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2024年,我们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下是对这一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总结:1. 政策措施:我们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节水政策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促进节水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创新政策、改善水资源分配和利用的调控措施等。

政策的出台和执行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2. 宣传教育:我们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和行动。

通过媒体、互联网、社区等多种渠道,我们向公众宣传节水的重要性,并提供实用的节水知识和技巧。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的节水宣传活动,如节水主题讲座、宣传展览等,进一步加强了公众对节水型社会的认知和支持。

3. 技术创新:我们重点推动了节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我们鼓励他们从技术上解决水资源紧缺和浪费问题。

同时,我们还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我国的节水效率和管理水平。

4. 水资源管理:我们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通过完善水资源利用和分配的制度机制,我们优化了水资源的配置,合理解决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水资源矛盾。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了全面、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5. 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加大了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通过修建水库、水厂、管网等,我们提高了水资源的储存、供应和利用效率。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农田水利建设和城市雨水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推动了农业水利和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2024年,我们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上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政策措施、宣传教育、技术创新、水资源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我们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程。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创新和努力。

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本

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本

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本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水利部节水办的工作人员,今天我给大家汇报一下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工作开展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需要,水利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确定了节水型社会建设为重点工作,力求在水资源利用中实现高效率、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

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旨在改变人们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观念,推动节水意识的普及,推广节水技术和设施,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风尚。

二、主要工作内容及进展情况1. 宣传教育工作为了提高全社会对节水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

首先,我们开展了面向学校和社区的节水知识宣传活动,通过讲座、讲故事、宣传画展等方式,向公众普及节水知识和技巧。

同时,我们还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上广泛宣传节水理念,提高大众的节水意识。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100个学校和100个社区,受教育人数达到10万人。

2. 技术推广工作为了推进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应用,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推广方案。

首先,我们组织了节水设备和器具的展览展示活动,供公众参观和了解,同时也为潜在用户提供选购指导。

其次,我们与企业合作,开展了节水技术培训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对新技术进行解读和探讨。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推广了10种节水设备和器具,涉及农业、工业和居民用水等领域,受益人数达到50万人。

3. 政策法规制定为了提高节水工作的依法管理水平,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

首先,我们制定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5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其次,我们制定了《节水设备和器具回收管理办法》,规定了回收流程和责任主体,确保回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我们还制定了《居民用水定额管理办法》,对居民用水进行配额管理和计费,促使居民节约用水。

目前,相关政策和法规已经下发至各地,得到了积极响应和配合。

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报告

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报告

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报告一、项目概况1、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实施和批复情况:2016年10月我市被河北省水利厅定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期为2016年—2016年。

2016年5月,河北省水利厅主持召开了《任丘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规划》评审会,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依据。

2、制度建设情况:制定出台了《协会章程》、《水权分配及奖惩办法》、《水权交易管理办法》、《协会财务制度》、《节水基金征收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定的管理制度执行。

3、项目建设基本情况(1)为稳步推进今后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编制了《任丘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每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目前,该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处于修改完善阶段。

(2)投资60余万元对任丘一中两座宿舍楼和两座教学楼进行了卫生节水改造,共改造厕所29个,包括380个蹲位和沟槽,改造面积450平方米,由原来的常压不间断供水统一改为人体感应及微电脑技术智能控制供水,节水率可达80-90%,不仅节约了地下水资源,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投资130余万元在任丘市瑞鑫生活小区建设雨水蓄水池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容积300立方米的蓄水池3个,并配备管网建设,可全部收集小区内雨水用于绿化及美化环境,工程在2016年雨季可投入使用。

4、节水宣传情况:一是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召开节水座谈会,发放节水宣传单、建大型广告牌、喷绘节水标语等形式,在全市开展大规模的节水宣传。

二是不断拓宽宣传层面,到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介绍讲解生活节水小窍门相关知识,唤醒社会各界的节水意识,提高人们对水的危机感,使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宣传教育家喻户晓,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全民的参与意识、节水意识明显增强。

二、水价改革和执行情况我市按不同行业不用用途实行分门别类的用水价格:水资源费元/立方米,自来水水价标准:1、居民生活用水元/立方米,超过规定用水量实行阶梯水价;2、行政事业、工商企业、以水为业用水元/立方米; 3、特种行业用水元/立方米。

2024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3篇)

2024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3篇)

2024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2024年已经是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第十个年头。

在过去十年中,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压力。

为了应对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积极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政策法规的完善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法规和政策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资源税法》等。

这些法规和政策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政策导向,明确了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的原则和要求。

二、宣传教育的加强我国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加强了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广告、媒体、社区等渠道,普及节水知识,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认知和节水意识。

并且,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节水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节水行为。

三、技术创新的推动我国在过去的十年中,在节水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引进和自主创新节水技术,提高了农业、工业和居民用水的效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例如,推广了滴灌、微喷、旱厕等节水技术,在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卫生设施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四、节水设施的改造在过去十年中,我国大力推进了节水设施的改造和完善。

通过改造和建设节水厕所、节水水龙头等,减少了居民的用水量。

同时,在工业和农业领域,也积极推动了节水设施的应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水资源管理的强化为了实现节水型社会的建设目标,我国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控。

在城市和农村建立了水资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资源的状况和利用情况。

同时,制定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对超采和滥用水资源的行为进行处罚和限制。

总结来看,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水资源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问题,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政策落实,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控,不断完善水资源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和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篇)

2024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篇)

2024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____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公司的XX,现在向大家汇报____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工作背景:近年来,全球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也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目标,旨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水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____年,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二、工作内容及进展:1. 制定节水计划:我公司组织专业团队,制定了具体的节水计划,并将其落实到各个部门和项目中。

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确定了节水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制定了详细的目标和措施,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 宣传教育活动:我公司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员工的节水意识和节水技能培训。

我们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包括内部通知、报纸杂志、校园招聘等,向员工和社会公众普及节水的重要性和方法。

同时,我们还举办了节水知识竞赛和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员工的节水意识。

3. 技术创新和应用:我公司加大了节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我们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多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研究。

通过引进先进的节水设备和技术,我们成功地实现了部分项目的水资源循环利用,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程度。

4. 完善管理体系:我公司加强了水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完善了相关的制度和流程。

我们建立了水资源监测和管理平台,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节水工作。

5. 合作共赢:为了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开展,我公司加强了与其他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

我们与供水公司合作,共同推进水资源调配和管理;与研究院所合作,共同开展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与环保组织合作,共同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

通过合作共赢,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工作成果:在____年,我公司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 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高: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我们在一些重点领域和项目中实现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高。

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汇报

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汇报

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汇报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全球面临着水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节水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二、工作目标本次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推广节水技术和改善节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消耗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内容1. 节水宣传教育(1)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普及节水知识,提高节水意识。

(2)组织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培训,培养节水意识和节水习惯,推动节水理念深入人心。

2. 推广节水技术(1)加强对节水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推动节水型设备的应用,如节水灌溉系统、节水型家电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改善节水环境(1)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和调度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提高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系统。

四、工作进展1. 节水宣传教育(1)开展了一系列节水宣传活动,包括宣传栏、宣传展板、宣传手册等,覆盖了城市和农村地区,提高了公众对节水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组织了节水宣传教育培训班,培养了一批节水宣传教育骨干,推动了节水理念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传播。

2. 推广节水技术(1)加强了节水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推动了一批节水技术的应用。

(2)在农业领域,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减少了农田用水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在工业领域,推广了节水型设备,减少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水消耗,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改善节水环境(1)完善了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水资源监测和调度体系,实现了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调度。

(2)加强了水资源保护工作,加大了水环境治理力度,减少了水污染,保护了水生态系统。

五、工作成效通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以下成效:1. 公众节水意识提高,节水习惯逐渐形成,节水意识覆盖率达到80%以上。

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一、引言近年来,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应对水资源危机,我国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本文将对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综合汇报,以总结经验,为未来工作提供参考。

二、政策法规支持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为节水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其中,《节约用水法》、《节约用水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各级政府和各类单位节约用水的责任和义务,加强了节水管理和监督。

此外,各地政府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进一步推动节水工作的开展。

三、节水宣传教育节水宣传教育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节水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各级政府、媒体、社会团体等多方联动,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传统和新兴媒体的利用,如通过制作宣传片、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节水意识。

四、农业节水农业是我国用水量最大的领域之一,加强农业节水工作对实现节水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动耕地水肥一体化管理,实施粮食秸秆综合利用等措施,在有效保障农业产量的前提下,降低了农业用水。

同时,还通过加强农村水土保持工作,积极推动农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工业节水工业是我国用水量第二大的领域,如何提高工业用水的效率是节水工作的关键。

我国积极推进工业节水技术研发和应用,鼓励并支持企业进行节水改造和水回用,推广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率。

一些地方政府还通过实施用水定额制度、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等方式,推动工业用水节约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城市节水城市是水资源利用密集的地区,加强城市节水工作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尤为重要。

我国通过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提高供水率、推广高效节水器具等措施,不断提高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还加大对城市居民和社会单位的水资源管理力度,推广夜间景观灌溉、雨水收集利用等节水措施。

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报告范文

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报告范文

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报告范文尊敬的领导、同事们:我谨代表XX市水务局,就我市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情况向大家汇报如下:一、前期工作准备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节约用水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我市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XX市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一)压实主体责任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制定本地区、本部门节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年度重点任务和建设计划。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定期研究部署建设工作,强化考核问责,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完善政策措施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完善了节水奖励机制,大力推动先进适用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营造了节水的政策环境。

(四)深入宣传教育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广泛开展节水宣传,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用水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一)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全市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统一领导、组织实施、考核监管等机制不断完善。

(二)节水措施有效落实农业用水持续高效利用,工业领域节水改造加快推进,城市生活用水效率大幅提升。

(三)约束激励机制不断健全出台并落实相关节水标准规范,节水设施建设和管理运行得到有效加强,形成了良性激励约束。

(四)节水意识普遍增强广大群众节水意识和自觉行动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一)健全节水管理体系,压实各方责任。

(二)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资金保障。

(三)加快推广先进适用节水技术。

(四)强化监督问责,促进工作扎实推进。

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做好各项节水达标工作,确保如期实现节水型社会达标目标。

以上是我市贯彻落实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请予审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泸溪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报告湖南省泸溪县人民政府湘西自治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二OO八年三月湖南省泸溪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报告编制单位:湘西自治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证号:国水电设证乙级181102—SY水论证乙字第14305011号院长:总工:室主任:设总:审查:编写:日期:2008年3月前言1、基本情况 (1)1.1 自然地理与经济社会概况 (1)1.2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6)2、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17)2.1 农业用水水平 (17)2.2 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 (17)2.3 工业用水水平 (19)2.4 生活用水水平 (20)3、规划指标思想、原则、目标 (22)3.1 规划指导思想 (22)3.2 规划原则 (22)3.3 规划水平年 (23)3.4规划目标 (23)4、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28)4.1 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 (28)4.2 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28)5、水资源供需预测 (32)5.1 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32)5.2 需水预测 (33)5.3 可供水量预测 (45)5.4 水资源供需平衡 (54)6、水资源配置 (58)6.1 水资源配置的方案拟定 (58)6.2 方案比较 (59)6.3 推荐方案及成果 (61)6.4 特殊干旱期的应急措施 (62)7、节水目标及节水方案 (65)7.1 控制用水总量 (65)7.2 节水潜力分析 (66)7.3 节水方案 (69)8、节水型社会体制机制建设 (77)8.1 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 (77)8.2 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79)8.3 水权分配、转让和管理制度 (82)8.4 建立健全科学的水价制度 (86)8.5 健全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89)8.6 建立健全水资源论证制度 (90)8.7 建立健全排污许可制度和污染者付费制度 (91)8.8 建立用水计量与统计制度 (92)8.9 水资源自动化管理制度 (93)9、工程措施 (94)9.1 农田灌溉工程 (94)9.2 城镇供水工程 (103)9.3 水环境工程 (107)9.4 中水回用工程 (109)9.5 水土保持工程 (112)9.6 水务监揎人与管理系统规划 (117)10、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121)10.1 投资估算 (121)10.2 效益分析 (124)11、规划实施方案 (127)11.1 总体实施方案 (127)11.2 分期实施方案 (127)12、保障措施 (134)12.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34)12.2 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 (134)12.3 建立社会公众节水机制 (135)12.4 法律保障措施 (135)12.5 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136)12.6 依靠科技,加强水利前期工作和基础研究 (137)12.7 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 (137)12.8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137)前言水——是地球最宝贵的资源。

虽然地球上有71%为水域,然而其中仅不足3%为淡水,在这仅有的淡水资源中只有不足1%可用于人类生存的需要。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淡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全球气候变暖之后的最大问题,并严重威胁人类进步与发展的步伐。

泸溪县人均水资源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且污染严重,季节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已尼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

通守建设节水型社会,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社会意义十分重大。

泸溪县是一个水资源较丰富,但季节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比较严重的县。

迅速增长的经济规模和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强,而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利县效率低的局面已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制约泸溪县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为彻底解决泸溪县水资源紧张状况,必须综合采用行政措施、工程措施、经济措施、科技措施等来控制国民经济各项用水指标,建设节水型社会,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素;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建设节水工程,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开展用水制度改革,建立与用水权措标控制相适应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促进泸溪水利转型,形成泸溪现代水利制度和运行机制,保障泸溪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为此,我们编制了《泸溪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报告》。

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基本情况1.1 自然地理与经济社会概况1.1.1 自然地理概况泸溪县是古老的盘瓠文化发祥地,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南方。

东临沅陵、麻阳,西接吉首、凤凰,北连古丈。

地理位置:东经109°40′~110°40′,北纬27°54~28°28′,总面积1565.5平方公里,辖八镇七乡。

泸溪县地处武陵山脉向雪峰山脉的过渡地带,属武陵山南支余脉。

境内海拔一般为300至500米,位于西南边境的八面山(巴斗山)主峰海拔884.3米,是县内的最高点。

县内最低处是武溪镇东邻的小龙溪流入沅水的出口河床,海拔仅97.1米。

县内山脉呈北东一南西走向,并自然形成西、中、东三路脉络。

整个地形自西向东倾斜,并高低相间,如波状起伏。

县内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五个类型。

山地(侵蚀剥蚀构造地貌)占全县面积的66.0%,分为低山、中低山;丘陵(侵蚀剥蚀地貌)占全县面积的25.3%,分为低丘陵、高丘陵;岗地(堆积或侵蚀地貌)占全县面积的2.3%,分为低岗地、高岗地;平原(堆积地貌)占且县面积的3.5%,分为江河平原、溪谷平原、溶蚀平原;水面面积占全县面积的 2.9%。

县内各种地形面积统计情况见表1.1.1—1。

表1.1.1—1 泸溪县面积地形统计成果表本县境内出露的最古老的地层是元古界(地质年代的第二个代)板溪群。

山体主要由中生界白垩系红岩、古生界板溪群浅变质岩和寒武纪石灰岩古老岩层构成。

尤以白垩系红岩出露面积最大,约1093.3km2,几乎遍及县内各地。

土壤多为母质紫色砂页岩风化而成,土质贫瘠,易流失。

总之,泸溪县堪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的山区县。

1.1.2 水文气象①水系概况泸溪县境内主要分布有沅江、武水、太平河、酉溪河等河流。

其中沅江干流在县境内集雨面积为455.6km2;武水在县境内集雨面积为720.6km2;太平河在县境内集雨面积为234km2;酉溪河在县境内集雨面积为139.8km2。

沅江是湖南省四大水系之一,发源于贵洲省都匀县云雾山鸡冠岭,流经贵州省台江、剑河、锦屏、天柱等县,在湖南省銮山流入芷江境内,再流经黔城、会同、黔阳、怀化、溆浦、辰溪,于辰溪县张家溜入泸溪县,于泸溪县小龙溪口入沅陵县,经桃源县,于常德市德山入洞庭湖。

全河流域面积89163km2,河流总长1033km,河流平均坡降0.594‰。

湖南省境内河长568km,泸溪县境内流域面积455.6km2,流程45.2km,坡降为0.398‰。

泸溪县境内有浦市水文站,浦市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为54144km2,干流长度726km,坡降0.734‰。

武水是沅江的一级支流,流域地理位置在东径109°18′—110°10′,北纬28°05′—28°31′之间,发源于花垣县老人山,流经禾排、大兴寨、矮寨、吉首市、河溪、潭溪、洗溪,于泸溪县武溪镇汇入沅江,流域面积为3574km2,河流总长145km,干流平均坡降2.14‰。

流域内设有两个水文站,13个雨量站。

河源至吉首水文站河长68.5km,干流平均坡降5.89‰,吉首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为769km2。

河源至河溪水文站河长90.2km,干流平均坡降4.09‰,河溪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为2556km2。

泸溪县境内集雨面积为720.6km2,河长49.5米。

太平溪为辰水的一级支流,沅江的二级支流,河源为泸溪县瞎眼冲,流经晒州田、细头冲、合水、刘家坨、井田湾,出兰村边界入麻阳境内,在溪口入辰水。

流域面积为234km2,河流总长40km,干流平均坡降2.30‰。

酉溪河为泸溪县北部的大溪流,属酉水一级支流,沅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古丈县老寨,流经大官坪、花园坪、芦坪、桥溪,在八什坪乡大村潭村东北方流入沅陵县,于沅陵县鸟宿入酉水。

全河流域面积为887km2,总长84km,干流平均坡降2.10‰,泸溪县境内集雨面积为139.8km2。

县内河流主要特征见表1.1.2。

表1.1.2 泸溪县主要河流特征值统计表②水文气象特征泸溪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冬季多刮偏北风,夏季常吹偏南风,冬寒夏热,春暖秋燥,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候16.9℃,无霜期278天,平均日照1432小时。

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325.3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1.19亿方,径流深714.8mm,人平地表水资源3872m3,是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县。

同时降水时空分配极不均匀,年内多年平均连续最大3个月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4.7%,一般发生在4-6月,易形成洪涝灾害。

而盛夏秋初的7-9月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5.4%,由于降水量少,天气炎热高温,蒸发量大,夏旱、秋旱、夏秋连旱时有发生。

降水量情况见表1.1.2-1。

根据武水河溪水文站,沅江浦市水文站实测资料计算的泸溪县径流量情况见表1.1.2-1。

从表见1.1.2-1中可见河道来水情况与降雨情况是同步的,4-6月降雨较多,河道来水亦丰富,7-9月高温少雨,河道来水亦较少,而这时正是泸溪县用水大户—农业用水朱高峰季节。

也正是干旱发生时期。

表1.1.2-1 泸溪县降水与径流量特征值成果表1.1.3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泸溪县现辖8镇、7个乡、134个村委会,16个居委会,644个村民小组。

主要居住有土家、苗、瑶、回、满、白、蒙古、壮、侗等少数民族。

2006年全县总人口28.9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5万人,农村人口21.4万人。

20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

全县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2415公顷,其中水田10160公顷,旱土2255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58公顷,水田0.047公顷,旱地0.011公顷。

水域面积45.4km2。

泸溪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其中农业结构是以种植业为主,兼顾林、牧、副、渔业,种植业中又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次之。

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玉米、红薯、马铃薯、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为油菜、西瓜、烟叶等。

水果主要为柑桔。

2006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88400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1800亩,总产量69205吨,平均亩产327kg,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71000亩,总产60659吨,水稻全部为中稻;玉米13950亩,总产2004吨;薯类17700亩,总产3566吨;豆类23100亩,总产2515亩;油料116700亩,总产11188吨;烟叶5850亩,总产687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