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湖南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
基于SCIE和ESI的燃料电池Pt基核壳结构催化剂研究进展
基于SCIE和ESI的燃料电池Pt基核壳结构催化剂研究进展作者:江志新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20期【摘要】基于SCIE和ESI数据库,通过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综述了燃料电池Pt基核壳结构电催化剂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讨论了其学术影响力与研究价值,介绍了该研究点的重要研究成果,最后总结了该类型催化剂的研究特点及发展方向,为图书馆开展深层次学科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服务;燃料电池;铂基催化剂;核壳结构;高影响力成果Progress of Pt-Based Core-Shell Structured EIectrocatalysts in Fuel Cells Based on SCIE and ESIJIANG Zhi-xi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 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Pt based core-shell structure of the fuel cell are reviewed based on SCIE and ESI, and their academic influence and research value are discussed. Further, the important research results and main components of Pt based core-shell catalysts at the present stage are introduced. Fin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is type of catalyst are summarized. This case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library to carry out the deep discipline service.【Key words】Subject services; Fuel cell; Platinum-based catalyst; Core-shell structure;High impact results近年来,图书馆学科服务逐渐走向拓展、深化与创新的发展模式,业界致力于提供有益于知识传播的嵌入式服务、有助于学科规划的前瞻性服务、有利于知识分享的智慧型服务等高层次的学科服务实践[1-3]。
吉首大学期刊奖励办法
政策法规 - 吉首大学关于印发《吉首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吉首大学关于印发《吉首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政策法规 加入时间:2010-9-9 10:36:24 admin 点击:4101吉大发[2010]44号吉首大学关于印发《吉首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各学院、直属单位、校部机关各单位:《吉首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已经学校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六日吉首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提高我校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加快学科建设发展步伐,建设高水平大学,冲击博士点,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学、科研及管理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留住人才,特制定本奖励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奖励种类包括:科技成果奖励、优秀学术论文奖励、出版学术著作奖励,青年科技之星奖励、科研管理先进单位奖励等5种。
第三条 科学技术奖励经费由学校专项划拨。
由科技处组织实施,前一年论文奖励等到第2年9月后落实前一年的奖金发放。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和对象是本校在编在岗正式教职工和本校离退休教职工。
调离学校的教职工不享受本办法规定的政策(上级组织调动除外)。
第二章 奖励办法第五条 科技成果奖励科技成果奖励是指对以本校为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包括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社科规划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及授权专利(奖励文件、证书和专利授权通知书等均以政府法定职能部门公文原件为准)的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进行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如下:1、科技成果奖国家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50.0万元国家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20.0万元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5.0万元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3.0万元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 1.0万元2、专利奖职务科技成果获得国家授权专利的主要研究人员,按专利类型进行奖励(专利维护费由专利申请人自己负责支付)。
壳聚糖基多糖复合膜在食品包装中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基多糖复合膜在食品包装中的研究进展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意义 (5)2. 壳聚糖基多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6)2.1 壳聚糖的提取与纯化 (7)2.2 壳聚糖基多糖的合成方法 (8)2.3 壳聚糖基多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9)3. 壳聚糖基多糖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 (11)3.1 结构表征 (12)3.2 机械性能 (13)3.3 热性能 (14)3.4 水蒸气透过性能 (15)4. 壳聚糖基多糖复合膜的应用领域 (17)4.1 食品包装 (18)4.1.1 抗菌性能 (20)4.1.2 防雾性能 (21)4.1.3 保鲜性能 (22)4.2 其他应用领域 (23)4.2.1 医疗器械 (24)4.2.2 药物传递系统 (25)4.2.3 环境修复材料 (26)5. 壳聚糖基多糖复合膜的研究发展趋势与挑战 (28)5.1 研究方向 (29)5.2 技术发展 (30)5.3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32)6. 结论与展望 (33)6.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34)6.2 进一步研究方向建议 (36)6.3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37)1. 内容简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包装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食品包装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壳聚糖基多糖复合膜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抗菌性和阻水性等特点,近年来在食品包装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基多糖复合膜是由壳聚糖和多糖基团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薄膜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与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质形成稳定的共价键,从而保护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壳聚糖基多糖复合膜还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为无害物质,实现环境友好型食品包装。
修饰技术在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研究文献综述
修饰技术在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研究文献综述目录1. 内容概要 (2)1.1 电化学传感器的概述 (2)1.2 修饰技术在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重要性 (4)2. 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与种类 (5)2.1 传统电化学传感器 (7)2.2 新型电化学传感器 (8)3. 修饰技术概念与原理 (10)3.1 修饰技术定义与背景 (11)3.2 修饰技术的科学原理 (12)3.3 修饰技术的分类 (13)4. 修饰材料在手机传感中的应用 (14)4.1 金属修饰材料 (16)4.2 半导体修饰材料 (18)4.3 聚合物修饰材料 (19)4.4 纳米材料修饰 (21)5. 修饰电化学传感器在高精确度分析中的应用 (22)5.1 环境污染物检测 (24)5.2 食品色素与药物有效成分分析 (26)5.3 临床医学生物标记物识别 (27)6. 修饰技术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瓶颈与挑战 (28)6.1 电极材料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29)6.2 修饰材料与检测物质之间的特异性 (30)6.3 芯片制备与集成化难题 (32)7. 修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33)7.1 多元传感器体系的构建 (35)7.2 芯片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 (36)7.3 生物传感机制的深入研究 (37)8. 结论与展望 (39)8.1 本综述的关键发现 (40)8.2 未来研究方向与前景分析 (41)1. 内容概要本文综述了修饰技术在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研究进展,电化学传感器因其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低成本等优点,在生命科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提升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修饰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常用的电化学传感器类型以及其工作原理,然后重点总结了多种修饰技术,包括纳米材料修饰、生物分子修饰、二维材料修饰等,并对每种技术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其优势、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还对修饰技术带来的性能提升,如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和耐用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科建设基本概况表
学科建设基本概况表
注: 学科名称若是一级学科请在一级学科后画钩, 若为二级学科请在二级学科后画钩, 并写出一级学科名称。
注: 1.实际符合情况请在姓名处填上符合条件的名字, 并在姓名下方具体符合条件处划“√”;
2.科研业绩和科研经费两项考察条件中分别符合其中一项考察项目即可;
3.满足条件的副教授以上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均需填写附表2。
附表1:
附表2:
注: 1.实际符合情况请在姓名处填上符合条件的名字, 并在姓名下方具体符合条件处划“√”;
2.科研业绩和科研经费两项考察条件中分别符合其中一项考察项目即可;
3.满足条件的副教授以上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均需填写附表2。
湖南大学科研奖励办法
湖南大学科研奖励办法Measures of Hunan University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wards第一条为调动广大教学科研人员从事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和科技竞争能力,对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及科研管理工作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凡以我校为首完成的科技成果,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之后,可在规定期限内,由项目完成人申请,学校推荐申报湖南省或相关部门的科技成果奖励,经相应部门推荐还可以申报国家科技成果奖励。
第三条学校对获得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科技成果奖励、社会科学奖励及科技部登记认可的社会力量奖励(包括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的科研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奖励标准如下:说明:1. 科研奖励是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的国家及省政府颁发的国家及省政府最高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国际合作奖、科技进步奖和经科技部批准正式登记的社会力量奖及国家和省、部设立的社会科学奖(人文社科类社会力量奖以教育部年报统计确定的为准)。
影响重大的专项奖(如何梁何利、当代发明家、优秀设计、建筑、艺术奖等)根据相应奖励级别给予奖励。
2.我校与外单位合作申报的获奖项目,按相应等级奖金的1/N 计算。
(N 为我校在获奖单位排序中的序号)。
第四条 学校鼓励发明创造、技术创新,批准授权的发明专利每项奖励0.3万元;批准授权的实用新型每项奖励0.1万元。
实施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获得国家专利局优秀专利奖的按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给予奖励;获得国家专利局专利金奖的按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给予奖励。
第五条 学校鼓励基础性研究,对我校教学科研人员以第一作者(湖南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的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给予奖励,奖励标准如下:注:同一篇论文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不重复奖励。
第六条学校鼓励技术成果转让,对转让后产生重大经济效益、转让费在100万元以上的技术成果,学校与学院将提成部分的30 % 奖给课题组作为研究发展经费;在校内转化的科技成果同等对待。
师大学术成果鉴定要求
三、成果界定:1、学术论文期刊权威学术刊物以《分类办法》中的A类、B类学术期刊目录为准,核心学术刊物以《分类办法》中的C类学术期刊目录为准,省级学术刊物统一认定为《分类办法》中的D类学术期刊。
2、专著出版社参编《分类办法》中的A类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或教材,字数2万字以上,按1篇核心论文对待;参编《分类办法》中B类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或教材,字数2万字以上,按1篇省级论文对待。
四、其它1、研究生申请学位所发表的论文或其它科研成果必须为与本专业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性成果。
2、研究生申请学位所发表的论文或其它科研成果必须是“西北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本人导师第一),否则不予承认。
3、上述标准仅为学校规定研究生申请学位所需科研成果的最低量化标准,各学院可根据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的具体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定及操作程序,并报学位办核准备案,但对研究生的申请学位的科研成果要求不得低于上述最低标准。
4、刊物目录以《分类办法》中的最新版为准(含被SCI、CSSCI等检索的刊物目录)。
5、发表于依法取缔的非法刊物中的论文,以取缔刊物公布日期为界限,发表于公布之后的论文一律不予认可。
6、本办法适用于2002级及其以后研究生申请学位。
7、本办法由校学位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西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项目、成果分类办法(试行)一、学术期刊分类A1类:SCI、SSCI、A&HCI收录期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计算机学报、物理学报、力学学报、化学学报、化工学报、植物学报、动物学报、地理学报、地质学报、电子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求是、哲学研究、历史研究、考古、文史、教育研究、心理学报、民族研究、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经济研究、中国语文、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文艺研究、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美术、美术研究、体育科学、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图书馆学报、管理世界、新闻与传播研究、统计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A2类:SCIE、EI、ISTP、ISSHP收录期刊B类:社会科学类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附件2)语文教学通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国音乐教育、中国美术教育、教育学报、体育学刊、中国音乐年鉴、书法、中国外语、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国体育科技、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C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附件3)、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D类:有国家统一刊号的其它正式出版刊物论文(论文集、增刊、专辑除外)。
湖南大学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湖南大学各学院(学科)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目录研究生院汇编二O一五年一月目录土木工程学院 (3)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23)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8)建筑学院 (31)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 (34)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37)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39)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45)化学化工学院 (57)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 (6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4)工商管理学院 (66)马克思主义学院 (69)岳麓书院 (70)金融与统计学院 (71)法学院 (72)生物学院 (73)经济与贸易学院 (75)经济管理研究中心 (77)2土木工程学院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2324252627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282930建筑学院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313233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343536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3738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39404142434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454647484950。
SCIEI收录中国期刊一览表
SCIEI收录中国期刊⼀览表SCI收录中国期刊⼀览表2009年EI收录期刊ISSN期刊名相关链接0254-4156 ⾃动化学报学报⽹站1672-7207 中南⼤学学报(⾃然科学版)学报⽹站1004-0609 中国有⾊⾦属学报学报⽹站1001-4632 中国铁道科学1673-5005 中国⽯油⼤学学报(⾃然科学版)1000-1964 中国矿业⼤学学报0258-7025 中国激光学报⽹站1001-7372 中国公路学报0258-8013 中国电机⼯程学报1000-3835 振动与冲击学报⽹站1004-4523 振动⼯程学报1004-6801 振动测试与诊断1672-7126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008-973X 浙江⼤学学报(⼯学版)1000-6931 原⼦能科学技术1005-0930 应⽤基础与⼯程科学学报学报⽹站0254-3087 仪器仪表学报1000-7598 岩⼟⼒学期刊编辑部1000-4548 岩⼟⼯程学报1000-6915 岩⽯⼒学与⼯程学报学报⽹站1007-8827 新型炭材料1001-506X 系统⼯程与电⼦技术1000-6788 系统⼯程理论与实践1002-185X 稀有⾦属材料与⼯程0258-2724 西南交通⼤学学报学报⽹站1000-2758 西北⼯业⼤学学报0253-987X 西安交通⼤学学报1001-2400 西安电⼦科技⼤学学报学报⽹站1671-8860 武汉⼤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000-324X ⽆机材料学报1001-4055 推进技术1674-4764 ⼟⽊建筑与环境⼯程学报编辑部1000-131X ⼟⽊⼯程学报学报⽹站0253-374X 同济⼤学学报(⾃然科学版)1000-436X 通信学报1001-8360 铁道学报0493-2137 天津⼤学学报学报编辑部0254-0096 太阳能学报学报编辑部1009-3087 四川⼤学学报(⼯程科学版) 学报编辑部1003-1243 ⽔⼒发电学报0559-9350 ⽔利学报学报编辑部1001-6791 ⽔科学进展1672-9897 实验流体⼒学学报⽹站1001-8719 ⽯油学报:⽯油加⼯学报⽹站0253-2697 ⽯油学报1000-0747 ⽯油勘探与开发1000-7210 ⽯油地球物理勘探0371-0025 声学学报1000-2618 深圳⼤学学报(理⼯版)1006-2467 上海交通⼤学学报1000-9825 软件学报学报编辑部1000-985X ⼈⼯晶体学报⽆机材料期刊⽹1006-8740 燃烧科学与技术0253-2409 燃料化学学报1000-0054 清华⼤学学报(⾃然科学版)1001-4322 强激光与粒⼦束学报编辑部1000-1298 农业机械学报学报编辑部1002-6819 农业⼯程学报学报编辑部1000-0909内燃机学报1000-0925 内燃机⼯程1005-9830 南京理⼯⼤学学报(⾃然科学版)1005-2615 南京航空航天⼤学学报1672-6030 纳⽶技术与精密⼯程1004-0595 摩擦学学报1003-6059 模式识别与⼈⼯智能0253-9993 煤炭学报学报⽹站0459-1879 ⼒学学报学报⽹站1001-0920 控制与决策1000-8152 控制理论与应⽤学报⽹站0258-1825 空⽓动⼒学学报0412-1961 ⾦属学报1009-3443 解放军理⼯⼤学学报(⾃然科学版)1671-7775 江苏⼤学学报(⾃然科学版)1000-6869 建筑结构学报1007-9629 建筑材料学报1001-246X 计算物理1007-4708 计算⼒学学报1000-1239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学报⽹站0254-4164 计算机学报1006-591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编辑部⽹站1003-977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671-5497 吉林⼤学学报(⼯学版) 学报编辑部0577-6686 机械⼯程学报学报⽹站1002-0446 机器⼈学报⽹站0438-1157 化⼯学报学报⽹站1671-4512 华中科技⼤学学报(⾃然科学版)1000-565X 华南理⼯⼤学学报(⾃然科学版) 编辑部⽹站1000-2472 湖南⼤学学报(⾃然科学版)1001-9014 红外与毫⽶波学报0258-0926 核动⼒⼯程1000-6893 航空学报学报⽹站1000-8055 航空动⼒学报编辑部⽹站1005-5053 航空材料学报0253-360X 焊接学报0367-6234 哈尔滨⼯业⼤学学报1006-7043 哈尔滨⼯程⼤学学报学报⽹站1001-2486 国防科技⼤学学报0454-5648 硅酸盐学报0253-2239 光学学报学报⽹站1004-924X 光学精密⼯程学报⽹站1000-0593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005-0086 光电⼦.激光0254-7805 固体⼒学学报1006-2793 固体⽕箭技术1001-9731 功能材料学报⽹站0253-231X ⼯程热物理学报1000-4750 ⼯程⼒学1000-5773 ⾼压物理学报1003-9015 ⾼校化学⼯程学报1002-0470 ⾼技术通讯1000-7555 ⾼分⼦材料科学与⼯程1003-6520 ⾼电压技术1000-3851 复合材料学报1001-0505 东南⼤学学报(⾃然科学版)1005-3026 东北⼤学学报(⾃然科学版)1009-5896 电⼦与信息学报0372-2112 电⼦学报1001-0548 电⼦科技⼤学学报1006-6047 电⼒⾃动化设备1000-1026 电⼒系统⾃动化学报⽹站1007-449X 电机与控制学报1000-6753 电⼯技术学报1005-0388 电波科学学报1000-2383 地球科学学报⽹站1004-499X 弹道学报1000-8608 ⼤连理⼯⼤学学报1007-7294 船舶⼒学1001-1595 测绘学报学报编辑部1005-3093 材料研究学报1009-6264 材料热处理学报学报⽹站1005-0299 材料科学与⼯艺1001-4381 材料⼯程1000-1093 兵⼯学报1007-5321 北京邮电⼤学学报学报编辑部1001-0645 北京理⼯⼤学学报学报编辑部1001-053X 北京科技⼤学学报学报编辑部1001-5965 北京航空航天⼤学学报学报编辑部0254-0037 北京⼯业⼤学学报1001-1455 爆炸与冲击1007-0214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itorInformation 1006-4982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1003-6326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1005-1120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Astronautics1005-8885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Telecommunications1672-1799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 Physics, Astronomy1006-9291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Chemistry1001-0521 Rare Metals1674-5264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1673-565X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1000-2413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Science Edition1003-2169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1009-6124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1004-4132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1003-7985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1007-1172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ience)1674-4926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学报编辑部1002-0721 Journal of Rare Earths1005-030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1001-6058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1005-9113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1672-5220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1005-9784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学报⽹站学报编辑部1004-0579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glishEdition)1674-479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Materials1006-6748 High Technology Letters1673-7350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in China 期刊⽹址1671-7694 Chinese Optics Letters 学报⽹站1000-9345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学报⽹站Edition)1022-4653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1004-9541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1004-5341 China Welding0890-5487 China Ocean Engineering0253-4827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1006-7191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0567-7718 Acta Mechanica SinicaSCI收录的期刊——⽯油学科截⾄到2008年8⽉SCI收录⽯油学科期刊26种,其中美国⽯油期刊11种(包括2种俄罗斯同名期刊的英⽂翻译版),英国⽯油期刊4种,加拿⼤、德国⽯油期刊各2种,中国、法国、⽇本、荷兰、巴林⽯油期刊各1种。
SCI和SCIE, EI, ISTP 等数据库 - crfoxzl的专栏 - CSDN博客
SCI和SCIE, EI, ISTP 等数据库- crfoxzl的专栏- CSDN博客SCI和SCIE, EI, ISTP 等数据库收藏* SCI/cgi-bin/jrnlst/jloptions.cgi ?PC=K* SCIE/cgi-bin/jrnlst/jloptions.cgi ?PC=DSCI和SCIE(SCI Expanded)分别是科学引文索引及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即网络版),主要收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重要期刊,前者收录期刊3600多种,后者收录期刊6000多种(包括2000多种外围刊),学科覆盖150多个领域。
在SCIE中的所谓的外围刊其实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些期刊也是ISI从全世界学术期刊中精选出来。
因SCI的WEB 版1997年才推出,在此之前国内各文献单位所订购的多为SCI的印刷版或光盘版,所以自然形成了以这两种版本所收录的3000余种期刊为基础的学术统计和评价体系,当SCI 的WEB版出现后也就自然出现了核心刊和外围刊的区分。
不过目前随着网络版的普及,外围刊的概念很快就不再存在了。
在我国,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有关部门和领导研究,决定从2000年的统计工作起,SCI论文统计用检索系统改为用SCIE。
也就是说:如果某位作者的论文被2000年版以后的SCIE收录,就算是被三大检索刊物之一的SCI收录了。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
SCI指来源刊为37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
截止至2006年6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SCI期刊共收录30种,其中核心期刊(印刷版/光盘版)16种。
被耳鼻喉科专业这30种SCI-E 杂志收录都可以称作被SCI收录。
可能通过直接进入SCI-E 数据库检索来确定。
重点期刊、CSSCI源刊分类-湖南大学
重点期刊、CSSCI源刊分类
﹝一﹞重点期刊
〔1〕重点A类
《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哲学研究》
〔2〕重点B类(含视同刊物)
除A类刊物以外的其他校定重点刊物(含《光明日报》理论版)
﹝二﹞CSSCI源刊
〔1〕CSSCIA类(含视同刊物)
《考古学报》,《考古》,《文物》,《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文献》,《文史》,《中华文史论丛》,《中国宗教》,《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哲学》,《史学月刊》,《史学集刊》,《北大学报》,《孔子研究》,《文史哲》,《光明日报》理论版国学版的多人访谈
〔2〕CSSCI B类(含视同刊物)
除A类刊物以外的其他CSSCI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报》
﹝三﹞备注
上述分类适用于本院各学科内部考核,系以湖南大学校定重点期刊目录、CSSCI来源期刊集刊目录为基础,经教师会讨论通过制定。
其中,A类期刊与视同刊物的变化以教师会讨论认定的版本为准;B类期刊除视同刊物以外的部分以学校和CSSCI公布的版本为准。
西南大学认可期刊论文级别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京航天总医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复旦大学
工程图学学报
中国工程图学学会
工程力学
中国力学学会、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武汉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三)学科类刊物按如下原则进行遴选。
1.按我校有招生的每个一级学科一般只确定1种学术影响最大的刊物作为A1类刊物;学科目录中未设二级学科的一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可确定2种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刊物作为A2类刊物;学科目录中设有二级学科的一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可确定1种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核心刊物作为A2类刊物。
(二)综合类刊物须具有学科综合性,应跨3个以上一级学科。其中A1类刊物须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核心期刊表中相应领域排名前3位的非大学学报或被SCI收录的国内期刊;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表中由“985”工程高校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大学学报和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A2类刊物,在综合性领域排名前3或前1/3的非大学学报可遴选为A2类刊物。
给水排水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
建筑材料学报
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
A1
岩土工程学报
中国水利学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力学学会
吉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中山大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电气与信息工程汇编
二O一七年一月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及顶级期刊统计表
序号
一级学科名称
会议/期刊级别
会议/期刊英文名称
英文名缩写
会议中文名称
备注(具体时间、地点、规模、基本简介、收录情况)
1
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顶级会议
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17
电气工程
A类会议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Drive Systems
PEDS
IEEE 电力电子与驱动系统国际会议
IEEE POWER ELECTRONICS SOCIETY
时间:每年一次。
地点:不固定
基本简介:IEEE磁学协会是应用磁学领域最为著名的国际组织,已举办52年。其范围涉及磁性材料及器件的基础研究、开发、设计和应用的所有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有36个分会。国际磁学大会在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每年举办的数千个国际会议中排名前五,是对相关工业和学术界有最重要影响的顶级旗舰会议。
基本简介:国际电机会议(ICEM)已经确立了自己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和公认的国际盛会,是国际上针对电机方向的最悠久的会议,也是完全致力于电机的唯一重大国际会议。
收录情况:EI目前不收录,
21
电气工程
B类会议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 Machines
收录情况:全部EI,部分SCI。
19
电气工程
西南大学认可期刊论文级别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京航天总医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复旦大学
工程图学学报
中国工程图学学会
工程力学
中国力学学会、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武汉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八条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学术论文为A2类。
(一)被ISTP、EI收录的会议论文。
(二)被CSCD引文数据库引用(不含作者自引)5-9次的论文。
(三)《西南大学自然科学类国内A类期刊目录》中A2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九条《西南大学自然科学类国内A类期刊目录》遴选原则。
(一) 《西南大学自然科学类国内A类期刊目录》的学科类别分为综合类和学科类,学科类别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学位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一级学科目录设置。
第十一条在SCI.JCR一区期刊上发表的或被SCI收录且影响因子5分及以上的期刊论文为A1类。
第十二条 在SCI.JCR二区期刊上发表或被SCI收录且影响因子2分及以上的期刊论文为A2类。
第十三条在SCI.JCR三区期刊上发表或被SCI收录且影响因子2分以下的或被EI收录的期刊论文为A3类。
第四章附则
物理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
高分子学报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地理学
A1
地理学报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A2
地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湖南大学博士后中期考核表
湖南大学博士后中期考核表
姓名
所在流动站名称
合作导师姓名
进站时间
计划出站时间
研究方向
博士后招收类型
博士后中期报告题目
进站一年来,对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自我评价:
发表论文情况
论文题目
发表刊物名称
年、卷、期
论文类别
本人作用
(独著或排名)
收录情况及收录号
备注:
1.“论文类别”栏请按最高级别选择填写:《science》、《nature》、SCI源刊、SSCI源刊、校定重点、CSCD、CSSCI、国外期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国际国内会议特邀报告、一般论文、其他。
本人承诺:以上内容属实,否则愿承担相应后果。
本人签名:
年月日
以上由博士后本人据实填写并附相关佐证材料。
中期考核小组成员
姓名
技术职务
工作单位
签名
组长
组
员
考核意见(根据《博士后工作协议书》《博士后工作计划书》的要求对博士后进站后一年科研工作进展、敬业精神、科研能力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考核结果(优秀、合格、不合格):()
3.非湖南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的论文不得填写。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项目级别
项目金额
主持或参与
项目起止时间
学术期刊分级目录(2016年)【精选】
一、特级学术期刊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光盘版)收录的期刊论文。
1.法学研究 2. 管理世界3. 教育研究4. 经济研究5. 历史研究6. 社会学研究7. 体育科学 8. 外国文学评论9. 外语教学与研究 10. 文学评论11. 心理学报 12. 新华文摘13. 新闻与传播研究 14. 哲学研究15. 政治学研究 16. 中国社会科学17.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18. 中国图书馆学报19. 中国语文二、一级学术期刊SCIE(科学引文网络版)、EI(工程索引)收录的期刊论文。
(一)人文、社会科学1. 中外法学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 中共党史研究4.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 (现已停刊)6. 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7. 中国出版 8. 中国史研究9. 中国法学 10. 中国翻译11. 中国高教研究 12.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3.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14. 中国经济史研究15. 应用心理学 16. 政法论坛17. 外国语 18.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 文史(中华书局) 20. 中国科学(A-G)辑21. 语言研究 22. 中国人口科学23. 现代外语 24. 新美术25. 史学理论研究 26. 外国文学27. 外国文学研究 28. 文献29. 文学遗产 30. 文艺理论研究31. 文艺研究 32. 世界经济33. 世界经济与政治 34. 台湾研究35. 天文学报 36. 世界宗教研究37. 世界历史 38. 中国音乐学39. 民族研究 40. 美术研究41. 中国体育科技 42.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43. 学术月刊 44. 心理科学45.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46. 统计研究47. 社会科学战线 48. 考古学报49. 科学学研究 50. 经济地理5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5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53. 经济学家 54. 人口研究55. 金融研究 56. 近代史研究57. 教育发展研究 58. 情报学报59. 马克思主义研究 60. 科研管理61. 会计研究 62. 古汉语研究63. 国际贸易问题 64. 国际问题研究65.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66. 比较教育研究67.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 68.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69. 敦煌研究 70. 财贸经济71. 管理科学学报 72. 大学国书馆学报73. 当代电影 74. 当代语言学75. 档案学通讯(二)自然科学1. 自然资源学报2. 自然辩证法通讯3. 自然辩证法研究4. 自然科学进展5. 自然灾害学报6. 岩土工程学报7.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8. 岩石学报9.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10.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1. 数学进展 12. 数学年刊(A、B辑)13. 数学物理学报 14. 数学学报15. 宇航学报 16. 中国激光17.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18. 有机化学19. 应用数学与力学(英文版) 20. 遗传学报21. 遗传 22. 细胞生物学杂志23. 生物多样性 24. 生物工程学报25.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6. 生物物理学报27. 声学学报 28. 兽类学报29.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英文版) 30. 微生物学报31. 无机材料学报 32. 无机化学学报33. 物理化学学报 34. 物理学报35. 系统科学与数学 36. 遥感学报37. 应用数学学报 38. 生理学报39. 气象学报 40. 矿物学报41. 空间科学学报 42. 金属学报43. 力学学报 44. 科学通报45. 空气动力学学报 46.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47. 化学物理学报 48. 化学学报49. 海洋工程 50. 海洋学报51. 海洋与湖沼 52. 航空学报53. 古生物学报 54. 固体力学学报55. 硅酸盐学报 56. 半导体学报57. 材料研究学报 (材料科学进展) 58.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59. 分析化学 60. 地质学报61. 地球化学 62. 地球物理学报63. 地震学报 64. 地质科学65. 催化学报 66. 大气科学67. 地理科学 68. 地理学报69. 地理研究 7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71. 实验生物学报 72. 中国生物防治73. 水科学进展 74. 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75.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三)工学1. 自动化学报2.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3. 中国工业经济4. 中国机械工程5. 振动工程学报6.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7.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 8. 中国食品学报9. 中国环境科学 10.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1. 中国公路学报 12. 石油学报13. 水力发电学报 14. 通信学报15. 太阳能学报 16. 土木工程学报17. 微波学报 18.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 仪器仪表学报 20. 软件学报21. 热力发电 22. 燃料化学学报23. 摩擦学学报 24. 控制理论与应用25. 汽车工程 26.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7. 内燃机工程 28. 内燃机学报29. 煤炭学报 30. 建筑学报31. 建筑结构学报 3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3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34.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35. 计算机学报 36.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37. 计算数学 38. 计量学报39. 机械工程学报 40. 化工学报41. 环境科学 42. 环境科学学报43.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44. 兵工学报45. 工程热物理学报 46.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47. 光电工程 48. 光电子·激光49. 光学学报 50. 光子学报51. 复合材料学报 52. 钢铁53. 纺织学报 54. 动力工程学报55. 电信科学 56. 电子学报57. 电子与信息学报 58. 电工技术学报59. 电力系统自动化 60. 电路与系统学报61. 测绘学报 62. 城市规划63. 传感技术学报 64. 低温工程65. 高分子学报 66.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67. 控制与决策 68. 强激光与粒子束(四)医学1. 中华病理学杂志2.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3. 中华传染病杂志4. 中华创伤杂志5. 中华儿科杂志6.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7. 中华放射学杂志8.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9. 中华妇产科杂志 10. 中华骨科杂志11. 中华护理杂志 12.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3.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14.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5. 中华精神科杂志 16.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7.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8.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1.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2. 中华内科杂志23. 中华皮肤科杂志 24.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5. 中华烧伤杂志 26. 中华神经科杂志27. 中华肿瘤杂志 28. 营养学报29.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30. 中华肾脏病杂志31. 中华外科杂志 32.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33.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34. 中华消化杂志35.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36.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37.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38. 中华血液学杂志39. 中华眼科杂志 40.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41. 中华医学杂志 42.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4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44.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45. 中国药理学报 46.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47.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48.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49.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50. 中国中药杂志51. 中国药学杂志 52.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53. 中草药 54.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55.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56. 中国兽医学报57. 药物分析杂志 58. 药学学报59.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60. 解剖学报61. 病毒学报(五)农学1. 作物学报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3. 植物分类学报4.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5. 植物生态学报6. 植物学报7. 中国粮油学报 8. 中国水稻科学9. 中国农村经济 10.中国农业科学11. 植物保护学报 12. 植物病理学报13. 农业机械学报 14. 农业经济问题15. 农业工程学报 16.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7. 棉花学报 18. 麦类作物学报19. 园艺学报 20. 中国土地科学21. 中国稀土学报 22. 应用生态学报23. 水产学报 24. 水利学报25. 水土保持学报 26. 畜牧兽医学报27. 水生生物学报 28. 土壤学报29. 生态学报 30. 林业科学31. 昆虫学报 32. 昆虫分类学报33. 核农学报 34. 果树学报35. 蚕业科学 36. 茶叶科学37. 中国畜牧杂志 38. 菌物学报39. 动物学报 40. 动物营养学报41. 农药学报 42. 动物学研究三、准一级学术期刊1. 清华大学学报2. 北京大学学报3. 浙江大学学报(理、农、医学版)4. 南京大学学报5. 复旦学报6.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8.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10. 武汉大学学报11. 厦门大学学报 12. 重庆大学学报1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4.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5. 南开大学学报 16. 山东大学学报17.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18.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19.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 四川大学学报21.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2.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4.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5.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6. 天津大学学报27.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8. 东北大学学报29. 吉林大学学报 30.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31. 同济大学学报 32. 东南大学学报33. 湖南大学学报 34. 中南大学学报35. 中山大学学报 3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37. 兰州大学学报 38.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39.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40. 动力工程学报41.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42. 装饰43. 档案学研究 44. 农药学学报45. 生物数学学报 46.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四、二级学术期刊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光盘版)、SCIE(科学引文网络版)、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SSHP(国际学术会议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会议论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成果国际发表现状与反思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成果国际发表现状与反思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发表概况 (5)2.1 国际发表数量及趋势分析 (6)2.2 发表期刊类型分布 (7)2.3 主要发表领域和主题 (8)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发表质量分析 (9)3.1 引用率与影响力评估 (11)3.2 学术规范与伦理审查 (11)3.3 创新性与原创性评价 (13)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4)4.1 编辑审稿机制问题 (15)4.2 语言与文化差异障碍 (17)4.3 国际合作与交流不足 (18)4.4 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 (19)五、对策与建议 (20)5.1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21)5.2 提升期刊国际化水平 (22)5.3 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23)5.4 完善学术评价体系 (24)六、结论与展望 (25)6.1 研究总结 (27)6.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28)一、内容简述中国科技期刊的研究成果国际发表现状与反思一文,主要围绕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舞台上的研究成果发表现状展开探讨。
文章首先概述了近年来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发表的总体趋势和主要成就,包括发表数量、影响因子、引用率等指标的显著增长,以及我国科研人员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文章将深入剖析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原创性不足、国际化视野和开放度有待提高等。
文章还将反思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发表过程中的策略和方法,探讨如何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国际化进程。
文章将对未来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作为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科技期刊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学术交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发展规划处工作规划
高校发展规划处工作规划English Answer:1. Executive Summary.The Office of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 at [University Name] is responsible for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university's strategic plan. The strategic plan is a roadmap for the university's future and outlines the institution's goals,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them.The Office of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 works closely with the university's president, provost, and other senior administrators to develop the strategic plan. The office also works with faculty, staff, and students to gather input on the plan.2. Strategic Planning Process.The Office of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 uses a data-driven approach to strategic planning. The office collects data from a variety of sources, including surveys, focus groups, and interviews. This data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university's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The office then uses this data to develop a set of strategic goals and objectives. These goals and objectives are then used to develop a set of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them.3. 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The Office of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 is responsible for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ic plan. The office works with the university's president, provost, and other senior administrators to ensure that the plan is implemented effectively.The office also tracks the progress of the plan and makes adjustments as needed. The office reports on theprogress of the plan to the university's Board of Trustees and other stakeholders.4.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The Office of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 uses a set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s) to measure the progress of the strategic plan. These KPIs are aligned with the university's strategic goals and objectives.The office tracks the KPIs on a regular basis and reports on the results to the university's president, provost, and other senior administrators.5. Conclusion.The Office of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success of [University Name]. The office develops and implements the university's strategic plan, which provides a roadmap for the university's future. The office also tracks theprogress of the plan and makes adjustments as needed.中文回答:1. 执行摘要。
ASCE论文模板【中文标注】
Preparation of Papers for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and Urban Planning1 lineYiji Kong 1, Yixian Fan 2 and Caihe Lan 31 line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Yantai University; No.30, Qingquan Road, Yantai 264005; Tel :0535-****;Fax :0535-***;Email :2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Wuhan Ploytechnic University; No.68, Xuefu South Road, Wuhan 430023; Tel: ******; Fax: ***** ; Email:3 Vice Director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Jilin University; No.6, West Minzhu Street, Changchun 130026; TEL: ******;Fax :0431-***, Email:1 lineABSTRACT1 lineBy us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theory and simulation software, several environment parameters of a plan of a residential district have been si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the initial plan of the residential district has been ……1 lineKEYWORDS1 line Ecological Technology; Residential District; Scheme Design1 line INTRODUCTION1 lineThere is increasing awareness in the engineering community (Haldar & Reddy 1992; Moller 1997 and Adeli & Moller 1999) that probability theory alone does not suffice for modeling the uncertainties arising in engineering problems. Indeed, the data commonly available, say in soil mechanics o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re often scarce, vague, ambiguous or in any case in need of interpretation. Thus ……Combine with design requirement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deep beam and deep beam with opening in the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GB50010-2002, 2002.). …… 1 line STRATEGIES FOR OPTIMIZING ENERGY USE IN THE BUILDING INDUSTRY1 lineRole of producers of building materials. We begin by introducing some preliminary definitions ……1 line222y =E(T -T )t σνσα•- (1)……1LineQuality of raw water. The raw water, from the north main stream of ……, usually reaches the standards of grade ……. …… calculation results can be seen in Table 1.1LineTable 1. Inputs of Chinese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2006-2009)Year Capacity 108 m 3 Swages 108 yuan Earth work 108 m 3 Stone Work 108 m 3 Concrete 108 m 3 Metalstructure104 tons2009 7064 264.74 20.80 2.70 0.50 26.80 20082007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HEI) is reducing from 3.41 to 1.46, as is shown in Fig.1, are all tending to decline ……1LineFigure 1. Hydropower eco-efficiency index (HEI) with descendant trend 1LineCONCLUSION1LineFrom optimized results we can see that, ……1LineACKNOWLEDGEMENT1LineThe acknowledgement for funding organizations etc. should be placed in here. 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 in complying with these instructions.1LineREFERENCES1LineAdeli,H. & Moller. B. (1999). “Special Issue: Fuzzy Modeling.”J. Computer Aided Civil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v.14 (2).GB50010-2002, 2002: Design code of Concrete Structures [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2.Haldar,K. & Reddy. R. K. (1992). “A random-fussy analysis of existing structures.”Fussy Sets and Systems, 48 (1992), 201-210.Li, Y. J., Ye, J., Fan, B., and Xu J. D. (2011). “The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in architecture planning optimization.”J. Advanced materialsresearch, v.243-249, p.6597-6690.Moller,B. (1997). “Fuzzy-Modellierung in der Baustatik.”Bauingenieur, 72 (1997), 75-8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大学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情况分析发展规划办科学技术研究院二〇一四年三月湖南大学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情况分析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SCI),是目前全球公认的衡量一个机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通过研究我校及部分“985工程”高校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1]情况,分析我校科研论文产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湖南大学近年来SCI收录论文情况(一)2001年以来我校SCI收录论文总量2001年以来,我校SCI收录论文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2001年仅104篇,2004年超过200篇,2007年超过500篇,2012年达764篇。
但2009年以来,收录论文篇数的上升斜率有所下降(见图1)。
图1 湖南大学2001年以来SCI收录论文情况[1] 本文提到的SCI/EI/SSCI收录论文均为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报告的某机构为第一作者单位的收录论文。
(二)2001年以来我校理工类学院SCI收录论文情况1. SCI收录论文总量2001年以来,我校SCI收录论文的产出单位主要集中在10个理工类学院[1],前三位的学院是:化学化工学院(1872篇)、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618篇),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562篇),其他学院均在500篇以下(见图2)。
图2 湖南大学各学院2001年以来SCI收录论文总量比较2. 分年度SCI收录论文增长情况2001年以来,我校理工类学院分年度发表SCI收录论文数量见表1,增长趋势见图3。
[1] 因建筑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等学院发表SCI、EI收录论文量太小,在本研究中不作分析。
图3 湖南大学理工类学院2001年以来SCI收录论文增长趋势图3. 2008-2012年理工类学院发表SCI一区论文数量情况2008-2012年,我校发表在SCI一区刊物上的论文共298篇,占总论文数的8.83%。
一区论文主要产出单位为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均超过40篇(见图4)。
图4 2008-2012年我校理工类学院发表SCI一区论文篇数4. 2008-2012年我校发表SCI收录论文前10的教师据《湖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表彰光荣册》SCI收录论文认领名单统计,2008-2012年,全校发表SCI收录论文数前10的教师中,有6位来自化学化工学院,另外4人分别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和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10位教师五年间发表的SCI收录论文均超过40篇,其中曾光明教授为73篇、王柯敏教授为70篇(见图5)。
图5 2008-2012年发表SCI收录论文数前10位的教师(三)湖南大学发表SCI收录论文的教师比例1. 全校发表SCI收录论文的教师比例2008-2012年,湖南大学发表SCI收录论文的教师比例逐年上升,从11.03%上升至15.67%(见表2)。
注:教师数为人力资源处统计数据,包括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
2. 理工类学院发表SCI收录论文的教师比例2008-2012年,我校10个SCI收录论文主要产出学院中,发表论文的教师比例前五名为: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
上述学院比例均超过30%,其他学院比例均在30%以下(见表3)。
注:各学院教师总数包括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
如从学院教师人数占理工类教师总数(不含建筑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比例这一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以2012年为例),化学化工学院教师人数占理工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11%,教师发表SCI收录论文占理工类学院总论文数的29.7%;物理与微电子学院占8.3%,教师发表SCI收录论文占13.4%;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占3.5%,教师发表SCI收录论文占7.8%。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占18.1%,教师发表SCI收录论文占9.3%(见表4)。
表4 2008-2012年理工类学院教师数与发表SCI收录论文数比例注:各学院教师总数包括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
3. 理工类学院人均SCI收录论文产出情况以2012年为例,比较各学院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教学科研岗教师、五年聘期及以上教师、博士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五类人员的人均产出(见表5)。
从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人均产出来看,超过1篇的学院有3个: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从教学科研岗教师人均产出来看,超过1篇的学院有4个: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
从五年聘期及以上教师人均产出来看,人均产出前3位的学院是: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10个学院仅有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均产出低于1篇。
从博士生和科学学位硕士生人均产出来看,人均产出前3位的学院是: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学院。
从博士生人均产出来看,人均产出前3位的学院是:生物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表5 2012年理工类学院人均SCI收录论文产出情况(四)湖南大学与四所985工程高校SCI收录论文情况比较本部分选取中国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所“985工程”高校为比较对象与湖南大学进行比较,同时将“985工程”高校平均值作为参照。
四所高校均为理工类大学,其中,前三所与湖南大学专任教师规模相近,重庆大学与湖南大学在各种大学排名中位次相近。
1. 2008-2012年五所高校SCI收录论文情况比较从论文数量来看,2008-2012年论文总量方面,湖南大学和重庆大学在4000篇以内,其他三所高校均在5000篇以上(见图6);分年度论文量方面,中国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每年均在1000篇以上,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也在近两年突破1000篇,湖南大学产量最低,不到800篇;论文量增长趋势方面,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均稳步增长,湖南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均有起伏,湖南大学增速相对缓慢(见图7)。
从排名位次来看,中国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全国高校排名一直在前20名以内,华南理工大学在前25名以内,重庆大学在近两年也进入前30,湖南大学则从2010年起跌出前40强(见表6)。
从排名变化趋势来看,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排名相对稳定,在上下两位之间起伏;重庆大学迅速上升,五年间从47位上升至27位;中国科技大学排名缓慢下滑;湖南大学则处于快速下滑状态,五年下降了12位。
表6 五所高校SCI收录论文数量及全国高校排名情况图6 五所985高校2008-2012年SCI收录论文总量比较图7 五所985高校2008-2012年SCI收录论文增长趋势比较2. 2008-2012年五所高校人均发表SCI收录论文情况比较如以专任教师[1]作为发表SCI收录论文的主体,以2008-2012年SCI收录论文总量为产出值,五所高校中,中国科技大学人均产出最高,重庆大学最低,湖南大学则位于倒数第2位(见表7)。
如以专任教师和在校博士研究生[2]作为发表SCI收录论文的主体,五所高校中,中国科技大学人均产出最高,重庆大学最低,湖南大学仍为倒数第2位(见表8)。
[1]数据来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12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
[2]数据来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12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3. 2012年五所985高校篇均SCI收录论文投入比较以2012年为例,当年自然科学类研发课题经费投入[1]与SCI 收录论文的比值即为论文的篇均投入。
从表9可见,五所高校中,重庆大学SCI收录论文篇均投入最低,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篇均投入偏高。
二、湖南大学近年来EI、SSCI收录论文情况(一)EI收录论文情况1. 湖南大学2001年以来EI收录论文情况2001年以来,湖南大学EI收录论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2009年以来增速放缓,特别是2012年与上一年度相比,数量有所下降(见图8)。
[1]数据来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12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
图8 湖南大学2001年以来EI收录论文情况2. 2008-2012年湖南大学理工类学院EI收录论文情况2008-2012年我校发表EI收录论文5185篇,论文收录数前五名的学院分别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上学院EI收录论文数均在500篇以上,共计3802篇,占全校总量的73%(见图9)。
图9 2008-2012年湖南大学理工类学院EI收录论文总量比较3. 理工类学院发表EI收录论文的教师比例2008-2012年,在我校10个EI收录论文主要产出学院中,发表EI收录论文的教师比例前五名的学院为:化学化工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述学院比例均超过40%,其他学院比例均在40%以下(见表10)。
表10 2008-2012年各学院发表EI收录论文教师比例如从学院教师人数占理工类教师总数(不含建筑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比例这一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以2012年为例),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师人数占理工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15.2%,教师发表EI收录论文占理工类学院总论文数的20.1%;土木工程学院占13.5%,教师发表EI收录论文占17.4%;化学化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发表论文所占比例也超过教师所占比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占18.1%,但教师发表EI收录论文仅占13.3%(见表11)。
表11 2008-2012年各学院教师数与发表EI收录论文数占比情况比较4. 理工类学院人均EI收录论文产出情况以2012年为例,比较各学院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教学科研岗教师、五年聘期及以上教师、博士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五类人员的人均产出(见表12)。
从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人均产出来看,人均产出前3位的学院是:化学化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从教学科研岗教师人均产出来看,人均产出前3位的学院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从五年聘期及以上教师人均产出来看,人均产出前3位的学院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从博士生和科学学位硕士生人均产出来看,人均产出前3位的学院是: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