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目录: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二课青春的心弦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我”和“我们”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学习目标】1.了解青春期身体变化的主要表现。
2.认识青春期生理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学会正确看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3.认识青春期我们心理的矛盾和困惑,学会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
4.培养学生积极接纳自我,调适自我的情感,做阳光快乐的中学生。
【重点难点】重点:归纳生理变化难点: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们的内心会面对一些新问题,所有这一切,都是成长的机遇,面对青春的邀约,你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一课青春的邀约——悄悄变化的我。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2.在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4.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
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5.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教材P2~3 运用你的经验及相关链接(1)请完成教材P2的表格。
(答案根据自己情况,据实填写。
)(2)你是否了解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交流点拨:这些变化说明我们进入了青春期,渐渐长大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人民政权课时一:什么是人民政权教学目标- 了解人民政权的概念- 掌握人民政权的特点和优越性- 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代表的职责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民政权的特点和优越性- 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代表的职责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入本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人民政权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2. 研究新课- 学生通过PPT、教材等多种途径了解什么是人民政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代表的职责等内容。
- 由老师进行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对于某些概念进行讨论并归纳总结。
- 每个小组进行发言,由全班进行评价。
4. 拓展创新- 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演讲或写作,探究人民政权的实现路径。
课堂作业- 完成作业本上的练题-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人民政权的实现路径,写一篇文章并发表在班级公示栏上。
反思总结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案例引入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人民政权的原理和优越性,通过小组合作和演讲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人民政权制度,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单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 掌握“教学重难点-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 掌握“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为话题,运用视频等多种途径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2. 研究新课- 学生通过PPT、教材等多种方式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的内涵。
- 由老师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进行讨论并归纳总结。
- 每个小组进行发言,由全班进行评价。
4. 拓展创新- 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演讲或写作,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应用。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修订)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修订)简介本教案为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的修订版教案。
该教案根据最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相关的政治学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全册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主题:1.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 国家与民族的关系3. 政治制度与政府的组织4. 政治权力和公民权利5. 政治参与和民主决策6.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7. 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宪法法律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小组活动和案例分析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教学评估本教案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课堂测验、小组项目、个人作业和期末考试等。
通过不同方式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政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他们巩固和提高研究成果。
教学资源本教案提供了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具和参考书目等。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这些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安排本教案给出了详细的教学安排和课时分配,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学业的顺利进行。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的政治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思辨和分析能力,提高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资源,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人教版政治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政治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本文档为政治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的汇总。
根据人教版教材编写,包含了全册各个章节的教案和教学反思。
以下是各章节的简要介绍和教学反思。
第一章:人民的政权教案:本章主要介绍人民的政权的概念和特点。
通过研究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人民政权的来源和表现形式。
反思:本章教学难度适中,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容易。
通过实例的讲解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民政权的意义和重要性。
第二章: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教案:本章主要介绍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通过研究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反思:本章教学内容丰富,理论性较强。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课堂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的内涵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第三章:人民愿望是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教案:本章主要介绍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的愿望。
通过研究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改革的基本内涵和改革的目标。
反思:本章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需要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改革对人民愿望的回应和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继续编写其他章节的教案和反思)...总结:通过本文档的汇总,我们可以看到政治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涵盖了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和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
教学反思的部分,我们总结了每个章节的教学难点和学生的反应情况,为进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了参考。
该文档共计超过800字,内容涵盖了人教版政治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的概述。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表现。
能力目标:运用独立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方法,积极开发创造潜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发挥青春的长处,培养思维的独立意识,弘扬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批判精神作用大,思维批判有技巧教学重点:发展独立思维,开发创造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型:新授法课时:1课时总课时:第3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
同学们成长的不只是我们的身体,还有思维,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独特的、具有批判性的,创造性的思维书写自己的青春华节。
讲授新课:(一)发展独立思维探究一:教材P8 运用你的经验请根据以下提示,发挥你的想象力,畅想青春。
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的变化。
(也是青春成长的重是信号。
结论:1、思想使我们强大,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2、青春思维的独立性表现在具有独立见解,对不知的事物充满好奇。
探究二:教材P9 探究与分享(1)你同意以上的说法吗?为什么?(2)你认为青春的独立是指什么?答案提示:本题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独立,要求我们大胆培养独立精神,但不能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启示我们,做为青春期的学生,对待人的意见,而要学会辨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自己的行为以“真、善、美”做为独立个性的底色。
这样,才能让独立的青春更加健康,美丽。
(二)培养批判精神列举两位批判性作家:鲁迅:“好处说好,坏处说坏”郭沫若赞蒲松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结论:思维的批判性的表现1、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关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2、敢于向权威挑战。
(不只简单的否定,而是有智慧的质疑和建议)启示: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2020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第六课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第六课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第六课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在集体生活中,担任的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在承担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角色意识;懂得集体生活对于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方面所起的作用;理解每个人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学会承认并包容他人的不同个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你的经验”设置情景导入集体生活对个人的品格与个性方面的影响,以集体生活为载体,讨论个人的发展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反思及观点的归纳提高学生的思维与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集体生活的正确认识,通过集体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集体生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教学难点】在集体生活中,担任的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此材料)教材58页“运用你的经验”。
情景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了。
情景二:从村小来到初中,将近一年的寄宿生活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
情景三:早上受到同学们郎朗读书声的感染,我也情不自禁的大声读起来。
想一想:集体生活对自己都有哪些方面的影响?提示:学生从学习、培养能力、养成习惯等不同的方面思考阐述教师总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集体,集体生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集体生活能涵养我们的品格,能提升我们的人际交往、综合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讨集体生活与我们个人的关系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活动一:(PPT展现元元给老师的一封信)学生阅读信的内容。
想一想:(1)元元是一位负责任的主编吗?你从信中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让同学找出体现元元负责人的表现。
)提示:元元担任主编后很负责任。
因为他做事很真真,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提升了自己的交往能力。
主动自觉的完成任务,培养了主动自觉的人生态度。
初中政治人教版下册教案
初中政治人教版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保护,积极参与法治建设。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保护,积极参与法治建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认识和体会。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家庭、学校和社会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待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今后如何积极参与法治建设。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教材课后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自己权益的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总结提升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意义,培养了学生尊重和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
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保护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注重以下几点:1. 继续加强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意义的教育,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权益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保护,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自我保护能力。
七年级政治下册(人教版)【教案三】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教学目标: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依赖的危害性,深化对自立的认识;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增强责任心,掌握自立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使学生真正成为自立自强的人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教学重点: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内在联系;树立自立观念,勇于实践锻炼。
教学难点: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教学方法:调查、讨论等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准备针对中学生作家务劳动方面进行调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问卷调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导入新课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我们在探讨了自理含义及表现的基础上,又对中学生自立自理能力做了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不少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还比较欠缺,责任心还不强,事事依赖他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让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逐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依赖心理,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通过课前调查结果入手,引起学生共鸣,导入新课。
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出示材料《国外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自立》引出辩论:有问题是靠父母还是靠自己解决对自己有利。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感悟依赖心理的主要表现及危害性运用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感悟依赖心理的主要表现及危害,并通过相互交流,认识到我们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否则很难真正自立起来。
此环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小事畅所欲言。
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知识,自然得出这一环节的结论:告别依赖,并不是拒绝帮助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结合具体事例,认识自立与自主的内在联系。
给学生创设情景,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讨论,通过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去讨论、交流,使学生理清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通过讨论生活中过分依赖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分析依赖的原因及今后怎样去克服,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要想走向自立,首先要做到自主。
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人教版初中政治七下教案
人教版初中政治七下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态度,学会尊重他人。
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努力提升自己。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自尊自信的含义及重要性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自尊自信的概念。
2. 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做自尊自信的人?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自尊自信概念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自尊自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四、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自尊自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做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培养自尊自信的态度一、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态度?2. 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培养自尊自信方法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
2. 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自尊自信。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自尊自信的活动方案。
2. 各小组汇报活动方案,其他小组提出建议。
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要积极培养自尊自信的态度。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尊自信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自尊自信的情况。
3. 学生对尊重他人的认识和表现。
(整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一)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1 生活需要法律教案【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的习惯。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依法治国对实现中国梦的推动作用。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了解法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难点】法治的脚步【学法】情景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8·19 徐玉玉电信诈骗案2016 年8 月19 下午,打到家里的一个电话让徐玉玉欣喜不已。
家住山东临沂的徐玉玉今年考上了南京邮电大学,由于家庭困难,她向教育部门申请了助学金,这个来电通知她马上就可以领到这笔助学金。
2016 年8 月21 日,徐玉玉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
2016 年9 月27 日,徐玉玉电信诈骗案的头号犯罪嫌疑人陈文辉投案自首。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的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经山东省临沂市人民检察院审查终结,于2017年4月17日向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
[3] 2017 年7 月19 日上午,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陈文辉等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一审公开宣判,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陈文辉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想一想:材料表明了法律怎样保护我们的生活?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提示:学生可以从法律作用、执法管理、百姓生活等不同的角度思考) 教师总结: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空间。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话题。
二、学习新课(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运用你的经验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
设问:(1)你能再列举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自法律吗?(2)讨论: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总结: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2、探究与分享(1)出示图片和文字,设问: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2)议一议: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出要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能力目标要求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知识目标要求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第一框题走近法律我们身边的规则(一课时)【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法律。
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殊性。
让学生从行动上学法、用法、爱法、护法。
【学生分析】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
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_4.1青春的情绪共3篇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第一课时《青春的情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激发学生正面的情绪感受。
2、能力目标:能够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
提高学生青春期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情绪的分类;了解影响情绪的因素和情绪对个人观念和行动带来的影响;认识青春期的情绪特点,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情绪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青春期情绪的特点。
2、难点: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感受青春期情绪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师根据教材“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制作课件;搜集发生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绪难题。
2、学生回忆亲身经历,分享自己的情绪故事。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情境演绎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等。
五、教学过程:课前热身:播放歌曲,师生互动,分享听歌感受。
情境模拟:《情绪短程游》教师:导游学生:游客教师:为什么要播放这首歌呢?最近有一位同学她不是很开心,她来找我了,向我诉说了她的烦恼。
多媒体展示:她爱好广泛,喜欢阅读、英语还有歌曲;她性格开朗,开心了会大笑,生气了会咆哮,委屈了也会哭闹。
她喜欢开心的自己,郁闷会生气的自己,心疼委屈的自己。
她很困惑,为什么会有多种多样的自己?她究竟该怎样保持良好的自己,改变不好的自己?《思思的困惑》学生思思:老师好,同学们好,谢谢老师说出了我的心声,这的确是我的困惑。
我发现我最近在面对不同事情时,心情总是起伏不定。
教师:人在面对不同的情境时,感受是不同的。
为了解答你的困惑,今天我们就和现场所有的同学来一场短程旅游活动,而我就是你们的情绪导游,你们是我的游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帮思思《揭开情绪的面纱》,共同探讨《青春的情绪》。
探究活动一:情境表演《你的心思我来猜》教师:情绪导游为你们创设了四个情境,在遇到以下情境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多媒体展示:情境一:英语课上老师临时检查抽背课文;情境二:下课铃响,老师还在拖堂;情境三:过生日收到好朋友的礼物;情境四:晚上回家有许多作业要做却突然停电了。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5篇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5篇政治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1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和相互联系的,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懂得对自己的生命要珍惜,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学会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品表演:野味餐馆前的对话,提高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多点理性,少点野蛮,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大自然中自由快乐地生息繁衍.通过新闻故事的观察与思考和探究园“情景体验”,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懂得对自己的生命要珍惜,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从小养成爱护自然、珍爱一切生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重要性难点:认识生命在于关爱,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珍爱生命,善待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教学方法小品表演,情景体验,小组研讨.新闻调查,课前准备1.小品表演准备:由学生根据教科书第6页内容进行小品创作,教师可给予必要的指导.2.把第一课时第四小组的调查记录表收上来,挑选"人与动物的故事"的典型例子.教学过程体会导入承接上一节课"是登顶,还是征服"的讨论.师:到底我们怎样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呢让我们来听一听这几位同学的看法吧.(请几位体会写得较好的同学发言)学生交流分享.(略)活动一:思考与分享.第一步:小品表演:野味餐馆前的对话.学生讲述:人与动物的故事.第二步:分小组讨论:(1)在个别地方,有些人把吃野生动物看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请你谈谈:"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行为的 "(2)听了人与动物的故事,你对善待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与延续人类生命的关系有些什么新的认识你会怎样做第三步:每个小组的代表在班上进行交流.第四步:老师点拨:地球上的生命是经过许多年的物竞天择而生存下来的,一只麻雀,一条蛇,甚至一只蚂蚁都是生物链的重要一环,都是一个生命.而现在,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有的数量锐减,有的濒临灭绝的危险.为了大自然的均衡,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应提高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多点理性,少点野蛮,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大自然中自由快乐地生息繁衍.对待吃野生动物的一些陋习,我们中学生不但自己不吃,见到有人吃也要对其进行劝阻,对滥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一定要进行坚决的斗争.附录:小品表演:"野味餐馆前的对话".场景:野味餐馆门外.旁白:星期天,小敏和叔叔一家去郊游,叔叔带大家来到一家野味餐馆吃饭,只见餐馆里到处能看见"孔雀全宴","天鹅全宴","纸包驼鸟肉","干锅大雁","红扣穿山甲","红烧巨蜥"等等.叔叔:这里有穿山甲吃!太好了,弄两斤尝尝怎么样弟弟:好啊,听说吃野味营养好,长得快!小敏:吃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是违法的.婶婶:就这一次,下不为例.旁白:同学们,假如你是小敏,你会怎么做呢师:很好!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里的一切生命,学会与它们和睦共处.爱护自然环境,保护动植物,不滥砍乱伐,善待生命,拒绝野生动物食品,为人类自己,为一切生命营造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可考虑以投影的方式出示板书).有的同学甚至还想到了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办法,很了不起!师:我们曾经在本单元的第一堂课《生命的思考》里有一个小辩论的话题——人类生命的价值是否高于其他生命体会到了其他一切生命和人都有同等的生存权利.然而就人类自身而言,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生命和它的价值呢,现在让我们进入新闻调查.活动二:观察与思考(多媒体展示以下新闻故事)新闻故事一:用双脚谱写人生的年轻人.17岁的郑东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庆市的某重点中学,当他到学校报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被眼前的这位新同学感动了:郑东9岁那年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臂,然而在强烈的求知愿望驱使下,在父母的鼓励下,他炼就了用双脚写字的本领.经过4年的刻苦学习,郑东顺利地考上了当地有名的高中.新闻故事二:凋谢的花朵.小婷,小玫,小青,小静都是某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小婷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班前茅,又是班长,深受同学们的拥戴和老师的喜爱.小玫,小青,小静是小婷的同班同学,她们的成绩也都不错,相互间关系很好,大家几乎是无话不谈,常常在一起谈学习,谈理想.可是,有一天的话题却让四个小伙伴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四人都是多子女的家庭.由于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她们在家里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以小婷为例,家里还有一个念小学五年级的弟弟,平时调皮蛋,可是父母在家里老是偏爱弟弟.有一次小婷和弟弟闹矛盾,明明是弟弟不对,可是父亲却打了小婷一巴掌.每次想到这种事儿,她心理就很不是滋味.终于有一天,小婷对小玫,小青和小静说:"生活在这种家庭里多没有意思啊,还不如死了算了.反正这个世界多我们一个不多,少我们一个不少."小婷的意见马上得到了其他三人的附和.于是,在一个周末放学后,四人跑到学校外的一个山坡上,吃下了拌有毒药的方便面.事后有个路过人发现了她们口吐白沫躺在那里,及时喊来了其他人把她们送到医院,挽救了小玫,小青,小静的生命,可是小婷却永远地闭上了那双明亮的眼睛.新闻故事三:初中生割腕为证清白.2003年11月,某中学的学生寝室发生盗窃案,15岁的初中生小张被视为"重点嫌疑人之一".为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小张留下遗书,在寝室卫生间割腕,自杀未遂.(教师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事例.)师:看了以上新闻报道,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议论,回答:(略)师小结:郑东表现的是一种不为自己的生理缺陷而放弃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珍爱生命,积极向上的表现;小婷,小玫,小青,小静和小张则是没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生命的价值,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没有积极地去寻求解决办法,轻率地选择了死亡来逃避.师:同学们都谈的很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是否因为自己的身体有缺陷或生活上遇到挫折,就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呢学生回答:不应该放弃.师:是的,哪怕是残缺的身体,仍然可以创造出了不起的价值,郑东就是一个典范.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身残志坚或在挫折中奋起的事例吗学生回答:贝多芬,张海迪,残疾人运动会上的运动员等等.师:那么新闻故事二中的四名同学和故事三中的小张的自杀行为能够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吗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行为你认为他们应该怎么做(教师同步多媒体展示:据中新网新闻调查显示,现在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在死亡原因中已上升到第五位.) 学生回答:(略).师引导:这的确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因为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应该有勇气去面对,选择自杀是一种逃避,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给国家,社会和亲人带来更多的麻烦.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应该不屈服,不放弃,满怀斗志地战胜困难和挫折,通过不断与困难和挫折的抗争来展现自己生命的光辉.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生命价值认识的最基本的道理.活动三:情景研讨师:请大家翻到教科书第3页情景体验"是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快速阅读,然后回答下面问题:1,为什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2,阅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学生回答:(略).展示名言:人活着,就意味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不仅仅为自己,也为亲人,他人和社会.——佚名活动四:情景体验.(1)观看视频:《铁达尼号片段》男女主角在铁达尼号沉没后的一段对话.(2)学生分组讨论.讨论题:"为什么在最后的时刻,男主角要女主角答应他,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生命,一定要活下去!"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点拨: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短暂,生命弥足珍贵.活动五:我议我说."我们应当怎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由学生先阅读"心灵导航"的相关内容,四人小组分组讨论,汇总后,在全班发言.基本结论 (板书)珍爱生命,善待生命(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2)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3)善待其他生命.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对生命世界的探索,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对自然界的生命,尤其是人的生命的弥足珍贵有了新的感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了新的体会.同学们,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一个人,以珍爱之心去对待去呵护大自然的一切生灵,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人道和善良的品德伴随我们成长.(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教师可选用比较舒缓的音乐做背景) 师:爱,一个多么简单而又含义博大的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是美好的人间"!课后作业(我学我用)爱心行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爱心行动方案,付诸实践.评出班里最有爱心的人.(请把自己小组的"爱心行为"方案和班级中最有爱心的人的人选名单填写在教科书第8页上.)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2心中有火山教学目标:认识怒火的危害,制怒的有效方法,认识愤怒的力量教学重点:合理宣泄怒火教学难点:愤怒的力量教学方法:讨论式,列举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怒火熊熊勿伤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愿以偿,当自己的愿望一再受挫,紧张状态逐渐积累,就会产生愤怒的这种定有敌意的情绪。
七年级政治下册 1.1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
word1 / 1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导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自尊,感受自尊的快乐2、澄清自尊与“知耻”的关系,自尊与“虚荣心”的区别 重点 自尊的含义,表现难点 自尊与“知耻”的关系,自尊与“虚荣心”的区别 课型 拓展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任务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 及解决对策复 习介绍某某回归时的资料,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明确全 国人民沸腾的原因,感受自尊带给我们的快乐,进而本课主题。
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研 习1、知道自尊的含义p5及表现P4。
2、生活中有不如意的地方怎么办?p6上3、明确自尊和知耻的关系P6中间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明什么?p75、虚荣心的含义、虚荣心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任务一:我自尊 我快乐 完成下列句子:1、如果老师让我在国旗下讲话,我会在衣着上穿得?2、在公共场所,我之所以会约束自己的不良习惯,是因为?3、有人当众叫我的外号时,我会?4、父母老师批评我时,我会? 任务二:我分享 我感悟 1、与同学分享自己做的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2、与同学分享最难忘的被人尊重的经历是什么? 任务三:我知耻 我自尊 读一读教材第六页“耻辱戒指”额故事,思考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发?任务四:不虚荣 才自尊 分析教材三个情境,思考他们的言行反映了什么心理?会带来什么危害?1、教师引导学生从感受自尊的快乐上升到对自尊的表现。
2、引导学生根据情境理解自尊的含义并适时精讲。
3、注意倾听学生对知耻的认识,点拨:把知耻和自尊联系起来,知耻而后勇。
4、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判断,加深对自尊的理解,不是虚荣心引导从知识学习、能力提升、情感升华等多角度认识总结小组分工明确,用自己的话脱稿理解完成汇报 学生挖掘生活资源,找到生活中感受到自尊的经历,感受自尊,并寻找获得自尊的表现小组内对观点进行判断后分析原因,找到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对生活的现象分析后区分清楚自尊和虚荣心的区别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问题:学生对自尊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刻, 对策:教师适时精讲很有必要问题:观点辨析中学生只认识到表层知耻不是自卑, 对策:要点拨知耻与自尊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全册学案(全册56页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全册学案(全册56页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全册学案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一、课标要求1、了解自尊的表现,掌握自尊的含义(知道)2、知道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掌握)3、把握虚荣与自尊的关系(理解)二、新闻播报、课前导入(3分钟)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2分钟)1、主干知识(请认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各题)(1)自尊的含义:自尊即,指既不向别人,也不允许别人、。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虚荣心的含义:虚荣心是一种追求、的心理。
2、点击思维(小组内成员合作交流)(1)自尊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b:c:总之是自尊的重要表现(2)在生活中,我们怎样赢得自尊,感受自尊的快乐?四、师生互动、精讲点拨(15分钟)五、课堂小结,知识巩固(5分钟)六课堂练习:(5分钟)(一)基础训练:1、判断题:(1)进入初中阶段,青少年越来越注意容貌的修饰,这是自尊的一种表现。
()(2)自尊就是想尽办法获得他人的尊重。
( )(3)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4)自尊与虚荣不同。
自尊是对自己负责,追求的是踏实;虚荣是为自己化妆,追求的是浮华。
( )2、单项选择题(1)“士可杀不可辱。
”这句话说明每个人都有()A.自尊心B.强烈的自信心C.良好的心理素质D.坚强的意志(2)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这句话主要启示我们()A.孟子是一个知耻的人 B 在生活中要知耻C知耻就会失去自尊 D.做人不可有耻辱感(3)当我们受到他人的肯定,得到集体和社会的赞扬时,就会感到十分高兴,因为我们的()A虚荣心得到满足 B自尊心得到满足 C好胜心得到满足 D知耻心得到满足(二)拓展提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学生小鸰从小就被人称为“假小子”干什么事总是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的。
上了初中后,小鸰越来越爱照镜子了,而且留起了长发,讨论问题时也越来越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优质教学设计(全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多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
”据此,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
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的意义。
XX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
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
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
〖整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案(1)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一课时生活需要法律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通过了解法治的发展进程,增强自身法治观念。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本课作为本单元统领整个法律部分的起始课,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调整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矛盾纠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我们一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人类开始了迈向法治社会的步伐。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难点:法治的发展进程。
三、学情分析未成年人作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意识如何,关系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能否实现。
受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限制,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治观念淡薄,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有必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四、教学过程导入:“身边法律大家谈”经验分享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请你来分享:1.你还知道哪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这些法律从何而来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本课的学习。
环节一:走近法治1.法律与生活播放视频《民法总则草案保护的事儿,你一个都躲不开》民法总则草案被视为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本经济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程标准“成长中的我”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出要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能力目标要求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知识目标要求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第一框题走近法律我们身边的规则(一时)【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法律。
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殊性。
让学生从行动上学法、用法、爱法、护法。
【学生分析】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
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教学过程】游戏导入:学生活动:小游戏:“谁更快”谁能更快地从瓶子中更快地把乒乓球抽出,在一个瓶口比较小的瓶子里,放入用线串好的五个乒乓球,分别请两组同学(五人为一组)上,比比哪一组能更快地将乒乓球全部取出。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1、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规则。
创设情境:撑杆跳比赛刚刚设立时,有一次国际比赛,一位日本运动员拿着长杆,跑到横杆前,突然将长杆插在地上,并两手抓住杆子爬了上去,到了横杆高度时跳了过去,全场都一下子目瞪口呆,因为在当时的撑杆跳比赛规则中,没有规定是否允许爬杆,只是说用杆。
学生讨论:算还是不算?同学们讨论。
假如体育比赛当中都是这种场景,那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兴奋剂、借助于器械等)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讨论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设计意图:通过对体育比赛中突发事故的讨论,引出设立规则的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规则,事情可能就会带无法预计的后果。
并自然将堂引到更严重的交通事故。
交叉换位学生活动:请学生在教室中实践一下交通规则——交叉换座位。
教师活动:不做任何提示,不要提出不许怎样做的要求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式活动,让学生再次直观感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如果我们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我们发觉会很顺利,并提出规则是一种美。
生活延伸:生活中也有许多规则给我们带了美好的生活环境,请同学们寻找生活中有哪些。
如乘车先下后上,区行路相互礼让,遇危险让妇女、儿童先撤退,拾金不昧,体育比赛更精彩,交通秩序井然。
“我的一天”,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
学生活动: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如果要你对这些规则进行分类,你怎么分?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场景,体现了学习生活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思考讨论,也有利增强学生体验感,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并从对比中自然引出特殊的规则——法律。
特殊规则——法律是真是假:举四种规则的行为(社会道德、学生守则、法律、宗教规范),请学生开展竞猜,哪一种行为是法律,并从中寻找法律和其他规则的区别。
(可以运用本中的表格)社会道德:双休日到市图书馆阅览室看书,要求必须保持安静。
学生守则:在学校里上,自修必须保持安静,否则要扣除四项红旗竞赛分。
法律:在法院旁听审判必须保持安静。
宗教规范:每天早上,平阳寺的佛家子弟必须静坐一小时。
同样是保持安静,但他们却各有不同,通过对比找到:2、法律的三个特征: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1、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
马丽和妈妈去参观一次展销会,并且还帮助妈妈挑选了一双鞋子,没想到穿了三天后,鞋跟就掉了,妈妈想去换但展销会这时已经结束了,妈妈说:算了,算了,就当花钱买了个教训。
如果你是马丽,你给妈妈一个什么样的建议?2、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作业】生活中有什么规则?法律作为一种规则,与其它规则有什么不同?第二框法不可违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刑事处罚含义和种类;提高学生守法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教学过程:导入新: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它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我们必须遵守,如果一个人违反了法律,不但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而且自己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
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二方框的内容二、法不可违(板书)(一)、谁都不能违法(板书)讲述原湖北省省长张国光受贿判刑事例。
问:张国光是省长,他犯罪入狱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学生看P91小勤的故事,思考书中的问题。
教师引导:从小勤拾荒可以看出,不只是成人要守法,我们青少年同样要学法、知法、守法。
小勤由于不懂法律作了违法的事,不作违法的事这是我们行为的底线,也是对我们最起码的要求,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就是要遵守规则,尤其不能违反法律。
那么什么是违法呢?案例展示:1、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
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
他们该由谁处理?2、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
苏某怎么办?(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0元。
)3、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
公安局抓获,怎么处理?(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P93页表格,选派代表发言)教师归纳:上述材料中的几位主人公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了法律所禁止的事,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危害,自己也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要引以为鉴。
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1、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的种类:(见书)违反的法律社会危害程度行政违法行为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较小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民事法律法规刑事违法行为刑法严重社会危害性严重违法行为三类违法行为相比较,前两种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小,我们把它们称为一般违法行为,而刑事违法行为就是我们要讲的犯罪行为。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犯罪必受惩罚(板书)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刑法,什么是犯罪?1 、犯罪、刑法(板书)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基本特征(板书)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最基本的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法律标志)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后果)3、刑罚的含义、种类(板书)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手段我国的刑罚种类可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不是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不是罚款)、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活动“我是小法官”:请结合所学知识判定下列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承担什么责任?案例一:吴某的小卖店被盗,便到派出所报案称系邻居王某所为,吴某还对许多人说:“王某偷了我店里的东西,派出所正在侦察,没几天王某就会被逮捕。
”经派出所调查,排除了王某作案的可能性,但吴某仍坚持说是王某作的案。
请问吴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案例二:学生小创因多次未完成作业,且还撒谎,被其母采用笤帚打成重伤,其母亲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案例三:中学生王某无心学习,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合伙绑架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并电话威胁其家人不给三十万元钱就撕票。
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堂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懂得那些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懂得什么样的行为会给社会和他人带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因此我们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板书外知识:刑罚内容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期限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6个月以上1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终生,减为有期徒刑后,根据实际情况获得假释或者减刑终生,两年考验期满后改为无期徒刑,再减为有期徒刑,根据实际情况获得假释或者减刑执行机关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监狱,低于一年的可以在公安看守所执行监狱监狱是否在押否在押,每个月可以回家1—2天在押在押在押待遇同工同酬参加劳动的,酌量发给报酬强迫劳动,按规定量实行供给强迫劳动,按规定量实行供给强迫劳动,按规定量实行供给执行前羁押队刑期的折抵一日折抵两日一日折抵一日一日折抵一日无折抵无折抵对构成累犯是否有影响否否有有有能否适用缓刑不适用适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适用不适用不适用能否假释不能假释不能假释能假释(有例外)能假释(有例外)能假释(有例外)最低实际执行原判执行刑罚刑期(减刑后)不低于原判刑罚的二分之一(减刑后)不低于原判刑罚的二分之一(减刑后)不低于原判刑罚的二分之一(减刑后)不少于10年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后改为无期徒刑,再减刑后,不少于十二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