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超然自适与儒道释思想
论苏轼的“超然”
论苏轼的“超然”论苏轼的“超然”摘要:在中国⽂化史上,苏轼是⼀个传奇式的⼈物。
苏轼的⼀⽣是很曲折的,⽽这艰难的⼈⽣经历使得苏轼早早体会到⽣命的⽆常,在现实⽣活中实现超越,他有儒家的忠义,有道家的洒脱,有佛家的空灵,超然于物外,真正地发掘到⼈⽣的真谛,形成了他的超然的⼈⽣态度。
他的“⼀蓑烟⾬任平⽣”道出了他的⼈格超然之美和他独特的审美风格。
苏轼超然的⼈⽣态度是在参透世间表象之后仍保持着对⽣命热情的思想超越。
苏轼的超然,是⼀种对现实⽣活苦难的超越,是⼀种对现实困顿的升华。
关键词:苏轼;超然;审美;⼈⽣态度⽼⼦说:“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①这句话是说即使有繁华景观,也要超然独处。
意思也就是说⼈的精神可以不依赖外物⽽获得。
超然是什么呢?超然就是⼀种洒脱,不拘于名利,将个⼈得失置于度外的宽⼴⼤⽓之感,是⼀种极⾼的思想境界。
苏轼便是这类。
苏轼⼀⽣仕途坎坷,屡受贬谪,⾯对这世间⼀切的挫折,他以全新的⼈⽣态度对待接踵⽽来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态对待⼀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他随遇⽽安,乐观旷达,他的这种执着于⼈⽣⽽⼜超然于物外的⽣命范式蕴涵这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影响着⼀代⼜⼀代的⼈去超越现实物质世界的纷扰,去探寻永恒的⽣命价值。
⼀、苏轼的“超然”表现(⼀)苏轼“超然”的审美⼈⽣苏轼的⼀⽣坎坷不平。
屡次遭受多次打击,后半⽣的连续被贬以⾄于⽣活极其困窘,但他却并未被苦难困境打倒,⼆是⾯对这些不幸,从容对待,随缘⾃适,随遇⽽安,不为世俗的苦乐所影响,不因得失⽽烦闷,表现出坚定沉着的、乐观旷达的、超然物外的⾃由境界,显出其超乎异常的⼈⽣态度。
苏轼被贬⾄黄州、、儋州时,已经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但他的创作艺术却进⼊了⼀个精深华妙的新境界,这贬谪的不幸却使苏轼更深刻的理解了⼈⽣,他能乐天知命,在这种⼀般⼈很难忍受的贬谪⽣活中寻得了闲适之趣,做到了胸⽆芥蒂,超然物外,不为得失⽣死⽽悲观,正如他在《前⾚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间之明⽉,⽿得之⽽为声,⽬遇之⽽成⾊,取之⽆尽,⽤之不竭,是造物者之⽆尽藏也,⽽吾与⼦之所共适。
苏 轼如何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儒释道的和谐思想
苏轼如何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儒释道的和谐思想苏轼,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巨星,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在作品中巧妙地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理念,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
儒家思想在苏轼的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秉持着儒家积极入世、关注民生的精神,始终怀着为国为民的责任感。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充分表达了他渴望为国效力、抵御外敌的壮志豪情。
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进取精神,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体现。
同时,苏轼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追求自然、顺应天道的观念在他的作品中时有展现。
《赤壁赋》里“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传达出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世事无常的坦然接受。
苏轼以道家的视角看待人生的起伏,认为一切都是自然的流转,不必过于执着和烦恼。
而佛教的思想,在苏轼遭遇人生困境时,为他提供了心灵的慰藉和超脱的智慧。
他被贬黄州期间,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挫折,他以佛教的“无常”观念和“放下”的智慧,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豁达,不为外界的风雨所动摇。
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儒释道三家思想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融、和谐统一。
在他的人生观中,儒家的积极进取让他在仕途上努力奋进,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道家的顺应自然使他在遭遇挫折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被困境所压垮;佛教的超脱智慧则帮助他在逆境中寻得心灵的安宁,超越痛苦。
例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既体现了他对高远境界的向往(道家思想),又流露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珍惜(儒家思想),同时还蕴含着对世事无常的领悟和接受(佛教思想)。
这种复杂而又和谐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苏轼内心深处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与运用。
再看他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浅析苏轼的儒释道思想
浅析苏轼的儒释道思想张心妍北京丰台二中摘要:北宋时期,文化繁盛,儒、道、释三家思想并存发展。
苏轼深受这三家思想的影响,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有年少登科的意气风发,也有“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凄苦。
在这大起大落中,苏轼始终保持着旷达积极的处事态度。
这种态度的形成与苏轼的儒释道思想息息相关。
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三种思想对苏轼形成旷达和顺处世哲学的作用。
关键词:苏轼;儒道释精神;旷达1 前言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精通诗、文、词、绘画、书法,可谓是全才、奇才。
然而他的一生却坎坷不平,仕途不顺,连遭贬谪。
但生活的苦难并没有使他意志消沉,反而使他在历经苦难的洗礼之后愈加坚韧、淡然。
他少年时期深受儒家正统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历经宦海浮沉之后开始接受佛道两家思想。
正如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所言,“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人生观。
”[1]儒释道三种思想的交互影响下造就了苏轼独特的混合人生观以及别具一格的处世哲学。
王国维评价苏轼:“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苏轼的魅力不仅仅限于他卓越的艺术才能,还有他旷达乐观的处世哲学,这种处世哲学对当今的人们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家庭,父亲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对两个儿子课业要求十分严格。
母亲则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大小姐,从苏轼很小的时候就教他识字并督促他阅读经史典籍。
严父慈母的言传身教使苏轼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当时北宋政治以儒学为尊,受父母言传身教以及儒家正统“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苏轼从小立志要成为像范滂那样的一代贤臣。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深深地印刻在苏轼心中,在今后的仕途中,他也一直秉持着这种积极入世的理想信念。
熙宁四年,苏轼上书皇帝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弊病,被新党排挤。
苏轼为避免是非自请出京任职,想要在地方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
浅谈苏轼贬谪诗词的儒、佛、道思想
浅谈苏轼贬谪诗词的儒、佛、道思想苏轼的一些流传千古的作品大多出现在黄州。
本文试图通过对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创作进行全面观照,从诗词来探讨其中的儒、佛、道思想。
标签:超越意识追求自由生命旷达超逸疏放自然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遭到人生中第一次大的挫折——“乌台诗案”。
度过了四个月的牢狱生活后被貶黄州(今湖北黄冈)。
苏轼是以软禁犯人的身份踏上黄州的土地的。
从元丰三年二月至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在这座偏僻的小城生活了四年零两个月。
四年多时间只是茫茫宇宙时空中的一瞬,却在中国文化中崛起了一座高峰。
随着前后《赤壁赋》、《定风波》等一洗千古、彪炳千秋作品的产生,黄州从此进入中国文学的视野。
苏轼的一生,从政约四十年,然其一生仕途坎坷,在新旧两党的斗争夹缝中备受排斥和打击,多次被贬官流放。
被贬黄州是苏轼思想的转折点,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后期又参入了大量的佛、道思想。
正是这三种思想合力作用的结果,使他的一生不怨天尤人,不消极沉沦,有强烈的超越意识,执着于对自由生命的追求,在艺术创作中构建了自由的人生境界。
初到黄州,苏轼即作诗“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初到黄州》)让人感到的是轻松,没有丝毫的压抑感。
这与他被貶的心境是相矛盾的,与他独立不屈的性格是冲突的。
苏轼的超人之处是能在思想上冲破现状,超越自我,寻找新的精神支柱来进行自我调节。
而佛老哲学“清静无为”,“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正好帮他解脱了来自社会、个人的压抑,让他获得了心里的平衡。
禅宗和老庄思想也成为这一时期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儒,佛,道三家思想,在苏轼一生的不同时期,尽管主次不同,却始终是并存的,而被贬黄州之后,释道思想的影响则愈重要。
在黄州期间,苏轼曾三游赤壁,写下了一词二赋的千古名篇。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词人面对雄奇壮丽的山川景物,望着滚滚东去的流水,想到自己建功立业的报复付之东流,不禁黯然伤神,发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
苏轼:儒释道思想交融下的文化巨人
苏轼:儒释道思想交融下的文化巨人摘要: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其一生坎坷,仕途起伏。
本文深入探讨苏轼思想中儒释道的融合,分析其在文学创作、人生态度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体现,揭示他如何在复杂的思想体系下成就非凡的文化贡献,为后世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
一、引言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苏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他生活在北宋时期,那个文化繁荣、思想多元碰撞的时代。
苏轼以其卓越的才华、豁达的性格和深邃的思想,在文学、艺术、哲学等诸多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一生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起伏跌宕,更是儒释道思想在个体身上交融共生的生动写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二、苏轼生平及思想背景(一)生平经历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的一个书香门第。
自幼聪慧好学,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
他早年踏上仕途,满怀报国之志。
然而,其仕途之路布满荆棘,多次被贬谪到偏远之地,如黄州、惠州、儋州等。
这些坎坷的经历成为他思想转变和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使他在困境中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二)思想渊源苏轼自幼接受儒家经典的熏陶,儒家的积极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深深扎根于他的心中。
在他早期的诗作和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关心民生疾苦的儒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北宋时期佛教盛行,苏轼与许多高僧交往密切,对佛教教义有深刻的领悟。
佛教的空观、慈悲为怀等思想逐渐融入他的思维方式。
此外,道家思想的自然、逍遥等观念也对他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他遭遇挫折后,道家思想为他提供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慰藉。
三、儒释道思想在苏轼文学创作中的体现(一)儒家思想与文学创作1.积极入世的情怀2.苏轼在许多作品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
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他渴望驰骋疆场、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体现了儒家士大夫的担当精神。
3.道德教化的功能4.他的文章常常蕴含着道德教诲,如《范增论》《留侯论》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分析,阐述为人处世的道理,传播儒家的道德观念,希望能对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苏轼哲学思想探析——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观
号,斤.将这些哲学思想融人]£文学创作rfl。
的人生观念,必须要学会超然自适。
苏轼在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书法上与米芾、黄多年迁徙贬谪的地方多达20处,经常居无导生活.这种人生观直接体现人生的美好,庭坚、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苏轼8岁入私定所、食不果腹.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
在完全摆脱了世俗束缚,精神达到了绝对的门塾,师从眉山道人张易简.他天生聪颖,才能这样残酷的环境中,苏轼更加关注人生的悲南。
苏轼这种旷达的人生观受到士大夫阶层超凡,兴趣广泛,在琴棋书画等多方面具有剧意义,从个体推之于普遍人生.伴随着人的欢迎,他们在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借用苏卓越的成就。
苏轼2l岁进京赶考,获得当时类永恒的忧患意识。
因此苏轼对人生的第一轼的人生观来引领自己获得心灵上的平衡。
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赏识,并在皇帝御试中个理解是人生就是悲剧。
首先,苏轼认为人三、苏轼超然自适人生哲学观的内涵高中状元,考中进士,从此名震天下。
生短暂本来就是悲剧。
人类始终都有对人生苏轼所倡导的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具苏轼几经箧海沉浮。
曾任凤翔府签判。
短暂,命途多舛的无奈与感慨。
在苏轼的诗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熙宁四年由于新党的打压.苏轼被任命为杭文中,经常可以看到人生悲剧的观点,例如下儿个方面。
州通判,从而远离京师。
熙宁八年,苏轼升迁“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2】。
苏轼1.乐观理性。
首先,乐观理性是苏轼超为密州太守,此时朝廷内新旧两派斗争很激从宏观上看人生苦短、宇宙无穷的生命现然自适的人生哲学的内涵之一。
苏轼超然F1 烈。
熙宁十年,苏轼被调任为徐州太守.此时象,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显得理性而深刻。
适的人生态度与佛家摆脱红尘不同,与道家爆发十分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在湖州入其次,苏轼认为人类在短暂的人生中往往充追求成仙也有着根本的区别。
佛家主张人们狱。
元丰i年,苏轼被贬黄卅l,在这段时间苏满各种苦难。
人生短暂已经是一种悲剧了,想要摆脱人生的痛苦,就应该“跳出三界外,轼历经人间沧桑,其哲学思想逐渐走向r在短暂的人生中还存在着各种不可预见的不在五行中”,以涅檠的境界回归西方极乐成熟,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逐渐形成。
苏轼思想与儒道释思想关系
02
苏轼在艺术审美上追求自然、朴素、平淡的美学风格,与道家
和释家思想相呼应。
苏轼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宽刑,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体现了
03
儒家政治思想的影响。
苏轼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苏轼作为宋代文坛的领袖,其思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 儒道释思想的进一步融合。
苏轼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审美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典范。
佛家艺术观
苏轼认为艺术是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而禅宗的修行方法可 以帮助艺术家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从而创作出更加真实、深刻的作 品。
苏轼在创作过程中,也常常借助禅宗的思想和方法来寻找灵感和表达方 式。
苏轼的这种艺术观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其作品常常具有深刻的思想 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04
苏轼思想与儒道释思想关系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苏轼的儒家思想 • 苏轼的道家思想 • 苏轼的佛家思想 • 苏轼思想中的儒道释融合
01
苏轼的儒家思想
儒家仁义观
苏轼对儒家仁义观的继承
苏轼认为仁义是人的本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这与儒家思想中的 仁爱观念相契合。
苏轼对儒家仁义观的发挥
苏轼在文学作品中经常描绘仁义之人的形象,赞扬他们的品德和行为,体现了 儒家仁义观对他的深刻影响。
儒家道德观
苏轼对儒家道德观的重视
苏轼认为道德是人格完善的基石,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苏轼对儒家道德观的实践
苏轼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儒家道德观,如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等,成为他人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政治观
苏轼思想中的儒道释融合
儒道释思想的互补性
苏轼生平最豁达的一首词,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大成的境界
苏轼生平最豁达的一首词,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大成的境界苏轼是对于宋朝词风转变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他一反前人哀愁悲伤、儿女情长的婉约词风,以豪放笔法直抒胸臆,开创了宋词的另一个新风格。
后来的许多文人都曾受到苏轼影响,辛弃疾更是把苏轼这种豪放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苏轼门下弟子如黄庭坚、秦观等,虽不以豪放词见长,但在文坛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
无论是在个人的艺术成就上,还是对于文学新人的培养,苏轼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按理来说,如此一生应该可以称得上相当顺利了。
但其实并不然,苏轼的仕途并不顺利,而且还遭受到了许多坎坷。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继而再贬岭南惠州,这还没结束,到最后竟被贬到了海南琼州。
遭遇贬谪,对一般人来讲就已经是很大的打击了,像苏轼这样被贬到天涯海角,心中的愁闷自然可想而知。
因着这样的经历,苏轼的词作虽然是以豪放见长的,但其中也有许多的不平之意,甚至有时候也会流露出消极失望的感情来。
如他寄给弟弟的《水调歌头》言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首词看似豁达,但多少也含着些认命的意味。
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篇,虽然是描写了赤壁战场的雄起景色和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形象,给人以壮丽的感受。
但仍不免在结尾处说到“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样人生虚无、大梦一场的消极思想。
然而这种消极思想并没有长久陪伴苏轼的一生,他遭受了很多打击,自己也曾经为之消沉,但是在晚年时候终究能够超脱出来,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惠州期间,苏轼一次出行道上遇雨,写下了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的字面虽没有那么豪放豁达,但是内部蕴含的感情乃是苏轼所有词作中最豁达的一首。
苏轼的个人思想比较复杂,少年时候学习儒家济世报国,中年以后与佛印和尚等人多有来往,自己本身又对老庄有所研究。
年轻时这些思想存在冲突,才造成了诗词作品看似豪放,其实蕴含消极避世的缘故。
儒释道对苏轼的影响
儒释道对苏轼的影响苏轼啊,那可是中国历史上超有趣的一个大才子。
儒释道这三家思想呢,就像三个特别的朋友,在他的人生里搅和出了好多精彩的事儿。
咱先说儒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儒家讲究积极入世,苏轼那骨子里就有着儒家的这种精神。
他从小读书,满脑子想的就是能在朝堂上大展身手,为国家做点实事儿。
就像他年轻的时候,那是意气风发啊,写的文章充满了对政治的抱负。
他觉得自己就像古代那些贤臣一样,能够辅佐君主,让国家变得繁荣昌盛。
你看他到地方做官的时候,又是修水利,又是为百姓着想,忙得不亦乐乎。
这就是儒家思想在他身体里起的作用,让他对社会有责任感,想要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说说佛教。
苏轼的一生起起落落,有风光的时候,也有倒霉的时候。
这佛教就像是他在困境中的心灵慰藉。
当他被贬到那些偏远的地方,日子过得苦哈哈的时候,佛教的思想就冒出来了。
佛教让他学会了看开,懂得了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
他会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和和尚们聊天,在寺庙里静思。
就像他在黄州的时候,虽然生活条件差,但是他的心境却慢慢变得豁达。
他可能会想,哎呀,这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佛教就像是一阵清风,吹散了他心头的那些烦恼的乌云。
道家思想呢,也在苏轼身上体现得很明显。
道家追求自然,崇尚自由。
苏轼被贬之后,有了更多时间亲近大自然。
他写的那些诗词,好多都是关于山水美景的。
他在山水之间就像是一个洒脱的仙人。
他会去江上泛舟,感受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惬意。
他也会登山望远,觉得自己和这大自然融为了一体。
道家的思想让他在官场的压力之外,找到了另一个可以让自己灵魂栖息的地方。
他可以不拘泥于官场的那些规矩,在自然里放纵自己的情感,活得那叫一个潇洒。
这儒释道三家思想在苏轼的身上就这么融合着。
他没有完全偏向哪一家,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境遇,让这三家思想在自己的灵魂里对话。
有时候是儒家的积极,有时候是佛教的超脱,有时候是道家的自在。
这才成就了我们看到的那个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的苏轼。
苏轼与儒释道
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大师,他一生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吸纳并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苏轼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把“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融会贯通,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兵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而使得他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
即便在被贬生活中,他也过得很惬意。
苏轼一生毫无悲哀,是十足的乐天派。
苏轼的文化性格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成为国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本文试从苏轼的儒、道、佛交融等三方面来剖析苏轼的生存智慧。
一、儒家的积极用世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
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
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
由于苏轼跟王安石在变法的看法上有出入,无奈请外任到杭州,徐州,密州。
在地方从政的苏轼更加为老百姓着想,当新法触及到老百姓利益的时候,诗人总会用诗歌来抨击时政。
如《山村五绝》(其三):“七十老翁自腰镰,惭愧春山竹笋甜。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诗中写一个古稀老农腰镰爬山寻笋充饥,已经几个月没尝过盐的味道。
难道他也像孔子那样,是听了《韶》乐后陶醉其中而忘了食盐的味道吗?在这里,诗人是用幽默的笔触,刻画出农民生活举步维艰的真实现状。
究其原因?是当时政府实施的“盐法”制度造成的。
诗人虽不动声色,却早已用幽默的方式把他的忧民之心包孕其中。
在身贬黄州之时,苏轼依旧用“含笑的批评”评品政事。
如《布谷》诗:“昨夜南山雨,西溪不可渡。
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裤。
不辞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
”诗中的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却因交不起地租遭地主毒打而遍体鳞伤,布谷鸟劝农民脱下破裤过河,殊不知农民有苦难言,怕遍体伤疤让人心寒。
在这首寓言诗里,作者用幽默讽刺了虐政对下层人们的戕害。
即便在流放岭南时期,苏轼还是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
苏轼与古代士人儒道互补的人格精神
苏轼与古代⼠⼈儒道互补的⼈格精神(转)苏轼是中国古代才能最为全⾯的⽂化巨匠。
然⽽,才能既为他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炒难。
终其⼀⽣,他在仁途上两起两落,虽曾官⾄礼部尚书,但先后不容于改⾰派和守旧派,⼏次因诗⽂获罪,“乌台诗案”甚⾄使使他差点丢了性命。
苏轼在⼀⽣中所经历的⼤喜⼤悲,绝⾮⼀般⼠⼈所能想象。
在沉浮不定、变幻⽆常的苦乐⼈⽣⾯前,苏轼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
在其诗⽂中,责任感、使命感与归隐⼭林之念相交织,反映了他豁达的⼈⽣态度。
从思想根源上说,受宋代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学术思想⼤势的影响,苏轼的“蜀学”也将儒家⼊世哲学与佛⽼出世精神相融合,呈现出鲜明的儒道互补的特点。
构成苏轼⼈格精神主流的,是传统儒家思想。
在仁途顺利时,其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世精神始终⼗分强劲。
苏轼在其中年政论⽂章中就曾⼀再阐发《易经》中“天⾏健,君⼦以⾃强不息”的思想,希望“天⼦⼀⽇赫然奋其刚健之威”,能动于改⾰,为变法摇旗呐喊。
对于王安⽯变法,苏轼虽因过于夸⼤变法的流弊⽽持守旧观点,但在守旧派废除新法时,他却不惜丢掉⾼官厚禄,与司马光当⾯顶撞,⼒⾔保存免役法之必要。
在苏轼的豪放风格的词作中,这种⼊世精神表露⽆遗。
1074年,⼊仕不久的苏轼在⾃杭州通判调密州知州的赴任途中,第⼀次以豪放词风写下了⾃⼰的宏⼤抱负:当时共客长客,似⼆陆初来俱少年。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舍其时,⾏藏在我,袖⼿何妨闲看!⾝长健,但优游卒岁,且⽃尊前!(《沁园春·赴密州早⾏马上寄⼦由》)词中抒发了⾃⼰欲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志,充满着对⾃⼰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信,并表达出⼀种对⾃主选择进退的⾃豪感。
⼀个才华横溢、英⽓勃发的苏轼跃然纸上。
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从儒家的⾼度责任感出发,对⼈民的疾苦表现出深切的关怀和歉疚:“秋⽲不满眼,宿麦种亦稀。
永愧此邦⼈,芒刺在肤肌。
平⽣五千卷,⼀字不救饥”。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另⼀⽅⾯他⼜以古代豪杰⾃⽐,表达出强烈的报效国家民族于疆场的愿望:⽼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试探苏轼人生态度中的儒释道思想
试探苏轼人生态度中的儒释道思想试探苏轼人生态度中的儒释道思想全文约4000字论述翔实【内容摘要】苏轼是我国北宋以来杰出的文学家。
他一生坎坷,仍保持豪迈旷达的心态;宦海沉浮,仍对社会怀抱一腔热情。
苏轼对儒佛道思想的融通以及对审美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形成了他充盈着淡泊、通达、恒永的人生观意识,并成就了他遗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作品。
我认为苏轼面对逆境处变不惊,以儒家精神积极经世济民;以佛家思想淡泊名利富贵。
以道家作为寄情于山水,从中寻求超越解脱。
总而言之,苏轼热爱生活,以儒佛道思相笑对人生逆境。
【关键词】文学作品苏轼佛释道思想人生逆境一、苏轼的生平与逆境人生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名和仲,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苏轼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里,他的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读书务知大义”,“诗多至千余篇”。
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母亲程氏,是一个善良而有知识的妇女,他的外祖父亦富于藏书。
这样一个富于文化传统的家庭环境对苏轼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并且他生活于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又承庄子精神的放逐本心、李白诗的无拘无束、陶渊明生活态度的超然物外、欧阳修文章的洒脱精工,遂成其文坛的王者气象,诗、词、文、书、画等冠绝一时,尤以词旷达疏放,拓其境界,开一代风气之先。
部分参考文献4,《唐宋词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5,《唐宋词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夏承焘注1980年出版6,王水照:《苏轼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
7,《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论苏轼的超然
论苏轼的超然摘要:苏轼,一个千年的传奇,他不仅是北宋年间中国文坛上最耀眼的巨星,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苏轼的一生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仕途屡遭贬逐,历经许多坎坷,时时处于人生的逆境,特别是贬谪黄州时期,处于一种极端孤独与寂寞的处境,感到人生如梦,但他并未因此而对苦难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也没有因此否定人生,而是以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
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关键词:苏轼;超然;乐观;旷达;人生态度何谓“超然”?超然是超出尘世之意,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对生理需要、情感需求、功名利禄和尘世欢热保持一定距离的态度。
持有这种态度的人能够卸下柴米油盐的重负,远离现实的名利场,置身于苦难之外,以超然的心态体味人生,不去计较暂时的得失、顺逆、穷达,是一种超然物外,旷达自由的态度。
苏轼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典型的超然态度的人。
受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思想的影响,苏轼的心灵中已慢慢的产生了他的混合人生观:“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但那已然够长了;即使他追寻长生不死的仙丹妙药终成泡影,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是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
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
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至于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
”[1]苏轼正是以这种旷达洒脱超然的人生态度影响后人,吸引了无数中国士大夫文人的歆羡仰慕。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苏轼乐观、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进行探求研究。
一、对现实人生的热爱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不仅是位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位著名的政治家。
从青少年开始,他就对现实人生充满期待,有自己的政治抱负。
据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载,苏轼幼年时,母亲程氏读《后汉书》至《范滂传》,“慨然太息。
东坡精神——儒佛道的融汇调和
2014-04理论研究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于世,眉州人,是苏洵的大儿子。
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6岁。
苏洵给他的两个儿子取轼和辙来做名,对苏轼而言,“轼”是古代马车供客人扶手的横木,遇坦途时便没有功效,唯逢路途颠簸时才会为人所用。
苏洵择“轼”字便是希望苏轼能够在人生仕宦的道路上能够像轼一样,隐匿锋芒,沉稳踏实。
所以俗话说得好:知子莫若父。
苏轼的一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从初入仕途时遭人挤兑,乌台诗案的大难临头,到谪居地方的贬官生涯,苏轼都率性坦然超然自适。
这与苏轼融合了儒佛道的思想紧密相连。
三教合一的讲论始于北周武帝时期,到唐代开始三教名流论难为风尚,并逐渐由论难趋于融汇调和。
儒家文人学者与佛道人事相交成风。
苏轼一生受儒佛道思想的影响。
这种人生境界使他在自我调适中从容跨越各种人生风雨,并留下了光辉的思想,光耀千古,温暖着我们。
下面从他的词来看他的儒家的进取、佛家的超脱、道家的自然。
一、儒家的进取苏轼充满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
胸怀大志,即使外放或贬谪,都无改变苏轼对国家的关心,对生活的热爱。
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子路曰:“狂者进取。
”这是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充分体现了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进取精神。
即使乌台诗案后,苏轼仍不忘报国,词中不时流露出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壮志未酬的喟叹。
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超然思想探析
苏轼超然思想探析
苏轼是唐宋文学中的杰出代表,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被熟知,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他的超然思想。
苏轼的超然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主张必须以淡然、超然、从容的态度对待人生,追求超凡脱俗。
苏轼提出,通过正念的磨练,可以改变人的思维方式,理解宇宙如何运作,超越波折和失败,克服无谓的烦恼,超然审视整个世界无私的奉献精神。
苏轼 ( 1037—1101 ) 著名诗人,也是个深沉的哲学家。
他强调探究宇宙奥秘和深奥文章,应该教育自己不要以物欲来满足,应该改变思维方式,避免在世俗社会中备受世俗拘束,达到无我超然的境界。
苏轼的超然思想。
苏 轼在文学中如何体现儒释道的融合精神
苏轼在文学中如何体现儒释道的融合精神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其作品涵盖诗词文赋,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更是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他的文学创作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儒释道思想的融合。
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拼凑,而是深入其灵魂,自然而巧妙地体现在他的文字之中。
儒家思想在苏轼的作品中,表现为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他自幼深受儒家经典的熏陶,心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尤为明显。
例如他在《晁错论》中写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这充分展现了他对个人意志和抱负的重视,以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决心。
苏轼一生都在追求经世济民的道路,即使在仕途坎坷、遭遇挫折之时,也未曾放弃对民生的关注。
他在杭州任官时,致力于治理西湖,解决水患,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既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也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治理成果的自豪。
这种将个人的政治理想与对民众的关怀相结合,正是儒家“仁政”思想的体现。
然而,苏轼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多次被贬谪的经历让他饱受磨难。
在这艰难的岁月中,道家思想成为了他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在这里,他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功名利禄的超脱,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定数,不必过分执着,应当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这种顺应自然、超脱世俗的观念,体现了道家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
佛教思想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也时有体现,主要表现为对人生苦难的洞察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佛教强调因果报应、无常和慈悲,苏轼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对生命的无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 轼通过哪些作品表达超脱的哲学观
苏轼通过哪些作品表达超脱的哲学观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还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考。
其中,诸多作品都表达了他超脱的哲学观。
苏轼的《定风波》一词,便是其超脱哲学观的鲜明体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境,他没有丝毫的畏惧和抱怨。
“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便展现出一种不为外界干扰所动的坚定。
“何妨吟啸且徐行”,则是在风雨中依然保持着从容与淡定。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即使生活艰辛,只有竹杖芒鞋相伴,但他内心无所畏惧,认为这比骑马还要自在。
在他看来,人生的风雨不过是寻常之事,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便能超脱于困境之外。
“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他对人生荣辱得失的超越,风雨也好,晴天也罢,都不过是外在的表象,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才是最重要的。
《前赤壁赋》也是苏轼表达超脱哲学观的经典之作。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通过对江水和明月的思考,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
他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间的一切都在瞬间变化;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我们自身都是永恒的。
既然如此,又何必羡慕那些外在的东西呢?这种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洞察,使他能够超脱于世俗的功名利禄,达到一种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苏轼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他把人生比作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虽然短暂,但却留下了痕迹。
然而,飞鸿并不会在意这些痕迹,依然自由自在地飞翔。
这表达了苏轼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传达出一种不执着于过去、不忧虑未来的超脱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的超然自适与儒道释思想的关系
一、超然自适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会有以下表现:一、殉道。
即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自沉汨罗江。
二、抱怨。
即在诗中抒发穷困愁苦、怀才不遇的怨气。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
以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杜甫关心国计民生,但抱负不能施展,多有失意的悲愁之吟。
像《登高》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陈子昂之“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之“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等。
但到了苏轼则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超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泰穷通充满谅解,表现出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
苏轼从小就有“奋厉有当世志”的儒家济世的志向,即“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十六岁时,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宋史〃苏轼传》中有这样的记述:苏轼少时,母亲程氏教其汉书《范谤传》。
范谤是东汉党争时受迫害的一个忠臣,任命为清诏使的时候,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后受迫害时,不苟且偷生,宁愿付出生命。
临别辞母时说:“为儿不孝,没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范母说:“一
个人既想成就名节,又想富贵寿考,岂能两全?母亲愿你去完成理想。
”读到这里时,小苏轼发誓长大了也要做范谤。
而当现实命运是“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的时候,他并不消沉悲观,其诗词显出了黑色幽默的味道,“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30],“吾生如寄耳,岭海亦闲游”[31],“生逢尧舜仁,得作岭海游”[32],他把贬谪岭海这样的不幸当成君恩,使他得以游山玩水,这样飘然旷达的胸襟何尝不是一种适世的智慧呢?
二、超然自适与道家思想的关系
苏轼少年时代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
他自幼喜欢《庄子》。
在其诗词中随处可见道家思想的影子。
“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33],“方士三山”,道家语也。
“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34],“姑射仙人”是《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这个故事是比喻一种很高的修养。
说是在藐姑射的山上,有一得道真人,肌肤像冰雪样洁白,姿态像处女样美丽,洪水滔天而不会被淹死,大旱使金石融化、土山枯焦而他不会被伤害。
——这实际上表达的是道家在精神上自我保全的一种操守。
此外,《庄子〃养生主》中还讲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今臣之刀近十九年矣,所解牛数千矣,而刀刃如新发于硎。
”这讲的是修养的问题。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这种高远的、不受拘束的、
超远旷达的思想,《庄子》里还讲了很多。
苏轼小时侯读《庄子》,他说:“吾昔有见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35]说明苏子对道家学说精髓早悟。
而“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身外徜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这种忘情物我、超脱物外、人生如梦的感叹,深受道家的超脱物我的思想影响。
道家的“空无”指的是外物的空无。
“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道家语也。
前者典出《庄子〃齐物论》,“虚舟”出自《庄子〃山木》。
在这里,“虚舟”代表的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道家思想的另一个精髓就是“逍遥”。
在苏轼的诗词里,这种“逍遥”是由“谪仙”李太白所表现的。
李白性不羁而好老、庄,人称“谪仙”。
苏轼词云:“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36] 。
道家的思想里,也有“空”和“无”。
与佛家的“空”和“无”不同的是,道家的“空无”指的是外物的空无,而佛家则是一切皆空无。
在词中,苏轼多次用“狂”字,如“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37] 、“莫道狂夫不解狂。
狂夫老更狂”[38] 、“老夫聊发少年狂”[39]、“美酒一杯谁与共。
尊前舞雪狂歌送”[40] 、“垂杨系马恣轻狂”[41]、“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42]、“谁怜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忆孟诸”[43],此“狂”,即源自李太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之狂。
李白近于癫狂,而苏轼疏狂,二者程度不同,但“逍遥”、“潇洒”之意,二者同源于老、庄。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中说“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他只想“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
百钱游”,这样的仙风道骨正是道家思想对苏轼的渗透,从而成就苏轼豪放超然、飘逸豁达的修行。
三、超然自适与释家思想的关系
苏轼有一诗:“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
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
仙人拊我顶,结发受长生。
”[44]其诗句清丽脱俗,婉如出水莲花,佛家之空灵跃然纸上。
苏轼的超然自适里,有着几分儒家济世之苦心,几分道家“逍遥”,又有着释家的睿智和空灵。
“寓身此世一尘沙”,禅家语也;“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取慧能偈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45]之意,亦是禅家语。
“人生如梦”,“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本来就是佛家的思想。
绍圣三年(1096年)七月,苏轼妾朝云卒,苏轼作诗悼之,并作墓志,于惠州栖禅寺大圣塔葬处作亭覆之,名之“六如亭”。
“六如”,出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万事万物,于佛家看来,不过是空,以此眼光看世界,则一切忧惧,都是尘土。
苏轼的洒脱里,带着佛家的淡然和空灵,“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他从来就认为“万事从来风耳过,何用不著心里”,“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46]。
他认为,凡事只有“游于自然”“忘情物我”达到“无愁可解”的境界才是最上乘。
所以他虽被贬南荒儋州,却有“三适”——就物质生活讲,苏轼父子在儋州确实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但就精神生活讲,苏轼仍“超然自得,不改其度”[47]。
组诗《谪居三适》集中表现了他这
种“超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一是《旦起理发》:“少年苦嗜睡,朝谒常匆匆。
爬搔未云足,已困冠巾重。
何异服辕马,沙尘满风鬃。
鞍响珂月,实与竏械同。
”年轻时候,睡眠很好而忙于朝谒,痒未搔足就要衣冠楚楚地朝谒上司,拜会同僚,如服辕之马,如竏械加身,很不自由。
现在好了,每天可以“安眠”到“日出”,才起来梳头,清爽极了:“老栉从我久,齿疏含清风。
一洗耳目明,习习万窍通。
”二是《午窗坐睡》,两脚盘在蒲团上,两肘靠着竹几,沉沉入睡,重游“无何有”之乡:“蒲团盘两膝,竹几阁两肘。
此间道路熟,径到无何有。
”三是《夜卧濯脚》:“长安大雪年,束薪抱衾。
云安市无井,斗水宽百忧”,长安柴贵,云安水贵,都不可能舒畅地濯足。
儋州虽然米贵,“得米如得珠”;但柴水不缺,可任情“濯足”:“瓦盎深及膝,时复冷暖投。
”这里虽然缺药,但洗脚就可疗脚疾:“土无重讲(脚肿)药,独以薪水疗。
谁能更包裹,冠履装沐猴!”谁还会再次把足裹起来,去做虚有仪表的猕猴呢?以上《三适》,都是在官场中享受不到、也体会不到的人生之趣,所以他说:“谁能书此乐,献与腰金公(腰悬金印的人)?”
苏轼的这种忘情物我,无愁可解的达观性格是与佛家的“静而达”思想影响有关的。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人生是无常的,充满痛苦,只有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彻底摆脱苦恼,进去涅槃境界。
佛教的基本学说有“四谛”[48]、“八正道”[49]、“五蕴”[50]、“十二因缘”[51]、“三法印”[52]、“三学”[53]等。
而三学是佛教修行的根本之道。
三学即是戒定慧。
而苏轼忘情物我主要受戒定慧之一的“定”
的影响。
定是指精神的安定统一,但心静为方法有种种程度的不同,普通人日常心静的欲境界,并不是真正的精神统一;真正的精神统一称为根本静。
修心禅定主要目的是使心统一,从而能以明镜止水般的心,观察诸法实相,获得正确的智慧;使心空明,从而能采取适切的判断,作出迅速确切的处置。
禅定的目的,即在依定得慧。
[54] 由此可见,苏轼之“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
钩帘出乳燕,穴纸出痴蝇。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55]已深悟佛家以慈悲为怀之思想。
他了悟人生实相,“万事从来风耳过,何用不著心里”、“寓身此世一尘沙”,只愿“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56],只愿挂“累累一串珠”,“遗响下清虚”[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