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堆积地貌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河流地貌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河流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02d6022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44.png)
(二)河流堆积地貌----
以冲积平原为例
七、流水堆积地貌形成过程 1.必要条件 (1)堆积物: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 差异)。 (2)流速减缓: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 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 (3)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 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 (4)区域差异:不同位置的堆积物、流速减慢的原因、沉积环 境的差异,故堆积地貌形成的位置、形态存在差异。
(二)河流堆积地貌----以冲积平原为例 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教师阐述: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明确: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全班同学齐读4、5、6三节,读出诗人的眷恋之情,感激之情。
时间
晚
早
Q1
Q2
Q
P1 P2
P
Hale Waihona Puke (1)当PQ之间落差较大时(相当于河流发 育初期)河流的侵蚀以哪些类型为主?塑 造的河谷有什么特点?
此时河流侵蚀作 用以向下侵蚀和 溯源侵蚀为主。
河谷深而窄,横 剖面呈“V”型。
(2)当PQ之间落差变小之后(相当于河流 发育中后期)河流的侵蚀会发生哪些变化? 塑造的河谷有什么特点?
2.河谷的演变过程
三个方向的侵蚀会不断改变 河谷原先的形态,并塑造新的地 表形态——导致河谷演变。
河流地貌的发育 知识点总结与重难点
![河流地貌的发育 知识点总结与重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6754b802d276a200292e88.png)
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一 主要的河流地貌类型及成因 (一)河流侵蚀地貌 1.河段差异2.季节变化在河流的丰水期,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河床变深。
在河流的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小,下蚀作用减弱。
(二)河流堆积地貌【方法技巧】河流流向的判定方法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河流流向总是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2.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所以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
3.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在河岸弯曲处,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
4.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一般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大且棱角分明,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且呈浑圆状,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
5.根据时令河虚实线判断河水流向时令河即季节河,这类河流主要分布于内陆沙漠或沙漠边缘,由雨季时雨水汇流而成,一般越向下游水量越小,在旱季时流量变小甚至干涸,随季节消失的部分在地图上用虚线画出,河流由实线向虚线流。
6.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在城市规划中,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应位于河流上游;会造成水污染的工厂(如化工厂)应位于河流下游。
上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
知识点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河流上游多位于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堆积。
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受此影响,聚落的形态,分布密度也有所不同,具体分析如下:【易错警示】平原不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
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河流堆积地貌课件
![河流堆积地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23305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c.png)
水资源保护
保护河流堆积地貌的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和过度开采。加强水质监 测,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河流堆积地貌通常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河道、水利工 程等。应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破坏和流失。
河流堆积地貌的可持续发展
01 02
科学规划和管理
对河流堆积地貌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人类活动,保护自然 环境。
80%
城市分布
城市地区的河流地貌也受到人类 活动的影响,如河道改造、水利 工程等,会对河流的流动和沉积 产生影响。
02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
河流的形成
河流的形成
河流的形成是由于地形的高低 变化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地表 的水分通过汇集形成河流。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地形的高低变化决定了河流的 流向和流速,地势较高的地方 水流向地势较低的地方流动。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在河流堆积地貌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 污染。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0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河流堆积地貌的可持续发
展模式。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本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水平
。
THANK YOU
分类
根据沉积物的性质和沉积环境的不同,河流堆积地貌可以分为河 床沉积、河岸沉积和洪积地貌、冲积平原、河口沉积等类型。
形成条件
地形
河流的发育和流动受到地形的影响,地形的变化会 影响河流的流速、流向和流量,进而影响沉积物的 分布和堆积。
气候
气候对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如降雨 量、蒸发量、风力等,会影响河流的流量和沉积物 的性质。
高中地理高考微专题011河漫滩(流水堆积地貌)
![高中地理高考微专题011河漫滩(流水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2be9ae8405087632311212ad.png)
A.因为河漫滩土壤肥沃,蔬菜品质好
B.因为河漫滩面积广阔,且属于未利用荒地
C.因为蔬菜需水量大,此地灌溉水源充足
C D.因为靠近城市,市场广阔,取得经济效益
5.相关部门会铲除防洪堤上的蔬菜和其他农作物,主要是因为其会( )
A.破坏城市景观协调性
B.施农药化肥带来环境污染
知识总结:
特点 地形地势:地势较低平,属于平原 土壤: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形态(位置): 河流中下游 沿河平原
河漫滩
影响: 农业:地势、水源、土壤
形成原因: 流水堆积作用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据下图说明古河漫滩沙金富集区的形成过程。(6分) 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河水主要流向北(左)岸,南(右)岸流速慢,含金沙石 堆积形成边滩;(左)岸不断被侵蚀,南(右)岸边滩堆积体不断增大,河流 逐渐变弯形成面积较大的含沙金河漫滩;在凹岸处水流强烈的侧蚀作用下,河 流裁弯取直,弯曲河道与河流分开,河漫滩废弃形成古河漫滩沙金富集区。
【解析】该河流支流入口处没有形成河漫滩,主要是因为入口处位 于干流凹岸,侵蚀作用强烈,泥沙不易堆积。支流的入口处可能落 差大,流速快,不利于泥沙沉积。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东南的圣母河(如下图)流 域森林茂密。雨量丰沛,但季节 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到 次年3月月雨量特别大的雨季。该 河流因盛产沙金而远近闻名,考 察发现其金粒主要来源予南部山 区的岩浆岩和变质岩中。地质学 者在其河道的河床底部、边滩、河漫滩等位置均发现了沙金一颗粒,但不同 的河段沙金的粒经和富集的位置有较大的差异,河流两侧被牛轭湖围绕的古 河漫滩是沙金的高富集区。自上个世纪50年代发现沙金后,大量淘金者的迁 入使圣母河沙金长期处于无序开采状态,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18 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18 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4f0145217375a417866f8f41.png)
2.河流堆积地貌
组成 部分 分布 形成 地貌特点 对农业生 产的影响
河漫 滩平 原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 侧蚀作用加强,河 流凹岸侵蚀,凸岸 堆积形成堆积体, 地势平 河流 堆积体在枯水季露 坦、宽 中下 出水面,形成河漫 广 游 滩。如果河流改道, 河漫滩被废弃,多 个被废弃的河漫滩 连在一起形成河漫 滩平原
[温馨提示]
(1)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 ①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 ②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2)用“凹凸”两字掌握河流的凹凸岸。
2.河流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 平原
河漫滩平原
黄河宁夏段
三角洲平原
2.河流堆积地貌
土壤肥 沃,易 旱易涝, 粮食产 量不稳 定
2.河流堆积地貌
组成 部分 分布 形成 地貌特点 对农业生 产的影响
河流 三角 入海 洲 口的 海滨 地区
河流到达海岸入 海口时,流速极 缓,河流携带的 泥沙便会堆积在 河口前方,加上 海潮顶托,形成 三角洲
多呈三角 形,地势 平坦,河 网稠密, 河道由分 汊顶点向 海洋呈放 射状
土壤肥 沃,易 盐碱化, 影响农 业生产
[温馨提示]
一般来讲,河流上游为侵蚀地貌,下游为堆积地貌。
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洪积
扇等,河流的下游也有侵蚀地貌,如刚果河河口地
势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就没有堆积成三角洲。
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解析: 高 低 高 辅助线 结果:
(5)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
(6)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 若要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那这 条河一定是著名的或有特色的河流。
河流堆积地貌有哪些类型
![河流堆积地貌有哪些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8c35f2fbb68a98271fefa60.png)
1、分析例题1和例题2高考答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都是过程性答案,都描述了河流堆积地貌形成的过程 例题2答案更详细,还描述了河流堆积物的来源的形 成过程,即通过流水的侵蚀和搬运过来的。
不同点形 成的原因
与题目设问和分值有关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 分析原因
水流流速变缓
堆积位置(入海口、山前
(出山口)、河流凸岸)
堆积物质:砾石泥沙等
流域内水土流失(流水侵蚀、搬运)
气候 地形 土壤 植被 河流
径流量大小,流速快慢
教学环节四
创新思维拓展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 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16分)
【典例 3】( (2008年全国卷Ⅰ)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0°E 20°E
【典例2】(2010年全国乙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 萄酿制而成的.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 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 因。(8分) 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 山口附近(2分)。河流 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 水流急,可携带砾石(3 分);河流出山口后,流 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 在此处堆积(3分)。
堆 积 位 置
例题1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6分) 答案:在滦河河口附近(2分),流速减缓(2分),泥沙堆积(2分),形成三角洲。 例题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 答案: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2分)。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 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3分);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 首先在此处(砾石)堆积(3分)。
高中地理_流水堆积地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流水堆积地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e7e23d271fe910ef12df862.png)
基于课堂实验教学的“河流堆积地貌”教学设计【课程标准】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情分析】1、学生在初中地理课上曾学习过有关地形的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2、学生大多生活在大城市,对该类型地貌陌生,缺少感性体验,理解各种地貌的特征和形成会有一定困难。
3、大部分学生在自然地理学习方面有较强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部分学生有一定地貌相关知识的旅行研学与影视、网络媒体学习经验。
【教学目标】基于课程标准和学情,本部分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设置如下:区域认知:通过演示实验或者运用视频图像,描述识别不同地区的典型地貌景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模拟实验,说明不同地区典型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综合思维:结合景观图、示意图、演示实验和地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说明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使学生形成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观:欣赏风光秀丽的地貌景观的同时,注意开发利用时的生态环境保护。
河流堆积地貌是本节中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它是本章第一节中外力作用的教学延伸和应用,也是理解后面河流地貌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基础,是学生深入感受人地关系的前提。
【设计思路】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与多媒体演示验相结合的学习手段,以沿河旅行为主线,主要介绍了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这三种地貌的分布、形成过程以及特点,达成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分析、建构与拓展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冲积扇的分布、形成过程、特点。
【教学难点】冲积扇的分布、形成过程、特点【教具设备】多媒体课件、课堂实验所需实验器材【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小组抢答方式进行实验成果的展示思考的问题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说明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使学生形成综合思维。
沿河旅行第二站中下游地区精讲点拨引导学生思考河流中下游,河道弯曲的原因?引导学生判断凹岸和凸岸,引导学生理解凸岸堆积、凹岸侵。
指导观察河曲照片,并分析A岸、B岸河床深浅、河岸陡缓,泥沙多少?思考两岸差异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河漫滩的形成与特点。
河流堆积地貌知识点总结
![河流堆积地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3bf95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c.png)
河流堆积地貌知识点总结1.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拥有携带和沉积泥沙的能力,加上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征。
其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侵蚀阶段:河流源头的侵蚀和陡坎地带的侵蚀冲刷作用,形成狭长的侵蚀谷、V形谷底、河床出现降阶段。
(2)运移阶段:河流在流经地势较缓和的低地时,泥沙携运量高,产生侧弯、河道淤积物迅速增多等现象。
(3)泥沙沉积阶段:河道横剖面向上凸状发展,产生河漫滩、河滩、洪积原等平原沉积地貌。
2. 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根据地质构造、泥沙来源、水流条件等因素的不同,河流堆积地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主要包括:(1)冰碛地貌:由于冰川的融化,冰川的泥石料被冰水冲刷、搬运和沉积形成的地貌。
(2)海相沉积地貌:主要是指在海水环境作用下沉积的地貌,包括海岸沉积地貌、海底沉积地貌等。
(3)湖泊沉积地貌:主要是指湖泊周围由于泥砂物质的沉积形成的地貌,包括湖岸沉积地貌、湖底沉积地貌等。
(4)河流沉积地貌:主要是指河流在流经地势较缓和、水流湍急、泥砂搬运能力强的地区形成的地貌,包括河漫滩、河滩、洪积原等。
3. 河流堆积地貌的特征河流堆积地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方面,具体包括:(1)地形特征:河流堆积地貌主要呈现平坦开阔的地貌特征,地形平坦、地势低洼,沉积物质较厚。
(2)地貌特征:沉积物质主要为泥砂颗粒、碎石等,形成滩地、漫滩、滨坡等地貌特征。
(3)土壤特征:泥沙沉积形成的土壤比较肥沃,适合农业生产,有利于植被的繁茂。
(4)植被特征:因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植被繁茂,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发育。
4. 河流堆积地貌的作用河流堆积地貌在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地形地貌演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农业生产:由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种植,大片土地适合种植农作物和果树。
(2)生态环境:河流堆积地貌植被繁茂,提供了大量的氧气,并且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326a05816c85ec3a87c2c5ed.png)
河谷
降水、 沟
沟 谷
冰雪 融水 汇集
谷 流 水
下蚀 溯源 侵蚀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沟
谷 加
地下水 补给
“ V”
侧蚀
出
“
现 侧蚀 U”
深
形
河 堆积 形
延
河
湾
河
长
谷
谷
[温馨提示] (1)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 ①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 ②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
以顶形扇边逐堆渐谷点,顶缘积降口 呈 冲 端 地 物低为 扇 积 到 势 颗,土 厚 既 也 是 田 地壤 肥 不 不 高 所深 沃 旱 涝 产 在, , 粒由粗变 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河流堆积地貌
组成 部分
分布
形成
地貌特点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
侧蚀作用加强,河
流凹岸侵蚀,凸岸
河漫 滩平 原
河流 中下 游
堆积形成堆积体, 地势平 堆积体在枯水季露 坦、宽 出水面,形成河漫 广 滩。如果河流改道,
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解析: 高 低 高
辅助线
结果:
(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
流 向 垂线
(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
流流向。
A流量平稳, 位于湖泊的下 游,B位于其 上游。
(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CD位于弯曲河岸处,其河床 深浅受水流的冲刷,即C岸为 凸岸,堆积河床浅,D岸为凹 岸,侵蚀河床深。
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02f74570ad02de80d4d840d8.png)
分解2:水流急,可携带砾石 (2分)
答案一:水流急; 侵蚀作用强; 冲刷作用强 (1分) 答案二:可携带砾石; 河流中的石头; 搬运(携带)能力强(1分)
得分点2: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 先在此堆积。(4分) 分解1: 河流出山口后 (2分) 答案一: 河流出山口后; 河流下游; 乙地处于河流下游; 河流出山口的冲积扇(冲积平原)(2分) 答案二: 地形平坦; 冲积平原(1分)
鸟爪形
恒 河 三 角 洲
世界最大的三角洲, 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
二、成因总结
三、反馈提升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 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 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 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 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 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8分)
河流堆积地貌
一、知识再现
1、冲积扇
类型 位置 形成过程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 峭,洪水期水流速度 快,携带了大量砾石 和泥沙。当河流流出 山口时,地势趋于平 缓,河道开阔,流速 减慢,河流搬运的物 质在山前堆积。 地貌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 形成扇形,冲 积扇顶端到边 缘,地势降低, 堆积物颗粒由 粗到细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 口前,穿行于峡谷(2分),水流急,可携带砾 石( 2 分);河流出山口后( 2 分),流速变缓, 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2分)。
分解1: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2分)
河流出山口前;河流上游; 河流中上游(1分); 穿行于峡谷;地势起伏大;落差大 (1分)
读“陆地地形与海洋示意图”完成。
地理河流堆积知识点总结
![地理河流堆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70770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2.png)
地理河流堆积知识点总结一、河流堆积的概念河流堆积是指在河流水流过程中,由于流速减慢或者停滞,河水携带的泥沙、砾石等颗粒物质沉积在河道中,形成河床和河漫滩等地形地貌。
河流堆积是河流水动力作用和重力效应的变化结果,也是自然地理过程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二、河流堆积的类型1. 河床堆积:即河水在河床上沉积的物质,包括多种颗粒大小的沉积物质,形成河床的各种地貌特征。
2. 河漫滩堆积:河水在水流速度减缓或者停滞时,颗粒物质沉积在河道两侧形成河漫滩,河漫滩的形成与河水的淤积作用有关。
3. 冲积扇堆积:河流在山区、丘陵地区流经峡谷、狭谷等地方,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砾石等颗粒物质沉积形成的扇形物。
三、河流堆积的原因1. 水流减速:河流在下降梯度处、弯曲处等地方,水流速度减缓,使得携带的泥沙、砾石等物质沉积下来。
2. 水流停滞:当河水受到阻碍无法顺畅流动时,会形成泥沙、砾石等物质的堆积。
3. 沉降作用:泥沙等颗粒物质在水流中因密度大、颗粒小而容易沉降,从而形成堆积。
四、影响河流堆积的因素1. 河流水流速度:水流速度越慢,河流堆积越容易发生。
2. 水量的大小:水量越大,携带的泥沙等物质越多,堆积程度越大。
3. 地形地貌:河流经过不同地形地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堆积地貌。
4. 水流阻碍物:水流受到阻碍,如植被、建筑物等,形成堆积的可能性增大。
五、河流堆积的地域特点1. 黄河堆积:黄河是中国母亲河,水沙负荷量大,常年泛滥,形成了大量的沙丘、黄土高原等堆积地貌。
2. 长江堆积:长江上游河流曲折,水流减缓的地方较多,形成了许多河漫滩地貌。
3. 尼罗河堆积:尼罗河上游为高原、山地,河流下游为平原地带,河流受阻滞处较多,形成了大量的冲积扇堆积地貌。
4. 印度河堆积:印度河流经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了大量冲积扇和河漫滩。
六、河流堆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地形地貌的形成:河流堆积形成了多种地形地貌,如河漫滩、冲积扇等。
2.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河流堆积丰富了水资源,如黄河、长江、尼罗河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充分。
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f8a7634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c.png)
河流堆积地貌河流堆积地貌是指河流携带的碎石、泥沙沿河发展时,经过河床、河岸、河室等地表形态等地貌地质构造变化和演变而形成的地貌景观。
主要有河漫滩、河滩、河洼、漫滩、湖、坝、沟沟、河口、台地等。
河漫滩是河流携带的碎石、泥沙沿河发展和搬运积累在河道堤坝两侧扇形平原上,一般形成地势较平坦的河漫滩地貌。
河漫滩的形成是河流的一种动力变化即搬运性变化,其特点是河流沿岸分布,河漫滩土壤比较肥沃,可供耕作。
河滩是指河流在搬运物质时所形成的波状陆地,呈拱形、半锥形、岛状或单一或多条平行的拱形地貌。
一方面,河滩能形成河流活动力学的重要表征,另一方面,河滩也能为植物提供生长的厚肥沃的土壤,从根部至籽部均能发育茂盛地。
河洼是河流搬运碎石、泥沙或砂沙的余所形成的植物地。
受水的冲刷,形成河洼地貌。
河洼多位于河流堤坝和地形洼陷处,一般为平缓、没有显著斜坡的面,水深在一到数公尺之间,泥沙多,沉积比较厚。
漫滩是河流搬运的石砾杂物集中沉积形成的地貌,它是河流搬运的中途积聚处,形状呈不规则的块状,厚度由数厘米至数米不等,表面比较平坦。
漫滩的特点是沉积厚、植物草木发育充足,一般多形成林地,土壤比较肥沃,绿色的植物覆盖,为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处。
湖是河流搬运泥沙沉积而形成的水质湖泊,湖泊水深、植物少,水质清洁,经过自然界的演化,也会形成白沙湖、滩涂湖等独特的湖地貌景观。
湖泊形成的关键在于河流向湖中供水太少,不能抵消湖中的流失,也无法排泄污物。
坝是阻挡河流生产的构筑物,方便长江及其它河流对水质和河流水位的控制,及保護濒危物种及其他国家实施或发展水利工程,提高库、水库的供水效率,社会及经济效益。
沟沟是指河流搬运石砾、砂砾及泥沙沿河发展时形成的地貌,主要发育在河床上,介于河滩和台地之间,一般由多个林窗构成,水深很浅,多为沼泽类型的植被地。
沟沟也是鸟类的栖息地,其聚集的植被、岩石和其它河床物质形成了沟沟的特色景观,令人惊叹。
河口是河流发展至海洋、湖泊、咸水湖或湿地等最终终点,也是有活力的生态系统。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堆积地貌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堆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6423d19b4693daef5ef73df4.png)
堆积地貌图。
(1)1、2、3三幅图所示分别是哪三种河流堆积地貌?1.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位置2.河流堆积地貌的冲积扇。
读图回答1~2题。
1.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题。
3.图中农业区分布的地形主要在()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4.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有()①紧邻矿产资源②沿河流建设③紧邻农业区④沿交通线分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第3题,从题干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且图中农业区的位置位于山麓地带,再根据其形状很容易选择A。
第4题,读图即可看出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是沿河、沿交通线分布。
答案:3.A 4.D读下面两幅图,完成5~7题。
5.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①侵蚀作用②搬运作用③溶蚀作用④堆积作用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6.图2所示地形剖面对应图1中的()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7.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C.河流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D.河谷横剖面由“U”型变为“V”型解析:第5题,图示河流形成曲流,并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D项正确。
第6题,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①③符合,C项正确。
第7题,河谷在发育过程中,河流的侧蚀作用增强,下蚀作用减弱。
A项错误。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B项错误。
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
C项正确。
河谷横剖面由“V”型变为“U”型。
D项错误。
答案:5.D 6.C7.C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图1是________,图2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
(2)若图1、2中两地貌在图3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图1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图2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
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4e2a170fb84ae45c3b358c9b.png)
B 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考点一、河流侵蚀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丁
右岸。(2甲分) 3原、因考:察右队岸到为达河b流处的河凹段岸时(,2亦分凡)和,易河峰流同以学侵就蚀应作该用在为河 流主的(左2分岸)还,是因右此岸河建流港右口岸展坡开度了较激陡烈,讨水论较,深请(你2帮分他)们, 解适决合这建个港问口题。,并说明理由?
(2013高考题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
法国罗纳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 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 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图7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 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图7右照片)
针对训练: (2010全国1卷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 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 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 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世界上 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 产的葡萄酿制而成。 (1)分析乙地形成鹅卵石堆积的原因。(6分)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的影响
阅读金榜p69右侧表格,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聚落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冲积平原的原因 是什么?
河流沿岸,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靠近河流,水资源充足;河运便利。
金榜p70 根据下图,回答3、4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呈扇形,洪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
师:现在,我们再来梳理一下,这种平原分布
在山前。其形成是:坡度减缓——速度减慢—
—泥沙堆积——洪积扇——洪积——冲积平
原。特点就是这两个。
回答 回答
回答
师:刚才呢,我们一起从分布、形成、特点这 分组、分
三个方面来分析了洪积——冲积平原。剩下的 内容
过 两个呢由同学们自己来完成,也同样从这三个
体看一下河流堆积地貌。而这种冲击平原常常
又可以分为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以
及三角洲三种类型。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洪
积——冲积平原。
师:我们从他的分布、形成以及具有的特点这 板书
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同学们请看书,看看
他通常都分布在哪儿呢?告诉我分布在。。。。。。 提问
生:山前
板书
师:对,洪积——冲积平原通常是分布在山区
到这里。
回答 回答
说的人跑步的例子不难得出,堆积地貌指的就 堆积地貌
是:被河流搬运的物质,随着河流流动的过程 的定义
中,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流速减小的情况下
便会逐渐堆积下来,由此形成的地貌类型我们
称作河流堆积地貌。类似的这句话呢课本上也
有,大家把它划下来。
师:在河流堆积地貌中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地貌
呢就是冲积平原,下面我们就以此为例,来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会
师:恩,我也会这样,这个是因为在我们跑步 解释相关
的过程中,能量逐渐被消耗,以至于速度越来 原理,引
越慢,最后干脆不跑,就停下来休息。我们今 出并板书
天要学习的河流堆积地貌呢我认为也可以用这 河流堆积
样类似的原理来解释,那下面呢,我们就开始 地貌
来学习河流堆积地貌
师:那什么叫河流堆积地貌呢?根据我们刚才 讲述河流
平 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
原 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
三 角 洲
总结
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
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特点:地势平坦,宽广
分析
师:好请坐。我们在学习河流侵蚀地貌时讲过。
当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时,河流凹岸会逐渐被侵
蚀,而凸岸呢则会逐渐堆积,由此形成的多个
讨论
渡 方面来分析。我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用两分钟
时间阅读课本 78 、79 页以及看图,第一小组
负责河漫滩平原,第二小组负责三角
洲。。。。。。。。
师:好了,看完了吗?那我们先请第一小组来 板书
回答
说一下,
河 生:分布:河流中下游地区
漫
形成:泥沙在河流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
滩 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
勾画河流 堆积地貌 定义
看书回答 思考回答
的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山前地势比较平缓,
并且河道也变得开阔,就会使得水流速度减慢。
速度减慢意味着什么?就如我们说的人跑步一 提问
样,速度减慢意味着水流自身的能量被消耗了,
既然自身都已经能量不足,自顾不暇了,那你
们说他还有余力顾及原先带有的大量泥沙吗?
生:没有
中,山前坡度变缓的地方。那同学们请思考: 提问
为什么会分布在这些地方而不是分布在山中地
势陡峭的地方呢?(形成)
生:这些地方河流流速慢,易堆积;而那些地
方太快了,不易堆积泥沙
师:不错,请坐。在陡峭的地方呢,因为流速
非常快,往往是对河槽河岸等进行侵蚀冲刷,
重而使自身携带上大量的砾石和泥沙。当这样
学生活动 回答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新课导入
堆 积 地 貌 概 念
过 渡
新 课 讲洪 解积
— — 冲 积 平 原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假设我们 引导同学
现在正在运动场跑步,当我们跑一段时间后, 进入假设
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会不会发现越来越累? 情景,并
精疲力尽?跑步的速度越来越慢呢?
反问
发现确实是具有这样的特点。三角洲呢在我国
也是比较典型的,比如我们的长三角,珠三角
以及黄河三角洲都相当著名,这些地方往往呢
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师:我们这节课呢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河流 总结
的堆积地貌,大家下去以后呢不妨思考一下,
形成的这些河流地貌到底对我们人类的分布会
有怎样的影响?好,那么我们今天的课就先上
逐渐堆积下来,那到底是体积比较大的先堆积
下来呢?还是小的先堆积下来?并说明原因
生:大的先堆积下来。因为大的需要消耗水流
更多的能量,不易被带走,而小的容易被带走 总结并补
师:分析的非常好。大的先堆积,小的后堆积, 充其特点
这样就形成了从山口开始,颗粒物由粗变细的
特点。同时呢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山口为顶
引导提问
师:那既然河流已经没有余力再携带他们继续
往前走,接下来,他们便会逐渐。。。。
生:堆积下来
师:非常好,由于逐渐的堆积呢就会形成一种
类似扇状的堆积地貌,我们把他称作洪(冲)
积扇。当形成的多个洪积扇相互联合在一块儿
时,便形成了所谓的洪积——冲积平原。
师:(特点)现在咱们一起来思考一下:刚才说
当水流速度减慢时,河流携带的砾石泥沙便会 提问
堆积下来。就形成了三角洲。
师:恩,归结起来也就是:坡度平缓、顶托作 小结
用——流速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那 启下
特点呢:
生: 特点:多呈类似的三角形,河网稠密河道
由分叉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反问
师:这个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生:78 页的图
小结,举
师:恩,非常好,请坐。从 78 页的这个图中, 例
看到河流入海的这个地方,仔细观察一下,会
河漫滩连接起来呢就形成了平坦宽广的河漫滩
平原。(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师:好,那下面我们请第二组的代表来说一下
他们思考的三角洲
生: 分布: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形成:大量泥沙到达入海口时,如果河流
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
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便在河口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