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激励
管理学基础(第四版)电子课件第八章 激 励
这也正合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士为知己者死”。 请思考:该故事对你有启发吗?是什么?
三、需要、动机与行为
(一)需要 1. 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 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人脑对生 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需要激发人去行动, 并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去追求,以求得到自 身的满足,同时人的需要又是在活动中不断 产生与发展的。
2. 需要的分类 (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这是按照需要的 产生和起源来划分的。生理性需要是指与保持人体的 生命安全和种族的延续相联系的一些需要;社会性需 要是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是按照需要对象的 性质来划分的。物质需要即是对衣食、住行有关物品 的需要,对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等等。所谓精 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要。
人的行为的激励过程,就是要使刺激变量 (如各种目标)引起机体变量(需要、动机) 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 应。当目标达到之后,经反馈又强化了刺激, 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
读故事悟管理8-2: 海尔对员工的正负激励 “海尔”集团在正负激励方面做得比较成功,比如,海尔
集团开始宣传“人人是人才”时,员工反应平淡。他们 想:我又没受过高等教育,当个小工人算什么人才?但 是当海尔把一个普通工人发明的一项技术革新成果,以 这位工人的名字命名时,在工人中很快就兴起了技术革 新之风。比如工人李启明发明的焊枪被命名为“启明焊 枪”,杨晓玲发明的扳手被命名为“晓玲扳手”。这一 措施大大激发了普通员工创新的激情,后来不断有新的 命名工具出现,员工的荣誉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对员工 创造价值的认可,是对他们最好的激励,及时的激励能 让员工觉得工作起来有盼头,有奔头,进而也能激发出 员工更大的创造性。另外“海尔”集团每月还对所有的 干部进行考评,考评档次分表扬与批评。表扬得1分, 批评减1分,年底二者相抵,达到负3分的就要淘汰。同 时,通过制定制度使干部在多个岗位轮换,全面增长其 才能,根据轮岗表现决定升迁。
管理学基础第十章激励PPT课件
景需要强度不同,总有一个层次的需要是发挥主导 作用的,称为优势需要; • 优势需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成为行为的 激励因素。
启示:
• 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被管理者需要的多层次 性,并且要了解每一位被管理者的优势需 要,并针对优势需要进行激励,才能收到 良好的激励效果,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 极性。
• 正是这种高效率,使得他在后来一波又一波的 兼并中没有被收购,反而购并了其他一些经营 不善的油井,形成了自己的石油帝国。
学习目标:
• 1.激励的含义。 • 2. 激励的过程与激励模式。 • 3.重要的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 4.激励机制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第一节 激励概述
激励的概念
• 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的 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激励的作用
•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徒弟告诉他鞋带松了。 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徒弟转身后, 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
• 有个旁观者看到了,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 又要将鞋带解松呢?”
• 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 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 他的劳累和憔悴。”
一、激励过程与激励模式
• 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
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
小游戏时间
图10-1 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示意图
需
内
动
要
心
机
促使 紧 产生
引起
张
行 为 达到
目标 满足 紧张 解除
激励的实质过程: 是在外界刺激变量(各种管理手段与环境因素)的作用
管理学基础 激励
管理学基础激励管理学基础-激励第八章激励第一节激励概述一、激励的意义(一)激励的定义心理学中的动机是指人们在外界条件的刺激下产生的心理紧张。
管理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激发被管理者的需求,激发其动机,使其朝着预期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总的来说,就是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激励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内在驱动性,其二是自觉自愿性。
(二)激励的四个要素1.需要是激励的起点和基础2.动机3.外部刺激4.行为二、激励的作用(一)为企业吸引优秀人才(二)开发员工潜能(三)留住优秀人才(四)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五)它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六)激励有助于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导向企业目标上来(七)激励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三、激励过程模型激励的过程模式表现为:在各种管理手段与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被管理者产生了未满足的需要,当实现这种未满足的欲望越来越强,从而造成心理与生理的高度紧张时,就会去寻找满足需要的目标,并产生实现这种目标的动机;由动机驱使被管理者采取努力实现上述目标的行为;目标实现,需要满足,紧张心理消除,激励过程完成。
第二节激励理论一、人性假设理论(一)马克思主义人性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
(1)自然属性:人是自然的产物,主宰自然,积极改造自然。
(2)社会属性:就其本质而言,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
(3)思维属性:人区别于动物最根本的属性便是人类具有思维能力,进行思维活动。
(二)西方人性假设理论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又称“理性经济人”和“功利人”。
“经济人”假说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
该假设认为,人是经济的产物,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和物质生活的满足。
“经济人”假说的思想与麦格雷戈的“X理论”相一致,即:(1)一般人对工作具有天生的厌恶,只要有可能,便会逃避工作。
(2)因为人类不喜欢工作,所以必须给他们以胁迫、控制、监督和惩罚的威胁,迫使他们朝着组织的目标努力。
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十章企业激励方法调查参考077
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十章企业激励方法调查参考077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十章企业激励方法调查参考077在企业管理中,激励方法是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企业常用的激励方法以及其对员工工作动力和绩效的影响。
调查对象:企业员工调查范围: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员工调查问题:1.你所在企业采用的主要激励方法有哪些?2.这些激励方法对你的工作动力和工作绩效有何影响?3.你认为企业在激励员工方面还存在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4.你认为最能有效激励员工的方法是什么?调查结果:经过对多个企业员工的调查,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企业常用的激励方法包括:-薪酬激励:通过工资、奖金、提成等形式给予员工经济回报,以激励他们的努力工作。
-晋升激励:为员工提供晋升机会,让员工看到自己未来的发展空间,以激励他们持续努力。
-奖励激励:通过奖励措施,如员工表彰、颁发荣誉证书、旅游等来激励员工的积极工作表现。
-培训激励:企业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机会,提升员工的技能和能力,并将其融入到工作中。
2.这些激励方法对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薪酬激励:员工能够通过更高的薪资回报来保持工作动力,同时有更高的绩效表现。
-晋升激励:员工看到自己的晋升机会,会更加努力工作,提升绩效水平,争取晋升的机会。
-奖励激励:员工被奖励后,会感到荣誉和自豪,对工作更加投入,表现出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和绩效。
-培训激励:通过培训,员工能够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在工作中更具竞争力,提高绩效。
3.名企业员工认为-激励措施不够创新:一些企业往往只停留在传统的薪酬和晋升激励上,缺乏激励方式的创新。
-缺乏个性化激励:不同员工有不同的激励需求,但企业往往给出一种适用于所有员工的激励方式。
-缺乏有效沟通与反馈:员工需要得到明确的目标设定和工作要求,同时需要定期的反馈来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4.员工认为最能有效激励他们的方法是:-个性化激励: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定制激励方式,使其更加高效。
《管理学基础》学习情境八有效激励练习题
学习情境八一、选择题1.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行为决定于( )A需求层次 B激励程度 C精神状态 D主导需求2.比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求)A生理和自尊的需要 B生理、安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安全和社交的需要 D安全和自我表现实现的需要3.曹雪芹虽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是出于其()A自尊需要 B情感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以上都不是4.商鞅在秦国推行改革,他在城门外立了一根木棍,声称有将木棍从南门移到北500金,但没有人去尝试。
根据期望理论,这是由于()A500金的效价太低 B居民对完成要求的期望很低C居民对得到报酬的期望很低 D枪打出头鸟,大家都不敢尝试5.当一位30~40岁的科研工作者显示出卓越的技术才能时,作为该科研人员的(注意,并不排斥其他方面的适当奖励)()A高额奖金 B配备最好的研究条件 C提职 D精神奖励(如评为劳模)6.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各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用品的需要,称为()A社会性需要 B自然性需要 C精神需要 D物质需要7.在人的各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自我实现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社会需要8.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A双因素理论 B效用理论 C公平理论 D强化理论9.按照双因素理论,下述哪一种因素属于激励因素()A奖金 B上下级关系 C工作内容的吸引力 D工作的保障10.从期望理论中,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是()A目标效价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B期望概率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C存在着负效价,应引起领导者注意D应把目标效价和期望概率进行优化组合11.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得如下结论()A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其行为主要受主导需求的作用B越是低层次的需求,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C任何人都具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而且各层次的需求强度相等D层次越高的需求,其对于人们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也越大12.关于社会人基本假设,正确的是()A从工作上的社会关系去寻求意义B根本上说,人是由经济需求而引起工作动机C对同事们的社会影响力,要比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及控制更为重视D员工的工作效率与上司能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无关13.一个尊重需求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那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A提薪 B升职 C解聘威胁 D工作扩大化14.以下那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C在陋室中苦攻“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D一个安排需求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15.中国企业引入奖金机制的目的是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但到目前,许多企业的奖金已成为工资的一部分,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这说明()A双因素理论在中国不怎么适用B保健和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国家是不一样的C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是管理者的重要作用D将奖金设计成为激励因素本身就是错误的16.有这样一个小企业的老板,他视员工如兄弟,强调“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并把这种思路贯穿于企业的管理工作中。
《管理学基础》教学教案—07激励
(4)尊重的需求是指自尊和受别人尊敬的需求。
(5)自我实现的需求是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的需求。
(二)成就需求理论
麦克利兰认为:人还有高层次的需求,即权力、亲和及成就这三种需求。
(1)权力需求。(2Biblioteka 亲和需求。(3)成就需求。
该理论认为,有成就需要的人,对胜任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同样,他们也担心失败,他们乐意甚至热衷于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他们敢于冒风险,又能以现实的态度对付冒险,绝不以迷信和侥幸心理对付未来,而是对问题善于分析和估计。
③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指在激励过程中,外部环境对人的需要的影响条件与因素。
④行为。行为是指在激励状态下,人们为动机驱使所采取的实现目标的一系列动作。
2.激励过程
人的行为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进行、不断升华的循环。人的个体行为活动过程的基本模式如图7.1所示。
活动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1)实现了目的,满足了需求,这会产生一个反馈,告诉此人原有的需求已得到满足,于是在新的刺激下,又会产生新的需求。
(2)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这样需要和动机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3)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会产生新的需要的动机。
(4)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求。
(5)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适合于任何组织、任何时间、任何个人的统一管理方式。
三、激励理论——过程激励理论
1.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人的劳动积极性不仅受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相对报酬的影响。这种相对报酬是指个人付出劳动与所得报酬的比较值。人们都有一种将自己的投入和所得与他人的投入和所得相比较的倾向。
学习《管理学基础》心得范本
学习《管理学基础》心得范本《管理学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管理学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如何合理地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实践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以下是我对《管理学基础》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管理学基础》让我更加明确了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是组织和协调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在现代社会,管理无处不在,它贯穿于各个组织的各个环节。
一个好的管理者能够合理地调配和利用资源,实现组织的效益最大化。
通过学习《管理学基础》,我对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其次,学习《管理学基础》让我对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包括很多原则和方法。
例如,企业管理的原则有科学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等,它们是管理者在实践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而管理方法则包括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系统地学习了各种管理原则和方法,并且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方式加深理解和掌握。
这些原则和方法对我今后的管理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为我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奠定了基础。
再次,学习《管理学基础》让我更加了解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组织行为是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和相互关系的学科,而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依靠人的智慧和劳动来创造价值的过程。
学习《管理学基础》让我对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例如,我学习了组织结构、领导与决策、团队建设、激励与激励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对我今后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学习《管理学基础》给我提供了一个思考管理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框架。
管理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学科,它还涉及到管理者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以及组织对社会的责任。
管理学基础-第十章 激励
第十章激励第一节激励概述一、激励过程与激励模式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望、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对人的激励。
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动机是人们付出努力或精力去满足某一需要或达到某一目的的心理活动。
动机的根源是人内心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是因人的一种或多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引起的。
动机驱使人们向满足需要的目标前进,以消除或减轻内心的紧张感。
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
当人产生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就转化为动机,并在动机的驱使下向目标努力,目标达到后,需要得到了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
随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动机和行为。
这就是激励过程。
可见,激励实质上是以未满足的需要为基础,利用各种目标激发动机,驱使和诱导行为,促使目标实现,提高需要满足程度的连续心理和行为过程。
人们满足需要的目标,并非每次都能实现。
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目标没有实现的情况下,人就会产生挫折感。
所谓挫折,是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
对挫折的反应是因人而异的。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当个人遇到挫折时,他可能会采取积极适应的态度,也可能会采取消极防范的态度。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防范态度有撤退,攻击、取代,补偿,抑制、退化、投射、文饰、反向、表同、固执等。
总之,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是不能持续下去的,自身会采取某种防范措施,以缓解或减轻这种紧张状态。
二、激励的作用激励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过程或状态,虽不具有可以直接观察的外部形态,但可以通过行为的表现及效果对激励的程度加以推断和测定。
由于人们的行为表现和行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受到的激励程度和激励水平,所以,激励水平越高,人们的行为表现就越积极,行为效果也就越大。
第十章 激励 ——管理学(马工程) ppt课件
局限性
1. 行为基础理论
1. 2 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 使人们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往往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外界因素方面 的,被称为保健因素。
• 使人们感到满意的因素往往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 被称为激励因素。
• 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不满意,激励因素才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关键。
1. 行为基础理论
第十章 激励
ppt课件
1
第一节 激励基础
1 • 人的行为过程及特点 2 • 人性假设及其发展 3 • 激励机理
• 激励是组织诱发个体产生满足某种需要的动机进而促使个体行为与组 织目标趋同的管理过程。
• 为何激励:委托——代理理论 • 关键问题:“激励什么”;“如何激励”。
1. 人的行为过程及特点
横向比较是人们将自己的相对报酬 与他人的相对报酬进行比较。
OP VS OC
IP
IC
OP——对自己所获报酬的感觉 IP——对自己所做投入的感觉 OC——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C——对他人所做投入的感觉
纵向比较是人们将自己当前的相
对报酬与自己过去的相对报酬
进行比较。
OP VS OH
IP
IH
OP——对自己所获报酬的感觉 IP——对自己所做投入的感觉 OH——对自己过去报酬的感觉 IH——对自己过去投入的感觉
2. 过程激励理论
2. 2 期望理论——维克托·弗鲁姆
• 激励的过程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01 如果人们主观认为通过自身努力达成预期目标的
概率较高,就会产生行为的信心。
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02 如果人们认为取得绩效后能获得合理的奖励,就
会产生行为的热情。
奖励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03 采用同一种奖励办法能满足的需要程度不同,能
《管理基础学》作业四(参考答案)
揭阳电大管理学基础科(本科)综合作业(四)年级专业学号姓名评分一、单项选择题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属于( C )。
A.过程型激励理论 B.需要激励理论C.内容型激励理论 D.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2.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B )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成效因素 D.效价因素3.根据佛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式,一般说来,效价越高,期望值越大,激励的水平就越( A )。
A.高 B.低 C.一般 D.无法判断4.波特—劳勒模式是以( C )为基础引申出的一个实际上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式。
A.公平理论 B.强化理论 C.期望理论 D.双因素理论5.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B )。
A.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B.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C.将工作布置下去 D.将信息传递给别人6.( B )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A.口头沟通 B.书面沟通 C.非语言沟通 D.电子媒介沟通7.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沟通方式是( C )。
A.工具式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正式沟通 D.感情式沟通8.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上级认为自已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将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已头上,引起下级不满。
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D )。
A.协调不够 B.目标差异 C.缺乏正式沟通渠道 D.地位差异9.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 A )。
A.使用反馈技巧B.营造一种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气氛C.鼓励使用多元沟通渠道D.全方位地开发并使用正式的渠道10.在冲突发生后,管理者可以召集冲突的双方,通过开会等方式,让双方开诚布公地交流,积极倾听并理解对方的意见。
这种解决冲突的方法是( C )。
A.建立联络小组 B.强制解决 C.协调解决 D.树立更高目标11.在现代管理中,需要激发的冲突是( B )。
《管理学基础》名词
《管理学基础》名词1.管理: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在特定的时空中,对组织成员在目标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协调的过程。
2.管理者: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
3.管理的创新职能:管理者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创新,他包括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创新以及环境创新。
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
组织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组织结构并推进组织协调运行的活动。
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
4.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和协调管理要素的工作方式、途径或手段。
5.例行问题:指那些重复出现的、日常管理问题,如管理者日常遇到的产品质量、设备故障,现金短缺等。
例外问题:指那些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和结构不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管理问题:指管理实际与预期标准之间的差异。
6.发散型思维:指为解决某一问题而最大限度地放开思路,从多观点、多方向、多途径寻求解决方法的一种开放性思维方式。
7.确定型决策:即决策事件未来的自然状态明确,每种备选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结果的决策。
风险型决策:指决策事件未来的各种自然状态虽不能预先肯定,但可以测出各种状态出现的概率的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指决策事件未来的各种自然状态完全未知,各种状态出现的概率也无法估计,只能凭决策者主观经验做出的决策。
程序化决策:即按既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指对不经常发生的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没有决策规范所遵循的决策。
8.计划:指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谋划和安排。
9.战略计划: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战术计划: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管理学基础第四篇领导与激励
结构必须是立体形式的,按照一定的配比组合进行排列,
并根据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时予以调整,有
一个优化的有机的领导整体。
30
(3)能力结构。
• 全能型的领导干部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少见的。比较 多见的是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有一技之长。因 此在组建领导班子过程中,要按照能力互补的原则, 把具备各种能力特长的干部配合在一起,组成领导能 力齐备而又高强的领导班子。
• (5)9-9型,协作式领导,这种领导方式无论对于 人员还是生产都表现出最大可能的献身精神,通过 协调、综合等活动来提高生产和士气。布莱克和莫 顿认为,只有这种领导才是真正的“集体的主管 者”,他们能够把企业的生产需要同个人的需要紧 密地结合起来。
20
四、权变理论
该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 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影响 较大的权变理论主要有下述几种:
8
(4)人事权 :就是领导者对工作人员的挑选 录用、培养、调配、任免等权利。这种权力往 往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5)奖惩权 :就是领导者根据下属的功过表 现进行奖励或惩罚的权力。
9
构成领导者影响力的因素
(1)品德; (2)学识; (3)资历; (4)情感。
10
10.2 领导的作用
(1)制定并落实组织目标; (2)指导组织设计并从事人员配备; (3)保证组织维系和正常运行; (4)领导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的集中体现。
3
看球赛引起的风波
谁知,就在宣布“禁令”的那个周末晚上,车间主任 去查岗时又发现,上二班的竟有6名不在岗。主任气得直 跺脚,质问班长是怎么回事,班长无可奈何地掏出三张病 假条和三张调休条,说:“昨天都好好的,今天一上班都 送来了”。说着,凑到主任身边劝道:“主任,说真个的, 其实我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那球赛太精彩了,您只要灵 活一下,看完了电视大家再补上时间,不是两全其美吗? 上个星期的二班,为了看电视,星期五就把活提前干完了, 您也不……”车间主任没等班长把话说完,扔掉还燃着的 半截香烟,一声不吭地向车间对面还亮着灯的厂长办公室 走去……
管理学基础激励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激励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激励理论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几个层次?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六个2.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分为哪两类?A. 基本因素和激励因素B. 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C. 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D. 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3. 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员工的激励水平取决于什么?A. 个人期望B. 个人能力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C. 个人努力和奖励的关联性D. 个人对奖励的期望和实际获得的奖励二、简答题1. 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2. 描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3. 解释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1. 论述激励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激励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2. 讨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激励策略可能需要做出哪些调整。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公司员工普遍感到工作缺乏动力,管理层希望通过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请分析可能的激励措施,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答案:一、选择题1. C. 五个2. A. 基本因素和激励因素3. D. 个人对奖励的期望和实际获得的奖励二、简答题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从基础到高级,需求满足的顺序是逐步上升的。
2.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两类:基本因素和激励因素。
基本因素包括工作条件、薪酬等,满足这些因素可以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带来满意;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成就、认可等,这些因素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3.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员工的激励水平取决于个人对奖励的期望和实际获得的奖励。
当员工认为努力工作能够带来期望的奖励时,他们的激励水平会提高。
三、论述题1. 激励在组织管理中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工作绩效。
例如,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可以鼓励员工追求更高的业绩。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一、《管理学基础》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该章节介绍了管理的概念、性质、职能及作用,并描述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管理职能即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该章节讲述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史以及管理实践活动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
第三章:计划工作。
该章节主要叙述了计划的含义、特征、种类以及编制方法。
编制方法有很多,如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计数法、线性规划法等。
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对每一个计划方法都有所了解,并不一定非常精通。
第四章:目标管理。
该章节介绍了目标的确立和目标管理的生产、发展和应用。
目标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出点,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
企业目标是由各层次目标组成的体系。
它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活动联系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
第五章:战略管理。
该章节主要讲述了战略的含义和特征以及构成要素等。
计划使企业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企业行动的指南。
预测就是对尚未发生、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是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影响了企业发展的任何因素都成为预测对象。
二、原理联系实际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国内外管理工作实际,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注意总结管理工作的经验与教训,阐明管理工作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员可以培养辩证的管理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研究体会通过研究《管理学基础》课程,我深刻认识到管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而且是对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
同时,我也学到了计划工作、目标管理和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我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参考文献无。
第六章讲述了决策的含义、方法和特征。
决策具有超前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和科学性等特征。
管理学基础之激励中激励的过程
激励概述
思考:如何进行激励?
【分析】
第一种方法是愚弄,对于驴可以用, 对于人,是万万不能用的。也许在一开 始不知情的情况下,人们会听从,但一 旦知道了真相或次数多了,也就发挥不 了作用。
第二种方法就是激励。因为驴是为 了吃着胡萝卜而心甘情愿地转圈圈。显 然,这是我们要借鉴的管理方法。
第八章
激励
01
激励概述
本节要点:
激励的含义 激励的过程(重点) 激励的对象(难点)
激励概述
激励概述
回顾一:
第一次站起来是因为你内心真正所想还是按照别人的 指示去做?
➢ 第一次站起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是老师”,“是我要 你们这么做。”
➢ 大家在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的情况下出于对老师的“信 任和尊重”就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
三、激励的对象
(四)复杂人假设
(1) 设法把工作、组织和人密切配合起来,使特定的工作由适合的 组织与适合的人员来担任。 (2) 应先从对工作任务的确认和对工作目标的了解等方面来考虑, 然后决定管理阶层的划分、工作的分派、酬劳和管理制度的安排。 (3) 合理确定训练计划和强调适宜的管理方式,使组织更妥当地配 合工作与人员,这样能够使职工提高工作效率,产生足够的胜任感。
激励概述
➢ 因为大家想得到“加分”(大家已经具有站起来的动 机——需要加分),所以“加分”在这时就成为促使大 家站起来的外在因素,在这个外在因素的刺激下,你在 内心的作用下站起来了。
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含义:
激励就是设法让人们发自内心 地去做某件事(而不是来自于外 界的压力或盲从)。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的意思, 是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激发其内 在动机而鼓励人们朝着组织期望 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
管理学基础作业-10 激励下属
作业一:一、单项选择1.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就是()。
A.挫折B.紧张C.防范D.焦虑2.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的能力可发挥到()。
A.60%--70% B.70%--80% C.80%--90% D.90%以上3.()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A.需要层次理论B.双因素理论C.成就需要理论D.公平理论4.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B.激励因素C.成就因素D.效价因素5.“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理论的观点。
A.需要层次B.双因素C.公平D.成就需要6.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A.自然消退B.惩罚C.消极强化D.正强化7.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
A.高层次的专业人员B.高层次的管理人员C.一般专业人员D.一般操作人员8.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配有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
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惩罚D.自然消退二、多项选择1.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
A.紧张不安的措施 B.积极进取的措施C.消极防范的措施 D.寻求激励的措施2.需要层次理论中,下列选项属于安全需要的有()。
A.维持生命的衣食住行 B.生活要得到基本保障C.避免人身伤害,失业保障 D.年老时有所依靠3.在双因素理论中,()体现的是保健因素。
A.要给职工提供适当的工资和安全保障B.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C.对职工的监督要能为他们所接受D.工作得到认可和赏识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对()等激励需要。
管理学基础第七章 激励
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将影响的行为因素分为:
保健因素:当保健因素低于一定水平时,会引起职工的 不满;当这类因素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就会清除。但 是,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包括监督、 公司政策、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工资福利、地位、职业 稳定、个人生活需要等,缺少这些因素,员工会产生不满 意。
过程激励理论
2.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的。其 基本论点是: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动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 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以达到这 个目标。 弗鲁姆认为,人们对某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 他对这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效价)及实现可能性 (期望率)大小的评价。
激励最显著的特点是内在驱动性和自觉自愿性。 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
激励的构成要素
需要
行为
动机
外部刺激
激励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激励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 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 过程。激励最显著的特点是内在驱动性和自觉自愿性。
构成激励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需求。需要是激励的起点与基础。需要是人们
强化理论具体应用的一些行为原则如下。 (1)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 (2)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3)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 定和表述。 (4)及时反馈。 (5)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4. 综合型激励理论
综合型激励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波特和劳勒于1968年提出 的。这一模式较为全面地说明了激励理论的全部内容 。
《管理学基础》教学教案—07激励
《管理学基础》教学教案—07激励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认识激励在管理中的重要性;2. 理解激励对员工工作表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3. 掌握激励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原理;4. 能够运用激励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激励的概念和重要性:a. 激励的定义;b. 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c. 激励对员工和组织的影响。
2. 激励理论和方法:a.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c. 功利理论;d. 期望理论;e. 公平理论;f. 异同比较和综合应用。
3.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a. 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b. 激励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列举案例,引发学生思考;2.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和合作;3. 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激励理论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激励的概念和重要性(10分钟)。
2. 知识讲解:介绍激励的定义、作用和影响,讲解激励理论和方法(30分钟)。
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对激励的认识和案例分析(20分钟)。
4. 案例分析: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并且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30分钟)。
5. 角色扮演:让学生以不同角色扮演员工和经理,通过实际情景模拟激励方法的应用(20分钟)。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和技能(10分钟)。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实际案例;3. 角色扮演材料;4. 小组活动指导书。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和成果;2. 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表现;3.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延伸1. 学生独立阅读激励相关的专业书籍和文献,进一步了解和深化激励理论和方法的学习;2. 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并撰写调研报告,分析不同企业的激励方法和效果;3. 学生可以选择激励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深入探究激励与绩效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景与分析 一、激励机制 二、激励理论
三、激励方法与艺术
技能训练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情情景景与与标分分题析析
管理情景 怎样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
杨经理近期被频繁发生的售后服务投诉事件所困 扰。公司的产品已打开销路,市场占有率正在稳步 提高。可是,公司近期却不断接到顾客的投诉,而 且这些投诉大部分集中在售后服务环节。经初步了 解,产品本身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问题在于售后服 务做得不到位,从而引发了顾客的强烈不满,致使 顾客投诉不断。杨经理决定亲自到售后服务部蹲点, 帮助售后服务部主任解决这一问题。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情景决策
标题
决策与运作
请以杨经理身份,分析和处理单元开头的管 理情景。
1.请运用所学激励理论,分析该维修部员工 工作积极性低下的各种原因。
2.借鉴所学激励方式与方法,提出如何有效 激励该部员工的建议与方案。 。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情景决策
标题
交流与评价
1.交流:以公司或班级为单位组织研讨与交流。 2.标准:能正确运用双因素论和需求层次论的观点解释 说明,并能联系我国国情进行分析;能正确分析学生的实际 需求,并能正确应用激励理论与教材所介绍的激励方法制定 激励计划,具有有效性、可行性。
情技景能与标训分题练析
情景决策 与杨经理一同决策:售货服务部的难题
目标与情景
1.加深对现代激励理论的感性认识。 2.提高有效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力
情景:售货服务部的人员激励 调研学习:
1.查阅书刊资料,整理有关激励的理论。 2.深入企业调研,了解激励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与有效经
验。 3.学习激励的有关理论,尝试运用所学的激励方式。
3.评估:⑴根据班级关于维修部激励问题分析与建议提 纲以及讨论中的表现,进行二分评估;⑵根据班级关于学习 激励讨论中的表现,进行二分评估。
参见《管理学基础(第四版)实训教程》训练 4.2.1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身边的管理
标题
实践项目:激励他人与自我激励
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与技能,实际处理身边的 管理问题。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三、激励方标题法与艺术
1
2
指以物质利益为 诱因,通过刺激 被管理者物质利 益需要,以激发 或强化其努力实 现组织目标的动
机的方式与手段。
指管理者运用各 种社会心理学方 法,刺激被管理 者的社会心理需 要,以激发其动 机的方式与手段。
3
调整和调动各种工 作因素,搞好工作 设计,千方百计地 使下级满意于自己 的工作,以实现最 有效的激励
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
调动人 积极性
激励的特点
内在驱动性 自觉自愿性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一、激标励题机制
激励的实质过程:
是在外界刺激变量 (各种管理手段与 环境因素)的作用 下,使内在变量 (需要、动机)产 生持续不断的兴奋, 从而引起被管理者 积极的行为反应 (实现目标的努力)。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二、激标励题理论
需要
层次论
双因素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一)需标要题层次论
需要层次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1943年提出来的。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一)需标要题层次论
1.生理需要:指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 2.安全需要:指人们希望避免人身危险和不受丧失 职业、财物等威胁方面的需要。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四)公标平题理论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的 基本内容 :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
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其 相对报酬的影响。这种相对报酬是指个人付出劳 动与所得到的报酬的比较值。包括两种: (1)横比,即在同一时间内以自身同其他人的 相比较; (2)纵比,即拿自己不同时期的付出与报酬比 较。前者可称为社会比较,后者可称为历史比较。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二)双标因题素论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三)期标望题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系统地提出了期 望理论。这一理论通过人们的努力行为与预期奖 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研究激励的过程。
基本内容: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对某项工作积 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他对这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 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
哈桑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感激不已,每天工作 达16小时,为的是以此报答斯通的关怀,加州的 销售业绩一度在全美各地区评比中名列前茅。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三)工标作题激励
工作激励 适应性
丰富化
完整性 自主性 扩大化
工作的意义与挑战性
及时获得工作成果反馈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标题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3.社交需要:希望与别人交往,避免孤独,与同事 和睦相处、关系融洽的欲望。
4.尊重的需要:人们追求受到尊重,包括自尊与受 人尊重两个方面。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实现自我理想和抱负的欲望。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 是无止境的。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一)需标要题层次论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四)公标平题理论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1)在管理中要高度重视相对报酬问题。中国自 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社会心理规律。 分配“不均”会造成员工“增收”的同时亦“增 怨”的现象。 (2)尽可能实现相对报酬的公平性。分配不公是 激励的“杀手”。 (3)当出现不公平现象时,要做好工作,积极引 导,并通过改革与管理的科学化,消除不公平
目标: 1.加深对激励理论的理解。 2.提高实施激励的能力。 情景:对他人或自己需要激励的实际状况。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身边的管理
标题
调研与学习
1.搜集有关组织与管理者有效了激励的案 例与经验。
2.学习激励理论以及现代激励方式与方法 的知识。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身边的管理
标题
决策与操作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情情景景与与标分分题析析
售后服务部是一个新组建的部门。该部门主任之前 是做行政后勤工作的,现在由他来主持售后服务部的 工作,他对下属要求很严格,一心想把工作干好,然 而事与愿违,结果非但没有把工作做好,反而常常遇 到员工与他“顶牛”。该部门的服务人员一部分是由 别的部门抽调来的,另一部分是新招聘来的大学毕业 生。他们的技术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其中有的对 自己的工作根本不感兴趣。由于经常分散在外工作, 接触较少,所以这些人相互之间也不太熟悉。
析;引用的理论明确恰当;采用的激励方式手段具 体、有效。
3.评估:⑴每个人的改进报告实行二分评估; 根据在班级交流中的表现,进行二分评估。
参见《管理学基础实训教程:管理学基础学生手 册》(第四版)训练 4.2.2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拓展训练
标题
案例分析 施科长没有解决的难题 参见《管理学基础(第四版)实训教程》 训练 4.1.3
1.掌握有关激励的理论,遵循规律,自觉指导激励 过程;
2.能深入分析员工的各种需要与环境因素,有针对 性地加以满足;
3.掌握并会灵活运用各种激励的方式与方法,实现 有效激励。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一、激标励题机制
激励。管理中的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 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 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1.对所选择的激励对象的简要描述,如身份、基 本需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
2.所要运用的激励理论。 3.拟采用的主要激励方式与手段(要尽可能明 确具体)。
4.实际效果。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身边的管理
标题
交流与评价 1.交流: 以该班级为单位组织交流。 2.标准: 对激励对象的需要等方面有深入的分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老师讲故事
标题
一天,曾被美国《电信》月刊选为“世界最佳 经营家”的世界企业巨子斯通先生——通用电气 公司总裁,正在美国旧金山一家医院里的一间隔 离病房外面,与护士死磨硬缠地要探望一名因痢 疾住院治疗的女士,却遭到护士的严词拒绝。其 实,斯通探望的女士,并非斯通的家人,而是加 利福尼亚州销售员哈桑的妻子。
(2)要努力将本组织的管理手段、管理条件同被管理者的 各层次需要联系起来,不失时机地、最大限度地满足被管 理者的需要。
(3)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受时代、环境及个人条件 差异影响的优势需要,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一)需标要题层次论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二)双标因题素论
情情景景与与标分分题析析
事实上,为了鼓励员工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维修部 主任也曾尝试过制定并实施一个考核与奖励方案。然 而,由于售后服务的工作量不好考核、各种产品服务 的工资可比性差、奖励的数额与差别不大等原因,使 得该方案彻底失败了。
到底怎样才能对这些员工进行有效激励,调动他们的 积极性呢?杨经理对此也感到有些棘手。
补充了求知的需要和求美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 (1)只有低一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较 高层次需要才发挥对人行为的推动作用(低层次 需要并未消失); (2)人的行为主要受优势需要所驱使。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一)需标要题层次论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1)正确认识被管理者需要的多层次性。片面看待下属需 要是不正确的,应进行科学分析,并区别对待。
(二)双标因题素论
管理学基础 模块五沟通与合作
(二)双标因题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