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制定说明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演讲稿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演讲稿各位嘉宾,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一位科普作家。
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大国,可与此同时,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受到“科学流言”的困扰,我们的孩子“想象力匮乏”也常常被吐槽。
2018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8.47%,与世界科技大国差距较大。
以上这些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我们前行的羁绊。
今天,借着这次“走近科学”讨论,我想跟各位分享我的一些看法。
把科学素养装进行囊,需要“权威的声音”以正视听。
身为科普作家,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跟各种“科学流言”打交道。
我给大家读一些看着挺吓人的标题:《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就绝对不能运动》、《复方板蓝根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
我看大家都露出来疑惑的表情。
这些标题摘自前不久北京科协发布的“科学流言”榜,其中就包括“多吃梨可以治疗咳嗽”这种我们容易信以为真、随手转发的生活类“流言”。
难道我们不想知道事实吗?可对于类似说法,我们一般都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
究其原因,就是“权威声音”的缺位。
如何放大“权威”的声音?这需要互联网、新媒体的赋能。
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互联网逐渐成为大家获取信息、解答疑惑的主要途径,也意味着利用互联网普及科学知识大有可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专业人士在自媒体平台及时答疑释惑,帮助大家理性认识病毒、科学防疫。
这启发我们,转变科普理念,多从公众需求出发,让权威的声音及时抵达更多人,才能让科学跑在流言前面,以正视听。
当科普渠道日益多元、科普产品更趋丰富,我们定能扬起科学之帆,到达理性、理智的彼岸。
把科学素养装进行囊,需要从娃娃抓起培养科学精神。
“很多孩子的想象力非常好,但是更多孩子的想象力甚至没有达到我们科技发展的水平。
”这是2020中国科幻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威海紫光实验学校校长李凌的发声。
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许能掌握一道数学题几种解题技巧,但只是把华罗庚的“统筹”思想当作故事来听;一位初二学生能默写出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却不知道植物学家钟扬在青藏高原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收集4000多万颗种子的故事。
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解读
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解读摘要:一、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背景与意义二、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主要内容三、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实施与推进四、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成效与展望正文:一、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政府制定了《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旨在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水平。
二、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主要内容《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明确了公民科学素质的定义和目标,即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公民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
2.提出了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学校科学教育、拓展校外科学教育、加强科学普及和传播等工作。
3.强调了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共同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4.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师资培训等,以保障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顺利实施。
三、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实施与推进自《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普及了科学基础知识和方法。
2.校外科学教育场所逐步增多,丰富了公民科学素质教育资源。
3.科学普及活动广泛开展,提高了公民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
4.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成效与展望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明显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仍有一定差距,需要继续加强。
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深入实施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全民科学素养基准
全民科学素养基准科学素养是全民共同追求的目标,它涉及到人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只有全民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从基准出发,而全民科学素养基准就是全社会普遍认可的科学素养水平标准。
它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旨在为全民提供一个科学素养的参考框架,以推动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
全民科学素养基准首先要求我们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我们需要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以及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全民科学素养基准要求我们具备科学思维的能力。
科学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结合,能够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科学思维强调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全民科学素养基准还要求我们具备科学实践的能力。
科学实践是指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探索自然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增加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民科学素养基准强调科学伦理的重要性。
科学伦理是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我们遵守科学道德、尊重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保护科学研究的公正性和可信度,维护科学的声誉和形象。
全民科学素养基准的提出和推广,对于促进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科学,增强科学意识,提高科学素养水平,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幸福生活做出积极贡献。
在实现全民科学素养基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关注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加强科学普及的力度,提升科学传播的能力。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全民科学素养的目标,推动科学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要点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要点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是指公民在科学领域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品德的基本要求,是公民科学素质的核心标准。
下面是《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要点:一、科学知识素质:1.掌握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理,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知识的构建方式。
2.理解和掌握物质、能量、信息等基本科学概念,具备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
3.了解现代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和重大科学发现,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二、科学思维能力:1.具备系统思维能力,能够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具备科学抽象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2.具备假设和预测能力,能够提出科学假设并进行推理,预测实验结果和现象。
3.具备实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善于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能够判断数据的可信性和科学性。
三、科学实践能力:1.具备科学探究能力,能够提出科学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进行科学实证和验证。
2.具备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能够利用各种工具和渠道获取和分析科学信息,了解科学的最新进展。
3.具备创新和创造能力,能够提出新的科学理论、观点和实验方法,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四、科学伦理和价值观:1.具备科学伦理意识,遵守科学实践的规范和法律法规,尊重科学家的劳动成果和权益。
2.具备科学合作和交流的精神,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讨论,分享和交流科学思想和成果。
3.具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了解科学技术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文化素养:1.具备科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能够从科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科学的认知和思维习惯。
2.具备科学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生动和准确的语言表达科学观点和见解,与他人交流科学思想和知识。
3.具备科学文化素养,能够欣赏和理解科学的历史、哲学、社会和艺术背景,了解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和互动。
六、创新创造和科技创业素质:1.具备创新和创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发现问题和挑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是国家教育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科技协会联合编制的一项重要文献,于2006年正式发布。
该基准旨在指导全国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推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和全面提升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
该基准分别对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指导,以下为简要介绍:
小学阶段:
1. 感受科学的神奇魅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了解周围事物的物质组成和性质、它们的相互作用与变化;
3. 培养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锻炼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4. 具备基本的科技素养,了解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工具。
初中阶段:
1. 熟练应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2. 掌握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技能,了解科技创新的过程与方法;
3. 培养科学探究、实验与研究的能力,学会运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意识,了解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2. 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性的科学研究项目,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3. 熟悉科学方法和科研流程,了解专业领域的科研和评估制度,具备科研论文写作和演示的能力;
4. 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了解全球科技及技术转移与应用的相关政策和法律。
作为全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可视为中国公民全面
发展、素质提升的基石,其意义深远。
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都应该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其落实。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基本认识问题
作者: 马来平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
出版物刊名: 贵州社会科学
页码: 4-10页
主题词: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四科两能力;基本认识
摘要:备受关注、正在起草中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宗旨在于为中国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科学素质画一条底线,《基准》按照《纲要》要求,将努力体现“以能力为科学素质核心”的意图。
《基准》内容的选择原则是:与老百姓生活生产关系最密切、当前社会发展最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关键。
据此,《基准》最终选择了物质与能量、环境与生态、生命与健康、个体与社会、信息与交往、认识与方法六个领域,并就如何呈现“四科”(即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与“两能力”(即一定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以及如何与监测评估相衔接等方面作出了较为周密的安排。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科普讲解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科普讲解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科普讲解指南科学素质,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可实际上就像我们生活里的柴米油盐,到处都用得上。
这科学素质基准啊,就像是给咱公民科学知识画了个像,告诉咱们大概得懂些啥。
咱先说这科学知识里的自然科学部分。
就像咱们了解四季更替,那可不是啥神仙魔法,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还斜着个身子造成的。
这就好比一个烤红薯,你得把它翻翻面,各个部分才能受热均匀,地球也是这样,不同地方受太阳光照的角度和时间不一样,就有了四季。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那南北半球季节咋还相反呢?嘿,这就像两个人面对面站着,你的左边就是他的右边,地球的南北半球也是这个理儿。
懂了这个,再看那些关于气候变化的新闻,心里就有底儿了。
再讲讲科学探究方法。
这就像破案一样,科学家们发现个现象,就跟警察看到了犯罪现场似的。
他们得提出假设,就像警察猜这个案子可能是咋回事儿。
然后收集证据,这证据就像是破案的关键线索。
科学家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不就跟警察到处找线索一样嘛。
最后得出结论,要是证据不支持假设,那就得重新来。
咱普通人在生活里也能用这方法。
比如说家里的电器坏了,咱先猜猜可能是哪出问题了,然后检查检查线路啥的,看看能不能找到毛病,这就是在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呢。
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也很重要啊。
科学发展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你看现在的互联网,就像一张超级大的蜘蛛网,把全世界的人都连起来了。
这互联网就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它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是娱乐方式。
以前咱们想找个人,得写信或者跑老远,现在呢,手机一点,消息就发出去了。
可是这互联网也有它的问题,就像蜘蛛网有时候也会缠住小虫子一样,互联网上也有虚假信息。
咱们得学会分辨,这就要求咱们有一定的科学素质。
还有那数学和逻辑思维。
数学可不是只在课堂上有用,在生活里到处都是。
去菜市场买菜,算账的时候就是数学在发挥作用。
逻辑思维呢,就像是给我们的脑子安了个导航。
比如说安排一天的行程,先干啥后干啥,怎样最有效率,这都得靠逻辑思维。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是指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中国公民应具备的科学知识、
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素养标准。
作为一个具有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国家,中国正努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科学知识
首先,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要求具备基础的科学知识。
这包括物理、化学、
生物、地理、天文等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公民应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备解决科学问题和分析科学现象的基本能力。
科学态度
其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还要求具备科学态度。
这包括对科学的尊重和敬畏,对科学事实和证据的认可和接受,以及对科学方法的认同和信任。
公民应具备批判思维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不盲目相信传闻和谣言,注重科学道德和诚信。
科学方法
最后,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也要求具备科学方法。
这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假设等科学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公民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全民
科学素质提升的基础。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中国公民将更加自信、理性和独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解读
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解读一、引言公民科学素质是指公民在科学领域中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旨在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促进公民参与科学活动,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
二、知识篇1. 科学基础知识公民应具备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科学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这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
2. 科学研究方法公民应具备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归纳、演绎等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科学论文撰写等科学研究方法。
3. 科学伦理道德公民应具备科学伦理和科学道德的基本常识和原则,了解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包括真实性、诚信性、公正性、尊重他人做出的贡献等。
三、能力篇1. 科学思维能力公民应具备科学思维能力,即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能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推理和判断,并且能够将科学思维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2. 科学信息获取能力公民应具备科学信息获取能力,包括从多种渠道获取科学信息的能力,选择权威、准确、真实的科学信息源,评估和判断科学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3. 科学沟通能力公民应具备科学沟通能力,具备将科学知识和科学观点以简练、准确、易懂的方式传达给他人的能力,能够与他人交流和讨论科学问题,参与科学团队合作。
四、态度篇1. 科学兴趣与好奇心公民应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主动关注科学进展,积极参与科学活动,不断拓宽自己的科学视野。
2. 科学批判性思维公民应培养科学批判性思维,具备对科学观点和结论进行评估与判断的能力,不盲从、不迷信,保持科学思考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3. 科学公民责任公民应当担负起科学公民的责任,积极关注和参与科学政策制定和科学决策,发挥自身在科学领域的积极作用,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
五、结语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公民对科学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公民的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推动科学事业的繁荣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2006年03月21日(2006~2010~2020年)(国务院2006年2月6日发布)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制定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
一、前言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有关调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
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
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
地谷养形、固本培元,方为提升免疫力之道
地谷养形、固本培元,方为提升免疫力之道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健康理念也在发生着转变。
不施农药化肥的天然有机植物,富含营养,含有《黄帝内经》所讲的五行之气,可以养人五脏六腑,固本培元,补充人体正气,方为健康之道。
标签:五行;有机;健康;元气;养生引言《华严经》有偈云:“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在浩瀚精深的古圣经典中,有千古一句,堪称国学养生智慧之神髓:“天德養神,地谷养形。
”宇宙大道有一种道光德能(天德能量),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滋养着世间万物的精神系统(灵魂系统);而苍茫大地则以自然的能量孕育出纷繁多样的草本植物,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芸芸众生的肉身形体。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
一草一天堂,一笑一尘缘。
万万不可小看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它们都具足了天地之间所有的能量与信息。
这些草本植物的佼佼者,在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被命名为“五谷”。
所谓地谷,即大地长出来的五谷杂粮。
一、先贤古典中医的食疗养生相关理论何为“健康”?健康应依循怎样的不二法门?此原则与标准,即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宇宙规律,遵循则健康,违背则患病。
从养生的角度讲,能引导人们走出身心健康的困境。
我们可以找到指导生活的方法,也可以发现慰藉心灵的途径。
俗话叫“人活一口气”,此言隐藏健康的巨大秘密。
后天之气,先天不足,后天可补。
如何补?从米里补。
米的繁体为“氣”,下面有“米”字。
此“米”既非大米,也非小米,此为造字符号,“十”字加四点,即来自四面八方的五谷杂粮。
所谓后天之气,人出生后摄入饮食营养,通过脾胃通道消化吸收,再转化成可被人体利用的精微物质,最后进入全身各处。
精微物质乃西医称谓,中国古人则一字以蔽之:气。
“气”有不同层面,不同含义。
先天之精加以补充,也可成为后天之精,故称先天不足,后天可补。
补充之道,在国学经典中有诸多详细记载。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旨在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的行动计划。
其于2016年正式发布,并于2017年实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已经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至关重要。
为了响应国家“兴国重器、强国教育”的号召,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国政府于2016年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
该计划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全面和有针对性的推进,促进全民的科学素质的持续提高。
二、行动纲要内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推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普活动的开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2.加强科学教育的普及和推广,提高中小学校科学课程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
3.促进科技创新,支持科研机构和产业的合作发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实力。
4.加强科技资源的管理和维护,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5.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共享和交流,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三、实施效果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实施以来,通过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科学创新等多个方面的推广,全民的科学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科学文化建设和科技创新水平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教育方面,中小学校的科学课程得到了改进和提高,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科学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展望未来未来的科学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计划,以提高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科学教育的全面发展和科研机构和产业的合作发展为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
综上所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是中国政府为改善全社会的科技素质而提出的一项行动计划。
通过系统、全面和有针对性的推进,已经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未来的中国将在科技创新和科学素质的提高上走在世界前沿,为国家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进一步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营造科技创新普及氛围,充分调动我市科普爱好者的积极性,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理念,营造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激发全社会科普创新的热情,促进科普创新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汕尾市科学技术局拟于2021年6月15日左右举办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汕尾市选拔赛(以下简称“大赛”),选拔优秀科普讲解人才参加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
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二、活动组织(一)大赛组织单位主办单位:汕尾市科学技术局承办单位:汕尾市前瞻高等理工研究院(二)大赛组织大赛设大赛组委会,下设评审专家组、宣传报道组、外协组,组委会具体工作由承办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三、参赛条件、报名要求(一)参赛人员热爱科普工作,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和科普讲解技能的高校科研院所在职在读人员、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工作者(技工人员)、中小学生、科技场馆和科普基地从业人员及相关科普爱好者。
(二)报名与分组1.报名。
采取选拔推荐报名与网络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选手可填写《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汕尾市选拔赛选手报名表》,应在6月10日前完成,发至指定组委会邮箱。
时间:2021年5月18日—2021年6月10日。
2.分组。
根据选手来源分科学知识普及类和科研成果展示类两个类别,科学知识普及类设综合组(科技场馆、科普基地等)和中小学生组。
科研成果展示类设高校科研院所组和高新技术企业组。
比赛分组分开进行,比赛内容略有不同。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26条基准课程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26条基准课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概述中国公民科学素质26条基准课程是国家制定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教育标准之一。
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解读
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解读摘要:一、引言二、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背景与意义三、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主要内容1.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2.目标和期限3.主要任务4.重点人群和区域四、实施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2.加大投入力度3.健全政策法规4.加强队伍建设5.营造良好氛围五、总结正文:【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对《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进行解读,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纲要的背景、意义及其主要内容。
【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背景与意义】《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是在全球范围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
它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主要内容】1.【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纲要强调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认为公民科学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目标和期限】纲要明确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目标和期限,到202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到2035年,达到20%。
3.【主要任务】纲要提出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主要任务,包括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等。
4.【重点人群和区域】纲要强调了重点人群和区域,如青少年、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等,要加大科学素质教育的力度,确保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实施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纲要的贯彻落实。
2.【加大投入力度】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公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所需的经费,支持科普事业发展。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1.引言1.1 概述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在当今社会中,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公民,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是不可或缺的。
自然科学知识使我们能够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而社会科学知识则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背景和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自然科学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挑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社会科学知识的背景和重要性。
社会科学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了解社会科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的本质。
同时,社会科学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思维和判断力,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文章的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强调它们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的价值。
通过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理解和应对现实问题,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幸福作出贡献。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引起公众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视,并鼓励个人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科学素质。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具备科学素质的中国公民,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内容结构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进行概述。
这部分将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及相关背景信息。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部分将包括背景介绍和重要性及应用两个小节。
在背景介绍部分,将探讨自然科学知识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的地位和意义。
重要性及应用部分将详细介绍自然科学知识对于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目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指导思想公民应当具备的科学学/广义科学观素质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数学科学基本素质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自然科学基本素质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生命科学基本素质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社会科学基本素质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思维科学基本素质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哲学科学基本素质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工程技术基本素质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发展学/科学发展观素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CHINESE CITIZENS SCIENCE QUALITY BENCHMARK当今时代已经充分显示了恩格斯130年前在《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中的预言“未来的、不再为这些困难和障碍所妨碍的历史时期,将有空前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成果”。
“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各国迎接21世纪全球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挑战的重要举措,编制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49计划)》配套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已经成为国内外同行十分瞩目的大事。
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指导思想从理念上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应当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具有广阔视域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为指导,应当充分借鉴美国“2061计划”为先导的发达国家科学素质教育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应当认同世纪之交的“首届世界科学大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最新倡导的广义科学观念。
从结构上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内容应当包括科学学(广义科学观)素质、数学科学素质、自然科学素质、生命科学素质、社会科学素质、思维科学素质、哲学科学素质、工程技术素质和发展学(科学发展观)素质。
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先后都从不同角度强调过“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科教兴国,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在内”。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专门探讨了科学视域问题,并做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明确结论。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全文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全文为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推动科学文化进步,加强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法律和规划,制定本基准。
第二章基本原则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实施,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二)坚持科学立法、科学管理、科学评价。
(三)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创新驱动、自主创新、开放创新。
(五)坚持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协调发展。
第三章基本要求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实施,应当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一)具有科学思维能力,能够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具有科学知识和科技文化素养,了解科学发展和科技成果。
(三)具有科学实践能力,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和实地调查。
(四)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观念,遵守科学规律和伦理准则。
(五)具有科学创新能力,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性研究。
第四章基本内容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实施,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科学思维能力:具有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合作思维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和常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科学知识和科技文化素养: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科技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
(三)科学实践能力:具有实验、观察和实地调查的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
(四)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观念:遵守科学规律和伦理准则,具有诚信、负责、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五)科学创新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创新性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
第五章实施机制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实施,应当建立健全的机制,包括以下方面:(一)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和标准,保障公民科学素质的实现和发展。
(二)加强科学教育和科技普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知识水平。
(三)加强科学研究和创新,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科学道德和伦理教育,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道德观念和精神素质。
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
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法规类别】科技人员【发文字号】国科发政[2016]112号【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a04【发布日期】2016.04.18【实施日期】2016.04.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R12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国科发政〔2016〕1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党委宣传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党委宣传部,中央、国务院各部门、直属机构,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各人民团体: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等确定的科普工作任务,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科技部、财政部、中央宣传部牵头,中央组织部等20个部门参加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建立《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和全国科普统计工作,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
经组织专家研究,在部分省(市)试点测评,并广泛征求部门、地方和社会各界意见,在形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制定了《基准》(电子版可从科技部门户网站等下载),现予印发。
请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党政机关干部、工人、农民,科技、教育工作者,城乡劳动者、部队官兵、学生、社会各界人士等学习;各级党政机关、科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学校、部队、社会团体等要组织《基准》学习和培训活动;新闻媒体、网站要对《基准》进行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形成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科技部中央宣传部2016年4月18日附件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是指中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制定说明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是指中国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标准。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三项科普工作任务。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民科学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国办发〔2011〕29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建设的任务,指出要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明确由科技部、财政部、中央宣传部牵头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
《实施方案》印发以来,科技部组织力量研究起草了《基准(征求意见稿)》,并于2013年在部分省(市)开展了试点调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理论研究和试点测评的基础上,通过三轮大范围20多次的讨论论证,邀请各领域专家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基准(征求意见三稿)》,并于2014年印发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征求意见,
进行了认真修改完善。
此后,邀请国内各行业领域权威专家成立了《基准》制定专家咨询委员会。
在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下,对《基准(征求意见三稿)》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