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留置针使用中静脉炎发生率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
中国护理管理 2013年8月31日 第13卷 增刊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730000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留置针使用中静脉炎发生率的应用
吴秀英 杜会萍 胡琼
[摘 要] 目的:改进护理工作方法,降低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分析100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原因,统计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s,QCC)小组是在自愿的原则下,由工作性质相同的人员组成,由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单位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1]。组建的目的是通过定期的选题会议和活动,提出、讨论、解决和改善工作中的重要问题[2],静脉留置针因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操作方便、易于固定、能有效满足输液、输血等临床抢救需要的特点,目前已经被广泛临床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易引起并发症,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使用期主要的并发症之一[3]。我科从2012年1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成立QCC 小组
QCC 小组成员包括辅导员、圈长、圈员,本科10名护士全部参与,平均年龄31.3岁。其中本科学历2人,大专8人,成立后对QCC 成员进行培训。由QCC 成员提出护理工作中存在急须解决的一些问题,根据上级对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最后确立“降低静脉留置针静
脉炎的发生率”为本期活动主题,遵照PDCA 循环方法开展活动。1.2 实施方法1.2.1 现状把握
对2012年7-11月入住我科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用柏拉图归集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原因见图1,柏拉图前四项是首先须解决的问题。
1.2.2 设立目标
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由23.0%降至7.60%,改善幅度为66.1%。1.2.3 原因分析
对静脉炎进行因果分析,并绘制鱼
骨图,从3个方面查找原因。①患者自身因素:患者活动随意,对留置针使用的注意事项不重视,自调滴数。②护理人员: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没有向患者解释清楚使用留置针的目的、意义及留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低年资护士知识缺乏,临床经验少;封管方式不正确,未达到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部分护士对输液反应的认识不清,输液滴速过快;护士人力配备不足。③长期输液、输注高渗及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对血管的刺激。经过原因分析,找出5个主要因素。即:封管方式不正确;患者活动随意;
长期输液、输注高渗及刺激
性较强的药物;低年资护士知识缺乏,临床经验少;输液反应的认识不清,输液滴速过快。在活动中对上述主要因素制定解决方案(即对策)并加以落实。1.2.4 对策
(1)2012年12月1日起针对封管方式不正确的因素,请留置针公司人员到科室讲解、操作演练脉冲式正压封管正确的封管技术及封管频次;由静脉治疗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考核;使用留置针患者建立书面护理记录,并严格交接班。
(2)针对患者对留置针使用的注意
事项不重视、活动随意因素,加强留置针使用的宣教力度,告知患者使用留置针的目的、意义、留置期间注意事项。
(3)针对长期输液、输注高渗及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因素,加强我科常用刺激性、高渗药物知识的培训;刺激性药物应减慢滴速;在输注高渗或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后应用生理盐水充分冲管;穿刺部位以上,进行热敷或按摩。
(4)针对低年资护士知识缺乏,临床经验少,令其在高年资护士指导下规范操作;加强各种药物的配置学习;改进自身的工作态度;培养慎独精神。
(5)针对输液反应认识不清、输液滴速过快因素,至少30min巡视一次;按药物的性质调节输液滴速;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固定滴速的重要性及自行调节滴速的不良后果;加强药物相关知识的讲解。2 效果评价
开展QCC小组活动后,对2012年
12月至2013年1月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
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用柏拉图归集静脉
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原因见图2,静脉
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由进行QCC活
动前的23.0%降至进行QCC活动后的
8.0%。
3 体会
QCC的开展改变了护理人员在临床
护理工作中的惯性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
[4],在日常工作中,大部分护理人员的工
作停留在机械地执行医嘱上,每天完成
医嘱内的治疗护理外,很少能对临床护
理过程中见到的护理问题问一问为什么,
有没有可以预防的方法,如何预防等等。
在QCC活动中,护士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分阶段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改进,提高
了护理质量,使个体在护理工作中发挥
了主人公精神,充分展现了自我,实现
了自我价值[5]。通过QCC活动过程中的
群众性、自主性、创造性激发了护士参
与民主管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责任感,
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问题
意识、改进意识,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
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童兰丹.品质圈活动在提高骨科患者大小便
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护理学报,2009,16(9B):
31-32.
[2] 冯艮娇,叶柳红,吴洁珊,等.QC小组在冠状动
脉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护理学报,
2008,15(7):90-91.
[3] 计惠民.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实用
护理杂志,2003,19(11):75.
[4] 封菊香,毛毅.品质圈活动在降低老年卒中患
者吸入性肺炎中的应用.护理学报,2007,14(9):
39-40.
[5] 黄华,龙兰兰.品质圈活动在降低感染科陪护
率中的应用.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75-77.
(编辑:卢文娟
)
中国护理管理 2013年8月31日 第13卷 增刊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