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要点与教学设计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习型教学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考虑从“和平”的视角展开本课。
因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课程核心就是“和平”,讲“战争”也是为了“和平”。
具体到教材方面,教材开篇讲一战,对“和平”的叙述集中于两次大战之间和二战之后,一战之前人类对和平的认识是空缺的。
因而,需要补充该方面的若干内容。
在阅读了加亚尔等14位欧洲史学家联合撰写的《欧洲史》以及高颖撰写的《两次海牙和平会议及其历史遗产》之后,我补充了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大会的知识,使授课体系完整起来。
考虑到“诺贝尔和平奖”与“和平”联系密切,于是用它作为叙述线索。
这样,教学目标设置为:借助诺贝尔和平奖这一线索,在研读事实性史料的基础上,用历史的、辩证的思维认识人类在一战前、两次大战之间、二战后三个时期的和平努力,对本段历史进行“同情的理解”,认同“人类和平渐行渐近”。
(一)导入(展示“诺贝尔和平奖章”图片)师:这是一枚奖章的正、反面。
奖章直径6.6厘米,用约200克23k(当时的最高纯度)黄金制成。
奖章正面是奖章设立者的浮雕像,反面是“友好联结”的三人团体,反面边缘的题词翻译过来就是“为着和睦与手足情谊的人士”。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奖章吗?(学生应该不知道)这枚奖章每年颁发一次,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后来也包括“组织”。
在引导学生回答出“诺贝尔和平奖奖章”后,教师继续介绍。
师:1895年,瑞典发明家诺贝尔(1833―1896)立下遗嘱,成立包括和平奖在内的五个奖项。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诺贝尔和平奖说起,来认识20世纪的和平。
(出示课名“世界和平:渐行渐近――从诺贝尔和平奖说起”)意图:诺贝尔和平奖奖章与本课内容契合度高,学生听说过但不熟悉。
该知识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用它作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起到激趣、凝神的作用,并顺带普及诺贝尔和平奖的知识。
师:诺贝尔为什么要设立和平奖呢?当时,一定有人比他“土豪”呀!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回到他的生活时代。
岳麓版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全套教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标要求1.第一次世界大战(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3)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3.第二次世界大战(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3)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4)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4)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6.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2)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世界性的战争成为可能:2、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原因、表现、后果)4、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的斗争。
高中历史:1.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惨烈的四年战争》教案岳麓版选修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示范教案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课时南其辕而北其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一、考纲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等战役的学习,使学生深刻领悟动机和效果、战争和革命的辩证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惨烈,明了为了防止战争,青年人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三、教学重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美国参战四、教学难点:革命在结束战争方面所起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和互动法六、教学手段:粉笔、黑板和多媒体七、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从电影《侏罗纪公园》说起,列举一系列主观愿望和客观结果严重背离,事与愿违,南辕北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等现象,逐步把话题转到一战:这场战争何尝不是动机和效果大相径庭的一个绝佳例证呢?由此导入新课。
第二步:自主学习:设计问题,给学生自学搭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平台。
在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之前,同学们有必要先解决一下一些技术性知识性的问题,以便对战场战争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和宏观的了解:1、到底是谁在打这场战争?按参战的先后顺序把他们排出来好吗?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材第9页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能助你一臂之力,可不要怠慢它呦!参战国家参战时间参战借口同盟国协约国2、当然也并非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卷了进来,毕竟有一些国家保持了中立,写出这些让人肃然起敬的国家的名字来?3、打这场战争的国家都是在哪些地方展开的大厮杀?4、这场战争打了多长时间?从年到5、那么这些杀红了眼的国家到底是怎么打的呢?列举一下主要战役?战役名称时间6、进行了4年的大厮杀,战争终于尘埃落定,各国都是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退出战争的?第三步:反馈展示:分别由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背诵上述问题。
第15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讲义
第15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纲要求](1)第一次世界大战;(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3)第二次世界大战;(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第一次世界大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2)《非战公约》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1.第二次世界大战2.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2)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3)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4)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及原因(5)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问题思考]问题思考1采用“一个理念、两场战争、三种格局”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本专题基本知识线索[提示](1)“一个理念”:“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是学习本专题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主要通过两方面的内容体现出来。
一是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二是人类为维护和平而作的各种努力,如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先后建立、反战运动等。
(2)“两场战争”:指两次世界大战。
着重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
通过探究战争爆发的“原因”,以便从根本上遏制、消除战争;通过了解战争的“经过”,以便认识战争的残酷性、总结加速战争进程的因素;通过分析战争的“影响”,反思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以警示人类,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3)“三种格局”: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
要比较三大格局或趋势的异同,并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
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二战后局部战争爆发原因的比较问题思考2战后美苏冷战对峙的深远影响[提示] 1.美苏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都不敢轻易动武,在战后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美苏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高中历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战云密布的欧洲教案 岳麓版(08版)选修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示范教案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课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一、考纲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新交通手段和新通讯工具的出现、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泛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等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只有进入了20世纪,世界大战才会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可能性。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重要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由此及彼抽丝剥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世界各种政治力量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把人类推入战争火海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场战争的荒谬和不义,从而明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行为,为了和平自己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三、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四、教学难点: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泛滥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和互动法六、教学手段:粉笔、黑板和多媒体七、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出示利用暴风影音从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截取的几张图片,介绍《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故事情节,引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发生在萨拉热窝的刺杀事件,由此导入新课。
第二步:自主学习:设计问题,给学生自学搭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平台。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各种政治力量为了一己私利而进行的一场几乎没有正义可言的大厮杀。
他们为什么非得要进行这场战争呢?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而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阅读教材第一课第一、二目,并思考——(1)列强彼此你争我夺的到底是什么?(2)在争夺的过程中积累了哪些矛盾?(3)这些矛盾导致了什么历史现象的出现?2、上述问题决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必然要发生,接下来我们就要看看其为什么能发生?请阅读教材第一课第3、4目,思考——(1)世界性的战争只有到20世纪初才会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战争在哪些方面呈现了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景观?(3)科学技术成果军事化意味着什么?(4)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然而离开了人,这一切都只是废铁一堆,而人又为何甘当战争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沦为不折不扣的炮灰?3、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我们洞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那么一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请阅读教材第二课第1目,看看战争是怎样一触即发的?第三步:反馈展示:分别由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背诵上述问题。
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之间的基本矛盾导致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4、客观条件: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二、过程1、大战的爆发:1914年7月28日,在德国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美国、中国等27国。
2、大战的经过(1)一个主战场:欧洲战场(2)三条战线:西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由英法对德作战)、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对德、奥匈作战)、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对奥匈作战)(3)三个阶段阶段时间主要概况影响第一阶段1914年战争重心在西线西线:马恩河战役(英法—德),德军撤退东线:俄—德奥(一胜一败),形成对峙局面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东西线陷入相持阶段,战争转入长期对峙的阵地战,德国丧失战略主动权第二阶段1915~1916年1915重心在东线:德奥一举击溃俄国计划落空1916年关键性一年:重心回到西线西线: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东线:俄军夏季攻势德国再也没有力量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方面第三阶段1917~1918年俄国革命推动人民反战运动发展为革命运动,美国、中国等国的参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补充】美国参战的原因、标志、影响和同盟国战败的原因1、美国参战的原因、标志、影响原因: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1916年2月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直接原因);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希望协约国取胜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霸权(根本原因,真正目的)。
[中学教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战争与和平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教学设计本单元内容实质为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本节课的复习,须分析清楚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这四个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把握二战后半个世纪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历程,认识国际关系的本质规律。
本节课主要以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以达到培养历史思维和学科创新能力的目的。
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再现塔尔塔体系下国际关系的重要概念、重大事件和重要史实。
理解:分析理解国际关系中重大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影响,形成对历史事实的基本认识运用:分析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变化的根本和基础,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从中借鉴,为我所用。
过程与方法: 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分析比较,综合概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战后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与争夺,即使对和平的最大威胁,又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世界范围的稳定局势,并且在政治、思想等方面深深影响着两极格局解体之后的国际社会,特别为当今人类的发展,国际政治的走向提供了指导值得研究的经验和教训。
课前准备教师:相关的文字材料和多媒体课件学生:复习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对相关概念问题的基本认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重难点重点:塔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概念的内涵,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
难点:有效的把握塔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概念的相互关系,认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实质及影响。
板书提纲一雅尔塔体系——二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二两极格局——美苏均势为基础的两强对立三冷战和美苏争霸(1947—1991)四冷战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学习已经结束,请同学找出本单元中有关于国关系的一些重要名称或概念。
学生:(略)教师:本单元中相继出现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等几个重要的概念,请简单概括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018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第15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15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学案重点知识点梳理:讲解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帝国主义之间的基本矛盾导致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3)在一战中,科技进步使潜艇、飞机、坦克和大炮等新式武器问世并用于战争。
(4)20世纪以来,德国形成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
2.过程3.后果和影响(1)后果: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削弱了英法,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国际联盟(1)成立:1919年4月,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2)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加强国际合作。
(3)历史地位: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但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3.《非战公约》1928年,美英法等十五个国家签署了《非战公约》,这成为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法西斯的重要法律依据。
讲解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一、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隐含矛盾的发展。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催化”作用。
(4)局部反法西斯力量未能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5)英法等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2.过程3.影响: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战争。
(1)为基本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使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2)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局势。
(3)客观上推动和诱导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唤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自由等问题的重视和反思。
二、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冷战”的原因(1)二战后,苏、美、英等大国以雅尔塔会议为中心确定了战后世界格局,即雅尔塔体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 人民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情分析】1.高考考查本模块主要集中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的调整上,尤其是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等。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反思战争、追求和平是高考试题命题的主题价值所在。
3.高考命题与时政热点联系密切,如中东问题、朝鲜半岛问题、联合国的作用、伊拉克局势等。
【知识交汇】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瓦解1919年初,以英、美、法、意、日等国为首的战胜在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和会,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和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匈牙利等战败国的和约,这些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
这构成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西方欧洲、中东、北非等地区新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
1921~1922年,以美国为首的九个国家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企图解决美日在亚太和中国争夺中的矛盾、美日英三国在海军军备竞赛中的矛盾。
结果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这构成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东方远东、太平洋地区新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体系以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实力为基础,确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东西方世界新的统治秩序,并通过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来维系这一体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但体系留下了德国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问题,由于体系是建立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和宰割战败国基础上的,包含着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苏俄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因此处于极不稳固状态,必将走向崩溃和瓦解。
1920~1922年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获得胜利,1923年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的《洛桑和约》,以凡尔赛体系之一的《色佛尔条约》为突破口第一次打开了体系的大门。
一战后,德国借口无力偿还赔款,要求延期支付;英美接受了法国的请求,但法国联合比利时于1923年出兵占领了德国的工业区鲁尔;但法国不但没有得到应得的赔款,相反却支付了大量大军事占领费,酿成鲁尔危机;于是赔款问题的主动权由法国手中转移到英美、尤其是美国手中;1924年,美国出台德国赔款计划即“道威斯计划”;计划实施后,美元充斥欧洲市场,德国从美国取得贷款,经济复苏;然后偿还英法的赔款,英法将德国大赔款偿还战争时所欠的美国的债务。
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历史·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3课时)战争与人类文明发展相伴相生,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战争始终是一个影响极深远的因素。
战争古已有之,20世纪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本专题以“一战”为例,说明近代以来的战争,在战争的动因、目的、性质、规模、样式、手段和作用等方面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战争是残酷的,同时战争也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当世界大战的伤痛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我们心中的警钟却应不断敲响。
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的战争,并且通过分析理解战争的威胁依旧存在,然而和平的力量远远超过了战争的力量,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
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
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
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冲突的帝国主义野心、民族主义的兴起、军备竞赛、同盟体系复杂、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问题等。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形式:塹壕战、空中战、海战等。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巨大的人员伤亡、经济破产、社会动荡、领土变化、政治格局变化等。
二、二战与冷战1.导致二战的原因: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和德国的崛起、德国的扩张野心、世界经济危机、北约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等。
2.二战的主要战场和战争形式: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游击战、空中战等。
3.二战的影响:巨大的人员伤亡、使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垮台、冷战的开始、殖民主义的终结、联合国的建立等。
4.冷战的原因:意识形态的对立(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领土和影响范围的争夺、核军备竞赛等。
5.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柏林封锁、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三、联合国与国际组织1.联合国的创建:二战胜利后的国际会议上,成员国决定成立联合国。
2.联合国的目标和原则: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推动人权尊重等。
3.联合国维和行动:冲突地区的和平维护、人道主义援助、选举监督等。
4.国际刑事法庭:联合国设立的专门法院,负责审判战争罪和人权侵犯等重大国际犯罪。
四、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运动1.第三世界国家的特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状态、经济发展滞后、独立运动兴起等。
2.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运动:印度独立运动、非洲国家的解放运动、南美洲国家的解放运动等。
3.第三世界国家团结的努力:非洲统一组织(非盟)、非洲国家联盟等。
五、冷战的结束与和平进程1.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苏联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崩溃、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民主转型等。
2.柏林墙的倒塌:象征着冷战的结束和东西德统一的开始。
3.冷战的最后阶段:削减核武器、军备竞赛的结束、战略武器裁减条约等。
4.当代的和平进程: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国际社会合作、气候变化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
高二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岳麓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专题知识要点本专题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形成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的局部战争和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问题。
★基本知识梳理1.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导致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对峙,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③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④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⑤由于列强争夺和民族矛盾,巴尔干地区成了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成了一战的导火线。
过程①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②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③1917年美国以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为借口参战。
④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在布列斯特签署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⑤1918年9月,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相继宣布投降;11月,德国政府宣布投降。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实力处于劣势;军事战略失误;同盟国内部矛盾加剧;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影响①一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死伤无数,经济损失巨大。
②大战造成了欧洲的相对衰落。
战后,美、日迅速崛起。
③战争引起了革命和独立的浪潮。
④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⑤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⑥大战使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含义:一战后战胜国暂时调整在欧洲西亚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战后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操纵国:英法美建立过程巴黎和会协约国先后与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等战败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
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共同构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评价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一战后国际关系的调整,以及帝国主义列强在全球范围内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
它所构建的和平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重新瓜分形成的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专题十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要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的实力对比;(2)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加剧,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过程(1)双方:协约国、同盟国。
(2)性质:主要是帝国主义战争。
(3)主战场:欧洲战场,西线战场又具有决定意义。
(4)阶段:马恩河战役、凡尔登、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美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德国投降。
3.后果和影响:(1)后果: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摧毁了俄德奥土等帝国,削弱了英法,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1)概念:一战后战胜国与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2)内容:《凡尔赛和约》《圣日耳曼条约》《特里亚农条约》《纳伊条约》《色佛尔条约》。
(3)特点:此体系具有掠夺性、分赃性、不稳定性、不能持久的特点。
(4)实质:它是帝国主义国家安排的关于战后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的分赃体系。
(5)进步性: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一系列新型民族国家;使资本主义的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6)局限性:该体系隐含了诸多战败国和战胜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等一系列矛盾,增加了它的不稳定性。
2.华盛顿体系的构成(1)背景:美日在亚太地区的争夺与冲突;美英日三国海军军备竞赛。
(2)内容:《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构成。
(3)影响:暂时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美英海军力量并驾齐驱;抑制日本势力的膨胀。
3.非战公约(1)背景:法国、美国提出。
(2)内容: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3)评价: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导言课
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万亿美元。
——《20世纪在战争中等待和平》
一、模块介绍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反映的是20世纪战 争与和平运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人类历史上, 战争与和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先 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出现了战后的全球性冷 战。核武器的发展使战争的破坏力可多次摧毁地 球上的文明和毁灭人类本身。 了解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探讨其对人类文 明产生的重大影响,汲取历史经验教训,认识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 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 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战争 的灾难,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题。
思考: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爱国
的民族主义者? ①既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发展、 壮大自己的民族
②又不能侵犯其他民族的权益
两次世界大战后虽然没有再爆发世界性的战争, 然而战争的危险依旧存在,战后全球性冷战的出现,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等区域性 的战争不断爆发,恐怖事件的此起彼伏,核武器的发 展也大大增强了战争的危险性,极大地威胁着地球上 的文明和人类本身。 这些都使我们对战争必须保持着应有的警惕性和 预防性,当世界大战的伤痛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 我们心中的警钟却应不断敲响。牢牢树立起和平意识, 时刻关注世界局势的发展,并且为世界及全人类的和 平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不应忘记人类生活的本来意义,人类得早”(马克思)
5200多年历史中大小战争:14500多 次 ;2.8次/年近2000年;无战争的日子: 58天;战火中丧生:36.4亿人;毁灭的财 富:可铺宽150公里、厚10米的金带,环 地球一圈:
——据 邵锡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东南大 学学报》958期)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新人教高中历史选修三一轮复习教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原因: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
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过程: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德、奥、意结盟,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国是其中的核心;1892年法俄结盟,英国于1904年、1907年分别与法、俄结盟,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③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过程:①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
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三次陆战和一次海战,即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大战的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③第二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俄国革命,德国投降。
3、性质:总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体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由各交战国的参战目的决定的。
而各帝国主义参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4、影响:①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②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③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丹尔赛体系”。
其中最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
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能持久。
影响:①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②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③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
④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演变均为丹尔赛体系解体的重要原因。
战争与和平教学建议
选修课程《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内容标准解读一、关于本学习模块的说明“战争与和平”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至今。
现代社会,和平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拒绝战争,维护和平”不仅关系着全人类的发展,也成为全世界热爱和平人们的共同心声。
战争古已有之,20世纪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战争的动因、目的、性质、规模、样式、手段和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损耗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最残酷的以及规模最大的战争,各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并且战争的伤痛至今仍在延续。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没有再爆发世界性的战争,然而战争的危险依旧存在。
战后全球性冷战的出现,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等区域性的战争不断爆发,恐怖事件的此起彼伏,核武器的发展也大大增强了战争的危险性,极大的威胁着地球上的文明和人类本身。
同时,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超乎寻常的灾难及悲痛。
在现代化的今天,科技应为社会及人类的发展服务,而不应为某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服务”于战争。
这些都使我们对战争必须保持着应有的警惕性和预防性。
战争留给我们的悲痛和遗憾已经很多了,当世界大战的伤痛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我们心中的警钟却应不断敲响。
新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
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战争的灾难,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纵观战后世界历史,世界和平的力量不断增强,人们厌恶战争,意识到战争会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及控制的灾难,渴望安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国际环境;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与发展……这些都为世界和平带来了无限生机!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星球上,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不再希望看见满目疮痍、战火纷飞,当我们渴望和平的橄榄枝时,发展正是摘取橄榄枝的最好工具!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两大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要点与教学设计
一、设计分析
选修课程《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反映的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态战争与和平问题。
所谓战争是指国家之间,或同一国内的不同政治派别、民族间进行的公开武装冲突。
前者是国际战争,后者是国内战争。
和平是个很复杂的概念,根据政治学的观点,通常是指未爆发战争的历史状态。
战争与和平始终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两种现象相互联结,彼此交替。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整体化的加强和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战争的起因、性质、规模、手段、影响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世纪上半期曾先后爆发过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更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虽未爆发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但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层出不穷,连绵不断。
当前虽无发生世界大战的迹象,但是战争的阴云、
核威胁仍困扰着世人。
战争的严峻性和残酷性使得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人们
关注的焦点。
避免战争灾难,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但是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也为战后和平注入了新因素,如一战后产生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出现了雅尔塔体系。
这两次相对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未真正消除战争,但对和平问题提供了借鉴。
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从残酷的战争中汲取了教训,寻求着消除战争与实现和平的种种途径。
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的首要问题。
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教学目标
本模块的学习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了解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了解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当代各类局部战争等相关史实、过程、影响,重要人物的活动等。
结合相关史实,提高认识、评价、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看问题的全面性。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课程目标没有直接涉及。
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阐释与20世纪战争与和平相关的文献、图片,特别是丰富的影视资料,还应适当关注各类时政热点问题等。
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分析,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学会对材料的处理,提高历史阐释和历史思维能力。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进一步弘扬世界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不畏强敌、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教师应当利用本模块现实性强、学生兴趣大等特点,挖掘各种思想教育的资源,引导学生关爱人类的生存发展,培养关爱人类命运和世界和平的人文精神。
三、教学内容简介
战争与和平问题构成了国际关系的两大基本形态,并贯穿于整个国际关系的始终。
国际关系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模块选取了国际关系中最具代表性、与现实关系密切、学生最感兴趣的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问题。
涉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六个学习单元。
1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单元主要包括大战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三方面的内容。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围绕着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列强之间矛盾重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日趋白热化,最后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由于美国的参战、俄国十月革命和人民的反战斗争,战争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这场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给世界人民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给人类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本单元包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非战公约”、国际联盟等内容。
随着战争结束后,欧洲霸权削弱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战胜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条约,成立了国联,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维护战胜国利益和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单元包括二战爆发的背景、进程、历史意义和影响等内容。
在30年代大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先后建立起法西斯专政,走上了扩张侵略之路,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并挑起了一系列局部战争。
西方大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对德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加速了大战的全面爆发。
在法西斯势力危及人类生存,反法西斯国家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各反法西斯国家实现了政治、军事上的全面合作,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反法西斯国家从1943年起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主动权,最终打败了法西斯国家,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人类历史规模最大的战争,是一次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当代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本单元包括美苏冷战、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美苏关
系、联合国的维护和平活动等内容。
为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同盟国就战后世界的安排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并最终在雅尔塔会议上基本确立了战后世界的基本框架和赖以建立的原则,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美苏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大国第一次共同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但随后不久,美苏合作关系结束,双方进入了冷战对峙时期。
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经历了由激烈对峙到缓和对话的阶段,直至苏联剧变,两极格局崩溃。
二战后期成立的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协调国际关系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本单元包括二战后爆发的多次局部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尽管没有爆发世界性战争,但威胁世界和平的根源和因素依然存在。
战后美苏为首的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的对峙,苏东剧变后,美国成为唯一世界性强国,但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依存,印度和日本也在朝着军事大国方向迈进,世界永久和平的时代仍旧显得遥远。
二战以来,相继爆发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印巴战争、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现代的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频频发生。
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仍具有很强的潜在性和现实性。
6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本单元包括对当今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当前尽管战争危险依存,但存在着制约战争的各种因素,世界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的。
发展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发展的中心是经济的发展。
和平是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又促进了世界的繁荣与稳定。
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二者互为因果,互为前提。
四、新的史学观点简介
战争与和和平问题是当代世界的热点问题,我国学术界对其研究不断深入,在理论、观点和方法上有了很大突破。
对战争的起源和性质方面,我国已突破了“战争是私有制产物”的传统认识。
根据考古学研究,早在私有制出现的原始社会,为争夺生活区域或生活资料的暴力冲突就频频发生。
现实世界也表明,战争也不会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
学术界对克劳塞维茨的“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的
传统观点也提出了挑战。
因为战争已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的和唯一的手段,很多尖锐的国际问题并不是依靠战争才解决的。
对战争的性质等问题,当代的战争现实与传统的理论观点也形成明显的理论反差。
战后美国、英国进行的一些战争,都不属于“典型”的帝国主义战争,即垄断资产阶级为争夺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进行的战争。
西方国家内部,也基本不存在革命战争的可能性。
在地区性民族或种族冲突中,阶级斗争的因素也不明显。
对战争的性质也应该重新认识,传统的对战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的观点应遵循国际法的概念重新认定。
此外,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非战公约”、国联、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等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