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主流的六大制造工艺

汽车内饰主流的六大制造工艺
汽车内饰主流的六大制造工艺

汽车内饰主流的六大制造工艺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对汽车内饰的精致性、舒适性和豪华性要求越来越高。而满足用户对汽车内饰的要求,更离不开汽车内饰的各种制造工艺。为此,今天小编针对当前汽车内饰的主流制造工艺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一、搪塑成型

1.什么是搪塑成型

搪塑成型,又称旋转成型,主要用于制作软质仪表板和门护板的表皮。该技术起源于日本,在21世纪初才开始引进国内的,最初只在少数合资企业中得到应用,直到近几年才在国内的自主品牌中开始逐步应用。

2.优点与缺点

优点: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有着丰富的设计和生产经验,表皮的花纹不仅清晰、美观,而且一致性非常好。可以设计出比较复杂的型面特征,制得的产品有良好的弹性和低收缩率。

缺点:模具的投资成本大,且寿命短(一般模具的质量保证只有2~3万次表皮寿命);设备的投资成本大;需要不断清理模具,导致辅助工时较长。

3.成型工艺原理

图搪塑工艺

先将带有表面花纹的搪塑模具加热到搪塑表皮的成型温度,然后将粉箱与搪塑模扣合,使之按设定的程序进行旋转。当粉料熔化并粘附于模具表面达到一定厚度后,脱开粉箱;接着,继续加热模具的外表面,使模具内表面的搪塑表皮得以塑化烧结;最后,快速冷却模具外表面,使表皮冷却成型。

4.搪塑成型所用的原材料

搪塑成型所用的原材料主要为PVC和TPU。PVC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且已经应用多年,有着丰富的设计和生产经验,目前主要被大多数中、低档汽车所采用TPU是21世纪初新兴的一种原材料,相对于PVC其密度更小,且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更加环保,目前已经在国外一些中、高档车型中开始应用。

5.PVC搪塑表皮的工艺缺陷及原因分析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PVC搪塑表皮还存在下表所示的工艺缺陷。

表:搪塑PVC表皮工艺缺陷表

三、模内转印(IMD)

1.模内转印概念与应用

模内转印是一种在成型过程中与装饰同步进行的工艺。通过在成型过程中对塑料部件进行装饰,减少传统成型后的装饰、在线生产存货和附加的操作步骤,从而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主要用于:仪表盘、空调面板、内饰件、车灯外壳、标志等

膜片的厚度一般为0.5mm,其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膜片上的图案可以做成木纹、金属拉丝、铝质、碳纤维、高亮和亚光等各种不同效果。由于其上有PET层保护,膜片具有很好的耐刮擦性和耐腐蚀特性,而且其图案在产品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有任何损伤。

图膜内转印的膜片结构

2.成型工艺

图膜内转印的制作工艺流程

是指将事先设计有不同花纹的膜片在合模前吸附到注塑模具的型腔表面,再将熔融状态的塑胶(一般为PC+ABS)注射到模具内,从而使膜片与塑胶融合为一体。

3.优点与缺点

优点:

1)一体成型,制程简化,降低生产/库存成本及工时,缩短产品制造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2)各类可靠性测试均为业界最高水准,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及耐久性;

3)高自动化生产,保证高良品率稳定生产;

4)采用自动印刷及环保油墨,符合环保要求;

5)可作多色印刷,如木纹丶炭纤维丶金属色系等。产品表面纹理及坑纹可同时着色。针对透明的机构件上,可做出半透的效果。具有立体的质感。

6)表面硬化(Hard Coat)处理(可达3H的铅笔硬度)具有耐磨及兼具美观等特性。缺点:

印刷图案层在产品的表面上,厚度只有几个微米,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会将印刷图案层磨损掉,也易褪色,造成表面很不美观。另外新品开发周期长、开发费用高,图案颜色无法实现小批量灵活变化也是IMR工艺无法克服的弱点。

四、模内嵌膜(INS)

1.模内嵌膜成型工艺原理

将膜片预先在成型模具中通过高压吸附形成产品外表面的形状,再经过裁边后放到产品的注塑模具中,然后与熔融状态的塑胶一起注塑成型。

图模内嵌膜的制作工艺流程

2.相比于模内转印的优势

相对于IMD工艺,INS工艺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生成更大的表面拉伸装饰。虽然增加了真空吸附和切割工装,工序较为复杂,且单件的生产成本更高,但是INS工艺省掉了膜片传送定位装置,可直接在普通的注塑机上使用。下图为两种工艺所能达到的不同表面效果对比。

模内转印及模内嵌膜技术的出现是汽车内、外饰颜色纹理设计方面的一个飞跃,它们完全突破了以往传统水转印工艺对产品颜色纹理的限制,只需要切换不同的膜片,就可以实现产品表面不同颜色纹理的搭配,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相比传统工艺,它们还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且工艺过程更加环保,产品也具有更高的耐腐蚀特性。

3.模内嵌膜所用的膜片

模内嵌膜所用的膜片与模内转印有所不同的是,其表面不是PET而是PMMA薄膜,整体厚度也是0.5mm,相比PET膜层,PMMA薄膜具有更好的耐磨及耐候特性。如下图所示:

图模内嵌膜厚度

目前,两种工艺所需的膜片还没有进行国产化,而国内主要有德国库尔兹、日本日写及韩国LG等几家公司通过进口代理的方式在国内销售。尽管如此,两种工艺在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生产以及应用已经逐渐在国内主流车型中得到普及。

五、水辅注塑

水辅注塑(WIT或WAIM)于21世纪初起源于德国,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逐步运用。它是一种在气辅注塑(GI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注塑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水辅注塑的运用也将越来越广泛。目前,已有多个在汽车门拉手中的成功应用案例。

1.水辅注塑成型工艺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为聚合物熔体注入模具型腔中;将水导入熔体中,水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流向制件的低压区域;当流水在制件中流动时,它通过置换物料而掏空厚壁截面,形成中空制件,而被置换出来的物料则用于填充制件的其余部分;当填充过程完成后,由水继续提供保压压力,解决制件在冷却过程中的体积收缩问题;待模具冷却后,排出水并取出制件。

图水辅注塑的工艺流程

2.相对于气辅注塑的优势

与气辅注塑相比,WAIM技术除了可以减小或者消除翘曲变形、避免缩痕、节约材料和降低制品的内应力之外,还可以用于生产那些壁厚更薄、更均匀且内表面更光滑的制品。另外,由于水的导热率为N2的40倍,除了普通的冷却模具外,注水会引起塑件产品的内部冷却,因此与气体相比,使用水后可将冷却时间缩短达70%,而且产品达到脱模温度的时间也要短得多。同时,水相对N2也要廉价很多。

缺点:需要精密控制,如果开始注入的熔体太少,水有可能穿透熔体进入模腔。水注射的压力必须高于熔体压力才能将熔体推到型腔末端,对表面质量要求高的注射成型不可行。

六、低压注塑

1.什么是低压注塑

低压注塑工艺是一种使用很低的注塑压力将热熔材料注入模具并快速固化的封装工艺,以热熔材料卓越的密封性和优秀的物理、化学性能来达到绝缘、耐温、抗冲击、减振、防潮、防水、防尘、耐化学腐蚀等功效,对电子元件起良好的保护作用。

2.成型工艺及应用

将表皮预先放到模具内,然后借助螺杆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的熔融状态的塑胶注射

入闭合的模腔内,再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

图低压注塑的工艺流程

低压注塑表皮所用的材料可以是布料,也可以是PVC面料。目前该工艺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门护板、立柱护板和包裹架护板等产品的生产。

3.相比于传统工艺的优势

与传统的包覆工艺相比,低压注塑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低压注塑是将表皮材料与塑料基材融为一体,不存在脱落的可能;

2)由于没有包覆工艺所必需的涂胶工序,低压注塑工艺过程更为环保;

3)低压双层注塑零件的内部结构可任意设计,表面造型的自由度相比包覆工艺更大,并且造型特征更清晰、硬朗;

4)低压注塑的生产效率更高。

鉴于以上低压注塑的特性,目前该工艺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门护板、立柱护板和包裹

架护板等产品的生产。

结论

以上所介绍的几种工艺只是当代汽车内饰制造工艺中的很少一部分,其他涉及的工艺

还包括阴模吸覆、真皮包覆、IML、高光喷涂、高光注塑和亚光电镀等工艺。

汽车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库

《汽车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试题库 一、填空 1.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__形。 2.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_加工精度_和_加工表面质量__。 3.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_珩磨_、研磨、超精加工及_抛光_等方法。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际上就是指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_工艺文件 5.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及性质的过程。 6.零件的几何(尺寸,形状,位置)精度、表面质量、物理机械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要指标。 7.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 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8.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两端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 9.零件的加工误差指越小(大),加工精度就越高(低)。 10.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高的生产率。 11.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 1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的制造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 13.零件的加工误差值越小(大),加工精度就越高(低)。 14.机械产品的质量可以概括为__实用性____、可靠性和__经济性____三个方面。 15.通过切削加工方法获得工件尺寸的方法有试切法、静调整法、_定尺寸刀具法__、主动及自动测量控制法。 16.__加工经济精度_____是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17.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形______。 18.工艺上的6σ原则是指有__99.73%_____的工件尺寸落在了 3σ范围内 19.零件的材料大致可以确定毛坯的种类,例如铸铁和青铜件多用_铸造____毛坯 20.表面残余拉应力会_加剧_ (加剧或减缓)疲劳裂纹的扩展。 21.车削加工时,主偏角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_变大__。 22.切削液的作用有_冷却___、润滑、清洗及防锈等作用。 23.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_切削__、滑擦和刻划三种作用的综合过程。 24.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等于系统频率时,会发生_共振______现象。 2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主要有_工艺过程卡片和_工序___卡片两种基本形式。 26.产品装配工艺中对“三化”程度要求是指结构的__通用化_____、_标准化___和系列化。 27.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珩磨、研磨、超精加工及抛光等方法。 28.使各种原材料主、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称为工艺。 29.衡量一个工艺是否合理,主要是从质量、效率、生产耗费三个方面去评价。 30.零件加工质量一般用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两大指标表示; 31.而加工精度包括形状精度、尺寸精度、位置精度三个方面。 32.根据误差出现的规律不同可以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33.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加工原理误差、机床的制造误差和磨损、夹具误差、刀具误差、调整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工件残余应力引起误差等 34.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___最后__形成、__间接___保证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35.采用6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约束点来限制工件的_六个自由度__,实现完全定位,称之为六点定位原理。 36.在尺寸链中,除封闭环以外,其它所有环被称之为组成环。 37.互换法的实质就是用控制零件的_ 加工误差__ 来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 38.零件的加工精度包含_ 尺寸精度__,_ 形状精度__,和_位置精度_ 三方面的内容 39.在加工过程中,若_切削刀具__、__切削速度和进给量__、加工表面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工步。 40.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与答案

第三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现代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 一、判断题答案 1.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刚性自动化阶段。错误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柔性自动化阶段)。 2. 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正确 3. 产品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错误 (零件)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 4. 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安装内,工件连同夹具在机床上所占有的相对位置。正确 5. 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错误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单元)。 6. 在切削加工时,如果同时用几把刀具加工零件的几个表面,则这种工步称作复合工步。 正确 7. 成形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错误 (轨迹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8. 加工的经济精度指以最有利的时间消耗能达到的加工精度。正确 9. 生产纲领就是生产计划。正确 10. 大量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高。错误 大量生产中(使用流水线作业,自动化程度较高,工人只需熟悉某一岗位的操作)。 11.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错误 一道工序(可有一次或几次安装)。 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改变零件形状及尺寸。正确 13. 运用多工位夹具,可减少工件安装次数,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率。正确 14. 调整法就是不断调整刀具的位置。错误 调整法(是保持到刀具与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不变)。 15. 主动测量法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正确 16. 成形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错误 (展成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 17. 在生产加工中,能达到的精度越高越好。错误 在生产加工中,(达到经济精度)即可。 二、选择题答案 1.《汽车制造工艺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汽车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 c )a. 质量,生产力,经济性 b. 产量,生产率,经济性 c. 质量,生产率,经济性 d. 质量,生产率,经济精度 2.工艺过程是()( c ) a. 在生产过程前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3515017 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 英文名称: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总学时:56 讲课学时:52 实验学时: 4 学分:3.5 适用对象:车辆工程 先修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汽车制造工艺与装备是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技术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的内容以质量、生产率及经济性为主线。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及有关教学环节的配合,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具有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专用夹具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分析机械加工过程的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机械加工规程制订的原则、方法与步骤,具有设计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专用夹具设计的初步能力;能初步分析机械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艺途径;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具有装配方法选择与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汽车制造工艺过程概论 ①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认识机械加工工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②了解汽车的生产过程;了解汽车生产的工艺过程;了解汽车及其零件生产模式和生产理念的发展。 2.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 ①掌握基准的概念和工件的安装。 ②了解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其分类方法。 ③熟练掌握工件的定位原理及几种常见的定位方式。 ④掌握常用定位元件和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 ⑤通过典型机床夹具的实例分析,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工件的机械加工质量 ①掌握机械加工质量的基本概念。 ②掌握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③掌握影响零件表面质量的因素。 ④了解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①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中的作用、制定步骤。

(完整版)汽车制造工艺流程

1.铸造 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浇灌入铸型空腔中,冷却凝固后而获得产品的生产方法。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采用铸铁制成毛坯的零件很多,约占全车重量10%左右,如气缸体、变速器箱体、转向器壳体、后桥壳体、制动鼓、各种支架等。制造铸铁件通常采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为主,并与粘结剂、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粘合强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状并能抵御高温铁水的冲刷而不会崩塌。为了在砂型内塑成与铸件形状相符的空腔,必须先用木材制成模型,称为木模。炽热的铁水冷却后体积会缩小,因此,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铸件原尺寸的基础上按收缩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应加厚。空心的铸件需要制成砂芯子和相应的芯子木模(芯盒)。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铸造也称为“翻砂”)。在制造砂型时,要考虑上下砂箱怎样分开才能把木模取出,还要考虑铁水从什么地方流入,怎样灌满空腔以便得到优质的铸件。砂型制成后,就可以浇注,也就是将铁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浇注时,铁水温度在1250—1350度,熔炼时温度更高。 2.锻造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广泛地采用锻造的加工方法。锻造分为自由锻造和模型锻造。自由锻造是将金属坯料放在铁砧上承受冲击或压力而成形的加工方法(坊间称“打铁”)。汽车的齿轮和轴等的毛坯就是用自由锻造的方法加工。模型锻造是将金属坯料放在锻模的模膛内,承受冲击或压力而成形的加工方法。模型锻造有点像面团在模子内被压成饼干形状的过程。与自由锻相比,模锻所制造的工件形状更复杂,尺寸更精确。汽车的模锻件的典型例子是:发动机连杆和曲轴、汽车前轴、转向节等。 3.冷冲压 冷冲压或板料冲压是使金属板料在冲模中承受压力而被切离或成形的加工方法。日常生活用品,女口铝锅、饭盒、脸盆等就是采用冷冲压的加工方法制成。例如制造饭盒,首先需要切出长方形并带有4个圆角的坯料(行家称为“落料”),然后用凸模将这块坯料压入凹模而成形(行家称为“拉深”)。在拉深工序,平面的板料变为盒状,其4边向上垂直弯曲,4个拐角的材料产生堆聚并可看到皱褶。采用冷冲压加工的汽车零件有:发动机油底壳,制动器底板,汽车车架以及大多数车身零件。这些零件一般都经过落料、冲孔、拉深、弯曲、翻边、修整等工序而成形。为了制造冷冲压零件,必须制备冲模。冲模通常分为2块,其中一块安装在压床上方并可上下滑动,另一块安装在压床下方并固定不动。生产时,坯料放在2块冲模之间,当上下模合拢时,冲压工序就完成了。冲压加工的生产率很高,并可制造形状复杂而且精度较高的零件. 4。焊接 焊接是将两片金属局部加热或同时加热、加压而接合在一起的加工方法。我们常见工人一手拿着面罩,另一手拿着与电线相连的焊钳和焊条的焊接方法称为手工电弧焊,这是利用电弧放电产生的高温熔化焊条和焊件,使之接合。手工电弧焊在汽车制造中应用得不多。在汽车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的是点焊。点焊适于焊接薄钢板,操作时,2个电极向2块钢板加压力使之贴合并同时使贴合点(直径为5—6甽的圆形)通电流加热熔化从而牢固接合。2块车身零件焊接时,其边缘每隔50—100甽焊接一个点,使2零件形成不连续的多点连

典型零件选材及工艺分析

典型零件选材及工艺分析 一,齿轮类 机床、汽车、拖拉机中,速度的调节和功率的传递主要靠齿轮机床、汽车和拖拉机中是一种十分重要、使用量很大的零件。 齿轮工作时的一般受力情况如下: (1)齿部承受很大的交变弯曲应力; (2)换当、启动或啮合不均匀时承受击力; (3)齿面相互滚动、滑动、并承受接触压应力。 所以,齿轮的损坏形式主要是齿的折断和齿面的剥落及过度磨损。据此,要求齿材料具有以下主要性能: (1)高的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 (2)齿面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3)齿轮心部有足够高的强度和韧性。 此外,还要求有较好的热处理工艺性,如变形小,并要求变形有一定的规律等。下面以机床和汽车、拖拉机两类齿轮为例进行分析。 (一)机床齿轮 机床中的齿轮担负着传递动力、改变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任务。一般机床中的齿轮精度大部分是7级精度(GB179-83规定,精度分12级,用1、2、3、……12表示,数字愈大者,精度愈低)。只是在他度传动机构中要求较高的精度。

机床齿轮的工作条件比起矿山机械、动力机械中的齿轮来说还属于运转平稳、负荷不大、条件较好的一类。实践证明,一般机床齿轮选用中碳钢制造,并经高频感应热处理,所得到的硬度、耐磨性、强度及韧性能满足要求,而县市频淬火具有变形小、生产率高等优点。 下面以C616机床中齿轮为例加以分析。 1、高频淬火齿轮的工工艺线 2、热处理工序的作用正火处理对锻造齿轮毛坯是必需的热处理工序,它可以使同批坯料具有相同的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并使组织均匀,消除锻造应力。对于一般齿轮,正火处理也可作为高频淬火前的最后热处理工序。 调质处理可以使齿轮具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提高齿轮心部的强度和韧性,使齿轮能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和冲击力。调质后的齿轮由于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在淬火时变形更小。 高频淬火及低温回火是赋予齿轮表面性能的关键工序,通过高频淬火提高了齿轮表 面硬度和耐磨性,并使齿轮表面有压应力存在而增强了抗疲劳破坏的能力。为了消除淬火应力,高频淬火后应进行低温回火(或自行回火),这对防止研磨裂纹的产生和提高抗冲击能力极为有利。 3、齿轮高频淬火后的变形情况齿轮高频淬火后,其变形一般表现为内孔缩小,外径不变或减小。齿轮外径与内径之比小于1.5时,内径略胀大;当齿轮有键槽时,内径向键槽方向胀大,形成椭圆形,齿间椭圆形,齿间亦稍有变形,齿形变化较小,一般表现为中间凹0.002~0.0005㎜。这些微小的变形对生产影响不大,因为一般机床用的7级精度齿轮,淬火回火后,均要经过滚光和推孔才成为成品。

汽车制造工艺学

《汽车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1.定位误差:是指由于定位的不准确的原因使工件工序基准偏离理想位置,引起工序尺寸 变化的加工误差。 2.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3.安装:工件在一道工序中通过一次装夹后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4.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机床设备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 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5.加工经济精度:是指某种加工方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 装备和使用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 6.生产纲领:生产厂家根据国家计划或用户订货和本企业的生产能力,在计划期内应生产 的汽车产品的产量和进度计划。 7.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 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8.六点定位原则:将在工件的适当位置上布置六个支撑点,相应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从而确定工件唯一确定位置的规则。 9.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及各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等参数) 与理想几何参数的接近程度。 10.表面强化:表面层由于塑性变形的结果其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从而在工 件表面形成一定深度的硬化层的现象。 11.尺寸链:在汽车等机械装备或零件加工过程中,又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 12.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工艺人员设计零件从毛坯到成品 的制造方法,是企业的产品设计数据转换为产品制造数据的一种技术。 13.无心磨削:工件不需要顶尖装夹只靠工件被加工表面放在砂轮与导轮之间用支撑板支撑 进行磨削。 14.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36页) 答:①由于工件的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引起基准不重合误差△j,b ②工件定位基准(基面)和夹具定位元件本身存在制造误差及最小配合间隙(心 轴与内控配合时),使定位基准偏离理想位置。产生基准位移误差△j,y 15.误差复映规律?(152页) 答:在车床上加工具有偏心的毛坯,毛坯一转时,工艺系统各部件也相应地产生位移切削力变化与位移变化成比例,切削力大时位移大,切削力小时位移小,所以偏 心毛坯加工后得到的表面仍然是偏心的,即毛坯误差被复映下来了,只不过误差 减小了很多,这称为误差复映规律。 16.车削加工三要素?(69页) 答:①切削速度②进给量③背吃刀量 17.在汽车零件制造中,获得零件形状的方法有哪些?(6、7页) 答:①轨迹法②成形刀具法③包络法 18.汽车产品和汽车零件的生产类型?(9页) 答:①单件生产②成批生产③大量生产 19.实现工件正确装夹的方法?(13页) 答:①找正装夹法 {a.直接找正装夹 b.划线找正装夹} ②专用机床夹具装夹法 20.展成法加工齿轮及轮齿顶预加工的方法?(103页)

汽车制造常用工艺

充电】汽车的制造工艺及过程1# 发表于2006-7-22 10:06 | 只看该作者| 倒序看帖| 打印| 使用道具 1.铸造 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浇灌入铸型空腔中,冷却凝固后而获得产品的生产方法。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采用铸铁制成毛坯的零件很多,约占全车重量10%左右,如气缸体、变速器箱体、转向器壳体、后桥壳体、制动鼓、各种支架等。制造铸铁件通常采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为主,并与粘结剂、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粘合强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状并能抵御高温铁水的冲刷而不会崩塌。为了在砂型内塑成与铸件形状相符的空腔,必须先用木材制成模型,称为木模。炽热的铁水冷却后体积会缩小,因此,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铸件原尺寸的基础上按收缩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应加厚。空心的铸件需要制成砂芯子和相应的芯子木模(芯盒)。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铸造也称为“翻砂”)。在制造砂型时,要考虑上下砂箱怎样分开才能把木模取出,还要考虑铁水从什么地方流入,怎样灌满空腔以便得到优质的铸件。砂型制成后,就可以浇注,也就是将铁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浇注时,铁水温度在1250—1350度,熔炼时温度更高。 2.锻造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广泛地采用锻造的加工方法。锻造分为自由锻造和模型锻造。自由锻造是将金属坯料放在铁砧上承受冲击或压力而成形的加工方法(坊间称“打铁”)。汽车的齿轮和轴等的毛坯就是用自由锻造的方法加工。模型锻造是将金属坯料放在锻模的模膛内,承受冲击或压力而成形的加工方法。模型锻造有点像面团在模子内被压成饼干形状的过程。与自由锻相比,模锻所制造的工件形状更复杂,尺寸更精确。汽车的模锻件的典型例子是:发动机连杆和曲轴、汽车前轴、转向节等。 3.冷冲压 冷冲压或板料冲压是使金属板料在冲模中承受压力而被切离或成形的加工方法。日常生活用品,女口铝锅、饭盒、脸盆等就是采用冷冲压的加工方法制成。例如制造饭盒,首先需要切出长方形并带有4个圆角的坯料(行家称为“落料”),然后用凸模将这块坯料压入凹模而成形(行家称为“拉深”)。在拉深工序,平面的板料变为盒状,其4边向上垂直弯曲,4个拐角的材料产生堆聚并可看到皱褶。采用冷冲压加工的汽车零件有:发动机油底壳,制动器底板,汽车车架以及大多数车身零件。这些零件一般都经过落料、冲孔、拉深、弯曲、翻边、修整等工序而成形。为了制造冷冲压零件,必须制备冲模。冲模通常分为2块,其中一块安装在压床上方并可上下滑动,另一块安装在压床下方并固定不动。生产时,坯料放在2块冲模之间,当上下模合拢时,冲压工序就完成了。冲压加工的生产率很高,并可制造形状复杂而且精度较高的零件. 已有 1 人评分 shangerli: 非常感谢热心+ 1 收藏分享00 0 好差 环滁皆山也! 回复引用举报评分TOP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一、工艺基础—概念 1、工艺 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就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与内部组织的方法。 2、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与操作方法等工艺规定(文件)。 3、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与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就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与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4、工艺参数 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与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5、工艺装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与工位器具等。 6、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她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与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7、物料清单(BOM) 用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 8、外协件明细表 填写产品中所有外协件的图号、名称与加工内容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9、外购工具明细表 填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购买的全部刀具、量具等的名称、规格与精度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0、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1、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中的各种材料按单台产品汇总填列的一种工艺文件。 12零部件转移卡 填写各装配工序零、部件图号(代号)名称规格等的一种工艺。 二、工艺基础—管理 1、工艺管理内容包括: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与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2、工艺设计过程 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与开发(产品数据)-过程设计与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生产-(持续改进)。 三、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合为四大核心技术(即四大工艺)。 1、冲压工艺 冲压就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先就是把钢板在切割机上切割出合适的大小,这个时候一般只进行冲孔、切边之类的动作,然后进入真正的冲压成形工序。每一个工件都有一个模具,只要把各种各样的模具装到冲压机床上就可以冲出各种各样的工件,模具的作用就是非常大的,模具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件的质量。 a、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压就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就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与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___全

第一章工艺规程制定的相关问题 一、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参考资料:零件图,机械制造基础 1、分析被加工零件的结构特点 被加工零件变速箱属于箱体零件。箱体零件是机器或部件的基础零件,它的作用是将有关零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使这些零件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彼此能协调工作。 对于汽车、拖拉机的箱体零件,按结构形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回转体型的壳体零件(某一轮廓线沿体内某一轴线回转而成,周向对称的物体),如差速器壳体和汽车后桥壳体等;另一类是平面型箱体零件,如气缸体、变速箱壳体等。箱体零件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尺寸较大,壁厚较薄。它需要加工的表面主要有平面和孔,且孔与平面的精度要求比较高故在加工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达到零件图上各项指标和数据的要求。

2、分析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按大张零件图逐一说明) ① 铸件应消除内应力。(进行时效处理) ② 轴线Ⅰ对Ⅱ、Ⅱ对Ⅲ、Ⅲ对Ⅳ、Ⅳ对Ⅴ、Ⅰ对Ⅴ、Ⅱ对Ⅳ(4)、Ⅰ对平面M 以及Ⅰ对平面Q 的平行度0.04。 ③ 轴线Ⅰ、Ⅱ、Ⅲ必须位于直径为0.1mm 、且分别平行于基准轴线Ⅶ(7)、 Ⅷ(8)、Ⅸ(9)的圆柱面内。 ④ 平面N 、P 的平面度0.03。 ⑤ 平面N 、P 的平行度0.04。 ⑥ 平面N 、P 对平面M 、S 的垂直度0.04。 ⑦ 轴线Ⅰ、Ⅱ、Ⅲ、Ⅳ、Ⅴ、Ⅵ(6)对平面N 、P 的垂直度0.06。 ⑧ H 向视图两定位销孔310Ga ?轴心连线与平面P 的平行度0.04。 ⑨ 轴线Ⅰ、Ⅱ、Ⅲ、Ⅳ、Ⅴ、Ⅵ(6)上的两孔之同轴度为0.02,轴线Ⅶ(7)、 Ⅷ(8)、Ⅸ(9)上的两孔之同轴度为0.05。 ⑩ 轴线Ⅰ、Ⅱ、Ⅲ上各孔的几何形状误差为其公差的一半。如第一孔 D 62?,D 按新标准应写为7H ,即03.062762+=??H ,该孔的几何形状误差为 0.015。 ? M 面两定位销孔38Ga ?、H 向视图两定位销孔310Ga ?、P 面定位销 孔38Ga ?以及P 面、N 面之定位销孔310Ga ?均由工艺保证与相连接箱体的相应 定位销孔同心。 ? 尺寸16.0160+与内壁轴线的对称度0.5。即:尺寸16.0160+的中心平面必须 位于距离为0.5mm 、且相对内壁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 所有螺孔与未注中心距公差的孔的位置度0.3。 ? 轴线Ⅰ、Ⅱ、Ⅲ、Ⅳ、Ⅴ、Ⅵ两端孔外侧未注明倒角为 451?,轴线Ⅶ、 Ⅷ、Ⅸ两端孔外侧倒角为 455.0?。 ? 所有螺孔锪 90锥孔至螺纹外径。 ? 及以下各项与图纸所写相同。

(工艺流程)典型的汽车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

汽车发动机连杆加工工艺分析 3.1 汽车发动机连杆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技术要求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主要传力部件之一,其小头经活塞销与活塞联接,大头与曲轴连杆轴颈联接.气缸燃烧室中受压缩的油气混合气体经点火燃烧后急剧膨胀,以很大的压力压向活塞顶面,连杆则将活塞所受的力传给曲轴,推动曲轴旋转。 连杆部件由连杆体,连杆盖和螺栓、螺母等组成。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连杆要承受膨胀气体交变压力和惯性力的作用,连杆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尽量减小连杆自身的重量,以减小惯性力。连杆杆身的横截面为工字形,从大头到小头尺寸逐渐变小。 为了减少磨损和便于维修,在连杆小头孔中压入青铜衬套,大头孔内衬有具有钢质基底的耐磨巴氏合金轴瓦。 为了保证发动机运转均衡,同一发动机中各连杆的质量不能相差太大。因此,在连杆部件的大、小头端设置了去不平衡质量的凸块,以便在称重后切除不平衡质量。 连杆大、小头两端面对称分布在连杆中截面的两侧。考虑到装夹、安放、搬运等要求,连杆大、小头的厚度相等。 连杆小头的顶端设有油孔,发动机工作时,依靠曲轴的高速转动,气缸体下部的润滑油可飞溅到小头顶端的油孔内,以润滑连杆小头铜衬套与活塞销之间的摆动运动副。 连杆上需进行机械加工的主要表面为:大、小头孔及其两端面,连杆体与连杆盖的结合面及连杆螺栓定位孔等.连杆总成的技术要求如下: (1)为了保证连杆大、小头孔运动副之间有良好的配合,大头孔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0.4μm,小头孔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5,表面粗糙度Ra 值应不大于0.4μm。对两孔的圆柱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头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6mm,小头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125mm。 (2)因为大、小头孔中心距的变化将会使气缸的压缩比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效率,因此要求两孔中心距公差等级为IT9。大、小头孔中心线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平行度误差会使活塞在气缸中倾斜,致使气缸壁唐攒不均匀,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曲轴的连杆轴颈磨损加剧,因此也对其平行度公差提出了要求。 (3)连杆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过大,将加剧连杆大头两端面与曲轴连杆轴颈两端面之间的磨损,甚至引起烧伤,所以必须对其提出要求。

汽车制造工艺学(整理)(精)

第一章汽车制造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1-1、机械产品常用的材料 钢板、钢材(型材)、铸铁、有色金属、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橡胶、玻璃、皮革、油漆以及铬、钨和木材等。 1-2、汽车的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汽车产品的全过程。 包括生产准备、毛坯制作、零件加工、检验、装配、包装运输、油漆和试验调整等过程。 总成:是由若干零件按规定技术要求组装的装配单元。如变速器总成、驱动桥总成、车架总成、发动机总成等。 工艺装备:是指产品制造时所需的刀具、夹具、量检具、附具、模具等各种工具的总称。 1-3、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 工艺过程可分为: 铸造工艺过程 锻造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在机床上利用刀具、机械力,将毛坯或半成品加工成零件的过程。) 热处理工艺过程 装配工艺过程 ……等等

2. 工艺规程:以文件形式确定下来的工艺过程称为工艺规程。 1-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若干个顺次排列的工序组成。 工序又可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1)安装指在一道工序中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2)工位工件在机床上占据每一个位置所完成的加工 3)工步指在加工表面、刀具和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完成的部分内容。 4)走刀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内容。 1-5、工件尺寸的获得方法 保证尺寸公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试切法 2.调整法 3.定尺寸刀具法 4.主动测量法 1-6、工件形状的获得方法 主要有以下三种: 1.轨迹法:依据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所需要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2.成形法:使用成形刀具加工,获得工件表面的方法。

《汽车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库

《汽车制造工艺学》 一、填空 1.汽车机械部件的质量可以概括为__实用性____、可靠性和__经济性____三个方面。 2.通过切削加工方法获得工件尺寸的方法有试切法、静调整法、_定尺寸刀具法__、主动及自动测量控制法。 3.__加工经济精度_____是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4.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形______。 5.工艺上的6σ原则是指有__99.73%_____的工件尺寸落在了 3σ范围内 6.零件的材料大致可以确定毛坯的种类,例如铸铁和青铜件多用_铸造____毛坯 7.表面残余拉应力会_加剧_ (加剧或减缓)疲劳裂纹的扩展。 8.切削液的作用有_冷却___、润滑、清洗及防锈等作用。 9.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_切削__、滑擦和刻划三种作用的综合过程。 10.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主要有_工艺过程卡片和_工序___卡片两种基本形式。 11.产品装配工艺中对“三化”程度要求是指结构的__通用化_____、_标准化___和系列化。 12.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珩磨、研磨、超精加工及抛光等方法。 13.使各种原材料主、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称为工艺。 14.衡量一个工艺是否合理,主要是从质量、效率、生产耗费三个方面去评价。 15.根据误差出现的规律不同可以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16.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加工原理误差、机床的制造误差和磨损、夹具误差、刀具误差、调整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工件残余应力引起误差等 17.采用6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约束点来限制工件的_六个自由度__,实现完全定位,称之为六点定位原理。 18.在尺寸链中,除封闭环以外,其它所有环被称之为组成环。 19.互换法的实质就是用控制零件的_ 加工误差__ 来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 20.零件的几何(尺寸,形状,位置)精度、表面质量、物理机械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要指标。零件 的加工精度包含_ 尺寸精度__,_ 形状精度__,和_位置精度_ 三方面的内容。 21.在加工过程中,若_切削刀具__、__切削速度和进给量__、加工表面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工步。 22.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又可细分为毛坯制造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热处理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 23.组合夹具是在夹具完全标准化的基础上,根据积木化原理,针对不同对象和要求,拼装组合而成的专用夹具。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或新产品试制。通常,夹具由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等组成。 24.工件以内孔定位时,常用的定位元件有刚性心轴和定位销。工件以外圆定位时,常用的定位元件有V形块、半圆定位块、定位套和定心夹紧机构。 25.当车床导轨与主轴中心线在水平面内有平面度误差时,工件会被车成圆锥体。当车床导轨与主轴中心线在垂直面内有平行度误差时,车出的工件是双曲面回转体。 26.尺寸链环,包括封闭环和组成环。其中,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___最后__形成、__间接___保证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27.切削速度、进给量(或进给速度)和背吃刀量,统称为切削用量或切削三要素。它是调整刀具与工件间相对运动速度和相对位置所需的工艺参数。 28.工艺系统的变形包括机床夹具变形、刀具变形、工件变形。 29.定位误差的构成及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基准不重合误差2、基准位移误差。

汽车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汽车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代码:17452 学时:34学时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工程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汽车概论、汽车构造 适用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汽车设计 教材:《汽车制造工艺学》曾东建主编2011.01第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汽车制造工艺学》是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本书除作为高等院校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材外,还可供汽车设计、制造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汽车制造与装配的各种主要工艺过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最新的发展方向,以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迅速跟上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的发展步伐,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了解汽车零件毛坯的成型与精化。 2.掌握汽车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工艺与装配工艺。 3.掌握汽车车身覆盖件的冲压成型工艺。 4.了解汽车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汽车制造过程概论(2学时) 第一节汽车的生产过程 第二节汽车生产工艺过程 第三节汽车及其零件生产模式和生产理念的发展 基本要求:了解汽车生产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与定义,掌握汽车及其零件的生产类型与生产方式,及工艺特征。 第二章汽车及其零件制造中常用制造工艺基础知识(4学时) 第一节铸造工艺基础 第二节锻造工艺基础 第三节焊接基本工艺 第四节冲压工艺基础 第五节粉末冶金 第六节塑料成型工艺基础

第七节毛坯的选择 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铸造、锻造、焊接、冲压、粉末冶金、塑料成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艺,了解各种毛坯的特点,掌握毛坯选择原则。 第三章工件的机械加工质量(4学时) 第—节机械加工质量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第三节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第四节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基本要求:了解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掌握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的基本概念,了解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第四章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6学时) 第一节基准的概念和工件的安装 第二节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其分类 第三节工件的定位原理 第四节常用定位元件和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分析 第五节工件的夹紧及夹紧装置 第六节典型机床夹具 第七节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基本要求:了解基准的概念和工件的安装,了解机床夹具的组成和分类,掌握工件的定位原理,对常用定位元件和工件定位误差分析,掌握典型夹紧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掌握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2学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机械加工路线的制定 第三节工序具体内容的确定 第四节工艺方案的经济性评价及降低加工成本的措施 第五节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范例 基本要求: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步骤与内容,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尺寸链原理及其应用(2学时) 第一节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工艺尺寸链、装配尺寸链的应用 基本要求:了解尺寸链的基本概念,掌握工艺尺寸链、装配尺寸链的原理,会进行简单的工艺尺寸链计算。

汽车制造工艺学知识点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工作地(机床设备)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接而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工件尺寸的获得方法:试切法、静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主动及自动测量控制法。 工件形状的获得方法:轨迹法、成型刀具法、包络法。 加工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指某种加工方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使用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时时间)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 基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基准重合)是工程设计中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六点定位原则:我们将在工件的适当的位置上布置六个支撑点,相应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从而确定工件惟一确定位置的原则,称为六点定位原则。 为保证加工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称为第一类自由度。对加工要求无关的自由度称为第二类自由度。 定位元件必须满足的要求:一定的精度、良好的耐磨性、足够的刚性、良好的工艺性。 实际定位时,第一类自由度未被限制住的现象称为欠定位。同一自由度被不同定位元件重复限制的现象称为过定位。(针对过定位)组合定位时过定位将造成工件定位不稳定,或者使定位元件或工件发生干涉而影响加工精度。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出现过定位。但是,如果发生了过 定位,在定位基准之间和定位 元件之间的尺寸精度或位置精 度很高的情况下,不发生定位 不稳定或定位干涉,且对加工 精度的影响不超过工件加工允 许的范围时,还是允许的。在 某些刚性较差的工件粗加工 时,为了增加工件支撑刚性, 使工件加工时变形得到控制, 也能获得较好的加工精度,有 时还有意识的设置过定位元件 例如汽车内燃机曲轴、凸轮轴。 定位误差:由于定位的不准确 原因使工件工序基准偏离理想 位置,引起工序尺寸变化的加 工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由于定位基 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加 工误差。 基准位移误差:由于工件定位 基面和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 使定位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 产生位置变化而引起的加工误 差。 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1)由 于工件的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 不重合,引起基准不重合误差。 (2)工件定位基准(基面)和 夹具定位元件本身存在制造误 差及最小配合间隙,使定位基 准偏离理想位置,产生基准位 移误差。 加工误差不等式:△d+△d,d +△a+△c≤T 加工精度:指零件加工后的实 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几个 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等参数)与 理想几何参数的接近程度。 加工精度的具体内容:尺寸精 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 装配尺寸链是指全部组成环为 不同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 寸链。 零件设计尺寸链是指全部组成 环为同一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 的尺寸链。 工艺尺寸链是指全部组成环为 同一零件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 寸链。 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有两种基 本形式:一是以工序尺寸为组 成环,间接保证零件某一设计 尺寸,此时封闭环就是要间接 保证的设计尺寸。二是以工序 尺寸为组成环,分析确定加工 余量,此时加工余量为封闭环。 极值法是按组成环均处于极限 尺寸条件下,对封闭环极限尺 寸、公差进行计算的方法。 统计法是应用概率论原理进行 尺寸链计算的方法。 尺寸链最少原则就是装配尺寸 链所包含的组成环数目最少。 完全互换装配法:装配时相关 零件不需挑选、调整和修配, 就能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 求。 不完全互换装配法:将零件尺 寸公差都放大到经济公差大 小,装配时零件不需挑选或改 变其位置等,就能使绝大多数 产品达到装配产品达到装配精 度要求。 调整装配法是在装置(或总成) 中设置一调整件,装配时用改 变调整件的位置或选用一合适 尺寸的调整件来达到装配精度 的方法。调整装配法有两类: 可动调整装配法和固定调整装 配法。 修配装配法是将装配尺寸链的 组成环公差放大到经济公差, 装配时封闭环所累积的误差通 过对尺寸链中某一指定组成环 表面切掉一层金属的办法,来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尽可能 选用精度要求高的主要表面作 粗基准。2)用非加工表面作粗 基准。3)选作粗基准的表面, 应尽可能平整。4)粗基准在同 一尺寸方向上应尽可能避免重 复使用。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尽可能 选用设计基准或工序基准作为 定位基准。2)尽可能选用同一 组定位基准加工各表面,即遵 循基准统一原则。3)应保证工 件的装夹稳定可靠,机床夹具 结构简单,工件装夹操作方便。 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主要根 据零件的结构及其加工表面的 结构特点、加工的技术、材料 及硬度、生产类型和企业的设 备条件等,经分析比较后选择 的。 加工阶段的划分:粗加工阶段。 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 精整、光整加工阶段。

《汽车制造工艺学》大纲

汽车制造工艺学 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28学时实验学时:4学时 先修课程: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公差与技术测量,汽车构造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方向)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方向)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加工质量和夹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及分析研究加工质量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参与汽车设计,制造,管理和使用维修等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对国内外汽车先进制造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了解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组成,掌握正确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和方法,具备在汽车设计及制造过程中制定机械加工工艺和解决工艺质量问题的能力. 1.掌握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理论及基本原则,能制定汽车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2.掌握汽车装配工艺的基本知识. 3.掌握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及保证加工质量应采取的对策. 4.掌握夹具设计原理,并能进行一般的专用夹具设计. 5.掌握零部件机械加工及装配的结构工艺性一般原则,能进行结构工艺性的分析设计. 6.了解国内外汽车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动态.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汽车制造工艺过程概述1学时 §1-1 汽车的生产过程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2 汽车零件尺寸及形状的获得方法和加工经济精度 §1-3 汽车制造企业(公司)的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 基本要求了解汽车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的概念,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和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熟悉汽车制造的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并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有一定了解. 重点工艺过程的组成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 难点工艺过程的组成及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第二章. 工件的夹装和机床夹具6学时 §2-1基准的概念 §2-2工件的装夹方法

汽车的制造工艺及过程1(参考模板)

汽车的制造工艺及过程 1.铸造 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浇灌入铸型空腔中,冷却凝固后而获得产品的生产方法。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采用铸铁制成毛坯的零件很多,约占全车重量10%左右,如气缸体、变速器箱体、转向器壳体、后桥壳体、制动鼓、各种支架等。制造铸铁件通常采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为主,并与粘结剂、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粘合强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状并能抵御高温铁水的冲刷而不会崩塌。为了在砂型内塑成与铸件形状相符的空腔,必须先用木材制成模型,称为木模。炽热的铁水冷却后体积会缩小,因此,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铸件原尺寸的基础上按收缩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应加厚。空心的铸件需要制成砂芯子和相应的芯子木模(芯盒)。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铸造也称为“翻砂”)。在制造砂型时,要考虑上下砂箱怎样分开才能把木模取出,还要考虑铁水从什么地方流入,怎样灌满空腔以便得到优质的铸件。 砂型制成后,就可以浇注,也就是将铁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浇注时,铁水温度在 1250—1350度,熔炼时温度更高。 2.锻造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广泛地采用锻造的加工方法。锻造分为自由锻造和模型锻造。自由锻造是将金属坯料放在铁砧上承受冲击或压力而成形的加工方法(坊间称“打铁”)。汽车的齿轮和轴等的毛坯就是用自由锻造的方法加工。模型锻造是将金属坯料放在锻模的模膛内,承受冲击或压力而成形的加工方法。模型锻造有点像面团在模子内被压成饼干形状的过程。与自由锻相比,模锻所制造的工件形状更复杂,尺寸更精确。汽车的模锻件的典型例子是:发动机连杆和曲轴、汽车前轴、转向节等。 3.冷冲压冷冲压或板料冲压是使金属板料在冲模中承受压力而被切离或成形的加工方法。日常生活用品,女口铝锅、饭盒、脸盆等就是采用冷冲压的加工方法制成。例如制造饭盒,首先需要切出长方形并带有4个圆角的坯料(行家称为“落料”),然后用凸模将这块坯料压入凹模而成形(行家称为“拉深”)。在拉深工序,平面的板料变为盒状,其4边向上垂直弯曲,4个拐角的材料产生堆聚并可看到皱褶。采用冷冲压加工的汽车零件有:发动机油底壳,制动器底板,汽车车架以及大多数车身零件。这些零件一般都经过落料、冲孔、拉深、弯曲、翻边、修整等工序而成形。为了制造冷冲压零件,必须制备冲模。冲模通常分为2块,其中一块安装在压床上方并可上下滑动,另一块安装在压床下方并固定不动。生产时,坯料放在2块冲模之间,当上下模合拢时,冲压工序就完成了。冲压加工的生产率很高,并可制造形状复杂而且精度较高的零件o 4。焊接焊接是将两片金属局部加热或同时加热、加压而接合在一起的加工方法。我们常见工人一手拿着面罩,另一手拿着与电线相连的焊钳和焊条的焊接方法称为手工电弧焊,这是利用电弧放电产生的高温熔化焊条和焊件,使之接合。手工电弧焊在汽车制造中应用得不多。在汽车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的是点焊。点焊适于焊接薄钢板,操作时,2个电极向2块钢板加压力使之贴合并同时使贴合点(直径为 5—6甽的圆形)通电流加热熔化从而牢固接合。2块车身零件焊接时,其边缘每隔50—100甽焊接一个点,使2零件形成不连续的多点连接。焊好整个轿车车身,通常需要上千个焊点。焊点的强度要求很高,每个焊点可承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