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学好化学必备的五大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1c4f6c1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2.png)
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是指在学习和研究化学时所必备的五个
基本素养,也是化学教育中重要的目标之一。
这五大核心素养包括: 1. 基本知识和概念。
学习化学必须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
2. 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具备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这包括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
3. 跨学科应用能力。
化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学习化学必须具备跨学科应用能力,包括与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联系和应用。
4. 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化学学科需要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这包括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评估方案、实施方案等。
5. 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学习化学必须具备责任感和社会意识,这包括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科学伦理等。
这五大核心素养是化学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必备素养,也是化学教育中注重培养的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 1 -。
高中化学新课标五大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新课标五大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5174dd4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f.png)
高中化学新课标五大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新课标五大核心素养一、学习素养1、学习能力素养:能够按照自己认为合理的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具有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自学能力,有较强的获取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创新素养: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并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推进和发展化学学科。
二、实践素养1、实验操作素养:能够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具有安全的操作和识别化学实验设备的现代化学实验技能,熟练运用现代化学实验技术来获取、分析和判断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
2、化学计算素养: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正确的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掌握数学运算符号和计算公式,以及测量和分析技术,以便更好地支撑学习和实践中的化学问题。
三、社会素养1、技术素养:能够运用化学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掌握和运用化学分析、计算机处理等现代化学技术,能够熟练使用与化学相关的仪器仪表,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环境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2、环境素养:能够熟悉化学原理,识别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环境,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四、职业素养1、合作素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沟通意识和协调能力,能够通过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握机遇,面对挑战。
2、社会服务素养:能够掌握安全的化学技术,从化学学科角度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关注社会建设,为社会服务,有较好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
五、文化素养1、科学素养:能够从宏观角度整体把握化学学科,具备化学思维方式,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的科学原理,积极申请和利用相关科学技术和资源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2、文化素养:能够识别化学发展史,理解历代化学家贡献,具有良好的化学文化意识,能够理解实践对化学发展的重要性,保护好化学文化遗产,鼓励和引导学生爱好和发展化学文化。
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7ccea1e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e.png)
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
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
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
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baac39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e.png)
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引言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研究化学过程中所培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科学探究能力、证据推理能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
本文将详细阐述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培养策略及评价方法。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1.1 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环节。
1.2 证据推理能力证据推理能力是指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理论分析等证据,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和论证的能力。
1.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是指学生能够从宏观现象中提炼出本质规律,并运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现象的能力。
1.4 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是指学生在研究化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积极态度、严谨治学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2.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化学实验等情境,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注重实验,培养操作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引导探究,训练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的思维方法。
2.4 强调证据,提高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理论分析等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和论证的能力。
2.5 渗透德育,培养科学精神在化学教学中,注重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方法3.1 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作业完成等情况,对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证据推理能力等进行评价。
3.2 终结性评价通过化学考试、学业水平测试等方式,对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
3.3 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4660745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8.png)
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引言高中化学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包括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以及科学思维、实验技能、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一、知识与理解1. 化学基本概念:学生需要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化合物等。
2. 化学原理:学生需要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如化学反应、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
3. 化学方法:学生需要了解化学的基本方法,如实验方法、观察方法、分析方法等。
二、科学思维1. 逻辑思维:学生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问题解决。
2. 创新思维: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
三、实验技能1. 实验操作:学生需要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蒸馏等。
2. 实验设计:学生需要具备实验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
3. 实验观察: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实验观察能力,能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够进行合理的解释。
四、科学态度1. 严谨态度:学生需要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问题要严谨、认真,不轻易得出结论。
2. 探究精神:学生需要具备探究精神,能够主动探究问题,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
五、综合与应用1. 知识应用:学生需要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2. 综合能力:学生需要具备综合能力,能够将不同的化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结论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
通过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科学思维、实验技能、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重点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7cf99554f12d2af90242e664.png)
精心整理
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
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精心整理
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a95348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e.png)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指高中学生在研究化学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结构。
它旨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批判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知识结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知识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学生应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等。
2. 基本实验技能:学生应具备进行基本化学实验的能力,包括操作实验仪器、记录观测数据以及分析实验结果。
3. 计算能力:学生应具备运用数学和化学中的计算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如计算摩尔质量、浓度等。
4. 理论应用:学生应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解释化学反应机制、预测物质的性质等。
能力培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1. 实践探究:学生应通过进行实验和观察现象,亲自参与化学实践,培养实践探究的能力。
2. 主动研究:学生应主动阅读化学相关的教材和文献,积极参与化学课堂的讨论和研究活动,提高自主研究的能力。
3. 问题解决:学生应培养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评估结果等。
4. 跨学科应用:学生应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如物理、生物等,以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思维特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特点:1. 批判思维:学生应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化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 创新思维:学生应鼓励提出新颖的化学问题、构建创新性的实验设计和理论解释。
3. 合作思维:学生应培养合作研究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化学问题,共同完成实验和研究项目。
总结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通过强化知识结构、培养能力和塑造思维特点,学生可以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做好准备。
(完整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完整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3023ba94227916888586d78d.png)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其内涵分述如下。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 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
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素养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扩展资料:所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属于智力因素,“必备品格”主要属于非智力因素,“正确价值观念”属于价值取向。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
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0edfe69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7.png)
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指高中学生在化学学科中所具备的关键技能、知识和理解,这些技能、知识和理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应对复杂的化学问题和挑战,提高其化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基本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离子化合物、化学反应与化学反应类型、酸碱反应与弱酸弱碱、化学平衡等基本概念和原理,这些概念和原理是学生理解更深入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二、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包括实验前的安全预防、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实验步骤的严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记录和统计,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三、化学实验和理论的联系:学生应该具备将化学实验和化学理论联系起来的能力,能够从实验现象中推导出化学反应的规律和原理,进一步加深化学的理解和掌握。
四、化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学生应该具备发现化学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包括从实验数据中找出问题所在、从化学理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还需要具备合理设计实验的能力来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化学信息的获取和应用:学生应该具备从多种途径获取化学信息的能力,包括通过综合性化学教材、期刊、互联网等多种资源来获取化学信息,并能够将这些信息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中。
六、化学伦理意识和全球视野:学生应该具备关注化学伦理问题和具备全球视野的能力,即能够通过学习化学知识来了解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评估和分析化学技术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建立在广泛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的,要求学生具备理解、应用、创新和评价等核心能力,能够适应日益发展和复杂化的化学学科,提高其化学素养和应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高中化学 化学五大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化学五大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17a98c1cbed5b9f3f90f1cca.png)
试题考查考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联想迁移能力,力图体现核心
素养中“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
解析:
由结构图知,每一个碳原子以 4 个键与其他碳原子相连,石墨炔中
没有 H 原子,所以石墨炔不属于烃,是碳的一种新的单质,A 错;结构图中,有 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和苯环中的独特的碳碳键,共有 4 种不同的碳碳 键,B 错;碳原子最外层的 4 个价电子均形成共价键,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所 C 错; )、 )、 以石墨炔不是电的良导体, 联想乙烯(键角约为 120° 乙炔(键角约为 180° )的结构可知,石墨炔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 正确。 苯(键角为 120° 答案: D
0.100 0.100×0.064>3.17,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将 Fe2+氧化为 Fe3+ 2.7 4.5
- 2- (4)2FeO4 +2NH3+2H2O===2Fe(OH)3↓+N2↑+4OH
体现核心素养中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某学生对 Na2SO3 与 AgNO3 在不同 pH 下的反应进行探究。 (1)测得 Na2SO3 溶液 pH=10,AgNO3 溶液 pH=5,二者发生水解的离子分别 是__________。 (2)调节 pH,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pH a b c 10 6 2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稍后溶解,溶液澄清 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沉淀未溶解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海绵探析” 石墨炔是继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之后,一种新的全碳纳米结 构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及优异的性能,有望得以广泛应用。石墨炔的结 构片断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石墨炔属于烃类 C.是电的良导体 )
B.有 3 种不同的碳碳键 D.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化学核心素养的有关内容
![化学核心素养的有关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fd1ebf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b.png)
化学核心素养的有关内容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 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
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素养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高中化学 化学五大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化学五大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4eeb70f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f.png)
高中化学化学五大核心素养高中化学五大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应该具备的五种关键能力,这些能力不仅是对化学学科知识的掌握,更是对化学学科方法、思维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以下是对高中化学五大核心素养的详细介绍:1、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
该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能够分析和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性质,如熵、焓和自由能等,掌握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基本原理。
2、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化学学科的另一个核心概念。
该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掌握原子、分子和晶体等化学物质的结构特征,能够分析和解释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规律。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光谱学的基本原理,能够使用光谱分析方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
3、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是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该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掌握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和反应机理,能够分析和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本原理,能够使用化学动力学方法对化学反应进行研究和应用。
4、化学实验技能与科学探究化学实验技能与科学探究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实践环节。
该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分析等,能够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研究。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实验室安全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实验室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
5、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是化学学科的一个热点话题。
该核心素养要求学生了解绿色化学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掌握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能够分析和评价化学物质的环境影响和安全性。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能够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践和应用。
总之,高中化学五大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应该具备的五种关键能力,这些能力不仅是对化学学科知识的掌握,更是对化学学科方法、思维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化学五维核心素养
![化学五维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d49240c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c.png)
化学五维核心素养
化学五维核心素养是指在化学学科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五个核心素养,即知识与理解、实验与探究、思维与解决问题、沟通与协作、价值与责任。
1. 知识与理解: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化学理论知识,并能够理解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
他们应该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原子结构、化学键和反应等内容。
2. 实验与探究:学生应该具备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他们应该熟悉实验室的安全规范,能够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并能够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3. 思维与解决问题:学生应该具备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释化学现象,并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和有效的方法。
4. 沟通与协作:学生应该具备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和传达化学思想,并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化学问题。
5. 价值与责任:学生应该明白化学对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性,并具备对化学研究和应用负责任的态度。
他们应该了解化学的伦理和道德规范,并能够在实践中积极践行。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463af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e.png)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1.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素养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素养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基础。
包括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理解,以及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还包括对化学法则和化学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这是高中化学学科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2.实验技能与实践素养实验技能与实践素养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化学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和观察,提高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化学理论和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探究能力与科学思维素养探究能力与科学思维素养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一体化与综合性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是一个整体,包括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素养、实验技能与实践素养、探究能力与科学思维素养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面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在学习和教学中,需要将这些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3.灵活性与创新性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知识和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和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创新研究和思考。
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282ef32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e.png)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一、化学核心素养化学核心素养中包含了宏观辨识与微观研究、变化理念与平衡思维、证据推断与模型理解、科学研究与优化观念、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大维度,具体分析如下所示:第一,宏观辨识与微观研究。
其可以从多个层次了解物质的多变性,且对物质进行划分,可以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了解物质的构成、特点以及变化,以此构建“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可以在宏观和微观彼此结合的观点下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
第二,变化理念与平衡思维。
可以了解物质在实际发展中是变化和运动的,了解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遵守一定的规则,了解化学变化的特点就是新物质的构成,且存在能量的转变。
了解化学变化存在约束,在实际发展中是可以调节的,可以在多方面、动态化的去研究化学反应,且可以引用化学反应去解决现实问题。
第三,证据推断与模型理解。
存在论证观念,可以结合证据对物质的构成、结果和变化提出更多的假设,结合研究判断来证明真伪性。
构建观念、结果以及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结合研究、判断等形式了解目标的本质特点,构成要素和彼此推论关系,构建模型,可以引用模型解释化学现状,突显实验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第四,科学研究和优化观念。
了解科学研究是实施验证和发掘科学现象,优化和引用科学现实活动,以此了解和提出更多具备研究意义的问题,并且以问题和假设为基础,明确研究的目标,设计研究的形式,以此进行实验探索。
同时,在探索中全面落实合作观念,且在面对“异常”现象时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拥有严谨细致的科学观念,具备研究未知、推广真理的观念,对社会发展拥有一定的贡献。
同时,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观念,可以对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提出标准的价值判断。
二、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案分析(一)深入发掘,整合教材知识,培育学生问题观念现阶段,教师在实施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学生更愿意依据课本规定进行模仿,缺少自主创新和研究的行为和意识。
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7000edbb71fe910ef12df8a7.png)
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具体知识点说明高中化学注重哪些学科素养的培养
![具体知识点说明高中化学注重哪些学科素养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81392d3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a.png)
具体知识点说明高中化学注重哪些学科素养的培养
高中化学注重培养的学科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具备科学素养。
2.实验能力: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能力是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方法。
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3.创新能力:高中化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解决等方式,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4.合作精神:高中化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团队探究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学生需要具备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够与他人协作、共同进步。
5.环保意识:高中化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
认识到化学对环境的影响。
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学生需要了解环保知识,掌握环保技能,能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总之。
高中化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的学科素养。
这些素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五大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五大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6cbb1d0ee518964bcf847c99.png)
高中化学五大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1)通过观察能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能解释其原因。
(2)认识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的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的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3)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和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行程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和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认知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结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4)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5)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增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绿色化学”观念和课持续发展意识;能较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强化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与教学评价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与教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baf97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f.png)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与教学评价一、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包括知识与能力、思维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1. 知识与能力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与能力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化学实验和实践能力、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等。
学生需要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化学与生活、科学技术的关系。
学生需要具备化学实验和实践能力,能够进行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分析。
学生还需要培养化学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思维与方法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与方法包括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和学习思维。
学生需要培养科学思维,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化学实验和研究。
学生还需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创新和发明。
学生还需要培养学习思维,能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科学态度、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需要培养科学态度,对科学持有正确的态度,能够主动参与科学活动。
学生还需要培养环保意识,关注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问题。
学生还需要培养社会责任感,能够理解化学对社会和人类的作用,以及化学行业的职业道德。
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教学评价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
考试可以测试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作业可以测试学生对化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实验报告可以测试学生的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教学评价可以通过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社会实践活动和个人总结等方式进行。
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可以测试学生的教学态度和学科兴趣。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测试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个人总结可以测试学生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体会。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应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以及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 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 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 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 化。
KMnO4 氧化,B 项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酯基,在强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 反应,C 项正确;C 中的碳原子与跟它相连的 3 个碳原子不可能同时共平面,故 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 项错误。 答案: C
体现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中国科学家用毛笔书写后的纸张作为空气电极,设计并组装了轻型、 柔性且可折叠的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图 1, 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 2。 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
A.放电时,纸张中的纤维素作锂电池的正极 B.放电时,Li+由正极经过有机电解质溶液移向负极 C.电键 K 闭合给锂电池充电,x 为直流电源正极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Li2O2-2e-===O2↑+2Li+ 命题意图: 柔性电子技术有可能带来一场电子技术革命。目前柔性储能器
件相对较低的理论能量密度限制其在柔性电子产品中的进一步应用,该研究成果 为具有超高能量密度的锂空气电池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提供了可能性。该题力图 体现“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的核心素养要求。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一种含氧官能团 B.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C.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 D.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命题意图:
)
试题考查学生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
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解析: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醚键和酯基,A 项错误;该有机物不能被酸性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 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 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 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 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 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 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
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 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 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 + -2e ===O2↑+2Li ,D 正确。
答案:
D
体现核心素养中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 + 2- (紫红色)等形 元素铁(Fe)在溶液中主要以 Fe2 、Fe3 、Fe(SCN)3、FeO4
式存在。回答下列问题: (1)向盛有 5 mL 0.005 mol/L FeCl3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5 mL 0.01 mol/L KSCN 溶 液,现象是________,再滴加 0.01 mol/L NaOH 溶液 3~5 滴,现象是________。 K2FeO4 具有强氧化性,在 K2FeO4 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除了观察到有无色无 味气体产生,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现核心素养中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石墨炔是继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之后,一种新的全碳纳米结 构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及优异的性能,有望得以广泛应用。石墨炔的结 构片断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石墨炔属于烃类 C.是电的良导体 )
B.有 3 种不同的碳碳键 D.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命题意图:
解析:
纤维素不导电,石墨导电,故放电时,纸张表面毛笔书写后留下的
石墨为电池正极,A 错;原电池或电解池工作时,电解质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 向一般遵循“阴阳相吸”,即电池放电时,电解质中的阳离子移向阴极(电池的正
+ 极也可以叫阴极),据此可快速判断放电时,带正电荷的 Li 由负极经过有机电解
质溶液移向正极(阴极),B 错;充电时,直流电源负极与电池负极(金属锂)相连, C 错; Li2O2 故 x 为负极, 充电时, 空气电极作阳极, 此时 Li2O2 失去电子生成 O2: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 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 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 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不迷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 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 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 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 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 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勇于承担责任,积极
试题考查考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联想迁移能力,力图体现核心
素养中“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
Hale Waihona Puke 解析:由结构图知,每一个碳原子以 4 个键与其他碳原子相连,石墨炔中
没有 H 原子,所以石墨炔不属于烃,是碳的一种新的单质,A 错;结构图中,有 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和苯环中的独特的碳碳键,共有 4 种不同的碳碳 键,B 错;碳原子最外层的 4 个价电子均形成共价键,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所 C 错; )、 )、 以石墨炔不是电的良导体, 联想乙烯(键角约为 120° 乙炔(键角约为 180° )的结构可知,石墨炔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 正确。 苯(键角为 120°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