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这是循序渐进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遵循的一般要求,是行之有效的 宝贵经验,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不可违反。无数 实践证明,教学不可“躐等”、“跃进”。如果 不顾教材的系统性和学生认识的循序性,一味搞 突击、赶进度、跳跃前进,那必定是“欲速则不 达”,以学生接受不了而失败告终。如果循序渐 进教学,学生的基础打好了,认识能力提高了, 学习进度自然会加快,效率自然会提高。
3. 科学的教学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科学的教学原则在人们 的教学活动的实践中灵活有效的运用,对教学活动的有效顺利地开展, 对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都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教学原则
•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三、直观性原则 • 四、启发性原则 • 五、循序渐进原则 • 六、巩固性原则 • 七、发展性原则 • 八、因材施教原则
谢谢观赏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1. 定义: 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 学生以 科学知识,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 德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
基本依据
我国自古以来提倡文以载道,并 有教书育人的好传统。徐特立认 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 要的是育人”。徐老要求教师必 须具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 师”,一种是“人师”,除了教 学问以外,还要注意学生的品质、 作风、生活、习惯等,而且,为 人师不能采用强硬的办法,而应 采用“诗教”,把诗歌与思想教 育结合起来。实践证明,科学性 与思想性相结合,既有利于科学 知识的传授,又使思想教育充满 活力,二者相得益彰。
2. 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而 是要求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这样才能提高 质量。抓好重点,就是要把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当作课堂 教学的重点,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上,围绕重点 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开展对话、议论、讨论进行作业及 其评议,以保证学生正确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在重 点问题上不能马虎,如果搞成“夹生饭”,学生一知半解, 以后即使教师多次采取补救措施,也难补学生的知识缺陷。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它是针对具体的学生而言的。不同学 生有不同的难点;每个难点都有不同的形成原因。所以, 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要针对学生的困难所在采取措施:如果 学生缺感性知识要加强直观;学生基础差要注意为他复习、 补课;概念、公式或技能本身过程复杂的,则要进行分解, 分为几个层次、部分或步骤以便于逐步掌握;难点过于集 中,可以适当分散。
基本依据
在中国古代,荀况就提出:“知之不若 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 也。”“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颜 元反对“以空言立教”,主张学以致用, 他把自己教学的地方命名为“习斋”。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以及捷克教育家夸 美纽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等人, 都重视教学中的练习和实习作业。但是 在历史上,在存在剥削阶级的社会里, 学校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当 时的教学必然带上教条主义性质,书本 与实际严重脱节。
列宁把它称之为旧社会留下的
最大祸害之一。在理论上,绝 大多数教育家对教学中理论和 实践关系的理解,或者其命题 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或者停 留在朴素唯物论或朴素经验论 水平上,都不能达到全面的辩 证的认识,因而不能全面地解 决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 问题。以美国教育家J.杜威为 代表的实用教学论,则片面地 主张“从做中学”,忽视教学 中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
实施要求
①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 具一般分为三类: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 标本、实验、参观;模象直观,包括各种图片、 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影视片等;多 媒体教学。
② 直观与讲解相结合。 ③ 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直观是一种教学手段,
而不是教学目的,不能把直观当做目的,不能 为直观而直观,不是直观得越多越好。 ④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如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 述和通俗的比喻。
启发性原则
定义: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 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索 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 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实施要求
①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 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② 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优秀的教 师在教学中均善于提问激疑,使学生茅塞顿开, 思想活跃起来。
基本意义
1、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有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 的循“序”过程,人们对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步 就达到对其本质的认识。
2、 符合动作形成的规律动作形成的阶段性变化, 受人体生理机能的制约,受条件反射和分析、综 合的逻辑思维规律的支配。掌握动作技术,就有 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
意义
① 历史上,它给中世纪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 经院式教学以沉重打击,使书本知识与其 反映的事物联系起来。
② 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它给学生以感性 的、形象而具体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 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减少学习抽象概念 的困难;它可以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相 互关系和动态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 观察与分析事物的方法和能力。
意义
① 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只有符合学生的接受能 力才能被他们理解,顺利地转化为他们的 精神财富。
② 现代的发展性原则不是只强调教学要适应 学生发展的一面,而是风强调教学要有一 定的难度,适当走在学生发展前面,更注 重教学要引领、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面,这 样才能有效学习。
实施要求
① 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 学中的难与易、深与浅、快与慢、多与少之间 的问题的一个比较适合的标准是,教学应当对 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难度是他们在教室 引导下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即符合学生的最 近发展区,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按教学大纲、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 识的系统和教学的循序渐进。但这不是要教师照本宣科, 而是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 和本班学生学习的情况,编写一个讲授提纲,以指导教学 的具体进程。编写提纲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且不说不同的 学科、不同的章节内容应有不同的提纲,就是同一节课的 内容都可以编出各种具有不同特色的好提纲,关键在于根 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智慧 与创造力。讲授提纲的运用也可以灵活掌握,或用演绎法, 边板书提纲边讲解,或用归纳法,边进行教学活动边概括 出来,也可以两者结合。
教学原则
定义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 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 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 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 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 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 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 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 要的保障性作用。
实际例子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图片、实物、 模拟实物、玩具、幻灯片、简笔画、课件等辅 助教学手段,如在教蔬菜、水果等名称时,教 师先说实物名称,让学生听,然后将实物遮盖 起来,变换实物的摆放位置,不让学生看见, 拿走一两件,然后进行提问。配合手势、动作 等开展生词教学能够直观、形象地揭示词汇的 意义,使学生一开始就把实物或某些动作与英 语词汇符号直接联系起来,加深印象,提高记 忆效果,这就是教具直观。
③ 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得知识。 ④ 发扬教学民主。要创造宽阔、和谐、民主、平
等、坦率、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是启发教学的 重要条件。
实际例子
• 在我国古代,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 不发”的教学要求。《学记》中又提出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思 想,阐明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学生, 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强迫或代替学生 学。在西方,第斯多惠在指导启发式教学 上也很有名。他的名言是:“一个坏的教 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 理。”
意义
1. 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有着指导性和调节性的意义。 作 为教学活动的准则,它必然能够对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起着指导和调 控的作用,能够为教师提供积极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
2. 教学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 织形式的选择。 教学原则确定之后,对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方法、 手、形式的选择,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巴拉诺夫指出:“教学 论原则决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和论证其效果有赖于作为这些方 法基础的教学论原则。教学论原则体系,就是对学习和掌握教材的基 本途径的总的说明。”
巩固性原则
• 定义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 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 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 来,卓有成效地运用
基本依据
在中国古代,孔丘就提出“温 故而知新”的主张。传统教学 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对 所学知识的熟记。在外国,捷克 教育家J.A.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 “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他 形容只顾传授知识而不注意巩 固,就等于“把流水泼到一个 筛子上”。现代心理学和教学 论对巩固性原则的重要意义, 已提供了越来越科学的说明。 学生在短时期内集中地学习大 量未经自己亲身感受的间接知 识与经验,又不能立刻地、全 部地运用于实践,遗忘的可能性 极大。
基本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3、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补充必要的乡土知识
直观性原则
• 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 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 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 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基本要求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定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 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 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
实际例子
• 小学的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计算,首先是一位数的加减法 计算。接着是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再来是多位数的加减 法计算。后来才是四则混合运算
• 小学数学的内容,建立在小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很多的 教学内容,仅停留在认识、知道、能说出等浅层的认知过 程,比如,对称、视图、变化的量、统计、圆、方程等, 学生掌握的很浅。到了中学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分析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日俱增,教学则应重视逻辑推理、 规纳总结、创新意识的培养上。数学教学的活动过程,教 师应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与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规律,在 不同阶段提出学生应该达到的不同水平。从而使学生较好 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基本要求
•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
识中积极巩固
发展性原则
定义: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 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 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 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历史上 多称为可接受性原则或量力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定义:
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 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系 统性原则。
基本依据
我国古代的教学注重按一定顺序进 行。《学记》要求“学不躐等”, “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 孙,则坏乱而不修”。如果教 学 不按一定顺序、杂乱无章进行,学 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朱熹 又进一步提出:“循序而渐进,熟 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 的教学要求。在国外,夸美纽斯主 张“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 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 在一件事情上。”乌申斯基指出: “知识只有形成了系统,当然是从 事物本质出发来形成的合理系统, 才能被我们充分掌握。脑子里装满 了片断的、毫无联系的知识,那就 像东西放得杂乱无章的仓库一样, 连主人也无法从中找到他所需要的 东西。”布鲁纳要求学生掌握学科 的知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