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整理
历史《20世纪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
历史《20世纪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一、20世纪战争的背景及特点1.全球政治格局的演变2.列强之间的紧张关系3.国家利益的冲突4.技术发展与武器革新5.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的矛盾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1.战争的爆发及各方介入原因2.战争的战略与战术演变3.战争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4.战争的结果及对世界的影响三、二战前的政治与经济形势1.国际秩序的崩溃2.世界经济的动荡3.殖民地独立运动与民族主义抬头4.战争迫在眉睫的危机感四、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1.战争的爆发及各方介入原因2.战争的战略与战术演变3.大屠杀与战争罪行4.战争的结果及对世界的影响五、战争后的世界格局与国际关系重建1.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2.冷战的兴起与冷战格局的形成3.各国的战后重建与经济发展4.非洲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殖民地独立六、冷战与危机的形成与发展1.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与竞争2.冷战时期的地区冲突及其影响3.冷战时期的核威慑与恐慌4.冷战结束的原因与过程七、全球化与和平的努力1.经济全球化与互相依存2.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的发展3.和平与冲突解决的尝试4.21世纪的安全挑战与和平的前景八、和平与历史的启示1.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2.和平的可贵与和平的理念3.历史对当代和未来的启示4.和平的构建与维护的责任以上是《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整理知识,做好复习准备。
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事件和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同时,也可以参考历史学家的观点和分析,扩展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祝你复习顺利,取得好成绩。
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
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原因: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
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过程:1882年德、奥、意结盟,三国同盟正式形成;1892年法俄结盟,英国于1904年、1907年分别与法、俄结盟,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③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过程:①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
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三次陆战和一次海战,即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大战的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③第二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俄国革命,德国投降。
3、性质:总体上是帝国主义间的非正义性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体有民族解放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由各交战国的参战目的决定的。
而各帝国主义参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4、影响:①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②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③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丹尔赛体系”。
其中最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
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能持久。
影响:①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②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③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
④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演变均为丹尔赛体系解体的重要原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879.德国、奥匈帝国结约1882.德意奥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集团形成法国和俄国: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经济联系为两国结盟奠定了基础1892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标志着欧洲大陆的另一个军事同盟集团的初步形成英国实行“光荣独立”政策1904.英法《英法协约》1907英俄《英俄协约》标志着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军国主义和极端民主主义1914.6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914.7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1914 马恩河战役1916 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1917 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1918 苏俄、同盟国《布列斯特和约》,苏俄推出战争,一战结束《和平法令》大战后果:西欧衰退,法国最严重:美国日本崛起2.凡尔赛(欧洲)----华盛顿(亚太地区)体系的建立1919.1-6 巴黎和会,6月《凡尔赛和约》实质:帝国主义列强的分赃会议,站前列强争夺的继续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掀起了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开始是中国政府的一次主动外交,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拒签合约开辟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独立决定自己命运的先例实质:是一个以维护战胜者和平为目标的体系,是战胜过列强建立的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1920 国际联盟成立,协约国、土耳其《色佛尔条约》包括(大会、行政院、常设秘书处)性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失败原因:没有武装部队决议需要所有会员国一致同意一些强国没有加入无力阻止国际侵略事件缺乏常驻组织,对国际事务反应缓慢重要的成员国倾向于保护自己的利益英法两国操控国际联盟,挺行绥靖政策,消极对待法西斯扩张1921底-1922初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终止英日同盟《五国条约》限制军备《九国公约》;三个条约对美国的利益: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遏制日本海军力量的发展,并取得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在中国实现门户开放的政策Ps: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赔款问题《洛迦诺公约》1925欧洲的安全问题《非战公约》1928对凡尔赛体系的补充3.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兴起的原因:德意日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民主主义情绪强烈存在着力图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束缚的势力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31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3 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6-1939 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1937 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38.9 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1939.8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9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0上半年德国占领北欧、西欧,法国战败投降1940下半年不列颠之战,希特勒侵略计划第一次未得逞1941.6 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秋冬莫斯科战役,德军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1941.12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1 26国《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2.6 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发生转折1942秋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发生转折1942夏-1943初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发生转折,二战转折1943.5 北非战事结束1943.7 意大利投降,轴心国开始瓦解1943冬中美英开罗会议《开罗宣言》;苏美英德黑兰会议1944.6 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5.2 苏美英雅尔塔会议1945.7 苏美英波茨坦会议1945.8 日本投降1945.9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冷战”缘起:Ⅰ、雅尔塔体制的建立︱Ⅱ、美苏实力超群↓Ⅲ、世界战略的对立“冷战”形成:Ⅰ、“遏制”理论∣Ⅱ、丘吉尔“铁幕”演说↓Ⅲ、杜鲁门主义(开始的标志)“冷战”表现:Ⅰ、美—马歇尔计划(西欧)1948;苏—经互会(东欧)1949Ⅱ、柏林危机1948.1958Ⅲ、北约成立1949;华约成立1955Ⅳ、核军备竞赛---恐怖和平(美1945第一个拥有核武器1949苏第一颗原子弹)Ⅴ、古巴导弹危机1962Ⅵ、“冷战”中的“热战”①苏入侵阿富汗②朝鲜战争③越南战争Ps:1990德国东并入西统一1991.8苏联八一九事件①盛产石油②民族争端③宗教矛盾科技强军战略④领土争端⑤大国的干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6.联合国:1.第一丝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以失败告终1941《大西洋宪章》美英提出1942.1《联合国家宣言》1945.10.24《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2.工作机构: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最主要的审议机构安全理事会;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7.反战和平运动1955《罗素---爱因斯坦宣言》Ps:一战后国际的关系巴凡尔赛合约巴黎和会对奥匈保土合约“凡尔赛体系”建立国联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五国海军条约》“华盛顿体系”《四国条约》。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要点
(2)不同处 ①背景不同:一战爆发前,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巴尔干 地区是双方争夺的焦点而成为战争的火药库。二战爆发前,除资本 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法西斯国家德意日打着反对 布尔什维主义的旗号,取得英法美对他们侵略扩张的纵容和让步, 做好了全面战争准备。 ②战争目的和性质不同:一战时交战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 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双方进行的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 战争。二战时,对世界人民来讲,他们进行的是以打败法西斯,争 取人类安全、社会进步为目的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③影响不同:一战给人类带来的主要是战争灾难,所建立的战 后新秩序仍然体现大国压迫小国、强国控制弱国的帝国主义原则; 二战打败了法西斯主义,更教育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 日益深人人心,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较多的倡导和平、民主、独立 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7)评价 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亚太地 区的关系,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的新秩序。其实质是帝国主义重 新瓜分世界。为此加剧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 矛盾; ②体系没有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政治格局,但美日两国 的崛起和争斗对这一格局已给予严重冲击; ③体系反映出协约国列强之间既有为瓜分利益进行的激烈斗 争,又有为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勾结; ④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在20世 纪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奠定了基础; ⑤但体系是暂时妥协的产物,不能从根本消除战胜国之间的 矛盾,而惩罚性的掠夺也必然会加深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随着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钓加剧,必然导致各种矛盾的 激化,引发新的冲突和战争。
(2)战争经过( 1914—1918年) ①导火线: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②全面爆发: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相继 投入战争; ③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等;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塞、比、意、日本等国; ④ 主要战场:西线——英、法、比军队同德军对抗,具决定性作用; 东线——俄军队同奥匈、德军对抗,是主要战线; ⑤ 战争进程 a .第一阶段: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军队的抵抗和俄军 在东线的进攻,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西线转入阵地战; b .第二阶段: 1916 年出现了三次大型战役和一次大海战:西 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和日德兰海战。 这一阶段的末期,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c .第三阶段: 1917 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 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美国参加对德战争,中国也加入协约 国一方。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整理讲解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⒊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⒋时间:1914年——1918年⒌主战场:欧洲⒍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英法比——德东线:俄——奥匈德南线:⒎经过: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⒏为什么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⑴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⑵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⑶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⑷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参战契机⒐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之间的基本矛盾导致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4、客观条件: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二、过程1、大战的爆发:1914年7月28日,在德国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美国、中国等27国。
2、大战的经过(1)一个主战场:欧洲战场(2)三条战线:西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由英法对德作战)、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对德、奥匈作战)、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对奥匈作战)(3)三个阶段阶段时间主要概况影响第一阶段1914年战争重心在西线西线:马恩河战役(英法—德),德军撤退东线:俄—德奥(一胜一败),形成对峙局面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东西线陷入相持阶段,战争转入长期对峙的阵地战,德国丧失战略主动权第二阶段1915~1916年1915重心在东线:德奥一举击溃俄国计划落空1916年关键性一年:重心回到西线西线: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东线:俄军夏季攻势德国再也没有力量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方面第三阶段1917~1918年俄国革命推动人民反战运动发展为革命运动,美国、中国等国的参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补充】美国参战的原因、标志、影响和同盟国战败的原因1、美国参战的原因、标志、影响原因: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1916年2月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直接原因);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希望协约国取胜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霸权(根本原因,真正目的)。
高考热点2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高考热点二十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
2、第二阶段:1915年-1916年,三次陆战和一次海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大战的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3、第三阶段:1917年-1918年,美国参战,俄国革命,德国投降。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1、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2、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3、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考点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一、巴黎和会1、时间、地点:1919年、巴黎。
2、操纵国:美国、英国、法国等3、内容:对德《凡尔赛和约》;对奥、保、匈、土和约4、影响:①凡尔赛体系形成。
②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③潜伏危机:战败国与战胜国、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殖民地之间矛盾。
5、工具:国际联盟二、华盛顿会议1、背景:美日在亚太地区的争夺与冲突;美、英、日三国海军军备竞赛2、时间地点:1921年-1922年、华盛顿。
3、参加国:美国、英国、日本等九国。
4、内容:《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
5、影响:①华盛顿体系形成;②暂时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
③美英海军力量并驾齐驱。
④抑制日本势力的膨胀三、国际联盟1、时间、地点:1920年、日内瓦。
2、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3、实质: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考点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二战的背景1、30年代德意日大肆扩张。
2、西方大国绥靖政策。
二、二战的经过1、爆发: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2、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1941年12月,日军突袭珍珠港。
20世纪战争与和平复习要点
《20世纪战争与和平》知识条目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1)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客观原因: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欧洲列强矛盾加剧。
具体原因:(1)军事因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2)科技条件: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3)思想因素: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直接原因: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2)一战前欧洲列强主要矛盾及两大军事集团行成过程法德矛盾——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英德矛盾——争夺殖民霸权、海上霸权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2.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原因:(1)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2)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3)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一战全面爆发。
条件:(1)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2)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3.了解一战中欧洲三条战线范围、主要交战国及其重要战役4.认识一战中的新式武器:飞机、飞艇、毒气弹、潜水艇、坦克新式武器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用:①战争方式改变:速战速决。
②战争范围扩大。
③战争危害更加残酷。
5.理解一战变为旷日持久战争的原因(1)德军战前计划的失误,过高估计自身力量,幻想英国不会参战,没料到俄军进攻(2)协约国物质力量雄厚,使用现代武器装备(3)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德军长途作战、主动入侵,受到制约6. (1)中国参战:1917 (2)俄国退出战争:①1917,俄十月革命②1918《布列斯特合约》分析美国参战原因(1917.4)①根本原因:分享胜利果实,凭借经济实力于战后控制其他国家,争夺世界霸权②直接原因: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危害美国利益③其他原因:保证协约国贷款能够归还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战争形势有利于同盟国英德矛盾由来已久参战双方已经精疲力竭7.知道一战结束标志:1918.11.11福煦车厢签订停战协定8.分析一战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①经济实力上处于劣势②军事战略失误:“施里芬计划”失误,德陷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③同盟国集团各国内部矛盾尖锐奥匈帝国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帝国解体(1918)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帝制(1918.10 基尔港水兵兵变;1918.11 柏林工人起义)④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战争初期,日本参战,德国在太平洋地区势力范围皆失;意大利倒戈僵持阶段,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协约国军事经济实力大增一批国家相继加入协约国一方9.分析一战性质:全局看: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掠夺战争局部看: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10.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1)战争催生新世界:①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改变国际格局(德奥战败、英法重创)②美日迅速崛起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由伦敦转向纽约,国际影响力上升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扩张自身势力范围经济发展,农业国—工业国债务国—债权国③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俄十月革命、中五四运动、甘地、凯末尔)④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2)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①催生新技术的发展②客观上提高了妇女地位③促进了政府职能的改变(政府干预经济,以有效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④改变了人民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和平主义思潮盛行)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了解巴黎和会的召开,从召开目的和结果分析和会性质1919.1巴黎凡尔赛宫战胜国,战败国与苏俄除外2.了解美、英、法、日等大国的图谋;美英法对处置德国的态度和原因3.巴黎和会上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影响4.理解《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客观作用和局限性内容:①性质:战胜国对德国的具有掠夺性和强制性的和约②积极:原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通过战争与和约得到缓解;一战后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国际关系暂时缓和。
高效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总复习
•
• • • •
为什么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1. 世界成为整体: 20世纪的世界已形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 终形成,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局面; 2. 大国全球争夺: 各国矛盾尖锐,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两大集 团扩军备战愈演愈烈。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 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控制下 的小国、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 3. 科技飞速进步: 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 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线索与 知识要 点概览
6.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①联合国(发展阶段与主要维和活动) ②二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三次高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课程标准 ⑴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 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 战。 ⑵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 失败的原因。 ⑶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 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 5、二战的影响
• • • • • • • • ㈠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1、精神物质: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 2、经济: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直接原因) 3、科技:客观上推动了科技迅速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 命奠定了基础(原子能、火箭技术、电子计算机) 4、思想: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促进了战后反战和平运 动的发展 ㈡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1、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传统 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2、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社会 主义超出了一国的范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 走向崩溃
巴黎和会:各国外交意图
人民版选修六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人民版选修六20世纪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梳理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背景员郾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圆郾具体原因:同盟国集团与协约国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猿郾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源郾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二)过程员郾三条战线战摇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西线(主)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英法军队———德军东线(主)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匈军队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摇摇圆郾三个阶段(员)第一阶段:(员怨员源年)重点在西线,马恩河战役标志着德军速决战战略破产。
东西两线都转入持久的阵地战。
(圆)第二阶段:(员怨员缘—员怨员远年)员怨员远年战争重心重新回到西线,发生了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战争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猿)第三阶段:(员怨员苑—员怨员愿年)员怨员苑年美国、中国等加入协约国作战,俄国爆发革命,于员怨员愿年退出一战,员怨员愿年员员月德国战败投降。
(三)胜败原因员郾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占有优势;而德奥集团不仅经济实力处于劣势,还受到英国的海上封锁。
圆郾同盟国集团军事战略失误,陷入东西两线作战,腹背受敌。
猿郾长期战争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矛盾,同盟国集团各国尤为严重。
源郾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集团,意大利倒戈,日美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四)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虽然塞尔维亚是为独立而战,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但是不能改变整场战争的非正义性。
(五)影响员郾一战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圆郾摧毁了四大帝国,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猿郾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西欧衰落,美日崛起。
源郾引发了一系列革命,俄国发生十月革命,欧美工人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缘郾一战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促进了政府职能的改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凡尔赛体系员郾建立:英法美操纵的巴黎和会于员怨员怨年远月签署了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又陆续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等战败国签署了一系列和约,共同构成了协约国列强建立战后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基本框架,即凡尔赛体系。
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冲突的帝国主义野心、民族主义的兴起、军备竞赛、同盟体系复杂、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问题等。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形式:塹壕战、空中战、海战等。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巨大的人员伤亡、经济破产、社会动荡、领土变化、政治格局变化等。
二、二战与冷战1.导致二战的原因: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和德国的崛起、德国的扩张野心、世界经济危机、北约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等。
2.二战的主要战场和战争形式: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游击战、空中战等。
3.二战的影响:巨大的人员伤亡、使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垮台、冷战的开始、殖民主义的终结、联合国的建立等。
4.冷战的原因:意识形态的对立(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领土和影响范围的争夺、核军备竞赛等。
5.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柏林封锁、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三、联合国与国际组织1.联合国的创建:二战胜利后的国际会议上,成员国决定成立联合国。
2.联合国的目标和原则: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推动人权尊重等。
3.联合国维和行动:冲突地区的和平维护、人道主义援助、选举监督等。
4.国际刑事法庭:联合国设立的专门法院,负责审判战争罪和人权侵犯等重大国际犯罪。
四、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运动1.第三世界国家的特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状态、经济发展滞后、独立运动兴起等。
2.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运动:印度独立运动、非洲国家的解放运动、南美洲国家的解放运动等。
3.第三世界国家团结的努力:非洲统一组织(非盟)、非洲国家联盟等。
五、冷战的结束与和平进程1.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苏联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崩溃、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民主转型等。
2.柏林墙的倒塌:象征着冷战的结束和东西德统一的开始。
3.冷战的最后阶段:削减核武器、军备竞赛的结束、战略武器裁减条约等。
4.当代的和平进程: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国际社会合作、气候变化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
专题十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专题十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九上P104-107、图片和资料)1、原因:①根本原因:。
②两大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德、奥匈、意)、(英、法、俄)。
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
2、导火线:1914年6月事件(半岛成为火药桶)——一粒火星。
3、转折点:(“凡尔登绞肉机”)。
4、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投降,一战结束。
5、性质: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6、战争的影响: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
战场由最初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②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③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影响,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体系的形成: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世界格局。
(九下P14-18、图片和资料)1、巴黎和会:(九下P11-13)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
②时间:年1——6月③操纵国:法国(总理)、英国(首相 )、美国(总统 )④内容:——对德和约:即《》。
领土(和交还法国,承认独立,部分领土划归等国);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进行“”);军事(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废除德国的);赔款(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损害中国主权的内容:《》规定,德国在的全部权益由继承(引起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运动)。
⑤实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会议。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对德国的瓜分 (也损害了国的主权和利益)。
⑥影响:与其它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在、、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九下P14)①背景:美国在上未获实利,加快了同争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步伐。
②主要目的是打击独占中国的计划,取得在地区的优势。
③时间:1921——1922年④操纵国:美国、英国、⑤内容:——中国问题:九国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利益的《》,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保证各国在中国的“”,对外“”的原则。
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1、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世界的瓜分是按照国家实力进行的。
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这种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变化:课文表格。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下来,美、德经济发展迅速。
与实力对比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照原来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
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照新的国家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由此引发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19世纪下半期,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寻求海外市场禾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附庸。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有何不同?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主要目的是直接掠夺贵金属和财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19世纪下半期以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抢占海外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输出剩余资本的场所。
(2)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在欧洲列强的激烈争斗中,主要有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
三国同盟的形成:德国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
德法矛盾:争夺欧洲霸权。
历史宿敌。
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这是德国构筑同盟体系迈出的第一步,反俄性质)1882年,德、意、奥缔结《三国同盟条约》(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三国协约的形成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标志着欧洲大陆的另一个军事同盟集团的初步形成)1904年,英、法签订《英法协约》1907年,英、俄签订了《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3)战争的催化剂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潜艇、飞机、坦克、电报、电话、无线电(残酷性,世界性,世界范围内指挥战争,突破地域限制)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2、经过(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2)战争进程第一阶段:1914年。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资料
(3)物质和技术基础:20世纪生产力 的迅速发展
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 (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 主义盛行:许多人 陷入民族主义战争狂热之中,使得两大军事集团 (5)导火线:巴尔干地区 是欧洲的“火药桶”, 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导火线。
2.过程
(1)欧洲战役:1914年9月,德国发动 马恩河战 役,这是一战首次重大战役,打破了德国速决战 计划。1916年,德国又发动凡尔登战役,是一战
①道威斯计划:1923年 鲁尔危机后,赔款问题的 主导权落入美、英手中。1924年美国提出这一计 划,由削弱德国政策变成 复兴 ②《洛迦诺公约》:道威斯计划提出后,法、德 走向和解,共同构筑集体安全。1925 年10月,法、 德等七 国召开洛迦诺会议,签订一系列条约,进 一步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2.华盛顿体系
军突袭波兰 ,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法国 沦陷;
(2)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 ;1941
年12月7日,日本发动 太平洋战争;1942年元旦国 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3)转折:苏德战场—— 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 洋战场—— 中途岛战役;北非战场—— 阿拉曼战 (4)胜利: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与第二战场的 开辟;雅尔塔会议与德国投降,《波茨坦公告》
1.历史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主义相继在德、 日、意等国兴起。
(2)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资本主
义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围绕世界市场展开激烈 (3)在经济危机中德日法西斯势力上台,对外疯 (4)英法等国对德、日、意的侵略扩张推行绥靖 政策。 2.过程
(1)战争的爆发和初期阶段:1939年9月1日,德
学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整理笔记
一战一:背景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主要原因:列强之间矛盾加剧(英德矛盾主要,法德矛盾由来已久,俄奥矛盾在巴尔干)最终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原因: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4.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的导火线条件(到二十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1.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2.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3.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1879年:德奥缔结“同盟条约”1882年:德意缔结“同盟条约”——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1907年:英俄签订协约——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又很关注矛盾冲突的焦点巴尔干地区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戈维亚——招致巴尔干国家的反对和俄国的不满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导火线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开始,交战双方为同盟国和协约国二:经过一战成为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原因:1德军战前计划失误2协约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量雄厚,使进攻方付出巨大代价3当时军队机动性能差,后勤保障能力低,德国长途作战,主动入侵,使德军受到极大制约。
美国中立原因:1.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推动2.对外扩张的中心在拉美和亚太3.得以远离战火,免受战争的破坏4.可利用中立地位与交战国双方扩大军火贸易,大发战争横财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原因:1.交战双方实力都大大下降2.协约国3.为了最大限度获取战利品和战后夺取世界霸权(根本原因)4.美国同协约国经济上的联系加强5.保证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6.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作战契机影响: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整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整理20世纪是世界历史上战争最频繁和规模最大的一个世纪。
它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一系列的局部战争和冲突,同时也见证了冷战的对抗和联合国的成立,为世界带来了和平与发展的希望。
以下是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1.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1914年至1918年。
-原因:冲突的根源主要是由于殖民地争夺、领土纷争、军备竞赛等。
-主要参战国家: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帝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美国等。
-结果:战争结束后,各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
战胜国对德国提出了苛刻的赔款和领土让与等要求,导致德国经济崩溃和民众不满,为二战埋下了伏笔。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1939年至1945年。
-原因: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不公正条约和经济危机,以及希特勒等极端主义势力的崛起。
-主要参战国家:德国、意大利、日本为轴心国,英国、法国、美国、苏联为同盟国。
-结果:战争以同盟国的胜利告终,在战争结束后,国际社会意识到战争的惨痛教训,为推动和平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3.冷战与核武器威胁:-时间:1945年至1991年。
-原因:二战后,苏联和美国成为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上的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一系列的对抗和竞争。
-主要事件:柏林封锁、古巴导弹危机等。
-结果:冷战期间世界进入了两极格局,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了大量的战争和冲突,但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合作的发展。
核武器的威胁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各国签署了一系列的裁军和禁核条约。
4.联合国的成立:-时间:1945年。
-成立原因:为了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再次发生,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建立了国际组织来促进和平与合作,维护国际安全和促进发展。
-重要职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协调国际合作与解决争端等。
-问题与挑战:联合国在一些重大国际冲突和人道危机中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但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5.冷战后的和平与发展:-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世界迎来了相对和平与稳定的时期,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威胁。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篇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㈠朝鲜战争:⒈背景:⑴二战的后东西两大阵营对峙。
⑵苏联与美国在欧亚大陆划分势力范围,分别扶植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大对立政权。
此后,为朝鲜的统一问题,南北朝鲜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
⑶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视社会主义阵营为最大的障碍,决不容许对方势力扩张:⒉经过:⑴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6月25日拂晓,⑵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第七舰队到中国台湾海峡,妄图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省。
⑶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扩大为一场局部战争。
⑶美军9月15日在仁川登陆,10月初越过三八线,中旬侵占平壤。
⑷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
朝中军队连续进行了五次重大战役,把战线稳定到三八线附近。
⑸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
战略相持与和平谈判阶段。
⒊结果:1953年7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⒋性质:中朝: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美国: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半岛:内战。
⒌影响:⑴对中国:保障了我国的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激情和国际主义精神;使我国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国防军;但人员,经济损失惨重。
⑵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⑶对美国:人员,经济损失惨重;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赢得西方盟友的信任;打击了美国的扩张势力。
⑷对日本:有利于经济的恢复;美国开始对日采取扶植政策;有利于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⑸对苏联: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⑹对中国台湾:有利于维持其分裂状态。
(二)越南战争(一)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1)二战后,越南成立了以胡志明为主席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并取得了抗法斗争的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⒊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⒋时间:1914年——1918年⒌主战场:欧洲⒍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英法比——德东线:俄——奥匈德南线:⒎经过: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⒏为什么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⑴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⑵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⑶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⑷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参战契机⒐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⒑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⒒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美日的崛起体现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国⑵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①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影响欧美工人运动②德国与匈牙利:分别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是失败的伟大尝试;③中东欧政治版图发生剧变:一战摧毁了四个帝国—德俄奥匈奥斯曼,诞生了一批独立国家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①原因:列强的奴役与掠夺,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国放松控制引起的本国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②影响: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⑶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补充人教版)①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等;②一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③一战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㈠巴黎和会⒈背景(1)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
(2)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⒉时间:1919年初——6.28⒊地点:凡尔赛宫⒋参加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
⒌操纵国:美、英、法:英国劳合乔治、美国威尔逊、法国克里蒙梭⒍各国目的:(1)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国联,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2)英国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
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法国称霸,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
在东亚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
(3)法国为重建欧洲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坚决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德国。
(4)意大利希望落实参战时协约国的承诺,扩大领土。
(5)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
⒎主要问题:对德和约问题(中心)、中国问题(山东问题)、建立国联问题。
⒏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⒐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1)时间:1919年6月28日。
(2)内容:①领土:重新划分德国疆界;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划定非武装区。
②殖民地:德国放弃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战胜国瓜分;③军事: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只保留10万陆军;④赔款: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给协约国(未确定总额)。
(3)性质: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⒑影响:(1)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2)严厉限制和削弱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3)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4)英法获利最大(5)美国受到抑制(6)民族自决权得到一定的肯定(7)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㈡凡尔赛体系的构成与国际联盟⒈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凡尔赛和约》和对奥、保、匈、土的和约和国联盟约(已列入了《凡尔赛和约》)。
⒉影响:(1)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2)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3)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4)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欧洲地位削弱,美苏日崛起;(5)其中又隐含了很多矛盾,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⒊系内的矛盾:(1)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性的惩罚:德国滋生强烈复仇情绪;(2)战胜国列强之间:分赃不均:美意不满;(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列强矛盾: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
⒋新的民族矛盾:列强主要考虑削弱战败国和实现自己的利益来安排领土,没有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⒌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⒍国际联盟:(1)背景:①一战的巨大损失使人们渴望建立能维护和平的国际体系;②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盟约,以此领导世界;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2)时间:1919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并被列入《凡尔赛和约》。
1920年生效正式建立(3)总部:瑞士的日内瓦(4)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5)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声称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6)盟约原则: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
(7)操纵:英法。
由于美政治军事实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加上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
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
(8)解散:二战时名存实亡。
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宣告解散(9)实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10)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1)活动:①1924年组织缔结了和平解决争端议定书《日内瓦协定》;②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其有关机构或组织发挥了大量;③用30年代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12)评价:①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以后联合国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经验;②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③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阻止新的世界大战(原因)㈢华盛顿会议⒈背景(1)巴黎和会留下遗缺,亚太地区的矛盾没有真正缓和;(2)战后美日英国在亚太地区的争夺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3)为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4)中国掀起反帝爱国运动⒉发起国:美国⒊目的:为了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平息中国反帝怒潮。
⒋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2月。
⒌参加国: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个国家。
⒍操纵国:美、英、日。
⒎主要议题:英日同盟问题、海军军备竞赛问题、中国问题⒏内容:⑴《四国条约》(1)签订国:美、英、法、日。
(2)内容:A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B英日同盟终止。
(3)影响:①对美:拆散了英日同盟,扫除了在太平洋的称霸障碍。
②对英:维持了与美日的表面关系,后英日矛盾日渐激化。
③对日:同盟解散利益受损,但一战的获利大多承认,也获得了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的地位。
⑵《五国条约》(1)签订国:美、英、日、法、意(2)内容:分别规定了它们各自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3)影响:①对美: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抑制日本势力膨胀②对英:丧失了海上霸权③对日:受到抑制,但英美不得在其附近建立海军基地,实际了日本在这一区域内拥有战术上的优势。
总评:是第一个裁军协定,暂时缓和了大国的海军军备竞赛,但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不能制止战争⑶《九国公约》(1)签订国:美英法日中意荷比葡九国。
(2)内容:①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②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3)影响:实质上“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侵略中国创造了条件⒐影响:(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华盛顿体系。
(2)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又达到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
(3)日本,英等国受到抑制。
(4)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
(5)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华体系。
⒑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日中在会外签订条约,把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归还中国⒒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⑴相同点:①背景: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
②过程:会议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的,充满矛盾和斗争。
③结果:会议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都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④作用:新的国际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