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0.大象的耳朵(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大象的耳朵》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引人入胜、有思想价值的童话故事。
四篇故事指向一个主题——“改变”。
《大象的耳朵》围绕改变,讲述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
一群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有问题,于是大象也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想办法让耳朵竖起来,结果反而遇到了麻烦的故事。
本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认清自己后再做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改变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
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和对话。
2.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认清自己后再做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改变自己,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一道理。
说教学重点:1.理解生字词,感悟课文内容。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说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说教学过程:一、说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大象的耳朵》。
1.字词检测温故知新,让我们开火车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语吧!多媒体出示三行词语。
(第一行:似的耷拉遇到)(第二行:竖着不安竹竿)(第三行:头痛心烦最后)2.回忆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意图:复习迁移旧知识,为获取新知提供基础。
本课的导入环节通过字词检测,帮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引出本课所学。
】二、品读课文1—7自然段。
小动物们对大象的耳朵都有哪些看法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1—7自然段,按顺序找一找,画出相关语句。
1.生答:小兔子:“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小羊:“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2.瞧!大象走在森林里先遇到了小兔子,小兔子问:“——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1.读好疑问句。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大象的耳朵》
说课稿
一、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
阅读兴趣。
二、阅读理解环节
通过带着问题阅读、分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内容,掌握重点词句。
三、朗读训练环节
通过模仿、跟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提高朗读表现力。
四、思考探究环节
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象为什么要
改变自己的耳朵,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不同的个体差异。
五、拓展延伸环节
通过游戏、创作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
五、说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表达、多思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培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个体差异,不盲目迎合别人。
同时,我也将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研究效果。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大象的耳朵》教案

《大象的耳朵》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认识“耷拉、咦”等 9 个生字词,读准多音字“扇”,正确书写“扇”。
2.朗诵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谈谈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联合生活实质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4.整合阅读《好方法?坏方法》教课要点: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理解小动物们和大象说话时的心情,并读好语气。
教课难点:能借助大象的话,理解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联合生活实质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课过程:一、讲话引入,揭露课题:小朋友们你们喜爱动物吗?(生答。
)今日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他们是谁呢?(大屏幕出示)小大家看动物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生答,大象耷拉动物竖着)你总结的可真到位。
大屏幕出示:耷拉竖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大象这耷拉着的大耳朵出缺点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日我们就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去一探终究。
齐读课题:第19 课《大象的耳朵》。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经过预习相信你对课文有了必定认识,哪位同学起来谈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生答,小动物们都说大象的耳朵出缺点了,大象就把耳朵竖起来,可是让他很烦忧,最后他仍是把耳朵放下了。
)你讲的可真全面,把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情都说出来了,把词语宝宝都吸引来了呢。
2.谁来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似的、耷拉、咦、竖起、竹竿、跳舞、头痛、心烦、扇走)3.这个小老师的声音可真宏亮,下边我们开火车读一读吧!火车火车开起来,火车头在哪里?(两列学生读)4.咦,有个俏皮的生字宝宝跑到句子里了,你会读吗?(出示:夏季到了,奶奶常常拿着扇子给我扇风。
)本来这是个多音字啊,让我们一同读一下吧。
5.这个俏皮的生字宝宝为了让你记着他啊还给带来了礼品呢,大家看大屏幕(出示羽毛扇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答:它是用羽毛做的,“扇”的下边也有一个羽字。
)你的小眼睛可真亮。
大家看我们的先人多么充满智慧,想到用羽毛做成扇子,来缓解夏季的酷热和驱逐蚊虫。
统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象的耳朵》说课稿

统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象的耳朵》说课稿爱因斯坦曾说,如果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那么每一门课,都是一份礼物。
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这份礼物——“循‘耳朵’之变,品童话之趣”,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象的耳朵》。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第一板块:分析教材,把握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首先让我们走进教材,我是从单元整体和文本特点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和解读教材。
一、分析教材1.关照单元整体《大象的耳朵》选自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本单元围绕着“改变”这一人文主题,安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四篇引人入胜、有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故事生动有趣,语言幽默。
《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围绕“改变”讲了妙趣横生的故事;《青蛙卖泥塘》讲述了因为青蛙不断改变泥塘的环境,而使泥塘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好地方的故事;《小毛虫》展示了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因为不断努力,耐心等待,而不断成长,最后变成了成虫的经历。
“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借助课后习题所给的提示完善重要信息,进而根据提示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指导的层次性。
《大象的耳朵》引导学生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蜘蛛开店》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讲故事;《青蛙卖泥塘》一课,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演一演故事;《小毛虫》一课则是引导学生借助相关词句讲故事。
2.立足文本特点《大象的耳朵》是一则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
大象有一对耷拉着的大耳朵,当他遭到很多动物伙伴的质疑后决定将耳朵竖起来。
可是,当他把耳朵竖起来后,有很多小虫子飞进耳孔,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于是,他又把耳朵放了下来。
这篇童话特点:第一,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全文共有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大象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
听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
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它又把耳朵放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自己喜欢,自己舒服,与众不同也不是问题。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生字词,会写“扇”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和对话。
3.知道大象的耳朵的样子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学习疑问句,理解大象耳朵的样子和作用。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把扇子,你喜欢哪一把呢?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扇子的理由,有的是因为外形,有的是因为图案,有的是因为材质。
2.你们仔细想一想,扇子像哪种动物的耳朵呢?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大象的耳朵》。
(板书课题《大象的耳朵》)请同学们齐读两遍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段的学生特点,上课伊始,呈现扇子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扇子,唤起学生自主选择的快乐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下文“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86页,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
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边读边找出文中描写大象耳朵样子的句子,用画出来。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并做记号。
已经找到的同学请举手。
[设计意图]让学生按照自读要求去自主学习,对学习目标进行设定,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同时,也凸显了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特点,落实了“双基”训练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精选5篇)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精选5篇)大象的耳朵说课稿1教学目标: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是个生字,掌握“似、扇”两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大家想法改变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自然段中“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深刻含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看图,同学们请看这是谁?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交流,揭示课题。
预设:(1)有一对大耳朵(2)耳朵像扇子(3)耳朵耷拉着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19.大象的耳朵齐读课题4.师出示句子: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shì的耷d拉着。
二、学习课文1.齐读第一自然段(强调:这句话介绍了大象的耳朵)2.学习生字“似”“扇”课件演示:似:多音字扇:多音字,象形字,从“户”从“羽”。
扇,篆文(户,小门)(羽)讲扇,写扇。
本义,名词:羽毛花草装饰的门扉shàn。
本义只见于古文量词:片,块shàn。
一扇窗一扇门名词:翻转鼓风的轻巧薄片shàn。
扇子电扇绢扇蒲扇纸扇折扇风扇动词:摇动鼓风的薄片shn扇煤炉扇动翅膀扇风点火3.仿说练习: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小兔子有一对长耳朵,像叶子似的竖在头上。
有耳朵,像。
对比学习“耷”和“竖”两个生字。
过渡:4.读第二到第七自然段,找一找都有哪些动物对大象的耳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它们的看法是什么呢?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一说。
师总结,启发引导,学习下文。
看来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都对大象的耳朵很好奇,产生了疑问,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问句吧。
指名读,课件展示:生: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师:我从你的读中听出了小兔子的疑问(好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说教学重点:1.识记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说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预测激趣。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有一位动物朋友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学习,想知道它是谁吗?(生:想)猜中了谜语,就可以把它叫出来呀!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打一动物)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
(出示课文插图:大象)3.说说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大象?(当学生说到大象的耳朵时请同学用自己的说说大象的耳朵)4.出示生字“耷”,趣味识字。
5.(出示插图中其它小动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6.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
(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扇:shn扇动shàn风扇(2)识字:竖、竿、撑、舞(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象为了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的故事。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小结提升。
1.出示重点语句“你家是人家,我是我。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公开课说课稿)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公开课说课稿)大象的耳朵说课稿(公开课说课稿)引言概述:大象是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动物,其耳朵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耳朵之一。
大象的耳朵在其生存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大象的耳朵,包括耳朵的结构、听觉功能、散热作用、沟通手段以及保护措施。
一、耳朵的结构:1.1 耳朵的外形和大小:大象的耳朵呈扇形,宽大而薄,平均直径可达2米左右。
1.2 耳廓和耳道:大象的耳廓由软骨和皮肤构成,耳道长度约为1.5米。
1.3 耳朵的位置:大象的耳朵位于头部两侧,能够自由摆动和转动。
二、听觉功能:2.1 声音接收:大象的耳朵能够接收到远处的声音,帮助它们感知周围环境和检测潜在的威胁。
2.2 声音定位:大象利用耳朵的摆动和转动来确定声音的方向和距离,准确判断来自不同方向的声源。
2.3 声音识别:大象能够通过耳朵分辨不同种类的声音,如同伴的叫声、食物的声音等。
三、散热作用:3.1 散热原理:大象的耳朵表面有大量的血管,通过扇动耳朵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从而散发体内热量。
3.2 散热效果:大象通过扇动耳朵来散热,可以有效降低体温,避免过热引起的不适和热应激。
3.3 耳朵的颜色:大象的耳朵颜色较浅,有助于散热,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四、沟通手段:4.1 耳朵的摆动:大象通过摆动耳朵来传递信息,如表示警戒、友好、求偶等,是它们重要的沟通手段之一。
4.2 耳朵的姿态:大象可以根据耳朵的姿态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如耳朵向前表示好奇或警觉,向后表示不满或恐惧。
4.3 耳朵的声音:除了摆动耳朵,大象还可以通过耳朵发出低频声音来进行沟通,这种声音可以传播很远。
五、保护措施:5.1 野生大象保护:为了保护大象及其栖息地,需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禁止非法狩猎和买卖象牙制品。
5.2 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大象保护的意识,倡导人与大象和谐共处。
5.3 科学研究:加强对大象生态和行为的科学研究,为大象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六)19《大象的耳朵》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六)19《大象的耳朵》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大象的耳朵》是部编版二下童话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故事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大耳朵,森林里的小动物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
于是,大象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后来,又把耳朵放下来的故事。
本单元童话故事以“改变”为主题,训练重点是借助提示讲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
学写“扇、慢、遇、兔、安、根、痛、最” 8个生字,重点注意“遇”的第八笔是提,“兔”的第八笔是点,“最”的第五笔要写长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动物的对话中的问句。
3.以读、演的方式,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懂得“遇到问题要联系实际,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
学写“扇、慢、遇、兔、安、根、痛、最” 8个生字,重点注意“遇”的第八笔是提,“兔”的第八笔是点,“最”的第五笔要写长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动物的对话中的问句。
教学难点:以读、演的方式,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懂得“遇到问题要联系实际,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的道理。
四、说学情学生对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学习起来,积极性会比较高。
但要把这个童话故事讲明白,讲完整,会有困难。
同时,学生在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学第一课时,教师需要搭好梯子,做好铺垫和渗透。
五、说教法学法这篇童话的发展,是以对话形式推动的,因而在教学中,我抓住小动物对大象耳朵的评论以及体现大象心情的句子,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习字词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在朗读感悟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并通过分角色演绎的方式入情入境,自主感悟。
六、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耳朵小游戏。
2.这些小动物里面谁的耳朵和别人的不一样?哪里不一样?相机学习字词“耷”、“耷拉”、“竖”、“竖着”。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第1篇】设计说明《大象的耳朵》是一则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
大象有一对耷拉着的大耳朵,当他遭到很多动物伙伴的质疑后决定将耳朵竖起来。
可是,当他把耳朵竖起来后,有很多小虫子飞进耳孔,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于是,他又把耳朵放了下来。
本课说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是“循文本线索架构教学流程,遵学段要求强化语用实践”。
“循文本线索架构教学流程”即围绕大象的想法,设计核心话题,引导学生探究大象想法改变的原因,体悟文中蕴含的道理,促进学生整体阅读课文,提高整体阅读的能力;“遵学段要求强化语用实践”,即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强化识字写字教学和朗读说写训练,努力搭建学生语言实践的平台,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夯实语用基本功。
说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
课时安排2课时。
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哪些动物的耳朵?(学生介绍)2.耳朵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但每种动物的耳朵却又长得各不相同,让我们看一组耳朵的,说说这些耳朵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出示课件)3.(课件最后定格在“大象的耳朵”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动物耳朵的课文——《大象的耳朵》。
(教师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最佳的导入是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为学生的学习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铺垫。
用猜谜语的方式来导入新课,意在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而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张耳朵的,并说说其外形特点,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和文本之间建立一定的知识联结,以便更好地展开学习。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1.我们先来看看今天的“学习小助手”。
(教师出示)学习小助手(1)读一读: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读不准的或难读的生字圈出来,再读一读上面的拼音,多读几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扇”“似”。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好问句。
2. 联系上下文,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难点)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读题提问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这个谜语?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
谜底是什么?大象。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说说看。
你真懂猜谜语。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大象的故事——《大象的耳朵》请看老师书写课题,同学们也可以举起金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
3.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说板书:大象的耳朵)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大象的耳朵怎么了?)(二)听故事,认生字1.带着问题,听老师讲故事。
师范读,一边读,一边出示关键词(课文的生字)或。
2.谁来回答刚才同学的提问。
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知道的?出示第一自然段。
找找课文里还出现扇字的地方,读一读,注意读准多音字“扇”,并做动作牢记“扇子与扇风。
通过理解扇字的户字头。
一扇(门)(师范写)找出另一个多音字“似”,读准翘舌音,想想以前学过的课文里哪里出现过这个字,读什么。
(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耷拉的意思,结合耷的字形来理解大象耳朵大。
并让学生做做耷拉着脑袋、耷拉着眼皮来理解耷拉就是垂下来的意思。
找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词:竖着(立起来的意思)(三)指导阅读,读好问句1.想想大象耷拉着的耳朵怎么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并画出课文中的问句。
请学生回答。
同桌互相复述故事。
读好三句问句。
2.出示小兔子和大象的对话,同桌扮演读。
请同学出来戴头饰读。
全班起立读。
3. 检查朗读,开火车整段读4.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第1篇】《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
见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
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它又把耳朵放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教学目标: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1、识记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预测激趣。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有一位动物朋友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学习,想知道它是谁吗?(生:想)猜中了谜语,就可以把它叫出来呀!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打一动物)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
(出示课文插图:大象)3、说说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大象?(当学生说到大象的耳朵时请同学用自己的说说大象的耳朵)4、出示生字“耷”,趣味识字。
5、(出示插图中其它小动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6、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
(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扇:shn扇动shàn风扇(2)识字:竖、竿、撑、舞(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公开课说课稿)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公开课说课稿)引言概述:大象的耳朵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器官,它在大象的生存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大象的耳朵,包括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大象通过耳朵感知外界环境、耳朵的保护和维护、以及大象耳朵的文化象征意义。
一、耳朵的结构和功能:1.1 外耳的特点:大象的外耳呈扇形,面积很大,可以收集更多的声音。
1.2 中耳的构造:大象的中耳包含鼓膜和三块听小骨,能够将声音传递到内耳。
1.3 内耳的功能:大象的内耳含有听觉神经,能够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大象能够理解的信息。
二、大象通过耳朵感知外界环境:2.1 听觉的敏锐度:大象的耳朵非常敏感,可以听到远处的声音,帮助它们感知潜在的危险或食物的存在。
2.2 声音的定位:大象通过耳朵的位置和声音的方向来判断声源的位置,有助于它们避开危险或找到同伴。
2.3 声音的识别:大象可以通过声音的频率、音调和音量等特征来辨别不同的声源,包括同类的叫声和其他动物的声音。
三、耳朵的保护和维护:3.1 耳朵的清洁:大象会用自己的鼻子吹气,帮助清除耳朵内的灰尘和异物。
3.2 耳朵的降温:大象通过扇动耳朵来降低体温,因为大象没有汗腺,耳朵是它们散热的重要途径。
3.3 耳朵的保护:大象会用耳朵挡住阳光、雨水和昆虫,保护自己的眼睛和脸部免受伤害。
四、大象耳朵的文化象征意义:4.1 大象耳朵的象征:大象耳朵在一些文化中被视为智慧和力量的象征,象征着大象的聪明和强大能力。
4.2 大象耳朵的艺术形象:大象耳朵在绘画、雕塑和工艺品中经常出现,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4.3 大象耳朵的象征用途:在一些宗教仪式和庆典中,大象耳朵被用作装饰品或象征象征着祝福和神圣的象征。
总结:大象的耳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器官,它们不仅帮助大象感知外界环境,还起到保护和维护大象身体的作用。
同时,大象耳朵还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成为艺术和宗教仪式的重要元素。
通过对大象耳朵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伟大动物的生活和文化价值。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公开课说课稿)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公开课说课稿)大象的耳朵说课稿(公开课说课稿)引言概述:大象是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动物,它们以其庞大的体型和特殊的器官而闻名。
本文将以大象的耳朵为切入点,介绍大象耳朵的特点、功能以及对大象生存的重要性。
一、大象耳朵的外观和结构1.1 外观特点:大象的耳朵呈扇形,宽大而薄,覆盖了大象头部的一大部分。
它们通常呈现出深棕色或灰色,与大象皮肤的颜色相近。
1.2 结构组成:大象耳朵由数百万个微小的血管和肌肉组成,这些血管和肌肉与大象的体温调节和听觉功能密切相关。
1.3 表面特征:大象耳朵的表面充满了皱纹和褶皱,这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捕捉声音和散热。
二、大象耳朵的听觉功能2.1 声音接收:大象耳朵非常敏感,能够接收到远处传来的低频声音。
它们的耳膜面积较大,可以扩大声音的接收范围。
2.2 声音定位:大象耳朵之间的距离较大,这使得它们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声音的来源和方向。
这对于大象在野外寻找食物、避开危险以及与其他大象进行沟通至关重要。
2.3 声音识别:大象耳朵能够识别不同的声音,包括其他大象的叫声、食物的声音以及潜在威胁的声音。
这使得它们能够做出适当的反应,保护自己和群体的安全。
三、大象耳朵对大象生存的重要性3.1 通风散热:大象生活在炎热的环境中,庞大的体型使得它们容易受到过热的影响。
大象耳朵充满了血管,通过扇动耳朵可以增加血液流动,以便散热,保持体温平衡。
3.2 社交沟通:大象通过耳朵的姿态和动作来传达信息。
当大象感到威胁时,它们会展开耳朵以显示威慑力量。
而在友好的互动中,大象会将耳朵收起,展示出友好和平的姿态。
3.3 感知环境:大象耳朵的敏感度使得它们能够感知环境中微弱的声音,包括水源、食物和其他动物的活动。
这使得大象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寻找资源和避开潜在的威胁。
四、大象耳朵的保护和保育4.1 非法狩猎打击:大象的耳朵是其最脆弱的部分之一,非法狩猎者往往以大象的象牙为目标。
为了保护大象的耳朵和整个物种,国际社会一直在加强打击非法狩猎的力度。
19 大象的耳朵 (说课稿)_1

19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统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大象的耳朵》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象的耳朵》一文。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板块展开我的说课。
一、立足单元说教材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改变”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和《小毛虫》这四篇童话故事,让学生从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中体验“变化”给人带来的思考。
“改变”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较为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但通过阅读富有想象和思维价值的4篇童话故事,体验不同的角色变化所带来的不同结果,让学生产生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教学中需要重点把握的语文要素。
关于这一要素,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就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安排,我们看到,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借助图片、关键词等方法来讲故事。
因此,本单元的要求是依托已有的基础,借助提示,梳理内容,讲述故事,思维的转变从直观走向抽象,这在学生整个语文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大象的耳朵》作为第七单元落实语文要素的开篇之作,从课文编排的层次性、递进性、联系性来说,显然是要为后续学习“借助提示讲故事”作好铺垫的。
回到文本,我们知道,《大象的耳朵》主要讲了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的,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的耳朵都是竖起来的,他们都认为大象的耳朵有问题。
大象受到大家的影响做出了改变,结果因为总有小虫子飞进耳朵,它又把耳朵耷拉下来。
最后大象明白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整个过程契合了单元主题“改变”。
动物的对话是一条明线,而大象的心理变化则是一条暗线,两条线共同推进故事的发展,课后习题第二题,就是在提醒,要抓住大象耳朵发生的两次变化,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课后练习第一题,则是引导学生讲故事要注意人物的语气。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哲理。
二、分析学情说目标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之一是学生能阅读浅近的童话,能体会问号所表达的语气。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大象的耳朵》电子课件教学说课

主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和 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 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 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
假如后来大象又遇到了小兔 子、小羊、小鹿等小动物,他会 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18、太空生活趣事多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
1.课文中写了几件太空生活中的趣事:睡觉、喝水、 走路、洗澡。
2.航天员在太空中,把自己绑在睡袋里睡觉,用带吸 管的饮水袋喝水,穿鞋底带钩的鞋子走路……
天—失
整体感知
想一想:这篇课文主 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整体感知
从课文中找 找哪些地方写了天空 中的有趣现象,画出 相关的词句。
课堂小结
1、画一画: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 太空。 2、说一说:把你了解到的太空生活趣事说给朋友、家人听听。
课时作业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航空( 问题( 二、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二年级下册语文
同学们,今天动物朋友来我们班里做客了,我们用掌 声把他们请出来的。
大象来了!
大象的耳朵主要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大象本来觉得自己的 耳朵没问题,可是小羊、 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说 他的耳朵,这时大象心里 是怎么想的呢?
大象本来觉得自己的 耳朵没问题,可是小羊、 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说 他的耳朵,这时大象心里 是怎么想的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生活中有趣的事情 ,练习说话。(重点)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科技 的兴趣。(难点)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公开课说课稿)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公开课说课稿)大象的耳朵说课稿(公开课说课稿)引言概述:大象是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动物,它们拥有一对巨大的耳朵,这是它们的重要特征之一。
本文将从大象耳朵的结构、功能、适应环境、保护以及对人类的启示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大象耳朵的结构:1.1 外形特征:大象耳朵呈扇形,宽大而薄,能够覆盖大部分头部。
1.2 组织构造:大象耳朵内部有丰富的血管和薄而柔软的皮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耳朵表面。
1.3 耳廓骨骼:大象耳廓内有坚固的软骨结构,使耳朵能够保持稳定的形状。
二、大象耳朵的功能:2.1 降温散热:大象耳朵表面的皮肤薄而柔软,能够通过扇动耳朵来散热,帮助大象调节体温。
2.2 听觉感知:大象耳朵内部的血管和神经能够感知声音,帮助大象捕捉远处的声音和警示信号。
2.3 社交表达:大象通过耳朵的摆动和姿态来进行社交表达,例如展示威慑力或者表达好奇心等。
三、大象耳朵的适应环境:3.1 热带气候:大象生活在热带地区,耳朵的大面积表面能够帮助大象散热,适应高温环境。
3.2 森林环境:大象生活在森林中,耳朵的敏感听觉能够帮助它们感知周围的动静,避免危险。
3.3 社交环境:大象通过耳朵的摆动来进行社交表达,适应大象群体的社交生活。
四、大象耳朵的保护:4.1 自然保护:大象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是大象生存的重要保护机制,需要保护大象栖息地和自然环境。
4.2 人工保护:人类应该加强对大象的保护意识,禁止非法猎杀和贩卖大象,保护大象的生存环境。
4.3 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大象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为大象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五、大象耳朵对人类的启示:5.1 环境保护:大象耳朵的保护需要我们保护自然环境,关注生物多样性,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地球家园。
5.2 社交表达:大象通过耳朵的摆动来进行社交表达,这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注重非语言的表达和沟通。
5.3 适应环境:大象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使其能够适应各种环境,这提醒我们要学会适应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一、教材背景《大象的耳朵》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短篇阅读故事。
本篇故事主要讲述了大象的耳朵的大小和作用,并通过许多有趣的插图展示了大象的耳朵是如何帮助它们生活和在野外生存的。
此篇故事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以下知识点:- 掌握大象的耳朵大小和作用; - 学会运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大象的耳朵。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培养以下能力:-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短文获取信息; -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观点。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理解大象的耳朵的大小和作用;•运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大象的耳朵。
四、教学难点•学生对大象的耳朵的作用的理解;•展开学生对大自然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 教材《大象的耳朵》 - 指示板、笔学生准备: - 语文课本 - 笔记本和笔六、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大象你们都见过吗?大象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互相交流,共同回答问题。
Step 2 朗读故事•教师出示《大象的耳朵》故事,让学生认真阅读。
•请几位学生依次朗读故事,并让其他同学跟读。
Step 3 理解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1.大象的耳朵有多大?2.大象的耳朵是如何帮助它们生活和在野外生存的?3.你知道大象为什么需要大耳朵吗?Step 4 讨论与思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除了大象,还有哪些动物也有大耳朵?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为什么不同动物的耳朵大小不同?3.你认为大耳朵对于动物来说有什么好处?Step 5 语言运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大象的耳朵并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Step 6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总结所学的知识。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说课稿(4篇全)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说课稿(4篇全)20.《大象的耳朵》说课稿一、说教材《大象的耳朵》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童话。
介绍猫头鹰为了制作泪水茶,想到许多伤心的事,最后制成的故事。
情节简单、易懂。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实现如下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读“似、耷、咦”等8个生字,会写“扇、慢、遇”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象的心里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分辨的能力,明白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个道理。
【教学重点】1.会读“似、耷、咦”等8个生字,会写“扇、慢、遇”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象的心里变化。
三、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听过很多的童话故事,因此,对于童话故事,他们并不陌生,而且,他们也能从童话故事中提炼出自己的东西。
况且,这篇文章不算长,理解起来应该很容易。
四、说教法1.引入法大象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孩子们都知道大象有大大的耳朵,粗粗的腿。
因此,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采用“出示大象图片”“曹冲称象”的故事来引入本课的学习。
2.抓重点词句的教学法抓住重点词句,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小动物们对大象耳朵评论的句子以及体现大象心情的句子,在对这些句子的点评过程中,帮助同学们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
五、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识记生字词时,我让同学们小组活动,互相读,互相听读,讨论记住生字词的好的方法,同时,让同学们细读课文,朗读感悟这个环节,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并与小组同学在合作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六、说教学过程1.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我出示大象的图片,讲述大象的故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一、课程标准1.通过朗读、听、说交际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及诵读儿歌,培养学生阅读和朗诵能力,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通过小组合作、群体活动等形式,促进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4.通过情境角色扮演、美术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大象是一种哺乳动物,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生物基础知识的认识。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动物身上的不同部位,从而发现生物的独特之处,并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
3.发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想象力,引导他们通过情境角色扮演、感官体验等多种形式,开展探究和创作活动。
4.在课堂上建立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勇于表达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1.了解大象的耳朵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2.通过实地观察或图像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真实感受大象的耳朵的大小、形状等特征。
3.通过情境模拟、绘本阅读等方式,帮助学生升华对大象的耳朵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绘本《大象懒懒的睡觉》。
2.视频动画《大象的耳朵》。
3.图片、实物或模型展示大象的耳朵。
4.教学板书及其他辅助教具。
五、教学过程1.启发探究(1)教师用模拟大象的声音或展示大象的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讨论大象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大象的皮粗、懒散的样子。
(2)教师出示大象的图片,询问学生大象的体型、重量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初步认识大象,并引导学生关注大象身上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2.初步认识大象的耳朵教师出示大象耳朵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让学生感受大象耳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基本特征,询问学生大象的耳朵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大象耳朵与自己的耳朵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大象耳朵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3.深入了解大象的耳朵(1)教师出示一幅大象的耳朵放大图,引导学生观察耳朵内部的结构,以了解大象的耳廓和耳腔等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象的耳朵》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童话。
介绍猫头鹰为了制作泪水茶,想到许多伤心的事,最后制成的故事。
情节简单、易懂。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实现如下目标:知识与能力
1.会读“似、耷、咦”等8个生字,会写“扇、慢、遇”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象的心里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分辨的能力,明白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个道理。
【教学重点】
1.会读“似、耷、咦”等8个生字,会写“扇、慢、遇”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象的心里变化。
三、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听过很多的童话故事,因此,对于童话故事,他们并不陌生,而且,他们也能从童话故事中提炼出自己的东西。
况且,这篇文章不算长,理解起来应该很容易。
四、说教法
1.引入法
大象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孩子们都知道大象有大大的耳朵,粗粗的腿。
因此,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采用“出示大象图片”“曹冲称象”的故事来引入本课的学习。
2.抓重点词句的教学法
抓住重点词句,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小动物们对大象耳朵评论的句子以及体现大象心情的句子,在对这些句子的点评过程中,帮助同学们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
五、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在识记生字词时,我让同学们小组活动,互相读,互相听读,讨论记住生字词的好的方法,同时,让同学们细读课文,朗读感悟这个环节,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并与小组同学在合作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六、说教学过程
1.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我出示大象的图片,讲述大象的故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首先,我让学生们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解决生字词,然后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精读课文,体悟文本。
课文重点部分,我抓住了几个小动物对大象耳朵的评论,而这些评论是导致大象思想、行为改变的根本,在此基础上,我让孩子们找出大象的体悟(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抓住这个段落,详细点评,让学生受到启发。
4.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在拼读了课文之后,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悟,我用生活中常见的事情结合着这片课文的主题,让学生们思考,使所学的东西真正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
5.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我让同学们思考,当有人评价自己的时候,自己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七、说预期效果和课后反思
1.说预期效果。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突破难点,升华主题,使学生们有了思想以及情感的认识和升华。
应该说效果较好。
2.说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比较容易懂,对学生们来说没什么难度,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句子的朗读以及对重点句的理解上了,这样,同学们在朗读的
过程中感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