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15、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第【1】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4、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疑激趣1、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请你读课文后想一想,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为什么说它是“金色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全文,读后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2、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
学生可根据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想想按什么顺序给文章分成哪几部分。
教师要把作者围绕着“两救”这个特点明确地告诉学生。
板书:照顾病号──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
让学生自己读书,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三、绘形悟神1、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满脸的皱纹”足以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
“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
说明在长征路上老班长为革命十分操劳。
2、老班长这种崇高的品质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出来找出描写老班长语言、动作、神态的相关句子。
第二课时一、绘形悟神1、继续上堂课的交流从描写老班长语言、动作、神态的相关句子中体会到老班长怎样的高贵品质。
反馈。
2、这篇文章除了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外,还通过“我”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衬托老班长的内心。
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及教案反思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及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事件和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事件和背景。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深层次的含义。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金色的鱼钩》。
(2)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感悟。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人物、事件和背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1)通过朗读、回答问题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2. 课后评价:(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导。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设计方面:(1)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 教学方法方面:(1)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
(2)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评析与反思(精选14篇)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评析与反思(精选14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评析与反思篇1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班级下册第6单元。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英雄,教材选编了5篇课文通过不同的角度呈现了英雄的事迹。
本篇文章是其次篇课文,以叙事为主,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1位炊事班长牢记党的嘱托,为照看3个生病的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和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描写,突出了人物的共性特点,指导同学阅读理解时,应把其作为重点。
同时本篇课文较长,应当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同学的阅读速度,提升同学的阅读力量。
学情分析:1.在学习英雄这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时,我对同学进行了调查,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英雄?我发觉同学对于英雄的熟悉仅局限于只有做出惊天动地业绩的人才是英雄的层面。
针对同学思想上的缺憾,我想在《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教学中赐予同学必要的指导,使同学对英雄的含义能有更深、更广的理解。
2.本篇文章发生的年月离同学的生活年月有肯定的距离,老班长的所作所为对于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同学来说可能无法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我设置了特定的问题情境,以指导同学朗读为主,使同学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教学设想:1.本篇课文内容较长,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这样内容显得零乱,使同学抓不住课文的重点,同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肯定的障碍。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实行抓重点字、找重点句的方法指导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到对全文的理解,同时指导同学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
既有共性的张扬又有多元化的比较和理解。
2.同时我设置了一条主线贯穿于全文:接受任务——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做鱼钩)——发觉隐秘——永久离去,以老班长的角度展现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同学沿着这条线逐步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与反思
教案名称: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与反思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金色的鱼钩》的故事情节,理解老班长牺牲自己、奉献他人的精神。
2.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内容:第一章:课文导入1.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金色的鱼钩》,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金色鱼钩的联想和疑问。
第二章:阅读理解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会查找字典,提高词汇量。
第三章:故事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老班长的人物形象,讨论他的品质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第四章:情感体验1. 教师引导学生从情感角度体验课文,感受老班长牺牲自己、奉献他人的精神。
2.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3.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第五章:写作练习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我眼中的金色鱼钩”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 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全班交流,互相评价、学习。
教学反思:本章教案设计以阅读理解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案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注重课堂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
第六章:课堂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从网上或书籍中收集与金色鱼钩相关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2. 学生了解金色鱼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拓宽知识面。
3. 讨论金色鱼钩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第七章:分组活动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老班长、小战士等)。
统编版教材《金色的鱼钩》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统编版教材《金色的鱼钩》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从语文知识的角度来看,课文中有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描写,这些描写有助于刻画老班长的形象。
例如,“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通过外貌描写,让读者初步感受到老班长历经岁月的沧桑,为后文他坚韧不拔地照顾小战士们埋下伏笔。
同时,文中还有很多生动的细节描写,如“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老班长为了让小战士们能吃到鱼,自己默默忍受饥饿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词,如“颧、鬓”等。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通过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老班长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体会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老班长的人物形象,体会他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通过对老班长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伟大精神。
例如,文中老班长说:“小梁,说真的,弄点吃的不容易啊。
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
为了弄一点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从这段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老班长为了让小战士们能吃上食物,不辞辛劳,体现了他舍己为人的品质。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及教案反思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及教案反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1.2 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一部反映红军长征时期的小说,讲述了一位红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守信念,为部队筹集食物的故事。
2.2 学情分析学生对红军长征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故事中的细节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3.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3 讨论分析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含义。
3.4 情感体验通过小组分享和个人反思,让学生体会故事中红军战士的坚定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献身精神。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讨论参与和情感体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2 评价方法通过小组评分、个人反思和教师点评,多角度评估学生的表现。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5.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建议。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学材料准备《金色的鱼钩》的故事文本、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讨论问题列表、评价标准等。
6.2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教学辅助工具。
6.3 教学环境确保教室环境安静、整洁,座位编排便于学生交流和讨论。
第七章:教学实施7.1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简介《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背景。
分发故事文本,让学生阅读。
学生汇报阅读理解,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讨论。
小组合作,探讨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个人反思,思考故事对自身的启示。
7.2 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金色的鱼钩》的故事概述。
选择一个故事中的角色,写一篇关于该角色的分析。
小学语文_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板书:金色的鱼钩二、整体感知,领悟情感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2.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3.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4、指导学生写好“稞”。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一)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板书:老班长)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读出这种感受)(2)“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带着这种感受读)(3)“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指导学生理解: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
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读出你的感受。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第【1】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阅读课文,文中作者通过对老班长外表的描写,和以“我”的言行、神态作烘托,揭示了老班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教学时可打破“顺着课文次序逐段阅读”的陈规,试用“幅集跳跃法”进行教学,从课题入手,先把学生引到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体会“金色”的含义,抓住文章的中心。
然后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分别找出描写老班长的外貌、神态、行动和语言的词句,并通过这些词句来分析、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
一、从外貌体会中心“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仅从这过早憔悴衰老的外表,就能体会到他为革命是怎样的操劳。
他“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呢”。
外表的“瘦”,清晰地反映出他内心为病号的担忧和焦虑。
这正是他对战友、对党的高度忠诚和满腔热爱的写照。
二、从行为体会内心老班长为了钓鱼,“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钓”;为了鱼饵,“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夜寻野草,还须“一棵一棵地摸”。
这一连串感人肺腑的行为,不难让人体会到老班长钓鱼的辛苦、艰难。
他分明是用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三、从神情体会内心“他……嚼着风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那种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反映了老班长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为病号吃苦,为革命受难的高贵品质。
病号不吃,老班长“皱起眉头”;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
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映衬,把他为谁忧悉、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四、从语言体会内心“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诉别人。
”老班长意在稳定小病号的情绪,保护他们的身体,坚持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第【1】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材说明】《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想象、朗读,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感受老班长的高尚品质,让学生受到爱党爱人民的教育,从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练习快速阅读,知道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热爱党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前准备】了解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一、导课激趣1、师:同学们喜欢钓鱼吗?哪位同学能把鱼钩画出来?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金色的鱼钩》,板题。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了,谁能回答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4、指名回答,师板画鱼钩。
二、品重点语句,悟文章真情1、这样的鱼钩容易钓到鱼吗?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鱼难钓?指导朗读15自然段(语速要慢,读出老班长沉重的语气。
)2、老班长自己喝不喝鱼汤?从哪些句子看出?指导朗读第八自然段,重点指导“硬咽”,表情要皱起眉头,做艰难吞咽的动作。
3、当“我”看到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头时,心里有什么感受呢?重点朗读“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体会“我”的难受心情。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评析与反思
设计评价策略,关注学生表现
观察学生表现
在课堂上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 注意他们在听讲、思考、讨论和
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表现。
设计评价任务
针对教学目标,设计能够反映学生 理解程度和技能水平的评价任务, 如简答题、分析题、实践操作等。
制定评价标准
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价任务,制定相 应的评价标准,明确优秀、良好、 一般和待提高等不同等级的表现特 征。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评析 与反思
汇报人: 2024-01-01
contents
目录
• 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团队合作 •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01
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概述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讲述红军过草地时,老班长接受任务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的 故事。
们的全面发展。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 过程和成果,发现自己的 优点和不足,并制定改进 计划。
组织学生互评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 习,提高他们的评价能力 和合作意识。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将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的 结果及时反馈给他们,让 他们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 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对《金色的鱼钩》的教材进行深入解读,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 容和教学重点难点。
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为教学设计提供 依据。
教学策略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如情境创设、问题引 导、合作学习等。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_15、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常规听评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二、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4、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三、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五、教学准备:课件、关于长征的相关资料1.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看几张图片,(出示长征系列图片),想一想: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学生回答师:不错,就是长征!【出示长征的背景资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
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中央红军长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人。
2.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教师:昨天老师要求大家预习这篇课文,现在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金色的鱼钩》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金色的鱼钩》教案及反思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学会尊敬老人,关爱弱势群体。
(3)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珍惜现在的生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老人、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分析主人公的品质和内心世界。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课文内容。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生字词和学习难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2)分析主人公的品质,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的优点。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感线索。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学生写一篇关于课文人物的作文,培养写作能力。
《金色的鱼钩》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金色的鱼钩》小学语文教案设计《金色的鱼钩》教案一、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过草地途中。
课文生动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在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多篇关于革命英雄事迹的文章,对于红军长征这一历史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同时,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理解方法,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品质等。
然而,这篇课文独特之处在于它通过一个小小的鱼钩,展现出深刻的革命情感和伟大的精神内涵,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词,如“颧、鬓、稞”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老班长的关键语句,深入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例如,“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通过外貌描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老班长历经岁月和战争的沧桑,他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金色的鱼钩”的象征意义。
文章围绕“鱼钩”展开故事,鱼钩虽然是生锈的,但它却象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精神,是这种精神的载体。
2.教学难点理解老班长在生命垂危之际,为什么始终不肯吃鱼。
这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老班长的内心世界,从他的革命信念、对战士的关爱等多方面去体会,老班长深知食物对于战士们走出草地的重要性,他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自己默默承受饥饿和死亡的威胁。
小学语文15-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要讲的课题是什么?生:“金色的鱼钩”。
师:啊,今天讲一个小东西,(板书“鱼钩”)什么东西?生:鱼钩。
师:你们同意我这句话吗?生:不同意。
师:这么小的东西(做一个手势),怎么不同意?生:虽然这个鱼钩体积很小,但在课文里,没有它,就不能钩上鱼,小红军就吃不上东西,所以它关系到生命。
师:很好,你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了。
生:虽然这个鱼钩很小,但是它的意义是重大的。
生:平常的鱼钩是钓鱼用的,而这个鱼钩,还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师:说得真好,蕴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生:虽然这个鱼钩是很小的,但是代表着老班长的一种高贵的品质。
师:很好,大家从一个小鱼钩里看到了那么大的意义,说明大家很会学习。
因为它有很大的意义,蕴含着感人的故事,代表着一个人伟大的精神,所以课文上说它是什么鱼钩?生:金色的鱼钩。
师:(在板书“鱼钩”前加“金色的”)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要带着赞颂和仰慕的情感来读,开始。
生:“金色的鱼钩”。
二、整体感知课文师:好,我看你们已经对课文的总体意义理解得很好了,但我不知道你们对课文的具体头绪把握得怎么样了?根据课文里说,进了草地不到半个月,一袋干粮就怎么样?生:吃完了,是两袋。
师:后来有一次在夜晚,老班长和小梁谈话时,老班长说过一句话“我看还有二十天才能走出这片草地”。
小学语文_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在学习本主题单元第一篇课文《再见了,亲人》时,我对学生什么是英雄进行了调查,很多学生认为只有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才是英雄。
针对学生这一情况,我想通过《金色的鱼钩》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对英雄的含义有更深更广的理解。
2、故事发生的背景与学生有一定的差距,老班长的所作所为对于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孩子来说可能是无法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要设立一些问题,指导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感悟。
在第一课时是我已经达到了以下目标:(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感知故事的大致内容,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根据课文的叙述把全文分为七个部分,每个部分用小标题来概括。
把握课堂内与众不同的声音,教师就能让自己的课堂焕发出不能预设的精彩,这时候,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要真正从心理上尊重学生,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理想,真情对话。
在课堂中学生会有很多精彩的回答,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赏识的层面上,而是要把这种精彩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并且利用这种新的资源,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这个“精彩”的世界。
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悟出了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前因后果,难能可贵的是,这是学生自发自觉地主动参与,因而生成的教育意义与教师的生硬解释有着天壤之别。
在这里,既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熟知,又要求教师敏锐地发觉问题的价值,而且一旦问题铺展开来,教师对它的动向要把握得不偏不倚,处理得恰到好处。
否则,随意把握生发点,目标不定,或指向不明,或方法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丧失语文教学的特点,造成无效的生成。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对预设的超越和发展。
教师要用敏锐的眼和智慧的心,用心捕捉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动态生成资源,并进行选择、提炼、整合、利用。
使学生能产生新的思考,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因生成这个灵动的音符而精彩纷呈!《金色的鱼钩》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编了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英雄的故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3篇2024〖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第【1】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这个感人的故事。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体会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练习运用快速阅读法,简要复述课文故事。
教学重难点:练习快速阅读,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课题,提出质疑。
师: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这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
(板书课题,生读课题)师:你来读课题。
生:金色的鱼钩(重点放在“鱼钩”上)师:为什么这么读?生:我想明白为什么用“鱼钩”做题目?师:加上自己的理解去读书,好习惯。
谁还读?生:金色的鱼钩(重点放在“金色”上)师:你读的和刚才XXX不同阿?生:我想明白为什么这鱼钩是金色的?师:看来同学们的问题真不少,你还想了解什么?预设:生: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课文围绕鱼钩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读文章,提纲契领。
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
请同学们打开书,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看一看谁最先找到答案?(生默读课文,找答案)师:透过这次的阅读,你找到了哪个问题的答案?预设:生:故事发生在长征时期,红军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师:同学们都有预习的习惯,那么你还了解到了故事的哪些资料?预设:出示时代背景师出示课件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
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理解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
师: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勾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第【1】篇〗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篇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是因为“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事迹,上面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品质,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和“金色的鱼钩”所象征的含义,本课教案设计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配乐诗朗诵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学生自学探究为主,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爱护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让学生在初读中把握课文的整体,在细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自主体会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去理解、感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整个设计的重点是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理解,同时积累素材和表达方法,通过小练笔逐步提高习作水平。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制作重点句子的PPT。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长征的、文字等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渲染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七律·长征》,配乐朗诵。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导入: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无数红军战士历尽了千难万险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征,走近一位老班长。
板书课题。
3.导思:听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设计意图:配乐朗诵诗词渲染情境,从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然过渡到本文,用探究式的提问激发学生想继续读书的强烈兴趣。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读到生字新词或优美的语句,及时用笔把它圈画下来,然后多读几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听评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二、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4、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三、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五、教学准备:课件、关于长征的相关资料1.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看几张图片,(出示长征系列图片),想一想: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学生回答师:不错,就是长征!【出示长征的背景资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
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中央红军长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人。
2.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教师:昨天老师要求大家预习这篇课文,现在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颧鬓稞搪熬哎敛疙瘩奄噎锈-------【(指名读)】(2)、认读下列词语: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指读---男女分读—齐读】2、检测练习《新课堂》第37页,第一、二大题。
要求:仔细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书写要认真,字迹要工整。
3、教师巡视指导,选取典型作业,集体订正。
(提醒抓紧时间)1、【出示】结合课前对课文的预习,想一想: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⑵、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品质?2、指名回答问题,其他人补充。
-------------------教师相机出示。
四、再读课文,重点赏析:过渡:看来大家课前的预习完成的比较好,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来体会这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自学指导一】教师:因为课文内容比较多,采用默读是较好的读书方法。
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找到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用横线画下来。
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生默读课文画句子,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2、第一处:“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3、①大家读一读,发现了什么?是啊,一个快四十的人怎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呢?②你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③小结:多么平凡朴素的一位红军战士啊!3、第二处:老班长虽然痩得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教师:老班长不饿吗?(饿)是呀,他都饿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的陷了下去,为什么还在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生回答)1、【课件出示】“合不拢眼、喜出望外、皱起眉头、皱纹舒展、露出笑意”小组合作讨论:这几个词语是描写老班长的什么的?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从课文中找到这些词语,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3、指名代表发言。
预设(三)感受其他描写(动作、语言),加深体会【出示自学指导三】--------故事中还有许多让人感动的地方,把让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动情地读一读,再来感受老班长这份深深的爱。
-课堂预设--------预设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为什么让你感动?(生回答)草根和鱼骨头好吃吗?咽在喉咙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那老班长为什么不喝鱼汤吃野菜呢?是啊,我们和你一样体会到了老班长为别人着想的可贵品质。
你能用通过朗读把“我”的心情和感受表达出来吗?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感动。
①当时已经发现了秘密的“我”,能喝下这碗鱼汤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出示“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②老班长又是怎么劝我的?(出示老班长的语言描写:怎么了?……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重点体会:最后这句话,以及“严厉地”,暗示小梁,要他记牢“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从中感受老班长崇高的牺牲精神。
感受老班长的心情读老班长的语言描写。
③我明白老班长的苦心,即便是我喝下鱼汤“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千斤重”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千斤重的心情读出来吗?①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②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是啊,当生命垂危的时候,老班长竟然想到的还是3个小战士。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真是一个好战士啊!③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
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什么?(复述板书: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尽职尽责)五、品味“金色”,升华主题过渡: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
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课件出示】1.小组讨论为什么是金色鱼钩?2.全班交流,评价并补充。
3.4、齐唱歌曲《少先队队歌》,升华主题教师:同学们,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为实现共产主义时刻准备着。
现在,让我们用一首歌来向千千万万向老班长一样的革命先辈致敬。
全体起立---------配乐齐唱《少先队队歌》。
六、总结写法,回顾课文这篇课文运用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塑造了(老班长)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赞扬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七、作业1、把课文里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推荐阅读: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下可以读一读以下故事:《七根火柴》《倔强的小红军》《军需处长》《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15、金色的鱼钩》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英雄,教材选编了4篇课文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英雄的事迹。
本篇文章是第二篇课文,以叙事为主,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1位炊事班长牢记党的嘱托,为照顾3个生病的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和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时,应把其作为重点。
同时本篇课文较长,应该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学习英雄这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再见了,亲人》时,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英雄?我发现学生对于英雄的认识仅局限于只有做出惊天动地业绩的人才是英雄的层面。
针对学生思想上的缺憾,我想在《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教学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对英雄的含义能有更深、更广的理解。
本篇文章发生的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有一定的距离,老班长的所作所为对于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学生来说可能无法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我设置了特定的问题情境,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15、金色的鱼钩》效果分析一、图片导入,情景渲染1、请同学们认真地看几幅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图片,说说看后你有什么感受?(通过看图片,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并为学习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2、引入:在长征途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太多太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草地,继续去感受那动人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2、检测练习《新课堂》第37页,第一、二大题。
要求:仔细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书写要认真,字迹要工整。
3、教师巡视指导,选取典型作业,集体订正。
(提醒抓紧时间)三、课文主要内容预习检测:1、【出示】结合课前对课文的预习,想一想: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⑵、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品质?2、指名回答问题,其他人补充。
(通过对课前预习情况的了解,及时调整学习过程中的个别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四、再读课文,重点赏析:(一)抓住老班长的外貌描写,体会老班长的形象(二)抓住老班长的神态描写,体会老班长的形象(三)感受其他描写(动作、语言),加深体会(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