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数字化管理-城市数字化管理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学习和了解智慧城市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2)理解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区别; (3)了解城市数字化管理发展趋势。
【知识结构图】
知识点1 智慧城市的产生与演变
学前思考1: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 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Sam Palmisano)在会上 首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 Planet)这一概念。“智慧地球”传到国内,就出现 了“智慧城市”的概念。IBM积极在中国开展“智慧城市”营销活动,拜访了几百位 中国市政府领导,举行了一系列会议、演讲、合作签约等活动。之后,国内一些城市 纷纷提出要打造“智慧城市”。截至2011年5月底,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的市政府在 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上海、广州等 一些大城市已经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一、智慧城市产生的背景
(一)Hale Waihona Puke Baidu慧城市产生的现实背景 从2009年起,智慧城市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很多国家和地区相应开展了实
质性的探索实践,智慧城市的新理念及新模式也推动了新一-轮城市的发展演变。但是智 慧城市的诞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特殊的背景。
——智慧城市的诞生是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提振经济信心以及寻求新的经济增长 点的时代需求; 08年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下滑、失业率增加等不良现象。世界各国为 了应对经济发展困境,纷纷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国家”的发展战略,通过进一 步加大投资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等举措来促进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请你参考更多资料,思考一下,你想象中的智慧城市是怎样的?智慧城市又是怎 样产生与演变的呢?
智慧城市知多少视频
知识点1 智慧城市的产生与演变
本节知识重点:
学习提示: 智慧城市代表着城市信息化的新阶段。在
本部分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智慧城市产生的 背景及其发展演化的趋势等。如若单纯阅读教 材上的内容有障碍,我们还可以通过观看视频 来加深理解,然后完成在线学习活动。
——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信息的快速传输提供了可能。
——支撑应用技术:云计算、分布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微电子技术、智能技术及 信息共享交互与应用平台开发技术等。
(三)智慧城市产生的政策背景
1.国外智慧城市建设
国外很多国家将建设智慧城市纳入国家战略的高度 ,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鼓励政策,明确了智慧城市建 设过程中的方向、目标以及重点建设内容,以此来推动 本国智慧城市建设。如美国率先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II)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计划;韩国从1992 年开始,开展了第二次国家骨干网的建设,实现了行政 电子化网络管理的目标;日本政府于2009年7月制定了 《i-Japan2015战略》,旨在到2015年实现以人为本、 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新加坡“智慧国 2015”计划的预计成果包括凭借ICT增强经济竞争力和 创新力及促进产业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
智慧城市的本质: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汇 聚人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使汇集智慧的人和具备 智能的物互存互动、互促互补,以实现经济社会活动 最优化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
第七单元
城市数字化管理发展趋势
城市数字化管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使用科 学管理方法,使城市管理的区域达到精细化、管理部 件的内容数字化、管理事件的处置精确化,进而实现 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而全面提高城市 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稳步 推进,人居环境、资源能源和城市运行等一系列问题 日益突显。传统的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方式很难科学 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难题。以物联网、互联网、大数 据和云计算等先进信息通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 设是应对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那么,在信息社会背 景下,城市数字化管理发展有着怎么的变化呢?
智慧城市是-种崭新的城市形态,具有透彻感知、泛在互联、高效协同、精准管控 、创新应用、和谐发展等方面特征,这些特征充分展现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 模式。但这种智慧化的城市形态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支撑,智慧城市的诞生 具有很强的技术背景。
——感知技术:自动识别、传感器、条形码、遥测遥感、无线传输等感知技术的 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完全改变了人们常知的生产生活方式,也直接推动了智慧城市人 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等核心理念的提出。
(三)智慧城市产生的政策背景
2.我国智慧城市建设
2012年12月5日,住建部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 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之后分三批批准共计约300个 城市(区、镇)开展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 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新型城镇化应注重城市的内涵与质量 ,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中小城市协调 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城乡发展一 体化”四大战略任务,首次把智慧城市建设引入国家战略规划,并提出到2020年,建 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2014年8月,针对各地在智慧城市试点建设过程中暴露 的问题,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 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各地城市人民政府要从城市发展的战略全 局出发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的诞生是解决当前众多城市病的现实需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 源短缺,为了改变城市建设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愿景,以期改变城市 建设、发展与运营的传统模式,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智慧城市的诞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以及展示智慧成果的自然需求。
(二)智慧城市产生的技术背景
二、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和理念,目前尚处于发 展阶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标准。
一般认为,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互联网等通信 网络为基础,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 让城市中各个功能模块彼此协调运作,以智慧技术高 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 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如图7—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