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_加拿大经验及启示

合集下载

加拿大生态环境保护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加拿大生态环境保护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加拿大生态资源极为丰富。

比如,世界上约10%的森林和约1/4的北方森林位于加拿大。

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干扰对加拿大的林业生态和生产也有着重大影加拿大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有何值得借鉴之笔者近日采访了知名生态科学家、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彭长辉。

2003年便已入选加拿大首席科学家的彭长辉教授主要从事生态与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重点聚焦于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在全球气候变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生态模型研究等方面均获得国际公认的研究成果。

加拿大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何好护动植物。

中国在这方面做得也比原来好得多,在提升全民素质方面继续大力投入。

第三,加拿大注重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即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

要意识到,境方面,有些工作必须要5年、10年甚至20年、100年以后才见效的。

加拿大或北美也经历过重发展轻保护的阶段。

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1962年出版的天》就是例子,当时北美在环境生态保护方面也走了弯路,不注重环境的负面影响。

代之后,像书中描述的环境灾难的事例就少了很多。

为什么要关注温室气体?彭长辉: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知名生态科学家、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彭长辉如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2015年底通过的《巴黎协定》。

尤其《巴黎协定》,明确要求把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或最多2℃范围之内。

如果不控制温度,就可能导致一些灾难性的极端气候。

为什么极端气候带来的灾害很大?因为气候系统不稳定。

例如今年春天蒙特利尔遭遇的冰雨灾害。

在两三个小时之内,冰雨落到地面和树上就结冰,重量很快超过树木承受能力,于是树枝压断电线,导致大面积停电。

超过100万户用户断电,且持续了数天甚至一个星期。

这就是极端气候导致的。

之所以有极端气候,就是因为环境系统遭受人为破坏太严重了,改变了气候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

《京都议定书》已开始承诺要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而且迄今也取得一些成效。

加拿大有机农业重要启示

加拿大有机农业重要启示

加拿大有机农业重要启示加拿大作为一个环保意识与农业发展高度重视的国家,其有机农业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与学习。

有机农业是指以人为本,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强调对土地、水源和空气的保护,并且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和激素等人工物质。

以下是关于加拿大有机农业的重要启示:一、加强农家小作坊的发展在加拿大有机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家小作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其灵活的构造,农家小作坊可以一边满足市场需求,一边探索新的市场机会。

如加拿大的红枫糖浆就是由当地小作坊所生产的,红枫糖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得加拿大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因此,如何加强农家小作坊的地位,积极推广有机农业,最终使得有机农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得以提高,这是加强有机农业的关键所在。

二、宣传有机农业的价值和利益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习惯于足不出户、电子化消费的消费者逐渐成为了有机农业的主要消费群体。

在这种情况下,有机农业的推广宣传非常必要。

加拿大有机农业的推广方案包括,扩大有机农产品的消费市场,向市场售卖符合有机标准的产品,由此带动整个市场,让有机农业得到足够的认可。

同时,在加强有机农业与消费者联系的同时,农业工作者也必须加强自己对有机农业的认识与知识,严格执行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测试,向消费者呈现最优质的有机农产品。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机农业的核心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也是最根本的概念,这一点受到加拿大的认可和重视。

有机农业以其丰硕的技术成果、以及其对自然生态和文化、社会平衡的问题的关注,成为了加拿大益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学习加拿大有机农业,应该把握机会,掌握有机农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经验,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护生态环境、支持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好处。

四、推广有机农业的理念推广有机农业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使得国家经济和社会有更多的回报。

加拿大有机农业的发展事实证明,有机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品质,同时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加拿大的成功经验对牡丹江流域环保工作的启示

加拿大的成功经验对牡丹江流域环保工作的启示

加拿大的成功经验对牡丹江流域环保工作的启示摘要总结加拿大环保工作的成功经验,结合牡丹江市的具体情况,提出牡丹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议。

关键词加拿大;环保工作;成功经验;牡丹江流域为实施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加中合作项目》,应加拿大弗雷泽理事会邀请,牡丹江市环保技术和政策考察团于2007年对加拿大进行了访问考察。

考察团先后访问考察了多伦多、哈密尔顿、温哥华等地;听取了市政废水管理、工业废水管理、哈密尔顿海港补救行动计划以及弗雷泽河口管理计划等方面的讲演;参观了农业施肥、畜牧养殖、酿酒业、自然生态保护等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

访问考察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使考察团深受启发,加拿大在环保工作方面的许多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中国牡丹江流域污染治理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 加拿大环保工作的成功经验1.1 环境保护法制体系比较健全,环境保护已经纳入法制化轨道一是立法比较严谨、实用,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法律的实施具有权威性、独立性,不存在行政干扰。

三是执法具有严肃性,违法者重罚,形成了违法成本高的局面。

四是环保执法部门行为规范,严格实行达标管理,不干预排污单位污染治理行为。

五是工业、商业等部门及公民的守法意识强。

排污单位自觉进行排污申报并在内部建立了完善的水质监控系统。

总之,用法律的手段和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解决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问题,是社会的根本发展方向。

1.2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合理,政府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是3级政府(联邦政府、省政府、市政府)环境保护管理权限界定非常明确。

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国际事务的决策和省际间环境事务协调;省、市政府环境保护管理权限也有明晰的界定。

如安大略省负责安大略湖水环境管理,多伦多市负责汇入安大略湖小流域的水质监控和管理等。

二是政府机构内部职能设置合理,没有机构设置重叠和职能交叉问题。

如多伦多市水务、环保、城建职能合并,有效地发挥了政府统一对水环境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政府引导,社会各方面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发挥市场化配置和调剂资源的作用,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

001加拿大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001加拿大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加拿大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2009-12-22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业发达国家之一,2006年农业、林业和渔业产值仅占加拿大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1%,农业人口仅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97%。

但是,加拿大一直重视农业并积累了很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加拿大粮食出口仅次于美国和欧盟,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已经成为加拿大农产品的主要海外市场。

加拿大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0.5%,国土面积占世界总国土面积的6.1%,可耕地面积却占全球可耕地面积的6.5%,占本国国土面积的16%,达1.36亿公顷,约合20.4亿亩,其中已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达6800万公顷,约合10.2亿亩。

加拿大粮食生产以小麦为主,其他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还有大麦、燕麦、玉米和油菜籽等。

农业和农产品仍是加拿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出口产品。

其中,小麦产量的70%和大麦产量的近20%用于出口。

加拿大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农业集约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和经营管理以及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

例如:萨斯喀彻温特省农场主大卫·默里拥有土地2500公顷(3.75万亩),所有农渔业和其他事务由他一人操作,甚至在农忙时节,也很少雇工帮助。

加拿大农产品出口管理高度集中。

加拿大小麦局是代表加拿大西部农民统一进行粮食市场化经营、组织运输、分配销售利润的机构,它是一个半官方性质的组织,但却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作为唯一的小麦和大麦代理商,它规定加拿大西部农民只能先把粮食出售给小麦局,再经它协调出售,主要从事国际贸易。

加拿大粮食协会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加拿大粮食法律法规和授权,制定面向国内粮食行业不带偏见的规章,对加拿大生产的粮食提供品质检测、安全鉴定、研究开发、标准制度等售前售后技术性服务,维护加拿大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声誉。

加拿大也曾出现过农业与相关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的矛盾,特别是环境和粮食安全问题。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拿大从联邦政府、省政府到企业和农民,都越来越重视妥善处理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并积累了很多经验:依法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长期以来,加拿大一直依法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

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

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加拿大是一个拥有广阔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同时也是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国家之一。

加拿大长期以来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环保法规和环保科技的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本文将就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探讨。

首先,加拿大的环境保护法规十分严格。

加拿大有许多法律法规旨在保护环境,其中包括《空气质量法》、《废物处理法》、《安全校正和聚合物法》等。

这些法规对于污染物的排放和废弃物的处理都有着明确的规定,相关违规行为将受到惩罚和制裁。

这样,就可以形成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共识,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这种做法对中国来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其次,加拿大致力于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加拿大从长远的角度出发,通过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例如,加拿大对森林、渔业等领域进行了科学的管理,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使用了资源。

中国在环保方面已经能够比较注重可持续发展,但是还需加强落实,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

再次,加拿大在使用环境保护科技和技术手段方面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

例如,加拿大环保部门一直在投入大量的研究资金和场地创建和人才培养等相关方面,用于推进环境科技的创新。

尤其是加拿大在海洋环保和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更是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实验室。

中国应该向加拿大这样,在科技研发方面注重环保,加强对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从而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最后,在教育方面,加拿大也非常注重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加拿大大量的环保组织、志愿者团体和基金会等,都在倡导、推进环境保护的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做法使得加拿大成为对绿色生态文明高度重视的国家。

中国在环保教育方面也应该加强,增加推进、倡导和推广环保工作的力度。

综上所述,加拿大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中国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仍有很多不足,需要加强学习借鉴加拿大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科技系统,推进环境保护的工作。

加拿大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启示

加拿大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启示

加拿大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启示2005/06/09成果名称:加拿大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启示成果内容:由省外专局和省环保局联合组织的赴加拿大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培训团于2003年12月3日至23日进行了为期21天的生态环境保护培训。

在此期间,安大略省环境专员及多伦多大学、加拿大法律和政策研究所、多伦多市环保局和加中科技交流中心等部门的教授、专家介绍了加拿大环境保护制度、环保法规及自然资源情况,实地考察了多伦多市、蒙特利尔市、魁北克市、首都渥太华市、温哥华市和维多利亚市等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在短短21天考察学习时间里,大家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

一、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经验加拿大位于南美洲,国土面积约99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三面靠海,海岸线总长约24万千米。

加拿大人口3100万,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3人,但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分布在南部(美加边境),主要集中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是一个多元化的移民国家,全世界有100多个民族在此生活,华侨和华人约80万人。

加拿大东起大西洋岸,西至太平洋岸,从北部天寒地冻的极地苔原,到西南部温情如春的温哥华岛,从安大略省湖畔郁郁葱葱的劳伦斯树林带,到茫茫的萨斯咯彻温麦海,有安大略湖等5大淡水湖,淡水资源占全球的45%,拥有大片的森林、大片的沃土和漫长的海岸,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

联合国曾多次组织对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包括自然地理、资源气候、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居住条件、医疗卫生水平、社会福利保障等多项要素在内的综合评价,加拿大连续三年蝉联“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加拿大政府及人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1、保护优先、应用生态学原理制定城市规划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加拿大自然环境保护完好的主要原因在加拿大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他们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我们考察的安大略湖,湖水清澈见底,水质优良,湖边水草茂盛,一片片的树林一望无际,各种鸟类栖息在那里,湖中还有成群的鱼和虾。

加拿大可持续农业进展的体会及对中国的启迪

加拿大可持续农业进展的体会及对中国的启迪

加拿大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加拿大发展可持续农业有很多经验,如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农业生产者的经济需求与社会环境保护目标相协调统一;发展可持续农业必须加强各部门、机构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农业科研与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一体化等。

这些经验非常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中国应结合本国国情吸取并加以运用。

一、加拿大发展可持续农业的经验1.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加拿大地广人稀,人均资源丰富。

全国土地面积超过9亿hm2,其中农业用地6 750万hm2,人口有3 200多万.农业劳动力只占全国人口的2%。

但由于历史上曾经在西部草原地区过度开垦,对草原植被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上连年的大旱,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严重退化,农业生产遇到了空前的危机。

为应对这种危机,加拿大把农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作为农业生产的出发点,大力改善西部地区土壤退化问题,努力恢复植被和生态环境,使可持续理念得到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认可。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加拿大农业生产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加拿大生态破坏的教训和生态恢复的经验充分说明,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的认可和积极参与非常重要。

2.农业生产者的经济需求与社会环境保护目标相协调统一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能否让生产者得到利益。

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农业生产者的经济需求与社会环境保护目标相协调。

加拿大政府为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以推行少耕、免耕、轮作及配套机械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以水质保护、多样化节水灌溉为主要内容的水资源管理;以分区管理、多样化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利用规划;以社区牧场管理和划区轮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草原保护和牧场管理;以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保护;以家畜粪便、肥料和农药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营养管理:以成人教育和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推广等。

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doc

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doc

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Canada’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and Relevance to China阿瑟·汉森(Arthur J. Hanson)1导言中国悠久的文明史、庞大的人口规模、不寻常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将塑造出一条独特的环境与发展道路——这或许是世界所有国家中独一无二的。

不过,中国在自己建立并实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在全球和区域层面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时,明确表达了借鉴其它国家经验的意愿。

加拿大(图1)在环境问题上已经与中国建立了非常重要的联系。

这么做的原因可能包括加拿大在与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国际合作中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加拿大和中国具有影响的个人和组织在此领域的良好关系、两国之间某种环境相似性以及加拿大过去在国内、国际和区域论坛上在环境管理方面发挥的强大作用。

这些联合环境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中加环境可持续性管理合作项目。

该项目借鉴加拿大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将这一主题引入中央党校和四个省委党校的工作之中。

本报告对各种项目活动的支持是它尽可能明确阐述了加拿大在环境与发展方面的经验为什么可能对中国有价值,包括其中的理由和认识。

报告涉及三个关键问题:∙加拿大在其决策过程中为何采用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案?∙加拿大的经验为何是成功的?∙加拿大的经验为何适用于中国?在开始时,必须注意的是,加拿大像所有其它国家一样,在如何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方面仍处在陡峭的学习曲线上。

此外,绝不是说加拿大的任何特定经验能够被中国直接采纳。

每个国家都必须找到自己的道路。

不过本报告的基本假设是加拿大的许多经验应该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1阿瑟·汉森(Arthur J. Hanson),加拿大勋章获得者,博士。

阿瑟·汉森是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的知名研究员,前任院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首席国际顾问。

加拿大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加拿大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48发展与创新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2014.04 Shanghai Economy1. 中国农业产业化目前面临的问题1.1 现有土地政策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国的法律只规定土地的经营权保持不变但是并未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

随着经济日益发展,城镇化的一步步加快,农民耕种的土地随时都可能被征用,这大大降低了农民长期投入土地生产的热忱,对长期使用土地缺乏安全感导致过于追求短期的盈利,过度开发利用土地及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农民土地经营分散,农作物种养殖缺乏有效规划和管理,也极大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1.2 科技未能充分发挥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催化剂。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还处于极度落后的态。

农业生产尚未实现高度机械化,大多数种养殖生产都以人工劳作为主。

育种技术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农作物新品种的研发、推广更未形成产业链。

大多数农作物种子利用依赖于外国种子科研机构或企业,造成农业生产资料成本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又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已有的农业技术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应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动力。

1.3 农业科普在农民中的推广重视及执行程度不足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日益增强,其科普知识也在农村逐步推广开来,但从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来看,总体上我国的农业科普工作未能取得有效成果,农村的科普工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农业科技在实践指导应用中往往不能有效落实,农民对于新的科普知识认知和接受能力较弱,对未知的新技术缺乏尝试精神。

其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农业领导部门未能把农村科普工作当作目前重要的工作任务来做,导致农村科普工作进展缓慢。

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其对于新知识的主动学习意识较弱,加之专业培训教育的次数较少,很难达到有效科普的目的。

三农经济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三农经济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三农经济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农村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在探讨三农经济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时,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在农村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吸收其有益启示,为我国三农经济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首先,澳大利亚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

澳大利亚农业以大规模种植和现代化管理著称,农村产业链完整,各个环节相互配套。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教育培训和农村金融支持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民增收。

我国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其次,加拿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活改善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

加拿大政府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加拿大的农村社区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可以在我国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取经。

此外,挪威在农村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经验值得学习。

挪威政府致力于推动农村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积极倡导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我国可以借鉴挪威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推动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升。

总的来说,国际上各个国家在三农经济模式中都有各自的成功经验,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其他国家的借鉴,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三农经济模式。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可以为我国三农经济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启示,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实现三农问题的可持续解决。

浅谈加拿大的农业环境保护

浅谈加拿大的农业环境保护

浅谈加拿大的农业环境保护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和曼尼托巴草原三省是加拿大农业重点地区,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0%。

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地区的过度开垦,导致土壤沙化、沙尘暴,草原植破坏,与农业密切相关的诸如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种质濒危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引起了加拿大社会的广泛关注。

几十年来,加拿大政府加快恢复草原植被,全面保护农业环境,使农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一、政府强化职责2001年,加拿大明确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制定农业政策框架的最终目标。

2002年,加拿大联邦政府为农业政策框架追加投资52亿加元,这一举措被誉为世界一流。

2009年,联邦农业部专门成立农业环境保护机构,并在各省设分支机构。

还有环境部、土壤局、海洋渔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局等部门,负责和参与有关农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

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与许多非政府组织、私营公司、各种农民协会和一些金融机构,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领域项目合作。

二、发展保护性农业加拿大经过多年的实践,保护性农业得到较快发展。

萨斯喀彻温省的免耕面积最大,其比例已达60%,阿尔伯塔省免耕面积已占48%。

保护性农业还应用于牧业生产,在草地实施草麦混种,防止草地扬尘。

1984年起,加拿大政府专门制定了土壤保持政策,尤其是将土壤保持纳入控制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中。

重点包括增加免耕面积、减少夏季休耕地、在轮作中增加种草、增加永久性覆盖面积、增加防护带、改善放牧管理等措施,以控制农田和牧区温室气体的释放。

三、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农业环境政策,对举办的农业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按照评价农场生态和环境的标准,确定项目可行性和实用性。

如新建或改造奶牛场设施,为了保护环境和确保人们健康,对牛舍与农民居室和水源距离,牛粪尿的暗贮藏和水贮藏办法、时间、位置,粪肥施入土壤的办法,牛舍卫生标准等都有具体要求,农场主有责任和义务完全遵照执行。

四、城市用地监管加拿大早在1921年就实现城市化,1971年已经大城市化。

加拿大农业文化的多样性与气候适应性

加拿大农业文化的多样性与气候适应性

加拿大农业文化的多样性与气候适应性加拿大是一个拥有广阔农业领域的国家,其农业文化的多样性和气候适应性成为其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本文将探讨加拿大农业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农民如何适应不同气候条件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加拿大农业文化的多样性1. 地理多样性带来的农业文化多样性加拿大辽阔的土地面积和多样的地理环境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从东部的大西洋海岸到西部的洛矶山脉,加拿大的土地类型和温度带变化多样,种植业和畜牧业因此而发展出多种不同的文化特色。

例如,大部分农场在海边或内陆地区,栽种的作物和养殖的动物也随之不同。

2. 文化差异带来的农业文化多样性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农业传统使得加拿大的农业文化更加多元化。

例如,亚洲移民将稻米种植技术引入加拿大,而欧洲移民则带来了葡萄种植和奶牛养殖的技术。

这种多元文化和农业传统的融合使得加拿大的农业具有独特的特色。

3. 农业创新与农业文化多样性加拿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创新。

农业科学家和农民通过不断研究和实验,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的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

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加拿大农业文化的多样性,还提高了农业的产量和效益。

二、加拿大农民的气候适应性1. 气候变化对加拿大农业的挑战加拿大的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农民常面临极端天气变化,如干旱、洪水、极端寒冷等。

这些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农民们不断调整种植和养殖方式,采用创新技术和管理方法。

2. 技术创新和气候适应性加拿大农业依靠技术创新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例如,农民利用温室技术延长种植季节,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和精确农业技术来应对干旱问题;运用基因改良技术培育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品种等等。

这些创新技术和方法增强了加拿大农民的气候适应性,确保了农业的稳定发展。

3. 合作与经验分享加拿大农民通过合作组织和农业合作社等形式,共享气候适应的经验和知识。

加拿大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加拿大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加拿大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和启示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国家之一,在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方面也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成功的案例。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介绍加拿大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一、城市管理1.城市规划加拿大的城市规划采取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人本主义”和“生态环保”的原则,以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为出发点,注重发展绿色产业和节能减排。

在城市规划中,加拿大注重公众参与和社区治理。

政府、企业、居民和社区之间的合作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

2.基础设施建设加拿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特别是在交通、供水、排水等方面。

政府注重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城市的公共设施安全和高效运转。

3.社区治理加拿大的社区治理注重公民的参与和自治。

政府鼓励居民组织成为社区组织,参与城市规划、决策和管理。

同时,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帮助社区推进建设和改进居民的生活环境。

二、环境治理1.生态保护加拿大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政府注重生态保护,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加拿大政府实行“环境优先”原则,在任何决策和政策制定中都优先考虑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

2.空气质量治理加拿大的空气质量治理主要针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

政府采取了控制工业污染、交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等相关措施,使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3.水资源治理加拿大的水资源治理涉及到供水和农业灌溉等多个领域。

政府采用了一系列手段,保护水资源绿色生态、治理水源污染和推广节水技术等,保障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实践经验和启示1.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加拿大的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重视公众参与和社区自治,政府鼓励居民和社区组织参与城市建设和环境治理。

发挥公众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2.注重创新和技术应用加拿大政府在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中注重创新和技术应用,推行绿色产业、节能减排、绿色交通等新技术应用,使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加拿大保护性耕作农业

加拿大保护性耕作农业

加拿大保护性耕作农业加拿大幅员辽阔,国土面积近1 000万km2,人口3 200多万。

拥有耕地6 782 hm 2,占陆地面积的7.4%,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141.4 hm2。

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燕麦、油菜籽等。

农业是加拿大经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加拿大4.2%的就业机会来自于农业,8%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南农业部创造的。

加拿大地广人稀,从事农业的家庭仅占全国家庭的3%~4%,这使得该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高,农业劳动力人均粮食年产量达80多t。

加拿大的农产品50%用于出口,其中小麦的80%输往国外,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小麦出口国。

20世纪30年代,由于耕地的过度开垦,以及草原的掠夺性利用,造成加拿大气候恶劣,草场沙化严重,沙尘暴频发。

从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就开始了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研究工作,经过近30年的示范推广,目前该国保护性耕作农业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

加拿大在保护性耕作农业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有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但由于国情不同,所以在学习加拿大保护性耕作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决不能盲目照搬。

通过对加拿大以及我国保护性耕作现状的比较,现提出看法和建议。

1.土地的经营规模差别较大加拿大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是农场,目前全国的农场总数约为25.4万个,农场的平均规模在300 hm2以上,近年来农场规模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在保护性耕作机具系统方面,由于农场土地经营规模大,机具主要以大型为主,动力机械以220.59~367.65 kW拖拉机居多,一般每个农场配备大型收获机1台免耕播种机1台、喷雾机1台。

免耕播种机的作业幅宽大都在15~18 m,作业效率达到25 hm2/h,每台免耕播种机的价格在25万美元左右,1个农场农田作业机械的投入大约在100万美元以上。

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09 hm2,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农民只有使用权,而且人人有耕地,每户的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大多数农户自己没有机械设备,农田作业主要以农机户有偿代耕为主,这就造成了农户追求的是产量最大化,农机户追求的是作业服务效益,双方都完全忽视了土地的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加拿大有机农业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加拿大有机农业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பைடு நூலகம்
二 位 ,其 中耕地 面 积 62 公顷 ,占 国土 总面 积 的 形式 多样 , 78万 其中有机 谷类产量最 大 , 口量 也最 多。 出 加拿 7 %。加 全大是西方七大 工业化 国家之一 , . 4 但农业和 食 大有机产 品的主要 出 口市场包括 美国 、 盟和 日本 。根 欧 品业 也是 加拿 大经 济重 要 的组成 部分 ,05年加 拿 大 据 尼 尔森 公 司对加 拿 大市 场 中 27 有机 产 品 的统 20 66种
里该 行业零售额 以每年两位数增长 , 行业几乎不能 其他
与之比拟 。20 年加拿大 有机产 品零 售额 共计 1 亿加 06 0 元, 占所有食品零售 总额 的 1 其 中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 居民的有机 产品消费额就 占加 垒大全国总数的 2 %。 6 与
1加拿大农 业概 况 .
20 年相 比 ,加拿大 有机产 品的总销 售额增长 了 2 %, 05 8 加拿大 国土面 积约 970 万平方 公里 ,居 世界第 其中预包装食品的增长率达到了 3 %。 9. 6 1 加拿大有机产品
原 则基础之 上 , 些原 则 旨在 通过特殊的管理和 生产 方 自动 获得许 可资格 。 这 目前加 拿大 国内约 有 2 个 有机农 业认证 机构 , 5 其 法来提高和维持高质量的环境条件, 并着眼于确保人道
地对待动物 。
中 国际性 的机构有 : 有机作物 改 良协 会 ( A , OCl)国际 质 量保证协会 ( A )英国土壤协会等 。另外 Q I, 各省有 自己
22 .加拿 大有机食 品监 管体 系
口总量 的 35 . %;同时加拿 大也是农产 品和食 品第五 大
加 拿大食品检验署成 立于 19 ,是加拿大 食品 97年

外国农业环境持久发展经验借鉴

外国农业环境持久发展经验借鉴

外国农业环境持久发展经验借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而易见。

同时,农业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关注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探寻各个国家的农业环境持久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借鉴和参考,为保护与改善农业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

本文将就外国农业环境持久发展经验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加拿大加拿大的农业环境持久发展主要借鉴了灌溉节水、托盘稻田和土地生产力提升等技术。

加拿大历来注重环保,于2002年正式出台了《农业和农村发展可持续战略》。

该战略中提到了大力推进灌溉节水,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措施,同时支持开展天然草地保护、草地蜂依赖保护、超麦田支持等项目。

此外,加拿大还实施了严格的养殖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指标的达标。

二、法国法国在保护农业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法国的农民协会通过自愿交纳环保税来维护农业环境,同时政府部门也会通过补贴等措施来支持环保措施的实施。

此外,法国还实施了“生态地理标准”,通过评价农业生产的生态安全性、生态地位、生态质量,来评定各个农业企业的环境表现。

同时,法国还加强了农业生产和市场的管理,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高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和信任。

三、日本日本的农业环境持久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农村兴盛计划。

在科技创新方面,日本围绕农业大数据、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方向开展实证研究,并在推进绿色农产品生产方面也进行了具体探索。

在兴盛计划方面,日本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一起,实施了一系列涉及农业、林业和渔业等多个领域的一揽子计划,旨在推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永久保护土地。

以上是外国农业环境持久发展的三种模式,虽然它们各具特色,但是都具备以下三个共性:一是重视环保理念。

这一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重视,从而促进了各国农业生产更为可持续发展。

二是发展科技创新。

通过推进科技创新,各国在农业生产中实现了资源的更多更好地利用和循环利用,从而降低了环保和经济的矛盾。

加拿大农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与科学研究

加拿大农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与科学研究

加拿⼤农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与科学研究加拿⼤农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与科学研究摘要:加拿⼤⼟地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但农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加拿⼤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确定了环境保护的原则和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的职责,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标,开发了科学研究优先领域。

关键词:加拿⼤;农业;环境污染;研究优先;温室⽓体;可持续发展 加拿⼤是⼀个农业⼤国,有着丰富的可耕地和草地资源,现有可耕种⼟地⾯积449219km2。

虽然国⼟总⾯积占全球总⼟地⾯积的6.1%,可耕地⾯积却占全球可耕地⾯积的6.5%。

由于加拿⼤仅有3200多万⼈⼝,农产品和农业经济主要依赖于出⼝。

多年来,加拿⼤⼀直⾮常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农业⽣产率不断提⾼,加上城市化的影响,从事农业的乡村⼈⼝逐年减少,农场的数量也逐年减少,但单位农场的⾯积却由于“合并、转让、租赁”等⽽变⼤。

根据调查资料,加拿⼤乡村⼈⼝⽐例1931年为46%,1961年为30%,1996年为22%,到2001年只有20%;农场数也从1996年的252839户减少到2001年的230540户。

其中⾕物和油菜农场占41.5%,⾁⽜场占27.5%,奶⽜场占8.8%。

这些农场集中在萨斯卡彻温省(25.7%)、阿尔伯塔省(23.6%)、安⼤略省(21.5%)和魁北克省(12.3%)。

在农业的发展中,加拿⼤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包括环境问题、⾷品安全问题、农村⼈⼝⽼龄化和劳动⼒不⾜问题、农民收⼊降低、WTO规则的限制问题等。

其中与世界上其他地⽅⼀样,与农业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污染、⽔源污染、⼟壤污染、种质濒危和⽓候变化,已经为全社会所关注。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联邦政府到省政府到普通农民,都开始采取环保⾏动,取得积极进展,维护了加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安全、洁净、环保的声誉。

他们对环境的科学管理和科学研究对解决环境问题起到了关键作⽤,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加拿大保护性农业的启示

加拿大保护性农业的启示
加拿大保护性农业的启示
Inspiration from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in Canada
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
Center of Agriculture Machinery Extension 郭建辉 Guo Jianhui
1.环境保护优先 Top Priority to Environment
Roger Andreiuk
Ron Heller
Don Wentz
多样化的推广
Various Ways of Extension
金毯 Golden Carpet
借鉴加拿大的经验 Use the Experiences of Canada
突出农业政策的环保目标
Attach Importance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采取多样化的措施
Multiply the Measures
加强系统性的试验研究
Enhance Systematic Research
密切与农业生产者的联系
Establish Closer Links with Farmers
谢 谢! Thanks for Your Time
耕作方式和轮作组合试验 Combinations of Tillage & Rotation
耕作方式对比试验 Comparison Experiment
丰富的研究成果 Research Fruits
1000
900
800
700
600
2 500 50 400 2300 00 200 1100 500 51000 2001
30.4ab
7.8c
10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开展 土 壤 保 护 项 目。20 世 纪 90 年 代 在 环 境挑战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加拿大联邦和省政府相 继推出了保护土壤项目:①搭建农业土壤信息服务 平台。20世 纪 70 年 代 加 拿 大 就 初 步 建 立 了 农 业 土 壤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 通过土壤采样、农业遥感等手段开发了一系列土地 管理及农业发展服务。②开展草原地区的永久覆盖 项目。项目最初针对艾伯塔和萨斯喀彻温两省的侵 蚀性土地,随后项目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3) 控制化肥和 农 药 的 使 用。 为 了 对 农 业 生 态 环境进行 综 合 治 理, 加 拿 大 控 制 农 业 污 染 的 使 用, 研究并推广了先进技术,采用了一系列的农业环境 污染防治 措 施:① 少 用 或 者 不 施 化 肥 和 化 学 农 药。 用有机肥料取代化肥,运用先进的生物农药、生物 防治以及精量施肥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效 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目前,加拿大在温室蔬菜 生产中不施用 化 学 农 药,95% 的 病 虫 害 控 制 采 用 生 物生态措施,5%的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农药。 ② 加 强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管理。加拿大联邦、省级、市 级各级政府负责农业的登记管理及执法,责任分工 明确。农药的使用必须持有证书及通过农药管理委 员会批准的害虫 治 理 计 划 及 计 划 实 施 许 可 证 。 [8] ③ 实施农药使用教育培训计划。 安大略省自 1987 年起 实施 “农药安全使用教育培训计划项目”, 农药销售 人员及使用者定期参加课程培训。至今,农药法规 将农药安全使用教育培训计划列为永久性计划,目 标是保证农药使用的安全高效及环境的良性发展 。 [9] 2.4 普 及 有 机 农 业
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加拿大经验及启示
? 罗超烈 曾福生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长沙 410128)
摘要: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依赖性,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重要 现实意义。随着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展,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水质污染、沙漠化等农 业环境问题逐渐暴露并制约加拿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国政府通过实施政策调控、 实施保护性耕作、普及有机农业等途径在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上积累了丰富 经验。本文基于加拿大政府在面临农业生态环境约束采取的政策措施,结合中国具体 国情,分析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约束,进而提出加强环境保护法治建设、建立 耕地补偿机制、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生态化以及发展有机农业等政策方案。 关键词:加拿大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协调分析;经验 DOI:10.13856/j.cn11-1097/s.2015.06.007
2 加 拿 大 保 护 农 业 生 态 环 境 的 主 要 经 验
20世纪30年代以来,加拿大农业主产区无休止耕 作以及过度开垦导致土壤侵蚀严重,大量草原植被破 坏,掠夺式开发给草原生态建设和农业生产带来难以估 量的损失。为了实现农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联邦及省 政府多管齐下妥善处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2.1 制 定 农 业 环 境 法 律 法 规
加拿大耕 地 面 积 占 国 土 面 积 的 7%, 完 善 的 农 地补偿机制保证了土地的利用效益。针对不同农地 类型以及环境问题,加拿大政府构建不同的补偿计 划激励农 业 生 产 者, 保 障 了 农 业 生 产 的 稳 定 增 长, 使加拿大成为世 界 上 第 二 大 粮 食 援 助 输 出 国 。 [5] 第 一,补偿目标的细化。农地补偿计划最初是根据产 品的价格、收益或销售方式,不利于提高产品的竞 争力。在 20 世 纪 90 年 代, 加 拿 大 农 地 补 偿 计 划 做 出了巨大转变,将关注点转移至农场主的综合收入。 补偿计划更加注重农地的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增 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第二,补偿形式多样化。 加拿大采用激励与考核并存方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生产者执行补偿计划除可直接获得现金补贴外, 还可通过 参 与 农 业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草 原 管 理 培 训、 项目设备购买等方式获取间接补贴。多形式的补偿 机制改善了农业生产经营条件,有利于提高加拿大 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三,补偿区域的合理规划。 加拿大农地聚集在南部和加拿大与美国毗邻的狭长 地带,自然条件差异造成了多类型土地,加拿大政 府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不同的土地利用计划和专项补 偿规划。如针 对 “大 草 原 区 ” 的 萨 斯 克 彻 温 省 执 行 水利基础设施计划,为当地提供水源以及基础设施; 实施沼泽地保护计划以指导新斯科舍省的农户及食 品商如何改善沼泽地排水系统,同时政府积极履行 潮汐堤坝防护以及内陆洪水控制的职责 。 [6] 2.3 积 极 发 展 保 护 性 农 业
20世纪50年代,有 机 农 业 运 动 传 入 了 加 拿 大, 加拿大成为较早发展有机农业的国家之一。有机生 — 30 —
产建立在农业可持续原则之上,运用特殊的生产及 管理方法保证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是发展适应环境、 与生态和谐统一的产业。进入 80 年代, 加拿大政府 对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研究项目进行资助。 2001年加拿大成立 了 有 机 农 业 中 心, 为 从 事 有 机 农 业生产的农民提供信息交流、科研项目咨询等服务。 同年6月,加拿大农业部将农业可持续发展列为农 业政策框架的最终目标,并宣布出资 140 万加元 (1 加元约合4.90元人民币,2015) 用于有机农业 鉴 定 推广、有机农业生产者掌握市场行情、召开国际有 机农业运 动 联 合 会 会 议 及 成 立 有 机 农 业 学 院 等 。 [10] 2009年6月加拿大 联 邦 政 府 开 始 实 施 《有 机 产 品 条 例》, 该 条 例 对 加 拿 大 有 机 产 品 的 生 产、 加 工、 销 售、认证均做了明确的规定,保证有机生产各个环 节监督到位。2014年 8 月, 加 拿 大 有 机 联 合 会 创 建 了一个汇集各界精英的有机农业产业集群。加拿大 有机农业的普及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优质安全的农产 品,也有利于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加拿大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在制定农业环境保 护法律法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理念。社会组织和公民向议会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 相关提议,议会负责法律的制定、审核,政府在法 律授权后方可实 施 执 法 权 和 监 督 权。1935 年, 联 邦 政府制定并颁布了 《草原农场复兴法》, 以改善大草 原区土壤质量。为了控制施用过量的化肥和农药导 致的水土污染、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加拿大 联邦政府环境部于1971年正 式成立, 其主要职责是 保证全国自然环境的优良质量以及自然资源的高效 利用,政府层面的法律法规是这些职责得以落实的 主要保障。1988年, 加 拿 大 首 部 《环 境 保 护 法》 颁 布,将农业 可 持 续 发 展 列 为 终 极 发 展 目 标[4]。1999
年,加拿大将 可 持 续 发 展 纳 入 《环 境 保 护 法 》 的 范 畴,明确指出政府要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直视农 业发 展 对 环 境 法 的 挑 战。2008 年, 加 拿 大 制 定 了 “未来增长的 政 策 框 架”, 联 邦 和 省 政 府 共 同 致 力 于 农业与生态的可 持 续 发 展。2009 年, 加 拿 大 联 邦 政 府成立了专门的农业环境保护机构,土壤局、海洋 渔业局、林业局、环境部等多部门共同负责管理农 业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新移民农场主在开展大规 模农业生产前必须充分认真了解和掌握加拿大农业 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以保证从事的农业 生产项目沿着可持续发展方向。 2.2 构 建 农 地 补 偿 机 制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农业推广保护性技术 的国家,保护性耕作起 源 于 20 世 纪 60 年 代。19 世 纪50年代前,由于加拿大采用铧式犁翻耕方 式, 土 壤有机质含量骤减,土壤地表残茬太少,难以抵御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 目 “农 业 基 础 设 施 供 给 绩 效评价———基于 ‘双 QE’ 框架 “(项目批准 号:71273086), 湖 南 省 教育厅重点项目 “农 业 基 础 设 施 供 给 的 质 量 和 效 率 研 究 ” (项 目 批 准 号:10A060) 的阶段性成果。
1 加 拿 大 保 护 性 耕 作 的 发 展 概 况
加拿大的可耕地资源、草地较为丰富,耕地面积 — 28 —
达4 000万hm2 以上,草原3省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4。 气候温暖宜人,灌溉条件良好,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 基础。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大草原 3省盛产谷 物、蔬菜、水果、红肉类以及乳制品等农牧产品。这 与草原3省肥美的黑土和棕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土 壤 中 的 有 机 质 含 量 高 达 8% , 是 农 业 高 效 产 出 的 基 本物质保障。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外,加拿大的保护 性耕作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1) 发展 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20 世 纪 60 年 代 以 前,加拿大由于采用铧式犁的翻耕方式导致土壤质 量下降,地表残茬太少,无法有效抵抗风蚀和水蚀。
— 29 —
为了缓解草原地区的土壤侵蚀问题, 加拿大在 20 世 纪50年代 开 展 了 农 业 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的 引 进 及 试 验。1985 年, 免 耕 技 术 开 始 在 加 拿 大 各 农 业 省 推 广。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加拿大总结了一套农业 保护耕作技术:①通过条耕、垄耕、免耕穴播,减 少土壤翻耕次 数。 ② 尽 可 能 减 少 表 土 耕 作, 通 过 合 理轮作,提高土 壤 肥 力 和 防 治 病 虫 害。 ③ 采 取 机 械 粉碎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还田土壤。残茬覆盖 的同时营造400~500m 间 隔 的 防 风 林 带, 有 效 解 决 了土壤漂移问题。1989 年, 加 拿 大 在 大 草 原 地 区 实 施了一项为期3年的永久保护计划 。 [7]
风蚀和水蚀。1960年, 马 尼 托 巴 省 和 达 科 他 地 区 的 农场主运用免耕技术以缓解水土流失问题。当时由 于尚未掌 握 田 间 杂 草 控 制 技 术 以 及 播 种 机 械 技 术, 加拿大免耕技术并没有得到推广。 直到 1985 年加拿 大保护性耕作才得以大面积广泛推广。保护性耕作 主要由4项关键技术组成:①免耕播种技术;②杂 草及病虫害控制技术;③秸秆残茬处理技术;④土 壤深松技术。土壤深松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 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土壤耕作方式,土壤深耕在不破 坏土壤层结构前提下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业产出效 益[2]。 此 外 , 加 拿 大 在 农 业 生 产 过 程 对 水 土 保 持 、 化 肥施用、土壤性状等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研究,如综 合采取残茬覆盖,免耕直播、穴播,谷物及油料作物 间作、轮作,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种植生态防护林 等多种措施,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在加拿大实施可持续农业政策 70 多 年 里,保 护 性 农 业历经了研究开发、试验推广和迅速发展3个阶段。 目前,加拿大西部艾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实施保护 性耕地面积已超过70%,在减少投入、增加产出前提 下达到了改良土壤和保持生态平衡的目的[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