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xxxx_2020年)
威政办字〔2020〕7号——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复工的通知
威政办字〔2020〕7号——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复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2.13•【字号】威政办字〔2020〕7号•【施行日期】2020.0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复工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综保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为认真贯彻《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复工的通知》(鲁政办发明电〔2020〕7号)要求,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复工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快推进工程复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全面摸排梳理在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情况,对满足复工条件的,原则上要抓紧复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因疫情防控或气候原因暂不具备复工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尽早复工,可分标段、分路段逐步复工。
鼓励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前备工备料,促进有效投资。
对正在推进的交通基础设施前期重点项目,各项目单位要积极组织咨询、设计等单位,改进工作方式,加快推进可研报告、设计文件编制和要件报批工作。
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在用地、用海、用林、环保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快项目审批。
要积极研究改进招标方式,鼓励优先采用电子招标方式。
已确定施工单位的,要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尽早进场施工。
二、做好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属地政府责任和企业责任,全面落实省委、市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出台的关于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坚决做好工程施工疫情防控,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各项目单位对本项目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要自觉服从当地政府督导管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管理责任和措施。
有关参建单位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编制防控预案,强化防控措施,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合理调整施工组织方式,加强现场人员管理,减少或避免工人聚集,确保复工人员安全。
威海市区城市交通规划
威海市区城市交通规划项目承担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威海市国土规划管理局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主持人:金东星项目参加人:李树三陈燕凌阮金梅叶以农刘志刚郑猛威海市地处我国环渤海经济区的东南端,位于山东半岛的顶端。
城市性质为:胶东半岛东部区域性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是以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商贸、旅游为主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威海城市交通规划(规划年限1996~2010年)是从跨世纪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市区交通问题的症结分析和交通改善对策入手,力求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城市交通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是:确立适合威海城市特点的交通需求与供给的调控模式及交通结构方案,统筹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市区道路系统规划、对外交通和市域公路干线网规划、市区公共客运交通规划、公路客货运输规划、公共停车场及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此外,本着“近远结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近期市区道路网改善方案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以期能为市政府在近几年内采取的重大交通建设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市区交通问题症结分析当前威海城市交通问题集中表现为高峰时间城区主要干道交通负荷趋于饱和,城市客货运输效率下降,静态交通问题对道路交通干扰严重。
造成这些问题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缺少完整的城市交通规划,规划交通设施体系既不完善,在空间布局上也得不到保障,交通建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对交通需求管理的认识滞后,忽视在加强设施建设的同时,对社会交通需求予以正确引导。
交通设施自身结构和容量的双重性失衡。
结构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如市区道路网空间形态不完整和功能层次不合理。
交通技术经济政策不健全,导致城市客货运输结构不合理,运输组织管理薄弱。
二、未来15年城市交通面临的形势城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为城市交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的顶端,不仅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良好区位优势,还拥有由山、泉、浴场、岛屿等自然景观和刘公岛、“天尽头”、昆嵛山道教发祥地等人文景观构成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些都将促进增强城市经济实力,进而为城市交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威海市城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规划文本)(2020年整理).pdf
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原则第三章行政办公设施布局规划第四章商业设施布局规划第五章文化设施布局规划第六章体育运动设施布局规划第七章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第八章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第九章社会福利设施布局规划第十章规划实施措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使公共服务设施的各项建设与城市发展相一致,对威海城市公共设施的数量、规模和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为未来公共设施谋划、预留足够的承载空间,控制和引导区域内的各项建设,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5、《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6、《城镇老龄设施规划设计规范》;7、《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8、《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9、《山东省残疾人发展“十一五”规划》;10、《威海市残疾人发展“十一五”规划》;11、《威海市“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12、《威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1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4、《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15、《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35号);16、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卫医发[1994]第25号);17、《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996]547号);1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3]82号);19、十一部委转发关于加快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决议;20、《威海市“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计划》;21、《威海市规划管理单元规划方案》(讨论稿);22、《威海市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资料》(2003年12月);23、《威海市体育事业战略发展规划》;24、《威海市群众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征求意见稿);25、《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26、《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27、国家、省、市有关公共体育设施法规、文件、规范;28、《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2号,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29、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30、《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31、《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32、《山东省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33、《威海市“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34、《省、地、县图书馆定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35、《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36、《省、市群众艺术馆、县文化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37、《青少年宫管理工作条例》;38、《城镇老龄设施规划设计规范》(送审稿);39、《档案馆建设标准》;40、《公共博物馆建设用地指标》(讨论稿);4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xxxx_2020年).doc
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6—2020年)文本威海市规划局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七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交通发展趋势 (3)第三章交通发展战略 (4)第四章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6)第一节机场发展规划 (6)第二节港口发展规划 (6)第三节铁路发展规划 (7)第四节公路发展规划 (7)第五章道路系统规划 (9)第六章客运系统规划 (13)第一节轨道交通概念规划 (13)第二节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14)第三节出租车系统规划 (17)第七章内外衔接系统规划 (19)第一节对外公路客运站布局 (19)第二节枢纽内外衔接规划 (20)第八章货物物流系统规划 (22)第九章停车系统规划 (23)第十章旅游交通规划 (24)第十一章交通管理系统规划 (25)第一节交通需求管理(TDM) (26)第二节交通系统管理(TSM) (27)第三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ITS) (27)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28)第一节近期道路改善计划 (28)第二节近期公交改善计划 (30)第三节近期对外交通改善计划 (31)第四节近期停车改善计划 (32)第五节近期人行过街设施改善计划 (32)第五节近期交通发展政策 (33)第十三章附则 (35)第十四章附表 (3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需要规划可持续发展、高效的交通系统来引导和支撑的城市发展。
根据《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威海市城市布局将形成“一线、多核、多组团”的带型城市结构。
这些都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高效的交通系统来加以引导和支撑。
需要规划内外一体的交通系统融入区域一体化。
威海处于胶东半岛青烟威一体化区域,需要对于现有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以规划整合。
需要规划集约化、高效的交通系统来应对私人机动化挑战:威海市机动化进程明显加快,私家车在家庭已经开始逐步进入家庭,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现有交通系统面临严峻考验。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威海市城乡公交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的通知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威海市城乡公交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公布日期】2022.05.09•【字号】威交发〔2022〕66号•【施行日期】2022.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威海市城乡公交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现将《威海市城乡公交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予以印发,请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2022年5月9日威海市城乡公交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强省规划纲要,全面支持威海市公共交通发展,配合公交都市创建,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公共交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支撑,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更是提高城市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具体行动。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碳达峰和碳中和为目标,构建集约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
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需求总量不断增长和变化,资金和土地供给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着力调整出行结构,拓展公共交通服务功能,构建集约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百姓出行的需求。
——发挥交通先导作用,转变交通发展模式。
“十四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所面临的外部、内部形势对公共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公共交通系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和关键时期。
紧紧围绕建设精致城市和推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出行服务体系,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确立公共交通系统在出行中的主体地位,是形成威海市稳定交通结构和出行模式的关键,积极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推动公交引导城市发展,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用地优先、路权优先、资金优先等政策体系,切实支撑城市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威海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威海市综合交通运输
“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威海市交通运输局
•【公布日期】2021.05.24
•【字号】威交发〔2021〕67号
•【施行日期】2021.05.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正文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威海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
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强省规划纲要等纲领文件,全面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按照威海市政府“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工作部署,威海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编制了《威海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时期的工作,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并远景展望了2035年发展目标。
目前该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审查,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威海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2021年5月24日。
来自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本次总体规划的直接研究范围为威海市市域,包括环翠区、荣成市、文登市和乳山市,总面积为5698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为环翠区行政范围〔包括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区”)和威海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区”)〕,总面积为769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期限近期:2004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第十一条经济发展策略(1)---------(2)---------(3) 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500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35%左右,第一产业比重降到5%以下。
第十七条人口规模1.现状人口规模现状城市建成区总人口8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2.27万人,暂住人口29.73万人。
2.规划人口规模规划城市建成区近期2010年规划人口为100万人,远期2020年规划人口为130万人,远景2020年以后人口控制在150万人以内,基础设施按照170万人预留。
第十九条市域总人口1.近期:2010年人口规模335万人,其中,暂住人口为60万人左右;2.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450万人,其中,暂住人口为150万人左右。
第二十条市域城市化水平1.近期:2010年达到65%左右;2.远期:2020年达到75%左右。
第二十四条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威海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为“A”字形格局,包括:“一个主中心,四个副中心、三条发展带、十三个重点镇”。
1. 一个主中心:威海城区为带动全市发展的主中心。
2.四个副中心:文登、荣成、乳山和石岛为带动全市发展的四个副中心。
3. 三条发展轴第三十二条市域基础设施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1)市域水资源量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28亿立方米。
全市现状50%、75%、95%保证率水资源可利用量分别为51800、44500、35900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2000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可供水量为5.28亿立方米。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简要文本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主要内容威海市人民政府i第一章总则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威海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指导威海市的城市建设和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规,编制《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指导思想1、坚持科学发展观,重视海滨生态及自然资源保护。
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促进威海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
2、因地制宜地选择城镇化发展道路,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实现威海城市空间的优化布局;统筹城乡,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开发管制界线和生态红线,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使用,强化城市特色,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4、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以民生导向作为城乡规划配置空间资源的基本出发点,引导城乡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保障民生需求和社会公平。
5、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妥善保护、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构建具有特色的产业体2系。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等上位规划。
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等区域发展战略。
4、国家、省、市相关标准规范。
规划期限2011年-2020年。
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1、市域:威海市行政区范围,包括威海市区、文登市、荣成市和乳山市,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的范围西至双岛湾,东至五渚河,北至黄海,南至新俚李线,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
规划区:环翠区的全部行政辖区范围,区内包括三个派出机构:威海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区”)和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临港区”),总面积为777平方公里。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威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威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31•【字号】鲁政字〔2023〕196号•【施行日期】2023.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威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鲁政字〔2023〕196号威海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呈请批复〈威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威政请字〔2023〕14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威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威海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高品质生态宜居精致城市、北方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滨海旅游度假名城。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威海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39.2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15.4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152.0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663.00平方千米以内。
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4.97亿立方米;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38%。
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8.14•【字号】威政发[2013]38号•【施行日期】2013.08.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综合规定正文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威政发〔2013〕38号)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现将《威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威海市人民政府2013年8月14日威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提升我市质量总体水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2〕9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意见》(鲁政发〔2012〕30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质量强市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加强质量基础建设,强化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质量总体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基础更加坚实,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升,打造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形成一批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技术工艺水平先进、服务平台完备、龙头企业带动和辐射作用突出、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体系完善的产业集群。
建立健全产品标准、工程建设标准、服务标准体系,核心企业的技术质量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产品质量目标。
到2020年,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80%以上,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质量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7.04•【字号】威政发[2013]35号•【施行日期】2013.07.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威政发〔2013〕35号)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为加快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方便群众出行,切实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精神,结合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强化优先发展理念近年来,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成绩显著,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交通拥堵、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牢固树立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规划布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运营服务、资源配置、资金补贴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形成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新格局。
二、把握科学发展原则(一)绿色发展、方便群众。
把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条件、方便群众日常出行作为首要原则,大力发展低碳、高效、大容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品质。
(二)政府主导、因地制宜。
制定有利于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把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发展规划和城乡群众出行需求等,选择合理的建设实施方案,建立适宜的运行管理机制。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威海市全域旅游交通网规划》的通知-威交发〔2021〕80号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威海市全域旅游交通网规划》的通知
正文:
----------------------------------------------------------------------------------------------------------------------------------------------------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威海市全域旅游交通网规划》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发挥交通运输在旅游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作用,全面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交旅融合发展指明方向,威海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编制了《威海市全域旅游交通网规划》。
目前该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审查,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威海市全域旅游交通网规划-20210220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
2021年6月4日
——结束——。
威海市城市道路综合整治技术导则DB3710∕T 120-2020
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内容分类 (3)4市政道路 (4)4.1机动车道 (4)4.2人行道 (5)4.3检查井和雨水口 (6)4.4路名牌 (7)4.5道路照明 (7)4.6管线 (8)4.7交通安全设施 (9)4.8人行天桥地道 (10)4.9桥梁与隧道 (11)4.10附属设施 (12)5市政绿地 (14)5.1行道树绿带 (14)5.2分车绿带 (14)5.3路侧绿带 (15)5.4交通岛绿地 (16)6保障措施 (17)用词说明 (18)引用标准名录 (19)条文说明 (25)1总则1.0.1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威海市城市道路综合整治成果,全面统筹道路整治涉及的市政道路、市政绿地各子项实现全元素整治,深入实施精致城市标准引领工程,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全面提升市政道路综合服务水平,实现城市品质、竞争力和宜居水平显著提升,特制定本导则。
1.0.2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应坚持“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的指导原则,执行“一流标准、以民为本、依法施政、勤俭节约”的工作原则,贯彻“工程典范、品质长效、节能环保、持续发展”的建设原则。
1.0.3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应依据本导则,同时结合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及特殊区域道路(指旅游区、商圈等需特殊设计或施工的道路)的分类和特点组织实施。
1.0.4整治工作应积极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因地制宜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安全文明施工,做好防尘、降噪措施。
1.0.5整治工作具备条件的应积极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5G网络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构建智能物联网系统,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创建提供有力支撑。
1.0.6坚持“决策科学、质量可靠、技术成档”的原则。
道路综合整治应包括道路设施的前期检查评价、中期设计施工和后期建立技术档案三部分工作,做到“一路一评价、一路一设计、一路一档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4.27•【文号】国办函[2017]42号•【施行日期】2017.04.27•【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函〔2017〕42号山东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国务院批准,现通知如下:一、国务院原则同意《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威海是山东半岛的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和滨海旅游城市。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威海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威海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777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加强与青岛、烟台等城市的分工协调,发挥威海对胶东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28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要根据威海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文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威海市规划局2005.11前言21世纪的中国需要环渤海地区的崛起。
如果说我国改革开放的头两个十年成就了珠三角和长三角,那么随着环渤海地区的加快发展,以青岛为核心,包括烟台、威海、日照等城市的山东半岛东部可能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
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区域教育科研基地、旅游度假地和修造船基地是威海市建设的重点。
规划借助日韩经济向山东半岛大规模转移这一历史机遇,立足传统工业、特色渔业、农业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基础优势,争取通过规划引导,促进威海市加工制造、教育科研、农产品加工和旅游度假等产业均衡发展。
经济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威海的环境资源优势已经初步得到中国和世界的认可,但由于经济和城市加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日益增加,本次规划在合理安排威海长远发展框架的同时,将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营建作为重要规划内容,在城市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中,给予重点解决。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4)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第五章城市用地和空间布局规划 (9)第六章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13)第七章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15)第八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6)第九章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8)第十章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20)第十一章城市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22)第十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3)第十三章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24)第十四章城市旅游发展规划 (28)第十五章市区岸线利用规划 (30)第十六章给水工程规划 (31)第十七章排水工程规划 (32)第十八章电力工程规划 (33)第十九章通信工程规划 (34)第二十章燃气工程规划 (34)第二十一章供热工程规划 (35)第二十二章环境保护规划 (36)第二十三章环境卫生规划 (37)第二十四章城市消防规划 (38)第二十五章城市防洪、防潮规划 (39)第二十六章城市抗震规划 (40)第二十七章城市人防规划 (41)第二十八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41)第二十九章城市远景规划设想 (43)第三十章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45)第三十一章附则 (46)附表1 威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46)附表2 威海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表 (47)附表3 威海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表 (47)附表4 市域海岸带重点管制区强制性管制导则表 (48)附表5 规划城市建成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04-2020年) (52)附表6 威海城区规划道路综合指标表(2020年) (52)附表7 威海城区主要文化设施规划一览表 (52)附表8 威海城区主要医疗设施规划一览表 (53)附表9 威海城区主要体育设施规划一览表 (54)附表10 威海市区规划主要公园一览表 (54)附表11 威海市区文物保护单位规划一览表 (55)附表12 威海市区海岸线利用规划一览表(不含岛屿岸线和泻湖内海岸线) (57)附表13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图纸目录 (57)附录1: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强制性内容 (59)附录2: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名词解释 (59)项目名称: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委托方(甲方):威海市规划局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 40001083—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021001)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05年 11月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管所长:蔡立力(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主任工:刘泉(高级城市规划师)编制人员名单:项目负责人:刘泉(高级城市规划师)高飞(城市规划师)项目参加人:屈波(助理城市规划师)马克尼(助理城市规划师)崔宝义(助理城市规划师)曾浩(工程师)金晓哲(博士)王忠杰(城市规划师)司马文卉吴晶一陈小明张瑾威海市主要参加人员:刘茂德(副市长)李延茂(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峰(市政府秘书、科长)房德阳(市建委主任)隋永华(市规划局局长)刘玉文(市规划局副局长)兰鹏燕(市规划局副局长)徐东晖(市规划局副局长)都剑光(规划科科长)陈福旭(规划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昌勇(注册规划师)刘静(注册规划师)张伟(注册规划师)张启明(注册规划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指导威海市城市建设的法律性文件。
(2020年)(交通运输)威海市十一五交通运输业发展规划威海市交通运输业十一五精编
(交通运输)威海市十一五交通运输业发展规划威海市交通运输业十一五(交通运输)威海市十一五交通运输业发展规划威海市交通运输业十一五威海市“十壹五”交通运输业发展规划第壹章概述壹、威海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威海市的交通运输体系以公路、铁路、海运为主体,以航空为辅助构成。
作为交通体系的公路网是以国道309、省道201等十余条省道为“三纵、三横、壹环”骨架,以县乡路为连接线,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到2005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80.4公里,公路密度达到49.3公里/百平方公里,初步实现了我市和周边沿海开发城市的高等级公路连接,行车舒适化、优美化,县乡公路网络化、铺装化,公路管理信息化、法制化,筑养路现代化、机械化的公路“十五”规划目标,在全市形成了以公路为纽带,连结海陆空为壹体的主体便捷交通体系。
“十五”以来,威海市铁路运输发展相对比较平稳,道路和水运发展相对较快,这是威海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地区之间交流、居民出行次数频繁的必然结果。
依据《威海市城市发展战略》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公路网及港口群规划》,预计在“十壹五”期间,威海的运输格局将会进壹步调整,公路运输快速发展,主要承担中短途运输且有向长途运输发展的趋势;铁路运输稳步发展且不断改善中短途运输;水运中外海运输和远洋运输将快速增长;航空运输将高速发展。
二、“十壹五”威海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目标“十壹五”期间,将是威海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强劲、改革和开放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的时期,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促进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为威海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打好基础,当好先行,交通运输业面临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保障,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艰巨任务。
因此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壹要务,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明确发展思路,确立发展重点,在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技术装备、客货运输服务以及交通运输管理、运营等方面进壹步发展和完善,基本建成以“网络交通、国际交通、信息交通、知识交通和绿色交通”为特征,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运营智能化、安全和环境最优化,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全市交通运输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实施办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
价实施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威政发[2010]65号
【发布部门】威海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12.30
【实施日期】2011.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
(威政发〔2010〕65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现将《威海市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日
威海市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了维护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范城市道路沿线重大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威海市城市规划区和工业新区汪疃镇、苘山镇范围内重大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交通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可能对周围交通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第四条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城乡建设、规划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交通影响评价的相关工作。
威海市城建长期规划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文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威海市规划局2005.11前言21世纪的中国需要环渤海地区的崛起。
如果说我国改革开放的头两个十年成就了珠三角和长三角,那么随着环渤海地区的加快发展,以青岛为核心,包括烟台、威海、日照等城市的山东半岛东部可能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
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区域教育科研基地、旅游度假地和修造船基地是威海市建设的重点。
规划借助日韩经济向山东半岛大规模转移这一历史机遇,立足传统工业、特色渔业、农业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基础优势,争取通过规划引导,促进威海市加工制造、教育科研、农产品加工和旅游度假等产业均衡发展。
经济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威海的环境资源优势已经初步得到中国和世界的认可,但由于经济和城市加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日益增加,本次规划在合理安排威海长远发展框架的同时,将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营建作为重要规划内容,在城市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中,给予重点解决。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4)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第五章城市用地和空间布局规划 (9)第六章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13)第七章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15)第八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6)第九章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8)第十章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20)第十一章城市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22)第十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3)第十三章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24)第十四章城市旅游发展规划 (28)第十五章市区岸线利用规划 (30)第十六章给水工程规划 (31)第十七章排水工程规划 (32)第十八章电力工程规划 (33)第十九章通信工程规划 (34)第二十章燃气工程规划 (34)第二十一章供热工程规划 (35)第二十二章环境保护规划 (36)第二十三章环境卫生规划 (37)第二十四章城市消防规划 (38)第二十五章城市防洪、防潮规划 (39)第二十六章城市抗震规划 (40)第二十七章城市人防规划 (41)第二十八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41)第二十九章城市远景规划设想 (43)第三十章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45)第三十一章附则 (46)附表1 威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46)附表2 威海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表 (47)附表3 威海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表 (47)附表4 市域海岸带重点管制区强制性管制导则表 (48)附表5 规划城市建成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04-2020年) (52)附表6 威海城区规划道路综合指标表(2020年) (52)附表7 威海城区主要文化设施规划一览表 (52)附表8 威海城区主要医疗设施规划一览表 (53)附表9 威海城区主要体育设施规划一览表 (54)附表10 威海市区规划主要公园一览表 (54)附表11 威海市区文物保护单位规划一览表 (55)附表12 威海市区海岸线利用规划一览表(不含岛屿岸线和泻湖内海岸线) (57)附表13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图纸目录 (57)附录1: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强制性内容 (59)附录2: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名词解释 (59)项目名称: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委托方(甲方):威海市规划局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 40001083—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021001)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05年 11月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管所长:蔡立力(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主任工:刘泉(高级城市规划师)编制人员名单:项目负责人:刘泉(高级城市规划师)高飞(城市规划师)项目参加人:屈波(助理城市规划师)马克尼(助理城市规划师)崔宝义(助理城市规划师)曾浩(工程师)金晓哲(博士)王忠杰(城市规划师)司马文卉吴晶一陈小明张瑾威海市主要参加人员:刘茂德(副市长)李延茂(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峰(市政府秘书、科长)房德阳(市建委主任)隋永华(市规划局局长)刘玉文(市规划局副局长)兰鹏燕(市规划局副局长)徐东晖(市规划局副局长)都剑光(规划科科长)陈福旭(规划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昌勇(注册规划师)刘静(注册规划师)张伟(注册规划师)张启明(注册规划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指导威海市城市建设的法律性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6—2020 年)文本威海市规划局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交通发展趋势........................................................................... 3.. .第三章交通发展战略........................................................................... 4.. .第四章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 6..第一节机场发展规划........................................................................... 6.. .第二节港口发展规划........................................................................... 6.. .第三节铁路发展规划........................................................................... 7.. .第四节公路发展规划........................................................................... 7.. .第五章道路系统规划........................................................................... 9.. .第六章客运系统规划........................................................................... 1.. 3.第一节轨道交通概念规划........................................................................... 1.. 3第二节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1.. 4第三节出租车系统规划........................................................................... 1..7.第七章内外衔接系统规划........................................................................... 1.. 9第一节对外公路客运站布局........................................................................... 1.. 9第二节枢纽内外衔接规划........................................................................... 2.. 0第八章货物物流系统规划........................................................................... 2.. 2第九章停车系统规划........................................................................... 2.. 3.第十章旅游交通规划........................................................................... 2.. 4.第十一章交通管理系统规划........................................................................... 2.. 5第一节交通需求管理(TDM)........................................................................... 2..6.第二节交通系统管理(TSM)........................................................................... 2.. 7第三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ITS)........................................................................... 2.. 7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2.. 8.第一节近期道路改善计划........................................................................... 2.. 8第二节近期公交改善计划........................................................................... 3.. 0第三节近期对外交通改善计划........................................................................... 3.. 1第四节近期停车改善计划........................................................................... 3.. 2第五节近期人行过街设施改善计划 ......................................... 3..2 第五节近期交通发展政策 ................................................. 3..3第十三章附则........................................................................... 3.. 5.第十四章附表........................................................................... 3.. 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需要规划可持续发展、高效的交通系统来引导和支撑的城市发展。
根据《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威海市城市布局将形成“一线、多核、多组团”的带型城市结构。
这些都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高效的交通系统来加以引导和支撑。
需要规划内外一体的交通系统融入区域一体化。
威海处于胶东半岛青烟威一体化区域,需要对于现有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以规划整合。
需要规划集约化、高效的交通系统来应对私人机动化挑战:威海市机动化进程明显加快,私家车在家庭已经开始逐步进入家庭,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现有交通系统面临严峻考验。
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建设计划来指导城市的交通近期建设。
第二条规划原则:发展原则—交通规划要有发展的眼光、前瞻的思维、超前的意识。
交通发展不但要与威海的社会、经济相适应,而且要引导和支撑威海城市空间发展、产业发展、生态发展等战略实现,拉动威海经济发展。
优先原则—即公众利益优先、资源利用效率最大优先和社会环境优先的原则,交通发展应坚持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理念,建立有足够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威海的开发建设。
公平原则—交通规划应兼顾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在公共交通优先的前提下,建立多层次和多种选择的交通系统,满足不同方式的出行需求。
协调原则—对外交通与对内交通相衔接、道路功能与道路等级相协调、干道与支路相协调、路段与交叉口相协调,公交网络与道路网络,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相协调,使其与威海用地开发、交通需求相协调。
第三条规划目标:支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引导城市空间扩展和土地优化使用;面向政府交通决策。
第四条规划范围:以总体规划的确定的2020 年建成区范围为边界,包括环翠中心区、经区、高区、草庙子、港区、双岛湖等区域。
并对于威海市域范围内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统筹加以考虑。
第五条规划年限:现状2006 年,近期2010 年,远期2020 年。
第六条规划依据:1.《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2.《威海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3.《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1996-2010 年)4.《威海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5.《威海市港口总体规划》6.《山东省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7.《青岛至荣成城际轨道交通与可行性研究》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第二章交通发展趋势第七条机动车拥有量2020年机动车拥有量将达到38〜48万辆左右,机动车千人拥有率维持在251〜318辆左右。
2020年小汽车拥有量为30〜40万辆,千人拥有率达到200〜267辆左右。
2010年市区机动车拥有量达到15万辆。
第八条居民出行总量2020年居民日出行率为2.25次/日,出行总量为338万人次机动车一日出行总量在127-139万车次,其中小客车的出行量为72-84万车第十一条对外出行总量2020年全方式对外客货运量分别为10520万人次、24504.5万吨。
在各种方式中,公路运输仍然占据客运主导地位,其客运比例达到85.55%,而货运随着威海港的快速发展,其货运比例2020年达到48.98%,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章交通发展战略第十二条交通发展总目标服务生态化宜居城市发展目标,建立与威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一体化的和谐交通体系。
第十三条交通发展基本任务任务一:构建威海“开放型”对外交通运输体系任务二:建设与城市布局相协调的道路网络系统任务三:形成引导城市拓展的公共交通系统任务四:建成一个多式联运、一体化的运输系统任务五:构筑一个协调的交通运行保障体系第十四条交通发展策略交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三大基本策略——交通与用地协调策略、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公共交通优先策略,指导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