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7单元《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教案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第2课时)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第2课时)教案

第七单元第二节碱及其性质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常见碱的化学性质和碱的通性。

(2)理解碱的化学性质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设计,学会控制变量法研究物质的性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提高实验设计能力,进一步养成科学的实验素养。

(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几种常见碱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课前准备】多媒体、实验所需的物品与器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主要有哪些?[白色固体、易潮解、溶于水放热]2.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主要有哪些?[白色固体、溶于水放热]3.碱溶液使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是什么?[使石蕊变蓝,使酚酞变红]上一课时我们学习了常见的碱的物理性质及碱溶液使指示剂变色情况,本节我们继续学习碱的化学性质。

二、新课学习二、碱的化学性质视频: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生锈铁钉、碳酸钠溶液,然后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并记录现象。

2233根据这个反应,常用来制造氢氧化钠视频: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然后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现象是什么?[生成蓝色沉淀]尝试写出化学方程式[2NaOH+CuCl2=Cu(OH)2↓+2NaClCa(OH)2+CuCl2=Cu(OH)2↓+CaCl2]氢氧化钠还可以与氯化铁反应,进行实验现象是什么?[生成红褐色沉淀]尝试写出化学方程式[3NaOH+FeCl3=3NaCl+Fe(OH)3↓]可见,碱的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视频: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视频: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向2个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里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立即盖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鲁教版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第二节碱及其性质教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第二节碱及其性质教案
1.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根据132页“活动天地”中的要求,完成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比拟表格;
议决阅读132、碱的化学性质火线的内容回答以下标题:
2.使用氢氧化钠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沾到皮肤上怎样处理?
3.产业上是怎样制取CaO的?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4.NaOH、Ca(OH)2的俗名分别是什么?
三、复分化反响及其产生条件
1.定义:要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别的两种新的化合物,那么这样的反响就叫做复分化反响。
2.条件:①沉淀,举例:。
②气体,举例:。
③水,举例:。
【要求:学生举例要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特点:两交换(两两交换成分),一不变(化合价不变)
4.通式:AB+CD=AD+CB
【讲堂小结】议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讲堂训练】
板书设计
传授反思
鲁教版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第二节碱及其性质教案
5.CaO的俗名是什么?有何性质?有何用途?
6.Ca(OH)2是怎样制得的?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7.常见的碱还有哪些?
8.总结本章学过的干燥剂有哪些:
学生汇总答案,老师加以简略评价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汇总实验方案并分组实验,记载实验现象,尝试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老师巡视指导
二.碱的化学性质,完成133页“实验探究”中的表格
思考: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产生了化学反响?你的猜测是什么?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测?(提示活动顺序:猜测→各自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选择最佳方案→举行实验→得出结论)
西席巡视,个别指导,范例操纵
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根据实验终于,说说你们的猜测正确吗?若不正确,鉴别的依据是什么?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7.2碱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7.2碱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2.设置小组任务,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观察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让学生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自我成长。
2.能够运用碱的化学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碱性物质在清洁剂、肥料等方面的应用。
3.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基本操作,具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碱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碱的化学性质。
2.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归纳总结,强化学生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记忆,帮助他们建立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
3.强调碱的化学性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作业小结
1.设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问题导向
1.提出与碱的化学性质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如碱与酸的反应、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等。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他们共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7.2碱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7.2碱及其性质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7.2碱及其性质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授课人原设计者学科化学执教班级九年级课题第二节碱及其性质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课型新授备课时间教材分析碱是学习了酸后又一类重要化合物。

它是从常见的物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入手,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原则安排的。

学好常见的碱对总结碱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情况和本节课内容特点,我的教学设想是:提出问题,采用实验探索、对照比较、类推猜想的方法。

对比学习,突出实验,体现学科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②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操作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一切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教学难点碱的化学性质媒体运用电子白板教学时间9.24日9.5第2节,25日9.8第七节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测等)个人修改一:导入新课你已经知道哪些碱?了解它们的性质吗?它们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回答:1、石灰水是碱,在实验室中用来检验CO2气体2、炉具清洁中有氢氧化钠,可以清洗油污。

3、用作花肥的氨水(NH3.H2O)引入新课:播放《石灰吟》这首诗的视频1、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手接触石灰浆时间久了手会怎么样?知道是什么原因吗?2、你知道什么是烧碱吗?为什么这种物质叫做烧碱?而且有人把这种物质叫火碱,苛性钠。

3、你见过氨水吗?它有些什么性质。

二、小组合作,指导自学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NaOH的性质及用途1.NaOH固体表面溶解的原因。

2.如何保存NaOH固体?3.它能做干燥剂吗?4.所有的物质都能用它来干燥吗?演示实验:观察用20%NaOH溶液浸泡过的鸡爪。

问题:1.鸡爪为什么变“难看了”?2.使用NaOH时应注意什么?3.NaOH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如下:1.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2.密封。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第1课时)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第1课时)

第七单元第二节碱及其性质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颜色、状态、溶解性、腐蚀性等性质。

(2)记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名。

(3)知道工业上生产熟石灰的过程。

(4)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使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本,观察并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认识几种重要的碱。

(2)通过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性质的对比,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学习物质的性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碱的性质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碱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碱的物理性质【课前准备】多媒体、实验所需的物品与器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知道生活中的碱吗?在生活中有些溶液“摸起来滑滑的”、“尝起来涩涩的”,这些一般都是碱类。

本节我们就来学习碱的相关知识二、新课学习与酸一样,碱也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的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Ca (OH)2〕就是一种碱。

Ca(OH)2 = Ca2+ + 2OH-NaOH = Na+ + OH-这类化合物溶于水后都能产生一种共同的阴离子——氢氧根离子(OH-)。

一、常见的碱活动天地: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注意:由于碱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取用时要特别小心,切勿用手拿!各取适量固体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钙,分别放入小烧杯中1. 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

2. 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再观察它们颜色和状态的变化。

视频:氢氧化钠的一些性质如图是氢氧化钠潮解氢氧化钠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形成溶液。

视频:氢氧化钠溶于水向1只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振荡,观察溶解情况。

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什么现象?[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视频:氢氧化钙溶于水向另1只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振荡,观察溶解情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教案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教案设计

《碱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探究实验使学生掌握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a、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能力。

b、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通过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化学学科
的美,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b、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观察细致、勇于创新的科学
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及化学探究性试验的探究过程。

(2)难点: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碱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碱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碱及其性质一、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提取、网络信息查询等方式,预测碱类物质化学性质及其可能的变化;能运用证据推理碱的通性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差异性,并解释微观本质,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常见碱的化学性质,发展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三重表征思维方式。

(2)通过完整的科学探究,丰富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建构“元素组成和微粒种类统领角度下的基于类别认识物质化学性质”的整体思维模型,并迁移创新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难点: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三、教学分析在学习了常见酸的化学性质后对另一类物质—碱的学习,选取最典型的两种碱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进行探究。

学生在“认识酸的通性”的学习中初步形成了从物质用途等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思路方法,并通过微观探析初步认识酸具有通性的本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在此基础上继续“碱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是认识物质性质思路方法的学生进一步自主应用,并继续通过实验探究对事实进行归纳概括、分析解释等进一步了解认识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总结两种碱的化学性质,得出碱的通性和差异性。

同时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无现象反应的实验改进和设计,初步形成多角度验证化学反应发生的思路与方法,为后续第三课时“酸碱中和反应”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猜猜看:生石灰提问:生石灰干燥剂原理?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原理?引入课题:碱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思考、回答,根据用途认识物质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表示对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思路衔接,即可以根据物质的用途认识物质的性质,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在前面的学习中你能确认哪些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同时具有的化学性质?你能根据信息预测碱还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网络信息查询分析讨论交流完成环节二:新课教学探究活动1:碱溶液与盐溶液的反应[分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氯化铁、碳酸钾溶液,记录现象,尝试写出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2节碱及其性质第2课时碱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2节碱及其性质第2课时碱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鲁教版
5.碱的制备方法:了解常见的碱的制备方法,如烧碱、纯碱等。
6.碱的应用领域:了解碱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运用,如造纸、化肥生产、石油精炼等。
7.碱的安全使用:掌握碱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如防护用具的使用、泄漏处理等。
8.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解释:能够观察实验现象,并用化学知识解释现象背后的原理。
9.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碱的基本概念,掌握碱的化学性质。
2.能运用碱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碱的化学性质。
2.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1.碱的化学性质的运用。
2.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碱的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10.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等。
11.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际应用:了解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等。
12.碱的环境影响:了解碱对环境的影响,如水体污染、土壤酸碱度变化等。
13.碱的资源利用:了解碱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如矿石开采、化学合成等。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教学重点,强调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碱的化学性质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碱及其性质-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碱及其性质-教案

《第二节碱及其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NaOH的物理性质,俗称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掌握NaOH的化学性质,能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俗称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4、掌握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能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NaOH的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NaOH与CO2的反应;氢氧化钙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补充:氢氧化钙与CO2的反应。

三、教学过程1、复习酸的有关通性,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2、为什么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引言]与酸一样,碱也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

在前面的学习中。

我们接触到的氢氧化钙就是一种碱。

这类化合物溶于水后都能产生一种共同的阴离子——氢氧根离子(OH_) 碱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学习氢氧化钠这种常见的碱。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将少量氢氧化钠分别放在几个表面皿上,给各组学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色态,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固体氢氧化钠表面的变化;再将其中的一块放入盛有少量水的大试管里振荡,并让学生触摸管外壁温度的变化。

从感性上认识氢氧化钠物理性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小结]指导学生小结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一、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一)物理性质[问题讨论]根据氢氧化钠易潮解的性质,你能想到它有什么用途?思考、讨论:氢氧化钠可干燥某些气体。

(二)化学性质1、NaOH溶液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实验]指导学生做氢氧化钠溶液与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反应的实验。

2、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石灰水中通往二氧化碳有何现象?是哪类物质间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白色沉淀生成;是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Ca(OH)2+CO2=CaCO3↓+H2O那么,NaOH能否与CO2反应呢?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并思考实验现象中的道理。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在充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浓溶液,迅速塞紧带有玻璃管和气球的橡皮塞,振荡烧杯,观察现象、思考问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碱及其性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碱及其性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碱及其性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记住它们的主要物理性质,通过实验认识到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2.通过探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了解碱的通性及碱的实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性质与变化。

3.通过实验探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信息。

4.通过比较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学习概括、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碱的通性。

难点:学习概括、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蒸馏水、生锈的铁钉、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洁净的试管、烧杯等。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碱及其性质
一、碱的性质
氢氧化钠,白色固体,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氢氧化钙,白色粉末状固体,俗名消石灰、熟石灰,具有腐蚀性。

二、碱的通性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碱及其性质第2课时碱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碱及其性质第2课时碱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鲁教版
当堂检测:
1.请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反应的实质。
答案:NaOH + HCl = NaCl + H2O
该反应的实质是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
2.请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反应的实质。
答案:2NaOH + CO2 = Na2CO3 + H2O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以下是与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的第二节碱及其性质相关的拓展资源和拓展建议。
1.拓展资源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介绍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饮食、医疗、环保等方面的实例。
-碱的制备方法:介绍实验室中碱的制备方法,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的制备过程和实验操作。
-学生可以进行家庭小实验,如自制肥皂、测定家用电器的酸碱度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可以参加化学兴趣小组或科学俱乐部,与同学一起进行化学实验和研究,相互学习和分享经验。
-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科学博客、在线论坛等,与同行交流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看法,拓宽自己的思维。
-学生可以关注化学相关的新闻和报道,了解碱的化学性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7.2碱及其性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7.2碱及其性质

7.2 碱及其性质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化性,认识其用途;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3.会写 NaOH、 Ca(OH)2分别与 CO2、CuCl2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经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经过观察现象来理解碱的化学性质;2.经过一些研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3.学会用碱的有关性质解说有关生活现象。

【感情态度价值观】1. 经过对碱性质的开放性研究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研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经过学生亲自参加科学研究活动,培育学生尊敬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擅长合作,勤于思虑的科学精神。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NaOH和 Ca(OH)2的性质。

【教课难点】碱的化学性质。

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分别遇石思虑、谈论并回答问经过复习酸碱指示引入新课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显什么颜题剂与碱溶液的作色?用,从而引入新课,学习常有的碱——NaOH和 Ca(OH)2要修业生用镊子夹取 3 小块经过学习实验归纳设问实验NaOH固体,放在表面皿上观察实验、观察有关现象,总结 NaOH的有关并实验并做好有关纪录性质经过上边实验,谈论以下问题:经过设置问题,培1.NaOH 固体表面为何会溶思虑、谈论并回答有养学生的运用知识设问解?关问题解决实质问题的能2. 如何保存 NaOH固体?力3.NaOH固体能否做干燥剂?把一根头发放在装有约20%的经过此实验,让学NaOH溶液的试管中,加热煮沸生领悟到 NaOH有实验2~ 3min,观察浸泡前后的变化观察现象并谈论激烈的腐化性状况要修业生阅读课文并谈论以下阅读课文,思虑、讨设问问题: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 这个实验说明NaOH拥有什么性质?2.NaOH 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要求同学们思虑并回答以下问题:1.冬季园林工人为何用石灰过渡浆将树干底部刷白?学生思虑谈论并回答2. 为何用石灰砂浆砌砖抹墙问题设置情形很坚固,用石灰浆抹墙后变得又硬又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Ca(OH) 是如何制取的呢?设问Ca(OH)2有哪些性质呢?[教师生石灰,而后加少许归纳小结 Ca(OH)2的有关性质]水,观察现象,并写实验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2CO,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过渡CO2和 Ca(OH)2发生了反应,那么学生实验同学们往 NaOH溶液中通入2 CO,能观察到什么现象?2把 CO通入 NaOH溶液中无明显谈论现象,这能否说明2CO 和 NaOH研究不反应?还是的确发生了反思虑、谈论实验应?对于这类无明显现象的反合作设计方案应能不可以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二者发生反应呢?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并用实考据明2CO和NaOH的确发生了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向全学生代表显现设计方演示班显现,并要修业生谈论每一个案并演示实验谈论方案能否严实显现设计方案并演示:用一个干学生谈论教师的设计燥的烧瓶采集满 CO2,而后迅速方案并观看演示实验倒入 NaOH溶液,用一个带有导演示实验管的橡皮塞塞紧,导管的中间用止水夹夹住,振荡,再把导管的下端伸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打开止水夹,水会沿导管上升到烧瓶里,形成漂亮的喷泉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经过平常生活中见到的现象,从而引入对另一种碱Ca(OH)2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化学与生活的亲近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经过实验让学生知道 CaO和 H2O 反应是放出热量的经过创建情形,指引学生对 CO2和NaOH 反应的研究欲望经过设置情形,指引学生对 CO2和NaOH 反应的研究,增强对小组内的合作、互动经过学生显现方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经过教师的设计方案的显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指引学生对设计方案多元化的思虑对一些反应不明显的实验可以科学掌握设计一些反依据反应物、生成物的不一样性质应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或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来方案的思路总结设计方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教案

碱及其性质一、教材分析酸、碱、盐与实际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不仅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中考中各种题型的命题知识区域。

因此酸、碱、盐的复习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此部分知识的复习按照酸、碱、盐的顺序分为三大板块,其中穿插溶液酸碱性及除去粗盐中杂质的复习。

本节课是继复习了常见的酸及其性质之后的第二板块——归纳总结常见的碱及其性质,进一步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形成初步的知识网络。

本课时的具体分析如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记常见的碱的特性、制法和用途,学会归纳碱的化学性质,形成知识网络,能用相关性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对比常见的常见碱的特性,推知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学习通过对实验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信息归纳处理,以获取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和探究热情。

(2)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实验探究、讨论,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碱的概念,归纳总结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从本质上理解碱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利用碱的化学性质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学生们普遍反应酸、碱、盐知识繁杂且学习难度大,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轮复习主要以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为主。

具体的复习计划是按照课本的章节顺序,首先复习常见的酸及其性质,再复习常见的碱及其性质,最后是盐的复习,其中穿插复习溶液的酸碱性及除杂问题等。

第二轮专题复习时再将常见的酸与碱的性质进行整合对比复习。

本轮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形成初步的知识网络,并应用于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是面向全体学生,将本课时要复习的内容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辨别反应现象、总结反应规律,再配以相应的习题巩固复习内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节 碱及性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节 碱及性质

《碱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俗名、主要物理性质;探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2.通过对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常见碱的探究的性质,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常见两种碱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探究难点: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探究方法】
1、讨论、交流、归纳、整理、探究
2、创造条件采用实验加分析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做好氢氧化变质探究的有关实验。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第二节碱及其性质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第二节碱及其性质教案
【教学进程】
一、看法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快速阅读课本,并入手实验,完成以下效果,并与同窗们交流。
1.依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依据132页〝活动天地〞中的要求,完成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对比表格;
经过阅读132、133页碱的化学性质前面的内容回答以下效果:
2.运用氢氧化钠时应留意什么?为什么?沾到皮肤上如何处置?
【课堂小结】经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国现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普通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才疏学浅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明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先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恰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少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追本溯源,其主要缘由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先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知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效果――剖析效果――处置效果,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基本缘由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泛、千篇一概便成了中先生作文的通病。要处置这个效果,不能单在规划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需看法到〝融会贯串〞的重要性,让先生积聚足够的〝米〞。
思索: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作了化学反响?你的猜想是什么?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提示活动顺序:猜想→各自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选择最正确方案→停止实验→得出结论〕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2节碱及其性质第1课时常见的碱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2节碱及其性质第1课时常见的碱教案(新版)鲁教版
3. 提供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5. 在团队合作中,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沟通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碱的溶解、酸碱指示剂的变化等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实验操作能力。
12. 科学探究与碱的研究: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通过实验、观察等途径研究碱的性质和应用。
七、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一: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 + HCl = NaCl + H2O。
2. 例题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如何制备氢氧化钙溶液?
④ 板书设计:
1. 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常见碱的性质和制备
3. 酸碱指示剂
4. 碱的应用
5. 碱的安全使用
十.课堂
- 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和概念混淆。
- 观察: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及时指导和纠正操作错误。
为了改进今后的教学,我计划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实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其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还将调整课堂节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消化新知识。通过这些措施,我相信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九.内容逻辑关系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的课总的来说,学生们对于碱的概念和性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验操作方面,学生们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参与度,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实验仪器,准确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此外,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环节也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讨论,并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7.2碱及其性质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7.2碱及其性质说课稿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清洁剂、肥皂等日常用品,引起学生对碱的直观认识。
2.展示一段关于碱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短视频,如碱面在烹饪中的作用,碱液在清洁中的效果。
3.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含有碱的物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察。
1.设计填空、选择、判断等形式的书面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安排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相互解释碱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促进知识的内化。
3.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制备和鉴别不同碱的溶液,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4.设计实际问题解决任务,如提出一个涉及碱的应用问题,让学生设计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的问题是学生对于化学性质的抽象理解不足,以及实验操作的熟练度不够。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
1.使用更多的实际案例和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化学性质。
2.在实验前进行详细的操作演示和安全指导,确保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性和操作的准确性。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实验器材:试管、滴管、烧杯等,用于进行化学实验,直观展示碱的性质。
2.多媒体课件:包括PPT、动画和视频,用于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和实验结果,增强视觉效果。
3.电子白板:用于实时展示学生的讨论内容和实验数据,提高互动性和信息共享。
4.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化学知识的在线链接,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

碱及其性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碱及其性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碱及其性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碱的定义;
2.掌握碱性物质的特征;
3.学习碱的常见性质。

二、教学重点
1.碱的定义及特点;
2.掌握碱的常见性质。

三、教学难点
理解碱与酸的关系及相关概念。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1. 认识碱
1.引入:回顾酸的概念,扩展酸性物质的讨论;
2.解释碱的概念:指能够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合物。

3.碱性物质的特征:滑嫩,有苦味,易溶于水等特点。

2. 碱与酸的关系
1.碱和酸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呈现酸碱反应原理,呈现通用酸碱指示剂的变化。

3. 碱的常见性质
1.碱的物理性质:电解质,导电性;固体碱的性质:脆性,易吸潮;
2.碱的化学性质:
–碱对阳离子的反应,如:氢氧化钠和铵盐;
–碱对野离子的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碱的缓蚀作用;
–普通碱和强碱的差别。

六、教学效果评估
1.学生分享当地的酸碱中和现象;
2.提问反应物,让学生回答生成物。

七、作业
1.完成教材P22-P23的选择和填空题;
2.查找关于不同碱的相关资料,写出碱性填土、制碱盐、制酯三个方面的作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酸到碱,让学生了解了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了解碱对生活和工业的作用。

但是这一阶段的知识容易混淆,需要多讲解,多实验,多互动,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碱及其性质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碱及其性质教案(新版)鲁教版
2. 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动画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在教学管理方面,课堂纪律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保证教学效果。
2. 在教学组织方面,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时间分配需要更加合理。
3. 在教学方法方面,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简洁明了:板书设计采用简洁的文字和符号,突出重点,准确精炼。例如,用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表示碱与酸的中和反应。
4. 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不同颜色、图标、图片等元素,使板书更具吸引力。
5. 突出重点:板书中的重点内容用粗体字或下划线标出,以便学生快速捕捉关键信息。
碱的应用领域
- 造纸、化工
- 玻璃、洗涤剂
八、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总结碱的基本概念、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并撰写一篇短文,字数在300字左右。
2.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碱的溶解性规律。学生需要列出实验步骤、实验药品和预期结果。
3. 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碱性物质,调查其在家庭或工业中的应用,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4. 在反馈时,要用鼓励的语言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要具体指出作业中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5. 针对不同学生的作业,要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基础知识的理解;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九.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生活案例,增强学生对碱的性质和应用的理解。
4. 教学手段: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问题驱动法等。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碱及其性质教案设计(pdf)(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碱及其性质教案设计(pdf)(新版)鲁教版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碱的性质,如自制清洁剂、肥皂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分析生活中的碱的应用案例,如洗涤剂、消毒剂等,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查找资料,了解碱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石油化工、医药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作业反馈:
1.对学生的课后习题进行批改,检查学生对碱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错误答案进行订正和解析。
在实验环节,我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这样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碱的性质。在实践活动环节,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碱的性质和应用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板书设计
1.碱的概念、分类和溶解性
2.对学生设计的实验进行评价,指出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给出改进建议。
3.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碱的应用案例的分析,指出分析的不足之处,给出改进建议。
4.对学生查找的碱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资料进行评价,指出资料的可靠性和分析的深度,给出改进建议。
重点题型整理
1.题型: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并说明它们属于哪种酸或碱。
-实验演示:进行碱的溶解性和化学性质的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碱的性质,培养实践能力。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碱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碱的性质及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3.教学媒体和资源:
-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碱的概念、分类、溶解性及化学性质的相关图片和动画,增强课堂趣味性。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确保实验安全、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7单元
《第二节几种常见的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由探究实验知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过程和方法
1、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比较、归纳和概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能应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解释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探究,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讨论、实验进一步发展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魔术表演引入:“清水变牛奶”,让学生通过已知的化学知识解释,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再表演“不吹自大的气球”。

提问:气球为什么不吹自大哪?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就能解释出其中缘由。

今天外面学习的内容是——常见的碱。

首先来认识氢氧化钠,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固体。

提问:如何取用氢氧化钠,能直接用手拿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被氢氧化钠腐蚀的鸡爪。

正是由于氢氧化钠的强的腐蚀性,由此我们俗称氢氧化钠为?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该如何处理呢?引导学生观察,然后互相交流。

观察、思考并对已学知识的回顾Ca(OH)2+CO2=CaCO3↓+H2O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在使
用NaOH时必须十分小心。

进行化学药品的安全知识教育。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热情。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到水中溶解,让学生触碰试管外壁,让学生知道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的现象。

氢氧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放热,把它放在空气中又会如何?用两只表面皿把氢氧化钠固体颠换,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不久就沾在表面皿上,从而得知氢氧化钠会潮解。

提问:潮解是不是化学反应呢?为什么?
氢氧化钠还有哪些用途呢?引导学生阅读氢氧化钠的用途。

其实氢氧化钠还可以做叶脉书签,课本有制作叶脉书签的家庭小实验。

认识完氢氧化钠,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

在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澄清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提问:同学知道氢氧化钙是如何制取的吗?它俗称什么?
实验展示:氧化钙和水反应,并要求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问:除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之外,常见的碱还有哪些,并写出他们的化学式?这些碱都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我们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进行探究。

请一位学生来完成实验,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并进行相应指导。

实验:NaOH、C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的结论。

结论:(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提问:细心的同学应该发现两只试管内的溶液颜色深浅有所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我们留作课后思考。

氢氧化钙可做建材,利用到它什么性质呢?同学们能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氢氧化钠密封保存仅仅是因为潮解的原因吗?展示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提示学生注意观察。

提问: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请同学分析一下白色固体可能是什么?其中又涉及到什么化学反应呢?注意把碱的一些性质联系起来。

上面两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两个反应相似,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2)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问题:硫酸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为了周围居民的安全,利用我们已知的化学知识帮居民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揭晓“不吹自大的气球”的秘密?注意联系一些已学的物理知识来考虑。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

观察并结合课本归纳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熟石灰、消石灰CaO+H2O==Ca(OH)2
通过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现象,从而引入对另一种碱Ca(OH)2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通过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把疑问解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时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活动与探究】
1、回忆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

将氢氧化钙、粘土和沙子混合,用来做建筑材料,就是利用氢氧化钙的这一性质。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会发生下列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讨论:上面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的两个反应类似,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
【交流与讨论】
【讨论结果】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这两个反应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心,都生成水,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特点是都由金属元素与原子团组成。

原子团:CO2→CO3原子团、SO2→SO3原子团、SO3→SO4原子团(氧原子数增加1个)。

所以:2NaOH+SO3====Na2SO4+H2O
【总结】
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