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电控与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控与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控与电路知识点总结电控与电路知识是现代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它涉及了从基本电子元器件到复杂系统设计与控制的各个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接触到电控与电路知识,比如手机、电脑、电视、空调、洗衣机等等,都离不开电控与电路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从电子基础知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控系统等方面进行知识总结。

一、电子基础知识1. 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是电子电路的基本构成部分,常见的电子元器件有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

每一种元器件都有其特定的电学特性和应用场景。

2. 电路理论电路理论是电子技术的基础,它研究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等在电路中的传输与转换规律,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诺顿定理、戴维南定理等。

3. 半导体物理半导体物理是研究半导体材料的电学特性及其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的学科,主要包括n型、p型半导体、P-N结、二极管、MOS场效应管等。

4.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与系统的特性与分析的学科,它涉及到时间域、频率域的变换、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域分析等。

二、模拟电路1. 放大器放大器是一种用来放大信号的电子电路,常见的放大器有运放、晶体管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

2. 滤波器滤波器是一种用于滤除或选择特定频率信号的电子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等。

3. 模拟信号处理模拟信号处理是指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调制、解调、采样、保持、多路复用等处理的技术。

4. 传感器与检测电路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检测电路则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信号的检测、处理与控制。

三、数字电路1. 逻辑门电路逻辑门电路是一种能够对二进制信号进行逻辑运算的电子电路,包括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

2. 组合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是由多个逻辑门组合而成的电子电路,它可以实现任意的逻辑运算功能。

3. 时序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是对输入信号进行时序控制并产生输出信号的电子电路,包括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状态机等。

底盘电控知识点总结大全

底盘电控知识点总结大全

底盘电控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悬挂系统电控知识点1. 悬挂系统概述悬挂系统是车辆底盘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车身,保障车辆行驶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悬挂系统一般包括:悬架、减震器、横拉杆、扭杆、弹簧等组成。

在悬挂系统的设计之中,也加入了电控技术,以提高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2. 电控悬挂系统构造电控悬挂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组成。

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的姿态信息、车速信息、悬架位移信息等;执行器用于调节悬挂系统的硬度、高度、角度等;控制器用于对传感器信息做出响应,控制执行器的工作状态。

3. 电控悬挂系统原理电控悬挂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辆行驶时的各项数据,经过控制器的分析处理,控制执行器对悬挂系统进行调节。

比如在车辆转弯时,控制器可以通过执行器对悬挂系统进行调节,保持车身平稳,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

4. 电控悬挂系统的优势电控悬挂系统通过电控技术对悬挂系统进行智能化调节,提高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

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条件,自动调节悬挂系统,提高了车辆的性能。

二、制动系统电控知识点1. 制动系统概述制动系统是车辆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使车辆在行驶中减速和停车。

传统的制动系统是通过踏板传递力量给制动器,实现对车辆的制动。

而电控制动系统加入了电控技术,提高了制动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2. 电控制动系统原理电控制动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辆的速度、加速度、车轮转速等信息,经过控制器的分析处理,控制制动器进行制动。

电控制动系统可以根据车辆行驶的情况,自动调节制动力度和分配制动力,提高了制动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3. 电控制动系统构造电控制动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的行驶信息;控制器用于对传感器信息进行处理,确定制动的力度和分配;执行器用于对车辆进行制动。

电控制动系统能够及时根据车辆行驶情况自动调整制动力度和分配,提高了制动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电控基本知识点总结

电控基本知识点总结

电控基本知识点总结电控是指电子控制系统,是由各种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相应的软件组成,用于控制各种机械设备的系统。

通过电控系统,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控在工业、家居、汽车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现代化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电控系统的基本知识点,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软件等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基本的了解和指导。

一、传感器传感器是电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将各种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成电信号,以便电控系统能够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根据其检测的物理量可以分为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检测不同的物理量,并且有不同的检测原理和工作方式。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霍尔式、光电式等。

不同的工作原理适用于不同的检测场合,如接触式检测、非接触式检测、精密检测等。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为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常见的输出信号类型有模拟电压信号、模拟电流信号、数字信号等。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需要经过AD转换或信号调理模块处理后,才能供控制器使用。

传感器在电控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实时感知到环境的变化,从而使控制系统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

传感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电控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因此在选择和使用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其精度、可靠性、响应速度、适用环境、安装方式等因素。

二、执行器执行器是电控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执行器的种类也非常多样,常见的执行器有电磁阀、电动机、液压元件、气动元件等。

不同类型的执行器能够实现不同的控制方式,如开关控制、调节控制、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矩控制等。

执行器的工作原理也各不相同,以电动执行器为例,它可以通过电机、齿轮、蜗杆、丝杆等传动机构实现机械运动。

汽车电控测试知识

汽车电控测试知识

汽车电控测试知识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电控系统也越来越复杂,电控故障不仅影响汽车运行安全,也给诊断维修带来一定难度。

了解一些基本的汽车电控测试知识对于解决电子故障问题很有帮助。

1. 了解电控总线结构
目前最常见的汽车总线有总线、总线等。

不同车型采用的总线结构不尽相同,了解车辆所采用的总线结构有利于针对性地诊断。

2. 熟悉各电控模块功能
主要的电控模块有发动机控制模块、变速箱控制模块、底盘控制模块等。

了解每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对诊断问题定位很重要。

3. 掌握故障码读取方法
使用工具读取故障码, 类型的码需要进一步读子故障码ü准确故障定位。

4. 学习电控信号监测
利用配套的监测软件,实时查看控制模块的输入输出信号,与正常波形对比可以找出问题。

5. 熟悉各部件测试方法
如运动元件的测试,传感器的输入指示测试,可以进一步缩小错误范围。

6. 注意安全注意事项
拆检电控模块前必须关闭引擎和主断电源,避免触电事故。

熟悉必需的安全防护措施。

掌握以上基本电控测试知识,能够更有效地诊断和处理电子故障,保证汽车的使用安全。

此外,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和产品知识,才能真正做到工匠精神。

电控的必考知识点总结

电控的必考知识点总结

电控的必考知识点总结一、电控技术概述电控技术是利用电子、电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监测和控制。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信息,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控制器进行处理,最终输出控制信号来调节执行器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电控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控制各种工业设备、生产线以及各种自动化系统。

二、电控技术的基本原理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电控技术中的核心部件,它的作用是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转换成电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编码器等。

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位置都对控制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控制要求进行精心选择和布置。

2. 控制器技术控制器是电控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对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来调节执行器的工作状态。

常见的控制器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散控制系统)以及单片机控制器等。

控制器的选择和参数设置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细致的调试和优化。

3. 执行器技术执行器是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根据控制信号来调节生产设备的工作状态,如开关阀门、控制电机的转速、调节液压装置的压力等。

执行器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整个控制系统的运行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执行器,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要求来进行安装和调试。

三、电控技术的应用领域1. 工业自动化电控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控制各种生产设备和生产线,实现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电控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成本,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 智能建筑电控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智能建筑领域,它可以用于控制建筑内部的照明、空调、通风、电梯等设备,实现建筑内部的自动化控制和能源管理。

电控基础入门知识点总结

电控基础入门知识点总结

电控基础入门知识点总结电控(Electric Control)是指通过电气信号来控制设备或系统运行的技术。

电控系统可以控制各种电动机、照明系统、加热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以及其他各类电气设备,是现代工业、建筑和家庭自动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电控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基础、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常见的电控系统。

一、电路基础1. 电流、电压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速度,单位安培(A);电压是电压源在电路中推动电荷流动的能力,单位伏特(V);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能力,单位欧姆(Ω)。

Ohm's Law (欧姆定律)指出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走,而电压会分配到每个元件上。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有多条路径可走,而电压在每个元件上是相同的。

理解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特性对于设计和分析电控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3.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直流电路中电流方向不变,而在交流电路中电流方向会不断地改变。

交流电路可以通过变压器改变电压的大小,而直流电路需要使用直流变换器来实现。

二、传感器1.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环境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偶(Thermocouple)、电阻温度探头(RTD)和半导体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在加热系统、空调系统和工艺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 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环境湿度,并将湿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常见的湿度传感器包括电容式传感器和阻性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在空调系统、农业和食品加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物体的距离、颜色和亮度。

常见的光电传感器包括光电开关、光电对射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阵列。

光电传感器在自动化制造和机器人技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4. 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物体的接近或远离,并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电机电控知识点

电机电控知识点

一、变压器1.电力变压器的工作原理P42.变压器能够变换电压、电流、阻抗,它们各自与匝数比的关系是什么?3.供配电系统中升压或降压的变压器是电力变压器。

电力变压器按相数可分为单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

从冷却和绝缘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油浸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气体绝缘变压器。

4.电力变压器主要由铁心、绕组、绝缘套管、油箱及附件等部分组成。

5.三相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是指线电压,三相变压器的额定电流是指线电流。

6.电力变压器的磁路是铁心,磁通一般不随负荷变化。

铁心损耗(铁损)不随负载变化。

7.电力变压器的电路是绕组,绕组损耗(铜损)随负载变化。

8.变压器效率最高时,其负荷率一般为75%左右。

9.变压器空载时,一次侧的电流很小,主要起励磁作用,与变压器的磁路有关。

空载电流为何很小?10.变压器空载运行时,空载电流由哪两部分组成?分别有什么作用?主要损耗是什么损耗?11.变压器并联必须具备的条件P2212.变压器中的主磁通和漏磁通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13.仪用互感器运行时,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不允许开路,而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不允许短路。

14.一台单相变压器,额定容量为S N=100KV·A,额定电压U1N/U2N=10.5KV/0.38KV,试求一、二次侧额定电流I1N、I2N。

15.一台三相变压器,S N=100KV·A,U1N/U2N=30KV/0.38KV,Y yn联结,求一、二次绕组的额定电流。

16.有一台三相变压器,S N=200KV·A,U1N/U2N=110KV/27.5KV,Y d联结,求一、二次绕组的额定电流。

17.在分析变压器时,对于变压器的正弦量电压、电流、磁通、感应电动势的正方向是如何规定的?18.有三台单相变压器,现在需要将其连接成一台三相变压器,应该如何连接?(1)要求连接成Yy接线,请在端子排上连线。

(2)如果三台变压器容量不同,能否连接?为什么?(3)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条件是什么?19.课后习题P28 1-10、1-14。

电控基础知识

电控基础知识
条件下,密封室内所需制冷量120~150/m2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AWG(美标) mm2 17 1.037 18 0.8226 19 0.6529 20 0.5174 21 0.4105 22 0.3256 23 0.2581
5. 电源电压对应关系:
三相电源
单相电源
380V 400V 415V
220V 230V 240V
注:线电压是相电压的 倍;
6.其它:
制冷量:空调器制冷时单位时间内从密 封空间除去的热量;单位:W
电功率(额定功率):负载在单位时间内 所消耗的电能;单位:W
能效比:
能效比Ke=制冷量(W)/额定功率(W) 换算关系:
1W=3.41BTU(英制热量单位)
1BTU=0.293W
匹(HP):即“马力” 1匹=735.499W(电功率) 1匹----------2200~2600W 1.25匹------2600~3000W 1.5匹--------3000~3800W 1.7匹--------3800~4000W 2匹---------4000~5500W 2.5匹-------6000~6800W 3匹---------7000~8000w 国际制冷学会数据:环境温度为35℃,相对湿度70%
d.功能按键部分:通过操作控制空调工作 状态;
e.信号检测部分:完成各种模拟信号和开 关信号的检测,如:温度,时间,化霜 等;
f.控制及执行部分:由微处理器完成,它 通过对遥控,模拟量的识别,发出相应 指令,控制风机,显示,压机及异常情 况下的保护等;
g.显示部分:主要为发光二极管,数码管, 液晶显示屏等显示工作状态;如温度, 时间等;

2024新高考浙江版高中通用技术专题九 电子控制技术知识点归纳讲解PPT

2024新高考浙江版高中通用技术专题九 电子控制技术知识点归纳讲解PPT
3.重要参数 1)阻值:电阻阻值用字母R来表示,单位为欧姆(Ω)。 2)额定功率:在正常大气压及额定温度下,电阻器长期连续工作并能满足 规定的性能要求时,所允许耗散的最大功率称为电阻的额定功率。 4.分类:电阻器通常分为三大类: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特殊电阻 器。
外观与符号
特点 阻值基本不变
阻值可调
正偏时可导通(类似普通二极 管);反偏时具有稳压特性
4.二极管正负引脚的判断
1)普通二极管与稳压二极管: ①带符号的按符号判断正、负极; ②靠近色环的电极为负极; ③子弹状的子弹朝向即电流方向。
2)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二极管: ①长脚为正极,短脚为负极; ②内部金属区大的为负极,小的为正极。 五、三极管 1.含义:半导体三极管(transistors)又称晶体三极管,简称三极管。在一块 半导体基片上制作2个极靠近的PN结,构成三极管的管芯。 2.结构与符号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特征 连续变化 不连续变化
描述 连续变化的直线或曲线 柱状图或数字
3.数字信号的优点:容易处理、处理精度高、便于记录保存等。
二、逻辑门电路 1.基本逻辑门电路
逻辑 表达式
与门 F=A·B
逻辑 符号
真值表
逻辑关 系文字 表达
有0出0 全1出1
或门 F=A+B
有1出1 全0出0
非门 F= A
2.测量电阻步骤 1)机械调零:将电表水平放置,进行机械调零; 2)挡位选择:估测大致阻值,选择合适挡位(欧姆调零)进行测量; 3)挡位调整:合理调节挡位(每次换挡需欧姆调零),使指针尽可能靠近刻 度盘的中央位置; 4)连接待测元器件:将待测元器件与电路断开,与电表连接(采用电表电 源);红表笔为内置电源负极,黑表笔为内置电源正极; 5)读数:示数×挡位倍率(不估读); 6)整理仪器:使用完毕后拔出表笔,并将开关旋至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 挡。

车身电控知识点总结

车身电控知识点总结

车身电控知识点总结一、车身电控系统的作用车身电控系统是现代汽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通过各种电子设备实现对车辆的监控、控制和管理,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

车身电控系统包括了多个子系统,如车身电力系统、车身传感器系统、车门控制系统、车窗控制系统、车灯控制系统、车辆安全系统等。

二、车身电控系统的组成车身电控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下面分别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部分:1. 车身电力系统车身电力系统由电池、发电机和配电系统组成。

电池是整个电子系统的动力源,它存储并提供起动、照明、供电等功能所需的电能;发电机则是为了不断地给电池充电以保证电池的工作正常;配电系统则是将发电机输出的电能分配给各个用电设备,以便它们正常工作。

2. 车身传感器系统车身传感器系统主要是用于收集车辆各种状态信息的设备,如车速、转向角、加速度、车身倾斜角等。

这些传感器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信号处理器传输给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再根据这些信息对车辆进行控制。

3. 车门控制系统车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车门解锁、车门状态检测、车窗控制、后视镜调节等功能。

通过这些部件,驾驶员和乘客可以方便地控制车门的开启和关闭,车窗的上下升降,以及后视镜的调节。

4. 车灯控制系统车灯控制系统主要是用于控制车辆的前后照明灯和车身信号灯。

它通过传感器检测车辆的环境,当发现夜间或者恶劣天气时,自动开启车灯;同时,它还可以实现车辆转向时的方向指示灯显示以及刹车时的后尾灯亮起。

5. 车辆安全系统车辆安全系统是车身电控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包括了防盗系统、车身稳定控制系统、胎压监测系统、自动刹车系统等多个子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车辆的行车安全性。

三、车身电控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发展,车身电控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未来的车身电控系统将朝着智能化、网络化、安全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1. 智能化未来的车身电控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驾驶环境,并提供更为智能的驾驶辅助功能。

电控常考知识点总结

电控常考知识点总结

电控常考知识点总结一、电控系统概述电控系统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对机电系统进行控制的一种系统。

它具有自动化、高效、智能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家电、医疗设备等领域。

电控系统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改善产品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传感器传感器是电控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能够将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用于监测、控制和反馈。

电控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选型和安装位置对电控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三、执行器执行器是电控系统中的另一重要部件,它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

电控系统中常用的执行器有电动阀、电动机、液压缸、气动缸等。

执行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响应速度、精度和稳定性。

四、信号调理信号调理是指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滤波、补偿、数字/模拟转换等处理,以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

信号调理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五、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是电控系统设计的基础,它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等。

这些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性能良好、稳定可靠的电控系统。

六、PLC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它可实现逻辑运算、定时、计数、数据处理等功能,具有可编程、稳定可靠、易于扩展等特点。

在电控系统中,PLC常用于控制和监测各种生产设备及工艺过程。

七、HMIHMI(人机界面)是指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界面,它可以实现人机交互、数据监测、控制调节等功能。

在电控系统中,HMI常用于显示实时数据、报警信息、操作界面等,并可通过触摸屏、键盘、鼠标等设备与系统进行交互。

八、通讯网络通讯网络是电控系统中各种硬件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讯的媒介。

常用的通讯网络包括以太网、Modbus、Profibus、CAN等。

通用技术电控知识点高三

通用技术电控知识点高三

通用技术电控知识点高三通用技术电控知识点是高三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电气控制、电路原理以及相关设备的运作原理等方面。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控技术。

本文将从电气控制概述、电控元件、电控系统等方面阐述通用技术电控知识点,帮助高三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电气控制概述电气控制是指利用电信号来控制各种设备和机器的运行,它是现代工业自动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气控制系统通常由电源、控制设备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

1. 电源:电源是电气控制系统的能量来源。

常见的电源有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

交流电源输出的是交流电,直流电源输出的是直流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源类型。

2. 控制设备:控制设备用来发出控制信号,常见的控制设备有按钮、开关、继电器等。

通过这些设备,我们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和机器的启停、切换等操作。

3. 执行器:执行器是根据控制信号来完成具体操作的设备,包括电机、液压元件、气压元件等。

通过控制设备发出的信号,执行器可以实现设备的运行、停止等功能。

二、电控元件电控元件是电气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常用的电控元件有继电器、接触器、按钮、开关等。

1. 继电器:继电器可以在小电流的作用下,控制大电流的开关。

它通常由线圈和触点两部分组成,线圈通过电流激励产生磁场,吸引或释放触点,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

2. 接触器:接触器是一种大电流开关,它可以承受较大的负载电流。

接触器通常由主触点和辅助触点组成,主触点用于开关主电路,辅助触点用于辅助电路的控制。

3. 按钮:按钮是用手按压的开关装置,通过按下按钮可以实现电路的通断。

按钮常用于启动、停止等操作,根据不同需求可以选择常通按钮或常断按钮。

4. 开关:开关可以实现电路的分、合操作,常见的有单刀单掷开关和双刀双掷开关。

开关的状态可通过手动切换实现,也可以通过电磁控制或电路控制实现。

三、电控系统电控系统是由电气控制设备和电气控制元件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可以控制和调节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

电控知识

电控知识

目录绪论第一篇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第1章电阻、电容器、电感1.1 电阻1.1.1电阻的特性1.1.2电阻的分类及识别1.1.3电阻的串联与并联1.2 电容器1.2.1 电容器的特性1.2.2 电容器的技术参数1.2.3 电容器的分类及用途1.3 电感器1.3.1 电感的特性1.3.2 电感的用途第2章半导体器件2.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2.1.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2.1.2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2.2 PN结2.2.1 PN结的形成2.2.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2.3 半导体二极管2.3.1 二极管的结构2.3.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2.3.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2.4 稳压管2.4.1 稳压管的伏安特性2.4.2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2.5 发光二极管2.6 半导体三极管2.6.1 基本结构2.6.2 电流分配和电流放大作用2.6.3 特性曲线2.6.4 主要参数第3章可控硅(BCR8PM)3.1 可控硅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1.1 可控硅的结构3.1.2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3.1.3 可控硅的主要参数3.2 双向可控硅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4章继电器4.1 继电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4.2 继电器的应用举例第二篇电工技术基础第1章直流电路1.1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1.1.1 电流1.1.2 电压与电动势1.2 欧姆定律1.3 电路的有载工作状态、开路与短路1.3.1 有载工作状态1.3.2 开路1.3.3 短路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2.1 正弦电压与电流2.1.1 频率与周期2.1.2 幅值与有效值2.1.3 初相位2.2 整流电路2.2.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2.2.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第3章电机学初步3.1 直流电机3.1.1 直流电机的构造3.1.2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3.2 交流电机3.2.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3.2.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极数与转速3.2.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3.3 同步电机、步进电机的特性和工作原理3.3.1 同步电机的特性和工作原理3.3.2 步进电机的特性和工作原理第4章变压器4.1 变压器概述4.1.1 定义4.1.2 变压器的分类4.1.3 变压器的结构4.2 变压器的电路理论及主要技术参数4.2.1 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4.2.2 额定值4.2.3 变压器的损耗与效率4.2.4 电压调整率第5章常用仪表5.1 万用表5.2 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5.2.1 电流的测量5.2.2 电压的测量5.2.3 其它用途第三篇单片微型机及集成电路第1章单片机简介1.1 单片机的组成1.2 常用单片机介绍1.2.1 东芝(TOSHIBA)单片机1.2.2 摩托罗拉(MOTOROLA)单片机1.2.3 三星(SAMSUNG)单片机1.2.4 现代(HYUNDAI)单片机1.2.5 三菱(MITSUBISHI)单片机1.2.6 华邦(WINBOND)单片机1.3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以东芝为例)第2章常用集成电路(IC)介绍2.1 ULN2003/TD620032.2 74LS1642.3 LM3112.4 NEC2501/P521/P6212.5 MC7805/MC7812第四篇非电信号第1章温度传感器1.1 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1.2 热电阻和热电偶第2章遥控与接收2.1 遥控器的结构及控制原理2.2 遥控信号产生及传输的工作原理2.3 遥控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2.4 遥控信号接收工作原理第五篇印制板及焊接第1章印制电路板1.1 概述1.2 电控板的干扰及抑制1.2.1 电磁干扰的产生1.2.2 电磁干扰的抑制第2章焊接2.1 焊接的概念及物理过程2.2 焊接工具2.3 焊料、焊剂与元件的可焊性2.4 焊接过程与操作要领2.5 焊接的质量检验2.6 特殊元器件的焊接2.7 锡焊元器件的无损拆卸2.8 浸焊2.9 波峰焊和再流焊参考文献第一篇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第1章电阻、电容器、电感1.1 电阻1.1.1 电阻的特性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在通过电流时呈现出一定的阻力,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为电阻。

电动车电机电控基本知识

电动车电机电控基本知识

电动车电机电控基本知识电动车电机电控系统是电动车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且对电机进行控制,以满足驱动电动车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电动车电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知识。

电动车电机类型电动车电机类型通常分为直流电机(DC motor)和交流电机(AC motor)两种。

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是最早应用于电动车中的电机类型。

它们是由带有电刷的直流电源供电的。

直流电机有两种类型:串联电机和永磁电机。

串联电机具有高扭矩,但速度和转速难以控制。

永磁电机则可以在不同的速度和负载下提供稳定的性能,而且它们的效率通常更高。

交流电机交流电机在电动车中的应用相对较新。

它们通常使用三相变频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以控制电机的速度和转矩。

交流电机在高速驾驶和高负载条件下通常比直流电机更有效。

电动车电机控制电动车电机控制系统可以分为电子控制单元(ECU)和非ECU两种类型。

非ECU非ECU电机控制系统主要由简单的电路和机械控制器组成。

例如,电动车的电刷电机会用电阻来调节电流,从而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扭矩。

ECUECU电机控制系统则更加复杂和先进。

它由微控制器、传感器和变频器组成,可以提供更高的效率和性能。

ECU可以检测车速、电池电量和电机负载,以决定电机的输出功率,并控制电机的加速度和制动力度。

电动车电机性能参数在选择电动车电机时,有几个重要的性能参数需考虑:功率电机的功率通常用千瓦(kW)或马力(hp)表示。

它代表电动车运行时电机所能提供的总功率大小。

最大转速电机的最大转速代表电机所能达到的最高转速。

转速越高通常意味着更高的速度。

最大扭矩电机的最大扭矩表示电机从静止状态开始提供的最大扭矩大小。

它与车辆加速性能密切相关。

电动车电机保养电动车电机的保养对保证电动车的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动车电机保养方法:定期检查电机定期检查电机的电线、接头和机械结构,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

清洁电机定期清理电动车电机的尘土和污垢,以确保电机正常散热和运行(请勿在启动电机时清洁电机)。

电控发动机概述

电控发动机概述

1)、开环控制
2)、闭环控制
3)、自适应控制身出现故障时,后备系统把汽油喷射和点火正时控制在预定值。此时, 发动机仅维持基本功能。
第三节:电控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任何电子控制系统主要有传感器、控制电脑、执行器组成。
(一) 传感器: 传感器是电控系统的输入装置,它把汽车运行中各种工况 信息,如车速、各种介质的温度、发动机运转工况等,转化成电 讯号输给控制电脑,以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电控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有:
9、氧传感器(O2S) 1)、安装位置:排气岐管上、三元催化器前后。 2)、作用:通过监测排气中氧离子的含量获得混合气的空燃比信 号,并将该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入ECU。ECU根据氧传感器信号, 对喷油时间进行修正,实现空燃比反馈控制(闭环控制),从而将 过量空气系数(λ)控制在0.98-1.02之间的范围内(空燃比A/F 约为14.7),使发动机得到最佳浓度的混合气,从而达到降低有 害气体的排放量和节约燃油之目的。
荷加大时,由空调开关向ECU输入信号,提高发动机转速。 5、挡位开关信号和空挡位置开关信号:自动变速器由P/N挡挂入其 他档时,发动机负荷增加,向ECU输入信号。当挂入P/N挡时向ECU 提供P/N挡信号才能启动发动机。 6、转向助力泵开关信号:转向助力泵工作时,提高发动机转速。 7、发电机负荷信号:发电机负荷增大时,作为喷油量和点火提前角 的修正信号。 8、蓄电池电压,蓄电池电压低时,提高发动机转速。
①D型歧管压力计量式汽油喷射系统。 ②L型空气流量计量式汽油喷射系统。 ③LH型热线式、热膜式汽油喷射系统。 ④M型电子点火和电控喷射于一体的motronic系统。
空气流量计一般安装 于空气滤清器与节气 门体之间。
叶片式空气 流量计
热式空气流量 计

电控线路知识点总结图解

电控线路知识点总结图解

电控线路知识点总结图解1. 电控线路的基本组成电控线路是用来控制电气设备的系统,它由各种电气元件组成,包括电源、开关、继电器、传感器、计时器、执行机构等。

这些元件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连接在一起,通过控制信号的传递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控制。

2. 电控线路的分类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电控线路可以分为手动控制线路和自动控制线路两种。

手动控制线路是由人工操作开关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控制;自动控制线路则是通过自动控制设备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控制,例如传感器、计时器等。

3. 电控线路的概念和原理电控线路是通过使用电气元件将各个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控制。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路中的开关、继电器等元件来控制电流的通断,从而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操作。

4. 电控线路的符号和标识在电气图纸中,通常使用一些特定的符号和标识来表示电控线路中各种不同的元件和连接方式,包括开关、继电器、传感器、计时器等。

了解这些符号和标识对于理解电控线路图纸非常重要。

5. 电控线路的基本元件电控线路的基本元件包括:电源、开关、继电器、传感器、计时器、执行机构等。

- 电源:电控线路的电源可以是直流或交流电源,通常通过开关或继电器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 开关:用来手动控制电气设备的开关,包括按钮开关、刀开关等。

- 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设备,可以将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通断,用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远程控制。

- 传感器:利用物理量的变化来监测和控制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 计时器:可以设置特定的时间来控制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例如定时关断、延时启动等。

- 执行机构:根据控制信号来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电动机、电磁阀等。

6. 电控线路的连接方式电控线路的连接方式包括串联、并联、串并联等。

- 串联:将电气元件按顺序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路,电流依次通过各个元件。

- 并联:将电气元件并联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行电路,电流可以同时通过各个元件。

电控线路知识点总结图

电控线路知识点总结图

电控线路知识点总结图一、电控线路的基本概念1. 电控线路是指通过控制电流、电压等电学信号来实现设备控制或信息传递的一种线路系统。

在工业自动化、家庭电器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 电控线路由电源、输入控制装置、输出执行机构以及连线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输入信号来控制输出装置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功能。

3. 电控线路有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之分,数字电路是以0和1的数字信号进行控制,而模拟电路是通过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来控制。

二、电控线路的基本元件1. 电源:电控系统的供电来源,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电池等。

根据不同的电路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

2. 开关: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常见的有手动开关、继电器、接触器、光电开关等。

开关的选择应根据电路的负载、控制信号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3. 传感器:用于将各种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常见的有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4. 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电器控制器,通过电磁吸合作用来控制大功率电路的接通和断开。

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

5.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装置,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逻辑程序来进行自动控制。

6. 电机:用于完成各种机械运动任务的装置,常见的有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

7. 显示器:用于显示电路运行状态、参数等信息的装置,包括数显管、液晶显示屏、LED显示屏等。

8. 运算放大器:用于模拟电路中放大信号、求和、积分等处理的器件。

9. 电阻、电容、电感:是模拟电路中常用的元件,用于限流、滤波、存储能量等功能。

10. 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数字电路芯片:用于数字信号的逻辑运算、触发控制、计数等功能。

三、电控线路的常见控制方法1. 基本的手动控制:通过手动开关、按钮、旋钮等手动输入控制信号,手动控制线路的开关状态和工作模式。

2. 自动控制:通过传感器检测现场信号,将信号通过电路处理后送入控制装置,实现自动控制。

电控技术知识点总结

电控技术知识点总结

电控技术知识点总结电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涉及到许多领域,包括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家用电器、信息技术等。

本文将对电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一、电控技术的基本原理1. 电控系统的构成电控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通信网络组成。

传感器用来收集环境和系统的信息,执行器用来控制系统的行为,控制器则负责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通信网络用来传输数据和信号。

2. 控制理论基础控制理论是电控技术的理论基础,它包括了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自适应控制等不同的控制方法。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不同的优势,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3. 信号处理信号处理是电控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了传感器信号的采集、滤波、放大、AD转换、数字信号处理等环节。

信号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电控系统的性能。

4. 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电控技术的灵魂,它决定了控制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控制算法有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5.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电控技术中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和规则。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CAN总线、MODBUS、Profinet、Ethernet等。

二、电控技术的应用1. 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电控技术是电控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它包括了发动机控制、制动控制、底盘控制、电子稳定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

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更加安全、环保、智能。

2. 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是电控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它包括了工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智能仓储系统等。

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3. 家用电器家用电器中也广泛应用了电控技术,比如空调、洗衣机、冰箱、电视等。

电控技术使得家电更加智能、便捷、节能。

4. 航空航天航空航天领域也是电控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它包括了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等。

电控板装配知识点总结

电控板装配知识点总结

电控板装配知识点总结一、电控板的基本概念电控板是一种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的装置,也被称为电子控制板、控制器等。

它通常由主板、电子元件(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外围连接器等组成。

电控板主要用于控制和监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例如电动机、传感器、灯光等。

通过控制电控板,可以实现电气设备的开关、调速、定时、保护等功能。

二、电控板的功能1. 控制功能:通过电控板可以控制电气设备的启动、停止、正反转等操作,实现设备的灵活控制。

2. 监测功能:电控板可以监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如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实现设备的智能监控。

3. 保护功能:电控板可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过载、短路、断相等故障的保护功能,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 通讯功能:通过通讯接口,电控板可以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实现远程监控、远程控制等功能。

三、电控板的装配过程1. 进料检验:电控板的装配过程首先要对所用材料进行进料检验,对主板、电子元件、外围连接器等进行外观检查、规格验货等,确保所用材料符合要求。

2. PCB焊接:将电子元件焊接到主板上,要根据电路图进行正确的焊接,确保连接正确、牢固。

3. 程控器接口焊接:对程序控制器进行焊接,连接好外部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确保能正常通讯、控制。

4. 外壳组装:将主板及相关元件装入外壳中,安装好外壳盖板,确保外壳封闭、坚固。

5. 电源线连接:将电源线连接到电控板上,接地线、正负极线等连接正确。

6. 端子连接:进行端子接线,连接好各电气设备、传感器、执行器等接线。

7. 端子标识:对接线端子进行标识,便于安装维护人员进行识别。

8. 产品功能测试:进行产品功能测试,验证电控板的控制、监测、保护等功能。

9. 质量检验:对装配好的电控板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各功能正常、外观完好。

四、电控板装配的注意事项1. 质量把关:装配电控板时要严格把关质量,确保元件焊接牢固、电气接线可靠、外观完好等。

2. 工艺安全:操作人员要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做好防静电、防晃动等工艺安全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断路器(无熔丝开关):
亦即无熔丝开关,断路器控制电源的断开或闭合,当用电器负载过大时可以自动断开电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中间的手杆,可以上下扳动用来控制电源的断开或闭合
2.交流接触器:
亦即电磁接触器,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用来控制信号断开的大功率器件
模型图:其中最上面的A1,A2点为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接线端子,连接交流接触器的控制信号。

正面的上下各四个接线端子为四组被控信号。

当A1,A2所接的控制线形成回路时,正面的吸合开关就会吸合(里面有电磁铁),从而使四组被控信号形成导通。

以此来完成控制信号通断的功能
3.过路保护器:
亦即热过载保护器,热继电器,过载电力电驿。

用来保护大功率用电设备的元器件,当大功率用电设备发生过载时,过路保护器控制簧片会自动跳脱,来断开用电设备的电源,
此元件往往和交流接触器同时使用
4.缺相保护器:
也称欠相保护器
主要用于用电器所需的电压为三相电的电器,如SMA机台,当所需的
三相电缺少一相或者相序不正确时间,缺相保护器的被控端的就会断开,形不成回路,只有当相位正确时间才可以导通,所以当SMA机台接上外部电源后,机台没有得电就要先查看
一下相位是否正确,我们现在用的缺相保护器当相位正确时间有指示灯会亮
5.继电器:弱电控制强电的有效表现形式。

自动化电路中最常用的一种元件。

首先了解一下他的工作原理图
COM b a
a b 24
信號
COM
原理图 模型图
原理图:其中a 与com 端为常开触点,正常状态下为断开状态,
b 与com 端为常闭触点,正常状态下为闭合状态。

我们的控制信号接到“信号”脚位
工作时当机台发送控制信号时,信号与24V 之间的线圈就会得电,而此时的常开触点a 与com 端会变成闭合状态。

此时的常闭触点b 与com 端会变成断开状态,从而完成有小信号控制大负载的断开和闭合功能。

当控制信号断开后继电器的各触点状态复原。

模型图: 我们可以看到该Relay (继电器)模组上共有上下各四个共八个接线端子。

其中模组的最下面两个 端子为一组,它是继电器的线圈端子,是连接继电器上的线圈的,该端子旁边会有“+”“—”标记,其中“+”为接24V “—”接控制信号。

除了最下面一组接线端子,模组左右还有各三个接线端子,它为两组被控制端,每组都包括一个com 点,一个常开点(a 点)一个常闭点(b 点)。

在接线时要注意查看继电器上面的标志,做到正确接线。

此外还有220V 的普通继电器,这种继电器线圈端子就没有“+”“—”标记
6.电子电驿:
类似于继电器只有常开触点,及线圈。

一般我们用此元器件来控制三色灯。

(元件上有表明IN和OUT,其中IN为输入端接我们的控制电路。

上面还有表志“+”“-”其中“+”一般要接24V,其中“-”一般要接控制信号。

OUT端不分“+”“-”但接线时要注意同一种机台配线要一致。

7.固态继电器:
也是继电器的一种,有线圈端和被控端组成,其中被控端只有常开触点,线圈端有表明“+”“—”,其中“+”接24V“—”接控制信号
8.开关:
包括很多种类,是控制信号或电源导通或断开的元器件,如:按钮开关,急停开关,选择开关,钥匙开关等等。

9.各類板卡:
在我們機臺上所用到的板卡主要用于I/O點的轉換,工控機信號的傳輸等等
這里介紹幾張常用到的板卡
PC01:I/O輸入板卡
PC05:I/O輸出板卡,由於某些驅動器必須小電流輸入.所以有的I/O點必須跳5v低電壓. PC06:數據傳送卡,亦即IO 控制卡
由於IPC內存地址根據需要被分配使用.所以如果你要用到那個點的話.就必須有固定的地址,所以必須跳線撥號.
PC08: 普通信號轉接卡,转接信号,8个信号点转接。

PC10 記憶卡
又叫儲存卡中斷卡等.是程式運行中或者結束後儲存數據所用.PC10有個電池供電,所以机器斷電後數據也不會丟失.根據不同的使用情況,跳不同的開關
(主要用于工控機參數的一些記憶,及數據傳送端口的傳輸。

卡上面有撥號就是開通傳送口的,如SMA機臺要撥號為5,9,10)
PC11: 極性測試卡
PC12: Laser专用信号转接卡,高电位输出,高电位输入
PC13 普通信號轉接卡,转接信号,4个信号点转接
PC15 測試专用轉接卡
PC16 三晶測試轉接卡
PC17 LED用极性测试卡
PC100 LED用极性测试卡,比PC17更高一级,测试的电压等级较高
PC10 PC06 PC08
PC11 PC05 PC01
10:電源供應器:
按提供電源大小不同分為24V電源供應器,15V電源供應器等。

以24V電源供應器電源供應器上標有明顯的“+”“—”號,其中“+”為輸出24V端子“—”為輸出0v 端子,接線時間不可以接錯。

11:驅動器:
包括伺服驅動器,步進驅動器。

可以控制馬達的動作,方便對馬達參數的修改。

12:變壓器:
通過線圈的繞組不同可以進行變壓。

變壓器出來的電源一般再經過濾波器進行濾波,以防止電源有雜波。

13基本電路符號認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