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哭嫁”习俗式微的人类学分析
土家族哭嫁歌中孝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土家族哭嫁歌中孝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族人民在婚礼上唱的一种特殊的歌曲,它承载了土家族文化中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孝亲思想。
本文将从土家族哭嫁歌中的孝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土家族哭嫁歌中的孝亲思想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族人民在婚礼上唱的一种特殊的歌曲。
在土家族人心中,哭嫁歌是一种寄托情感、表达思念的载体,也是对先人的追思和怀念之情。
在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中,孝亲思想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孝亲思想也深刻地体现在土家族哭嫁歌中。
土家族哭嫁歌中的孝亲思想首先表现在对祖先的敬仰和思念。
在土家族哭嫁歌中,常常会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表达对父母、祖辈的感恩之情。
在土家族文化中,对祖先的敬仰被视为一种孝敬之道,孝敬对于传承土家族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土家族哭嫁歌中的孝亲思想还表现在对家庭的重视和维护。
土家族哭嫁歌中常常表达对家庭的祝福和维护,表达出对家庭温馨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土家族哭嫁歌不仅是婚礼上的表演,更是对家庭的祝福和对家庭价值观的传承。
土家族哭嫁歌中孝亲思想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人文精神,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
土家族哭嫁歌中的孝亲思想可以启示当代人们重视家庭和家庭价值观。
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庭关系逐渐淡化,家庭价值观也受到冲击。
土家族哭嫁歌中的孝亲思想可以启示当代人们要重视家庭、尊重父母、维护家庭和谐,增强对家庭的向往和追求。
土家族哭嫁歌中的孝亲思想可以激励当代人们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土家族哭嫁歌作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孝亲思想。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的挑战,土家族哭嫁歌中的孝亲思想可以激励当代人们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土家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土家族哭嫁歌中的孝亲思想可以引导当代人们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念和孝顺之道。
在当代社会,家庭观念和孝顺之道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土家族哭嫁歌中的孝亲思想可以引导当代人们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念和孝顺之道,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湖北恩施民风民俗哭着出嫁的土家族姑娘
湖北恩施民风民俗哭着出嫁的土家族姑娘在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姑娘出嫁前夜伤心地哭,以唱《哭嫁歌》的形式来迎接人生喜典。
哭嫁,是土家族婚俗的一个重要内容。
土家姑娘在同男方商定结婚的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门做活。
先是在闺房放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九女依次围坐,开始哭嫁。
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
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
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哭三五天,有长达十天半月的。
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恩,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
哭嫁歌一般为即席作,见娘哭娘,见婶哭婶。
哭词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词。
哭有曲调,抑扬顿挫。
相传土家族最早的原始部落时代,是由女性主宰一切,男人们都是受女性们指挥,如果一个女人要是看上了一个男人,女性就可以自己决定把他娶为自己的夫婿,这不需要经过其他人的同意。
女性也有权把自己的某个男人赏赐给其他女性的或部属,或者用自己的男人们进行某些政治、经济、土地等物质性需要的交换。
因此说,那时的土家族女性在结婚时根本不会哭。
因此,在那个时代,男人们基本是没什么权利,也没什生存压力,除了上山打猎,其他部落事物,他们基本不操心。
后来,封建王朝统治了土家族的所有山寨和部落,发现土家族男人们根本没有社会地位,与他们当时封建王朝的国政朝纲及家法格格不入,还说这种婚姻习俗“有伤风化”,因此就下令进行强制改革,废弃了当时土家族女性控制一切的规定,改由男人们执掌一切,包括婚姻,也改为由男人娶女人,女人们必须按照封建王朝的规定,要遵循“三从四德”,一切听从男人们的安排和领导。
这对当时的土家族女性们来说,就是改天换地。
她们不断抗争,但最终只有屈服于朝廷的规定,一切按朝庭的规定去做。
婚姻上,自然也就只能由男人们说了算,由不得自己,女人们只有在自己结婚那天才看得到自己的丈夫长啥样子,典型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对她们来说,太难以接受,于是很多女性哪怕是在结婚大喜的日子这天,只能是伤心的痛哭,朝廷知道后,还坚决制止。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土家族哭嫁习俗的功能探析——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土家族哭嫁习俗的功能探析——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第28卷第1期2010年2月凯里学院JournalofKailiUniversityV o1.28No.1Feb.20l0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土家族哭嫁习俗的功能探析——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丹(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哭嫁习俗由来已久,在经历着多样的婚姻模式变迁的背景下,仍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恩施土家族苗族地区得以传承.究其原因,除了与独特的文化生态有关外,还与哭嫁所发挥的社会角色转换功能,教育功能以及文化传承功能有重要联系.关键词:文化人类学;土家族;哭嫁习俗;功能Doi:10.3969/j.issn.1673—9329.2010.01.19土家族的哭嫁习俗被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的抢婚习俗的遗留.而今,它早已失去了抢婚的原始意义,而成为土家人家居生活中进行礼义伦理和婚育教化的一种传统习俗.哭嫁是指出嫁女子及内亲外戚在她出嫁期间的哭诉行为.哭嫁不只是女子一人哭诉,而是她和所有亲戚的哭诉,具有集体性.哭嫁是有一定规则,程序的,通常土家女子在出嫁前1个月或10天开始哭,有的甚至在出嫁前3个月就开始了. 在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哭嫁达到了高潮,伴随着"哭爹娘","陪十姐妹"和"哭骂媒人"等一系列内容.通过哭,一方面,土家女子宣泄了对媒人的怨恨和对封建包办婚姻的不满.另一方面,土家女子表达了辞别爹娘和其他长辈时难舍难分的忧伤.一,土家族哭嫁习俗的文化生态文化生态,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与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内部各种价值体系之间的生态关系."它包括文化的自然生态(或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或称文化生态,社会环境)两方面. 其中自然生态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物状貌等要素,文化生态包括科技水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社会组织,社会思想等要素"….早在古希腊,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进而形成了一种思潮,用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着名文化学者冯天瑜教授曾指出:"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创造的作用是真实而多侧面,持续而深刻的,但这种作用主要又不是立竿见影的".【2J (一)独有的自然环境是土家族哭嫁习俗生成的条件和土壤恩施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云贵高原东延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东经108.2312"一110.2308",北纬29.0710"一31.24l3".东接宜昌市,南毗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西连重庆市黔江地区,北邻重庆市万州区,东北端连神农架林区.全州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地,惯称"八山半水半分田".地貌以碳酸盐岩组成的高原型山地为主体,兼有碳酸盐岩组成的低山峡谷与溶蚀盆地,砂岩组成的低中山宽谷及山间红色盆地,地形复杂,具有多种特殊类型的地貌,大河,小溪成树枝状展布,有"见山不走山"的丘原,有"两山咫尺行半天"的深谷,伏流,溶洞,冲,槽,漏斗,石林等各处可见.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雾多湿重,雨量丰沛.恩施州境内,源出利川市汪营镇上十庙的清江河是恩施土家族文化的摇篮.它在州内河长275公里,流域面积10860平方公里.清江河所经之处,土家风情及其浓郁.总的来说,重重大山护卫着鄂西土家族地区,使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世外桃源,内部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复杂,土壤肥沃,物种繁多.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清江流域成为一个生命力旺盛的理想王国."古代的许多文化事象,在其他地方已经绝迹或濒临绝迹了,在这个地方却尚有遗踪可寻"【3】.闭塞的交通和特殊的文化生态是土家哭嫁习俗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虽然在今天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之下,但哭嫁习俗在土家社会中仍始终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当今土家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二)奇特的民族心理是土家族哭嫁习俗生成的情收稿日期:2009—10—26作者简介:姚丹(1984一),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O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民族学.?69?感基础哭嫁在许多地区都曾经存在过,但尤以鄂西土家族的哭嫁最具有代表性,流传也更为广泛.究其原冈,这与土家族独特的民族心理有密切联系.土家族人往往根据女子在哭嫁中哭诉的内容和程序的好坏,即进入痛苦角色的深浅程度来评判她才德的优劣.出嫁时只哭不唱,只唱不哭,或是哭的不伤心,唱的不感人,都被认为是才低德劣.相反,女子哭的愈悲伤,就愈被认为是贤惠和能干【.因此,土家族女子在十来岁时就要开始练哭功,习哭词,熟哭规,在出嫁的前几天,甚至前两个月就开始哭,临嫁前还要哭一整晚,其悲痛之声,不绝于耳.女子出嫁,不仅意味着其社会角色发生了转变,即从女儿到妻子,儿媳的转换,同时也意味着该女子与父母和亲友的分离,即她的名字将从自己的族谱中划去而加入到丈夫的族谱中,成为夫家的一员.两种角色在转换时呈现出一种断裂:一方面新娘要告别女儿角色因而内心充满了对往日生活的依恋之情;另一方面,新娘要开始履行陌生的角色任务因而恐惧万分l.这种转变对女子心理上的冲击是巨大的.在男权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女子唯有通过哭来倾诉内心的不适应,表达自己的爱与恨.(三)崇尚孝道是土家族哭嫁习俗生成的思想基础孝作为一种传统美德,首先是人们的自然情感.在与父母长期相处中,子女形成了强烈的依恋情绪.据马斯诺的观点,人类的五种需要中,其中就有安全的需要与爱的归宿的需要.这两种需要都在与父母相处时得到满足.出嫁便意味着告别双亲,告别自己的家人和熟悉的环境,也就意味着这两种需要的丧失.越是要失去的东西就越觉得它宝贵,何况是父母的慈爱之情,养育之恩呢?L6J土家族也受汉族儒家文化影响,认为对父母尽孝是"诸德之首".因此,在未能尽孝之时就离开自己的父母,这对土家族女子来说是一种不孝.因此,土家族女子只能在出嫁时通过歌唱来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如:我的阿爸啊,阿爸,你把我从小抱大,手臂都抱得发紫了;我的阿妈啊,阿妈,你把我从小背大,肩膀都背得脱皮了.寨前寨后,哪儿没有背去过?上坡下坡,背栊何时放下过?爸妈啊,爸妈,你们把女儿盘大了,送到他乡外地去.端茶煮饭谁来帮,砍柴挑水谁去做?年老病痛谁服侍?弟妹年幼谁照顾?lJ二,土家族哭嫁习俗的功能表达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写到"一物品之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在人类用得着它的地方,只是在它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地方"【.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一种手段.根据功能主义的观点,土家族哭嫁习俗之所以能够存在于文化系统中并?70?流传久远,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对于文化系统的运行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一)社会角色转换功能女子出嫁就意味着其社会角色发生了转变,即从女)LN妻子,儿媳的转换."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I.角色理论认为:人们的角色有两种:一是先赋性角色,指的是一个人不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而主要因为出身,性别,肤色等先天因素所获得的角色地位;一是自致性角色,指的是自己依靠努力和行动而获得的角色地位,它不依赖于个人的先赋性因素,而主要依靠自己的后天努力【mj.根据角色理论,可以把女儿理解为先赋性的角色,是土家女子与生俱来的社会角色.妻子和儿媳是女子因为出嫁而获得的一种全新的社会角色,它与其先赋性角色产生了巨大的冲突,以至于在短期内不能适应.因此,出嫁的女子必须通过某种途径脱离原来的角色而进入新的角色,唱哭嫁歌正好为其提供了这样一个合法有效的途径.哭嫁歌的演唱者是以新娘为主角的女性群体.而群体对个体的角色认知具有规范力量,制约着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引导着个体接受一致性的规范.哭嫁的作用之一就是通过情感宣泄,卸掉角色转换时的情感压力,使土家女子从"女儿"顺利过渡到"妻子和儿媳"的角色.首先,土家族女子通过唱哭嫁歌来宣泄内心的情感,为角色转换做心理准备.出嫁的女子,一反平时的沉默,内心浓烈的情感如火山进发,汹涌而出.因为要离别,平日不曾关注的亲情此刻历历在目,对父母的感恩以及不能侍奉左右的悔恨成了新娘情感宣泄的基点. 回首往事,想到毫无把握的未来,新娘化悲伤为泪水,用哭泣的歌声表达对闺中生活的不舍,对父母恩情的感念.新娘拾起了儿时的生活碎片,回顾起了父母那无私的爱,如:白天起来娘打伴,夜晚抱在娘怀边;白天把儿背背上,夜晚把儿放胸膛.娘睡湿,儿睡千,左边打湿放右边,右边打湿放左边.两边打湿放胸前.…其次,土家女子通过哭嫁歌的训诫达到自我认知的目的,从而接受新的角色规范.一般来说,哭嫁礼仪会延续数日甚至一到两个月.在整个哭嫁过程中,新娘正是通过与众亲戚反复哭唱,不断接受大家的训诫,从而加强对新的社会角色的认知,承担起妻子,儿媳的角色. 以女子母亲的训诫为例:天下做女都一样,世上不是你一人,皇帝养女招附马,官家小姐配成婚;成家立业做世界,皇朝古礼这样兴,为娘走了这条路,女儿要踩脚后跟._J在母亲看来,出嫁是每个女人所必须经历的.因此,新娘不必为出嫁感到恐惧.母亲的一席话,把个体的出嫁行为融人到了整个女性群体中,以此消除新娘的不安,从心理上接受出嫁的事实.(二)教育功能出嫁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是生命历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女子从"女儿"到"妻子,儿媳"的角色变化使其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家族为了保证女子顺利地完成角色转变,进入夫家生活,他们从小就要接受一系列的教育.所谓的哭嫁习俗的教育功能主要是指土家族哭嫁习俗对女子出嫁前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包含对哭嫁者本人也包括对其他未婚女子的教育【I3j.这种口耳相传式的教育体现在哭嫁歌中,如: 我的布逐啊,你到人家屋里去,讲话要知轻和重,走路要分高和低,顺人家大小的心,体人家大小的意.【I4J这是母亲对女儿的告诫唱词,体现了母亲在对女儿进行礼俗教育,也可以说是长辈对新娘所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此外,还有母亲对女儿在一些生活琐事方面的叮嘱和宣教的,如《劝女歌》唱道:我的布逐啊,布逐,人家还没有去做工,你就要早早去做;人家还没有去背水,你就要早早去背.砍树不要砍树枝,砍光树枝树要死;舀水不要舀水底,舀到水底水会浊.听话的布逐啊,布逐,千万不要惹事生非,莫给爹娘添苦添忧.[]—母亲是慈爱的,生怕女儿出嫁后由于细节上的考虑不周而给自己带来麻烦,同时为了讨得婆婆和丈夫的欢心,提高其女儿在婆家的地位,因此,母亲尽可能全面地教女儿出嫁后在婆家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使女儿在思想上有准备,为今后在婆家的和谐生活打下基础.除了有母亲的劝女歌对新娘进行训教外,同龄人的"陪十姐妹"同样也有其对新娘的告诫.陪十姐妹即新娘在出嫁前,由同村年纪相仿的九名女子陪哭的活动. 他们相互叙旧,倾吐离别情绪,例如:新嫁娘:我们从小相友好,相友好,寨边的小河,被我们搞浑了;后山的芭茅,被我们踩死了.十姊妹:我们从小在一起,在一起,死去的芭茅又变绿,浑了的河水又澄清.现在阿打出嫁了,出嫁了,剩下我们干活没力气,剩下我们唱歌没精神.[14]29从小朝夕相处的姐妹,如今离别在即,离愁别绪自然涌上心头.加之有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悲惨命运使姐妹们感同身受,他们一唱一和,诉说着离别的悲哀和对未来生活的恐惧,感叹生为女子的命运竟然如此坎坷!在高潮时,往往是十姐妹抱作一团,哭成一片.清代诗人彭秋潭的竹枝词《十姊妹歌》就描写过此情景:"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山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哭竹枝."lJ可是,伙伴们聚在一起,悲伤不是主旋律,土家姐妹们通过赛歌劝导新娘,祝福她获得一个新的社会角色才是真正目的.十姊妹歌蕴含丰富,神话传说,天文地理,历史掌故,生活常识,生产经验等,无所不包,它们是土家妇女们生活知识,人生经验的总结.从这个层面来说,哭嫁歌堪称土家姑娘的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是她们获得关于女性角色教育的重要途径.(三)文化传承功能土家族无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其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主要是靠口耳相传的形式来传承与传播的.哭嫁习俗作为特殊的文化载体将土家族的历史文化融入其中,以哭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哭嫁始于掠夺婚,但它不仅没有随着掠夺婚的消失而绝迹,反而沿着社会发展的轨迹愈来愈盛,其内涵也随之不断变化.历史上恩施土家族曾流行过自由婚姻的习俗,如,女儿会就是男女自由恋爱的场所.因此,"早期产生的哭嫁歌,很少触及封建婚姻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言辞也不激烈,只表现一定的礼仪性,祝福性".IJ30改土归流之后, 随着汉族文化的传人,大量封建伦理道德被推行到土家族地区,使得土家族的婚俗被包办婚姻所取代.这一包办婚姻的现象在哭嫁歌中也有具体的体现:爹娘养我操尽心,可惜我是草子命.草子要由爹娘撒,撒到哪里哪里生.lJ哭嫁习俗的历史就是土家族婚姻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哭嫁习俗的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出土家族婚俗变化的脉络;从哭嫁歌内容的变化可以厘清土家族社会历史的变迁的脉络.马林诺夫斯基将文化划分为四个大的方面:"物质设备","精神文化方面","语言","社会组织".而哭嫁以习俗的形式将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展现了出来:从物质设备方面来说,有女子学习哭嫁时用到的手抄本哭嫁歌词,还有练习哭嫁的场所——吊脚楼的扶手走廊等等,这些都是哭嫁习俗得以传承的物质基础;从精神文化方面来说,陪十姐妹,唱哭嫁歌等活动都是帮助女子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而进行的文化活动,表达了土家族人尊重历史,保持传统的思想观念;从语言上来说,最具特点的就是哭嫁歌的歌词了.哭嫁歌是一种体系完善的艺术形式,大致都包括哭开声,哭爹娘,哭哥嫂,陪十姐妹,哭骂媒人,哭入席,哭上轿等一系列内容;最后,从社会组织上来说,哭嫁期间是家庭,家族成员,好友进行互动的良好时间.人们通过唱哭嫁歌,陪十姐妹等活动将社会组织成员聚集起来,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扩大了人与人,村寨与村寨之间的交往,强化了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激发了民族的凝聚力, 同时也为哭嫁习俗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可以说,哭嫁习俗不仅是一部婚俗相当考究的土家人的"史诗",更是土家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哭嫁习俗将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71.土家族文化变得鲜活,富有生命力.三,结语综上所述,土家族的哭嫁习俗有其独特的文化生态和功能.虽然今天,哭嫁习俗仅在一些偏远的山村隐约可见,有的只唱不哭;有的只哭不唱,哭是因为喜极而泣;有的虽存在"陪十姐妹"的习俗,而"抱头痛哭之声不绝于耳"的场面也已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大家陪着新娘聊天,历数新娘和新郎之间的趣事轶闻,真正把出嫁当作了一件喜事.加之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法律, 法规的颁布和妇女地位的提高,哭嫁习俗曾经具有的文化意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土家族哭嫁习俗曾经所发挥的社会角色转换功能,教育功能以及文化传承功能,我们仍不能将之忽视.只有认清这一点,我们才能明白,不论在历史上社会如何变迁,土家族的哭嫁习俗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传承至今.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进一步认识到哭嫁习俗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及其流传久远的真正原因.因此,土家族的哭嫁习俗仍是当今土家人值得骄傲的一朵艺术奇葩.注释:①布逐,即女儿.参考文献:[1]段超.再论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2005(7).[2]冯天瑜.地理环境与文化生成[N].文汇报,1998—11 —07.[3]朱炳祥.土家族文化的发生学阐释[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4.[4]向柏松.土家族民间信仰与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211.[5]余霞.鄂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角色转换功能[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6]杨宗红.论土家族哭嫁歌的孝道内涵[J].贵州民族研究,2006(5).[7]武汉大学中文系.土家族文艺调查?哭嫁[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9.[8]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O02:17.[9]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7.[10]章人英.社会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213—220.[11]利川市民族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湖北卷?利川I市民族民间歌谣集[M].湖北:利JII市民族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1991:82.[12]恩施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恩施市文化馆.中国歌谣集成湖jE卷:恩施市歌谣分册[M].湖北:恩施市文化馆,1989:306.[13]杨其勇.当前重庆土家族哭嫁习俗教育功能的沉沦与解决[D].重庆:西南大学,2008:12.[14]武汉大学中文系土家族文艺调查组搜集整理.哭嫁[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59.[15]杨发兴,陈金祥.彭秋潭诗注[M].湖北: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186.[16]佘翠华.试析土家族哭嫁歌[J].咸宁师范学院,2008(4).[责任编辑:傅安辉】AnAnalysisoftheFunctionoftheTujia'SCrying-for-Marriage CustomundertheViewofCulturalAnthropology:ACase StudyofEnshiTujiaandMiaoAutonomousPrefecture YAODan(CollegeofEthnologyandSociology,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Wuhan,Hubei,430074,China)Abstract:Crying—for—marriagecustomhasalonghistory.Underthebackgroundofexperiencingchange aboutvariousmarriagepatterns,crying—for—marriagehasbeenpasseddownbyitsuniqueformofexpres—sioninEnshiTujiaandMiaoarea.ThereasonisthatEnshinotonlyhasitsuniquecultureecolog y,butalsohasthecriticrelationshipswiththeroleofcrying—for—marriagethatplays,forexample,thefunctionofroletransformation,thefunctionofeducation,andthefunctionofculturalheritage .Keywords:culturalanthropology;Tujianationality;crying-for-marriagecustom;function ?72?。
情绪人类学视野下的土家族“哭嫁”习俗研究
理学角度 , 为情绪是 一种生理机制 , 认 具有 自然的 、 跨
文化 普 同的、 本质 的特点 ; 另一种立 场则本 着文 化相
舅 舅和父 亲的不 同情 感 , 出了不 同于弗 洛伊德“ 得 恋 母弑父 ” 的研究 结果[ 。马林诺 夫斯 基认为情绪— “ 中的 “ 绝 不 是 面对 离别 的伤 感 , 者 对 未 来 不确 定 的 恐惧 . 哭” 或 而是 建 立社 会 化 自我 的 手 段 , 融 是
入 集 体 生命 和 彰 显 自身权 力 的“ 语 ”“ 嫁 ” 于这 些女 性 而言 是 展 现 她 们 能 力 的 仪 式 空 间 。 同 时 , 话 ,哭 对 哭嫁 的 个 案也 为 弥合 情 绪人 类 学长 期 存 在 的二 元 对 立 提 供 了有 力 的 支持 。 关键词 : 嫁 ; 绪人类学; 家族; 哭 情 土 自我
Vo . O No. 1 3 1
Jn 2 1 a.00
情 绪人 类学 视 野下 的土家族 “ 嫁 ’ 哭 ’ 研究 习俗
马 威 , 泽媛 , 文 高 邱 严
( 中农 业 大学 文法 学 院 , 北 武汉 40 7 ) 华 湖 3 00 摘 要 : 恩 施 土 家族 妇 女 的 “ 嫁 ” 程 中, 性 的 自然 情 绪在 文化 的模 塑下 得 到 制 度 性 升 华 。 对 于 文 化 中的 在 哭 过 女
二元对立 的格局展开[ 。 6 一种立 场站在 了唯物主义心 ]
自从迪尔凯 姆在宗 教仪式研 究 中探讨 集 体情感
的产生和作用 以来 , 众多人类学家关 注了情感这一普 遍存在于人类社会 中的文化 现象 。 马林诺夫斯基描述 了特洛布里恩德岛民在进行库拉交换 时的情绪渲染 , 库拉交 换过程 中的主客 双方会持 有不 同的情 绪来标 定 自己的地位 , 或者用 咒语来操 控交换 伙伴 产生“ 兴 奋情绪 ” 以便使 自己在库拉交换 中受益L 。 野蛮人 1 在《 ]
中国非物质文化土家族哭嫁婚俗
Keywor ds:
T u j i a C r y i n g ma r r i a g e I n t e r f a c e d e s i g n I n t e r a c t i v e p l a n n i n g
i n j e c t e d n e w v i t a l i t y T h e a r t o f T u j i a n a t i o n a l i t y a mo r o u s f e e l i n g s n o t o n l y
嫁” 习俗作 了详细 的论述 , 清 晰梳理 了哭嫁 意蕴的发展轨迹 , 从而 揭示 其 之所 以源远流长的 内在动因, 亦从一个侧面透 视了民俗传承的一般规律。
2 0 0 9 年覃娟在大众 文艺上发表的 《 鄂西土 家族哭嫁习俗的宗法性 探微 》
从 哭嫁习俗所体现 的强大民族凝聚 力、 父 权 统 治 和 夫 权 统 治 这 三 方 面 对
中 国非物 质 文 化 土 家 族 哭嫁 婚 俗
CHI NA。 S I NT ANGI BL E CUL TUR AL CR YI NG M ARRl AGE CUS T OMS 0F TUJ I A PE 0PL E
北京 印刷 学 院设 计 艺 术 学 院 刘 洋 张海 微 杨 镐 宁 张 栩 激 张 颖 郭 思 彤
摘要:
哭嫁是 一种在我 国无论是历 史上各朝各 代 , 还 是现代 民司各 个民族 的广大地 区都 十分流行 民俗文化现 象。 从现代 的眼光 , 哭嫁好像 是不可思议 的事情。 但是 , 如果 从民俗学 、 心理 学和社会学 、 人类的视角来 分析 , 哭嫁 的历史成因和其 中的深层机 制, 我们就会发现 , 女子的 “ 哭嫁 ” 是一种 内容极 为丰富的民俗文化现象 。
试析土家族哭嫁歌
2、演唱形式独特
2、演唱形式独特
土家族哭嫁歌的演唱形式独特,包括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形式。其中, 独唱最为常见,演唱者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婚姻、家庭的和对自由恋 爱的追求。而对唱则多用于男女之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彼此之间的爱意和依恋。
2、演唱形式独特
合唱则是一种集体表达的方式,通过众多女子的共同演唱,表达了对婚姻制 度的反抗和对自由恋爱的向往。
一、土家族哭嫁歌的历史渊源
一、土家族哭嫁歌的历史渊源
土家族哭嫁歌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根据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可以推 断出其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据史书记载,土家族先民在唐宋时期就已有“哭嫁” 之习。而现今的土家族哭嫁歌则主要流传于湘西、鄂西等地的土家族聚居区。
二、土家族哭嫁歌的文化内涵
1、婚恋观的体现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歌词内容情感丰富,寓意深远。其中既有对婚姻的 不满和控诉,也有对离别的悲伤和无奈,还有对生活的苦涩和幽默。歌词中常常 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命运的抗争。
一、歌词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歌词常常采用比喻、象征、夸张等手法,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比如,在 哭嫁歌中经常出现的“蝴蝶双飞”、“鸳鸯戏水”等比喻,表达了新娘对自由生 活的向往和对夫妻恩爱的期望。又如,“一盏盏黄灯笼,一阵阵白茫茫”,这样 的描述既表现了
试析土家族哭嫁歌
目录
01 一、土家族哭嫁歌的 历史渊源
02
二、土家族哭嫁歌的 文化内涵03ຫໍສະໝຸດ 三、土家族哭嫁歌的 艺术特色
04
四、土家族哭嫁歌的 传承与保护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土家族哭嫁歌,作为土家族女性重要的民间口头表达艺术形式,不仅具有丰 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本次演示将从以 下几个方面对土家族哭嫁歌进行深入分析。
土家族“哭嫁歌”艺术特征浅析
土家族“哭嫁歌”艺术特征浅析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我们的民族音乐恰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湖南省的西北边陲、武陵山区腹地,有一块神奇而又迷人的土地,这就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她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她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俗的民族,这样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蕴育了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的生活习俗并形成了今天独特的民族文化,如摆手舞、土家打溜子、毛古斯等。
在这些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中国式咏叹调”之称的哭嫁歌也在不断传承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上去考察研究土家族文化。
虽然目前已有大量土家族文化以及相关艺术的论著,但笔者发现更多的是从语言、文化、风俗等方面上去谈论土家族文化以及土家族的发展演变史。
而音乐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文化等发展水平,更能反映人们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心理状态,笔者旨在前者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音乐实践,从对哭嫁歌的产生背景、思想文化内涵、艺术特点,传承与保护方面进行初略的探讨。
一、民歌的简介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众所周知,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留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趋完美。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历史、语言、生活风俗等差异,使得各民族的民歌风格特点相距甚远。
所以,民歌的分类法可以按照其音乐体裁分为三大类:号子、山歌、小调。
我们首先可以从民歌的艺术特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感于哀乐,有感而发”的民歌具有以下艺术特点:在语言上,民歌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歌,自然就会使用当地方言的音、韵来演唱,听起来贴切自然,乡土气息浓烈,才更能体现当地民歌浓烈的地方色彩,给人以声调美的享受。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及传承发展研究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及传承发展研究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族婚嫁仪式中的一项重要表演形式,不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且承载着土家族的文化传统和情感寄托。
本文旨在探讨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承发展情况。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又称“哭婚歌”,是土家族婚礼仪式中新娘离家嫁到新家时所唱的歌曲。
它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音乐形式,成为土家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土家族传统婚礼中,新娘哭嫁歌常常伴随着辞别家人和表达对亲情的思念,既是新娘离家的情感宣泄,也是对传统的回归和传承。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歌曲以悲伤、深情、哀怨等情绪为主线,旋律悲凉而动人,歌词含蓄而富有意境,构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其次,演唱方式以多声部合唱为主,伴以哭声、号角声以及山歌伴奏等,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效果。
再次,演唱者通过独特的表演手法,如鼻腔共鸣、颤音、哭声模仿等技巧,使歌曲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最后,湘西土家族哭嫁歌常常伴随着特定的舞蹈动作和身体语言,增添了视觉上的艺术效果。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迁,土家族婚嫁习俗逐渐式微,传统的哭嫁歌也面临着被遗忘的风险。
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政策的推动,使得湘西土家族哭嫁歌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传承。
例如,一些文化艺术团体和家族组织都开始进行哭嫁歌的传承和演出,使得这一艺术形式得以延续。
此外,一些研究者也对湘西土家族哭嫁歌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究,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学术支持。
然而,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保护和传承仍然面临一些困难。
首先,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接触机会减少,导致传统的哭嫁歌形式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其次,哭嫁歌的演唱技法要求高,传承者的培养和传统技艺的传授亟待加强。
同时,音乐市场的商业化也给传统艺术形式带来了商业化的压力,导致哭嫁歌的演变和创新,同时也可能带来艺术质量的下降。
浅析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色湘西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土家族的“哭嫁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文将从歌曲的表现形式、歌词内容、音乐特色、演唱技巧等方面,对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色进行浅析,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说到土家族的“哭嫁歌”,必须提到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土家族的“哭嫁歌”是一种以歌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艺术,它通常是由一群人合唱的形式进行的。
在婚礼仪式上,通常由一位女性带头,其他人跟随着唱。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还会有男性和女性分别开口,进行对唱的形式。
整个歌曲的表演过程中,情感充沛,气氛热烈,往往会感染到现场的所有人,让人仿佛置身于情感的洪流之中。
土家族的“哭嫁歌”歌词内容叙述的多是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这些歌曲内容大多反映了土家族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情感、对爱情的追求等。
在土家族文化中,歌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多民谣歌词不仅传递了道地的土家族情感,还蕴含着丰富的地方色彩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从音乐特色来看,土家族的“哭嫁歌”以其独特的歌曲旋律和节奏感而著称于世。
这些歌曲旋律多为悠扬动人的旋律,让人不由自主地跟随起来。
节奏感强烈,往往能够在不知不觉中牢牢地抓住人们的心弦。
土家族的音乐还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浓厚的民族色彩,充满了对生活、对爱情的真挚表达。
土家族的“哭嫁歌”在演唱技巧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在演唱时,土家族人民往往是集体合唱的形式,他们重视音乐的整体效果,追求和谐与统一。
通过不同声部的搭配和合作,使得整个歌曲的演唱更加动人、感人。
在演唱时,一些歌唱者还会采用一些特殊的技巧,如颤音、装饰音等来增加音乐的魅力。
土家族的“哭嫁歌”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传承了土家族悠久的文化传统,融合了土家族生活中的热情和真挚情感。
它不仅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的民俗风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贵州德江土家族哭嫁婚俗文化及其传承与变迁
贵州德江土家族哭嫁婚俗文化及其传承与变迁贵州德江土家族哭嫁婚俗文化及其传承与变迁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其中,土家族作为该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独特的婚姻文化备受瞩目。
在德江县,土家族哭嫁婚俗是一种独特的婚姻传统,通过形式多样的仪式来表达对新娘的欢迎与祝福,并传承至今。
1. 哭嫁婚俗的起源与特点土家族哭嫁婚俗起源于古代的远古时期,起初是狩猎部落之间的婚姻联姻,其宗旨是加强部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这一传统逐渐演变为土家族婚俗的一部分,成为表达深情之意和寄托情感的重要仪式。
哭嫁婚俗的特点在于仪式庄重、形式多样,它是一种象征性的哀悼仪式。
在传统婚礼前夕,新娘及其家人会以一种悲伤的方式展示出独特的哭嫁文化,以示新娘的“离别”和祝愿新娘婚后幸福美满。
这一仪式在土家族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社交角色,也是家族和亲戚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
2. 哭嫁婚俗的具体仪式哭嫁婚俗的传统仪式通常分为几个环节。
首先是准备阶段,新娘家中会将嫁妆准备好并摆在会客厅附近的一角,以示准备迎接新娘嫁入新家的仪式即将开始。
然后是哭嫁仪式,这一阶段多是女性亲友以悲伤哭泣的方式表达情感,以示对新娘的不舍与离别。
女性亲友们穿着传统的土家族服饰,围绕新娘转圈,以哭泣、放声痛哭的方式表达对新娘的祝福。
接下来是列队环节,婚礼的亲友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列队,通常以长辈和亲戚的身份为主,以宣示对新娘的欢迎和祝福。
列队的队列通常长达数十人,人们手持竹子和装饰品,以秩序井然的方式接受嘉宾的祝福。
最后是吉时披席,新娘会披上土家族传统的黑纱,在耳麦和花环的装点下步入新婚之夜的殿堂。
这一环节通常是新人入洞房前的最后一个环节,以示新娘即将成为新家庭的一员。
3. 传承与变迁土家族哭嫁婚俗在当地长期以来一直得到广泛传承。
尽管受到现代化进程和外部文化冲击的影响,该传统婚俗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变化,但核心的仪式和内涵仍然保持着。
湘西土家族为什么会有哭嫁土家哭嫁习俗的由来
湘西土家族为什么会有哭嫁土家哭嫁习俗的由来土家族女儿出嫁时一定要会哭,谓之哭嫁,哭得动听,哭得感人的姑哭嫁有专门的“哭嫁歌”,是一门传统技艺。
那么你知道湘西土家族为什么会有哭嫁吗?哭嫁的习俗来源于什么时候呢?下面小编来为你介绍的湘西土家哭嫁习俗的由来。
湘西土家族为什么会有哭嫁土家哭嫁习俗的由来哭嫁有专门的“哭嫁歌”,是一门传统技艺。
土家姑娘从十二三岁开始学习哭嫁。
过去,不哭的姑娘不准出嫁。
如今,哭嫁仅在僻偏的山寨还有此习俗。
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及明《思南府志》载,在秦汉以后即有土家族人在此开垦耕耘、繁衍生息。
古时,土家族的婚姻比较自由,只要男女双方愿意,并征得族中土老师的准许,便可订亲、婚娶。
随着封建礼教的发展,土家族的自由婚姻和其它民族一样,也逐渐被包办婚姻所替代,讲求“父母之命、媒约之言”,“门当户对”等条件。
与此同时,土家族姑娘对包办婚姻不满而衍生的哭嫁现象就逐步表现出来并发展成内容丰富的文化现象。
直至解放后,包办婚姻的现象才得到基本遏制。
不管婚恋形式如何发展,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亦喜亦悲的挥泪恸哭却亘古不变。
即使在民族交往频繁,文化渗透迅猛的今天,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也要向前来贺庆的亲朋好友献上一曲曲悲欢离合的哭嫁歌。
人喜则笑,遇悲乃哭。
在大喜之日,出嫁女子为何要大放悲声呢?原来,土家族的哭嫁歌听其音是哭,究其谱却是唱,琢其意则意蕴丰富。
土家族哭嫁的流程新娘一般在婚前一个月开始哭嫁,也有在出嫁前二三天或前一天开始哭的。
娘家人边为她置办嫁妆,边倾诉离之情。
会哭的姑娘一个月内不哭重复,要哭祖先、哭爹妈、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
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
歌词有传统模式的,也有聪明姑娘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
土家姑娘用“哭”这一形式倾诉心中的情感,当然,也有真伤心而哭的,多半是狠心的媒婆乱点鸳鸯谱,害了姑娘的一生。
哭嫁的高潮是在新娘出嫁的日子。
在出嫁的前一天,亲朋乡邻都前来祝贺和哭别。
浅析土家族的哭嫁文化
浅析土家族的哭嫁文化关键词:土家族哭嫁习俗民歌土家族,这个居住在我国的湘,鄂,渝,黔比邻地区,主要从事农业,以织绣艺术作为妇女传统工艺,尤以“西兰卡普”闻名于世,爱唱山歌,热情好客的民族,其自身的文化真可谓丰富多彩而博大精深。
一谈起土家族的山歌,就不得不提被宋祖英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土家族山歌的代表作——《龙船调》,其轻快活泼的曲调和带有民族方言特色的歌词展现了土家儿女的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和谐美满的生活氛围。
土家族山歌的种类五花八门而各具特色。
哭嫁歌作为其中文化内涵深厚的代表,也每每被搬上各地土家族旅游景点的舞台作为彰显土家族民族风情的代表作演出。
说起哭嫁歌,就得追根溯源分析土家族的哭嫁文化。
一、土家族哭嫁文化的表现说起这哭嫁,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在远古的母系社会时期,社会上形成了“是女的坐天下”,“人只晓得阿娘”的风气,后来,在闹沧湖地方出现了一个蛮狠的男人,身高力大,是个“吃雷公局火闪”的角色。
一天,这个狠男人看到一个女子在溪边岸上独自摘野果,吃得很开心。
他不管女子肯不肯,硬把这个女子抢到屋里,强迫成了夫妻。
由于妇女不高兴,想起就伤心,常以泪洗面。
而从这以后沿袭成了“男婚女嫁”的风俗,所以,姑娘嫁出门之前,“都要数七数八、摇肝动肺地哭几天几夜。
”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出嫁本该是高兴的事情,新娘该是笑容满面的迎接它的到来,可土家姑娘却是用“哭”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复杂而深厚的情感。
因此,土家姑娘在出嫁的时候会“哭”,便可从这几个方面解读。
一是伤感离别,思念亲人:新娘通过哭嫁来表示自己对父母养育以及亲友陪伴的感激之情,具有孝,义的伦理价值。
即将离开父母远嫁他方,平日不曾给与过多关注的亲情,此刻历历再现,回顾往事,新娘喜从悲中来,用哭起来表达自己的这份不舍与感恩。
二是为改变了身份而忧虑自身的前途,婚嫁的盛行将女性从女儿转换成了媳妇,这种截然不同的角色改变,一方面让新娘为告别女儿角色而不舍往日生活,另一方面则是新娘为即将履行的媳妇职责而充满恐惧,在这双重忧愁下,土家姑娘选择用“哭”来宣泄自己的情感。
浅析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色湘西土家族是中国第八大少数民族,其特有的文化传统深受人们的喜爱。
土家族的“哭嫁歌”是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一下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色。
一、源起和历史渊源“哭嫁歌”是土家族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源于土家族的远古民间传统。
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土家族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了这一文化传统。
在土家族传统的婚嫁仪式中,“哭嫁歌”是新娘在离别时由亲朋好友和族人共同为她送行、祈福的歌曲。
在这首歌里,既有对新娘的祝福和祝愿,也有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盼。
二、曲调和表现形式“哭嫁歌”以其悲凉、激昂的曲调著称。
曲调多采用五音制,以“宫商角徵羽”为主要音域。
在演唱过程中,歌者往往会交替运用高音和低音,使得整个歌曲更富有层次感和情感表达力。
起始时节奏慢悠悠,唱到背后时,节奏逐渐加快,达到高潮。
整个过程中,歌者往往会间或加入高亢的哭腔,表现出对离别的深情不舍。
三、歌词和情感表达歌词是“哭嫁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表达情感和寓意方面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
歌词中多以对新娘的祝福和祈愿为主题,同时也表达出对家乡和亲人的不舍和思念。
歌词常常充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充满了浓浓的情感和深沉的哲理。
歌词的篇幅通常很长,有的几百字甚至上千字,因此演唱者往往需要具备良好的口才和情感表达力。
四、承载的文化内涵“哭嫁歌”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既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土家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
通过“哭嫁歌”,人们可以感受到土家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可以了解到土家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可以感受到土家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家国情怀。
“哭嫁歌”在土家族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被人们喜闻乐见、传颂不衰。
五、艺术特色和传承发展“哭嫁歌”作为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土家族哭嫁歌与婚俗研究
土家族哭嫁歌与婚俗研究哭嫁,是土家族婚俗的一个重要内容。
土家姑娘在同男方商定结婚的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门做活。
先是在闺房放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九女依次围坐,开始哭嫁。
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
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
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哭三五天,有长达十天半月的。
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恩,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
哭嫁歌一般为即席作,见娘哭娘,见婶哭婶。
哭词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词。
哭有曲调,抑扬顿挫。
哭嫁的哭唱形式根据出嫁的进程来划分,一般分为:“一人哭唱”和“两人哭唱”两种,“一人哭唱”即姑娘哭诉自己的命运、哭祖宗、哭父母的养育恩情、哭兄嫂姐妹的情谊以及哭诉封建婚姻和媒人可恶可恨的欺骗行径等。
如“哭父”: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为我苦费心,爹的恩情说不尽,提起话来说不尽。
一怕我们受饥饿,二怕我们疾病生;三怕穿戴比人丑,披星戴月苦费心。
四怕女儿无文化,把女送进学堂下,如今女儿已成人,花钱费米恩情大。
一尺五寸把女盘,只差拿来口中衔;艰苦岁月费时日,挨冻受饿费心血!女儿错为菜子命,父母枉自费苦心;女今离别父母去,内心难过泪淋淋!为女不得孝双亲,难孝父母到终身;水里点灯灯不明,空来世间枉为人!“两人哭泣”称为“姊妹哭”,即是由出嫁姑娘先哭,陪哭人在一旁劝慰哭,从句尾插入,两人哭唱一起一落。
寨里的亲友每晚都要来陪哭,非亲非友的少女们也互相邀约,成群结队来学哭嫁,如姐妹对哭:姐:“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根又同丫;今朝姊妹要分离,离开绣楼好孤单!妹:“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父又同娘;今朝姐妹要离开,难舍难分情难断!姐:“梭罗树来台对台,我姐心里难宽怀;丢你妹妹婆家去,逢年过节又才来!妹:“梭罗树来台对台,望姐心里多宽怀,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诲记心怀!下塌:人断气时,由儿子跪在地上烧落气纸钱。
土家哭嫁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土家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区。
土家族文化丰富多彩,其中“哭嫁”习俗尤为独特。
为了深入了解土家族的“哭嫁”文化,我们团队于2021年暑假期间开展了土家哭嫁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们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收获。
二、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团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查阅了大量关于土家族“哭嫁”习俗的资料,了解了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仪式流程。
其次,我们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土家族居民取得联系,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践计划,包括行程安排、调研内容、采访对象等。
2.实地调研在土家族聚居地,我们团队进行了实地调研。
我们深入了解了土家族的日常生活、婚俗文化以及哭嫁仪式。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1)访谈:我们采访了当地土家族居民、民俗专家以及曾经参加过哭嫁仪式的人士,了解哭嫁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仪式流程。
(2)观察:我们观察了土家族的日常生活,如服饰、饮食、节日庆典等,从中寻找与哭嫁习俗相关的元素。
(3)记录:我们将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期整理和分析。
3.成果展示在调研结束后,我们团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制作了以下成果:(1)土家哭嫁视频:通过实地拍摄,我们制作了一部关于土家哭嫁的视频,展示了哭嫁仪式的全过程。
(2)土家哭嫁图文并茂的介绍:我们将调研过程中的照片和文字整理成册,介绍了土家哭嫁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仪式流程。
(3)土家哭嫁座谈会:我们邀请当地土家族居民、民俗专家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座谈会,共同探讨土家哭嫁的传承与发展。
三、实践收获1.加深了对土家族文化的了解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团队对土家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哭嫁”这一独特习俗有了更全面的把握。
2.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团队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调研任务。
这使我们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浅谈土家族的哭嫁习俗
浅谈土家族的哭嫁习俗发表时间:2018-07-23T18:14:31.70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作者:邰玉梅[导读] 我国的许多民族婚俗中都流行“哭嫁”。
然而,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就属土家族的哭嫁。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一种习俗民歌, 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主要从土家族哭嫁习俗的由来、哭嫁的原因以及哭嫁的功能三方面进行分析。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我国的许多民族婚俗中都流行“哭嫁”。
然而,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就属土家族的哭嫁。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一种习俗民歌, 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主要从土家族哭嫁习俗的由来、哭嫁的原因以及哭嫁的功能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哭嫁习俗;女性;原因;功能土家族是我国一个古老民族,因为它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和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缓慢。
也恰因此,土家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而婚嫁习俗中的哭嫁便是其代表。
哭嫁习俗是土家族地区的传统婚俗,它不仅是土家族女性人生中必须经历的过渡性礼仪,也是土家族女性从未婚角色向已婚角色转化的过程。
一、哭嫁习俗的由来哭嫁的其由来已久。
但至于哭嫁这一习俗具体起源于什么时候,至今无确切史料证明。
关于哭嫁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一部分学者认为是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产生的,把它称为过渡婚姻。
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成功的过渡就宣告了女性为主的社会彻底结束,在这个阶段土家族女性逐渐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她们便在出嫁前聚在一起哭诉自己的不幸以及不满。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权制逐渐地巩固和发展,这种抵触就慢慢的演变成为一种婚礼仪式即哭嫁习俗。
也有些学者认为是在古时抢婚中形成的,称为掠夺婚姻。
女子遭抢时的哭喊,悲恸,求告无依。
代代相传演化便成今日哭嫁礼俗。
哭嫁歌发自于土家新婚女子的内心感受,是对不合理、“不道德”丧尽“人伦”的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控诉。
二是,相传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做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有人说,这大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的滥觞。
浅析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色
湘西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婚礼文化极为丰富多彩,其中“哭嫁歌”是深受土家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
该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色,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情感表达
“哭嫁歌”是一种以歌唱表达感情的艺术形式,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完美地表达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在这种表演形式中,女性舞蹈者经常会拼凑出一些悲怆的故事,将其作为表演的基调,从而表达自己对于婚姻生活的期许和感受。
在歌唱过程中,舞蹈者们往往会模仿哭泣的声音和表情,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色彩,使观众能够深切感受到舞蹈者内心的悸动和感动。
二、舞蹈形式
“哭嫁歌”是一种以歌舞结合的表演形式,其中的舞蹈形式十分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这种表演形式中,女性舞蹈者往往会穿上传统的土家族服装,手持绸带或者铃铛,按照节奏跳跃。
在跳舞的过程中,女性舞蹈者不但要展现出华丽的舞蹈技巧,更要完美地演绎出歌曲中所表达出的情感,将舞蹈和歌曲结合得淋漓尽致。
三、音乐节拍
“哭嫁歌”在音乐节拍上有着明显的特点,以其独特的节奏形式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歌曲往往由快板和慢板组成,快板和慢板之间的转换比较突兀,能够很好地突出舞蹈者的跳舞技巧。
此外,在湘西土家族的传统婚礼文化中,旁边的观众会边跳舞边高喊着“哈欢音、哈欢音”,创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引领舞蹈者、观众以及音乐节拍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综上,湘西土家族的“哭嫁歌”是一种集歌唱、舞蹈、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
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色,使得传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在当地和全国范围内都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浅析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色湘西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深厚丰富,而土家族的婚俗中尤为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就是“哭嫁歌”。
这一传统歌曲在土家族婚礼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的载体。
本文将从音乐形式、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浅析,揭示“哭嫁歌”这一独特的土家族艺术特色。
“哭嫁歌”是土家族婚礼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常在新娘出嫁时进行。
在这一时刻,整个婚礼现场都会笼罩在一种悲喜交加的氛围中,而“哭嫁歌”则成为了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
从音乐形式上看,“哭嫁歌”通常是由一群女性合唱的形式呈现,旋律优美、旋律晶莹剔透,在悲伤中又不失坚定,每一句歌词都伴随着哭泣的声音,如泣如诉,扣人心弦。
在歌词上,“哭嫁歌”通常表达的是对娘家的眷恋和对新婚生活的期盼,以及对婚姻的祝福和期许。
在表演形式上,女性们会穿上色彩斑斓的传统服饰,手持精美的绣花手帕,通过精准的舞步和婉转动人的歌声,向着婚礼现场行进,场面十分壮观感人。
除了音乐形式上的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哭嫁歌”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土家族丰富的婚俗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土家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哭嫁歌”歌词中表达的情感是土家族人民特有的情感体验,对娘家的眷恋和对新娘生活的期盼深刻而真挚。
“哭嫁歌”也是土家族文化中的一种语言,它通过歌声和歌词,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
“哭嫁歌”还承载着土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冀和追求。
除了在文化内涵上表现出色外,“哭嫁歌”还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而成为土家族艺术的一大特色。
“哭嫁歌”在情感表达上凸显了土家族人民的感人之处。
女性们悲喜交加的情感在歌声中得到了最真实的表达,婚礼现场的氛围也受到了极大的感染,每个参与者都仿佛被这种情感所触动。
“哭嫁歌”的情感表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观众往往会因为歌声和歌词中的情感而动容,这种情感共鸣进一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恩施少数民族主要指的是土家族跟苗族。 8 数据来源于恩施民宗局网站 / 9 在恩施很难见到土家人穿着民族服装和说着土家语,在城市更难见到土家族的传统民居。 10 参见 2005 年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1 有资料显示:恩施州流动人口约 70%流向省外。
4 关于对陈世海前辈文章的具体介绍将在文献综述部分呈现。
“哭嫁”的起源、哭嫁的内容以及土家新娘哭嫁的形式及特色【3】;有的是侧重研 究其社会功能或着重阐述某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譬如姚丹【4】撰文认为“哭嫁” 具有社会角色转换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等,而彭福荣【5】却对“哭嫁” 的一个重要功能——教育功能——从教育时间、教育特征和教育场域等方面进行 了深入的阐释;还有的将“哭嫁”与婚姻制度联系起来去考察其与经济制度、政 治制度的关系,谷中原、池惠灵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对婚俗 的影响【6】。
一、导言
土家族“哭嫁”习俗根源于女性较低的社会地位3【2】,较低社会地位在婚姻 中的表现则是:女性在婚姻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婚姻生活中的内心体验呈现出压 抑、悲愤和不满意的状态。因之,“哭嫁”在某种程度上表达的是女性对婚姻地 位不平等的控诉,以及对提升自身社会地位的诉求。同时,“哭爹娘”、“哭亲人”、
女性的地位是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女性一 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无论是在经济地位还是在社会地位上都几无立足之地。随 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女性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解放, 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工作,可以拥有和支配自己的收入,可以自主选择想要的生 活(包括自己的婚姻),这些都彰显出女性不再是“婚姻掠夺时代”的社会牺牲 品,而是新社会环境下具有平等地位的社会成员。对于女性地位的提升,郝世宁 指出,透过社会对女性的称谓可以看到女性地位的变化,对已婚女性的称谓和女 性的自称以及对女性的职业称谓,都说明了女性在社会地位、家庭地位方面拥有 了相应的位置。【7】
根据陈世海先生的论述,以新娘为中心的人际圈子按照关系的亲疏程度依次 分为“自我”与“他我”两大类人群,在“哭嫁”仪式里“他我”起着组织和推 动的作用,而“自我”在这种推动作用下加之于亲情的催化参与到由“他我”所 构建的“哭嫁圈”中。“他我”能够自发的去组织“哭嫁”仪式得益于其早期的 濡化过程,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他们无意识中承认了“哭嫁”的合理性,这种濡化 的结果促使她们自发的去模仿前辈的行为,组织这场“不可或缺”的仪式。“哭 嫁圈”构建之后需要的是“自我”的参与,在特定的氛围和情绪渲染下,“自我” 的不舍之情自然而然的得到流露。但是,一旦其间的濡化过程不能顺利的得以实 现,这种传承方式将面临挑战。通过对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分析,可以得知这 种习俗的合理性可能在其成员内部受到某种程度上的质疑,从而使濡化通道受 阻。濡化通道受阻的另一种形式是“哭嫁”从具有内驱力朝向仪式的流变,使得 习俗的潜在接受者无法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特定情感,而只是在形式上模仿前辈的 做法,最终逐渐脱离其原型,逐渐失真,难以为继。 (四)社会功能的可替代性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必然是由一定的原因所导致的,本文在认为土家族“哭嫁” 习俗正在式微的基础上,将对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索,并期望 在唤起公众对这种习俗没落的关注方面做出尝试性的努力。
二、文献综述
综观现有的关于土家族“哭嫁”习俗的文献,笔者发现研究者们的关注点大 多集中在这种习俗的发端与流变、“哭嫁”的形式与内容、“哭嫁”的社会功能与 意义、“哭嫁”所折射出来的女性的个体心理体验、以及从艺术的角度对“哭嫁” 进行评析等方面。在研究者们所关注的这些领域里面,有的是从整体上让读者对 “哭嫁”这一习俗加以把握,譬如刘容在《土家族的哭嫁》中较为宏观地阐释了
“哭十姊妹”等形式传达了新娘对父母、亲人的感恩和不舍之情,以及亲人对新 娘的不舍和对新娘嫁入男方家之后的种种嘱托,从这个层面来讲,“哭嫁”是新 娘和父母互相表达不舍之情的一种途径,也同时承载着对新娘的教育功能和帮助 新娘完成社会角色转换的功能。
然而,随着支撑“哭嫁”习俗的社会根源——女性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的 消失,加之于本文所要讨论的其他原因的共同作用,这种习俗日渐式微。“哭嫁 习俗”日渐式微的观点首先来源于笔者对这种习俗的亲身感悟,从笔者的经历和 感受来看,恩施当地的民众大多不再将“哭嫁”仪式纳入到婚礼程序当中,甚至 对于许多新生代来说,“哭嫁”俨然变成一个陌生的文化形态,丝毫不与其民族 文化的标签相匹配,其原来所具有的民族认同和族群整合功能不断衰退。我们通 常所说的民族文化应该是这个族群特有,且为他们所高度认同和熟知,并对其生 活和相关仪式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化或习俗。而在现如今看来,至少从外部表征上 看,“哭嫁”正在变得与“民族文化”的标签格格不入。其次,笔者从相关的文 献中也了解到土家族“哭嫁习俗”日渐式微的种种痕迹,较为重要的是陈世海前 辈的《青年女性哭嫁习俗——在惯性中传承与断裂》,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哭 嫁”习俗依靠的是“惯性”的文化传承方式,而这种依靠“惯性”和“他我”的 传承方式在新的情境下显得举步维艰4。
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整合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在现有的文献当中,很少有涉 及到“哭嫁”式微的分析和论证,然而,这种习俗的式微态势已经作为一种社会 事实存在着,对“哭嫁”发展趋势和传承状态的忽视某种程度上俨然成为现有研 究的一大弊端或不足之处。在为数不多的对“哭嫁”习俗表现出忧虑的文献之中, 对本文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青年女性哭嫁习俗——在惯性中传承与断裂》(陈世 海,2009)。作者在文章中指出,由于地区、时代的异质性以及社会的变迁和转 型,“哭嫁”起初的内驱力5逐渐消失,转而变成婚礼上的一种仪式,这个仪式靠 着“他我”的推动而得到传承。在仪式的呈现上表现为由“他我”组织和推动, 由“自我”“次我”参与的形式6。也即是说,由于内驱力的丧失,娘家没有太大 的必要自发组织这个“哭嫁”仪式,反倒是“他我”成为推动这个民事现象的重 要力量。在缺乏“内驱力”的哭嫁程式中,哭嫁所具备的功能集中在教育功能和 不舍情感的表达,而所谓的情绪、角色转变等成为了其潜功能。笔者认为,陈世 海先生在文中所描述的“哭嫁”客观的展现了这种民俗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出现 “哭嫁”式微状况的社会根源——女性婚姻的不自由(社会地位低下),即其内 驱力随着社会变迁和转型逐渐消失。稍后出现的对理解“哭嫁”式微具有辅助性 意义的《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土家族哭嫁习俗的功能探析》从文化生态的角度阐述 了“哭嫁”得以产生的机制(姚丹,2010),文章指出,山地地形造成的交通闭 塞、土家族奇特的民族心理、崇尚孝道的思想基础是“哭嫁”这种民俗现象问世
其次,受限于地形条件,以前的恩施与外界的交流极为有限。经过多年的发 展,恩施逐渐形成了以 318、209 两条国道为枢纽,以省道、县道为骨干,辐射 6 县 2 市的公路网。2005 年末,全州公路在册里程达到 8267 公里,全州 88 个乡 镇中有 83 个通了油路或水泥路,通畅率达到 94. 3%10。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 善,当地与其他地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朝着纵深发展。这种交流通过两种方式 影响当地土家族的“哭嫁”习俗:一种是恩施当地人嫁(娶)到外地,有时候不 得不接受外地的观念和习俗以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氛围;另一种是外地人嫁(娶) 到当地,当地不得不考虑其嫁(娶)对象对当地文化的适应性11。除了直接的异 地婚姻对“哭嫁”造成一定程度冲击之外,与外界的的思想文化交流也会影响到 个体对本民族的习俗的审视,不同文文化氛围中思想观念的交流成为了影响“哭
嫁”习俗式微的隐形因素。 (三)依赖“惯性”维系传承
“哭嫁”习俗的传承由于失去了内驱力(对不平等地位的控诉)的推动,转 而依靠于习俗的惯性传承,这种惯性的推动力来源于亲情和“他我”,即亲人之 间的不舍之情与“他我”所具备的“程序思维”维系着这种习俗的传承,后辈通 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在不断的濡化过程中,熟悉“哭嫁”的内容和技巧,并被其 所在的社会期望表现出相应的行为。
1 全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 2 背景分析法, 也称社区关系研究法,指的是在解释某一独特群体的行为时, 往往会把该行为与 更广阔的背景联系起来的一种人类学方法。 3 关于“哭嫁”的社会根源源问题,有几种说法,其中最主流的观点是根源于婚姻掠夺,也有人 认为起根源于女性较低的社会地位,即父权制社会。本文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土家族“哭嫁”习俗式微的人类学分析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赵万林
【摘要】作为土家族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哭嫁”起初承载着女子对婚姻掠夺 的悲情控诉以及其他微妙情感的表达,后来逐渐流变为一种仪式,即保留了“哭 嫁”这一形式或婚姻程序,丢掉了其精神原型。现阶段,这种婚嫁习俗正处于日 渐式微的态势,集中表现在“哭嫁”作为一种婚姻程序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本 文以恩施1土家族为例,运用背景分析法2对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生态进行了探讨 并认为:第一,从“哭嫁”起源上看,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即女方在婚姻缔结过 程中话语权和自主权的缺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观;第二,从土家族民族 文化保存、传承和汉化程度、与外界的交流等因素上看,以“哭嫁”为代表的民 族文化遭到了冲击;第三,原来依靠“惯性”即“他我”【1】的方式进行传承的方 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显得极为单薄无力;第四,“哭嫁”原本所具备的社 会功能(社会角色转换功能、教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逐渐弱化或被其他方 式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代。 【关键词】“哭嫁”式微 社会根源 文化生态 文化传承 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