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对其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是() A.禅让制B.分封制
C.察举制D.郡县制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天下归周”体现的是分封制,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答案:B
2.荀子说:“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材料说明的核心问题是()
A.宗法制是贵族的“氏族”组织法
B.“持手而食者”指的是社会的下层
C.社会下层不按宗法结成宗族集团
D.古代社会呈现出非常严格的等级
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可见,只有得氏者才能为宗,只有领主贵族才能立宗庙,并按宗法结成宗族组织。社会下层即广大“持手而食”的劳动者,则不得立宗庙,因而不行宗法。所以说,周之宗法实即贵族的“氏族”组织法。
答案:A
3.《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四年建侯卫”“六年制作礼乐”解读正确的是()
A.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郡国制
B.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
C.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用来代替分封制
D.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郡国制是在汉初出现的。郡县制于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全面确立,故首先排除A、D;“建侯卫”,侯即诸侯国,指分封制;礼乐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工具,故B项正确,C项不正确。
答案:B
4.《全球通史》评论说:“中国人的经典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导致这种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宗法制、分封制B.郡县制、行省制
C.皇帝制、中央集权制D.民主制、元首制
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和分封制,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现象是由中国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造成的:分封制强调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宗法制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答案:A
5.据《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这是指()
①宗法制遭到破坏②分封制遭到破坏③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④郡县制受到挑战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解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③④。
答案:A
6.(2014·合肥模拟)顾炎武说:“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由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 A.分封制与郡县制呈现递次变更兴替规律
B.分封制的弊端是多数权益为朝廷所垄断
C.郡县制的缺陷是多数权益为地方所占据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是治国良策
解析:题干材料认为:封建制有弊端,所以被郡县制所代替,同时郡县制也有弊端,但是不会重为封建制,而是将发展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因为郡县制和封建制都有其弊端。根据对材料的解析,可选D。
答案:D
7.《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三公九卿制,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君主要对远近官吏的行踪有所了解,为此,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答案:C
8.《史记》载:“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六国贵族是亡秦的主要力量
B.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C.秦朝的灭亡与夏、商、西周一样是由于统治者暴虐无道
D.司马迁记载上述史实是要歌颂汉武帝治国有方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政治,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司马迁认为秦朝的灭亡与夏、商、西周一样是由于统治者暴虐无道。
答案:C
9.“伴随经济变革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即封建分封制转变为中央集权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商品化为各封建国家的统治者提供了建立中央集权所必需的财政资源。”该结论()
A.夸大了经济发展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B.开创了现代化史观的研究新视角
C.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态度
D.肯定了政治对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解析:材料所述结论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态度。
答案:C
10.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
解析: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被后世沿用。B、C、D三项属于文化和经济制度的内容。
答案:A
11.(2014·江西联考)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详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特点;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解析:从材料中“公天下”“现代行政”等信息,可以看出作者是肯定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些积极、合理的成分,因此最佳选项为D。
答案:D
12.历史观是指对古今世象变迁的感性认识的理性升华。下列言论所信奉的历史观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B.“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C.“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D.“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
解析:A、C、D反映的历史观是:复古。B意思是:因此圣人不希望一切都学习古代,不墨守一成不变的旧规,而是研讨当代的情况,据此采取相应的办法,反映的历史观与之截然相反。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宗法制度、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