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了--才知道写作指导
命题作文“那一刻,我长大了”写作指导及范文
![命题作文“那一刻,我长大了”写作指导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704dd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e.png)
命题作文“那一刻,我长大了”写作指导及范文写作指导一、习作要求:〔1〕选择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入的事情。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详细,如引发心灵的触动,让自己明白某些道理,感觉长大了。
〔4〕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选材指导:〔1〕品德方面:看到出现皱纹的妈妈,懂得了关心父母;看到为自己操劳的爷爷懂得了关爱老人;看到生病还坚持上课的教师,懂得了尊敬教师;得到同学帮助的那一刻,懂得了关爱同学;获得同学掌声的那一刻,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也懂得了要欣赏和鼓励别人;帮助低年级的小同学修好文具盒,那一声谢谢让我感受到助人后的愉悦……〔2〕学习方面:课堂发言受到教师表扬的那一刻,懂得了要努力学习;克制困难,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那一刻,懂得了要学会独立考虑;读书交流会上得到同学们掌声的那一刻,懂得了要主动探究新知识……〔3〕才能方面:学会了一项新技能,为自己感到自豪;放学了,爸妈没来接我,独立回家的那一刻,内心充满了喜悦;晚上自己在家没有感觉害怕,得到爸妈赞许的那一刻内心非常冲动……〔4〕友谊方面:原谅朋友过失,看到朋友冲动表情的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对待朋友要宽容;把自己的钢笔借给朋友,听到谢谢的那一刻,我懂得了要帮助别人……三、写作技巧:1.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中心。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我们要选择那些引发自己真实感受,让自己真正成长的典型事例,更加有力地突出中心。
2.要详略得当,突出事情的重点。
我们可以按照事情开展的顺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达完好。
一般详写事情的经过,略写起因和结果,让读者很快清楚事件的主要环节。
3.抓住细节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
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进展细致描写,把事情的重点局部写详细。
结合这篇文章的主题,我们可以多运用心理描写,写清自己的心理感受。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展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有______才有远方”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
![“有______才有远方”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8925a4b0b4e767f5bcfce38.png)
“有才有远方”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请以“有才有远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题目“有______才有远方”,“远方”指理想的生活。
出自高晓松的名句“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现实生活难免重复,或单调枯燥,或充满压力。
对于学生来说,比如来自学习的压力,来自家庭的矛盾,来自身体发育的困扰,来自人际交往的困惑等。
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实,改变眼前的一切。
据此我们可以补题为“有梦才有远方”“有目标才有远方”“有坚持才有远方”“有青春才有远方”等。
然后选择自己在追寻“远方”理想生活的道路上是如何付出的,在这条道路上,肯定充满了艰难险阻,充满了坎坷曲折,但自己绝不轻易放弃,迎难而上的坚韧毅力和执着信念。
本文适合运用细腻地心理描写,写出自己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以此打动读者和阅卷老师。
【优秀范文1】有梦才有远方雪夜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吗?寒冷孤寂中,她怀抱一个信念取暖,等到春归大地时,她就会以两片绿叶问候春天,而那两片绿叶,就是曾经在雪地下轻轻的梦呓。
侯鸟南飞,征途迢迢,她的梦呢?在远方,在视野里,那是南方湛蓝的大海。
她很累很累,但依然往前奋飞。
因为梦又赐给她另一对翅膀。
窗前托腮凝思的少女,你是想做一朵云的诗,还是做一只蝶的画?风中奔跑的翩翩少年,你是想做一只鹰,与天比高,还是做一条壮阔的长河,为大地舒怀?我喜欢做梦。
梦让我看到窗外的阳光,梦让我看到天边的彩霞,梦给我不变的召唤与步伐,梦引领我去追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1952年,一个叫查克贝瑞的美国青年,做了这么一个梦:超越贝多芬!并把这个消息告诉柴可夫斯基。
多年以后,他成功了,成为摇滚音乐的奠基人之一。
梦赋予他豪迈的宣言,梦也引领他走向光明的大道。
梦启发了他的初心,他则用成功证明了梦的真实与壮美——因为有了梦,才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了理想;有了理想,才有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历程。
走近了才知道作文(精选22篇)
![走近了才知道作文(精选2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a818a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d.png)
走近了才知道作文(精选22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走近了才知道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近了才知道作文篇1我不在江南长大,却总有一种江南水乡的情结,时常会幻想着,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布满青苔的青石板小路上。
透过迷蒙的烟雾,在不远的地方隐约可见一座石桥,静静地卧立在湖水之上。
深邃的湖水有着祖母绿的颜色,宛若美人的秋波,潋滟多情。
驻足,微风拂过,似被一双温柔的大手抚摸。
耳畔,还残留着风声,又似“汩汩”的划桨声,抬眸的片刻,却不见船家……这是我曾经的梦想,可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苏北孩子,在苏北是没有那么多情的湖水和人家的,我一向不喜欢家乡的风物,对周遭的景观也常常熟视无睹。
假期里微雨的午后,在家中百无聊赖,索性拿着爸爸从江南给我带的油纸伞,到乡下走走。
走在乡间的小道上,细密的雨丝和泥土的芳香,迎面倾洒在脸上,踩着松软的泥土,偶见飞鸟从梧桐上飞过,仅留下一道掠影。
漫无目的地撑伞而行,不觉间走到了一个从未经过的地方。
茂密的梧桐交叉婆娑,风吹树摇,“飒飒”之声不绝于耳。
雨中夹杂着雾气朦胧,我的眼神恍惚,总觉得在哪儿见过,远眺,在不远处有一道浅浅的溪流。
我有些讶然,莫不是我也同唐人柳宗元一样,觅得一处小石潭?溪水,澄澈得没有一丝杂尘,像空灵的水晶散发幽幽的光晕,如线般的雨丝让平静的溪流泛起了阵阵涟漪。
只可惜两岸没有青翠的垂柳,没有鹂鸟的啼叫,只有一座木桥横跨在不宽的溪畔。
木桥已有些陈腐,桥身的漆几乎掉光了,桥的两侧几乎没入水面,中间的一层木板已赫然断裂,这是一座断桥。
“姑娘,有事吗?”一个苍老的声音突兀地传入我的耳畔。
我这才惊觉身旁多了一位老妇人。
岁月的痕迹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古铜色脸庞上,枯槁的手上到处是皱褶。
我讶然,不禁问道:“奶奶,你住哪儿?”她指了指不远的茅屋。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核心素养教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核心素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f141b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6.png)
1.书写小练笔。
教师活动:
你对母爱有什么体会?用一两句话写在书后面,写好后给大家读一读。
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后,感受到了爱的幸福,爱的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
书写小练笔:你对母爱有什么体会?用一两句话写在书后面,写好后给大家读一读
活动意图: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情思,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本单元所选取的两篇文章—屠格涅夫的《麻雀》和黄亦波的《爬天都峰》,都具体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学习这单元的课文,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还要学会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力争使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会把事情写清楚。
其中第1、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学生活动:
1.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问题。
(1)“我”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
2.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 课文分段。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第4、5、6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急忙唤回猎狗,走开了。
活动意图: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环节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命题作文“那一刻,我长大了”写作指导及范文
![命题作文“那一刻,我长大了”写作指导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0dae97a300a6c30c229ff4.png)
命题作文“那一刻,我长大了”写作指导及范文命题作文“那一刻,我长大了”写作指导及范文写作指导一、习作要求:(1)选择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如引发心灵的触动,让自己明白某些道理,感觉长大了。
(4)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选材指导:(1)品德方面:看到出现皱纹的妈妈,懂得了关心父母;看到为自己操劳的爷爷懂得了关爱老人;看到生病还坚持上课的老师,懂得了尊敬老师;得到同学帮助的那一刻,懂得了关爱同学;获得同学掌声的那一刻,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也懂得了要欣赏和鼓励别人;帮助低年级的小同学修好文具盒,那一声谢谢让我感受到助人后的愉悦……(2)学习方面:课堂发言受到老师表扬的那一刻,懂得了要努力学习;克服困难,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那一刻,懂得了要学会独立思考;读书交流会上得到同学们掌声的那一刻,懂得了要主动探索新知识……(3)能力方面:学会了一项新技能,为自己感到自豪;放学了,爸妈没来接我,独立回家的那一刻,内心充满了喜悦;晚上自己在家没有感觉害怕,得到爸妈赞许的那一刻内心非常激动……(4)友情方面:原谅朋友过失,看到朋友激动表情的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对待朋友要宽容;把自己的钢笔借给朋友,听到谢谢的那一刻,我懂得了要帮助别人……三、写作技巧:1.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中心。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我们要选择那些引发自己真实感受,让自己真正成长的典型事例,更加有力地突出中心。
2.要详略得当,突出事情的重点。
我们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叙述完整。
一般详写事情的经过,略写起因和结果,让读者很快清楚事件的主要环节。
3.抓住细节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进行细致描写,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结合这篇文章的主题,我们可以多运用心理描写,写清自己的心理感受。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
越走近越懂得作文写作指导
![越走近越懂得作文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3d057c2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f.png)
越走近越懂得作文写作指导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常常对许多事物抱有先入为主的看法,或是远远观望便妄下定论。
然而,只有当我们真正走近,亲身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打破那些刻板的印象,真正懂得其中的真谛。
就拿我小时候对爷爷的木工手艺来说吧。
在我的记忆深处,爷爷总是在那个堆满木头和工具的小屋里忙碌着。
小时候的我,对那个小屋充满了好奇,却又有些害怕。
那满屋的木屑飞扬,锯子和锤子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我觉得有些吵闹。
我总是远远地看着爷爷在那劳作,心里想着:不就是做些桌椅板凳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直到有一次,学校要求我们每个人做一个手工作业。
我一下子就懵了,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
这时候,我想到了爷爷,硬着头皮走进了他的木工小屋。
刚进门,一股浓郁的木头香气扑面而来,那是一种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心的味道。
爷爷正弯着腰,专注地打磨着一块木板,额头上布满了汗珠。
“爷爷,我……我学校有个手工,我不会做。
”我怯生生地说道。
爷爷抬起头,看着我笑了笑,放下手中的工具,用那粗糙的大手擦了擦汗,说:“来,爷爷教你。
”他先让我挑选一块合适的木头,我左看看右看看,挑了一块看起来顺眼的。
爷爷接过木头,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番,然后拿起锯子开始锯起来。
“丫头,看着,这锯子得这样拿,用力要均匀,不然锯出来的面就不平整。
”爷爷一边锯一边耐心地给我讲解。
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原来锯木头也有这么多讲究。
接下来是刨木,爷爷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操作刨子,告诉我怎样才能刨出光滑的表面。
在爷爷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着自己动手。
可这哪有那么容易啊,不是锯歪了,就是刨得坑坑洼洼。
我有些泄气了,把工具一扔,嘟囔着:“太难了,我不做了!”爷爷并没有生气,他捡起工具,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丫头,做木工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
你想想,爷爷做了这么多年,哪一件作品不是精心打磨出来的?”我看着爷爷那认真的眼神,心里一阵愧疚。
重新拿起工具,继续努力。
经过几天的努力,我的作品终于完成了,虽然比不上爷爷做的那么精致,但也是我付出了心血的成果。
[走近你才知道作文]走近你才知道作文5篇
![[走近你才知道作文]走近你才知道作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d73a2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a.png)
[走近你才知道作文]走近你才知道作文5篇走近你才知道作文篇1:中考满分作文1000字走近了才知道走近了,才知道,你是折翼的天使坠落人间,被人忽视却依旧努力着回到你的天堂。
——题记你不喜言谈,没有朋友,总是一个人孤单地坐着,在教室的后角落。
每位同学对你唯恐避之不及,也是,皮肤黝黑的你会轻易被淹没,那样渺小,无人注意,毕竟没有人会对一个内向,不聪明的丑女孩产生好感,与她手牵手形影不离!当然,我同其他的同学一样,用这样冷淡甚至极其残酷的态度对待你,在我走近你之前,我一直是这样做的,且没觉得有如何不对。
一个总爱以外表论人的人,是肤浅没救的,那件事后我才明白。
那天,正值我打扫值日,我本已磨蹭多时,总是扫不快,其他值日生皆数离去,而我也以为仅剩下一个人在这孤独地为教室保洁,心中一股莫名的自豪,扫到一半,往后一瞄,发现教室后角落竟还有一位同学,她做得笔直,头抬着,正咬着手指头,盯着试卷,倒像在思考着问题,看到她,心中是不屑的,却没想到她今天在灯光的微微照耀下,丑丑的脸庞上竟有一圈美好的光晕,我怔住了,不由得看呆了,她看到了我,便拿着试卷,头一晃一晃地跑到我身边,这个动作于平日,我是多么厌恶啊!而此时,我却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心甘情愿地看着她跑来,她一脸羞涩地问我刚刚她思考的问题,很简单,得到答案的她如同得到糖果的孩子一般,竟然那么灿烂地笑了,笑的我也情不自禁,随着你笑,走近,才知道平日你也会如此上进,有着如此灿烂的笑容。
以前从不注意你的我,渐渐地因此也有了些交集,尽管有时候遭到其他同学的不解甚至嘲笑,可是我从来没有怀疑,我相信,一定有些人是可以发现你的美的。
每次下课或把订正好的题卷给你时,总是会发现你在认真地订正或做题,你的四周都是男生,生性好动,烦乱不堪,可是你从未受其影响,自己的头低着看本子,手中的笔沙沙地“唱”歌写下一个个美丽的”精灵“,与周围的环境迥然相异,走近了,才知道你如此努力。
我无法像你一样做到。
“读懂”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
![“读懂”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e9b32f011ca300a7c39026.png)
“读懂”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请以“读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题目;(2)有真情实感;(3)字数不少于600;(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不能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这类文题,一般对题中的词语要“虚拟化”。
比如“读”不一定是实实在在的读书,可以是对一个人一个事物的感知认识,与人的相识相知,对事物的了解熟悉,都可以是“读”。
“读懂”是从“不懂”写到“懂”,比如可以写我“读懂”了妈妈的唠叨,开始可写很讨厌妈妈的唠叨,通过几件事或一件事,终于读懂了妈妈的唠叨是爱、是关怀、是担忧、是期盼;比如我“读懂”了老师的眼神,开始写很惧怕某老师的那种眼神,它使自己感到紧张、自卑、窘迫,但后来终于读懂了老师那眼神是鼓励,是支持,是鞭策。
最后议论,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用心去读他,他会给你很多教益。
当然,本文也可以写终于读懂一句名言,一个艺术形象,一处风景,一件事情,谈及自己的认识。
文章可以用《懂你》这首歌作开头,这样要新颖些。
【优秀范文】读懂宽容这个词语虽然我早就已经学到过了,可是我对它的含义却还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
直到那一次,我才真正读懂了宽容,体会到了宽容的美好。
记得那一次,天上乌云密布,今天将是个非同寻常的一天。
果然老师早上告诉我们有一场数学测试。
这突如其来的测试让我措手不及,于是我便找我的同学来商量,考试时互相“帮助”一下。
到了考试,我们也真的付诸行动了,不但挤眉弄眼,打手语甚至还“飞鸽传书”。
考试结束后,我与“帮”我的同学在那儿庆幸我们的“丰功伟绩”,都觉得我们这次做的是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
谁知,没一会儿,就有一位同学边笑边对我们说:“老师请你们到她那里小坐一会儿。
”我听得出那是在幸灾乐祸,同时我也感觉到了我的心跳得前所未有的快。
而“帮”我的同学急慌了,边跺脚边念叨:“怎么办?怎么办啊?要是被我父母知道的话,非被打得半死不可。
这可怎么办好啊?”“是啊”我的心里想“为什么之前就没有好好想一想后果呢?唉!”在同学们的再三催促下,我们朝办公室的门走去。
走近了才知道作文8篇
![走近了才知道作文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22fc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0.png)
走近了才知道作文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个人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应急预案、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ersonal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走近了才知道作文8篇写作文是我们上学期间肯定会经历的事情,写好一篇作文之后,我们的语言表达水平就会得到一定提升,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走近了才知道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写作指导-相识的瞬间
![第一单元写作指导-相识的瞬间](https://img.taocdn.com/s3/m/7e79b4b076a20029bc642d5f.png)
第一单元·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相识瞬间”写作指导【文题再现】这个秋天注定有些不一样,因为你步入了中学时代,有了新的老师,认识了一些新同学。
相识是人生的缘分,是彼此交往的开始。
古人说:“乐莫乐兮新相知。
”选取一个你最难忘的相识瞬间,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描述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
【思路点击】很显然,本文一改构思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具体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选取生活中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素材来写,可以通过叙写独特的情境和对话,表现“相识瞬间”的情感反应和心理变化。
2.注意多种记叙顺序的灵活运用。
我们可以采用倒叙,通过回忆视角,把时间、地点、人物写清楚。
也可以在“相识瞬间”基础上稍作延伸,补叙一下以后的交往。
*3.写作中要突出“难忘”,通过适当的表达方式,将“难忘”的原因交代清楚。
同时,这基也就是文章的中心。
【写法举要】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对于这类记叙文,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写法的运用。
1.写人,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细节,通过对人物的细节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变化。
常用的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主要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
2. 记叙事情必需注重该事的完整性,亦即要注重该事的因果关系。
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等三部份,必需交代清楚,不可前后矛盾。
写作顺序的安排主要有两种:一是顺叙法:发生,经过,结果;二是倒叙法:结果、发生、经过。
$点评: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刚刚进入初中后的两件事情:寻找教室和去食堂打饭。
在对事情的记叙中,表达了自己对新学校和新校师生的热爱之情。
文章过渡自然,事件之间衔接紧密,叙事条理清晰,语言虽然稍显稚拙,但是活泼幽默,作内容:军训、运动会和病中,又表达出了事件所反映的主题:坚强、团结和友谊。
每个小标题所统领的内容结构上一脉相承:先是记叙时间,然后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阐明主题。
2.这篇习作借鉴了蒙太奇的手法,摄取了三个镜头,刻画了三个瞬间,表达了三个主题。
“生活因-而精彩”写作指导
![“生活因-而精彩”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212c2116137ee06eff918f1.png)
半命题作文“生活因___而精彩”写作指导跨入青春的门橄,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精彩!请以“生活因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诚实、歌声等),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思路导航生活是美好的,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精彩无处不在。
这精彩使人感动,给人带来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补充的范围很宽泛,可以是名词、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代词等,如:友谊、追求、平凡、她等。
要把生活的精彩描绘出来,就需要考生要有厚实的语言功底.或生动叙述,情真意切;或深情赞美,琅琅上口。
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具魅力。
佳作展示生活因军训而精彩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军训。
戴着雪白的手套,迈着庄重的步伐广禅个笔直的站立后,又恭敬地向大家行了一个军礼。
我的耳边便响起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掌声.一段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教官威严的目光不断扫视每一个人,令大家不禁有些毛骨惊然。
川明寸,先前建立的自信完全坍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正式的军训开始了。
首先是站军姿,只见教官两脚张开60度,五指紧并,紧贴裤边,昂首挺胸一动不动地站立,让大家大开眼界。
但我却没当回事,心想,不就是站立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连3岁小孩子都会做,哄小孩呀!同学们便嗡嗡地议论开了。
“闭嘴!”教官一声断喝,叽叽喳喳的人群立即鸦雀无声。
“下面我们开始训练最简单的站姿,希望大家多多配合!”说完,又给大家敬了一个礼。
一开始,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按照教官说的做了起来,几个男生则嘻嘻哈哈地闹开了。
教官一声威严地断喝,麻雀们就没有了影:”现在大家来站立,要求10分钟不动,谁要是动了,将接受惩罚!”这时大家便按照教官的要求做开了。
真是不简单,学了半天才站立了一会儿。
不一会,便不住地摇晃.没想到看似简单的站立做好竟然这样难。
此时我才恍然大悟——站好军姿竟比登天还难,对教官更是多了几分敬佩。
轻叩诗歌大门写作指导加范文,350字
![轻叩诗歌大门写作指导加范文,3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c23367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f.png)
轻叩诗歌大门写作指导加范文,350字《轻叩诗歌大门写作指导加范文》一、走进诗歌世界写诗就像开启一场奇妙的冒险。
你知道吗?诗歌就像是心灵的魔法盒。
当你有很多想法和情绪在心里打转,就像一群小蚂蚁在热锅上乱跑的时候,诗歌就是把它们整理好的魔法棒。
比如说,你今天特别高兴,就像中了彩票一样,那你可以把这种高兴用诗歌表达出来。
二、寻找灵感灵感就像一阵调皮的风,有时候不知道从哪儿就吹来了。
可能是你看到一朵盛开的花,它娇艳欲滴,像个穿着华丽裙子的小公主。
你就可以从这个画面开始写起。
又或者是听到一段动听的音乐,那旋律就像一条灵动的小溪流进你的心里,这也能成为写诗的灵感。
我有个朋友,他看到一片落叶在风中打着旋儿飘落,他就想到了生命的轮回,写出了一首很感人的诗呢。
三、确定主题主题是诗歌的灵魂。
你是想写爱情,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那种至死不渝的爱情吗?还是想写友情,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伟大的友情?或者是写对大自然的热爱,像诗人王维对山水田园的那种眷恋。
你得先确定好主题,就像盖房子得先有蓝图一样。
四、诗歌的结构诗歌的结构可不像盖大楼那样规规矩矩。
它可以是自由的,就像一只在天空自由翱翔的小鸟。
但是也不能太乱,得有一定的节奏感。
你可以一行一行地写,每一行就像一个小音符。
有时候你可以重复一些词语或者句子,来加强情感的表达,就像唱歌的时候副歌部分会反复出现一样。
五、语言的运用写诗的时候,语言要简洁又富有力量。
不要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要用一些生动的词语,就像画家挑选最鲜艳的颜料。
比如“阳光洒在脸上,暖融融的”,“暖融融”这个词就很生动。
你还可以用一些比喻、拟人之类的修辞手法。
比如说“月亮像个害羞的姑娘,躲在云层后面”,这就让月亮有了人的情感。
六、表达真情实感诗歌要是没有真情实感,那就像没有灵魂的木偶。
你得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写进去。
如果你在思念一个人,那就大胆地写出来,不要遮遮掩掩的。
就像李清照思念丈夫时写的那些词,满满的都是思念之情。
走近了才知道作文600字
![走近了才知道作文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44c8b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c.png)
走近了才知道作文600字走近了才知道作文600字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走近了才知道作文6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近了才知道作文600字1有一种爱在默默守护你。
——题记有些时候,有些人,总喜欢站在远处看着别人,这些人往往忽视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云卷云舒,那天的情景,在我心中一遍又一遍回放。
父亲在我心中是严肃的,不同于别人的父亲那么温和慈爱。
他对我似乎总是不满意的,我被老师表扬时,他只会淡淡地说一声下次继续努力,不同于别人父亲的宠爱。
他总是忙于工作,对我的关心微乎其微,从小学至初中,他就只为我开过一次家长会,我一度认为父亲不爱我了,直到那天才知道,他只是沉默如山罢了。
那天早上,天际似乎被涂上了一层灰蒙,下着细雨,非常寂清。
我还是如同往常,起床、刷牙,独自去上学。
由于上周测验成绩下来,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因此我在家里郁闷了两天。
默默地,一直低着头,走向学校,代表着夜的路灯还亮着,整个城市仍在一片沉睡中。
在转入一个拐角中时,我不经意向后一瞥,却惊讶地看到父亲,一直在后面陪着我一起走。
忽然,一种似爱,似期待,又似伤感的情绪涌上心头,让我猛然心中一痛。
他默默地,让我想起了大山。
那种爱,原来一直都在,只是我从未回头看,从未走近父亲罢了。
走在路上,父亲的脸不知何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那脸不知何时变得如此苍老了,黑发中掺着缕缕白发,皱纹也显而易见了,可我从未发现。
如今,才知道,父亲如此辛劳,而我却那么不懂事。
放学回家,看到父亲正坐在沙发上,等着我吃饭,那天,我坐到他身边,感受到别样的温馨。
原来,爱,走近了才知道。
走近了才知道作文600字2走近了才知道,她那么不容易,我却心安理得。
看着她那受伤的手和那几根白发,我再也忍不了,扑在她怀里哭了。
今天中午,我们边班主任要求将自己的照片收上来,说要弄学生证,可是我的照片丢到家里了,忘记带了,便已“飞毛腿”的速度奔向办公室打电话,告诉他,快将照片带过来。
经历后才明白作文(6篇)
![经历后才明白作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09ad6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5.png)
经历后才明白作文(6篇)经历后才明白作文(6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历后才明白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经历后才明白作文1一茗清茶,一束月光。
当无意中看见在碧蓝的大海中自由自在的游时,我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正值盛夏,知了也不再重复它那无聊的话语。
闷热让我感到十分烦躁,于是,我便要去游泳馆游泳。
与其说是游泳,不如说是学游泳。
我左手拿着救生圈,右手拿着泳镜。
刚跨出家门,风便吹气热浪向我吹来,吹得我喘不过气。
太阳也在不知疲倦的烤着大地,仿佛是一个大熔炉一样。
于是,我加快了脚步冲向了家附近的游泳馆。
游泳馆不算大,但是也可以消夏。
于是,我匆匆买完票冲进馆内。
刚跨入馆内,一股清凉的夹杂着水汽的风拂过我的脸颊,那好似一场绵绵春雨滋润了大地一样。
但是,游泳馆不如说是饺子馆。
一大堆人在水中泡着,好似煮饺子一般。
但我还是按捺住了我急切下水的心情,去找游泳教练。
他,一身健美的身材,粗而浓的眉毛,短短的头发,这就是我的游泳教练。
他教我了一些基本动作我便有些按捺不住下水的心情。
于是我便小声的嘟囔:”怎么还不下水“即便是这么小的声音,也被他的招风耳给听见了。
但他并未责怪我,而是说:”好,跟我来“到了水边,我扑通一下就跳进了池子里,后来我才知道,那个池子至少2米多深。
还好只喝了几口水,要不小命不保。
有了先前的经验,我认认真真学习技巧。
但我那滑稽的动作不免让大家发笑。
终于,我可以自由自在的在水中游泳,真爽!记忆又被拉回现在,它让我明白了遇事不能心急,要全面考虑,仿佛那知了的鸣叫仍回荡在我的耳旁。
经历后才明白作文2在大自然中,每一个生物都要接受风雨的洗礼,有点可以从中学到点东西,有的则跌入低谷,无法自拔。
没有经历过失败就不会明白什么是成功。
失败如月光抓住它,就可以找到成功的阳光。
月光是通过阳光才发出的'光,也就可以把月光比作失败,成功比作阳光。
第六单元写话:奇妙的大自然-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教案)
![第六单元写话:奇妙的大自然-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533cc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d.png)
写话:奇妙的大自然1.学习正确运用多种疑问词进行提问,尝试从不同方面提出更多的问题。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3.对写话有兴趣,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4.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问号。
题目:奇妙的大自然1.审清题材:大自然包罗万象,常见到的有植物,有动物,还有浩瀚的宇宙,璀璨的星空,无边的沙漠……当我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都观察到了什么?心中是不是藏着很多问号?把它们写下来吧。
2.审清内容:你去过春游、秋游吗?玩得开不开心?你们去的哪里?你们走进大自然,都观察到了什么?你都知道哪些自然现象?大自然那么奇妙,相信你们的心中还藏着许许多多的的小问号。
想一想: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为什么雨后天上挂着彩虹?树叶的形状为什么是各种各样的?花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呢?下雨前蜘蛛逃到哪儿去了?是谁告诉蝉要下雨了?石头上怎么会有贝壳呢?3.审清重点:学习正确运用多种疑问词进行提问的方法;拓宽思路,从不同方面提出问题。
【拟题思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章标题能使人一见钟情,迫不及待的想一睹为快。
如:动物的保护色蜘蛛是怎样结网的?下雨前蜻蜓为什么低飞?蜗牛是怎样爬行的?……【写作思路】开头:(总起)点名题目,总起全文,指出写的是什么。
(略写)中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写出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详)结尾:(总结)点明中心,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略)一、选择材料。
学习了本单元有关“大自然的秘密”这组课文,有的同学头脑中一下子冒出了许多问题——你们知道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吗?你们知道为什么下雨后天上会挂着彩虹吗?1.气象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2.植物树叶的形状为什么是各种各样的?花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呢?3.动物雨前蜘蛛逃到哪儿去了?是谁告诉蝉要下雨了?4.地理石头上怎么会有贝壳呢?……想一想,这些问题和哪些事物有关?二、学习写法。
读例文,边读边圈画句子中的“为什么、哪儿、谁、怎么”等疑问词,并比较疑问词在句子里的位置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为什么雨后天上挂着彩虹?树叶的形状为什么是各种各样的?花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呢?下雨前蜘蛛逃到哪儿去了?是谁告诉蝉要下雨了?石头上怎么会有贝壳呢?……这些问题,有的是关于植物方面的,有的是关于动物方面的,还有他比较感兴趣的一些自然现象。
题目06:如今,才知道________-2021年中考高分作文进阶示范
![题目06:如今,才知道________-2021年中考高分作文进阶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91999c2aaef8941ea66e0577.png)
题目06:如今,才知道【真题回放】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写作。
时间是领悟最好的容器。
总要到了某个时刻,一些人才会被珍视,一些体验才能够真切获得,一些疑惑才可以清楚解答……请以“如今,才知道”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导引】一、导语解析题目在引导同学关注生活,写自己的真实故事,抒发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强调顿悟和决心,给考生想象的空间,应该说审题难度不大。
“如今”一词,就是今天、现在,限定了事件。
“知道”即知晓、明白、懂得的意思。
“才”是副词,不可小看这个副词,同它来修饰“知道”,表明知晓、明白、懂得的比较晚,原来并不知晓,并不明白,并不懂得。
将三个词语结合起来可知,“如今,才知道”要写的内容包括从不知晓、不明白、不懂得到知晓、明白、懂得的过程。
而补写的内容,即“才知道”的对象是十分广泛的,可以是哭、乐等情绪,可以是爱、恨等感情,可以是某一种价值或意义等等,诸如“如今,才知道父亲对我的爱”“如今,才知道珍惜时间”“如今,才知道友谊的珍贵”都是很好的补题。
此外,题目隐含着一个写作对象——“我”,规定了只能“叙写自己的生活故事”。
其次,“才”说明“我”的体验应该是从无到有、逐渐明朗的过程。
最后,题目有一个指向——“才知道”,即要求考生写出在体验的过程中,自己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和审题一样,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
只有题目补得恰当、补得好,才可能写出上乘的文章来,因此补题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应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熟悉性原则,即补上的词语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平时积累的材料比较多的。
这样写作中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才能写出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好文章来。
二是新颖性原则,补充到题目上的词语所表现的内容,应当是新鲜的,别人不曾写甚至不会写的,文章只有内容新,才能写出个性特征,才能吸引读者。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摆脱他人目光,追寻内心真实(审题指导与例文)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摆脱他人目光,追寻内心真实(审题指导与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5c7cfb2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d.png)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摆脱他人目光,追寻内心真实(审题指导与例文)【试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现代文阅读Ⅱ中辜正厷一生都在做各种事要让他人“瞧瞧”。
瞧瞧,谁才是指头县的老大!杨绛却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特点】类型:本次作文属于议论文类题目,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观点来引发思考。
材料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描述了一个人物(辜正厷)的行为特征,二是引用了杨绛的话,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特点:1.对比性:材料通过不同观点之间的对比来引导学生思考。
2.哲理性:杨绛的话富有哲理,探讨的是自我价值的认知和个人与外界的关系。
3.开放性:题目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材料,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审题分析】1.读通全文:先通读一遍材料,确保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提取关键词: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汇,如“让他人瞧瞧”、“认可”、“世界是自己的”等.3.分析对比:分析材料中两种观点的对立面,即追求外界认同与追求内心平和。
理解作者的态度倾向。
4.联系实际:将材料中的观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思考其现实意义。
多角度思考:不仅要考虑材料本身的观点,还要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深入挖掘:透过表面文字,深入挖掘材料背后的意义。
第一段:“现代文阅读Ⅱ中辜正厷一生都在做各种事要让他人‘瞧瞧’。
瞧瞧,谁才是指头县的老大!”解读:这句话描述了一个人物的行为动机——他希望通过行动获得他人的注意和认可。
关键词:“让他人瞧瞧”,暗示了外在评价的重要性。
第二段:“杨绛却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解读:杨绛的话强调了个人内在价值的重要性,指出追求他人认可的局限性。
关键词:“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强调个人独立性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观。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他_____了》写作指导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他_____了》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d7ee24519e31433238689343.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他_____了》写作指导写作指导一、写作要求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一写某个人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
事,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特别要把他我们可以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他内心的特点。
二、写作指导1、选择的事情最好是亲身经历、印象深刻的,这样才能把人物写活。
法。
2、回忆人物当时的样子,体会人物的心理,选择恰当的描写方出映3、按照顺序把事情写下来,重点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人物的心理活动。
4、写完后和同学交流,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作文。
三、技巧点拨1、抓住神态特点和变化表现人物心情。
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极为密切,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写出人物出来。
写作时,要选择最能体现人物心情的神态细致描绘神态的特点和神态的细微变化。
2、抓住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言为心声”。
语言描写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性格、年龄、职业,尤其要符合当时的情境。
要准确描摹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当时的心情。
3、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选择最能体现人物心情的典型动作,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得准确具体,写出动作的连续变化过程,具体表现人物的心情。
4、通过周围人的反应表现人物心情。
一个人的心情往往会对周围人产生影响。
写作时,可以具体生动地描写周围人的反应,侧面衬托人物的心情。
习作例文她生气了你们班有翻过墙头,去校外买零食玩具的同学吗?我们班就有两位这么淘气的同学,他们在午休时间,趁老师没注意,就偷偷翻过学校墙头跑出校园,惹得一向和蔼可亲的王老师大发雷霆。
星期三那天中午,老师和同学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吃午饭,只有小明和小光轻手轻脚地去放饭盒,他们可是班里出了名的捣蛋鬼,想要出班级大门,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只见他俩东瞅西瞄,鬼鬼祟祟地蹭到门口,看着老师正在吃饭,“嗖”地一下窜出了教室。
大家吃完饭,准备午休,老师照例清点人数,才发现小明和小光不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了才知道”写作指导【原题回放】请以“走近了才知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少于600字。
【命题透视】扣住题目中的每个关键词语细细推究,就会产生以下问题:“谁走近了”;“走近了什么”;又“知道了什么”。
“谁走近了”中的“谁”可以是“你”“我”“他”;“走近了什么”中的“什么”可以是“人、事、物、景”;而“知道”的内容可以是一个事实,也可以是一个道理,甚至是一种感觉。
这样一推究,就会发现题目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这样命题的目的就是要人人有话可说,便于考生“说真话,抒真情”。
但为实现用“中考杠杆”推进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作文试题还是设置了一定的审题难度。
整体感知题目,不难发现,“走近了才知道”是一短语,包含“走近了”和“知道”前后两个部分,中间以“才”连接,这就告诉考生“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
换句话说,“知道”的内容,是建立在“走近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写作时必须要将“如何走近的”写好,也就是一定要突出“走近”的方式及过程。
那么“走近”的方式可以有哪些呢?这就需要考生好好理解“走近”这个词语了。
其实,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可“实”可“虚”。
如果将“走近”理解为“走过去到达近前”,那就是实写“走近”;如果将“走近”理解为心理上的“接近、靠近、亲近”等意思,那就是虚写“走近”。
对“走近”这一词语的不同理解就是对“走近”方式的思考与选择,写作时只要都能凸显“走近”的过程,就没有高下之别,只不过,实写“走近”较难凸显过程,而一旦不能将“走近”的过程写出来,文章的生动性一定大打折扣,只是一个事实或道理的简单交代,容易流于肤浅。
如果说能否凸显“走近的过程”决定了文章是否生动的话,那么“知道什么”就决定了考生思想境界审美趣味的高下。
“知道什么”,其实就是立意,这是所有考生在动笔前必须好好考虑的,因为“知道”的具体内容不同,表明学生价值取向的指向也就不同,语文能力不同学生的理解深浅也就不同,宽窄有异,就使本题具有了区分度。
当然,要写好此文,一般来说,还离不开对比手法的运用。
因为,一个“才”字其实告诉考生,“走近”前是不“知道”的,是懵懂的,对要走近的对象可能存在误解,甚至是曲解,而促使状态或情感转变的关键则是“走近了”。
考生行文时应该将“走近”前的这种状态或情感描摹出来,这样一来,就和“走近”后构成了对比。
【评卷扫描】1. 审题失之于“粗”。
说“粗”是因为许多考生没有好好推敲题目,忽视了“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条件。
一部分考生写作时直接丢掉了“走近了”,将本次作文写成了“我所知道的××”,从而直接导致作文跑题;更多考生在作文中只是贴了个“走近了”的标签,根本没有“如何走近”内容的记叙和描写,写作的重心其实还是“我所知道的××”,得分自然就低了。
比如,许多考生只是将平时写过的有关父母关爱“我”的素材搬上试卷,写出了自己知道了父母的爱,但全文就是无法体现出“走近了”三个字,怎么看都只是贴了一个“走近了”的标签;再比如,还有许多考生写自己走近了某个历史人物或某个文学形象,只是将自己知道的内容简单罗列出来,根本没有“走近”的过程,这就写成了“我所知道的××”。
2.立意失之于“浅”。
说“浅”是因为许多考生单从“好奇”的角度来理解题意,审题倒是合乎要求了,但由于缺少深入的思考,立意自然就会趋于肤浅。
比如许多考生写到偶遇的一件热闹事,出于好奇,走上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是××,然后不痛不痒的发一点议论结束全文,立意自然失之于肤浅。
说“浅”还因为太多考生受思维定势影响,认为写任何作文题,以表现父母之爱来立意总不会有错,结果“父爱”、“母爱”满天飞,一时间“父母之爱”倒显得“廉价”起来了。
3.选材失之于“同”。
说“同”的第一个原因是太多的考生选择了“我走近了父亲(母亲)才知道他(她)爱我”这类题材来写。
这类文章采用手法、结构基本类似,似乎已成套路。
大多是一开始对父亲(母亲)不理解甚至心生怨恨,然后通过一两件事情的记叙,写出我的心慢慢靠近父亲(母亲),最终知道了父亲(母亲)的“爱”。
读多了这样的文章,阅卷老师不仅难免产生“审美疲劳”,而且还会心生疑惑:现实生活中的最最常见的父母之爱,难道做子女的理解起来就这么困难吗?。
说“同”的第二个原因是相当多的考生选择了“我走近了某位古代文人才知道他(她)的内心世界”这类题材来写。
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文人纷纷“粉墨登场”,无论“我”怎么走近,留在试卷上的只能是人云亦云,似曾相识的结论。
4.叙事失之于“平”。
这是一个老问题。
许多考生在表达上只会叙述和议论,不会描写。
就本次作文看,对“走近了”过程描写的普遍缺失,不仅仅使文章生动性丧失,更是带给阅卷老师“偏题”甚至是“跑题”的印象。
另外,在结构安排上只会顺叙,不会倒叙、插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文章的生动性。
【迷津指点】1.审题要学会“推敲”。
中考作文不故意设置审题障碍,但并不代表没有审题的要求和难度,考生在审题中的“失之毫厘”,极有可能带来“离题万里”的严重后果,得低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推敲“走近了才知道”这一作文题,可以发现,它其实是以“才”连接的一个短语,一个“才”字不仅仅是将题面分成“走近了”和“知道”两个部分,更是告诉考生“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或者可以说,没有“走近了”就没有“知道”。
考生明确了这点,写作本文自然就会重视“走近了”这一部分内容的写作,而要将“走近了”这一部分内容写好,自然就会思考“如何走近”这一问题,文章自然也就要表现出“走近”的方式和过程。
这样,贴“走近了”标签或直接丢掉了“走近了”,将本次作文写成了“我所知道的××”一类的偏题或跑题作文就可以避免了。
2. 立意要讲求“新颖”。
一个初中生要写出立意深刻的考场作文,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要写出立意较为新颖的文章还是可以的。
一看到这个作文题,许多考生选父母与“我”的题材来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在立意上无一例外都确定为“走近了才知道父母的爱”,从而导致“撞车”。
我们认为,绝大多数家长平常就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对孩子的关爱几乎每天都能使孩子感受得到,如果考生说“走近了才知道”,势必显得别扭与矫情,况且在写作中要凸显“心灵走近”的过程,对一般考生而言确实有难度,所以,以此立意选材的考生,大部分得分都不太理想。
其实,考生只要不受平时作文思维定势的影响,即便是选父母与“我”的题材来写,也会有多种立意可选择。
因为父母身上除了爱子女的天性外,还有许多品行值得书写,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圈子、社交圈子,而这些圈子并不为子女所熟悉,做子女的有机会“走进了”这些圈子,才会知道父母在家庭圈子以外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才会知道父母身上其它可贵的品行。
如果以此入文,不仅非常契合题意,而且一下子使以父母为题材的文章有了新意。
3.选材要“接地气”。
本次作文可选题材可谓包罗万象,人、事、物、景等都可以“走近”,但相当多的考生偏偏是“走近”古人(古代名将、帝王、谋士、文人),其结果大都只是将所了解的古人的相关内容罗列出来,丝毫不能体现“走近”的过程,将文章写成“我所知道的某位古人”,从而导致偏题甚至跑题。
究其原因,还是这些考生平时不能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缺少生活素材,一拿到作文题只好向古人“求救”使然。
须知,现实生活永远是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鲜活而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文章永远是阅卷教师的最爱,所以选材还是“接地气”的好。
【例文点评】1.走近了才知道(一类文)开水,酵母粉,高粱浓缩液……看奶奶娴熟地制作酒酿,闻着一点点溢出坛子的酒香。
记忆里,酒香总弥漫着老屋,却仍觉得酒令人捉摸不透。
(情境引入,有色有味,更设置悬念,为下文铺垫)从前爷爷总是在饭后饮酒。
悠闲地躺在摇椅上,伸出枯藤般的手端着酒杯,小啜一口后自言自语道:“好酒。
”我也曾偷尝过一口酒。
小杯酒下肚,只觉得唇齿间苦涩而又辛辣,全然没有放在坛中那般香醇迷人。
待口中辣意散去,又觉得暖流蹿遍四肢,这算什么好酒?父亲带来的酒哪个不比它名贵,比它可口?(孩子的天真对比爷爷的享受,充满童趣,也使故事有了张力)爷爷喝酒却不嗜酒,偶尔叫来三两个好友,就着一盘油亮亮的花生米,一坛奶奶几个月前酿好的酒,谈天说地上几个钟头。
寂静的农家小院被一群老人的撞杯声与谈笑声调和得异常欢愉。
我想,酒不过是个排忧消遣的东西罢了。
(“喝酒却不嗜酒”,爷爷的酒趣平常而自足,概括得精到。
一个“调和”,富有生趣,由近而远,定格美好的回忆)日子像坛中酒一样一天天减少,老人们也在不断变得更老,朋友们不来家里喝酒了,只有爷爷仍保留着饭后一杯雷打不动的习惯,看他颤颤巍巍地端起酒杯,我有心制止,却被他回绝:“孩子,你不懂,这就是生活。
”酒是生活?(从“撞杯”到“颤颤巍巍”,爷爷的习惯仍然“雷打不动”,这才会引出对“酒是生活”的疑惑和思考)直到有一天,爸爸从门外进来:“爸,张老走了,要不我扶您去看看?”“那里闹得很,还是自己在家喝酒舒服。
”话虽然这么应着,但我看见爷爷的手颤抖了一下,眼里似有悲伤淌过,接着盖上毛毯,不愿再说话了。
(“手颤抖了一下,眼里似有悲伤淌过”,精准的细节刻画,爷爷力不从心、垂垂老矣,孤单得令人动容)再后来,所有的人都离开了,只剩下藤椅在树阴下孤单地摇着,院子又如往常般宁静,静得令人心酸,静得令人恐惧,我再一次端起永远预留在桌上的那杯酒品尝,仍是记忆中的味道,但似乎又多了些说不出的感觉,恍惚间,我仿佛看见老人们一起攀谈,问你家粮食收成怎么样,问你家什么时候抱孙子,问……(情境浮现,触目伤怀,斯人已逝,酒味自然不同)看着手中的酒,在一步步走近中我才蓦然明白:这真的是好酒!农家的酒虽然制作粗糙,涩嘴甚至辛辣,但它却是满含着人们的生活、着实是令人迷恋的好酒。
(“走近”了酒的内涵,最终悟得了真谛)开水,酵母粉,高粱浓缩液……妈妈也尝试着开始酿酒,闻着一点点溢出坛子的酒香。
我自言自语道:“好酒啊!”(酒味没有消逝,它将在一代代人手中不断传承)【总评】文章在“奶奶酿酒”、“老友相聚”和“独自品酒”的一个个典型场景中,刻画了一个爱酒却不嗜酒、无限热爱生活的爷爷,表达孩子在一步步“走近”后终于悟得真谛的感伤和怀念;最终,“酒就是生活”在下一代人那里得到了传承,进一步升华了主题。
文章最成功的地方是对各个典型场景的刻画,有声、有色、有味,还注重细节的表现,语言表现力很强,是难得的好作文。
题目分析材料:明确了立意角度和素材的选取。
可从“意志”“品质”等角度命题。
文章的基调应表现积极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等。
“我”:人称的限制。
“改变”:对比。
应包含以前怎么样,现在怎么样,为什么改变,怎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