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 公开课详细
《过秦论》公开课一等奖-2024鲜版
针对下一步学习计划, 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和 方法。
下一步学习建议
深入阅读《过秦论》全文,加深对文章结构和论点的理 解。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 力。
拓展阅读相关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培养跨学科的综合 素养。
结合所学知识点,尝试撰写历史小论文或文学评论等作 品。
2024/3/27
要点二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
这句话强调了秦朝的强大和辉煌。其中,“区区之地”指 秦朝起初的弱小和不起眼,“致万乘之势”则表达了秦朝 逐渐崛起并达到鼎盛的过程,“序八州而朝同列”则展现 了秦朝统一六国后的威严和气势。
2024/3/27
10
03
思想内涵探讨
2024/3/27
文学特色与语言风格
贾谊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使 文章气势磅礴、雄辩有力。
历史人物评价
对秦始皇、陈涉等人物的评价 及在文章中的作用。
24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要求
01
梳理课堂所学知识点, 确保掌握《过秦论》的 基本内容和主旨。
2024/3/27
02
分析自己在课堂讨论中 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
03
04
反思自己在阅读理解、 文学鉴赏等方面的能力 ,设定提升目标。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始皇的 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和评 价,是研究秦朝历史的重要文献 。
2024/3/27
17
跨学科知识链接
要点一
政治学
秦朝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 点,秦始皇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 央政府的权力,削弱了地方势力的影 响。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过秦论公开课详细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论”与“赋”体:
• 论:古代一种论断事理旳文体,涉及论 政,论史。
史论:以古为鉴,能够知兴亡。
• 赋:体现手法与文体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 西河之外。
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攻打
旳武器,对外实施连横,来使诸
侯各国相斗。于是秦国人毫不费 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旳大片土地。
概括第一段主要内容
秦王朝势力旳崛起,突出秦国 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等旳优势。
“论”,是论断事理,它涉及论政, 论史等文字。 • 《过秦论》全文分为上、中、下三 篇,课文是上篇,中篇和下篇分论 秦二世、秦三世旳过失。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本篇 课文是上篇,着重论述秦王朝旳兴亡过程, 揭发秦始皇旳暴虐无道,最终指出,“仁 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 亡旳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这个 观点也贯穿在其他两篇之中。
南开灵渠 • 大动干戈,北抵匈奴,南击
闽越 • 动辄征夫百万,杀人如麻
写作背景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 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旳暴 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旳劫难,民怨沸腾, 终于在秦二世元年暴发了陈胜吴广起义。 伴随人民起义旳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 一种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23年)旳王 朝不久结束了。
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历春秋战 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楚汉相争, 汉朝建立,五百年战乱破坏,因而西汉早 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降低。为此,贾 谊竭力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民 安方得维持汉王朝统治。
《过秦论》公开课教案
《过秦论》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过秦论》的作者、背景及历史地位。
引导学生关注《过秦论》中的主要议题和思想。
1.2 教学内容简介贾谊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简介《过秦论》的历史地位和主要内容。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过秦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过秦论》中的主要议题和思想。
第二章:文本细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过秦论》的文言文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过秦论》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2 教学内容分析《过秦论》的文言文表达特点。
引导学生梳理《过秦论》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分角色朗读法,让学生感受《过秦论》的语言魅力。
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思考《过秦论》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第三章:议题讨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过秦论》中的主要议题。
引导学生对《过秦论》中的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3.2 教学内容分析《过秦论》中的主要议题,如秦朝的崛起与衰落、仁义道德的重要性等。
引导学生对议题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析议题。
采用班级分享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第四章:历史背景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过秦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背景对《过秦论》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分析《过秦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如秦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状况等。
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背景对《过秦论》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历史背景对《过秦论》的影响。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背景对《过秦论》的启示。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过秦论》的主要内容和议题。
引导学生思考《过秦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5.2 教学内容回顾《过秦论》的主要内容和议题。
引导学生思考《过秦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总结《过秦论》的主要内容和议题。
《过秦论》精美公开课优秀课件
《过秦论》精美公开课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过秦论》,这是西汉文学家贾谊所写的一篇政论性文章。
文章主要分析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指出秦朝的暴政和过度征战是导致其灭亡的主要原因。
同时,文章也提出了作者对于国家政治和社会治理的看法和建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过秦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过秦论》,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政治和社会治理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过秦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难点: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过秦论》原文3. 字典4. 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PPT课件,引导学生关注秦朝的历史背景和《过秦论》的作者贾谊。
2. 让学生自读《过秦论》原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查阅字典。
3. 讲解《过秦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引导学生理解秦朝灭亡的原因和作者对于国家政治和社会治理的看法。
4. 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技巧。
5. 通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论证方式和逻辑关系。
6. 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六、板书设计《过秦论》秦朝灭亡的原因暴政过度征战作者的观点国家政治和社会治理七、作业设计1. 阅读《过秦论》原文,并做好笔记。
2. 分析《过秦论》的语言特点,举例说明。
3.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秦朝灭亡原因的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过秦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技巧。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进一步阅读贾谊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他的政治观点和文学风格。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前国家政治和社会治理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过秦论》是西汉文学家贾谊的一篇政论性文章,它深刻分析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并提出了作者对于国家政治和社会治理的看法和建议。
过秦论公开课教案
过秦论优秀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过秦论》的作者、背景及意义。
2. 激发学生对《过秦论》的兴趣,培养阅读经典文献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过秦论》的作者贾谊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2. 阐述《过秦论》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
3. 引导学生关注《过秦论》中的主要议题和思想。
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贾谊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2. 教师阐述《过秦论》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过秦论》中的主要议题和思想。
4. 学生阅读《过秦论》全文,理解文章大意。
第二章:文本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过秦论》的文意。
2. 培养学生分析、解读经典文献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过秦论》的文意,梳理文章结构。
2. 解读《过秦论》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3. 引导学生思考《过秦论》的现实意义。
1. 教师分析《过秦论》的文意,梳理文章结构。
2. 教师解读《过秦论》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过秦论》的现实意义。
4.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过秦论》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议题探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过秦论》中的议题。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探讨《过秦论》中关于秦国崛起和覆灭的议题。
2. 分析《过秦论》中关于国家治理和君臣关系的观点。
3. 引导学生思考《过秦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过秦论》中关于秦国崛起和覆灭的议题。
2. 教师分析《过秦论》中关于国家治理和君臣关系的观点。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过秦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第四章:课堂总结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化学生对《过秦论》的理解和感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强调《过秦论》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024年度《过秦论》精美公开课优秀课件
2024/2/2
20
相关历史事件人物关联分析
秦朝兴亡历程概述
简要回顾秦朝的兴起、强盛和灭亡过 程,以及与《过秦论》相关的历史事 件。
重要历史人物评价
相关文学作品比较
将《过秦论》与其他描写秦朝或相关 历史事件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如《 史记·秦始皇本纪》等,拓展学生的文 学视野。
2024/2/2
句式长短错落,节奏鲜明 ,富有韵律美。
12
生动形象的描绘手法
描绘人物形象栩栩如 生,个性鲜明。
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历 史场景,使读者如临 其境。
2024/2/2
善于运用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使描绘 更加生动形象。
13
精炼传神的语言表达
遣词造句精炼准确,言简意赅。
善于运用典故、成语等传统文化元素,丰富语言表达。
2024/2/2
《过秦论》中对秦朝统一六国的进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 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17
《过秦论》对后世的启示意义
《过秦论》作为一篇古代政论文,对后 世的统治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 醒统治者要居安思危,不可一味追求权 力和利益,而要关注民生和国家的长远
发展。
2024/2/2
2024/2/2
8
逐段解读与赏析
第一段
阐述秦朝的崛起和统 一六国的历史进程, 强调其强大的国力和 军事优势。
第二段至第四段
分别论述秦朝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 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 的问题,指出其暴政 、苛捐杂税等弊端。
第五段
描写陈胜吴广起义的 经过,揭示秦朝统治 的脆弱性和民众反抗 的必然性。
第六段至第八段
通过分析《过秦论》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引 02 导学生思考当代社会与历史的联系和启示。
2024年《过秦论》优秀公开课件
2024年《过秦论》优秀公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过秦论》上篇,主要围绕贾谊对秦国兴衰的分析,深入探讨其历史背景、论述结构和主要观点。
具体内容包括:1. 文章背景:了解秦国兴衰的历史背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策及其影响。
2. 教材章节:高中语文选修《古代散文欣赏》第七单元《过秦论》上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过秦论》上篇的基本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深层含义,以及对历史问题的多角度分析。
2. 教学重点:分析《过秦论》的结构,理解贾谊的观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古代散文欣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过秦论》。
2. 新课导入: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3.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如对比、排比等,并举例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文章的论证方法,进行小练笔。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出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过秦论》上篇2. 内容:a. 历史背景:秦国兴衰b. 文章结构:总分总c. 论证方法:对比、排比等d. 贾谊观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翻译《过秦论》中的重点句子。
b. 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2. 答案:a. 参见教材注释。
b. 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过秦论》下篇,全面了解贾谊的观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历史,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过秦论公开课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秦朝对后世的启示
01
秦朝的历史教训表明,政治统一需要建立在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基础上,不能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在实现政治统 一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民的福祉和利益,采取温和、渐 进的方式,避免强制性政策的负面影响。
02 03
秦朝的军事征服和统一六国的经验告诉我们,以军事力量 为基础的统一方式具有局限性,不能长期维持政治稳定和 经济繁荣。在当今世界,国际社会应该倡导和平、合作与 发展的理念,避免以武力或强制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 。
02
秦朝的历史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重 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告诫人们政治统 一需要建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上,不能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同 时,秦朝的历史也表明了过度集权和 强制性政策的弊端,提醒人们在社会 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民的福祉和利 益,采取温和、渐进的方式。
03
秦朝的历史意义与价值还体现在它对 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上。秦朝统一文 字、度量衡等措施促进了文化和社会 的发展,使得中国古代的文化成果得 以传承和发展。同时,秦朝的文化政 策也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如焚书坑儒等措施对古代文化传 统的冲击和变革。
秦朝的制度创新
郡县制
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
一系列制度创新
秦朝在统一六国后,还推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如度量衡、 货币、文字、车轨标准化等,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02
秦朝的繁荣昌盛
秦朝的经济繁荣
01
02
03
农业发展
秦朝时期,农业生产力得 到极大提升,铁犁牛耕的 普及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
统一度量衡
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度量 衡,使得商业贸易更加便 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2024年《过秦论》公开课优秀课件
通过练习翻译其他文言文篇章,提高文言文 阅读理解和翻译水平。
2024/2/29
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阅读与《过秦论》相关的历史文献和文学作 品,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和思想观点。
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将《过秦论》中的思想观点与现实社会相结 合,思考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 题。
30
感谢您的观看
思想主张
贾谊主张以儒家思想治国,强调仁义道德的 重要性,同时也吸收了法家的某些思想,提 出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 政治主张。
2024/2/29
6
02
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
2024/2/29
7
文章整体结构
叙述秦国历史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统一六 国的历史过程。
对比论证
通过对比九国与秦朝的实 力、策略等,进一步阐明
2024/2/29
14
04
文章思想内涵与启示
2024/2/29
15
揭示秦朝灭亡原因
01
02
03
暴政苛捐
秦朝实行严刑峻法,赋税 繁重,导致百姓怨声载道 。
2024/2/29
穷兵黩武
秦始皇好大喜功,频繁发 动战争,耗费大量人力物 力。
焚书坑儒
实行文化专制政策,摧残 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16
阐述治国安邦之道
对比与排比手法
通过对比九国与秦朝的实力、策略 等,突出秦朝的优势和劣势;同时 ,运用排比手法增强文章气势和说 服力。
语言简练、质朴
文章语言简练明快,质朴自然,不 事雕琢,却极具感染力和穿透力。
10
03
重点词汇与句式解析
2024/2/29
11
重点实词、虚词解释
《过秦论》公开课教案(全新经典版)
《过秦论》公开课教案一、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名篇赏析二、课时数:2课时(90分钟/课时)三、适用年级:初中高年级(8-12年级)四、教学目标:1.了解《过秦论》的作者、背景和创作意图;2.理解《过秦论》的主要内容和思想;3.掌握《过秦论》中的关键词汇和文学手法;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课件和投影幻灯片;3.学生作业纸。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幅秦始皇的画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发学生思考和回答。
2.教师简要介绍秦始皇和秦朝的历史背景,以及《过秦论》的作者——贾谊。
二、学习贾谊与《过秦论》(1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介绍贾谊及《过秦论》的视频或幻灯片,让学生了解贾谊的生平和《过秦论》的创作背景。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过秦论》的主要内容,理解其主旨和观点。
三、分析《过秦论》的主要内容(2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分析《过秦论》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整合各组的观点,形成对《过秦论》的共同理解。
四、分析《过秦论》的文学手法(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过秦论》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如“法治”、“焚书坑儒”等,并解释其含义。
2.教师讲解《过秦论》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手法的作用,如比喻、夸张等,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手法对文章的修辞效果和感染力。
五、开展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20分钟)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过秦论》对当时的社会和人们有影响吗?是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2.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过秦论》对当时社会和人们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并帮助他们分析和辩证思考。
六、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过秦论》的重要性和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思考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悟。
《过秦论》公开课教案
《过秦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秦论》全文;(2)理解《过秦论》的文言文表达和修辞手法;(3)分析贾谊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过秦论》;(2)学会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提高文本解读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贾谊忧国忧民的情怀,树立为国家强盛尽忠职守的志向;(2)认识历史教训,警醒当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过秦论》;(2)理解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理解和运用;(2)文中长句的翻译和理解;(3)对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过秦论》的背景和作者贾谊;(2)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过秦论》,体会文中韵味;(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实词、虚词;(3)让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贾谊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论证方法;(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总结要点。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文中重点句子;(2)让学生结合现实,谈谈对《过秦论》的感悟。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强调《过秦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过秦论》;3. 搜集与《过秦论》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调整教学策略;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进度;3.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秦论》内容详细课件
过秦论贾谊创作背景 公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
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透过表象,看到了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
当时,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也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
国内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都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地位有动摇的危险。
为了调和各种矛盾,使西汉王朝长治久安,贾谊在《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以及《过秦论》等著名的政论文中向汉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本文就是以劝诫的口气,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败得失,为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
在谈到写作目的时,贾谊说过他之所以要“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主张“去就有序,变化因时”,其目的是求得“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下篇)《过秦论》一文总结秦朝兴亡的教训,实为昭汉之过。
秦始皇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攻邯郸,6年后灭赵;公元前225年,决河水灌大梁城,灭魏;公元前223年,派王翦率军60万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
秦王朝推行暴政推行郡县制,横征暴敛大行封禅之典、大兴土木,营造阿房宫和陵墓文化实行专制,焚书坑儒缴获民间兵器,铸成12铜人北筑万里长城,广修驰道,南开灵渠大动干戈,北抵匈奴,南击闽越动辄征夫百万,杀人如麻图图《过秦论》作者简介《过秦论》为其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文学与历史相结合。
历史背景《过秦论》为其代表作,论述了秦朝兴亡之原因。
创作于西汉初期,针对当时政治社会问题发表观点。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初期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18岁时以文才显名,20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与政事,颇受器重。
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
转任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自伤为傅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
《过秦论》公开课教案
《过秦论》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过秦论》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价值。
2. 分析并欣赏《过秦论》的文辞特点和修辞手法。
3. 深入领会《过秦论》所传达的思想内涵,提高人文素养。
4. 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内容概述《过秦论》是西汉文学家贾谊的一篇政论性散文,分上、中、下三篇。
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朝速亡的原因,归结为“不施仁义,攻守之势异也”。
本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旨在劝谏汉文帝注意吸取秦亡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第二章:作者与时代背景一、作者简介1. 贾谊生平:西汉初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2. 文学地位:与司马相如、扬雄并称“汉赋三大家”。
二、时代背景1. 西汉初期:国家恢复与发展,社会安定。
2. 汉文帝:实行黄老之术,注重民生。
第三章:文本解读与分析一、文辞特点1. 对偶:文章中运用大量的对偶,增强语言的韵律美。
2. 排比:运用排比手法,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3. 引用:巧妙引用历史典故,丰富文章内容。
二、修辞手法1. 对比:通过对比,突出秦亡的原因。
2. 讽刺:运用讽刺手法,揭示秦朝的弊端。
第四章:思想内涵与启示一、思想内涵1. 批判暴政:指出秦朝暴政导致民不聊生。
2. 重视民意:强调国家统治者应关心民生,得民心者得天下。
3. 选贤与能:提倡选拔贤能,治理国家。
二、现实启示1. 借鉴历史:从秦亡中汲取教训,警惕现实中的类似问题。
2. 提高素养:学习古文,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第五章:教学方法与课堂活动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文本内容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观点,培养思辨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二、课堂活动1. 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提高朗读能力。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培养合作精神。
3. 写作练习:以《过秦论》为素材,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过秦论》的文辞特点和修辞手法。
过秦论优秀公开课课件(版)
《过秦论》优秀公开课课件一、课程背景《过秦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论文献,由西汉时期文学家贾谊所著。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过秦论》的深入学习,使学员全面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掌握其文学价值,进而提升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课程目标1.理解《过秦论》的创作背景和时代意义。
2.掌握贾谊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
3.领悟《过秦论》的文学价值。
4.提高历史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内容1.《过秦论》的创作背景(1)西汉时期的历史背景(2)贾谊的生平简介(3)《过秦论》的写作动机和目的2.贾谊的政治主张(1)法家思想在《过秦论》中的体现(2)儒家思想在《过秦论》中的体现(3)贾谊的改革主张3.《过秦论》的文学价值(1)文章的结构与布局(2)论证方法的运用(3)修辞手法赏析4.《过秦论》的历史影响(1)对后世政治家的影响(2)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3)对民族精神的塑造作用四、课程安排1.导论:介绍课程背景、目标和内容(2课时)2.第一讲:《过秦论》的创作背景(2课时)3.第二讲:贾谊的政治主张(2课时)4.第三讲:《过秦论》的文学价值(2课时)5.第四讲:《过秦论》的历史影响(2课时)6.结课:总结课程要点,布置作业(1课时)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程内容,阐述重点、难点。
2.案例分析法:结合历史案例,深入剖析贾谊的政治主张。
3.互动讨论法:组织学员进行课堂讨论,激发思考。
4.作品鉴赏法:赏析《过秦论》的文学价值,提高审美能力。
六、课程评价1.课堂表现:学员出勤、参与讨论的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学员完成作业的质量和进度。
3.课程论文:学员撰写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4.期末考试:检验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教材:《过秦论》原文及注释。
2.参考文献:《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
3.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讲座视频等。
八、课程作业1.每周完成一篇课堂笔记,总结所学内容。
3.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发言。
过秦论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过秦论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过秦论》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理解《过秦论》的主要内容和思想;3.分析《过秦论》的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过秦论》的主要内容和思想;2.分析《过秦论》的文学特点;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材《过秦论》;3.教学辅助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情景和后来的巨大成就,引发学生对《过秦论》的兴趣,并让学生畅想如果没有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历史会变成什么样。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过秦论》的相关资料和剧情梗概,让学生了解《过秦论》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带领学生一起读几段《过秦论》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思想和理论。
3.分析(20分钟)通过PPT展示,《过秦论》的文学特点,如辩论、对话等形式的运用,以及其语言优美、修辞精湛等方面。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文学特点对于表达《过秦论》思想的重要性。
4.讨论(15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利与弊。
每组选出一名发言人,陈述自己组的观点,并进行小辩论。
教师引导讨论,让学生通过辩论更加深入地了解《过秦论》中的思想。
5.拓展(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拓展研究,《过秦论》在后来的影响和接受程度。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资料,或阅读相关文章进行拓展研究。
学生可以用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进行总结,向全班展示拓展研究成果。
6.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内容,总结《过秦论》的主要思想和文学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过秦论》对于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的积极参与度、主动发言情况;2.小组讨论表现:学生的辩论能力以及对于辩题的观点表达;3.拓展研究成果:学生的拓展研究总结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学生反馈:学生对于授课内容和方式的反馈和意见。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对于《过秦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2024年《过秦论》优秀公开课件
2024年《过秦论》优秀公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过秦论》上篇,具体内容为教材第三章“秦之兴也忽焉,秦之亡也勃焉”。
详细内容包括:分析秦国兴起的原因,探讨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阐述秦朝的暴政及其导致的速亡,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兴衰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过秦论》上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分析秦朝兴亡的历史原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秦朝兴起和灭亡的原因分析,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教学重点:《过秦论》上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过秦论》原文及注释、相关历史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图片,引发学生对秦朝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过秦论》上篇的原文,分析秦国兴起、灭亡的原因,阐述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秦朝兴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过秦论》上篇2. 主要内容:秦之兴也忽焉,秦之亡也勃焉3. 兴亡原因:秦国兴起、秦朝灭亡4. 观点和论证方法:作者观点、论证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过秦论》上篇,谈谈你对秦朝兴亡的认识。
2. 答案要点:秦国兴起的原因、秦朝灭亡的原因、历史规律和启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过秦论》下篇,了解秦朝灭亡后其他朝代的兴衰更迭,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秦朝兴起和灭亡的原因分析,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2. 教学重点:《过秦论》上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知识进行分析。
2024版《过秦论》精美公开课优秀ppt课件
展现秦始皇为了防止人民反抗而收缴天下兵器的手段。
写作风格与特点探讨
01
雄浑豪放
文章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有力, 表现出作者的豪放风格。
02
善用排比
大量运用排比句,增强文章的气 势和节奏感。
03
讽刺辛辣
通过对秦朝的描写和议论,对暴 政进行深刻的讽刺和批判。
容的理解;通过比较阅读了解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0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
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通过文章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感受作者的忧国忧民情怀。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梳理与段落大意概括
引言
简述《过秦论》的背景和目的,引出全 文主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 论和提问,加深对文 章内容的理解。
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 惑进行解答和指导。
06
课程总结与延伸阅读推荐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深入剖析《过秦论》的历史背景、 作者贾谊的生平及时代背景等元素。
详细解读文本内容,分析秦朝灭亡 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探讨《过秦论》的文学价值,包括 其论证方法、语言艺术等方面。
时代背景:秦朝兴衰历程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而来,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 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东郡出现“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刻辞,预示着分裂活动的开 始。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阴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 太子。同时伪造一封遗诏赐给扶苏,列举扶苏和蒙恬的罪过,命令他们自杀。胡亥派使者将 遗诏送到上郡给扶苏,扶苏看到遗诏内容便自杀而死。
优秀公开课教案:《过秦论》公开课教案
优秀公开课教案:《过秦论》公开课教案优秀公开课教案:《过秦论》公开课教案一、文章类型《过秦论》是一篇议论性的古代散文,主要讲述了秦朝的兴起、强盛、衰落和灭亡的历史事实,并对秦朝的政治制度、政策、统治手段等进行了评价和探讨。
二、文章结构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序、引、议、结和铭。
序部分介绍了秦朝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写作动机;引部分概括了秦朝政治的得失和作者的主要观点;议部分则是全文的核心,对秦朝政治的过失和教训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评论;结部分概括了全文的主旨,提出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和启示;铭部分则是作者的自我总结和感慨。
三、教学目标1、了解秦朝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制度,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能够进行翻译和解读。
3、理解并掌握作者的政治观点和思想,能够进行阐述和表述。
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四、教学重点1、秦朝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制度,包括秦始皇的统一、中央集权、法律制度等。
2、作者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包括对秦朝政治得失的评价、对政治制度的思考等。
3、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五、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作者的政治观点和思想,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2、理解文章中的历史事实和文化背景,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背景知识的积累和拓展。
六、授课方式1、讲授:介绍秦朝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制度,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路。
2、分组讨论:针对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和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3、问题引导: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4、拓展阅读: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研究,加深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七、反思总结在授课结束后,需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估,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如有未达成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过秦论》公开课教案
《过秦论》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理解《过秦论》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1.1.2 培养学生对古代散文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1.1.3 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兴衰的原因,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过秦论》的作者、背景介绍1.2.2 课文逐段讲解,分析文本意义、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1.2.3 课文主题思想的探讨,分析国家兴衰的原因。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讲解课文背景、内容、主题思想等。
2.1.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2.1.3 案例分析法:分析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2 教学手段2.2.1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原文、翻译、注释等。
2.2.2 历史资料:展示相关历史事件、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
2.2.3 在线讨论平台:方便学生课后交流、提问。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3.1.1 导入新课,介绍《过秦论》的背景和作者。
3.1.2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美。
3.1.3 逐段讲解课文,分析文本意义、修辞手法等。
3.1.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兴衰的原因。
3.1.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3.2 时间安排3.2.1 导入新课:5分钟3.2.2 朗读课文:10分钟3.2.3 讲解课文:40分钟3.2.4 课堂讨论:15分钟3.2.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作业:10分钟第四章:课后作业与评价4.1 课后作业4.1.1 让学生抄写课文,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4.1.3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4.2 评价方式4.2.1 课后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2.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方式等。
4.2.3 课后心得分享: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第五章:教学反思与改进5.1 教学反思5.1.1 课后及时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过秦论》公开课教案
《过秦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过秦论》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历史地位;(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3)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手法及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问题;(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过秦论》在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感受作者贾谊的忧国忧民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二、教学内容1. 导学:介绍《过秦论》的作者贾谊及其生平;2. 文本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过秦论》,理解文章大意;3. 字词讲解:解析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和用法;4. 句子翻译: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5. 文章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手法及语言特色;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贾谊及其生平,引导学生关注《过秦论》;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过秦论》,理解文章大意,勾画重点字词;3. 字词讲解:教师讲解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4. 句子翻译:学生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教师点评并讲解;5. 文章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手法及语言特色;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启示和现实意义,分享心得体会;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字词掌握情况:通过字词讲解、句子翻译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3. 文章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回答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文章分析能力;4.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回答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盛极一时的
王朝,最终在农
秦王嬴政创立 民起义的火光中
了我国第一个 灰飞烟灭了。
封建王朝,在历
史上留下了浓
秦始皇的万世
墨重彩的一笔。 帝业梦也同兵
马俑一样成了
他的陪葬品。
走进课文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仔细倾听课文朗诵, 注意生字、重点字词、以及断句。
秦始皇灭六国时间表
• 秦始皇于公元前230年灭韩; • 公元前228年,攻邯郸,6年后灭赵; • 公元前225年,决河水灌大梁城,灭
南开灵渠 • 大动干戈,北抵匈奴,南击
闽越 • 动辄征夫百万,杀人如麻
写作背景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 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 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 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 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 朝很快结束了。
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 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 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贾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 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 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 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 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 而终呢?
《贾生》李商隐
秦 灭 六 国
秦 六 国
秦 灭 六 国
秦 灭 六 国
秦朝疆 域四至 的简图 示意图
子孙是二世,三世…直 至万世
秦王朝推行暴政
• 推行郡县制,横征暴敛 • 大行封禅之典、大兴土木,
营造阿房宫和陵墓 • 文化实行专制,焚书坑儒 • 缴获民间兵器,铸成12铜人 • 北筑万里长城,广修驰道,
所著政论《陈政事疏》(又
名《治安策》)以及《过秦论》 都写得意气风发、雄辩有力,鲁 迅称之为“西汉鸿文”,有赋七 篇,以《吊屈原赋》最有名,政 论集《新书》十卷,其中著名的政 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 疏》、《论积贮疏》。
其文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 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
贾谊祠
历史回顾总结
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 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 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 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帝王享受 而横征暴敛;为了修城造宫而滥征民力; 为了钳制思想而焚书坑儒;为了防止人民 反抗而实行严酷的刑罚,终于导致农民大 起义,秦朝迅速灭亡。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翻译: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 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伦比。谈至深 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垂询 民生,穷究的却是鬼神。 • 解析: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 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 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 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揭露了晚唐皇帝 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 生的昏庸特性。
1.春秋战国,群雄争霸,战乱纷争。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鼎足而立。)
2.秦国变法兴盛,六国合纵抗秦.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
3.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始称帝。 4.陈胜起义,秦朝二世而亡。
为什么?
战国时代各国改革
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韩国——申不害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最彻底最有效)
秦国外交大获全胜
范雎——远交近攻策 张仪——连衡策 李斯、尉缭
——反间计
写作背景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 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 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 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 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 兼并了六国。
基本特征:铺排、渲染、文采、韵节、 气势。《阿房宫赋》
正字正音
合从缔交 (zòng ) 赢粮而景 (yǐng )从(cóng ) 因利乘便 (chéng ) 万乘之势( shèng ) 陈轸(zhěn ) 宁越 (nìng ) 乐毅(yuè) 翟景(zhái )墨翟 (dí) 召 滑 (shào ) 蒙 恬 (tián ) 逡 巡(qūn xún ) 鉏耰棘矜(yōu qín) 铦铩(xiān shā)度德量力(duó) 内立法度 (dù) 鞭 笞(chī ) 七庙隳(huī) 膏腴(yú) 镞(zú) 将(jiàng)数百之众 藩(fān)篱 崤(xiáo )函 瓮牖(yǒu )钩戟(jǐ) 黔(qián)首 氓(méng)隶 孝公既没(mò ) 劲弩( nǔ ) 镝(dí) 谪(zhé )戍
魏; • 公元前223年,派王翦率军60万灭楚; • 公元前222年,灭燕; • 公元前221年,灭齐。
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历春秋战 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楚汉相争, 汉朝建立,五百年战乱破坏,因而西汉初 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为此,贾 谊极力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民 安方得维持汉王朝统治。
过秦论
贾谊
课文学习重点:
①分析把握课文的基本观点,了解 作者对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 讽今的意义。
②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句式。
③翻译文章。
④学习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方式以 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作者简介
贾谊
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最 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学识渊博,年青时就负有才名, 年仅二十岁,就被召为博士。后因 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 贬为长沙王太傅,人称贾长沙、贾 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不被 重用,仍忧心朝事。后为梁王太傅。 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 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 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 历史天空。
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 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 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 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 松的政策。
“论”与“赋”体:
• 论:古代一种论断事理的文体,包括论 政,论史。
史论:以古为鉴,可以知兴亡。
• 赋:表现手法与文体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解题
• “过”,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 (指出…过失、过错);“过秦”, 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 失。
•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
“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 论史等文字。 • 《过秦论》全文分为上、中、下三 篇,课文是上篇,中篇和下篇分论 秦二世、秦三世的过失。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本篇 课文是上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 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 亡的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这个 观点也贯穿在其余两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