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考前试题精选3文言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自纪篇

【东汉】王充

充书既成,或稽合于古,不类前人。或曰:“谓之饰文偶辞,或径或迂,或屈或舒。谓之论道,实事委琐,文给甘酸①,谐于经不验,集于传不合,稽之子长不当,内之子云②不入。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答曰:饰貌以强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文士之务,各有所从,或调辞以巧文,或辩伪以实事,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也。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谓文当与前合,是谓舜眉当复八采③,禹目当复重瞳④。

充书文重。或曰:“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辩士之言要而达,文人之辞寡而章。今所作新书,出万言,繁不省,则读者不能尽;篇非一,则传者不能领。被躁人之名。

以多为不善。语约易言,文重难得。玉少石多,多者不为珍;龙少鱼众,少者固为神。”

答曰:有是言也。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累积千金,比于一百,孰为富者?盖文多胜寡,财寡愈贫。世无一卷,吾有百篇;人无一字,吾有万言,孰者为贤?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以不得省也。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指实定宜,辩争之言,安得约径?夫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不得褊。事众文饶,水大鱼多;帝都谷多,王市肩磨。书虽文重,所论百种。按古太公望,近董仲舒,传作书篇百有余,吾书亦才出百,而云泰多,盖谓所以出者微,观读之者不能不谴呵也。

(选自《论衡·自纪篇》有删节)

【注释】①文给甘酸:此处疑有脱误,大意是:文章中尽是杂七杂八的东西。②子长、子云:司马迁,字子长;扬雄,字子云。③八采:传说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参见《白虎通义·圣人》。④重瞳:传说舜的每只眼中有两个瞳仁。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饰貌以强类者失形强:强求

B.文人之辞寡而章章:同“彰”,鲜明

C.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被:遭受

D.按古太公望按:根据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王充阐述自己写作主张的一组是(3分)

①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②调辞以务似者失情③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④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⑤为世用者,百篇无害⑥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充的书写成后,世人予以否定,因为世人认为王充的书不符合前人的经验,既不像司马迁的文章,也不像杨雄的文章。

B.面对世人对自己文章不似前人的指责,王充运用饰貌、禀赋、美色、悲音、酒醴、百谷等形象的比喻批驳了世人,把深奥的理论说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C.世人劝王充“文贵约”“言尚省”,而王充则认为写书就像积累财富一样,多比少好,他所出的新书多达万言,且篇幅长分量很大。

D.本文在写作上的确“不类前人”。作者用“或曰”摸拟世人的不解与质疑,通过对比辨别,更加充分地论述了自己的写作主张。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3分)

(2)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3分)

(3)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以不得省也。(3分)答案:

9.D (按:考察)

10.B (①是世人对王充的置疑④也是世人对文章的评价标准⑥是王充对当时一般文章中

现在的问题的陈述。)

11.C(王充认为“有用于世”的文章,多比少好,并不是认为只要多就是好。)

12.(1)貌美的人面孔并不一样,看起来都很漂亮;动人的歌声音不相同,听起来都很悦耳。(得分点:“面”、“佳”、“快”)(2)只要能被社会采用,即使写一百篇也没有害处;如果不被社会采用,即使只写一篇也没有补益。(得分点:“害”、“补”及被动句式)(3)现在不说我的文章有什么不对,而说我的文章太多;不说世人不喜欢好文章,却说他们不能接受我的文章,这正是我写的书不能简略的原因。(得分点:“善”、“所以”及判断句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义田记

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予尝爱.晏子好仁,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居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力未逮.者二十年逮:达到

B.彰.君之赐乎彰:使……显著

C.予尝爱.晏子好仁爱:仰慕

D.亲亲而仁.民仁:仁义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②我腾跃而.上

B.①是隐君之.赐也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C.①贤于.平仲②王坐于.堂上

D.①其.规模远举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