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试论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试论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985c746cf84b9d528ea7aaf.png)
新形势下 , 我 国群众 文化 发展的同时 , 同样 出现许多弊端 和不足 , 本文将针对群众文化 的发展现状和不足进行 阐述 , 然 后针对不足提出创新的建议 和改革方案 。
一
展。( 3 ) 社会群众文化交流 , 可通 过专 业的培训或者业余爱好
相互交流 的形式 出现 , 进一步发挥群众文化 的力量 , 推动整个 社会文化 的建设 。
机的的融 合 , 不 同的群体之 间缺少一个 较好 的纽带 , 导致 群众 众 的整体能力降低 ,所 以国家应鼓励创建组织完善 和培 养制 度健全 的培训机构 , 充分调 动群众的力量和积极性 , 按 照社会 文化呈现 断片的状态 , 无法成为一个 相对 应的完整的体 系。
( 二) 群 众 文化 存 在 区域 不平 衡
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需求 , 完善组织结构 , 提升群众文化建设
和人 文 精 神 。
由于地 区发展不平衡 , 导致 了群众 文化 出现明显 的差异 , 而我 国又是一个博大精深 的历史 国家 , 南北 差异和东西差异 , 造就 了群众文化存在着 区域发展不平衡 。 例如 : 广西民族 博物 馆 与广东 民族博物馆就具有 很大的差别 ,不仅仅是 民族 文化 的差异 , 也蕴含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导致 了群众文化 的发展 不平衡 。此外 , 文化馆的资金缺失 、 基 础设备不足和群众积极 性不 足, 都会影响文化馆的建设 。 而文化馆活动中的类 型具有 较大 的差异 , 落后地区无法与发达地 区开展 的活动形 式相似 ,
( 三) 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综合 素质 群众文化工作者属于群众文化建设 的引导者 ,所 以针对
群众文化工作 者的综合素质必须提高 ,这样才能加快群众文
化建设。( 1 ) 专业化。许 多群众针对业余学习是 想提 升 自己的
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与发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39d4a8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a.png)
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与发展策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群众文化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群众文化工作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而开展的,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宗旨的文化工作。
在新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本文将从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发展策略。
一、现状分析1.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要求文化工作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
(2)互联网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文化的途径变得更加便利和多样化,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逐渐显得陈旧。
(3)市场化: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文化产品和服务也面临着市场竞争,要求群众文化工作更具市场意识和竞争力。
2.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在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文化产品过于商业化,忽视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2)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粗制滥造的现象仍然存在。
(3)文化工作者素质不高,一些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二、发展策略1. 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产品在新时期,需要进一步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对不同文化形式的需求,比如音乐、电影、舞蹈等;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满足部分人群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着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使文化产品更具社会责任感和正能量。
可以通过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加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在新时期,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群众文化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浅谈新时期西藏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浅谈新时期西藏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4a5ff9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0.png)
浅谈新时期西藏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与对策摘要:近年来,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的经济收入也在不断提升。
经济发展的同时,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更好地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方面需求。
关键词:群众文化;发展;对策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方面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应该积极开展具有时代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得基层群众能够更好的参与文化活动中来,促进农村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大力发展,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这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现状(一)缺少活动组织经费经济是文化活动开展的前提。
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经费主要是政府的财政补贴,这种经费十分有限,只能开展一些小型的群众文化活动,而且次数也有限制。
一些大型的高级别的文化活动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由于经费来源的渠道太过于单一,会阻碍活动的发展。
而且,由于经费的缺乏,群众文化方面的文化设施也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当前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最基本要求。
(二)文化工作者水平受限在当前一些地区的文化工作者普遍存在自身能力有限、专业水平不足等问题。
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就会导致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现代化管理能力水平有限。
比如:在西藏一些偏远地区,目前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基本上都是以唱歌、跳舞为主。
这样的活动刚开始还可能有趣,有一些群众参加,这样的活动整体比较单调,久而久之,大家就失去了兴趣。
还有一些活动只是流于表面,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拍照应付上级,并没有用心的策划,真正做到宣传到位。
(三)文化活动缺乏创新现阶段,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大多数都是基层群众自发组织的,在活动的内容跟形式上太过于单一,文化活动开展的主体缺乏多样性。
浅析群众文化的特点、作用及其开展
![浅析群众文化的特点、作用及其开展](https://img.taocdn.com/s3/m/7137d600bb68a98271fefad3.png)
众 艺术 与 民 问 、民俗 文 化所 涵 盖 的核 心 形态— — 民间文 艺,在 形 态 上有 着 明显 的差异 。如 民 间文 艺 的 自在性 、原生 态 属性 ,反映 在 具体 的 艺术 作 品 中 ,就呈 现 出精 华 与糟 粕 并存 的现象 。所 以在 传 承我 国优秀 的民 间文 艺过 程 中 ,形 态 成熟 、 主体 自觉 的群众 文 化 ,就 成 为 既能 让 民间 文 艺保 持 民 间文 化特 性又 能让 民 间文 艺获 得 主体 价值 观念 支撑 的 必然 选择 。
群 文 论 坛
浅析群众文化 的特点 、作用及其开展
胡 歆 ( 徽 省 芜 湖 市 文 化 馆 安 2 1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0
摘 要 :群 众 文 化 已发 展 成 为 当 代 文 化 的 几 种 主 要 形 态之 一 , 它 是我 国文化 中一种独具特性的新兴文化 形态。近年来 ,我 国结合地 域 特色 ,立足 先进文化发展前沿 ,精心 引导和 大力扶持 群众文化 活动 , 提 早 策划 ,精 心组织 ,开展 了主题 鲜明 ,影响较 大 的一 系列文化 活 动。 因此 ,研 究群众文化 的特点及其作 用,对我们 更深入 的了解这种 文化 有很 大的促进作 用 ,从 而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 活动 。 关键 词 :群 众 文化 ; 特 点 ;作 用 ;开展
征。
第一 、拓 展群 众 文化 的发展 空 间 群众 文 化 不能 拘 泥于 任 何 一个 环境 和 方 式 ,而 应该 开 展 多种 形式 ,利 用 多 种空 间 。如 目前流 行 的企 业 文化 、校 园文 化 、街 头 文化 、商业 文 化 、老 年文 化 、青 少 年文 化 等 ,都 是 新 时期群 众 文 化 的发展 空 间 ,如 果 这些 空 间利 用 好 了 ,那么 群 众文 化 工作 就 能 成为 社会 主义 精 神文 明建 设 的有 效载 体 。 比如 ,校 园文化 ,它 是 以满足 学 生精 神 生 活需 要 为 目的 , 以文 化 艺术 活动 为 主要 内容 意义 。 的一 种社 会 性文 化 。 随着 学子 们 从校 园走 向社 会 ,校 园 文化 的 发 第 三 、 独 特 的 文 化 传 递 性 。 从 群 众 文 化 的 当 代 文 化 格 局 来 展 能 有效 地 促进 社 会文 明 和家 庭 文 化乃 至整 个 社 会文 化 的 良性循 看 ,它 处于 中间位 置 ,即 主流 文 化和 大众 文 化之 间。 由于 具备 主 环 , 因此 ,校 园文化 是 提 高学 生 素质 乃 至 整个 社会 群 体人 的 素质 文化 性 质和 与人 民群众 的 “ 和 性 ”,正 好 使群 众 文 化成 为 了主 的摇篮 。 亲 流文 化 意识 与人 民群 众 互 动 的中介 。一方 面 ,主 流 文化 需 要利 用 第 二 、大力 发展 农 村 的群众 文化 群众 文 化 的 “ 化 亲和 性 ” ,~ 方面 ,人 民群众 离 不开 群众 文 化 文 农 村文 化 建 设是 社 会主 义 精神 文 明建 设的 重要 内容 ,必须 给 的 “ 体价 值实 现 ”渠 道 。这 使得 群 众文 化 的文 化传 递 性 具有 了 予其 足 够 的重 视 。要 根 据农 村 的地 域 和人 文 特 点 ,因地 制 宜地 发 主 无法 取 代 的独特 性 。这 一特 殊 地位 使 其文 化 传递 功 能得 到 了最 大 展特 色 文 化 。如 发挥 地 方传 统 文化 的优 势 ,利 用春 节 、元 宵 、端 限度 的发挥 ,即 :实现 了主 流文 化意 识形 态社 会 效益 的最 大化 。 午 、 中秋 等节 庆 日,组 织群 众 开展 传 统文 化 活动 ,让广 大 的农 民 第 四 、 强 烈 的 文 化传 承性 。群 众 文 化 是 一 种 真 正 面 向广 大 群众 积 极 参与 到 丰 富多 彩 的文 化活 动 中来 ,调 动 了广大 农 民群 众 群 众 的文 化 。它 在活 动 内容 上对 民间 、 民俗 文化 的充 分 利用 ,使 的参 与热 情 , 自娱 自乐 , 自得其 乐 ,营造 浓 厚 的节 日氛 围 。 它包 容 了 中国传 统文 化 的许 多 形式 和精 神 。群众 文化 所 涵 盖的 群 第三 、发展 城市 广场 文 化
谈群众文化在新时期赋予的新内涵
![谈群众文化在新时期赋予的新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22a275741711cc7931b716c4.png)
1 .以科学发展 观作 为指导思想
随 着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的深 入 发 展 , 社 会
本文着重分析 新 时期群 众 文化的 新特 点 , 风格 , 反 映现代中华 民族的生存生活实践 。 主 义 文 化 事 业 的 建 设 也 被 提 上 了 日程 , 群 并 浅 析 新 时期 群 众 文化 的 新 内涵 。 随着 中国社会经济 的发展 以及社会文化的 众文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起 着重要 关键词 : 新 时期 ; 群 众文化; 新 内涵 进步 , 中 国 大 众 对 西 方 文 化 的 认 同 感 开 始 的作用 。新时期 的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 设 中图分类号 : F 1 2 3 . 1 6 文献标识码 : A 下降 , 西方文 化对 中国的诱惑力不断减退 。 必 须 要 以科 学 发 展 观 为 指 导 思 想 , 发 挥 先 文章编号 : C N4 3 —1 0 2 7 / F ( 2 0 1 3 ) 0 8 —1 3 5 方面 , 中国群众 文化 开始 得到社 会 的普 进的群众文化 的作用 , 积极 构建和 谐幸 福 Ol 遍 重视 , 中国的传统文 化开始回归 , 并且 以 的社 会 主 义 社 会 。中 国当 前 的 各 项 文 化 事 作 者: 江 苏省 南通 市 竹 行街 道 文 化 站 ; 江 各 种形式的作 品呈 现在社会 大众 面前 , 例 业迅速 发展 , 但 是基 层文 化建设 依 然是 薄 苏, 南通 , 2 0 6 0 1 6 如, 周 杰 伦 的 流 行 音 乐 中 融 入 了 大 量 的 中 弱环节 , 基 层 文 化 出现 设 施 落 后 , 文 化 力 量 国传统文化 元 素 、 畅 销 书《 明朝 那 些 事 》 、 新 时 期 群 众 文化 的新 特 点 投入不 足 , 文化 内容单一 , 文化人才流失等 《 狼图腾 》 等也取材于中 国古代历史文化或 1 .代 表 社 会 主 义 精 神 文 明 的 发 展 问题 , 无法满 足基层 群众对 物 质文化 的需 者 是民族传说 。因此 , 中国群众 对 中国特 方 向 求 。基 层 群 众 文 化得 不 到 长 足 的 发 展 不 利
新时期群众文化特点和发展趋势
![新时期群众文化特点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f29313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8.png)
新时期群众文化特点和发展趋势摘要:群众文化是人类在千百年的历史沉淀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珍贵财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需求也在逐渐提高,现如今的群众文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个时代的群众文化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在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推动和引领着新一代年轻人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群众文化经历的哪些变化,沉淀出了哪些特点,来探讨其在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特点、发展趋势引言:群众文化是人们在自身职业之外,自发创造的社会文化,它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文化活动为客体,以满足精神需求为主要目的,贯穿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是广大群众在漫长的历史上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在人类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是一段历史时期的缩影,也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在我国,群众文化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发展趋势。
1.新时期群众文化的特点1.新时期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群众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特点的文化,与我国新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特点密不可分,并逐渐成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凝聚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思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我们国家群众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新时代的群众文化也由此被烙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烙印,这是我国所特有的文化发展特点,也是我们的群众文化必须坚持的发展走向。
2.新时期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凝聚在一起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身鲜明的特色,百花齐放、共同繁荣是我们国家一贯坚持的文化发展策略,尤其是在新时期,各族人民的物质条件在不断提高,精神需求也在同步提升,人们在满足日常生活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发展并创造不同的民族文化,依托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沉淀出不同的文化财富。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方向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bf4aadef767f5acfa1c7cdfb.png)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方向文/临沂市沂水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陈金伟【摘要】新形势下需要对群众文化加以重视,因群众文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是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为目的的一项活动,因时代不同,所以内容与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尤其在近几年的不断发展下,群众文化活动生机勃勃,一派欣欣向荣之景,为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则需要对群众文化的特征以及发展方向加以了解。
【关键词】群众文化;特征;发展方向严格意义分析,在某一个地区的发展中,其群众文化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下,人们对群众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且文化形态呈现出多样性,文化消费水平也有所提高,其中在文化强国的口号中,则需要加强重视群众文化,多角度分析与研究,明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当前群众文化的特征(一)群众文化活动具备丰富性。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改革地区纷纷开展了群众文化,以此活跃人们的文化生活。
另外广大劳动群众逐渐从生产力中得到解脱,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群众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各类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其中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都希望能够利用一些形式排解工作中的压力,群众文化活动便成了人们最好的消遣方式,广场舞、健美操、戏曲舞蹈、秧歌队等各类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团体文化的出现实现了群众文化的丰富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二)群众文化具有民族特色与地方特点。
我国地域广阔,每一个地方都有鲜明却独特的民族特色,正因为如此才促使群众文化的民族性比较强,其中民族特色主要是指某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是以民族精神为出发点,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将一个地方以及一个民族的特点加以反映。
当前西方文化所带来的影响比较大,人们纷纷过起复活节、圣诞节等,但是却对传统文化有所影响。
在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下,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内容逐渐成了群众文化的舞台,比如民间组织的秧歌队、评书、舞狮子等等。
当然,还有部分地方从当地的特色出发,举办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由此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现阶段区域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地方赖以生存的基础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浅析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浅析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be6643867ec102de2bd89c2.png)
一
、
群众文化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1 . 推动 群众 文化 不 断创新 ,满足人 民群 众不 断 增长 的精神 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需 要
我 国 社会 主义 文化 建设 的最 根 本 目的就是 为 了不断 满足人 民 群众迅速增长的精神文化方面需求。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 展 ,群众的思想意识也在发生着改变,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 在不断的变化,人们精神文化消费层次在不断的上升,并且需要 的形式 和 内容也 在不 断的发 生 变化 ,所 以我 们 力求在题 材 和作 品 上 ,不论古今 。都要刻意创新。 2 . 创新群众文化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群众文化上的创新 ,非常有利干解决文化生产力的懈放和发 展 。随着经济水平 的提高 ,文化 生产 力更加迫切 的要求解放 出来 。 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和精神文化方面的不断提高,也使得 人们对提高文化产品方面的供给有了迫切的要求;再由于我们国家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也对建立健全文化体制产生了迫切的要 求;改革开放使得我们对文化生产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因此 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地在文化体制上进行深化改革,才能有效 的、持久的、不断地解放和发展文化自身的生产力。 二 、群众 文化 的建设 与发晨 1 . 保证 群众文 化 队伍 的建设 加强群 众 文化 建设 的前提 就是 要保证 群众 文化 建设 队伍 的稳 定与不断增强,街道和社区的管理阶层干部,更直接的参与群众 文化 建设 和管理 。他 们从事 群 众文化 的组 织 、筹备 工作 。所 以要 想 建设 一 支不论 在年龄 方面 。还 是专 业技 术 、知识结 构等 方面 都 过硬的地方管理干部队伍 ,我们应该做 的就是要从基层去发掘人 才和培 养人 才。 2 .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本地文化在群众中的传播 中国加 入世 界经 贸组织 至今 ,我 国对 外开放 的水 平和 能力 在 不断的提升 。外来的经济贸易流通使得外国文化也在不断地向中 国文化中渗透。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这更应该加强 我们的群众文化建设。因为群众文化来源于传统文化,是人们在 较长的时期内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族艺术。游 园、灯会、茶艺、聚会等这些民族文化必须传承下来。使国人更 好地了解和掌握属于我们自己国家所独有的人文知识 、历史知识 以及党的路线方针等 ,这样对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所 以我们还是主张将本土文化加以渗透,我们可 以以多种形式开
探研现阶段群众文化工作发展和创新
![探研现阶段群众文化工作发展和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c9f8e23da32d7375a41780e1.png)
探研现阶段群众文化工作发展和创新【摘要】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管理改革的目标应是, 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大的坐标系出发, 提升群众文化艺术管理工作的目标,构建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管理发展格局,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创新机制,构建与新世纪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社会群众文化繁荣态势。
【关键词】现阶段;群众文化艺术;发展;创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群众文化工作不同于社会娱乐场所的商业行为,商业行为的价值取向是以赢利为目的。
而群众艺术馆则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意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职责,任务则是辅导、创作、组织、和演出,群众艺术馆员要即当辅导员、演员,又是组织者、管理者、参与者,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又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还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如何正确认识处理好社会经济和群众文化的关系,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蔚县区域群众文化工作的新路子,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向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是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因此, 群众文化只有具备鲜明的时代性, 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与响应。
只有具备浓郁的乡土气息, 才会得到人民群众最广泛的参与, 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纵观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 呈现出喜人的发展局面。
(一) 在群众文化工作内容上, 更具鲜明的时代性一首歌代表一个时代, 哼起那首歌就想起那个时代, 这就是文化的时代特征。
群众文化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才能感染人、吸引人。
新时期, 群众文化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呼应群众的理想和追求、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凝聚人心、陶冶情操等方面上。
城市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向
![城市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向](https://img.taocdn.com/s3/m/509bc06bc77da26924c5b034.png)
城市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向[城市群众文化属区域群文化,但它不是个别地区的一般意义上的地区文化,而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地区(城市)的文化,是城市大众文化。
通俗地说是指一定时期,一个范畴[各个文化区域(城市)和文化和群落]内人民群众的最普遍的文化倾向和喜好的聚集,它带有鲜明的通俗性和群众性,但由于我们身处几千年来被小生产者意识的汪洋大海包围的土壤上,多少年从中国城市中蜕变出来的城市群众文化,只能说是农村化的城市文化或都市的农村文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革势必以鲜明的形态反映到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化领域中来。
而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此种变革尤为明显。
加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外来新鲜的空气的吹拂,让人们在横向方面有了参照,传统的文化格局受到了冲击。
这些势必使城市大众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等,从传统的文化氛围中解脱出来,努力去适应变革了的时代的要求。
因此,在这种传统型文化格局正日益被抛弃但并完全失去意义,现代意义的文化格局崭露头角但又未真正形成的非常时期,城市群众文化特征必须呈现出一种不定性状态。
要想准确地把握它,就必须重新估价城市大众在新时期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审美情趣和文化心量因素,以昭示城市群众文化的发展航向。
一、城市群众文化发展呈出现规模化、产业化的趋势第一、改革中的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向传统型文化体制提出挑战,同时也为它的改革提供了经验。
而传统型文化体制的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摆脱传统的文化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起创造、竞争的市场观念,明确群众文化的产业属性,使城市群众文化事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由于一贯受传统文化观念、机制束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片面夸大了文化事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狭隘的政治功利性,而忽视了其活跃的产业属性,致使许多优秀的群众文化丧失了生存条件,群众文化阵地日益萎缩。
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城市大众观念的更新,使城市群众文化向“市场文化”、“产业文化”演化。
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c25a02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3.png)
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摘要:结合实践来看,新时代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愿景、坚定文化自信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满足了群众对文化和娱乐的双重诉求,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一、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意义(一)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群众文化活动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重要文化形式,集中展现了群众的文化气质、精神风貌和审美心理。
新时代积极实现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人民共同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实现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能够让受众在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中,通俗化、活泼化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目标、价值等,从而激励群众的奋斗热情和自强意识,这对强化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以文艺的形式对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斗的事迹历程进行回望,能够夯实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对提升社会稳定程度具有促进作用。
(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途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有效满足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广大群众开始更加关注精神成长,群众文化活动在较大程度上帮助群众达成了这一诉求。
比如“市民文化节”“青工文化节”“乡村春晚”等形形色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出现,让人们感受到其乐融融的乡村文化空间和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借助线下实体场景来举办,还可以运用网络直播、录播等方式进行线上宣传,这极大地拓展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覆盖空间,也让群众从中感受到文化获得感和精神放松感,真正让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触手可及。
(三)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手段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延续,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凝聚了群众的文化共识,对社会长远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其中,群众文化活动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色和时代价值,对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探析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83428883d049649b6658a5.png)
文艺 生活 L I T E R A T U R E L I F E
文 化 研 究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 的建设与发展探析
冯伟萍
( 浙 江省 丽水 市 云和 县 文化 馆 , 浙江 丽水 3 2 3 6 0 0 )
摘 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 人们 生活水平的逐 渐提 高 , 群众 文化 建设在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逐渐提高 ,从而导致外来文化对中国传 统文化的不断渗透 。
此, 为加 强中国社会群众文化 的建设工作 , 需 要我们一直坚定发
群众 文化 活动形式 的多样化发展 , 需要利用多种发展空间 ,
扬 中国传统文化 , 推进群众文化 的建设 , 从而达到促进特色社会 拓宽多种发展形式 ,促进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成 为建设特 色社 会 同时 , 发展通俗文化事业能够更加 生 主 义的建设 的 目的。 另外 , 我们还需要加强民族传 统文化在群众 主义和谐 社会 的有 效载体 。
在群众 文化 的建设过程 当中,要时刻坚持 围绕党 和人 民先 进 文化 的前进方 向, 以大力弘扬民族精 神为基本前提 , 大力 落实 群众 文化建设过程 中的各项基本工作 。 同时 , 群众文化事业 的发 展 工作 正在 逐步加强 , 群众性文化 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 其 活动队 伍 和综 合素质也得到进一步 的提 ,人们 的精神文化需求得 到充 分 的满足 , 发展前景 良好。
当地 的群众文化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出当地文化 的发 展特征。在新形势下 , 我国的政 治经 济发展较 为迅速 , 各群众文 化之间的渗透更加频繁 , 不仅城市之 问的群众 文化 会相互渗透 , 而且群众文化在发展到一定 阶段后就难以再进步。 因此 , 坚持 吸 收和借鉴各地方先进 的群众文化发展经验 ,实现群众文化之 间 的相互交 流 , 以达到共 同发展的 目的。
谈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谈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5dfc4d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5.png)
谈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基层群众文化是指由广大基层群众共同创造、传播和享受的文化形式,包括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间乐器、民间舞蹈、民间剧种等。
在我国的基层社区,群众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群众文化也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和多样化。
在过去的时期,基层群众文化主要集中在特定的领域和形式上,如舞龙舞狮、剪纸、民歌等。
而现在,随着全国市场一体化和国际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和形式投入到基层群众文化中,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创新和精品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基层群众文化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注重创新和精品化。
一些地方以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创新和发展特色产业,将基层群众文化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现代化和科技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基层群众文化也越来越向着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为基层群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些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也为基层群众文化的创作和演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参与和互动性。
随着社会参与的需求不断增加,基层群众文化也逐渐呈现出参与和互动性的发展趋势。
一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众与演艺者之间的被动关系,而是鼓励观众积极参与成为活动的一部分。
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创新化、现代化、参与化和互动化。
这一趋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人们需求的影响。
未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基层群众文化将继续朝着更加多样化、精品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4540c797fd5360cba1adbfb.png)
视觉 、 感官享受到快乐 、 富、 丰 刺激 、 消遣 的感 受 ; 电视机 的普 的包容上 。几乎所有在西方 出现过的群众 文化形式都在中国 及 、网络信息的发展 ,使人的感性经验受到 了强烈 的图像 冲 出现过 。 把国外 的群众文化作 为 自己的重要文化资源 , 是中国 群众文化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击: 流行歌 曲把个别化 、 个体化 的情感体验变成 了光盘 、 磁带 后。 带动起广泛 的意义上 的社会心理的互 动。在 城市 , 人们工 第 二. 中国传统 民间文化在新时期 的转型 、 重建 、 发展 , 是
一 、
改 革开放后 。中国群众文化取得 了较快的发展 ,面貌焕然一 大众生 活的内容 。使之成 为新时期中国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 新。各种文化形态竞相进发 , 文化消费水平 日益提 高 , 文化需 部分 。 中国人非 常喜欢 的小品 、 如 相声等。 求 日趋多元等。 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呈 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 主 4 群 众 文化 具 有 兼 容 性 .
百 家论 坛
对州
浅谈新 时期群 众文化 的特 点和发展趋势
张黎 明
山东省邹平县文化体育和旅 游事业发展局 2 6 0 5 20 摘要 :群 众文化这一古老的社会历 史文化现象几乎贯 穿 基 点 。 掘和利用 民族文化资源 , 用民族语言和风格 , 发 采 反映 了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 史。 渗透于各个时代 、 各个民族的生活 现代 中华 民族的生存生 活实践 。随着中国大众 对文化意义追 西方群众文化队中国人 的诱惑力逐步衰退 , 中国人 生产活动之 中。 不同时期群众文化具有 不同的特征和作 用, 本 求 的升华 。 文分析 了新时期我 国群众文化的新特点和发展 趋势。 所 渴望 的是反映 自身生 活实践的文化。 一方面 , 中国群众文化 作 品重视在 民族文化中挖掘大量的优秀内容加以改造 ,使之 关 键 词 : 时期 , 众 文化 , 新 群 特征 , 展 发
新形势下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趋势与特点
![新形势下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趋势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a2349e9b89680203d825b1.png)
文化纵横新形势下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趋势与特点毛丽玲红星街道办事处摘要:为了推动农村发展,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有效途径。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环节,并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以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为中心,对其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趋势;发展特点一、新形势下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趋势要了解新形势下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趋势,首先需要明确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的社会文化水平也在逐渐提升,群众文化发展态势良好,加之农村教育改革的推进,使得我国农村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精神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推进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活动空间日益广泛。
以往,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空间仅仅局限在自己村内部,各个相邻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较少,影响到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思想的渗透,随着人们理念的逐渐改变,各个村之间开始相互沟通,每个村相互学习,将自己的特色文化内容传播到不同区域,不仅丰富了每个村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加带动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步伐。
除此之外,空间上的广泛性,也不仅仅指的是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其意义也更为广泛。
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并不是拘泥于一段时间或者是一个地方,而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活动作为农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正在被更多的群众接受,也在被更多的群众传播,进而使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变得更加多样化。
第二,农村群众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将会朝着更加多样且丰富的方向发展,群众活动不再单一,更多的特点和内容会融入到不同活动中。
内容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两点。
第一,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种类繁多,当前最为流行的是广场舞,农村群众在茶余饭后聚集在休闲广场中跳着广场舞,享受着生活。
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特点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a48e20584254b35effd341f.png)
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群众文化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存在紧密的联系,不同阶段的群众文化对社会建设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
本文从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入手,对新时期群众文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标签:新时期群众文化特点趋势群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社会建设产生相应的影响。
因此要想对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形成正确的认识,就应该结合新时期的实际情况对群众文化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并探索群众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明确群众文化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1.群众文化活动类型丰富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对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此影响,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形成了类型丰富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还能促进当代人精神品质的提高,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1]。
结合柳江区文化馆实际工作情况,发现主要群众文化活动类型涉及到群众文艺比赛、群文公益乡村行活动、文艺慰问演出、文艺晚会、法律宣传演出、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具有代表性的如连续成功举办十一届的柳江群众文艺会演、举办九届的柳江春节群众优秀节目展演等。
在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也涌现出一些经典的优秀作品,如荣获全国群星奖铜奖的小品《今夜星光灿烂》;荣获全区首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一等奖的舞蹈《生命如歌》,以及表演唱《柳江石头会唱歌》、歌曲《柳江情》等等,还有一些作品分别荣获区、市级大奖,对柳江群众文化的丰富产生起着良好的影响。
2.群众文化表现出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我国群众文化形成的背景是社会主义社会,因此群众文化受到社会性质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
首先,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从根本上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守,在发展群众文化时注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并且始终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社会主义特性。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路径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50212d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a.png)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路径一、引导多元文化融合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和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应当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引入新的元素,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推动多元文化的融合。
二、注重创新文化载体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应当注重创新文化载体,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传统的文化载体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仍然重要,但也应当结合当下的新兴载体开展文化活动,如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
创新文化载体可以提高文化工作的覆盖面和时效性,使更多的人分享到文化成果。
三、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应当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提升文化工作的专业性和水平。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是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的重要保障。
应加大对青年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四、强化文化建设对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强化文化建设对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应当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发挥文化的社会功能,如增进社会凝聚力、促进创新创业等,为基层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倡导品牌化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应当倡导品牌化发展,提升文化工作的影响力和档次。
发展文化品牌不仅有助于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认同感,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通过打造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文化品牌,可以带动基层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路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只有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优势,加强创新与传承的有机结合,才能为人们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2ef137b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7.png)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我国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断发力。
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已经不满足于物质水平的提升,开始逐渐关注并重视精神文化建设。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层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刻不容缓。
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新形势下推动群众文化相关工作群众文化工作在基层中的有效开展,是提高人民群众现代生活方式多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社会整体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针对当前群众文化发展现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当下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群众文化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和推进。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形势;开展工作;有效策略引言群众文化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其范围广且影响深远。
群众文化建设主要是基于我国经济快速的有效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生活得以大发展和大繁荣,推动了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和相关活动中来,粗进了群众文化得以多元发展。
在这一发展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就需要相关工作者认真分析当下时代发展态势,创新群众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展开。
一、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分析群众文化建设是针对人民群众来展开的,与之相关的文化工作从性质上看更具有公益性。
与此同时,群众文化所涉及的群体和范围十分广阔,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
而在新形势下,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技术在人民群众范围内的普及运用,大大提升了信息的传播和共享速度,我国群众文化传播方式也显得更为多样,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也给群众文化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对促进人民文化生活多样性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我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的组成部分,新时期下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群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方向
![群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3d07ba6d9b6648d7c1c746e4.png)
农 村城 市化 的』 速 ,城 乡差 别 逐 年缩 小 ,特 别 是物 J f 】
质 生 活 条 件 的 大 幅度 提 高 ,广 大 群 众 的 生 活 方 式 、
价 值 观 念和 审 美 情 趣都 发生 丁质 的 变化 。 以中 老年 为 群众 文化 活 动 核 心 的 文娱 活 动 比 比皆是 ,他 f 思 『 】
剂。
展 方 向 。群 众 文 化 的时 代 性 和 民族 性 ,在 民俗 、 民 『 文 化 艺 术 方 面 表 现 得 最 为 鲜 明 。 例 如 , 民 族 节 日 ] 俗 、 民族 服 饰 、生 活 习俗 、古 典 诗 文 、 民 间传 唱 、
忠 孝 观 念 之 类 等 。 巾华 民 族 在 长期 的 历 史 发 展 中 ,
家庭 文化 也 现 出丰 富 多 彩 的发 展 趋 势 =随 着
已 经形 成 _优 秀 的历 r 化 传统 。文 化 作 为一 种 历 r 史文 史 的 积 淀 ,传 承 至 今 ,对 今 天 中国 人 的 价 值 观 念 、
社 会 生活 方 式 和 中 国 民族 民 间文 化 艺 术 的 发 展 .有
18目 圜 圜 目 6
作 家
W ENHUADI ANJ I
≮薏 蠲■ 熏 ] L
群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方向
一 卢啸庚
群众文化是 一 种社 会 性 文 化 ,它 贯穿 于 人 类 的
生 活 、生 产 活 动 之 中 , 具有 鲜 明 的 民族 性 和 广 泛 兴 中华 而 懈 奋 斗 。 要 在 以 下 三 个 方 向作 为 着 手 点:
物 质生 活 的 提 高 和 改善 ,一 些 高 档文 化 消 费 已经 被 家 庭 所 接 受 。丰 富 多 彩 的 家 庭 娱 乐 设 施 也 层 出不 穷 ,如家 庭 影 院 、数码 相 机 、{ 、电岫 等都 进 入 刊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发表时间:2017-12-31T13:19:54.7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作者:陈东旭[导读] 摘要:群众文化在新时期表现出一些发展的新特点,对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影响。
镇江市工人文化宫 212001 摘要:群众文化在新时期表现出一些发展的新特点,对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特点变化并对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群众文化;发展趋势;文化特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要想更好的开展群众文化事业、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对群众文化在新时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群众文化的发展在新时代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着一些变化。
这些影响因素即有经济层面的、也有科学技术层面与社会文化方面的。
首先来说,在经济层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业余休闲时间增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更为强烈且需求更为多元化,传统的群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
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手机、计算机与网络的大范围普及,极大的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交际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这使得群众文化既开辟了新领域,也面临着新形势与新问题。
第三,在社会文化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增强的人口流动性,国内国际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深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化品味日益提高、文化心理更为成熟,“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正呈现着交融的趋势,这些无疑对群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特点变化 2.1 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形态的变化当前,群众文化的艺术形式已由单一的形态分化为三种稳定的形态,即: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国家的主导文化、具有市场化和工业化时代特征的大众文化。
群众文化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其艺术形态的发展极不均衡。
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这种艺术形态,受到人们审美观念变化以及大众文化冲击的影响,正日益的边缘化,艺术形式与当前人们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传承无力、后继无人,展演与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其次,国家主导文化日益萎缩,群众文化工作队伍越来越弱,服务范围越来越小,活动组织越来越困难,文化活动基本
为配合政府在节日中开展,活动内容也比较单调呆板;第三,大众文化优势明显日益扩张。
大众文化具有市场化与时代化的特征,在群众文化中表现活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群众文化的活动模式,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一方面大众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
而受到群众的喜爱,受众面广泛;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影响着群众的文化趣味与审美观念,个体性的文化生活增多而群体性的文化生活减少,一些不健康的文化现象参杂其中。
2.2 新时期群众文化需求与服务的脱节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群众文化的需求正在急剧增长且需求更为多元化,但与之相应的,在群众文化服务工作方面,却出现滞后的现象,未能与需求相适应。
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为群众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的真实需求存在脱节,群众文化服务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十分薄弱,群众文化服务的形式、内容的调整没有能跟上群众文化品味、文化情趣的变化。
群众文化工作本来就是组织、示范、引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群众文化工作部门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参与人数少,覆盖面不广,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很有限。
2.3 群众文化活动日渐式微物质生活的提高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追求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但矛盾的是,群众文化活动却在这种需求面前日渐式微。
一方面,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正在逐步的消亡,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即便是在农村,如今节日的气氛也远不如往昔那么浓烈,一些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众基础正日趋衰微,打麻将、斗地主等带有赌博性质的群众文化活动盛行,而青少年们更热衷于玩手机与上网游戏;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私人的文化生活正在逐步的替代群体性的文化活动,人们对于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
选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难度加大。
3 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群众文化的发展将以社区为中心;二是虚拟群众文化将成为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载体,在传统的村寨田园逐步被城镇化中的社区所取代之后,其将成为新的群众文化兴起的载体,广场舞就是其中一例,其虽以广场为名,但实则主要的活动场所为社区,参与的群众也多为社区民众。
当新的人口聚集形态形成后,其也将必然成为新的群众文化兴起的源地,因此,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以社区为中心来进行演化的,社区文化将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虚拟社会的形成,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虚拟性质的群众文化活动或将成为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
随着手机、个人电脑以及网络在我国的大范围普及,人们的休闲、娱乐以及求知等行为越来越趋于虚拟化,虽然这对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冲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为新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形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在虚拟的世界,各种文化资源的整合将更为便利,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可以更为广泛,而更重要的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无疑将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更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 曹丽.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东方企业文化,2014(15):112.
[2] 胡歆.浅析群众文化的特点、作用及其开展[J].大众文艺,2010(14):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