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专题课堂一 化学用语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24张PPT)
2024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PPT课件•绪论与基本概念•气体性质与实验技能•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目录•溶液组成与性质变化规律•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绪论与基本概念化学研究对象及意义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的意义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结构化学键030201物质组成与结构基础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从左向右读作“某物质和某物质反应生成某物质和某物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表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
气体性质与实验技能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及应用气体摩尔体积定义影响因素应用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氢气性质实验氧气性质实验包括氢气的制取、收集、验纯、性质实验等步骤,通过实验可以了解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等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氢气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实验室制取氢气方法通过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同时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进行制取。
气体净化技术通过洗气瓶中的液体吸收剂去除气体中的杂质,如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去除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等。
气体收集技术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适当的收集方法,如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等。
气体干燥技术使用干燥剂吸收气体中的水分,如使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等干燥剂对气体进行干燥处理。
气体收集、净化和干燥技术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质软,密度较小,熔点较高。
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5化学用语.第一课时
专题5化学用语知识点梳理一、化学式1、定义:用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书写:(1)单质: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用表示化学式。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用和右下角的表示。
(2)化合物:在前,在后;数相约;交叉成。
3、意义①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②微观: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二、化合价1.定义: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化合价有和之分。
2、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先写,再写,数值是1时,不省略。
3.规律(1)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2)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3)在同一物质中,同种元素化合价可以,如:NH4NO3(4)同一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可以显示化合价。
(5)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合价为正,化合价为负三、化学方程式1、概念: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书写原则:(1)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符合。
3、书写步骤:⑴写:⑵;⑶等;⑷标:⑸查4、意义:(1)表明、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目比;(3)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5.在化学变化中的量的变化关系六不变:宏观:物质不变;元素不变;元素不变;微观:原子不变;原子不变;原子不变;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当堂练习一.选择题1.(2019福建省卷)高氯酸钾(KClO4)可用于制备火箭燃料。
有关 KClO4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6 种元素B.属于混合物C.氯元素的化合价为+6 D.钾、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642.(2019山东泰安)“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C.+3 D.+43.(2019湖南娄底)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 x 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用语 课件
参与!
试试你的眼力——发现问题
2H2+O2
2H2O
-2
O2-
O
O
H2O
SO42-
Fe+CuSO4==Cu+FeSO4
+1
H
H
CO2
-2
SO4
H2
Cl
H+
通电
2H2O
2H2↑+ O2↑
我会归纳——化学用语
元素符号 化学式
H
H2O
离子符号
H+
化合价
+1 H
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
气体,但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在高温高压下
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同时有
水生成。这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成功范例。写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
高温高压 2NH3 == == CO(NH2)2
+H2O
。
• 煤燃烧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 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
A.+2 B.+3
C.+6
D.+7
2.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D ) A.1个氖原子 Na B.+2价的铁元素 Fe+2
C.4个氢分子 4H D.3个硝酸根离子 3NO33. 央视“3.15”特别节目爆光,某品牌肉制品中含有有
毒物质瘦肉精。某种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9Cl3N2O,下 列有关该瘦肉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D )
(1)反应前的图示中含有 4 种分子;
(2)图中所示的化学方程
式
2024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PPT课件•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目录•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01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物质的微观结构、化学反应的机理和物质的性质等。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什么是化学人们开始学会利用火,进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如燃烧、发酵等。
古代化学时期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近代化学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化学研究手段不断更新,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化学已经成为一门中心科学。
现代化学时期化学发展简史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和人工合成的各种物质。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化学研究这些粒子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化学还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规律,以及物质的制备和应用等。
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重视实验和观察学会归纳和总结多做练习和巩固化学学习方法学习化学首先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和总结,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0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 2 3理解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掌握判断方法。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性质的定义及分类,学会描述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变化和性质03化学实验的安全与环保掌握实验室安全规则和环保要求,培养安全意识。
01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初三上化学课件(人教版)-化学课件用语
5.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 表示离子的个数,只有微观意义。如:2H+表示 2 个氢离子。 6.化学式前面的数字 表示分子的个数,只有微观意义。如:2H2 表示 2 个氢分子。 7.粒子结构示意图中的数字 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该粒子核内的质子数,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某一电子层上 的电子数。
【专题分类训练】
知识点一 元素符号和离子符号
③Fe2+ (一个)亚铁离子
;
④2Fe3+ 2个铁离子
。
(3)写出下面氧元素周围数字“2”分别表示的含义:
①O2 一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
②2O 2个氧原子 ;
③2O2 左边的 2 表示 2个氧分子
;
右下角的 2 表示 一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
④2O2-左边的 2 表示 2个氧离子
;
右上角的 2-表示 (一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钠离子 B.氯离子得到电子后变成氯原子 C.氯原子和钠原子得失电子形成氯离子和钠离子,两种离子结合成氯化钠 D.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3.(邵阳中考)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 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铈原子的中子数是 58 C.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58 D.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40.1g
10.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作用,还是合成纤维、橡胶、
塑料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无色,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小,化学式为 C2H4,容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空气 混合形成的混合物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1)请根据所给乙烯的化学式,写出其表示的意义(写出两点即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目录
• 绪论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自然界中的水 •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我们周围的空气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燃料及其利用
01
绪论
化学的研究对象
01
02
03
物质的组成
研究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以及元素之间的结合方 式。
物质的性质
研究物质在物理和化学变 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 括颜色、状态、气味、熔 点、沸点、密度等。
物质的变化
研究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 发生的变化,包括反应条 件、反应速率、反应机理 等。
化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化学时期
人们开始利用火,并掌握 了制陶、冶金等工艺。
近代化学时期
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 学家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 说,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
现代化学时期
化学学科不断细化,研究 领域不断拓展,与物理、 生物等学科相互渗透,形 成了众多的交叉学科。
水的净化和软化
水的净化
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方法 ,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使水 变得清澈透明。
硬水的软化
通过加热煮沸或蒸馏等方法,将硬水 中的钙、镁离子转化为沉淀物而去除 ,从而得到软水。
硬水与软水
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 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称为 软水。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化石燃料的开发与利用
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 气候变暖;产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 染物,造成大气污染。
提高化石燃料的开采效率,开发清洁煤技术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能源的种类
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 质能等。
新能源的优点
可再生、清洁环保、资源丰富等。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全册课件全集(717张)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 酸性、碱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 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 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 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 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些观点是认识和分析化 学现象及其本质的基础。
英国科学家— 道尔顿
意大利物理学家、化 学家—阿伏加德罗
讲授新课
三 化学发展史
观察与思考
1.古代化学 (1)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 聪明而强大。 (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蔡侯纸”的发 明者—蔡伦
火药:万户飞天模型
中国精美的瓷器
讲授新课
。
随堂训练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涉 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九上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导入新课
随堂训练
2.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5专题课堂一 化学用语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课件
随着地球的冷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并以雨水的形式降落到地表。 氯化钠(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显.+.1.价.___N+_1a__C_l____)、 铵盐(铵.根.离.子.___N_H__4+___)等溶于雨水,雨水充满了地表,海洋由此形成。
1.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 ,有着 为官的 阅历和 广阔的 视野, 对下层 民众生 活有深 刻的了 解。他 们既可 以将下 情上迭 ,也可 以将官 方的意 旨贯彻 于民间 。 2.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 民众的 责任, 同时参 与地方 教育和 地方管 理,引 领着一 方社会 的发展 。乡绅 群体的 消失, 使乡村 失去了 传统文 化的传 承人, 失去了 文化颁 被和灵 魂,没 有了 3.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 的凝聚 力也随 之消失 。加之 城乡教 育费源 配置的 巨大反 差,加 剧了农 村人口 向城市 流动的 速度与 规模, 使农村 开始变 成文化 沙漠。 4.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 始也最 普遍的 三位一 体的艺 术所同 具的一 个要素 。节奏 不仅见 于艺术 作品, 也见于 人的生 理活动 。人体 中呼吸 、循环 、运动 等器官 本身的 自然的 有规律 的起伏 流转就 是节奏 。
12.(日照中考)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Au)原子组成的高效 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 ℃下发生反应,为氢能经济的推广 以及氢气纯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微观模型中,共有_5___种元素。 (2)该反应过程中: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没__有__(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对H2O起吸附催化作用的物质是__M_o_2_C___(填化学式)。
秋九年级化学(毕节)人教版上册习题课件:第五单元小专题1 化学用语 (共26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02021/9/10Friday, September 1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02021/9/102021/9/109/10/2021 6:27:42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02021/9/102021/9/10Sep-2110-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02021/9/102021/9/10Friday, September 10, 2021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
原子的基本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的质量主 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 分;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是 否可分。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 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中各种粒子的关系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 子数。
化学研究的对象
01
02
03
04
物质
包括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等 。
物质的变化
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包括物质的微观结构、物理性 质和化学性质等。
化学反应
包括反应机理、反应速率和反 应平衡等。
02
物质构成的奥秘
分子和原子
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在 不停地运动着,分子间存在间隙。
分子与化合物
解释分子的组成和化合物的形成, 探讨分子间的作用力。
物质的分类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如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等。
化学式
化学式的意义
阐述化学式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解释化学式的含义和表示方 法。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详细介绍化学式的书写规范,包括元素符号、化合价、原子个数 等。
化学式的计算
07
燃料及其利用
燃烧和灭火
燃烧的条件和过程
详细解释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以及燃烧过 程中的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
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介绍常见的灭火方法,如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和抑制法,并分 析其灭火原理。
火灾的分类和应对措施
根据火灾的不同类型(如A类、B类、C类等),提供相应的应对措 施和灭火器材的选择。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专题训练(一) 化学用语 (共25张PPT)
7.(2016·枣庄)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1)①处元素和②处元素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该化合物中②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价。
Al2O3
+3
(2)
表示如表中_④___(填表中序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
子易_得__到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C__l-_。
由
构成的。ClO2
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
(3)从11~17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其原子结构(或元素的
性质)呈现出的变化规律是:
。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9.(20C16·郴州)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 合价是( )
A.-1 B.0 C.+1 D.+5
10.下列物质的顺序依一定规律排列:HCl、Cl2、NaClO、M、 Cl2O5、HCl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M是( D)
(4)质子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O2-、OH- 。
(5)电子数相同的粒子是
。
(6)可用于表示一个原子的是O2_-_、__O。H-、H2O
H、O
6.(2016·宜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 A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5 B.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形成的离子是Br- D.原子序数为35
16.形象的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所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1)若用“”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 “2H2O”所表示意义的是_C___(填序号)。
(2)ClO2是一种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 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一个二氧化氯分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列问题(合理即可): (1)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___O_2_、__O_3___;
(2)由一种原子形成的两种不同离子_F__e2_+__、__F_e_3+___;
(3)由两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__H_2_O__、__H_2_O_2_; (4)质子数相同的两种不同阳离子__N_a_+_、__N__H_4_+___。
12.(日照中考)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Au)原子组成的高效 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 ℃下发生反应,为氢能经济的推广 以及氢气纯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微观模型中,共有_5___种元素。 (2)该反应过程中: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没__有__(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对H2O起吸)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 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2H2O===2KOH+X+O2↑, 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X的化学式为H2O2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10.(江西中考)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类型Ⅱ 粒子结构示意图
知识点❷:关于化学方程式
1.(沈阳中考)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B ) A.2H2 B.2H C.H2 D.2H2O
2.(镇江中考)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C) A.二个氮分子——2N B.氦气——He2 C.二硫化碳——CS2 D.锌离子——Zn+2
3.(株洲中考)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D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B.在该结构示意图中x=7 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该元素为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7.(烟台中考)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①②③④均达到稳定结构 B.④表示Cl- C.①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D.①③可形成化合物Na2O
8.关于化学方程式 CH4+2O2=点==燃== CO2+2H2O 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1 个 CH4 分子和 2 个 O2 分子在点燃条件下, 可反应生成 1 个 CO2 分子和 2 个 H2O 分子 B.1 个甲烷和 2 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1 个二氧化碳和 2 个水 C.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1 g CH4 和 2 g O2 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1 g CO2 和 2 g H2O
(6)画出O2-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14.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表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为_N_e__。 (2)若B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y=__7__,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得__到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4.(黄冈中考)下列化学用语中对数字“3”的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C )
①Fe3+ ②3C60 ③Na+N3 O2 ④ A.表示核外电子数的是④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 C.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 D.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①
5.(内江中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水的三态变化说明分子间具有间隙 B.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C.五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5SO2 D.Al3+可表示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6.(安徽中考)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Na2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Na2He中Na为+1价,He为-1价 B.Na2He中Na、He元素的质量比为2∶1 C.Na2He中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都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3)若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cd__(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4)若A中x=13,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__氯__化__铝___。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C__O_+__H__2O__催1=_2=_化0=_=_℃剂=___C_O__2+__H__2 ____ (需注明反应条件),该反应___不_(是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反应中有____2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13.(赤峰中考)空气中含量较高的气体是氮气和氧气, 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大约 46 亿年前地球形成时,温度很高,大气主要含氢.元.素.__H__和氦元素,
随着地球的冷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并以雨水的形式降落到地表。 氯化钠(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显.+.1.价.___N+_1a__C_l____)、 铵盐(铵.根.离.子.___N_H__4+___)等溶于雨水,雨水充满了地表,海洋由此形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N_2_、__O_2____(填化学式);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的实质是分__子__变__为__原__子___; (4)生成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2_价; (5)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化__合__反__应______;
人教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专题课堂一 化学用语
【温馨提示】符号
±d
aR
bc±周围数字的含义
a:表示有__a_个__R_粒__子__(_原__子__、__分__子__或__离__子__等__)___; b:表示一个粒子中含有_b_个__R__原__子__; c:表示___一__个__R__离__子__带__c_个__单__位__正__(或__负__)_电__荷_____; d:表示(某化合物中)R__元__素__的__化__合__价__为__+__d_(或__-__d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