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礼
出殡奠礼仪式流程
出殡奠礼仪式流程一、悼词宣读出殡奠礼仪式开始时,第一步是宣读悼词。
悼词通常由家属或主持人代表宣读,其内容通常包括对逝者的回忆和怀念,对逝者的赞美和祝福,以及对家属的慰藉和鼓励。
悼词的宣读通常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进行,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思。
二、进殡礼仪进殡礼仪是出殡奠礼仪式的重要环节之一,通常是亲友和家属在灵柩前排成队列,表达对逝者的最后告别和送行。
在进殡礼仪中,亲友和家属通常会向逝者献上花圈或花束,表示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此外,亲友和家属还可以向逝者行鞠躬礼,以示尊敬和悼念。
三、缅怀仪式缅怀仪式是出殡奠礼仪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通常是在进殡礼仪结束后进行。
在缅怀仪式中,亲友和家属可以共同祈祷,默哀或献上献花等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悼念。
缅怀仪式通常在庄严肃穆的音乐和氛围中进行,以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和哀思。
四、火化仪式火化仪式是出殡奠礼仪式中的最后一个环节,通常是在缅怀仪式结束后进行。
在火化仪式中,逝者的遗体被送入火炉,经过火化后转化为骨灰,最终将骨灰放入骨灰盒或骨灰瓮中保存。
火化仪式通常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进行,以表达对逝者的最后致敬和悼念。
五、安葬仪式安葬仪式是出殡奠礼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通常是在火化仪式结束后进行。
在安葬仪式中,逝者的骨灰被安放在墓地或骨灰安息处,家属和亲友可以在安葬仪式中为逝者祈福、献花或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安葬仪式通常在精心布置的场地中进行,以表达对逝者的永恒怀念和祝福。
总结出殡奠礼仪式是一种尊重和悼念逝者的仪式,通过宣读悼词、进殡礼仪、缅怀仪式、火化仪式和安葬仪式等环节,为逝者送行和致敬,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得到平安与幸福。
出殡奠礼仪式是一种传统的礼仪活动,具有浓厚的文化和宗教色彩,它不仅是对逝者的最后悼念和纪念,也是对生者的思考和警示,提醒我们珍惜生命,珍惜亲情,在有生之年好好珍惜每一天,活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愿每一个人都能珍惜当下,珍惜亲情,珍惜生命。
河南丧葬规矩
河南丧葬规矩
河南省的丧葬规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丧事守制:丧家在丧期内要遵守一定的守制,如不举行婚丧喜庆之事,不参加娱乐活动,不戴鲜艳的衣物等。
2. 丧葬仪式:丧葬仪式通常包括出殡、告别仪式和安葬等环节。
出殡时,亲友会前往丧家致以哀悼和慰问。
告别仪式一般在丧家或殡仪馆举行,亲友们会向逝者致以最后的告别。
安葬时,会将逝者的遗体埋葬在坟墓中,并进行相应的祭祀仪式。
3. 服饰要求:参加丧葬仪式时,一般要穿着素色的衣服,不戴鲜艳的饰品,以示哀悼之情。
丧家的亲属还会佩戴白纸花或黑色纸花,表示丧事之意。
4. 墓地选择:选择墓地时,一般会参考风水和传统习俗,墓地的位置和形状都有一定的规定。
5. 祭祀仪式:在一定的时间内,丧家会举行祭祀仪式,为逝者祈福祷告,祭奠祖先,并烧纸钱和供品。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矩可能会因地区、民族和个人习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具体的丧葬过程中,还应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法律规定。
殡葬礼俗及流程范文
殡葬礼俗及流程范文一、丧家接受各种祭奠品,包括纸钱、祭品等。
二、守灵1.丧家在家中上香,设有照片或遗像供奉,常常配有鲜花。
2.丧家供奉白米、水果、点心等食品,为逝者的亡灵提供食物。
3.丧家上香、焚烧纸钱,以求逝者得到超度。
三、殡仪馆入殓1.逝者遗体送到殡仪馆,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洗净,穿上整齐的寿衣。
2.常常由丧家亲属陪同坐在逝者遗体旁守灵,焚烧纸钱以供奉逝者。
3.通常,在逝者迎殡出殡的前一天晚上进行火化。
四、迎灵1.灵堂准备:家中悬挂白纸或吊挂白布,设有逝者的照片或遗像,并供奉鲜花与点心。
2.亲友吊唁:亲友到灵堂吊唁,向丧家表达哀悼之情,表示对逝者的尊敬和回忆。
五、出殡1.声挽歌舞:在出殡时,由一些专业的哀歌舞队在前引路。
2.仪仗队:由一些戴着白纸帽子、身穿白色斗篷的人组成,簇拥搬运灵柩的车队前进。
六、丧葬1.灵柩安放:将灵柩安放在丧车上,由家属和亲友一起举行最后的送别仪式,祈求逝者一路走好。
2.祭奠仪式:在坟地或骨灰安放处,举行祭祀、跪拜、献花、烧纸钱等仪式,以示尊敬和纪念。
3.随葬品:一些地区还会将逝者的随身物品或纪念品放入坟墓或骨灰盒中。
七、后事处理1.收祭品:家属收回全部祭品、纸钱等。
2.交付灵位:灵位交付给丧家,将逝者的名字刻在墓碑上或墓地石碑上,以纪念逝者。
八、祭祀与守孝1.祭祀:在逝者去世一周年、三周年、五周年、七周年等纪念日上,举行祭祀仪式。
2.守孝:亲属期间原则上需要守孝一年,期间禁止打扮得过于靓丽或戴任何装饰品。
以上是中国传统的殡葬礼俗及流程。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现代化的方式也逐渐被融入其中,以满足人们对逝者仪式的多样化需求。
但传统的殡葬仍然占据主流地位,因为它们代表着尊重逝者和传承家族传统的重要价值观。
丧葬礼仪的名词解释
丧葬礼仪的名词解释伴随着人们的生老病死,丧葬礼仪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丧葬礼仪是指人们为死者举办的一系列仪式和仪式流程的总称,旨在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悼念,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化的阶级行为。
一、公祭公祭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由政府或相关社会团体组织的隆重纪念逝者的仪式。
公祭以集体行为为基础,赋予了逝者权威和尊严。
公祭在人们的悲痛中,起到了缓解情绪、凝聚民心的作用。
通过公祭,人们可以共同追思,感受到社会对逝者的尊重和关爱,同时也彰显了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性。
二、告别仪式告别仪式是指亲友、同仁和社会团体组织的隆重而庄重的仪式,目的是送别逝者,表达对其的思念和敬意。
告别仪式通常分为两个环节:告别仪式前的守夜和告别仪式本身。
守夜是亲友和同仁在逝者灵位旁守夜,祭拜和送别逝者。
在守夜过程中,人们通常会悼念逝者的过往,分享逝者的生活故事,缅怀他们对我们的影响。
守夜过后,告别仪式正式开始。
告别仪式通常包括诵经、致辞、献花、敬烛等环节。
告别仪式的庄重和庄严体现了人们对逝者的最后悼念,也是对逝者生命的一种肯定和回忆。
通过告别仪式,人们能够以合适的方式与逝者道别,舒解自己的悲痛。
三、殡仪馆殡仪馆是指专门为接待丧事、处理逝者尸体、举行告别仪式等活动而设立的机构。
在殡仪馆中,逝者的遗体会得到妥善处理,同时为丧家提供安静、整洁的场所举办告别仪式。
殡仪馆的设置和规模因地域和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它们设有告别厅、冷藏室、祭扫礼室等功能区域,提供便捷的接待和服务设施,为丧家和前来悼念者提供方便。
殡仪馆的存在使丧家能够更好地组织告别仪式,为亲友提供一个尊重和追思逝者的场所。
它的存在也为逝者家庭提供了安慰和支持,让悼念者能够更好地处理亡者丧事。
四、丧车丧车是指用于将逝者遗体运送到告别仪式现场或安葬地点的专用车辆。
丧车通常由黑色或白色的豪华轿车改装而成,车顶和尾部常常装饰有哀悼标志。
丧车的使用,一方面是为了将逝者的遗体安全地运送到目的地,另一方面是为了凸显逝者的身份和尊严。
山东丧葬礼仪风俗
山东丧葬礼仪风俗山东省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山东的丧葬礼仪风俗中,有许多独特和特殊的传统。
首先,山东的丧葬仪式通常包括三个主要的环节:告别仪式、下葬仪式和祭奠仪式。
告别仪式是指将逝者的遗体装入棺木的仪式。
在这个环节中,亲友们会集聚在一起,为逝者送行并表达哀悼之情。
传统上,告别仪式在逝者的居所或者家中进行。
下葬仪式是指将逝者的遗体埋葬的仪式。
在山东,人们通常选择将逝者埋葬在地面上而不是火化。
下葬仪式通常在葬礼后的数日内进行,地点通常选在家族的墓地或者公共墓地。
在下葬仪式上,亲友们会为逝者献上鲜花和纸钱,并进行追悼仪式。
祭奠仪式是指为逝者祈福和纪念的仪式。
在山东,祭奠仪式通常在下葬仪式后的一段时间举行,目的是帮助逝者的灵魂安息,并为他们祈福。
在祭奠仪式上,人们会献上祭品,如食物、鲜花和纸钱,并进行祈祷和祝福。
除了这些主要的仪式,山东的丧葬仪式还包括一些特殊的风俗和习惯。
例如,山东人通常会在葬礼期间制作丧葬门楣,上面写有逝者的姓名和出生日期。
这是为了让人们知道逝者的身份,并向他们表示尊重。
此外,山东人还通常在葬礼期间摆放一块黑色的布,以示丧亲之痛。
在山东,还有一种特殊的葬礼风俗,被称为“三步礼”。
这种风俗是在送葬队伍即将到达墓地时进行的。
在这个仪式中,逝者的家人和朋友会在墓地入口处用砖石把路堵住,象征着难以割舍和难忍离别之情。
然后,葬礼队伍会再次用砖石修复道路,以表示结束了送葬的任务。
此外,在山东,有一种叫做“三年不祭,等于不孝”的习俗。
根据这个传统,人们相信逝者的灵魂需要在三年内得到祭祀和慰问,否则被视为不孝。
因此,每年逝者忌日的时候,家人会为逝者举行祭祀仪式,为其祈福。
总的来说,山东的丧葬礼仪风俗是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传统。
它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和纪念,也是对家族和社会团结和凝聚力的体现。
这个传统承载着人们对生死的理解和敬畏,以及对后人子孙的祝福和期望。
丧事七天流程(一)
丧事七天流程(一)丧事七天引言•丧事七天是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这一丧葬习俗主要包括各个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
丧事七天流程1.第一天:停灵设宴–家属停放逝者灵柩于灵堂。
–家人应设宴款待吊唁的亲友。
2.第二天:守灵祭奠–家属及吊唁者继续守灵。
–举行祭奠仪式,祭拜先人。
3.第三天:安葬仪式–举行丧葬仪式,将逝者送入坟墓。
–家属在坟前行祭拜礼。
4.第四天:临终祭拜–家属前往逝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祭奠先人。
–祭拜过程中,供奉食品、烟酒等物品。
5.第五天:报答亲友–家属准备礼品,回访吊唁的亲友。
–以表达感谢之情,同时传达家族的姓氏。
6.第六天:亲友离开–吊唁的亲友逐渐离开,返回各自的生活。
7.第七天:解除丧期–丧期结束,家属解除丧服。
–进行解丧仪式,标志着丧事的结束。
注意事项•家属需要遵守丧期期间的丧葬礼仪,尊重先人。
•各个流程中,应尽量避免过于奢华、浪费或过于节省。
•社会各界人士也应尊重丧事七天的传统,给予支持和理解。
结语•丧事七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先人的一种方式。
•通过遵守相关流程和礼仪,家族间的凝聚力和感情得以进一步加强。
补充亲友之间的互动1.慰问礼品:亲友在丧期期间会前来吊唁和慰问家属,慰问礼品是一种表达对逝者和家属的尊敬和关怀的方式。
常见的慰问礼品包括白花、水果、糕点和茶叶等。
2.吊唁辞:亲友在前往吊唁时常常会准备一份吊唁辞,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和对家属的慰问。
吊唁辞应简洁而庄重,避免使用过于生动和活泼的词语。
3.高朋满座:在停灵设宴和回访的过程中,亲友之间会有一定的互动交流,以缅怀逝者和传递问候。
这种互动有助于加深感情,强化家族之间的联系。
4.丧礼常识:在参与丧事七天的过程中,亲友应留意一些丧礼常识,比如避免穿着过于鲜艳的服饰、避免使用幸灾乐祸的语言等。
这些常识可以帮助维护丧事的庄重和尊严。
敬仰传统习俗1.尊重传统:丧事七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遵守传统习俗能够传承文化、维护社会秩序。
中国古代丧葬礼程序
中国古代丧葬礼程序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程序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丧期、告别仪式和后丧期。
1.丧期(丧葬期):
o丧家悬挂孝幡:在亲人过世后,丧家会悬挂孝幡,以示家中有人丧失。
o丧服穿戴:丧家成员会穿戴孝服,孝服的颜色和款式有规定,并且根据亲属关系的亲疏有所不同。
o守灵:去世后,会在家中或者丧志所设守灵。
o停工停业:丧家在亲人丧期内停止工作、停止经营生意。
o禁忌:丧家遵循一些禁忌,如禁止娱乐活动、禁止往来访客等。
2.告别仪式:
o备办灵柩:将亡者遗体安置于棺木中,并准备灵车。
o祭祀仪式:进行祭祀、烧纸扫墓等仪式,以祭奠亡者和祈愿亡者安宁。
o守夜:在告别仪式前,丧家成员会在亡者灵柩前守夜。
3.后丧期:
o安葬:将灵柩运往墓地或者火化,进行安葬或火葬。
o居丧:丧家在亲人告别仪式后继续居丧,时间相对
短暂,期间维持一定的丧制。
o解丧:后丧期结束后,丧家解除丧制,重归正常生活。
这些丧葬礼程序在古代中国常见于封建社会时期,具体的细节和规定会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参加追悼会的送礼规则
参加追悼会的送礼规则
参加追悼会的送礼规则因地区、文化和家庭习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以下是一些通常被遵循的指导原则:
1. 礼金:礼金是追悼会上最常见的礼物形式。
礼金金额通常取决于与逝者的关系亲近程度和个人经济状况。
一般来说,亲近的家人或好友可能会给更高的礼金,而普通朋友或同事则会给较低的礼金。
在封包礼金时,通常使用白色或素色纸封套,并在封皮上写上“奠仪”、“帛金”等黑字,以表示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
2. 挽幛、挽轴、挽额:这些也是追悼会上常见的礼品,通常是由亲友或团体送给逝者家属的。
挽幛、挽轴、挽额上通常会写上对逝者的悼词或挽联,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
3. 鲜花或花篮:鲜花或花篮也是追悼会上常见的礼品,可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
在选择鲜花时,通常以白色或黄色的花卉为主,如白色或黄色的菊花、百合等。
避免选择过于鲜艳或带有浓郁香味的花卉。
4. 祭品:一些地区或家庭习俗中,亲友会带上祭品如香烛、纸钱、鞭炮、“三牲”(猪、羊、鸡)、果品等,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
这些祭品通常会随同礼金或挽幛等一起送给逝者家属。
在送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尊重习俗:遵循当地的习俗和家庭习俗,避免送一些不合适或不受欢迎的礼物。
简洁为主:追悼会是一个庄重而悲伤的场合,因此礼物应该简洁而庄重,避免过于华丽或繁琐。
考虑家属感受:在送礼时,要考虑到逝者家属的感受,避免送一些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适或触景生情的礼物。
总之,参加追悼会时送礼是一种表达慰问和怀念的方式,但应该遵循当地的习俗和家庭习俗,尊重逝者和家属的感受。
参加丧事礼仪_丧事礼仪与禁忌
参加丧事礼仪_丧事礼仪与禁忌生老病死,这本就是人生的常态,那么要去参加丧事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加丧事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参加丧事礼仪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把对亡者处理当作极为庄严的事情。
亲友逝世了,我们通常都要到殡仪馆向其遗体告别,参加其葬礼或吊唁活动。
这种场合气氛肃穆,由于亲人去世,丧者家属情绪都比较哀伤。
为了体现自己对死者的尊重和对丧家的同情,参加丧礼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悲伤的情绪。
不能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更不能露出厌烦的神情甚或笑容。
着深色服装(或白色上衣深色裙裤)。
切忌穿得大花大绿;衣袖上要戴上黑纱,也可在胸前佩上白花。
不可昂首阔步,而应微微低头,缓步慢行。
讲话时发音要低调,不能有怪腔。
不可与参加丧礼的人交头接耳,议论其他事情,甚至谈笑风生;更不可结群吵闹,嬉戏追逐。
坚持参加到底,不中途退出。
对死者的家属进行劝慰,用温情关切的语言劝其节哀振作精神。
冷漠处之或哑口无言都是不适宜的。
祭扫的礼仪祭奠是对已逝先人的一种纪念形式。
一般可分两类:家庭祭奠和第1页共9页扫墓祭奠。
家庭祭奠,一般在父母、祖父母的生辰或忌日时举行。
通常是面对遗像,占燃馨香三炷和供奉水酒三杯,或者是以素色鲜花一束作为清供,以示纪念。
扫墓祭奠,一般在清明节、中秋节或春节举行。
祭扫先人墓地,一般有以下几项内容:馨香三炷,鞠躬悼念,寄托哀思。
墓前祭奠,过去凡晚辈都要行跪拜大礼,现在多以三鞠躬代替。
整修陵墓。
一般是给坟墓培土,并整修墓道。
由于平时雨水冲刷或其他原因,墓道或坟头自然受损,利用祭扫之际,可以进行整修和培高。
墓表可铲些草皮贴上,使草蔓延覆盖后可减少水土流失。
有的还可植树以作纪念。
献上花圈或一束鲜花,并打扫、清理坟墓周围环境。
亲友骨灰寄放在殡仪馆的,可献上微型花圈或绢花束,把骨灰盒的积尘掸净,瞻仰遗像,鞠躬行礼,并低头默哀。
丧事礼仪与禁忌(一)死亡禁忌死亡是自然规律,然而人们却极力回避,原因是死亡毕竟是凶祸灾难,对人们来说接触甚或听说死亡之事都是不吉利的。
丧葬白事有哪些讲究丧葬的礼仪风俗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喜事,自然也离不开白事,那么你知道这中间有哪些讲究?又有多少风俗?中国民间的丧葬习俗,通常是指在各地广为流传,并且约定成俗的规范化流程。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丧葬习俗的基本流程和一些常见的礼仪风俗。
骨灰盒一、丧葬白事有哪些讲究?通常流程如下:1、选寿穴,做寿材,选寿衣。
在中国各地的民间习俗之中,都会很注重老年人百年时的相关准备,而老人也并不忌讳,提前准备这些东西。
2、临终关怀。
送终是中国人十分注重的一个习俗,所以当家中老人处于弥留病重之际,所有人都必须停下自己的工作,赶回家中陪伴在老人的身边,陪老人走完生命之中的最后一程。
3、寿终正寝。
其实中国人常常说的寿终正寝的意思,就是老人去世以后需要将老人移床至正堂,也就是家中的正厅堂之中,因为这里是家中供奉神位的地方。
4、更衣,点长明灯。
民间的习俗规定,老人去世时不可以穿着生病时的衣服,所以必须换上寿衣。
另外民间习俗以为,需要为去世的人准备长明灯,才能让其安然达到另外一个世界。
5、报丧。
将亲人去世的消息告知亲朋好友,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
6、守灵、吊丧。
在未出殡之前,逝者的灵柩置于灵堂之上,亲人必须时刻守护着,谓之守灵。
吊丧指的是亲友对逝者的祭奠吊唁等活动。
7、择吉日,起灵出殡。
民间出殡一般以逝者去世三日以后为准,各地出殡仪仗多有不同。
公墓二、丧葬的礼仪风俗又有哪些呢?通常有以下这些:1.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2.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3.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4.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
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1、搬铺(有的地方叫调床)在亲人临近死亡时,将病人由卧房移至中堂临时铺设的软床上,称“搬铺”。
被搬铺者已知将离人世,召唤家人留遗言,分配遗物,嘱咐家人预备办理后事。
男移中堂左侧,女移右侧。
未成年人夭折,不移。
家有长辈,亦不移中堂而移侧屋。
2、送终老年人病危时,儿女都要在面前日夜守候谓之“送终”。
死前给男老人理发,一般是剃光头,妇女不剃头,只将头发梳整齐。
穿好寿衣,戴好帽子(哥在世不能戴帽)、穿好鞋袜(弟在世不能穿鞋,只穿袜子)等。
一方面因为死后胳膊、腿硬不好穿,另一方面按迷信说法,死后穿就“赤着身子去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内疚的。
咽气后,眼睛、口闭合不好的,再帮其合好。
口里含着拴着红头绳的铜钱。
把红头绳挽成圈,按男左女右的规矩挂在死者耳朵上。
“口中含宝”寓吉祥意,谓之“噙口钱”。
用白纸盖在脸上叫“蒙脸纸”。
这时在脚脖子套条麻绳叫“绊脚绳”,以防止“炸尸”,入殓时解开。
用手帕包着“打狗饼子”装在死者的袖筒里。
门上贴上白纸,男先死,白纸贴在左边门上,女先死,白纸贴在右边大门上。
死者年龄多大,就用多少根谷草扎成草把,放在死者床头前叉开,叫“隐身草”。
头面前面以碟、盏盛油放灯芯点燃为灯,称“长明灯”。
再放上一个阴瓶子,外面用高粱秆做框、纸糊的四方框灯罩挡风。
3、喊路老人咽气后,把以上这些物件整备好后,孝子应立即到大门前路口烧纸喊路。
让亲邻中高嗓门的一人喊:“×××明光大路向西南”。
意思是让老人的灵魂赴西南极乐世界。
连喊三声后,全家人才能大哭,又曰“举丧”。
在老盆里烧纸(老盆底钻三个洞)砍好哀棍,砍哀棍时,要注意选好一支较长柳树的枝,够所有孝子用的,粗头是老大的,依次截取,一根比一根长一点,干儿最后,全部用白纸剪穗子糊上,糊好白幡,曰招魂幡。
死一位糊一杆,死两位糊两杆。
4、戴孝比死者小的平辈、晚辈都要戴孝。
孝子(包括儿媳)戴重孝(布最好是粗麻布),并腰系辫好的麻绳,束顶帽外束麻绳坯子,塞上棉花,男左女右,意思是堵耳眼,不闻他事,专心守丧。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
一、服务仪式
传统的服务仪式主要包括安葬仪式、追悼仪式、丧柩仪式、开棺仪式、行善仪式等。
安葬仪式是将死者安葬的礼仪,包括火化、陵葬两种方式;
追悼仪式是为死者举行的悼念仪式,其中包括烟花、花篮、冥府行列等;
丧柩仪式是在将死者的尸体从家中出发前举行的仪式,此时家属要一起会同,为死者送行;开棺仪式是为死者开棺裹尸的仪式,主要是要表达家属
对死者的怀念;行善仪式是死者离开后要行的仪式,主要是要为死者祈福,使死者得到更多的慈祥、安乐。
二、灵前拜礼
传统的灵前拜礼是在死者被抬入殡仪馆或者火化厂后,家属要聚集在
一起,为死者举行的仪式,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祝福,家属们要以最深
的尊重和礼貌进行拜礼,并表达自己对死者的追忆。
在灵前拜礼仪式中,
家属们还会为死者送上各种供品,以表达自己恭敬的心意,表示死者一路
走好,一切安好。
三、七日仪式
传统的七日仪式是在死者的安葬仪式结束后。
邯郸农村丧葬礼仪流程
邯郸农村丧葬礼仪流程如下:
1.竖灵。
接收遗体后,在举行悼念仪式之前,先将死者灵柩树立
在堂屋中央,以供来宾吊唁。
2.收敛。
就是为死者换上新衣,理齐头发,以黄表纸将死者双眼
遮盖。
3.丧失协调。
即安排专人与逝者亲朋好友协商安排相关事宜。
4.引灵。
将亡人尸体停放完毕后,由引灵人员打开门帘,手捧香
炉、引魂幡静立于屋侧,以待家属人等引灵。
5.接体。
出殡当天,将棺材抬至堂屋停放,然后由孝子将"铭旌"覆
于棺上。
6.奠礼。
在堂屋里举行设祭仪式,以供来宾吊唁。
7.火化。
出殡当天,将棺材抬至火化场,然后由死者亲属铲几铲
土,接着由殡葬人员将棺材入炉火化。
8.出殡。
就是送亡人至墓地安葬。
9.安厝。
即暂时将骨灰盒存放在寺院或祠堂内。
10.后续关怀。
即每年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等都要到墓地祭奠
亡人。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在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有以下几个主要环节:1.预备仪式:在亡者去世后,家属会将其遗体清洗和穿上整洁的衣服。
然后将亡者遗体放在灵堂中,供人们前来祭拜。
家属也会邀请专业的丧葬承办人来进行后续的安排和流程。
2.烧香祭奠:在丧葬仪式中,家属和亲友会燃点香烛,并行三鞠躬,向亡者表示敬意和怀念。
此外,还会在丧礼中焚烧纸钱,以供给亡灵在冥界的生活所需。
3.打点浮装:在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还有一个特色环节称为“打点浮装”。
这是指义工通过点化和加工亡者的尸体,使其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体现对亡者的敬意和尊重。
4.奠酒敬烟:在丧葬仪式中,主持人会带领家属和亲友进行奠酒和敬烟仪式。
家属会将酒倒在地上,以示对亡者的敬意,同时还会向天空敬烟,以暗示将逝去的亲人送到天堂。
5.敞开灵棚:在葬礼仪式最后,家属会敞开灵棚,让亲友们可以亲自观看遗体。
这个环节旨在让人们有机会一睹亡者的容颜,表达他们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6.送殡行礼:在丧葬仪式的最后,亲友们会前往墓地或火葬场,进行最后的送别仪式。
他们会在墓前燃烧纸钱和香烛,向亡者祈福,并向亡者的灵魂表达敬意和告别。
这些传统的丧葬礼仪,不仅是对亡者的一种尊重和缅怀,同时也是对生者的一种慰藉和安慰。
通过这些仪式和习俗,家属和亲友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思念之情,告别逝去的亲人,并为亡灵祈福。
在这些仪式中,亲友们可以在共同的悲痛中凝聚力量,共同面对生命的不可逆转和生死的无常。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观念改变,一些传统丧葬礼仪已经有所改变和转变。
例如,在一些大城市,人们更倾向于简化丧葬仪式,使之更加庄重而不繁琐。
此外,有些地方也开始推行生态葬,以更加环保和文明的方式处理逝者的遗体。
总之,中国传统丧葬礼仪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系列的仪式和习俗,表达了对亡者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出现改变,但其核心价值依然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
2024年丧事礼仪常识
丧事礼仪常识 篇2
1、办理墓穴落葬的程序有哪些?
申请人领到《墓穴证》后预约骨灰安葬日期,并领取《落葬单》;落葬当日凭《落葬单》到墓地现场,在公墓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骨灰落葬。
2、购墓后,公墓可否临时寄存骨灰盒?
6、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7、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四)选择殡仪馆
殡仪馆是专门为逝者处理后事、为亲属提供丧事服务的场所。中国的殡仪馆始于19世纪20年代,它是我国近代社会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推行火葬,各地陆续建起一批火葬场,这些为推行火葬服务建立的火葬场后来逐步过渡到具有接尸、悼念、火化、骨灰寄存等功能的殡仪馆。
现代意义的殡仪馆以具备为丧事活动提供全面服务的功能,而成为今天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搁棺介绍
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枢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棺 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 使搁棺,时间也不长。
居丧介绍
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穿草鞋(现在已不常见) ;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女各依其与死者关系的远近,穿孝服,戴 教帽。孝子在居丧期间(一般为一月或百日)不能理发,不能同房,不能会晤亲友、参加宴会 、进寺庙等。尤其是在安葬之前,这些习俗必须严守,否则不吉。
老人的葬礼应有的礼仪
老人的葬礼应有的礼仪
老人葬礼的礼仪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丧葬报丧:家属通知亲朋好友去世的消息,通常会有一位亲属专门负责接待前来慰问的客人。
2.更衣:将逝者的遗体穿上整洁的衣物,通常会选用棉布、麻布等素色布料。
3.入殓:将逝者遗体安放于棺木中。
在此之前,家属会为逝者放入一些寓意吉祥的物品,如花生、红枣、硬币等。
4.设灵:在家中为逝者设立灵堂,摆放照片、香炉、鲜花、祭品等。
家属会在灵堂前守夜祭拜,以示哀悼。
5.出殡:举行葬礼的日子,家属护送棺木至墓地或火化场。
沿途,家属会撒纸钱、燃放鞭炮,以示驱邪。
6.下葬或火化:将棺木安葬于墓地或进行火化。
火化后的骨灰会被收入骨灰盒,安放于家中或公墓。
7.丧事风俗:根据地区和民族习俗,举行丧事活动,如诵经、超度、祭祀等。
8.丧期与丧服:家属在丧期内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如不参加喜事、佩戴孝饰、身着素色衣物等。
丧期一般为三七二十一天,但根据地区和习俗,有的地方丧期为百日或一年。
9.丧事宴请:葬礼结束后,家属会宴请亲朋好友,表示感谢。
宴席上通常不饮酒、不吃荤腥食物。
10.丧事结束:丧期结束后,家属会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表示告别逝者。
此后,家属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以上是老人葬礼的一般礼仪,但具体习俗会因地区、民族、家庭背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葬礼时,应尊重逝者及其家属的意愿,遵循当地的习俗。
丧葬流程及注意事项
丧葬流程及注意事项
丧葬流程及注意事项
1.报丧:家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于本地县级或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报丧。
2.丧葬礼仪:订丧葬安排,安排礼仪,安排丧宴,挽联或挽祭文辞。
3.装棺安葬:选择墓地,准备棺木、棺墓,装棺,安葬。
4.丧葬费用:丧葬费用是安葬的必要条件,不可忽视。
根据家庭实际经济情况,购买适当的棺木。
5.穿秋:可以穿白衣、白裙参加追悼,黑色衣服不宜选择。
6.丧礼仪式:流程一般包括运棺、抬棺、火化过程、安葬仪式和伴随礼仪等。
7.安棺仪式:在安棺仪式上,家属有责任为死者开光表示思念。
8.火化前准备:家属要准备煤、清水、棉被等,做好轿棺及火化准备。
9.火化: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当地政府的具体安排,正常火化和彻底清理工作。
10.注意事项:
(1)丧葬办理程序一定要完整,办理时特别要注意各项手续;
(2)按照家庭的经济情况筹备合理的费用;
(3)注意乔迁重居时不要把逝者做回本乡;
(4)不仅要办好葬礼,还要注意集体安慰。
丧葬礼仪【范本模板】
丧葬礼仪现在新丧大多以三天为期,下面按时间先后,详列各项事宜。
第一节:第一天一、穿寿衣人病危时,绝气之前,先穿寿衣.夫妇先亡一方的,穿寿衣为单数;夫妇双亡的,穿寿衣为双数。
两头见棉,取“以棉(眠)为安”之意。
二、烧背褡先人在灵床上咽下最后一口气,儿女把事先准备好的背褡搭在门槛上(背褡内装纸钱元宝),点火烧之.同时念叨:金童玉女,前来背褡,西去路上,好生伺候。
并呼唤亡人(爹、娘)看好钱褡,该用就用,该花就花,千万不要委屈自己.一路走好,仙界去安家。
待烧完背褡后方可举哀痛哭。
三、丢噙口钱噙口钱是一枚青铜钱,由长子丢入死者口内,为“口中含宝”,寓吉祥之意。
四、放饼子和麸子亡人已逝,包一包麸子和一包小圆饼分别放在死者左右手中,同时念歌:“走到蚂蚁山,麸子撒两边。
走到恶狗山,饼子撒两边。
”使死者在去阴司的路上一路平安.五、系绊脚绳人死后停尸在屋当门灵床上,用一条麻绳捆住两脚,以防炸尸.到辞灵或入殓时,再解开去掉。
六、盖蒙脸纸用一张白纸盖上脸,从头部向下盖。
因死后脸色难看,以免亲人伤心或害怕.七、放隐身草隐身草就是一把谷草,呈三角形放在灵床前面。
八、烧倒头纸意为给死者送钱,亲人痛哭一场.九、做倒头面做一碗面条,放在棺头前面,叫倒头面,斜插一双筷子,备死者食用.十、点长明灯在棺材前面放一盏油灯,为死者照路,从点上一直到油尽自灭,不能添油.十一、挂衣服在堂屋北墙立一把扫帚,把死者生前穿的一件衣服挂在扫帚上,下葬时烧掉。
十二、放粮食棺后放一袋粮食,敞开袋口,斜靠棺上,抬棺时使粮食自然倾洒,向前洒得越长越好。
十三、剪岁数纸按死者岁数,有多少岁就剪多少对,用死者拐棍挂在胡同口,男左女右,以示家中亡人,街坊邻居前来吊纸。
第二天晚上辞灵时烧掉,换上一方形白布。
十四、做孝服孝家主要成员,用麻系腰,戴孝帽,系孝带。
十五、搭灵棚在灵堂门外搭灵棚,设香案,摆祭品,立牌位。
正中间挂竹帘,安放遗像,像下用白纸写一大“奠”字,像侧写丧联。
丧葬礼
丧棚、灵台
(七)发引、送殡
发引前,众孝子披麻戴孝,手持哀杖, 将牢盆摔破,一人高声报路,孝子、亲朋痛 哭慢行,纸人、纸马伴随前进。 至坟地,按方向置棺土圹内。如夫妻均 已去世,则要两棺并列,中间搭桥,以示至 黄泉相会之意。棺材的前上方放置弓箭、饭 罐,然后封土筑坟。坟为圆形。丧葬毕,众 亲属哀号回家。
二、丧葬礼的来由
死亡,是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标 志着人将从此脱离社会。在传统社会里, 又普遍认为死亡并非是人的消失,而是他 从一个世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活着时在 人世间,死后则去了阴间。怎样处理死尸, 则是活着的人的事。做这件事,即表达了 活着的人与死人的感情纠葛:哀悼、思念、 依恋、评价;同样也表达出活着的人对生 与死(人世间和阴间)这样一个严重问题 的思考。
(一)丧礼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 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 而葬。 ——《礼记• 王制》 由此可见,死者社会地位越高,丧礼越繁缛, 拖的时间越长;即使是一般人,也要到死后 第三天才大殓,三个月才落葬。
(二)葬礼
我国历史上曾实行过的葬法有:天葬、水葬、 火葬、土葬、墓葬、食葬、岩洞葬、崖葬、 悬棺葬、瓮葬、塔葬、风葬、衣冠葬、二次 葬、复合葬等。
纸屋
纸人
(四)送行
习俗在死后的第三天傍晚要送行,俗“送 盘川”。送行时二人抬着灵位牌楼,二人抬 纸轿 ,亲属随后,并小声祷告,喊死者去拾 钱。送至十字路口,便将纸冥器物烧掉,并 将周围用水环泼,以示财不外溢。焚烧完毕, 众亲属哭着走回家中。
(五)讣告
人死后,其家属主丧人用文字讣告众亲友周知。 讣闻上要写明死的时间及开吊祭葬的日期。亲友接 到讣闻(穷人叫“报丧”,派人到亲友家口头通知 某月某日烧纸吊丧)后即准备吊丧祭礼,吊丧者一 般用三牲祭礼(三鲜供:猪头、鲤鱼、公鸡)或糖 供、菜供,亲友关系疏远的便是三事祭盏(缺蜡烛) 或只送一块铂(大德宝,小德宝或粗铂),到期前 往吊唁。
丧事礼节习俗
丧事礼节习俗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
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
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
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
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
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生活只够温饱或稍宽裕之家,遇丧事无力大操大办,但父、母辞世仍是“当大事”,必遵的礼仪及民俗不允稍有疏忽。
寿终正寝父(母)病重,亲人环侍,医生已明告“预备后事”,一切早有准备,只一咽气即抬尸堂屋头向神龛脚向大门停放,称寿终正寝。
忌顺梁横放,忌头不向神龛。
同时撤去病榻卧具,古称易箦。
死于户外(医院例外)或不是直系亲人,不能停尸堂屋。
乡下多平房有揭卧处屋瓦三匹“便灵魂升天”之俗.城市则无。
也有尚未咽气扶其倚坐堂屋正中脚踩米斗,子女环跪呼号,希冀回苏以表依恋及孝思的。
烧倒头纸,点过桥灯在死尸脚下置盆烧纸钱称烧倒头纸,灰烬不弃,包好放棺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丧葬礼
一、何为丧葬礼
丧葬礼包括丧礼和葬礼两部分。
丧礼是指死者临终直至落葬之前的一系列仪式行为。
葬礼是指各种不同的葬法以及落葬时的仪式行为。
(一)丧礼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
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
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
——《礼记•王制》
由此可见,死者社会地位越高,丧礼越繁缛,拖的时间越长;即使是一般人,也要到死后第三天才大殓,三个月才落葬。
(二)葬礼
我国历史上曾实行过的葬法有: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墓葬、食葬、岩洞葬、崖葬、悬棺葬、瓮葬、塔葬、风葬、衣冠葬、二次葬、复合葬等。
1.天葬
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周易•系辞传》
现咱一些地区仍实行天葬,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天葬形式又有所不同。
附:印度、西藏、玉树的天葬图片
2.水葬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
附:印度的水葬图片
3.火葬
火葬就是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撒于水中或空中的做法。
附:火葬图片及骨灰图片
4.土葬
土葬,又称埋葬,是将尸体放置于棺材中,再将棺材埋在地里的做法。
附:土葬图片
5.墓葬
墓葬俗称山坟,古墓葬是指清代以前的墓葬。
附:墓葬图片
6.塔葬
塔葬是中国藏族的藏仪风俗之一,是藏族中最为高贵、最高待遇与最高规格的葬式,又称灵塔葬。
附:塔葬图片
7.悬棺葬
悬棺葬就是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的葬法。
附:悬棺葬图片
二、丧葬礼的来由
死亡,是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标志着人将从此脱离社会。
在传统社会里,又普遍认为死亡并非是人的消失,而是他从一个世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活着时
在人世间,死后则去了阴间。
怎样处理死尸,则是活着的人的事。
做这件事,即表达了活着的人与死人的感情纠葛:哀悼、思念、依恋、评价;同样也表达出活着的人对生与死(人世间和阴间)这样一个严重问题的思考。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
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
所重所爱,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部忍为也,故有葬死之义。
——《吕氏春秋•节葬》
三、古代丧葬礼
历史上,由于时代、民族、地域的不同,丧葬礼仪程都有差异,在这里主要叙述汉族中原地区的传统丧葬礼。
(一)古代丧葬礼的仪程
死者弥留之际,要为其换一下铺位,称“易簧”。
临终,用新絮放在他的口鼻上,称“属纩”试一试是否断气,新絮很轻,如果不见飘动,就证明已经断气。
人一死,家人就要为他招魂,称为“复”。
古代有专门招魂的人,称“复者”。
此人持死者上衣,从前方上屋顶,向北呼叫死者名字:“某某,回来呀!”共呼三长声,以为死者魂魄已归附此衣,然后从后方下屋,将衣盖在死者身上。
此衣称“寿衣”。
接着为死者沐浴,还要在死者口中放入玉器、珠宝、钱币一类东西,总之是不能让人空着嘴离开人间,称“饭含”。
绵延至后世,民间一般称为“停尸”。
把尸体移至中堂木板床上,头北脚南,尸体头前置“长明灯”,说是为死者灵魂引路的。
灯侧放一碗满饭,饭上竖插一双筷或棍子,俗称“打狗棒”。
意思是让亡灵打狗用。
附:长明灯图片
长辈亡故,子孙要戴重孝,奔赴亲友家叩头报告凶讯以及丧葬礼日期等安排事宜,称“报丧”。
报丧人一般只在门外报告死讯,不可进入别人家门。
吊唁,又称“吊孝”、“吊丧”。
指亲友上门哀悼死者并慰问丧家的礼仪。
宾客上门吊唁时,孝子和家属跪于灵案西侧答礼,还有哭灵的仪节。
附:吊丧图片及灵棚图片
装殓尸体的仪节也很讲究,有小殓、大殓之分。
小殓是给死者穿寿衣,大殓是把尸体装入棺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向死者遗体告别,俗称“入棺”、“入木”、“落材”。
大殓后,一般都要停棺待葬达数月之久,这段时间称为“殡”。
一般人停棺在家,春秋时诸侯则停棺于宗庙。
这段时间里,家人要请人占卜,选定墓地和落葬日期
出殡下葬时,要在门口举行奠仪,然后柩车出动,死者亲属列队护送到墓地,一律穿丧服。
拉柩车的绳子称为“绋”,执绋人要唱哀歌,称为“挽歌”。
送葬队伍由开路神、引路幡开道。
四、现代丧葬礼
由于丧葬礼在古代的程序比较繁琐,而且花费比较大,一些人家承担不起,所以随着时间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丧葬礼逐渐演变为了现代的形式。
(一)纸幡
有丧事的人家,要用表寸纸剪成纸杖放置大门外旁边(放在门左说明死了男性,右则为女性),门扇上用宽约四寸的长表寸纸贴成“X”形(若两位老人有一位健在,贴成“/”或“\”形),门框两边贴无字的表寸纸或蓝色纸,如对联形,
这是对外向亲友告知家有丧事。
重孝子不能自由出入家门,所有外事活动都必须停止。
附:纸幡图片
(二)盖棺入殓
将死者换上寿衣、寿帽、寿靴,用纸蒙脸。
用茴缚双足腕,盖棺缝用纸封贴,棺头上置饭罐,子女等亲属要在馆旁昼夜守候(谓之“守丧”)。
(三)扎纸罩
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人死后到阴间与在世一样。
所以为了尽孝道,子女亲属便为死者扎纸罩。
纸罩一般为纸屋、纸轿、纸马(男性)、纸牛(女性)、纸人等,现在有扎纸电视机、纸轿车等。
纸罩为送行和送殡时用,要烧掉。
附:纸屋、
(四)送行
习俗在死后的第三天傍晚要送行,俗“送盘川”。
送行时二人抬着灵位牌楼,二人抬纸轿,亲属随后,并小声祷告,喊死者去拾钱。
送至十字路口,便将纸冥器物烧掉,并将周围用水环泼,以示财不外溢。
焚烧完毕,众亲属哭着走回家中。
(五)讣告
人死后,其家属主丧人用文字讣告众亲友周知。
讣闻上要写明死的时间及开吊祭葬的日期。
亲友接到讣闻(穷人叫“报丧”,派人到亲友家口头通知某月某日烧纸吊丧)后即准备吊丧祭礼,吊丧者一般用三牲祭礼(三鲜供:猪头、鲤鱼、公鸡)或糖供、菜供,亲友关系疏远的便是三事祭盏(缺蜡烛)或只送一块铂(大德宝,小德宝或粗铂),到期前往吊唁。
(六)吊丧
吊丧,俗称出殡,即集体悼唁祭拜。
吊唁,要在死者灵前搭丧棚,上有起脊棚顶,正面用秫秸箔隔开,正前方放灵桌,以便放置祭品。
两面围成墙形,晚辈亲属在两旁跪棚谢客。
吊丧时,吊丧人要先到收吊礼的地方进行记,在吊礼单上由登记人记下吊丧人的姓名、祭品名称等。
然后由主持丧事的总管(俗称“大老执”)安排,按先后顺序进入丧棚吊唁。
吊丧时,要鸣炮,奏哀乐;吊丧人至灵前哀哭,行跪拜礼。
(客人吊丧之前,要先开丧,即子女至亲在灵棚行跪拜礼,并大哭一场)行跪拜礼时,由一人在前主祭,行二十四拜或十八拜礼(简单的行八拜礼),其余的人,则跪在后边陪祭。
附:丧棚、灵台
(七)发引、送殡
发引前,众孝子披麻戴孝,手持哀杖,将牢盆摔破,一人高声报路,孝子、亲朋痛哭慢行,纸人、纸马伴随前进。
至坟地,按方向置棺土圹内。
如夫妻均已去世,则要两棺并列,中间搭桥,以示至黄泉相会之意。
棺材的前上方放置弓箭、饭罐,然后封土筑坟。
坟为圆形。
丧葬毕,众亲属哀号回家。
附:送殡图片
(八)谢丧
孝子除当日追悼发引谢丧外,还要在第二天黎明时,由一人携地毯领到附近的亲友门外作踵谢,引领人高喊“谢金子啦!”即俗话称“谢金子”。
如路途遥远,不亲往踵谢,便邮寄谢柬,以示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