瘈脉与抽动症
郑州中医治抽动症
![郑州中医治抽动症](https://img.taocdn.com/s3/m/4bd436deb14e852458fb5715.png)
抽动症在儿童身上多有体现,为了彻底祛除折磨孩子的这一病症,家长可谓绞尽了脑汁。
其实,抽动症在我国古代的医学文献中有所记载,多属“筋惕肉瞤”、“瘛疭”、“抽搐”、“肝风”等范畴。
现在可以分别针对不同的临床表现,再结合中医治疗抽动症的方法归纳如下。
中医怎么治疗小儿抽动症?
补心安神,滋阴清热。
痰火动风,乃是致使抽动症的根本原因。
但火又有虚实之分,肾气不足,病久致虚,每多出现虚火上炎症状,这时患儿常伴有失眠多梦、心烦惊悸、脉多细数,口舌生疮、唇红苔燥、面赤火升。
抽动的频率常表现出徐缓断续,临床治疗时,切忌苦寒直折,以防苦燥伤阴加甚,更不可妄投镇肝之剂。
养心安神,益胃缓中。
呈如上述,病症初起,多因痰火动风,但延久津耗,必致心、肝、脾三脏俱伤,遂致阴阳失平,五藏失养,而浮火妄动,上扰心神,故多抽动。
这时患儿常伴有面恍少华、舌红苔少、消瘦纳呆、多汗乏力、四肢疲惫、睡中惊醒等心阴不足象。
若见此症,可用甘麦大枣煮粥食用,以达养心安神、益胃缓中之效。
每日一学:河南郑防褚庆存:要重视对患儿的心理的疏通和调理。
患儿受到周围人群的嘲笑和讥讽,长期经受不健康的精神因素刺激,心理压力过大。
这时候,家长应该多给孩子鼓励,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控制与恢复。
抽动症
![抽动症](https://img.taocdn.com/s3/m/2a92612eb4daa58da0114ab7.png)
什么叫抽动症?抽动症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简称,又叫多发性抽动症,是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复发性、不自主、快速无目的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征候群。
(抽动症是指身体某部位肌肉或某些肌群突然、快速、不自主、反复地收缩或运动。
这种抽动可发生于身体多数部位的骨骼肌,因此,称为多发性抽动症。
)迄今为止发病原因仍不清楚。
有些学者认为脑部有病变,与大脑基底神经节发育及功能障碍有关,主要是神经递质功能失调,尤其是多巴胺活动过度,所以引起抽动、多动;也有些学者认为大多数儿童到了发育期以后会自动好转,用脑部病变不太好解释,可能和家庭、学校教育方式有一定关系,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中起很大的作用;此外,精神因素、遗传因素、胚胎发育及感染等对此病均有一定影响。
1825年Itard 描述了一位法国年轻贵族女人的病情:7 岁起患有不自主抽动,开始头部和手臂抽动,以后累及面部和肩部。
当时并无命名。
1885年法国医生Geore Gilles de la Tourette 报告了8例相似病例,并进一部描述了疾病症状和阐述了疾病的本质,所以后人便称此病为Tourette 综合征。
根据其多组肌群抽动的发病特点,又称为多发性抽动(mulfiple fics )或慢性多发性抽动(chronic muitiple Tic);其抽动、发音多为爆发性突然发作,又称冲动性肌痉挛;临床上可见进行性运动和精神症状,故又有人称为进行性抽搐;有部分病例若干年后出现秽语现象,即成为抽动-秽语综合症。
简称抽动症。
哪些孩子易患抽动症?一般儿童多在少年期发病,90%在10岁以前第1次发病。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早产、难产、剖腹产儿童多患此病,其中以剖腹产最多见。
另外,性格内向、行为异常、胆小、性情执拗、人格发育不全的孩子也多见,家族中有类似病史,与精神行为异常的人有血缘关系的人也易被遗传。
抽动症的抽动特点?抽动快速、多组肌群同时出现。
面部肌肉抽动多表现为眨眼、斜眼、扬眉、皱眉、咧嘴、耸鼻、作怪相等;头颈部肌肉抽动则为点头、摇头、挺脖子、耸肩等;躯干部肌肉抽动则为挺胸、扭腰、腹肌抽动;上肢抽动表现为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下肢抽动表现为抖腿、踢腿、踮脚甚至步态异常。
什么是抽动症
![什么是抽动症](https://img.taocdn.com/s3/m/26b3667f8e9951e79b8927cc.png)
什么是抽动症什么是抽动症?很多患者因为缺乏相关知识,没有及时去医院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遗憾后生,那,抽动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看下下文你就知道。
1.常见症状以儿童秽语抽动综合征为代表。
抽动系童年起病,慢性病程,由“爆破状”不自主发声,包括秽语及多发性抽动等特点所组成的综合征候群。
本病常见于2~17岁儿童,累及面、颈肩部肌群和呼吸肌群,刻板的惊愕反应、喉中发声、扮鬼脸,伴秽语、重复他人语言。
偶有自损舌尖或手指等。
首发症状常先为头面部抽动,发声,病程中可交替出现各部位抽动如眨眼、皱眉、蹙眉、撅嘴、摇头、耸肩、屈肘、蹬足、踢足、惊跃、弯腰等。
精神紧张时症状明显加重2.发作时间抽动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迅速的、反复发作的、无节律的固定形式的运动或发声。
典型的抽动在频率上是波动的,经常在兴奋和激动等先兆之后发生。
除了抽动外,许多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者,患有注意缺损多动症(ADHD)或者强迫症(OCD)。
这些共存的疾病加重了功能障碍。
男孩比女孩存在显著的高比率7.5:1。
3.好发年龄抽动症在学龄儿童中很普遍,最近的研究显示,患病率至少21%。
大多数抽动症是短暂的,而小部分儿童则有持续抽动和行为问题。
抽动症到成人期趋于稳定,一些患者甚至可完全缓解。
抽动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包含遗传因素,但遗传方式不清楚。
抽动秽语综合征和行为障碍如注意缺损多动症(ADHD)及强迫症(OCD)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证实,与ADHD共病,大大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和他们的社会心理功能。
褚庆存指出抽动症是一种秽语及多发性抽动等为特点的疾病,很多人当前对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所以需要更多方面的相关研究,从而更深入地让患者认识和防治抽动症。
抽动症的表现 小儿抽动症的病因有哪些
![抽动症的表现 小儿抽动症的病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fe92038ccbff121dd368369.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抽动症的表现小儿抽动症的病因有哪些
导语:小儿抽动症是近年来才被人们所熟知的,但是因为孩子在年龄较小时发病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很多家长不明白小儿抽动症的形成原因和症状,所以
小儿抽动症是近年来才被人们所熟知的,但是因为孩子在年龄较小时发病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很多家长不明白小儿抽动症的形成原因和症状,所以当发现孩子患有小儿抽动症时,情况已经非常严重。
所以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儿抽动症的主要成因,希望能给各位家长朋友带来帮助。
小儿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慢性神经精神性疾病,可表现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运动抽动常表现为眨眼、眼球转动、皱额、努嘴、缩鼻、伸舌、张口、摇头、点头、伸脖、耸肩、挺胸、深吸气等,重者出现各种形态奇特的复杂性抽动,如冲动性地触摸东西、刺戳动作、跺脚、似触电样全身抖动、走路回旋、转动腰臀、蹲下跪地等。
发声抽动一般表现为清嗓、咳嗽、吸鼻、吐痰声、哼声、吠叫声、啊叫声等,也可表现复杂性发声,如重复无意义的语音或脏话。
上述抽动症状在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好时会轻些,在晚上入睡后则完全消失,而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生气、惊吓、过度兴奋、过度疲劳、感冒发热等往往是加重抽动的因素。
由于症状复杂多变,容易误诊。
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围产期损害,如产伤、窒息、早产及社会心理因素如家庭不和、过严家教、学习负担过重等有关,儿童受惊吓或精神紧张常常是发病的诱因。
小儿抽动症的症状可以时轻时重,呈波浪式进展。
在青春期后大约40%—50%的病人抽动症状可自行缓解,25%—30%病人抽动症状明显减
生活常识分享。
小孩抽动症是什么原因
![小孩抽动症是什么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f969ae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f.png)
小孩抽动症是什么原因小孩抽动症,也被称为儿童抽动症或抽动障碍,是一种神经行为障碍,其主要特征是患者出现多种不自主的、反复出现的运动或声音。
这些运动和声音被称为抽动,可以是简单的眨眼、颈部抽动,也可以是复杂的面部抽动或肢体抽动。
尽管小孩抽动症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但成年人也可能患上抽动障碍。
虽然小孩抽动症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有一些因素被认为与其发生有关。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小孩抽动症可能与遗传有关。
有些家庭中存在有家族性的抽动症状。
研究人员发现,某些基因变异与抽动症的发生有关。
2. 大脑发育异常:大脑是控制身体运动的重要器官,小孩抽动症可能与大脑的发育异常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在抽动症患者的大脑中,一些神经通路的功能可能存在问题,尤其是与体运动控制相关的通路。
3. 神经递质的失衡:神经递质是一种神经化学物质,它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研究人员认为,小孩抽动症可能与神经递质的失衡有关。
例如,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在运动控制和情绪调节中起关键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多巴胺和其他神经递质在抽动症患者中的水平可能有所不同。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可能对小孩抽动症的发生起到一定影响。
例如,母亲在孕期吸烟、饮酒或使用药物,可能增加儿童患抽动症的风险。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小孩过度受到焦虑、紧张或兴奋等心理压力时,抽动症状可能会加重。
5. 其他因素:除以上提到的因素外,一些研究还发现与儿童抽动症发生相关的其他因素,例如生物化学的异常、神经系统的不完善、免疫系统的问题等。
但这些因素的确切作用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需要注意的是,小孩抽动症不是由于孩子的教养问题或者家庭环境导致的。
虽然某些外部因素可能影响抽动症状的严重程度,但它们并不是抽动症的根本原因。
尽管我们对小孩抽动症的原因了解有限,但对于减轻抽动症状和管理疾病,我们有一些可行的方法。
通常,治疗小孩抽动症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教育、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等。
了解抽动症的常见症状
![了解抽动症的常见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f4c9db057c1cfad6185fa710.png)
了解抽动症的常见症状平时大家需要注意抽动症的出现,很多的孩子在出现这种疾病之后,会造成孩子的情绪波动很大,而且喜欢一成不变,平时上课,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大家需要注意其中的症状表现,希望大家了解抽动症的常见症状?具体的症状表现都有哪些。
患者在患有抽动症的时候会突然的、快速的、不自主的、重复的肌肉抽动。
起始抽动症状比较轻,通常以眼、面肌开始抽动,而后抽动症状逐渐加重,牵涉部位更广,从头部发展到颈、肩、上肢、躯于及下肢,形成多部位的抽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出现各种难以克制的、形态奇特的运动抽动:比如刺戳动作、脚踢、下蹲、走路旋转等。
有部分病例以多发性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或发声抽动在运动抽动发作之后1~2年后出现;或单一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如无音节的喊叫,各式各样的动物叫声、清嗓声,或发出无意义的字句声,或不适当的语句,往往是重复刻板地秽语。
有的甚至模仿动作和言语:部分患儿出现模仿动作、重复言语、强迫动作或其他奇特的行为。
可见当患者出现抽动症的时候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言谈举止有异常的时候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以免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所以家长多了解一点关于抽动症的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现代很多孩子由于从小就比较孤单没有玩伴,在性格或者肢体上慢慢的发生改变,抽动症是孩子在小时候经常患的一种疾病,该疾病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抽动,有的时候嘴角会不停的抽搐,说话还经常重复别人的,甚至会模仿动物的叫声,对抽动症的患者而言在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的恢复抽动症,家长应该帮助做如下几点康复措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自己的病是可以治好的,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了解自己的不可控制症状是因疾病而致,就象头痛时捂头一样自然,同学们是可以理解的,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
主动和同学交往,以增进友谊。
当影响学习使成绩下降时,要知道是暂时的,通过加倍努力后会追上超过别人的。
抽动症会引发什么疾病
![抽动症会引发什么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a182e57cf01dc281e53af08c.png)
抽动症会引发什么疾病
*导读:我们都知道,抽动症是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一种
疾病,对于抽动症,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将会引起相关的并发症产……
我们都知道,抽动症是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一种疾病,对于抽动症,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将会引起相关的并发症产生,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由抽动症引起的疾病是什么,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抽动症并发症包括:多动症。
有些抽动症患者会出现抽动症并伴有多动症,其表现除肢体抽动,面部抽动,声音抽动外,还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涣散、多动、冲动、成绩下降等情况,这些都是抽动症并伴有多动症的表现。
二、抽动症的并发症表现为强迫症。
抽动症患者常伴有强迫症,抽动症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抽动,而强迫症主要在于无法控制自己的精神,从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两者并发可能会表现为:明知不对而欲罢不能,始终无法摆脱,有时很痛苦,会出现自残行为,如咬舌、咬破手指、损伤皮肤、毁容等,常留下感染或疤痕,甚至流露出不想活下去的念头,对此务必高度警惕,防止意外。
三、抽动症的并发症还表现为品行障碍。
对于抽动症并发品行障碍的现象,一些抽动症患者家长以及亲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批评教育,甚至进行打骂等都会引起抽动症患者的品行障碍,病情的加重,进而导致患儿的反社会倾向,造成无法估计的反社会行为。
由此可见,对于抽动症这种疾病,我们应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将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行为的,应该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耽误病情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产生。
中医对于抽动症的认知属于“慢惊风,瘛疭,...
![中医对于抽动症的认知属于“慢惊风,瘛疭,...](https://img.taocdn.com/s3/m/155bd61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d.png)
中医对于抽动症的认知属于“慢惊风,瘛疭,...
中医对于抽动症的认知属于“慢惊风,瘛疭,肝风症”。
病因:先天禀赋不足,风、热等外邪入侵,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等。
分型大致概括:风热表证,肾虚,痰热中阻,脾虚,肝阳上亢。
治疗方剂大致涉及:牵正散,天麻钩藤饮,温胆汤,四君子汤,葛根汤,三甲复脉汤等。
有文献研究蕤仁是治疗眼部疾病,包括抽动障碍的要药。
治疗抽动,用量多在45克以上。
从慈方中医公众号上看到一例跟诊分享,说小儿抽动症一般来讲是口腔,眼睛,鼻部的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损伤造成。
一般为风热病邪。
贾海忠老师多用葛根汤加僵蚕。
葛根用量宜大,一般在30克以上。
麻黄需要先煎去上沫。
有抽动障碍和心理有关,记得有一例参与抑郁症科研的病人,随着抑郁症的好转,抽动症也基本好转了。
反证了二者发病有共同的机制基础。
小儿抽动症按摩法
![小儿抽动症按摩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5b8018866fb84ae45c8d38.png)
小儿抽动症按摩法本文由小甄妈妈贡献自己试过的小儿抽动症按摩法(2010-03-16 10:12:54) 转载一天无意中看电视,一专家说到了一个癫痫的反射区,说是可以止抽的,我给孩子试了一下, 真的马上就好了很多,然后三天就止抽了,我现在是天天给孩子做按摩,也不知道是否可以持继稳定地控制症状,也不知道这个方法是否适用于每位孩子的身上,我在这先把我试的几位置介绍一下,希望可以大家可以一起试试,一同沟通经验吧:一\是甲状旁腺:按摩方法是由脚拇指向脚跟方向,100 次,这是癫痫急救的反射区,也是止抽区二\是甲状腺:由脚外侧向脚拇指根方向 100 次; 三\胃和胰区,由脚外侧向脚中心方向 100 次; 四\颈部区由脚外侧向二指方向100 次五\小脑与脑干区,由脚指外侧向中心方向 100 次六\额窦,一只手把五个脚趾抓紧另一只手用手心同时在五个脚趾头上顺时针方向转一圈,100 次以上方法,方向千万不要来回按,一定要按上面说的,一个方向按.否则无效.同时按摩过程中切忌快和多,要做到缓和准,按摩严禁在饭前后一小时做,做完要在半小时内喝一杯水.至于什么原理我不知道,电视上是这么说的. 以上反射区,有很多是会很痛的,因为有问题才会痛,尽量想办法让孩子忍一下, 据电视说, 如果出现痛点说明这个地方有问题,因为病灶就在痛点上.把痛点做通了就不痛了.象我女儿就是状旁腺和甲状腺很痛,做了一个星期了,现在没那么痛了,一开始那几天她是受不了的.不过,这我还是要强调这个方法只是我用过有效,不知是不是具有普遍作用,我还真不知道. 我只是希望可以病友之间互相沟通经验,为我们的孩子尽最大的努力.如果此方无效,请家长们也不要见怪哦.我给他按摩太冲穴太溪穴还有涌泉穴还有地筋吧,具体还有没有别的我也忘记了,因为有两年多了,昨晚看求医不如求已里看到肝俞旁的筋缩穴可以治抽动症。
还有可以试试原始点按摩。
我儿子发病两次。
两次都是连续每天早上吃山药薏仁芡实粥好的。
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一个关键穴位瘈脉
![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一个关键穴位瘈脉](https://img.taocdn.com/s3/m/5e106c5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a.png)
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一个关键穴位瘈脉
儿子得了抽动症,从单纯的清嗓子眼到后来的眨眼睛、秽语、抽鼻、抽脖肩,最后严重的时候是身体僵硬、腹部抽动、曲肘握拳,期间我带他看过西医中医,都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孩子时好时坏,无法控制。
中医大多认为是心肾不交、肝风内动和阴虚阳亢等。
我买了厚厚的两大本中医医案研究了起来,我详细归纳了里面关于情志异常、肢体活动异常的医案,最终将目标锁定在“痰”。
痰多生怪病,孩子脖子两侧有一些淋巴结核,耳后和肩膀上也有一些,从医书上我知道这些东西中医叫“瘰疬”,实际上就是寒痰,会不会是这个原因导致孩子抽动呢?我开始查找针灸按摩的书,终于在一本书中找到了非常简单的治疗瘰疬的方法,——艾灸瘈脉!
我只给孩子灸了大约10——15分钟/每穴,孩子当即止抽,效果持续了近36个小时!这给了我极大地信心,孩子第一次灸非常配合,而且灸这个穴位他非常的安静,感觉浑身很温暖。
瘈脉在耳后三焦经络上,我是手持艾条在穴位上熏烤,第一次灸我比较慎重,灸的不是太烫,总共灸了大约有一个中指那么长,是上午灸的,他一整天没有抽,表情安详,一直到第二天的晚上,又开始有点抽了,我当即给他又灸了一次。
晚上突然发现,他发了一身大汗!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为了根治这个病,我决定给他继续灸,时间过去了有一个多月,症状减轻了很多。
提醒各位父母:这个方法是孩子脖子有淋巴结核时才考虑的,能否适用于没有淋巴结核的孩子,我不知道,也没有试过,因为我不是医生啊!最好在厨房打开抽油烟机再行灸治,否则各位会薰成个泡泡眼啊,另外孩子总动个不停,最好让他侧靠在家长的腿上进行灸治,别让孩子感到太烫,否在会出现抵触情绪,不利于治疗,让孩子一点一点的提高热的忍受度。
中医治疗抽动症的方法介绍
![中医治疗抽动症的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49052d2910ef12d2af9e73a.png)
中医治疗抽动症的方法介绍
其实在平时的时候大家对于抽动症这个疾病不算太陌生,这种疾病多发于小孩子的身上,患上这种疾病的孩子来说家长应该是非常的着急,而且还很担心,因为用了很多种药都没有办法去治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抽动症的方法。
治疗方法:
小儿抽动症在中医认为主要是肝肾不足,肝失疏泄,
气机失调,肾精不足,不能濡养所致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眨眼、摇头、挤眉、耸肩、甩胳膊、扭动肢体、躯干等行为。
中医治疗往往通过辨证分型,然后给予合理的中药配
伍使用,达到治疗效果,同时可以配合适当的中医针灸,有益于巩固疗效。
所以如果需要中医治疗,那么请您带宝贝到医院中医科就诊,辨证施治。
另外对于宝贝的情况,最好是配合西医的心理治疗、行为治疗以及饮食治疗,就是说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往往比单一的疗法要好一些。
如果西药都没有彻底控制的,中药肯定无效,因为中
药仅对良性抽动有效,而良性抽动一般不会超过一年就可以消失。
硫必利、维思通都是治疗的良药,如果仍然不太好,可能是剂量不足,请在医生指导下加量。
同时注意,不要让孩子看电视、电子书,不能吃含有添加剂的饮料、食品,家长也不要训斥他。
一般正规用药加上年龄的增长,脑子发育追上正常儿童的可能是存在的,大多数到18岁前可以好起来。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医治疗抽动症的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了,其实中药的副作用肯定是要比西药的副作用要小很多的,所以对于小儿来说中药是一种绝佳的选择,可以从内到外的调理身体。
儿童抽动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儿童抽动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77cee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5.png)
儿童抽动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儿童抽动症乃是好发于低年龄儿童的一种肌肉抽动性疾病。
经大数据调查显示:抽动症儿童中的发病率为5%~24%,该病好发于10岁以内的儿童,起病年龄在4~7岁之间,好发年龄为9岁,另外整体而言,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
按照症状表现不同,儿童抽动症可以被具体的分为运动、发声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前者是由于儿童肌肉抽动,进一步导致异常动作,而发声型抽动指的是患儿会在日常不自觉地发出异常声音,比如说发出怪叫、尖叫等。
事实上,抽动症极易给孩子的身心带去严重负面影响,比如说抽动症患儿的发作时间一般在白天,尤其常见于孩子上课的时候,在情绪过度紧张的情况下,抽动症患儿会不自觉地出现挤眉弄眼、咧嘴、清嗓子等诸多异常表现,这不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听课质量,而且也会直接拉低周围同学的学习效率,甚至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还会给予抽动症患儿严厉的批评。
长期以往,极易让孩子处在过大的压力下,让儿童抽动症持续恶化下去,甚至有可能让孩子在心理以及生理等方面都出现更严重的异常,如诱发焦虑症、抑郁症等。
正是因为抽动症对患儿的危害较大,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与“儿童抽动症临床表现”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孩子出现某些症状表现时,及时带领孩子到医院接受针对性的诊断与治疗,如此才可以最大化避免抽动症持续恶化下去,患儿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可能。
1.儿童抽动症的临床表现1.1运动抽搐如果儿童患有运动抽搐障碍,日常容易出现像皱眉、缩鼻、伸展舌头、反复摇头、伸展脖子、不停深呼吸等诸多症状表现,而且以上所说还只是大多数儿童运动抽动症患者在初期都会出现的异常表现。
随着疾病的持续严重、恶化,患儿还有可能出现一些复杂且略显怪异的抽搐动作,如在冲动情绪的影响下,患儿会出现触摸周围、不停跺脚、像触电一样不自觉的全身抖动、在行走过程中不自觉旋转等动作,此外突然间蹲下甚至下跪,也属于运动抽动症患儿疾病恶化后的可能表现。
1.2声音抽搐声音抽动症患儿在平时可能会发出如咳嗽、吸鼻、哼唱、尖叫、吠叫等诸多声音,另外,部分的抽动症重症患儿还会发出较为复杂的声音,如一直重复毫无意义的、常人无法理解的声音甚至是不停咒骂同样的脏话。
中医穴位详解:瘈脉穴
![中医穴位详解:瘈脉穴](https://img.taocdn.com/s3/m/77d3b45008a1284ac850439e.png)
中医穴位详解:瘈脉穴
解析:
3)体脉穴。体身体也。脉,经脉中的气 血也。体脉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得到充 实,身体的经脉气血才得以连贯畅通。理 同资脉名解。
中医穴位详解:瘈脉穴
解析: 瘛脉穴意义: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 在此急速胀散。
中医穴位详解:瘈脉穴
运行: 大部分胀散于经穴之外的天部,小部分则 循经传输于颅息穴。
中医穴位详解:瘈脉穴
解析:
1)瘈脉。瘈,指犬的发狂之状,此指穴 内气血为急速运行之状。脉,脉气也,经 脉中的气血也。瘈脉名意指三焦经冷缩收 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本穴物质为 颅息穴下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和翳风穴上传 的阳热风气,二者相会后,水湿之气吸热 并急速胀散冲出穴外,气之外冲如犬发狂 时的狂奔之状,故名。
中医穴位详解:瘈脉穴
气血: 气血物质为热胀的湿热风气。
中医穴位详解:瘈脉穴
功能: 燥湿化气。
中医穴位详解:瘈脉穴
主治: 头痛,耳聋,耳鸣,小儿惊痫,呕吐,泄 痢。
中医穴位详解:瘈脉穴
操作: 刺法:平刺0.3-0.5寸。
中医穴位详解:瘈脉穴
操作: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或用灯草灸。
中医穴位详解:瘈脉穴
操作: 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 作圈状按摩。
中医穴位详解:瘈脉穴
配伍: 配翳风穴、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百 会穴治耳硬化症,提高听力。
中医穴位详解:瘈脉穴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谢谢!
中医穴位详解:瘈脉穴
解析:
2)资脉穴。资,供给、资助也。脉,脉 气也,经脉中的气血也。资脉名意指三焦 经有名无实的经气在此得到资助。本穴物 质本应由翳风穴提供,而翳风穴传来的为 阳热风气,气性干燥,有名而无实,但因 有颅息穴下行的水气本穴的气血才得到充 实,如同被资助一般,故名资脉。资生名 意与资脉同。
抽动症的症状及治疗
![抽动症的症状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ede5807647d27284b735187.png)
抽动症的症状及治疗抽动症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介绍如下:1、孩子患有抽动症时常可表现为咧嘴、撅嘴、缩鼻、扮怪相等,这些都是由于患儿面部肌肉抽动所引起的。
2、孩子患有抽动症时还可存在眼部肌肉抽动,孩子眼部肌肉抽动症常可导致孩子表现出扬眉、皱眉、眨眼、斜眼、翻白眼、凝视等。
3、患儿喉部发声抽动时常可表现为异常声音,如干咳声、清嗓子、吼叫声、或不停地吐唾沫、或口吃、语节、重音不当,不自主的秽语、骂人、说脏话等。
4、儿童抽动症还可导致患儿出现四肢肌肉抽动,孩子上肢抽动时可表现为甩手、举臂、扭臂、搓手指、握拳,下肢抽动则表现为抖腿、踢腿、踮脚、旋转,危姿走路、步态异常等。
5、儿童抽动症患儿可能会出现颈部肌肉抽动常可表现为点头、摇头、扭脖子、耸肩等6、抽动症患儿的躯干抽动常可导致患儿表现为挺胸、扭腰、身体扭转;其中腹肌抽动是不容易被家长发现的,家长要多加注意。
抽动症的病因抽动症的病因是单一的,还是多种呢?抽动症的病因具体有哪些呢?1、遗传研究已证实遗传因素与Tourette综合征发生有关,但遗传方式不清。
家系调查发现10%~60%患者存在阳性家族史,双生子研究证实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75%~90%)明显高于单卵双生子(20%),寄养子研究发现其寄养亲属中抽动障碍的发病率显著低于血缘亲属。
2、神经生化异常抽动障碍可能存在DA、NE、5-HT等神经递质紊乱。
多数学者认为Tourette综合征的发生与纹状体多巴胺过度释放或突触后多巴胺D2受体的超敏有关,多巴胺假说也是Tourette综合征病因学重要的假说。
有学者认为本病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亢进、内源性阿片肽、5-HT异常等有关。
3、脑结构或功能异常皮层-纹状体-丘脑-皮层(CSTC)环路结构和功能异常与抽动障碍的发生有关。
结构MRI 研究发现儿童和成人抽动障碍患者基底节部位尾状核体积明显减小,左侧海马局部性灰质体积增加。
对发声抽动的功能MRI研究发现抽动障碍患者基底节和下丘脑区域激活异常,推测发声抽动的发生与皮层下神经回路活动调节异常有关。
抽动症是一种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行为障碍
![抽动症是一种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行为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e2ed8f8f0c22590103029d3c.png)
抽动症主要源于心理因素治疗可从三个方面入手[2009-9-2922:13:48]????孩子常常眨眼,耸肩被父母认为是孩子的习惯不好,纠正了很多遍,总改不过来。
直到孩子因在学校打架来见心理咨询专家,才知道孩子得了抽动症。
很多家长起初不知道孩子得的是抽动症,往往在发病四五年后才意识到,耽误了很长时间,也延误了治疗时机。
抽动症又叫抽动-秽语综合征,开始表现为频繁的挤眉弄眼、吸鼻子、动嘴巴、伸舌头、点头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耸肩、摇头、踢腿、甩手、四肢抽动、肚子起伏等,这些症状会交替出现或同时出现。
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
抽动症的误诊比例很高,一方面有些家长不会因为孩子挤眉弄眼就带去医院看,导致误诊;有些家长带孩子去了,但医生诊断为眼结膜炎、鼻炎等。
吃了很多药,症状稍有减轻,很快又复发。
经过临床诊断发现抽动症主要是心理因素引起的。
一是压力。
孩子面临父母离异、家庭矛盾、学校冲突等情况都会产生心理压力,如果没有学会处理压力,压力会积累在身体细胞中。
二是冲突。
内心一边想要发火,一边想到家长老师的不能生气的教育。
如果两种力量势均力敌,冲突就变得非常严重,身体也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
压力和冲突都有很强的力量,能够造成细胞内能量的大量聚集。
到一定程度后,就像“地震”一样爆发,表现为身体大肌肉群不由自主的运动。
实际上,抽动的症状有助于缓解孩子体内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孩子的心理。
家长可以模仿一下抽动症儿童的行为,就能感受到。
做完挤眉弄眼、耸肩、甩手、踢腿这些动作,肌肉可以感受到暂时的放松。
孩子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压力的。
从心理咨询角度治疗抽动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寻找压力来源,找出让孩子紧张和冲突的原因;●学习缓解压力和冲突的方式,用宣泄、运动、倾诉、转移注意力等方式释放积累的压力;●建立新的对待压力的模式,再次面对压力源,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处理。
抽动症的治疗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消除压力源,一起改变应对压力和冲突的方式。
第五节-儿童抽动症 (1)
![第五节-儿童抽动症 (1)](https://img.taocdn.com/s3/m/b2e91d78866fb84ae55c8d09.png)
◆ 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及脑电图均正常,血锌降低。
20
典型病案
◆ 中医诊断:多发性抽搐症(脾虚肝亢证) ◆ 治法:健脾平肝,化痰息风 ◆ 方药:钩藤异功散加减 ◆ 太子参10g 白术10g 陈皮6g 山药10g
多发性抽动症
概念
◆ 多发性抽动症又名“抽动-秽语综合征”, 简称“抽动症”。临床以慢性、波动性、 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 声和语言障碍为特征。
2
特点
1. 年龄
2~12岁之间 起病
2. 性别
男女比约为3:1
3. 病程
病程较长
4. 症状
• 紧张时加重, 入睡后消失
• – 主方 天麻钩藤饮加减。(《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分证论治
◆ 2.痰热扰动
– 证候 头面、四肢、躯体肌肉抽动,抽动快而有力,喉 中吭声,时说秽语,烦躁口渴,睡中易惊或睡眠不安 ,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 滑数。
– 本证以抽动秽语,烦躁不安,便秘尿黄,舌质红,苔 黄腻为特征。
治疗原则
◆ 实证平肝息风,豁痰定抽 ◆ 虚证滋肾补脾,柔肝息风 ◆ 虚实夹杂标本兼顾,攻补兼施
分证论治
◆ 1. 肝亢风动
– 证候 摇头耸肩,挤眉眨眼,撅嘴踢腿,抽动频繁有力 ,不时喊叫,声音高亢,急躁易怒,伴头晕头痛,面红 目赤,或腹动胁痛,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 本证以抽动频繁有力,急躁易怒,便干尿黄,舌红,脉 弦为特征。
中医
◆ 肝风 ◆ 瘛疭 ◆
病因病机
禀赋不足 产伤窒息 感受外邪 情志失调
肝亢风动
中医治疗抽动症的方法
![中医治疗抽动症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bf0d5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f.png)
中医治疗抽动症的方法
中医治疗抽动症的方法主要包括针灸、中草药和按摩疗法。
1. 针灸:针灸是中医治疗抽动症常用的方法,通过针灸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平衡脏腑功能,从而缓解抽动症状。
2. 中草药: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开具适合的中草药方剂,通过服用中草药来调理身体内部的失衡,从而减轻抽动症状。
3. 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循环,舒缓神经系统,从而减轻抽动症状。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建议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有助于减轻抽动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抽动症需要个体化,因此患者应该寻求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抽动症效果好吗
![中医针灸治疗抽动症效果好吗](https://img.taocdn.com/s3/m/29f06e05b4daa58da0114af8.png)
中医针灸治疗抽动症效果好吗儿童多动症是目前来说很常见的疾病,如果经常的抽动的话,就需要及时的去医院治疗了,儿童抽动症目前来说用中医针灸方法治疗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很多家长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即使得了儿童抽动症之后,也不要过度的担心,因为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抽动症,也有一套自己的优势的,简单的了解一下。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
患儿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和行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表现为坐不住、小动作多且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纽扣等有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冲动。
而儿童抽动症为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由自主抽动,表现为频繁眨眼、皱额、吸鼻、撅嘴、伸舌、摇头、点头、耸肩、动臂等。
往往情绪激动或感冒过后,症状加重,有的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如公鸡打鸣声,少数患儿控制不住地说脏话。
患儿性格上多急躁、任性、易怒。
据悉,儿童抽动症为现代疾病,与儿童饮食不均衡,看电视、玩电脑、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有一定的关系。
据有关资料报告,这两种病可同时出现,儿童抽动症的25%~50%合并有多动症。
多动症的症状通常出现在抽动之前,较之早2~3年,并且是重度抽动患儿常见的症状。
虽然这两种病有某些类似之处,并且可以同时伴发,但是单纯多动症儿童绝无肌群抽动现象,这一点是抽动症和多动症鉴别的关键。
针灸治疗儿童抽动症、多动症,可采用针刺,如体针、头针、耳针、电针等,再加上艾灸、耳穴压籽、中药穴位贴敷等综合方法,具有效果显著、作用持久、无副作用等优势。
对于多动症或抽动症的患儿,专家提出,不要忽视心理治疗,它包括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
尤其是患儿的家长和老师应理解疾病的性质和特征,减缓或消除担心与焦虑,抽动症是病,而不是调皮、故意做作,从而正确教育、耐心帮助。
合理安排病儿日常的作息时间和活动内容,避免过度和紧张疲劳,可开展韵律性体育活动锻炼。
一旦若发现孩子出现儿童抽动症症状,不必过于惊慌,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治疗越早恢复得就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子5岁,抽动症得了有一年,从单纯的清嗓子眼到后来的眨眼睛、秽语、抽鼻、抽脖肩,最后严重的时候是身体僵硬、腹部抽动、曲肘握拳,期间我带他看过西医中医,都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孩子时好时坏,无法控制。
中医大多认为是心肾不交、肝风内动和阴虚阳亢等。
孩子治疗效果甚微,我想到孩子从出生第三天到5岁,一直有严重的湿疹,是不是调理好身体抽动症就会好呢?我请医生给孩子调理身体,孩子阴虚血虚,调理了一段时间后大夫用了一点治疗湿疹的药,湿疹基本好了,能否最终好还得看明年春秋犯不犯.
湿疹虽有效果,但抽动症依然好不了,逼得我买了厚厚的两大本中医医案研究了起来,我详细归纳了里面关于情志异常、肢体活动异常的医案,最终将目标锁定在“痰”。
痰多生怪病,孩子脖子两侧有一些淋巴结核,耳后和肩膀上也有一些,从医书上我知道这些东西中医叫“瘰疬”,实际上就是寒痰,会不会是这个原因导致孩子抽动呢?我带着孩子找到中医,让医生给孩子治疗“瘰疬”,但是医生根本不信,而且孩子太小他们认为不好治疗,搞不好病会传变,我只好另寻它径。
我开始查找针灸按摩的书,终于在一本《灸绳》的书中找到了非常简单的治疗瘰疬的方法,简单的无法让人相信——艾灸瘈脉!
告诉各位的是,我只给孩子灸了大约10——15分钟/每穴,孩子当即止抽,效果持续了近36个小时!
这给了我极大地信心,孩子第一次灸非常配合,而且灸这个穴位他非常的安静,感觉浑身很温暖。
瘈脉在耳后三焦经络上,我是手持艾条在穴位上熏烤,第一次灸我比较慎重,灸的不是太烫,总共灸了大约有一个中指那么长,是上午灸的,他一整天没有抽,表情安详,一直到第二天的晚上,又开始有点抽了,我当即给他又灸了一次。
晚上突然发现,他发了一身大汗!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孩子真的不抽了!为了根治这个病,我决定给他继续灸,但是孩子却出现了不配合,这和我第二次灸
的时候比较心急有关,我灸的他太烫了。
好说歹说又连续灸了两次,再也无法继续,摸摸淋巴结核,好像比原来小点,但是稍硬,感觉就像是把一层软外皮给灸掉了,里面的核还没有化,硬一些。
时间过去了有一个多月,孩子一直没有抽,很安详,我也没有在给他治疗,我现在心态很平和,这个抽动症感情不是什么难治的病,孩子不愿意治疗,也没有犯病,我也犯不着非要把他的淋巴结核给灸掉。
愿此帖给天下所有揪心的父母一个思路:摸摸孩子的脖子吧。
提醒各位父母:这个方法是孩子脖子有淋巴结核时才考虑的,能否适用于没有淋巴结核的孩子,我不知道,也没有试过,因为我不是医生啊!最好在厨房打开抽油烟机再行灸
治,否则各位会薰成个泡泡眼啊,另外孩子总动个不停,最好让他侧靠在家长的腿上进行灸治,别让孩子感到太烫,否在会出现抵触情绪,不利于治疗,让孩子一点一点的提高热的忍受度。
答网友关于艾灸瘈脉治疗抽动症的问题
首先要告诉各位的是:我不是大夫,只是一名普通孩子的家长,所有有关问题的解答仅限于我儿子的治疗经验以及我微乎其微的一点医学常识(还未必是对的),所以如果您觉得完全可以克隆操作,那以下就是我操作的关键点和关键思想;如果您自己发挥了治疗方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或者很糟糕的结果,请来这里分享,因为有更多的人需要这样的分享:
1、什么艾条好?
艾灸我选用的是药店的清艾条或者纯艾条,我对牌子不了解,需要大家自己去了解。
加了药的艾条我搞不明白疗效,所以不用。
2、瘈脉位置?
这是我从百度里搜到的
3、需要手法和工具吗?
我没什么手法,也没什么工具,就用手执艾条对准瘈脉灸,会将孩子的耳朵给压平了,以免被烫伤。
孩子感觉舒服就固定那个姿势不动,如果太烫了就离开点。
艾条灸到最后,我会用根牙签或者不锈钢小叉子插住艾条根部继续灸完,不浪费。
4、什么情况能用这个方法?
如果您摸了孩子的耳后或者脖子上上下下,有明显的淋巴结核,就可以用这个方法,因为这个方法是我从周楣生老先生写的《灸绳》这本书里看到的,他原本是用来治疗“瘰疬”的,本来就对症。
如果您发现这个方法对没有明显的淋巴结核也一样有效果,请来这里分享。
5、灸时要注意什么?
1)时间别太长,以免孩子上火。
2)灸前灸后要喝温水,要不然还有可能上火。
3)孩子感冒发烧如果痰厉害,可能抽动症状会明显了,等到孩子病好了,可以继续用这个方法。
我就是这样做的,时间基本上10——15分钟,隔天一次,大约3——4次停,过些时候可以再重复来一次,要密切关注孩子脖子上的淋巴结核怎么样了,如果出现令人担心的情况,比如说肿的厉害了,那就停,观察。
还好,我儿子没有这种情况。
4)晚上最好别灸,太热了,孩子睡觉受到影响。
我最晚是在晚上5:30左右做的,他会发一身大汗。
周末会在三焦经的对时——脾经当令时给孩子灸(上午9:00——11:00)。
6、孩子什么时候可以不用灸了?
如果孩子不抽了,可以不用灸。
什么时候感冒后又出现抽动症状了,再灸几次就好。
如果孩子很棒,愿意治疗到淋巴结核消失,抽动肯定也消失了,估计时间会长些。
周楣生老先生治疗瘰疬花了近一个月。
我孩子灸了三次后就完全不抽了,但是每次感冒后会有清嗓子眼的情况,因为的确有痰,大大小小的淋巴结核也依然存在,所以我多数情况还会补上2——4次艾灸。
现在天热了,我改用轻揉的办法从耳后至肩膀淋巴肿大的部位,统统轻揉一遍。
再次重复一遍:我这里所回答的问题都是以我的经验来回答的,如果您在操作时发现有不良反应,请立即停灸。
我在这里只是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治疗过程,以及治疗的细节。
很多妈妈看了我的博客,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或者推理,有些我无法解释,有些我觉得牵强,总体来说,我不是大夫,无法用医学知识解释这些道理,但我根据实践体会到,艾灸瘈脉不等于治疗抽动症。
以下简单解释
1、艾灸瘈脉的办法是源于周老治疗癗疬的方子,我的体会是,这个方子是清除身体的“痰”的非常好的方子,孩子本身炎症不厉害,艾灸这个穴位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大多数孩子本身有迁延不愈的慢性炎症,所以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2、所谓的抽动症一定是有炎症存在,抽动症是这个病导致的痰生出的症状,炎症大家忽略了,却对这个病导致的症状表现关注加以治疗,这是本末倒置,很难治好。
3、抽动症是有炎症存在的,这个炎症导致了身体源源不断的出“痰”,越聚越多,最终导致抽动症状,艾灸瘈脉可以清除相应经络或脏器的“痰”,但却无法堵住“痰”源。
找到痰源就是要把炎症消除,才能除根。
这是治本。
4、我每每劝说大家一定要找到孩子经常发炎或者身体“走火”的地方,这就是痰源,找到了就能对症下药消除炎症。
有些妈妈直到我提醒去看大夫,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原来一直扁桃体肥大,或者有鼻炎、肠炎等,原因就是这些慢性炎症孩子没有丝毫不舒服的表现,妈妈容易忽略,但是身体的免疫力是容不得凑合的。
妈妈们转而去治疗这些慢性炎症就能取得非常好的疗效,这是治本,孩子的抽动症最后就会不治而愈。
所以希望大家看我的博客时好好注意细节,有太多的妈妈问的问题都是我博文里反复加以说明或者说的很详细的,我很难一一答复,希望大家谅解我回复的不及时。
祝天下父母快乐,祝天下孩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