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72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糖尿病足内科综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12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内科综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120例临床分析)
例 ( 1 . 6 7% ) 。F P G、 2 h P G、 Hb A1 c 、 S B P、
发展更快 , 故控 制感染非常重要 。根据分 泌 物 细 菌 培 养 和 耐 药 试 验 为依 据 , 采 取 多
种途径控制感染 , 并 根 据 组 织 缺 血 的 程 度 来 加大抗生素的剂量 , 以 保 证 病 灶 处 血 药
须改善其全身状况 , 及时纠正低蛋 白 症
和贫m , 为创 口愈合创造基本条件 。②控
制感染 : 伴 有感 染 的 溃 疡 面 较 不 伴 感 染 的
例, 行 内科 治 疗 后 , 观 察 其 伤 口愈 合 情 况 ,
生化资料及并发症好 转情况。结果 : 治 疗
后 完全痊愈 7 l 例( 5 9 . 1 7 %) , 治疗 无效 2
态分布。计量 资料 以 ( X±S ) 表示 , 治 疗 前 后 的 比较 采 用 t 检验 , P<0 . 0 5为 差 异 具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计 数 资 料 用 检 验 , P< 0 . 0 5为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结 果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束后 生 化 指 标 进 行 对 比 , 发现 F P G、 2 h P G、 H b A 1 c 、 S B P 、 L D L—c 、 A B I 、 皮 温 在 治 疗 前 后 统 计 学 有 著 差 异 ( P< 0 . 0 5 ) , 故认 为控 制好 血 糖 、 S B P 、 L D L —C, 提 高
09. 2 0 5
内科综合 治疗 方法 : ( 1 ) 基 础治 疗 : ① 纠正全身状况 : 贫血和低蛋 白l = f 【 L 症是影 响

糖尿病足病例讨论模板

糖尿病足病例讨论模板

糖尿病足病例讨论模板一、病例摘要患者信息:姓名:张先生年龄:65岁性别:男主诉:右足疼痛、皮肤发凉、局部感染2个月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疼痛,呈持续性,逐渐加重。

同时伴有皮肤发凉、麻木感,近期出现局部感染,疼痛加剧。

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足”。

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科。

既往史:2型糖尿病史10年,长期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否认其他慢性病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二、病例分析1. 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糖尿病足。

2. 病因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神经病变,局部循环障碍,使足部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溃疡等。

本例患者有10年糖尿病史,长期未正规治疗,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3. 病情评估(1)症状:右足疼痛、皮肤发凉、麻木感、局部感染;(2)体征:右足皮肤色泽暗红,温度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3)辅助检查:血糖升高,足部X线片显示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

4. 治疗方案(1)控制血糖:给予胰岛素治疗,保持血糖在理想范围内;(2)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药物;(3)抗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4)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纠正贫血;(5)康复治疗:进行足部按摩、功能锻炼,提高足部功能;(6)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三、病例讨论1. 糖尿病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神经病变,局部循环障碍,使足部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溃疡等。

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动脉硬化、狭窄,导致足部血流减少,组织缺氧。

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使足部对疼痛、温度等刺激敏感性降低,容易受伤。

2.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皮肤发凉、麻木感、跛行等。

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足部X线片、MRI等检查有助于了解足部骨骼、神经、血管等情况。

7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

7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
【 关键 词 】糖 尿病 足 ; 糖尿 病 ; 整 体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6 7 2 — 5 6 5 4( 2 0 1 3 ) 0 3( c ) 一 0 0 4 6 — 0 1
须要准确, 在 注 射 了胰 岛素 以 后 , 应 当按 时对 病 房 进 行 巡 查 , 并及 时 询 问病 人 有 没 有 不 良反 应 , 尤 其 是 对 于 首 次 用 药 的病 人 , 从 而 有 利 于护 理 人 员 及 时 地 观 察 病 人 的 低 血 糖 症 状 和 过 敏 反 应 以及 局 部 的反 应 等 症 状 。 1 . 2 . 4 饮食 护 理 科 学 的饮 食 疗 法 也 是治 疗 糖 尿 病 的 基 础 , 究组 共搜集 糖尿病足病人7 2 例, 均 符 合 W HO的 诊 断 标 热 量 的 控 制 属于 糖 尿 病 科 学 饮 食 治疗 的最 首要 的原 则 另外 要 严 格 准。 其 中 女性 为 1 8 例, 男性 为 5 4 例, 年龄在2 9 ~ 7 5 岁之间, 平均 年 龄 控 制 脂 肪 的 摄 入 , 要 禁 食 或 少 食 动物 的内脏 和鱼 籽 等 等 胆 固 醇 较 为5 6 岁。 全 部 病 人 的糖 尿病 史在 3 — 1 8 年 之 间, 平均病史为1 3 年, 糖 高 的食 物 , 必须严格地限制各类甜 食, 并限制饮酒量 , 在 病 人 锻 炼 化 血 红 蛋 白指 标 在 8 . 5 ~ 1 3 . 5 mmo l / L之 间 , 平, 空 腹 血 糖 指 标 在 身 体 时, 不 能 空腹 , 时 刻 防止 发 生 低 血 糖 状 况 。 8 . 9 ~ 2 0 . 0 mmo l / L 之间, 平均 为 1 4 mmo l / L 。 病 人 的足 部 都 有 着 不 2结 果

糖尿病足X线表现分析(附5例报告)

糖尿病足X线表现分析(附5例报告)

糖尿病足X线表现分析(附5例报告)糖尿病患者在疾病中、晚期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当其并发骨关节改变时,称为糖尿病性骨关节病。

在糖尿病性骨关节病中,足部骨关节及软组织坏死与感染发生率最高,且多见于久病老年患者,称为糖尿病足病。

该病因为足溃疡久治不愈而致严重感染、坏疽,最后不得不截肢以保全患者的生命。

据报道,在欧美国家非创伤性截肢的患者中,32%~50%为糖尿病足病,而50岁以上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病史长而又控制不良者,易并发糖尿病足病。

因此,糖尿病足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通过对糖尿病足的临床X线分析,进一步探讨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发病机制,研究X线平片对糖尿病足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5例资料完整的病历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在50-65岁之间,病程时间长,一般病程5-20年之间,平均12.5年。

主要临床表现:5例有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等典型糖尿病症状;3例有无痛性肿胀及长袜状知觉消失;4例足背动脉波动减弱;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溃疡及坏疽。

5例患者均摄有双足标准正斜位X线平片。

实验室检查:血糖为11.3-14.8mmol/L,尿糖(-)。

2 X线表现骨骼表现好发于足着力点的跖趾部,主要表现为:(1)骨端骨质吸收,跖趾骨出现局限性骨质破坏(5例);(2)骨干萎缩,趾骨干对称性变细,部分跖骨呈笔尖征(3例);(3)骨性关节炎表现在跖趾关节或趾趾间隙变窄(5例);(4)病理性骨折(1例)。

3 讨论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而以高血糖为其共同主要标志。

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出现多种合并症。

其并发骨关节病的发生率为0.1%~6.8%不等,而尤以足部多见。

3.1发病机制探讨该病是由于神经病变、缺血、感染及糖、蛋白质、钙、磷代谢障碍等综合因素协同作用所致,但可能是其中一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护理病例讨论糖尿病足文档

护理病例讨论糖尿病足文档

护理病例讨论糖尿病足文档一、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5岁,糖尿病病史10年,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

近期因左足疼痛、破溃就诊。

入院时,患者左足红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疼痛明显,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二、病因分析1. 糖尿病足的病因主要包括:(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纤维变性、坏死,使足部感觉减退,容易发生损伤。

(2)糖尿病血管病变: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狭窄,血流减少,影响足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

(3)感染: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加重足部损伤。

(4)足部畸形:糖尿病患者足部关节病变、肌肉萎缩等,导致足部畸形,增加局部压力,容易发生破溃。

2. 本例患者糖尿病足的病因:(1)长期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减退。

(2)血管病变导致足部血流减少,影响营养和代谢。

(3)局部感染加重足部损伤。

三、临床表现1.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1)足部疼痛: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晚期可出现持续性疼痛。

(2)足部破溃:皮肤完整性受损,出现溃疡。

(3)感染:局部皮肤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引起蜂窝织炎。

(4)坏疽:足部组织缺血坏死,呈黑色。

2. 本例患者临床表现:(1)左足疼痛,呈持续性。

(2)左足破溃,局部皮肤红肿。

(3)左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四、护理措施1. 控制血糖:积极治疗糖尿病,降低血糖水平,减轻高血糖对足部组织的损伤。

2. 保持足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泡脚,清洗足部,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

3. 护足按摩:定期进行足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4. 保持足部干燥:避免足部潮湿,预防真菌感染。

5. 穿着舒适鞋袜: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到压迫和摩擦。

6. 定期检查足部:观察足部皮肤色泽、温度、破溃程度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7. 治疗感染:对局部感染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给予抗生素。

8. 足部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足部康复训练,增强足部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

9. 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7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7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i fo ains Meh d S v n y da ei fo ai t weee r l df m u e 0 2 t e e e 0 6i o p— e o tp t t. t o s e e t ib t t t n s r n ol o J n 0 oD c mb r
t 1 p cme ss c s p s a d wo n x d t r o l c e o u t r . Pa h g n c s e t u a d a t c o il a .S e i n u h a u n u d e u a e we e c l t d f r c l e e u t o e i p c r m n n i r b a mi s n i v te r n e t a e . s l I 0 d a e i o t a in s 7 c s swe e ca sfe sW a n r r d n e st i s we e i v s i t d Re u t i i g s n 7 i b t f o te t ,4 a e r ls i d a g e' g a e3 a d c p i s u wa d . Th r r 4 c s so o te l l i ,3 a e ff o a g e ea d 2 a e n a f v r 0 p te t r p rs e e we e 3 a e ff o el i s 0 c s s o o tg n r n n 4 c s si e e ;2 a in s we e u t c r d,4 a i n swe e i p o e n a e r n u e ,3 p te t r e d Ni e y f u ta n fp t o e s ue 4 p te t r m r v d a d 3 c s swe eu c r d a i n swe ed a . n t o rs r i s o a h g n

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内科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内科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66 ・ 74
吉林 医学 2 1 年 1 01 1月第 3 2卷 第 3 2期
糖尿 病 足 的 临床 特 点 及 内科 综 合 治 疗 的临 床 分 析
李 洋, 岚, 门 李冬梅 , 郭 [ 摘 影, 张 颖, 张建 中 ( 吉林大学 中 日联谊医院二部糖尿病科 , 吉林 长春 10 2 ) 3 0 1
ds a e h e lc t n o c r sma ny te.7 2 % o e uc r e e a e Wa n rsa e4 ie s .T o ai fu eswa i l o l o 2.7 f h le w r tt g e t g .Mo t e ep t n sh d da e i o t s h s o t பைடு நூலகம் ai t a i t e m— h f e b c
pi tn , cuign u pty ( 63 % ) np rpty( 59 % ) hpr ni ( 35 % ) pr hr ac a i ae( 9 0 % ) l ao si ldn er a ci n o h 8 . 6 ,ehoa h 6 . 0 ,yet s n 6 .4 e o ,e p ea vsu rds s 5 . 9 i l l e
要 ] 目的 : 分析糖尿 病足( F 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探讨 内科综合治疗 方案 的效果 。方 法 : D) 收集住 院的糖尿病 足病例共
8 例 , 对其 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结果 : 8 并 糖尿病足高发在年 龄 7 岁 以上 (63 %) 病程 1 ~1 (86% )起疱 是糖 0 3.6 , 0 5年 3.4 ;
adS n h ete pui rs t o i ecf t le nl e ia zt n(6css ,m l rt n( 0ess ,m uao 1 a n Oo.T r et u s f a t cr ic d dcct ai 1 ae) a ei ao 5 ae) a pttn( 9c— ha c el d b i o u s u i r o o i i

76例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76例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 ] 中国实用外科 杂志 ,00 2 ( ) 3 3— 4 . J. 2 0 ,0 6 :4 34 [ ] J H nr Js MS CadaMR e 1Sl x 2 . ooi P,oeA , lui o A,ta. e f—e・
p n a l o t e t—g at o r ame t o e c n ig a d bea r cs n i r f fr te t n f d s e d n s



要 目的 : 探讨糖尿病足 的综合治疗与护理观察 。方法 : 对我科收治 的 7 6例糖尿病 患者进行 回顾性 分析 , 比较治疗前 后
空腹血糖 、 糖化血 红蛋 白水平及足部症状 的改善情况 。结果 :6例患者 中 5 7 8例治 愈出院 ,8例足部症状好转 , l 血糖水 平控 制 达标 , 糖化血红蛋 白水平控制较理想 。结论 : 糖尿病 足的综 合治疗 与护理 干预 , 不仅 可以预防糖尿 病足 的发生 、 发展 , 减少糖 尿病足的致残率 , 提高糖尿病足患者 的生活质量 , 而且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具有 良好 的社会意义 。
关键词 糖 尿病足 ; 空服血糖 ; 糖化血红蛋 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而严重 的并发症之一 ,
的几率 。20 05年 1 一 07年 1 , 月 20 O月 对在我科住
6 通过综合治疗和护理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断性跛行 、 间疼痛性痉挛 、 夜 神 院治疗的 7 例糖尿病足患者 , 收到满意的效果 , 现报道如下。 经性水肿、 皮肤慢性溃疡 、 下肢肌 肉萎缩、 皮温减低 、 干预 ,
准确诊为 2 型糖尿病。男 5 4例 , 2 女 2例。年龄 4 8

5 ・ 8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 年第5 08 卷第

120例糖尿病足的临床分析

120例糖尿病足的临床分析
癣 2例 ( . 7 ) 不 明原 因 7例 ( .3 ) 16 % , 58 % 。
2 3 并 发症 .
治 疗 的 1 0例 D 2 F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 了解 D F发 病特点 , 提高 D 以 F的 防 治 水 平 。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1 对 象 本 组 1 0例 D . 2 F患者 均符 合 国 际 诊 断 标 准 病 例 2, 也 符 合 条 件 : 确 诊 为 糖 尿 病 患 者 ; 目前 有 足 部 溃 疡 。 1 0例 ① ② 2 DF中 住 院 4 3例 , 同 期 住 院 糖 尿 病 患 者 5 4 % , 诊 7 占 .0 门 7例 , 均 为 2型 糖 尿 病 。其 中男 7 8例 , 4 女 2例 , 龄 4 ~8 岁 , 均 年 8 4 平
J n 2 1 u 床 分 析 2
朱 丹彪 。 昕 。 毅华 。 龙 伍 秦鸿 志 ( 西 柳州 市柳 铁 中心 医院整形 外科 , 西 柳 州 5 5 0 E—mal d 1 7 8 @ 1 3 cr) 广 广 407 i z b 9 12 6 .o : n
摘 要 : 目的 分 析 导 致 糖 尿 病 足 发 生 的危 险 因素 及 临 床 特 点 , 以期 提 高 糖 尿 病 足 的 防 治 水 平 。 方 法 对 在 我 院 治 疗 的 10例 糖 尿 病足 患 者 的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① 流 行 病 学 特 点 : 尿 病 足 部 溃 疡 高 发 年 龄 段 是 7 ~8 2 糖 1 0 岁 , 3 .7 ; 尿 病 病 程 为 1 ~2 约 91 % 糖 1 0年 组 患 足 病 率 最 高 , 3 . 3 ;5 8 % 的 患者 长 期 吸 烟 ,5 8 % 的 患者 长 期 饮 达 5 8 % 4 .3 3.3 酒; 患者 以 小 学 和 初 中文 化 程 度 患 病 率 高 , 别 为 3 .O 、5 0 % , 离 退 休 人 员 为 主 , 4 . 3 ; 因 以烫 伤 为 主 , 分 00 % 2 .O 以 占 83 % 诱

糖尿病足的临床分析与治疗体会

糖尿病足的临床分析与治疗体会

糖尿病足的临床分析与治疗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是糖尿病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形成很难治愈。

如不及时诊治,截肢率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科采用控制血糖、改善循环、抗凝、抗感染、营养神经、局部清创、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37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治料2005年3月~2008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足部溃疡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42~75岁,平均(56.0±13.0)糖尿病病程5~18年,平均(10.±3.0)年,37例糖尿病足其原发病均符合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肢端坏疽14~60天。

1.2 临床分型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临床分型[2],37中干性坏疽6例,湿性坏疽20,混合性坏疽11例;部位:单侧者30,双侧者7例;Wagner分级:Ⅰ级7例,Ⅱ级25例,Ⅲ级6例,Ⅳ级1例,Ⅴ级0例。

2 治疗方法2.1 基础治疗①支持对症治疗:包括糖尿病饮食,限制活动,抬高患肢以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减轻水肿。

②严格控制血糖,采用胰岛素皮注,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8mmol/L,餐后2h8~10mmol/L,并注意纠正低蛋白血症、心、脑、肾等并发症及影响坏疽愈合的各种不利因素,同时注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2.2 改善微循环前列腺素E1 100ug/日、川芎嗪200mg/日静滴,连续14天。

2.3 抗血小班聚集拜阿司匹林0.1/日口服。

2.4 营养神经弥可保1000μg/日,静滴,连续14~21天后改为弥可保500μg/日肌注,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 500 μg,二次/日肌注,连续30天。

2.5 抗感染糖尿病足的病原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其次是链球菌、肠球菌、肠杆菌和厌氧菌等。

糖尿病足应用胰岛素外敷治疗的效果分析

糖尿病足应用胰岛素外敷治疗的效果分析

糖尿病足应用胰岛素外敷治疗的效果分析目的:分析糖尿病足应用胰岛素外敷治疗的效果。

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糖尿病足患者共72例,使用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后直接换药包扎,观察组患者除对照组治疗外,采用胰岛素外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44%(25/36),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胰岛素外敷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關键词】糖尿病足、胰岛素、外敷、治疗、效果【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insul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external effect. Methods: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13 August to 2014 February in our hospital,72 cases of diabetic foot patients,using randomize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debridement directly after dressing dressings,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except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with insulin,external treatment,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44% (34/36),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9.44% (25/36),compared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糖尿病足内科综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12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内科综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12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内科综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12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分析促进糖尿病足伤口愈合的因素。

方法: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例行内科治疗后观察其伤口愈合情况生化资料及并发症好转情况。

结果:治疗后完全痊愈71例(59.17)治疗无效例(1.67)。

pg、hpg、hba1c、bp、d-、abi、皮温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5面积;③有效:创面愈合5~5;④无效:创面愈合.5)见表1。

讨论糖尿病足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它是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的结果。

全球每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下肢病变而需要截肢。

糖尿病足溃疡属于难愈性创面其再生、修复能力低治疗较为困难因此加强对糖尿病足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糖尿病足部溃疡可分为缺血性溃疡、神经性溃疡及混合性溃疡绝大多数为混合型溃疡。

本研究表明糖尿病足的愈合情况与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糖、血压及血脂长期控制不佳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从而影响血供易发生缺血性溃疡。

同时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的代谢紊乱导致皮肤抵抗力下降全身营养状况和组织的修复能力差加上皮肤组织含糖量较高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进而诱发皮肤感染而感染也不利于溃疡的愈合。

皮温是患肢血供不佳的表现通过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后患肢皮温增高血供改善。

abi具有无创、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优点与下肢血管彩超对比相关性良好改善血供可提高abi的数值5。

因内科治疗疗程仅个月患者经过治疗后缺血改变及神经病变多有所好转但很难完全消失因此下肢血管彩超及神经肌电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发现内科综合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1hanolkar mp,bain ,tephens jw.the diabetic foot[j].qjm,8,18():-.洪天配.糖尿病诊断与防治工作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7,7(1):15-15.禹海成.糖尿病足1例介入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医学专业,11,(1):.劳丹华,叶学和.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性检查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11,6(16):159-16.5oshimasa,i-ichio,teruol,et al.results of blood in flamma-tory maker mass ociate more strongly withtoe,brachialindex than with ankle,brachialind exin patients with type diabetes[j].diabetes are,,1(7):181-186.。

糖尿病足7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76例临床分析

提 示 患 者 缺 乏 足 够 的 糖 尿 病 足 防护 知 识 , 因此 , 强 糖 尿 病 患 者 加 糖尿病足的防护教育迫在眉睫 。
糖 尿 病 足 的预 防 :1 首先 识 别 高 危 人群 : () ①处 于 Wa n r 级 g e分
0 的患 者 ; 合并 外 周神 经 病 变 ; 级 ② ③合 并 血 管病 变 ; ④曾发 生 过 糖
与代 谢 紊 乱 严 重程 度 相 关…。 组患 者 大 部 分 有 明确 的诱 发 因 素 , 本
7 例 均 符 合 l 9 年 W HO 尿病 诊 断标 准 , 中女 性 3 例 , 6 99 糖 其 6 男
性4 例 。 龄2 ~7 岁 , 0 年 7 8 平均 5 . 岁 , 中 >6 岁的 5 例 , 7 6 25 其 0 9 占7 .%; 糖 尿病病 程5 6 , 均 l .年 ; 院 后查 空腹 血糖 l . ~ ~2 年 平 5 入 5 5 3 2m lL, 均 1.mm lL糖化 血红 蛋 白75 6 mo/ 平 98 o/ ; .%~1%, 4 平均 1.%; 08
糖 尿 病 足( ) 糖 尿 病 (M ) 发 症 之 一 , 糖 尿病 患者 致 DF是 D 的并 是 残 、 肢 的 主要 原 因 。 院于 20 年 1 截 我 0 0 月至2 1年 1 0 0 月收 治糖 尿病 足
7例 , 分析如下 。 6 现 1 资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
程较 长 , 均 1 .年 , 中病 程 5 0 1例 , 84 1 ~2年 3 平 55 其 ~1年 4 占1 .%;0 0 2 例 , 2 1 >2 年 3 例 , 9 5 其 二是 血 糖控 制差 , 部患 者 占4 .%; 0 0 占3 .%。 全

糖尿病性足病影像表现及对比分析72例

糖尿病性足病影像表现及对比分析72例

糖尿病性足病影像表现及对比分析72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足病的x线、ct、mri影像表现、病因及发病机制,发现糖尿病早期骨质及血管改变,提示临床及早干预治疗。

方法:对72例糖尿病性足病患者行x线dr平片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22例进行螺旋ct检查、24例mri检查,28例进行双下肢超声检查,对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糖尿病足最常侵犯的足骨为跖骨和近端趾骨,x线表现:骨质疏松36例,关节旁皮质骨缺损12例,骨端骨质吸收破坏30例,骨干萎缩6例,骨性关节炎4例,神经性骨关节病4例,软组织肿胀及血管壁不规则钙化,12例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而ct显示骨质稀疏明显,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此12例患者明确诊断为骨质稀疏。

同时ct 扫描了解下肢远端小血管病变情况,尤其是血管壁钙化明显优于x 线片。

本组20例可清晰显示各期足背及跖、趾间的小血管壁钙化、糖尿病足mri表现:①软组织水肿;②软组织溃疡;③骨髓炎;④神经性骨关节病;⑤关节腔积液;⑥关节脱位。

结论:糖尿病临床ⅰ期即可出现骨质及血管改变。

x线平片检查是糖尿病足诊断主要检查手段,ct在显示关节骨结构重叠及骨髓腔内细微骨质改变方面优于普通x线片。

ct扫描可清晰显示下肢及足部血管壁钙化程度及早期骨质改变。

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显示细微的解剖结构,能够显示x线平片难以显示的早期骨髓水肿,对区分是否合并感染及感染部位及范围较x线平片具有极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关键词糖尿病足外周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骨质疏松骨关节改变糖尿病患者在疾病中、晚期易并发骨关节改变,称为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其中足部骨关节及软组织坏死与感染发生率最高[1],称为糖尿病性足病(简称糖尿病足)。

尤多见于久病老年患者,是糖尿病最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与神经、血管病变及感染密切相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而继发足部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

糖尿病足健康护理案例分析

糖尿病足健康护理案例分析

糖尿病足健康护理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要 (3)1. 糖尿病足的定义与危害 (4)2. 健康护理的重要性 (5)二、糖尿病足的成因及危险因素 (6)1. 高血糖导致的血管病变 (7)2. 神经损伤 (8)3. 其他因素如感染、外伤等 (8)三、糖尿病足的健康评估 (9)1. 诊断方法 (10)2. 评估内容 (11)a. 血管状况 (12)b. 神经功能 (13)c. 感染情况 (14)四、糖尿病足的健康护理策略 (16)1. 日常护理 (17)a. 清洗与消毒 (18)b. 伤口护理 (19)c. 合理饮食 (20)d. 适当运动 (21)2. 物理治疗 (22)a. 足部按摩 (23)b. 穿着合适的鞋袜 (24)c. 按摩仪器辅助治疗 (25)3. 药物治疗 (26)a. 抗生素治疗 (27)b. 创伤处理药物 (28)c. 降糖药物与胰岛素治疗 (28)a. 提供心理支持 (31)b. 建立信心 (32)c. 心理疏导 (33)五、糖尿病足健康护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34)1. 实施方法 (34)a. 制定护理计划 (36)b. 加强团队协作 (37)c. 定期检查与跟进 (38)2. 效果评估 (39)a. 疗效判断标准 (40)b. 案例分析 (41)c. 经验总结与改进 (42)六、结论 (44)1. 糖尿病足健康护理的重要性 (45)2. 护理策略的综合运用 (46)一、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一例糖尿病足健康护理的典型案例,通过详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发展、护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以及效果评估,揭示了糖尿病足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有效策略。

文章首先介绍了患者的背景信息,包括年龄、病程、糖尿病类型及并发症情况。

重点阐述了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以及其危害性,强调了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在护理案例分析部分,文章详细描述了患者在家属和护士的协助下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定期血糖监测、足部清洁与护理、合理饮食调整、适当运动锻炼以及药物治疗等。

糖尿病足预防与治疗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足预防与治疗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足预防与治疗的临床研究报告一、引言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给病人造成严重的痛苦和生活质量下降。

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糖尿病足预防与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临床研究中进行深入探讨和解决。

二、现状分析1. 糖尿病足的流行状况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足的比例逐年上升,已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加,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2. 现有预防措施的应用情况目前,对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主要采用的是教育和指导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等方法。

然而,这些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糖尿病患者对于预防措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参与;部分患者在控制血糖和饮食方面存在困难;部分患者对于合理运动的选择和方法掌握不准确。

这些问题导致了预防效果的不理想。

3. 糖尿病足的治疗现状目前,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是保持创面清洁、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等方法。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在一些患者中存在一些问题:创面愈合速度缓慢,易出现感染;不同患者对于抗生素的疗效存在差异,有些患者存在抗生素耐药性。

三、存在问题1. 预防措施的推广与落实不够目前的糖尿病足预防措施在推广和落实方面存在欠缺,导致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预防意识不强的问题,且一些预防措施的操作性较差。

2. 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不佳目前的糖尿病足治疗方法在一些患者中存在治愈难、易复发、创面感染等问题,导致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不佳。

四、对策建议1. 增加糖尿病足预防教育宣传力度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教育宣传,提高其对糖尿病足预防的重视度和主动参与程度。

可以通过书面资料、讲座、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预防措施的了解和应用。

2. 完善糖尿病足预防指导方案针对糖尿病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操作的糖尿病足预防指导方案,包括血糖控制、饮食调整和合理运动等方面,提供具体的实施指导。

糖尿病足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糖尿病足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实用标准文案大全糖尿病足典型病例分析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管外科淼一、概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 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

严重者需要截肢。

糖尿病足可以迅速发展, 处理不当会严重致残。

目前,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正足部走入临床,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足下部血液灌注,不但效果明显,而且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节约了社会成本。

临床常用的糖尿病足Wanger 分析法显示糖尿病足分为6 级,其中0 级为尚未溃疡但会发生溃疡因素。

1 级和2 级为轻微的溃疡,经过积极治疗后,大多数可以痊愈。

3 级到5 级为中度到重度的感染,即使积极治疗仍然不可避免的切除局部或整条肢体。

临床治疗的目的为:控制感染、促进溃疡愈合和防止复发。

当下肢供血不足将导致足部抵御感染和伤口自愈能力的下降。

而所有的药物治疗必须通过血液输送到感染组织,只有良好的血供才能保证组之间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所以治疗糖尿病足应该重视早期血运重建。

二、病例分析患者资料:男性,78 岁,双下肢间歇性跛行10 年,加重3 个月,既往糖尿病8 年;脑梗塞4 年,无后遗症。

术前的CTA 显示(图1),患者的膝盖动脉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闭塞,主要表现为双侧的胫前动脉闭塞。

经介入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术后的可控比测压显示,右侧为1. 20,左侧为1. 08,加术前有所好转。

患者的渐行骨髓症状也得到有效地改善(见图2)。

本例患者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糖尿病患者血管的病变与症状往往不一致,而且患者的踝功比值不能准确反映血管病变的程度,对于糖尿病患者有必要进行早期干预,尽管早期干预,仍有糖尿病患者膝下血管病变不能完全开通。

如本例的左侧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一般情况,患者女性,76 岁,主因双足肿痛个月,右足第二趾红紫3 天入院。

记往糖尿病史15 年。

查体,双侧股腘动脉可及,双侧胫后动脉可及,较弱。

双侧足背动脉未及。

术前B 超。

双侧腘动脉以下管腔重度狭窄,双侧胫前、足背动脉闭塞;双侧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多发斑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足72例临床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的病因。

方法对7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血管和神经病变,是血糖、血脂控制不良而导致的并发症,预防重于治疗。

结论糖尿病足的发生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管动脉硬化、周围神经病变相关。

糖尿病患者只要规范治疗,注意足部护理,即可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足;血糖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糖尿病足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为此,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尤其重要。

现将我院2003年8月—2008年6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72例患者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32~76岁,平均6
2.1岁;糖尿病病程21天~30年,平均8.4年。

按糖尿病足(DF)wangner的分级法:1级12例,2级39例,3级18例,4级3例。

其中1型糖尿病3例,其余均为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31例,应用胰岛素治疗40例,未经治疗2例。

1.2 入院后检查空腹血糖10.3~2
2.4mmol/L 48例,餐后2h血糖12.3~30.7mmol/L 56例,糖化血红蛋白7.8%~15.3% 51例,甘油三酯1.7~4.1mmol/L ,胆固醇5.2~8.8mmol/L 35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1.0mmol/L 30例。

1.3 并发症72例患者中伴有冠心病18例,糖尿病肾病26例,高血压49例,白内障1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8例,反复发生低血糖昏迷9例,脂肪肝16例。

1.4 足部情况足趾水泡伴渗出11例,足趾溃疡伴感染28例,足踝部溃疡7例,足跟部溃疡6例,足底部溃疡7例,足趾间溃疡3例,足背部溃疡5例,胫前及踝部抓伤感染5例,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显示胫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狭窄>50% 6例。

1.5 治疗及转归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胰岛素治疗,逐渐使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控制达标的同时,辅以降血压、降血脂,有感染者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根据药物敏感试验)。

同时配合营养神经及扩血管药物治疗,局部消创后敷以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膏剂(龙珠软膏及康复新喷剂)。

治愈65例,足部坏疽、X线显示骨质破坏后截肢4例,合并感染及继发心梗、脑血管疾病死亡3例。

2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下肢远端神经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导致足部感染、溃疡形成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据报道约15%
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溃疡,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5倍。

糖尿病足的病变基础是两大慢性并发症即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故当患者血糖或血脂控制不良时,易发生足部病变。

2.1 病程、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足的关系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看出,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不良导致的高血糖有关,持续的高血糖、糖基化终产物及糖化血红蛋白增加,引起微循环缺氧及血流灌注不足,使糖尿病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也可促进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

因此,糖尿病治疗中严格控制血糖很重要,达标治疗可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2.2 血脂、下肢动脉硬化与糖尿病足的关系糖尿病患者多合并血脂代谢异常,使动脉管壁发生粥样硬化,进而导致管腔狭窄及阻塞,引起肢端供血不足,导致缺血性溃疡、局部感染、微循环障碍。

故降血脂、抗凝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

2.3 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高达60%~90%。

周围神经病变则导致肢体末梢的保护感觉减弱或丧失以及足部生物力学的改变,极易引起机械或温度的损伤,一旦受损后肢端微循环障碍又使其不易修复,感染不易控制,最后发生坏疽。

总之,对糖尿病足患者来讲,预防重于治疗,应加强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对无糖尿病足溃疡的糖尿病患者,应定期随访,进行足部保护教育,必要时请足部医生给予具体指导,以防止足溃疡的发生。

只要坚持糖尿病规范治疗,加强糖尿病足的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早
期治疗,糖尿病足的致残率、致死率就会大大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