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态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从事与态度相矛盾行为所引起的失调
(1)不恰当理由与认知失调费斯廷格的实验
小的奖励会引发人们对不喜欢的工作的兴趣,而较 轻的惩罚会成为人们不做某件事的不恰当理由, 于是改变态度。
(2)自由选择与认知失调实验
只有在有自由选择的时候,人们才能体验到认知失 调。
(3)努力与认知失调
你为某件事付出的努力越多,你将越喜欢它。
三、态度改变理论
• 平衡理论 •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罗密欧与朱丽叶:爱上了仇人
(一)平衡理论
• 平衡理论是海德于1944年提出的。内容:海德从认知关系 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 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 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状况的过渡。
海德的P-O-X的平衡模式
(1)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说服者原有的态度之间的差 距 (2)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3)信息的呈现方式
3、被说服者的因素
(1)被说服者的人格(可说服性、智力、自尊) (2)被说服者的心情 (3)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4)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力 (5)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
• 认知需求:个体参与认知活动的意愿。(高认知需求的人 对说服采取深层的处理方式,而低认知需求的人往往采取 浅层的加工方式,只考虑并依赖于偶然的线索和简单的规 则,如说服者的吸引力和信息的长度。) • 自我检控:高自我检控的人对外界线索敏感,而低自我检 控的人对自己内在要求更为关注。 • 年龄:敏感期假设(从青少年时期到成人早期,对他人的 说服较敏感,较易接受他人说服。)
信徒们怎么办?
• 其中一些信徒,特别是一直心存怀疑和不太确信者,根本无法承受自己 信仰所托的预言的失败——宣布退出。 • 一些坚定的信徒——甚至辞掉了工作,变卖家产——更加坚定不移地信 仰由基切夫人传达出来的真理,以此消弥信仰与令人失望的现实之间 的冲突。
2、减少认知失调的几种方法
• 改变态度 ,使其与自己的行为一致 • 增加认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 •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认知变的重要,而不一致的认知变的不 重要 • 减少选择感 ,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作出与态度相矛盾行为是因为自 己没有选择。 • 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
• 当表达某种观点会得到强化(称赞或奖赏),此行为会被 重复。相反,带来消极结果的行为会削弱。
观察学习:向榜样学习
•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动而习得新的行为方式和新的思想 时,观察学习就会发生。 • 小孩常常学会了父母所做的而不是所说的 • 社会比较:观察学习的基础
遗传因素:一些惊人的发现
• 同卵双生子的态度具有更高的相关。 • 遗传因素对涉及到内体偏好态度(如偏爱某一类音乐或某 一类食物)比本质上认知性更强的态度更多地受到遗传因 素的影响。
2、态度对社会生活的统合、离合和调和作用
• (1)积极 接近 赞成(统合) • (2)消极 远离 反对(解决有互解作用) • (3)中立(维持现状)
你如何看待“泰国总理英拉被解职”
中新网5月8日电 据新加坡 《联合早报》8日报道,泰国 宪法法院九司7日裁定看守政 府总理英拉滥用职权及违宪罪 名成立,必须下台,结束了 国首位女总理只有1000日的 任期。
• 当一个刺激有规律地出现在另一个刺激之前,那 么前一刺激的出现很快就会成为后一刺激出现的 信号。结果,由于前一刺激预示着后一刺激的来 临,那么个体就逐渐学会对前一刺激作出与后一 刺激出现时相同的反应。 • 经典条件反射在意识水平下也会发生——人们意 识不到充当条件的刺激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持有“正确的观点”
• (1)平衡的模式必须三角形三边相乘为正;(2)不平衡 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合相乘为负
O O
+ + + P P + X +
_
X
(二)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Festinger,1957 )
•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发现存在相互矛盾, 无法调和一致的认知时,会感到内心冲突、紧张 、不愉快,为了克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会 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 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
费斯廷格关于认知失调的假说
• 在《当预言落空时》的报告中:假设某人真心实意地相信 某事; • 再假设他受此信仰的约束,进而采取了某些不可逆转的行 动; • 假设毫不含糊、不可否认的证据确实证明出他的信仰是错 误的,将会发生什么呢? • 这个人决不会消沉下去,而是更努力地去验证自己的信仰 ,甚至比以前更加确信它的正确性。
• 低可信度的说服者的影响力虽时间推移而提高
高可信度
低可信度
2、说服信息的因素
可靠性
• 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赖。若人们认为说服者能从自己倡 导的观点中获益,人们便会怀疑说服者的可靠性。 •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说服者的受欢迎程度
• 说服者的外表 • 是否可爱 • 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
2、说服信息的因素
wk.baidu.com
四、说服
(一)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
外部刺激 说服者
说服对象
作用过程
结果
信息
情境
投入或承诺 免疫 人格特征
学习信息 情感转移 一致性 反驳
态度改变
贬低信息 歪曲信息 拒绝信息
(二)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 说服者因素: (1)说服者的可信度 : A、专家资格 ;(睡眠效应) B、可靠性
何谓睡眠效应
何谓睡眠效应
实验
• 让大学生写一篇文章,支持禁止有反社会倾向的人在校园发表言论。 实验采用2*2(报酬*选择)的因子式设计报酬,有0.5美元和2.5美元 ;选择分为有选择和无选择。 •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向被试强调他们有拒绝写文章的自由,在无选择 的情况下,没有提到被试有拒绝的权利,只是让他们写这样的文章。 • 结果,在有自由选择时,报酬为0.5美元的被试发生了最大的态度改 变,而报酬为2.5美元的一组没有发生态度改变。3.从事与态度相矛盾 行为所引起的失调
3、决策后失调
费斯廷格的实验
• • • • • 让被试做两件极为无聊的工作:第一项工作是解开或绕线,第二项工作是在 木板上摆弄48根小木棍,每项进行30分钟。 之后告诉被试说这项研究的真正目的是想验证完成该工作的绩效如何受他人 预先对工作评价的影响。 实验者还要求被试撒谎,即告诉下一个参加实验的人这项工作很有意思。 被试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没有任何报酬;二是给一美元报酬;三是给20美元 报酬。 实验结束后主试询问了被试对这些任务的喜欢程度,结果是接受20美元报酬 的人认为工作是无趣的,接受1美元报酬的被试认为工作是有趣的,而没有报 酬的被试也认为工作是无趣的。3.从事与态度相矛盾行为所引起的失调
3、决策后失调
• 先让女性被试看八样东西,如闹钟、收音机、电热水瓶等,然后请她 们写出对每件东西的喜欢程度。 • 接着再从其中拿两样东西让被试看,并向他们说她可以拿走其中任何 一件她所想要的, • 最后再请她们对每件产品重新评定一次。结果发现,在第二次评定时 ,被试强烈地倾向于增加对他所选择的物品的评估,而降低对放弃物 品的评估。 结论:人们在作出任何一个决策后均会产生失调,这种失调称为决策后 失调,他可以通过改变对最终选择的评估来减少。
二、态度的形成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影响 2、家庭的影响 3、同伴的影响 4、团体的影响
(二)个体的学习
• 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 • 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 • 模仿与观察学习
你为何购买绿钢笔
• 悦耳的音乐与绿色钢笔 • 不悦耳的音乐与红钢笔
经典条件反射:基于联结的学习
(二)态度的构成因素
• 认知成分 (事实、知识、信念、评价) • 情感成分 (尊敬或鄙视) • 行为倾向成分 (预备采取的反应)
态度:通常是矛盾的
• 态度矛盾是指我们对物品、问题、他人或 事件的评价并不总是单一正面或负面,相 反,正面和负面的评价总是交织在一起。
(三)社会态度的功能
• 1、功能主义的观点 (美国学者丹尼尔.卡兹 ) (1)调试作用:给别人以好印象 (2)自我防卫作用:帮助人们抵御针对他们自身的 有害信息; (3)价值表现作用:帮助提高自尊(正确的态度) (4)态度的知识作用:有助于组织和解释社会信息
4、情境因素
• 预先警告:预先警告会导致抗拒,但仅限于讨厌的信息。 • 分散注意:分散注意能减少抗拒,对改变态度有利。
(三)自我在说服中的角色
• 实验:1947年,勒温要说服美国人吃动物的内脏。把参加研究的家庭 主妇分为两组,一组是先让她们看一段45分钟的演讲,演讲者强调吃 动物内脏可以支援前线的战士,另外动物内脏含了大量的微量元素, 对人体有利;另一组则没有看演讲,而是问她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家 庭应该吃动物内脏?”并给她们45分钟的时间讨论这个问题。
(三)情感因素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 曝光效应是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 增加而变的更积极的一种现象。
态度与行为的联系: 态度会影响行为吗?
• 态度并不总能预测行为的研究:对某一特定社会 团体存有偏见的人是否会在外显行为以及谈话中 表现这种态度; • 矛盾的态度比不矛盾的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要弱 • 情境制约:是否允许我们公开表达自己的态度 • 态度方面的原因:态度的来源、力量、特异性( 针对具体客体而不是普遍事物的程度)
• 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 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 程的持久组织。
3、弗莱德曼Freedman定义
•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 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 组成的心理倾向
定义选择
• 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 制约化的心理反映倾向 : (1)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 (2)态度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过程 (3)态度是相对稳定的心理反映倾向
费斯廷格及7位助手以“不公开的参与观察者”身份,对基 切夫人及其信徒持续观察7周,以检验假设
• 玛丽安·基切夫人是一位家庭主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声称接受到 来自超级生物的信息,据她说这些超级生物是克拉利昂行星上的的守 护者,她对媒介说,1954年12月21日,一场洪水将要到来,并将整 个北半球淹没,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只除下少数经选择的人)都将 归于死亡。 • 太空飞船将于某时在某地降落,以解救信仰者,并把他们带到安全地 带。但飞船既没有在特定的时间到来,也没有在后来几度更改的地方 降落。12月21日最终过去了,也没有发生任何洪水。 • 基切夫人又声称收到了来自外星人的旨意,由于信徒的良善和信徒创造 的光亮,上帝已决定收回这场灾难,让世界重归安宁
• 高自我检控:从质地看, 水晶是真的吗? 低自我检控:真好看
说服实验
• 在加利福尼亚的帕罗阿尔多市,一个大学生挨家挨户按门铃,自我介 绍是“安全行使公民活动”的代表,并提出一个荒谬的要求:允许其 在该家前院的草坪里放置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小心驾驶”的字样( 该要求之所以荒唐,是因为从其所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出,漂亮的大 房子被一块写得极差的巨大标志牌遮挡的不伦不类)。当然,大多数 的居民没有同意。但有些人却同意了。为什么,因为对于他们来说, 这已不是第一次请求。两周前,另一位学生自称是“交通安全居委会 ”的志愿者。请求在他们院中矗立一块三平方英寸的标志牌,上面整 齐地写着“安全驾驶”,他们已答应下来这一无害的要求/没有被先 前这一要求软化的居民中,只有百分之十七的人允许树立牌子。而先 前同意在院中矗立三平方英寸确标志牌的居民中,有百分之五十五表 示赞同。
认知失调对社会行为的解释
• 在一个集团中,越难成为其成员,被接受者越觉得该集团了不起。我 们使自己相信,我们所爱的正是引起我们痛苦的东西,从而使自己觉 得所受的这份痛苦是值得的。 • 当人们使自己看上去很蠢或不道德的方式行事时,他们会改变看法, 以使自己相信其行为是有道理和公平的。 • 当那些自认为具有人性的人在伤害无辜的他人时,比如士兵在战争中 常伤害平民等,他们会以贬损受害者的方式来减少认知失调。 • 当人们在社会不公正中得到好处而同时使其他人受难时,他们经常对自 己说,这些受害人根本没有能力得到更好的东西,因为他们已满足自己 的生活方式,而且又懒又脏,没有道德感。
社会态度
法政学院 章秀英
一、态度概述
• • •
态度的定义 态度的构成因素 社会态度的功能
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三种:
• 1、奥尔波特(Allport)于1935年提出的定义 : 态度是这样一种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它由经验 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起指 示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
2、Krech1948年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