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相反,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什么?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①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育手段都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②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③教学内容:教育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文字、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

⑤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端正态度。

③评价和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中学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①】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①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顺序还是随机朗诵课文);②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学生折纸飞机)

【②】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①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②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试论述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后发展成《教育心理大纲》),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②】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③】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布鲁纳总结:①主动性研究;②反思性研究;③合作性研究;④社会文化研究。【⑤】美国教育心理学新趋势:

①研究领域已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心理学;

②学习观,由强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向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③从着重对学习问题的研究转向对教学问题的研究;

④从注重纯理论研究转向教育实际应用研究;

⑤从理论的狭隘、零散转化为理论的完善、整合。

试论述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①】产生阶段(十月革命前):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所著《人是教育的对象》被认为“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②】发展阶段(十月革命后):①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建立(1918年至30年代末):维果斯基;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鲁宾斯坦。

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奋力前进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末):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采用自然实验法和教师的经验总结法,着重探讨合理组织教学过程的科学依据以及在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和教育条件下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③】完善并逐渐形成自己特点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

①注重与发展心理学的结合,(年龄与教育心理学)。

②学习理论方面,形成两大派别“联想—反射”理论和“学习的活动”理论。

③重视人际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试论述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①】起源:中国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虽有所充实和发展,但并没有形成严密的知识系统,没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②】产生和初步发展:清朝末年随着师范教育的兴起而产生。①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08)。②廖世承编写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③陆志韦翻译出版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1926)。

【③】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因受到某些历史条件的限制,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也经历过艰难曲折。【④】目前的研究成果:

①研究内容不断扩展;②研究方法较多的采用了教学性实验、教育性试验以及实验室实验;③注意介绍国外教育心理学的文献;④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什么是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基本特征】

①连续性和阶段性。②定向性和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②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③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什么是观察力?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

【特点】:①目的更明确。②持久性明显发展。③精确性更高。④概括性更强。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②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③抽象记忆占优势。中学生情感发展特点。

【①】初中生:

①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②自相矛盾的情感(欺侮人与维护正义)。③少年的热情与冲动。④选择性友谊的建立。

⑤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爱与憎更加自觉、分明)。

【②】高中生:①个性化的情感(主要是与世界观相联系的情感)。②浪漫主义的热情。

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

【①】①中学生的社会性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环境以及伙伴关系的影响。②中学阶段是理想、兴趣、世界观和品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思想敏感。④中学阶段是一个过渡时期。

【②】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面貌很不稳定,可塑性大,这是心理成熟前动荡不安的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