。
2.岩溶地貌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喀斯特地貌。
除溶浊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浊,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1)岩溶地貌发育的阶段性在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上升的石灰岩高地开始,岩溶地貌发育可按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顺序发展,各个阶段有一定的地貌组合。
①幼年期非可溶性岩石被剥蚀后,可溶性岩石裸露,地表水开始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地面常川现石芽和溶沟,以及少数漏斗。
②青年期河流进一步下切,河流纵剖面逐渐趋于均衡剖面,地表水绝大部分转为地下水。
这时,漏斗、落水洞、干谷、盲谷、溶蚀洼地广泛发育,地下溶洞也很发育,有许多地下河。
③壮年期地表河流受下部不透水岩层的阻挡,或者地表河下切侵蚀停止,溶洞进一步扩大,洞穴发生坍陷;许多地下河又转为地面河,同时发育许多溶蚀洼地、溶蚀盆地和峰林。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通用版)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 第三节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通用版)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 第三节](https://img.taocdn.com/s3/m/071976445f0e7cd18425365e.png)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1)形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的地貌。
(2)河流的不同发育阶段,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特点2.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沉积而成。
(2)冲积平原三种地貌类型的位置和形成判断1.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河谷两岸侵蚀为主。
( × ) 2.河流在凹岸堆积,凸岸侵蚀。
( × )3.冲积扇多分布在山前。
( √ )4.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处都会形成三角洲。
( ×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形成(1)河流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3)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利于耕作,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聚落规模⎩⎪⎨⎪⎧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大3.聚落分布(1)平原低地: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中: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地带。
思考 是不是所有的冲积平原地区都是聚落分布的密集区?答案 不是。
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
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探究点一 河流侵蚀地貌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河谷分别对应图甲中三段河谷AA′、BB′、CC′的哪一处?其形态有何特点?答案Ⅰ对应上游河谷AA′,河道较窄,呈“V”型;Ⅱ对应中游河谷BB′,河谷逐渐开阔;Ⅲ对应下游河谷CC′,河谷更开阔,呈槽型。
2.三段河谷AA′、BB′、CC′分别以哪种侵蚀作用为主?答案河谷AA′以溯源侵蚀、下蚀为主;河谷BB′以向河谷两岸的侧蚀为主;河谷CC′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和堆积为主。
3.Ⅱ河谷左右两岸不对称,其原因是什么?答案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作用使得河谷左右两岸并不对称。
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326a05816c85ec3a87c2c5ed.png)
河谷
降水、 沟
沟 谷
冰雪 融水 汇集
谷 流 水
下蚀 溯源 侵蚀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沟
谷 加
地下水 补给
“ V”
侧蚀
出
“
现 侧蚀 U”
深
形
河 堆积 形
延
河
湾
河
长
谷
谷
[温馨提示] (1)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 ①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 ②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
以顶形扇边逐堆渐谷点,顶缘积降口 呈 冲 端 地 物低为 扇 积 到 势 颗,土 厚 既 也 是 田 地壤 肥 不 不 高 所深 沃 旱 涝 产 在, , 粒由粗变 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河流堆积地貌
组成 部分
分布
形成
地貌特点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
侧蚀作用加强,河
流凹岸侵蚀,凸岸
河漫 滩平 原
河流 中下 游
堆积形成堆积体, 地势平 堆积体在枯水季露 坦、宽 出水面,形成河漫 广 滩。如果河流改道,
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解析: 高 低 高
辅助线
结果:
(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
流 向 垂线
(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
流流向。
A流量平稳, 位于湖泊的下 游,B位于其 上游。
(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CD位于弯曲河岸处,其河床 深浅受水流的冲刷,即C岸为 凸岸,堆积河床浅,D岸为凹 岸,侵蚀河床深。
河流地貌景观特征和形成过程
![河流地貌景观特征和形成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e74391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9.png)
河流地貌景观是由河流在流动过程中,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
这些地貌特征多样且丰富,其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河流侵蚀地貌特征及形成过程:
1. V形谷与峡谷:河流发育初期或位于山区上游地段,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强烈,由于岩石坚硬,河流切割深度大,形成V形狭长深邃的河谷。
2. 溯源侵蚀:河流源头不断向源头方向侵蚀,使得河谷向上游方向伸展,使得山谷越来越长。
3. 瀑布:当河流流经不同硬度的岩石层时,较硬岩层不易被侵蚀,而较软岩层则较快被侵蚀,导致河流落差加大,形成瀑布。
4. 曲流与河弯:河流在平坦地区因侧蚀作用而形成连续的弯曲河道,凹岸受到冲刷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5. 阶地:河流在不同时期由于下切侵蚀速度的变化,会在河谷两侧形成一系列阶梯状的台地,即河流阶地,包括侵蚀阶地和平行不整合面的堆积阶地。
河流堆积地貌特征及形成过程:
1. 河床堆积地貌:河流流速减缓时,携带的泥沙、砾石等沉积物会逐渐堆积在河床中,形成河床平原。
2. 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水溢出河岸,在河流两侧形成暂时或永久性的洪泛区,洪水退去后,沉积物留在原地形成宽广的河漫滩。
3. 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或陡坡进入开阔平缓地带时,水流突然减速,携带的碎屑物质大量堆积下来,形成扇形分布的冲积扇地貌。
4. 三角洲:河流到达入海口处,由于海水顶托作用和流速急剧下降,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地貌,如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等。
总的来说,河流地貌景观是动态变化的,受流域内气候、地质构造、植被覆盖等多种因素影响,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展演化。
掌握河流侵蚀地貌与河流堆积地貌的成因分布及特点
![掌握河流侵蚀地貌与河流堆积地貌的成因分布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72677dc8d376eeaeaa31c2.png)
【欣赏回顾】
【典题训练】 下面为河流发育示意图,河流横断面①②③分别是 河流上的a、b、c三点的横断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河流横断面①②③与a、b、c对应正确的是( ) A. a—① B. b—② C. c—③ D. c—①
聚落分布
多呈_带__状__分 洪__积__扇__、
布在深切河谷 两岸狭窄的
_冲__积__扇__
_河__漫__滩__平__原__ 和河漫滩
平原上
冲积平原 好
冲积平原
沿河发展, 形成_沿__河_ _聚__落__带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 而在河流下游,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提示】上游是山区,地势较低处气温较高、地形更 平坦、取水更方便;下游地势低洼,地势较高处可避 免洪涝灾害。
貌
继续向河谷两岸 河谷展宽,横
成熟期 侵蚀
剖面呈宽而浅的 “___U__” 型
推测张家界河谷的形成原因。
(二)河流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 发育于山前。
三角洲平原形成 于河流入海口的 海滨地区。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 河流中下游。
河漫滩Βιβλιοθήκη 河漫滩平原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连成平原。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 离心力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 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 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成熟期
横剖面呈 U 型 (河谷宽而浅)
不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更宽
小结:河谷的演变过程
初期:以向下侵蚀和向 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横 剖面呈V型。 中期:向下的侵蚀减弱, 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加强, 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特征与成因
![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特征与成因](https://img.taocdn.com/s3/m/acdb9253a26925c52cc5bf96.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特征与成因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地貌类型和第四纪沉积类型。
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研究,对于水工建筑、道路桥梁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水土保持及灭害防治、河运航道、地下水赋存条件以及砂矿地质等方面都具有最普遍而广阔的意义。
在暴雨或大量积雪消融时,所形成的瞬时洪流称暂时性水流。
暂时性水流形成的侵蚀地形是侵蚀沟,沟床中的水流堆积物称冲沟堆积物。
沉积于沟口的沉积称洪积物。
在半干旱气候带的松散沉积层之上,在植被稀疏的缓坡地区侵蚀沟可以发展得很快,使地形遭受强烈的分割,蚕食耕地,破坏道路,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淤塞水库河道,冲沟密布还使潜水位下降,造成危害甚多,为黄土高原的沟堑纵横,称为侵蚀沟。
侵蚀沟中被侵蚀破坏的碎屑物质,洪水期被搬运出沟口后,由于水流分散,坡度急剧减小,流速降低,这些碎屑物质遂堆积于沟口,形成一种半圆冲出锥堆积物称为冲出锥。
洪积扇是在暴雨季节,山区洪流沿河谷流出山口时,由于山区与山麓之间地形相差悬殊,水流出山口后形成散流,水流厚度、流速迅速减小;同时还因地表水的蒸发及通过山口松散沉积物时的迅速下渗,使水量大大减小,搬运力急剧减弱,由洪流搬运的碎屑物质在山口处呈扇形堆积形成的。
过去不同时期的河谷底部(河床及河漫滩部分),由于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加强,被抬升超出一般洪水期水面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谷坡上,这种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每一级阶地都经历了两个形成阶段:首先是以侧方侵蚀为主,形成宽广的河谷,同时堆积冲积层;然后下切侵蚀加强,切开冲积层,形成阶地陡坎。
冲积平原是大河的中下游发生大量堆积而形成广阔的地带。
可以分为山前平原、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三部分。
山前平原是从山区到平原的过渡带,成因上属于冲积洪积。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的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cc721e677e21af45b307a841.png)
堆积地貌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 原、三角洲
1:洪积---冲积平原
冲(洪)积扇,发育在山前
地势突然趋于平缓; 水道变得开阔; 水流速度放慢。
洪水 期 枯 水 期
2: 河漫滩平原
河 漫 滩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 侧蚀作用较强;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形成水下堆积体; 枯水季节露出河面, 形成河漫滩。
D
)
C
)
河谷地貌形成过程
河谷
初期 沟 V 谷 下 字 地下水 加 形 蚀 深 侧 补给 河 和 蚀 谷 延 长 成熟期
沟 降水、 沟 冰雪 谷 下蚀 融水 流 溯源 谷 汇聚 水 侵蚀
出 槽 现 侧蚀 形 河 堆积 河 湾 谷
•水是文明的摇篮
富的大河流域
动画课堂
世界主要的文明发祥地多产生和发展于水资源丰
往成为聚落集中分布的地区)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优化探究P72)
地形区
高原
聚落分布
深切河谷两 岸狭窄的河 漫滩平原 洪(冲)积 扇和河漫滩 平原
原因
地势低,气候 温暖,土壤肥 沃,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地 下水或地表水 比较丰富,土 壤肥沃
聚落形状
多呈带状
山区
呈明显的条 带状
平原
最为密集
地势平坦,土 壤肥沃,水源 充足,河网密 布,航运便利
P79 案例③: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思考:
黄河三角洲以较
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的原因。
P79 案例③: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思考:黄河三角洲以较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的原因。
①河流输沙量大 ②入海口潮差小 ③潮流搬运能力弱
课堂练习
读某河道示意 图, 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02f74570ad02de80d4d840d8.png)
分解2:水流急,可携带砾石 (2分)
答案一:水流急; 侵蚀作用强; 冲刷作用强 (1分) 答案二:可携带砾石; 河流中的石头; 搬运(携带)能力强(1分)
得分点2: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 先在此堆积。(4分) 分解1: 河流出山口后 (2分) 答案一: 河流出山口后; 河流下游; 乙地处于河流下游; 河流出山口的冲积扇(冲积平原)(2分) 答案二: 地形平坦; 冲积平原(1分)
鸟爪形
恒 河 三 角 洲
世界最大的三角洲, 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
二、成因总结
三、反馈提升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 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 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 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 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 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8分)
河流堆积地貌
一、知识再现
1、冲积扇
类型 位置 形成过程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 峭,洪水期水流速度 快,携带了大量砾石 和泥沙。当河流流出 山口时,地势趋于平 缓,河道开阔,流速 减慢,河流搬运的物 质在山前堆积。 地貌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 形成扇形,冲 积扇顶端到边 缘,地势降低, 堆积物颗粒由 粗到细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 口前,穿行于峡谷(2分),水流急,可携带砾 石( 2 分);河流出山口后( 2 分),流速变缓, 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2分)。
分解1: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2分)
河流出山口前;河流上游; 河流中上游(1分); 穿行于峡谷;地势起伏大;落差大 (1分)
读“陆地地形与海洋示意图”完成。
地理河流堆积知识点总结
![地理河流堆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70770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2.png)
地理河流堆积知识点总结一、河流堆积的概念河流堆积是指在河流水流过程中,由于流速减慢或者停滞,河水携带的泥沙、砾石等颗粒物质沉积在河道中,形成河床和河漫滩等地形地貌。
河流堆积是河流水动力作用和重力效应的变化结果,也是自然地理过程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二、河流堆积的类型1. 河床堆积:即河水在河床上沉积的物质,包括多种颗粒大小的沉积物质,形成河床的各种地貌特征。
2. 河漫滩堆积:河水在水流速度减缓或者停滞时,颗粒物质沉积在河道两侧形成河漫滩,河漫滩的形成与河水的淤积作用有关。
3. 冲积扇堆积:河流在山区、丘陵地区流经峡谷、狭谷等地方,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砾石等颗粒物质沉积形成的扇形物。
三、河流堆积的原因1. 水流减速:河流在下降梯度处、弯曲处等地方,水流速度减缓,使得携带的泥沙、砾石等物质沉积下来。
2. 水流停滞:当河水受到阻碍无法顺畅流动时,会形成泥沙、砾石等物质的堆积。
3. 沉降作用:泥沙等颗粒物质在水流中因密度大、颗粒小而容易沉降,从而形成堆积。
四、影响河流堆积的因素1. 河流水流速度:水流速度越慢,河流堆积越容易发生。
2. 水量的大小:水量越大,携带的泥沙等物质越多,堆积程度越大。
3. 地形地貌:河流经过不同地形地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堆积地貌。
4. 水流阻碍物:水流受到阻碍,如植被、建筑物等,形成堆积的可能性增大。
五、河流堆积的地域特点1. 黄河堆积:黄河是中国母亲河,水沙负荷量大,常年泛滥,形成了大量的沙丘、黄土高原等堆积地貌。
2. 长江堆积:长江上游河流曲折,水流减缓的地方较多,形成了许多河漫滩地貌。
3. 尼罗河堆积:尼罗河上游为高原、山地,河流下游为平原地带,河流受阻滞处较多,形成了大量的冲积扇堆积地貌。
4. 印度河堆积:印度河流经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了大量冲积扇和河漫滩。
六、河流堆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地形地貌的形成:河流堆积形成了多种地形地貌,如河漫滩、冲积扇等。
2.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河流堆积丰富了水资源,如黄河、长江、尼罗河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充分。
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 常见的地貌类型(流水堆积地貌)
![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 常见的地貌类型(流水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079b87a46137ee06eff918f2.png)
2、堆积地貌类型
⑵河口三角洲
说出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与地貌特点。
形成过程:河流入海口处,河道 变宽,坡度变缓,且受到海水顶托 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 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地貌特点: ①多呈三角形; ②地势平坦; ③河网稠密,河道由分叉点向海洋 呈放射状。
当河流注入海洋或大湖时,由于坡度变缓,流速渐小, 加之海潮顶托等动力条件的改变使河流所带泥沙大量沉积。
2、堆积地貌类型
⑴冲(洪)积扇
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 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扇顶
扇缘
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 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洪积扇多分布于干 旱、半干旱地区。
冲积扇
洪积扇
下图为“冲积扇示意图和剖面图”。 • [问题探究] • 问题1 峡谷和冲积扇的主要成因 分别是什么?
素养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读图,回答问题。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 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 因。
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 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 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 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 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 比重小的后沉积。
《河流地貌》这一课你学到了什么?
① 区域认知:识别了冲(洪)积扇、河漫滩、冲积平 原、三角洲和江心洲,归纳了其空间分布与特征; ② 综合思维:简单分析了上述河流地貌成过程; ③ 人地协调观:了解了河流沉积地貌与人类活动的相 互关系。
(2)如果河中有沙金,图中a、b、c、d四处淘金点中产量最高的可
能是__b______。
素养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f8a7634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c.png)
河流堆积地貌河流堆积地貌是指河流携带的碎石、泥沙沿河发展时,经过河床、河岸、河室等地表形态等地貌地质构造变化和演变而形成的地貌景观。
主要有河漫滩、河滩、河洼、漫滩、湖、坝、沟沟、河口、台地等。
河漫滩是河流携带的碎石、泥沙沿河发展和搬运积累在河道堤坝两侧扇形平原上,一般形成地势较平坦的河漫滩地貌。
河漫滩的形成是河流的一种动力变化即搬运性变化,其特点是河流沿岸分布,河漫滩土壤比较肥沃,可供耕作。
河滩是指河流在搬运物质时所形成的波状陆地,呈拱形、半锥形、岛状或单一或多条平行的拱形地貌。
一方面,河滩能形成河流活动力学的重要表征,另一方面,河滩也能为植物提供生长的厚肥沃的土壤,从根部至籽部均能发育茂盛地。
河洼是河流搬运碎石、泥沙或砂沙的余所形成的植物地。
受水的冲刷,形成河洼地貌。
河洼多位于河流堤坝和地形洼陷处,一般为平缓、没有显著斜坡的面,水深在一到数公尺之间,泥沙多,沉积比较厚。
漫滩是河流搬运的石砾杂物集中沉积形成的地貌,它是河流搬运的中途积聚处,形状呈不规则的块状,厚度由数厘米至数米不等,表面比较平坦。
漫滩的特点是沉积厚、植物草木发育充足,一般多形成林地,土壤比较肥沃,绿色的植物覆盖,为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处。
湖是河流搬运泥沙沉积而形成的水质湖泊,湖泊水深、植物少,水质清洁,经过自然界的演化,也会形成白沙湖、滩涂湖等独特的湖地貌景观。
湖泊形成的关键在于河流向湖中供水太少,不能抵消湖中的流失,也无法排泄污物。
坝是阻挡河流生产的构筑物,方便长江及其它河流对水质和河流水位的控制,及保護濒危物种及其他国家实施或发展水利工程,提高库、水库的供水效率,社会及经济效益。
沟沟是指河流搬运石砾、砂砾及泥沙沿河发展时形成的地貌,主要发育在河床上,介于河滩和台地之间,一般由多个林窗构成,水深很浅,多为沼泽类型的植被地。
沟沟也是鸟类的栖息地,其聚集的植被、岩石和其它河床物质形成了沟沟的特色景观,令人惊叹。
河口是河流发展至海洋、湖泊、咸水湖或湿地等最终终点,也是有活力的生态系统。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18c266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9.png)
入海口的潮差小搬运能力弱导致三角洲的不断扩
展。长江流域上游植被较好,三峡大坝的截流作
2021/用10/10导致了长江三角洲扩展速度慢。
6
2021/10/10
【学与用】
有专家预测,在不久的 将来,崇明岛会和北侧 的大陆连在一起,你也 这样认为吗?
7
例题.图1中a、b、c代表不同河段的河流断面图,图2 中A、B表示两种河流地貌。解读图中信息,回答下列 问题。
2021/10/10
4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冲积扇 三角洲
2021/10/10
5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思考:(请学生回答)
1.三角洲的形成的原因?
2黄河三角洲为什么不断向海洋扩展?而长江 三角洲扩展速度很慢?
关键词:答案1:流速减慢,泥沙堆积;海水的顶
托作用形成三角洲。
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携带泥沙多,
2021/10/10
10
本小节知识点主要是讲述外力作用中流水堆积 所形成的地貌,主要让学生知道三种冲积平原 以及在哪里形成,去认识河流堆积地貌,并且 结合书本案例黄河三角洲,联系长江三角洲去 对比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谢谢指导
2021/10/10
11
河流的堆积地貌
(一)冲积平原是一种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包括: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 种类型
2021/10/10
1
(二)河流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 发育于山前。
三角洲平原形成 于河流入海口的 海滨地区。
21/10/10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 河流中下游。
2
1.洪积扇的位置在哪?为什么会在此出现?沉积物颗粒
2021/10/10
8
(1)若用图1中的直线L表示河流,则河流流向为向___(左 或右)。 (2)图2中的A、B地貌形状类似,都成____形,其中____位 于河流出山口处,___位于河流入海口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巩固
(2016全国2卷)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 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泥为主;汛期,上游下 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图2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 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 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1-3题。
三角洲
河漫滩平原
针对训练: (2010全国1卷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 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 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 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世界上 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 产的葡萄酿制而成。 (1)分析乙地形成鹅卵石堆积的原因。(6分)
课时p283 (2017·潍坊模拟)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 意图,图中①②两点为河流水文固定监测点。据此完成 3~5题。
考点二、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名称:冲积扇。(2分) 过4程、:考河察流队从到山达上a处携时带,大发量现泥了沙如和下碎图石所(示2分的)地,貌观, 请当问河该流景流观出的山名口称时及(形2分成)过,程地?势(趋8分于) 平缓,流速 变慢(2分),泥沙沉积(2分),形成冲积扇。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针对训练】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 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 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 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 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
考点二、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河比(5到因、流较2。C分在(携重(如)a带的4上处,分泥 先图时因)沙 沉),,由颗和 积细A粒碎 (心到物石2的C分呈,在鹿颗)现山晗粒,由口同物颗大处学呈粒到堆还现小小积发由、的,现大比变一了到重化般该小小,颗处的的试粒堆变后分大积化沉析、物规积其由律原A。
冲积扇
河流从上游山区携带大量砾石;(2分) 乙地位于 (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 (2分) 河流在此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2分)
课堂小结
侵蚀 地貌
河 流 地 貌
堆积 地貌
溯源侵蚀 :源头,使河流变长 下蚀 :上游,使河流变深 侧蚀 :中、下游,使河流变宽 冲积扇 :山前 河漫滩 :中、下游 三角洲 :入海口
D (1)、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沟头的 ( ) A.侧蚀 B.下蚀 C.沟头崩塌 D.溯源侵蚀 (2)、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
B 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考点一、河流侵蚀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丁
右岸。(2甲分) 3原、因考:察右队岸到为达河b流处的河凹段岸时(,2亦分凡)和,易河峰流同以学侵就蚀应作该用在为河 流主的(左2分岸)还,是因右此岸河建流港右口岸展坡开度了较激陡烈,讨水论较,深请(你2帮分他)们, 解适决合这建个港问口题。,并说明理由?
主要考点:
1、河流侵蚀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2、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考点一、河流侵蚀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乙 丙 甲 丁
1原.a因位是于:该河河流段上坡游度,较其河陡谷,剖水面流图速对度应右快图,中河的流以乙下蚀。 (侵 蚀类型)为主,河岸陡峭 ,剖面图呈 V 型。
河流上游——下蚀 该河段还存在 溯源 侵蚀,会使得河流变 长 。
河流凹岸和凸岸的区分
A
B
D C
(2013.浙江高考)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2为该河段河 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题
(3)、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
D 正确的是( )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溯源侵蚀——瀑布
考点一、河流侵蚀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乙
丙
甲 丁
2.c位于河流下游地区,其河谷剖面图分别对应右图中的 丙 。
原河因 谷是 形态:地呈形槽较
平坦,水流速度慢
型。
,河流下蚀
弱, 侧蚀 强,
长江入海口
针对训练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 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右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 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图7
5、因为右岸为凹岸,水深,流速快,对河岸的侵蚀强烈; 而左岸为凸岸,水浅,流速慢,主要发生堆积作用,河岸 较少受到侵蚀,对断桥的侵蚀作用很弱,所以断桥能 够保留至今(6分)。
6.读图,回答问题。 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6分)
玉门 冲 积 扇 催 生 的 城 市
四川泸流、从考上察游队地到区达带c处来时大,量见泥到沙了,如到右达图入的海景口观时,(请2分简)述, 地其势形变成平过,程流(速8极分缓)(2分),再加上海潮顶托作用 (2分),泥沙沉积(2分),形成三角洲。
(2013高考题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
法国罗纳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 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 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图7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 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图7右照片)
针对训练: (2010全国1卷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 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 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 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世界上 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 产的葡萄酿制而成。 (1)分析乙地形成鹅卵石堆积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