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自测题(新版)济南版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除 章节检测题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除 章节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bac0ba4693daef5ef73d5c.png)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除章节检测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正常人的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A.葡萄糖B.氨基酸C.尿素D.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2 . 下列物质中不可能存在于汗液中的是()A.水B.无机盐C.尿素D.蛋白质3 . “肾动脉内的血液是不清洁的”,你认为这一叙述是A.不正确的,因为动脉血管的血液都是新鲜的,废物含量较少B.正确的,因为血液内含有尿酸和尿素C.正确的,因为血液内含有大量的尿酸、尿素和二氧化碳D.正确的,因为血液内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4 . 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
你认为曲线A代表的物质是A.尿素B.蛋白质C.葡萄糖D.无机盐5 . 人体血液离开某器官时携带最低浓度的尿素,这个器官是()A.心脏B.肝脏C.肺D.肾脏6 . 中午我们进餐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最先到达心脏的()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7 . 肾脏对人体来讲非常重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为:肾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B.血液流过肾脏的过程为: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肾静脉C.对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四种物质浓度(克/100毫升)进行比较,结果为蛋白质:血浆=原尿;尿素:原尿<尿液;无机盐:血浆=原尿;葡萄糖:原尿>尿液D.血液流经肾脏后,所含成分的最明显变化是尿素减少,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8 . 人体生命活动中,体内代谢产生废物,必须排出体外,否则对人体产生危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同学尿检时发现尿中有血细胞和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B.入球小动脉是动脉血管,出球小动脉是静脉血管C.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是排泄D.肾小管没有重吸收作用9 . 人体内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来表示,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A.视觉的形成:光→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形成视觉B.血液循环的规律: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C.尿液形成的途径: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D.反射的完成:刺激→感受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反应10 . 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结构示意图。
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章 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章节测试习题(3)
![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章 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章节测试习题(3)](https://img.taocdn.com/s3/m/ea774e1258f5f61fb6366676.png)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A. 呼出二氧化碳B. 排出汗液C. 排出粪便D. 排出尿液【答案】C【分析】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解答】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所以C 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题】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所含的成分特点是()。
A. 尿素减少了B. 氧气增加了C. 二氧化碳减少了D. 蛋白质减少了【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人体代谢的特点。
【解答】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的含量减少。
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所以,正常情况下,人体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氧气减少。
3.【答题】流出肾脏的血液比流入肾脏的血液哪种成分明显减少()。
A. 葡萄糖B. 尿素C. 二氧化碳D. 蛋白质【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答】当血液流经肾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因此,健康人的血液流经肾后,血液中尿素含量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4.【答题】尿液形成过程中,原尿中有葡萄糖,而排出的尿液中没有,是因为肾小管具有()。
A. 过滤作用B. 分解作用C. 重吸收作用D. 贮存作用【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
2020-2021学年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648525c8d376eeafaa312c.png)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对皮肤结构示意图(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1]表皮分为[4]角质层和[5]生发层B.[2]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C.[3]皮下组织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D.皮肤由表皮[1]和[2]真皮构成2.尿的形成途径是()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形成尿液B.血液→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形成尿液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形成尿液D.血液→肾小球→肾小囊→收集管→形成尿液3.下列血管的血液中,含废物尿素最少的是()A.肺静脉B.上腔静脉C.肾动脉D.肾静脉4.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的是()①人体排汗②人体排尿③人体分泌唾液④人体呼出气体⑤排出食物残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④⑤5.正常情况下在人体肾单位的肾小囊中,一般不含有()A.大分子蛋白质B.葡萄糖C.无机盐D.尿素6.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①膀胱②输尿管③肾脏④尿道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7.医生看完病人的尿检报告后,将病人诊断为肾小球病变,请问,这是因为尿检中哪种成分超标A.蛋白质B.葡萄糖C.无机盐D.尿素8.人体大量出汗之后,衬衣背部看到的白云状物质是()A.二氧化碳B.水C.尿素D.无机盐9.下列不属于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途径的是()A.排出尿液B.排出粪便C.出汗D.呼出气体10.下列不能体现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适于物质交换功能的结构是()A.肺动脉B.肾小球C.小肠绒毛D.毛细血管二、填空题11.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_______组织构成。
12.________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13.尿液形成的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的滤过作用和_______的_______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4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单元测试题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4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单元测试题新版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4ddc0a3c1ec5da50e270a1.png)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第3单元第4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选择题F 列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 A •尿液的排出B •汗液的排出 C •粪便的排出D •唾液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1. 汗液的主要成分是()A . 水、无机盐B .尿素、无机盐 C. 水、无机盐、尿素D.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2. 的分泌3. 汗液的成分与尿液的成分中都含有(A . 水、无机盐、尿酸 C. 水、无机盐、葡萄糖 D .水、无机盐4. A . 大便排出 B .尿液排出 C.气体呼出 D.汗液排出F 列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尿液的排出 B .汗液的排出 C.粪便的排出 D.唾液的分泌皮肤中与调节体温有关的结构是(皮脂腺和汗腺 血管和汗腺 B .生发层和汗腺D .表皮和血管人体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的废物是 A .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B.氧气和少量水 C.尿液D.汗 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 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 1.5升左右,这是 由于(A.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B.汗腺排出汗液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膀胱对尿液的贮存9.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其中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最主要的途径是 A .呼吸运动B .汗液排出C .尿液排出D .大便排出10.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便排出B .尿液排出C .气体呼出D .汗液排出A.大 11.下列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A.汗液的排出B.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C.皮 脂腺分泌皮脂D .尿素经泌尿系统的排出12.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A .大便排出B .呼吸排出C.尿液排出D.汗液排出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皮肤的功能(A .调节体温B .产生黑色素B .水、无机盐、尿素5. A .6. A .C. 7. 液8.18. 某人不小心擦破了皮肤,却没有出血,可能是擦伤了皮肤的( )A .表皮B .真皮C .皮下组织D .生发层 1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A. 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B. 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 粪便由肛门排出D. 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尿素等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20. 下列对排尿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 .排出废物B .维持体温恒定 C.调节水和无机盐含量 D .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C.屏障作用 D •排出二氧化碳14.常晒太阳,皮肤会逐渐变黑,这是因为(C.表皮的角质层加厚 D .真皮内血管增多15. 下图为人体尿液形成示意图,其中各部位液体流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③血液人匚①二② B .②=①一④。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 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 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f4ddde84254b35effd340c.png)
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1、人体将代谢废物(、、、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在下左图中标注肾脏的内部结构,在下右图中标注肾小体中的各结构。
2、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由个肾单位组成。
肾小体分布在中,因为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里面流动着血液,所以皮质颜色深。
肾小管分布在,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3、(在上右图中标注①—④的结构)尿液的形成包括和两个过程。
原尿在中形成,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尿液与原尿的主要区别是尿液中不含。
4、含有红细胞的尿叫做,含有蛋白质的尿叫做,这说明患者患有急性,导致的通透性增大,化验该病人的血液会发现增多。
含有的尿叫做糖尿,治疗的方法是胰岛素,不能口服的原因是胰岛素成分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成而不起作用。
5、在右图中标注泌尿系统的组成结构。
尿液的排出途径是肾→输尿管→→→体外。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和。
健康人每昼夜大约产生原尿150升,而排尿却只有大约 1.5升,其原因主要是吸收了大部分的、部分和全部的的缘故。
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连续的,而排出却是间歇的,主要是的作用。
6、每天喝适量的开水的生理意义是:有利于体内的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调节人体内的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7、综合:下图中A过程是,A物质是;B过程是,B物质中没有,形成尿液还需要过程,在图中标出来。
图中有条排泄途径。
8、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由和构成。
表皮由组织构成,分为和。
细胞排列紧密,可以防止细菌侵入和防止体内过度散失。
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体现了皮肤的能力。
人体肤色的深浅不同主要是因为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多少不同,黑色素可以吸收紫外线,减少对人体内部细胞的伤害,经常照射阳光,可以促进的合成,预防佝偻病和。
真皮主要由组织构成,含有大量和,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可以缓冲震荡,减少对内部的伤害。
小刀划伤手岀血,说明伤到了皮肤的,同时会感觉到疼痛,说明真皮内有丰富的和。
2019年春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单元练习题 (无答案)
![2019年春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单元练习题 (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e9bb915fbfc77da269b158.png)
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选择题1.构成肾脏的基本结构是()A. 肾小体B. 皮质和髓质C. 肾小管D. 肾单位2.下面是由毛细血管构成的血管球是()A. 肾小管B. 肾单位C. 肾小球D. 肾小囊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皮肤的功能()A. 调节体温B. 产生黑色素C. 屏障作用D. 排出二氧化碳4.在肾脏结构中,对血液有过滤作用的是()A.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B. 肾小囊内壁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壁C. 肾小囊内壁D. 肾小囊内壁和外壁5.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由于()A.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 肾小管的分泌作用D. 膀胱的暂时储存作用6.下图是原尿中某种物质在流经肾小管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其浓度变化示意图。
据此推断该物质是()A. 水B. 无机盐C. 葡萄糖D. 尿素7.我们每天都要排出一定量的尿液,以保证体内环境的稳定,下列关于尿液形成和排出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滤过作用形成原尿B.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被全部吸收C. 重吸收后剩下的其他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D. 肾形成的尿液,流入膀胱暂时储存,达到一定量时,经尿道排出8.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肾小球B. 肾小体C. 肾单位D. 肾小囊9.下列关于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是()A. 调节体温B. 防止细菌侵入C. 防止水分蒸发D. 感受外界刺激10.下列结构内的单位液体中尿素含量最多的是()A. 入球小动脉B. 出球小动脉C. 肾静脉D. 肾小管1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肾脏D. 肺12.下表示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组成含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单位:克、100毫升)( )A. 血浆中的蛋白质是8,而原尿中只有0.03,这是通过重吸收作用实现的B. 原尿中的葡萄糖是0.1,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球滤过C. 尿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升高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引起的D. 血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13.对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四种物质浓度(克/100毫升)进行比较,错误的是( )A. 蛋白质:血浆=原尿B. 尿素:原尿<尿液C. 无机盐:血浆=原尿D. 葡萄糖:原尿>尿液14.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
七下生物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带答案)
![七下生物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5fdddf856a561252d36fab.png)
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C1、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A.出汗B.排尿C.排便D.呼出二氧化碳B2、尿液中的尿素来自于哪种物质的氧化分解?( )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B3、下列人体器官中,能形成尿液的是( )。
A.小肠B.肾脏C.大肠D.输尿管C4、肾单位是由( )组成的。
A.肾小球和肾小囊B.肾小球和肾小管C.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D.皮质和髓质C5、肾小球是由许多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其中( )。
A.入球小动脉流的是动脉血,出球小动脉流的是静脉血B.入球小动脉流的是静脉血,出球小动脉流的是动脉血C.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流的都是动脉血D.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流的都是静脉血B6、原尿和尿液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肾小球和肾小管B.肾小囊腔和肾小管C.肾小管和肾静脉D.出球小动脉和肾静脉C7、一昼夜间,肾小球的原尿滤出量是150升,而在同样的时间内,尿的排出量只有1.5升,这主要是由于哪种成分被重吸收?( )A.葡萄糖B.二氧化碳C.水分D.蛋白质B8、下列对排尿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排出废物B.维持体温恒定C.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含量D.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D9、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原因是( )。
A.肾小球的滤过B.肾小管的重吸收C.肾盂贮存尿液D.膀胱贮存尿液B10、某病人的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体B.肾小球C.肾小囊D.肾小管B11、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同含有的物质是( )。
A.葡萄糖、无机盐和水B.水、尿素和无机盐C.水、无机盐和蛋白质D.水、尿素和蛋白质A12、正常情况下,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中的大分子物质浓度( )。
A.高B.低C.相同D.无法确定A13、血液透析是为肾失去功能的人进行排泄活动的一种治疗方式,透析相当于人体内生理活动中的( )。
A.肾小球滤过作用B.肾小管重吸收C.肾单位形成尿D.汗腺排汗C14、某人的尿量是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这个病人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
初一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40be0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b.png)
初一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A.人体呼出二氧化碳B.人体排汗C.粪便排出体外D.排尿【答案】C【解析】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此题考查排泄的概念及途径.2.下列人体的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B.食物残渣的排出C.汗液的排出D.尿液的排出【答案】B【解析】人体细胞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的过程叫排泄,排泄的途径是: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成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而食物残渣的排出属于排遗,故选项B不属于排泄,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排泄的概念和排泄的途径。
3.一位同学运动时不小心擦破皮肤而流血,则伤口至少伤及皮肤的()A.真皮B.生发层C.角质层D.皮下组织【答案】A【解析】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由角质层和生发层组成,表皮内没有血管。
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
真皮下面是皮下组织。
皮肤擦破流血,说明至少伤及到真皮,故A正确;生发层没有血管,故B错误;角质层内没有血管,故C错误;皮下组织在真皮的下面,所以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皮肤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4.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时,通过不同叙径散失的水分,结果如下表(单位:mL)。
A.尿液 B.粪便 C.汗液 D.呼出气体【答案】C【解析】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但是通过分析表中的内容可知,运动时汗液达到了2000ml,尿液500ml,可见运动时人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汗液.故选:C【考点】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5.人体排出下列物质时,只有一条途径的是()A.尿素B.CO2C.水D.无机盐【答案】B【解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可见二氧化碳只有一条排泄途径,即通过呼吸系统呼出.故选:B【考点】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6.下列不属于代谢废物的是()A.二氧化碳B.粪便C.尿素D.无机盐【答案】B【解析】代谢废物指的是经过人体内环境代谢过的物质,只有进入过内环境才算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而粪便等由大肠排出的废物并没有进入内环境,所以也就不算是代谢废物,只能算消化废物,排便的过程也只能叫做排遗,而非排泄.排泄是指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故选B.【考点】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7.下列物质中,属于代谢废物的有()①水②蛋白质③无机盐④葡萄糖⑤尿酸⑥尿素⑦粪便A.②③④⑤B.①③⑤⑥C.①⑤⑥⑦D.③⑤⑥⑦【答案】B【解析】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有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食物残渣、粪便不属于新陈代谢的产物,其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蛋白质、葡萄糖属于大分子的营养物质,不是代谢的废物.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8.人体细胞产生的废物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被排出体外,其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系统排出体外。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检测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检测题(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f1ec6a2af90242a995e542.png)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检测题一、单选题1.如表是检测正常人血浆、肾小管上段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
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A.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C.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D.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2.下列关于人体肾脏结构和功能及泌尿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分子蛋白质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B.正常人的尿液中一般检测不到葡萄糖C.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及肾静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D.膀胱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3.原尿进入肾小管后,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是A.尿素B.水C.无机盐D.葡萄糖4.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其主要原因是A、其余部分通过皮肤排出了B、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C、膀胱对尿液的重吸收作用D、小肠吸收送回血液5.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主要通过哪种途径排出体外A.循环系统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D.消化系统6.正常情况下,原尿中能被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是()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7.排泄的意义是 ( )①排出代谢废物②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平衡③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④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8.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尿素、尿酸的含量变化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尿素、尿酸含量的变化,其中AB段表示()A.入球小动脉 B.出球小动脉 C.肾小球 D.肾小管9.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是人体必须的一种重要的维生素,但人体内对维生素B2的储存是很有限的。
当超过限度后,会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引起尿液变色。
关于维生素B2随尿液排出的途径描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B2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B.在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中能检测到维生素B2C.在肾小囊腔的原尿中检测不到维生素B2D.尿液的排出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10.下表表示正常成人血浆、原尿、尿液中两种成分的浓度比较,从中你能发现甲、乙的成分分别是()A.葡萄糖、无机盐B.蛋白质、尿素C.蛋白质、无机盐D.葡萄糖、尿素11.尿的生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却是间歇性的,这是因为()A.输尿管的活动是有阶段性的B.肾单位的活动是间歇性的C.尿道括约肌的舒缩是间歇性的D.膀胱贮尿到一定量后才引起排尿反射12.农村地区常常将人体排出的尿液收集起来灌溉庄稼,这是因为尿液中含有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A.水分 B.无机盐 C.尿素 D.二氧化碳13.正常人的尿液和原尿相比,尿液中没有()A.血细胞 B.葡萄糖 C.大分子蛋白质 D.无机盐14.农民常把人畜粪便堆积在一起,高温沤制农家肥料.此举可以()A.使细菌、真菌大量繁殖 B.将有机物分解C.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 D.B和C都是15.下列活动不是人和动物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是()A.呼出气体 B.出汗 C.脱发 D.排尿16.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肾单位B.肾小体C.肾小囊D.肾小管17.下列液体中含有尿素的有①汗液②尿液③原尿④汗液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8.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A.二氧化碳减少 B.无机盐增加 C.尿素减少 D.葡萄糖增加19.某些地区由于人们滥施化肥,使大量的氮、磷流入湖泊、池塘、江河中,造成部分水域严重富营养化,绿色的池水中往往漂着很多死鱼。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0济南版生物七下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练习(有答案及部分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0济南版生物七下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练习(有答案及部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596e2469dc5022abea0032.png)
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练习一、选择题1、肾单位的组成包括()A、肾小球和肾小囊B、肾小球和肾小管C、肾小体和肾小囊D、肾小体和肾小管2、下列与形成尿液无关的是()A、肾小球B、肾小管C、输尿管D、肾小囊3、以下不可以叫做排泄废物的是()A、人体内多余的水B、尿素、尿酸C、粪便D、无机盐4、担负着人体排泄功能的是()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循环系统D、神经系统5、形成尿液的单位是()A、肾小球B、肾单位C、肾小体D、肾小管6、血浆、原尿、尿液里都含有的物质是()①蛋白质②葡萄糖③水④无机盐⑤尿素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⑤7、若用药物将肾小管麻痹,则尿液中将出现()A、红细胞B、白细胞C、葡萄糖D、大分子蛋白质8、急性肾炎患者尿液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和红细胞,其病变部位是()A、肾小球B、肾小管C、出球小动脉D、肾小囊9、肾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脏后由肾静脉流出,发生的变化是()A、血液中氧气减少B、血液中养料减少C、血液中废物减少D、以上均是10、以下属于毛细血管球的结构是()A、肾小球B、肾小管C、肾小体D、肾小囊11、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膀胱C、输尿管D、尿道12、人体血管中,流动着含尿素最少的缺氧血的是()A、上腔静脉B、肾静脉C、肺静脉D、下腔静脉13、原尿和尿液成分相比,尿液中()A、有尿素B、有无机盐C、只有量的差别D、尿素浓度高,没有葡萄糖、蛋白质14、人体排尿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排出多余的水分B、排除废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C、排除尿素D、排除多余的无机盐15、血液流经哪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A、肝脏和小肠B、肺和肾脏C、脾脏和胰腺D、肾脏和小肠16、如果你的皮肤被划破,你会感到很疼并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A、结缔组织、神经组织B、上皮组织、神经组织C、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17、有些人喝完酒后会脸红,其主要变化发生在皮肤的()A、角质层B、真皮C、生发层D、皮下组织18、由输尿管输出的尿液()A、和原尿相比,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B、和原尿相比,不含大分子蛋白质C、和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D、和原尿相比,不含尿素19、在高温环境下,排尿少的原因是()A、消化道在高温环境下吸水能力差B、代谢消耗水分增多C、膀胱在高温条件下,储存能力增强D、人体通过大量排汗来调节体温20、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住在严格消毒的病房里治疗,是因为皮肤()A、得不到营养B、失去了保护作用C、不能调节体温D、失去了接受刺激的功能21、下表是被测试者某血管、肾小囊腔和输尿管内PQ两种物质的浓度,则PQ分别是()A、P是葡萄糖,Q是无机盐B、P是氨基酸,Q是葡萄糖C、P是尿素,Q是无机盐D、P是尿素,Q是葡萄糖血管肾小囊腔输尿管P 0.03%0.03% 2 %Q 0.1%0.1% 022、尿液排出体外的正确途径是()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B、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D、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23、常晒太阳,皮肤会逐渐变黑,这是因为()A、黑色素细胞增生B、黑色素增多C、表皮的角质层加厚D、真皮内血管增多二、非选择题1、观察肾单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肾单位的组成【1 】肾小体【2】肾单位【3】(2)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肾小球血液中的葡萄糖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3)当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作用和形成尿液2、右图是肾单位中形成尿液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1、2、3合称为,【1】的生理功能是作用。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检测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检测题(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c85758a300a6c30c229fe1.png)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检测题一、单选题1.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中某个部位的示意图。
①③代表血管,②代表人体内某器官,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②代表肺,则①中流静脉血,③中流动脉血B.若②表示肾脏,则①处的尿素等代谢废物比③处多C.若②代表心脏,则①中流动脉血,③中流静脉血D.若②表示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则①处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比③处少2.图为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④构成B.血液经过②和④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尿液C.③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③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D.④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④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3.甜菜红素是红心火龙果的重要营养成分,但不易被消化分解,因此在大量食用红心火龙果之后会引起尿液变色,关于甜菜红素及其随尿液排出的途径描述正确的是()A.甜菜红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中B.在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中能检测到甜菜红素C.在肾小囊腔的原尿中检测不到甜菜红素D.重吸收作用能将全部甜菜红素吸收回血液4.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主要是通过()A.呼气 B.出汗 C.排尿 D.排便5.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排尿的生理意义的是()A.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B.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C.排出代谢废物 D.以上三项都是6.对排尿的生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排出废物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④排出过剩的营养物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7.正常人体中,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全部吸收的物质是()A.尿酸B.尿素C.葡萄糖D.无机盐8.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II为肾小球,则曲线乙可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B.若II为胰腺内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甲可表示胰液含量的变化C.若II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乙可表示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D.若II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乙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9.如图,曲线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的是()A.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B.血液流经小肠时氨基酸含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尿酸含量的变化D.血液流经大脑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10.下列关于人体肾脏结构和功能及泌尿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分子蛋白质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B.正常人的尿液中一般检测不到葡萄糖C.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及肾静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D.膀胱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11.下表数据是对取自小白鼠体内不同部位液体成分的分析结果.样品3是A.血浆B.原尿C.尿液D.血液12.皮肤具有排泄功能,是因为皮肤具有( )A.皮脂腺B.血管C.汗腺D.毛发13.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 B.汗液的排出C.尿液的排出 D.粪便的排出14.某运动员在参加自行车骑游大会比赛中大量出汗,为保持和补充水分,最好饮用A.浓茶水B.纯净水C.鲜果汁D.淡盐水15.在显微镜下观察肾单位结构时,看不到的是()A.肾小管B.输尿管C.毛细血管D.肾小囊16.以下尿液的排出途径,正确的是()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B.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D.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17.人体的每个肾脏大约由100万个肾单位组成,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⑤能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B.①、③内流的血液分别是动脉血和静脉血C.⑥内流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较少D.④内有血细胞、葡萄糖、尿素、水和无机盐18.健康人每天约形成原尿180升,而实际上每天却只排出1.5升左右,其原因是()A.肾小球对血浆有滤过作用B.收集管对原尿有重新吸收作用C.膀胱有储存尿液的功能D.肾小管对原尿有重新吸收作用19.下列生理过程中,能够排出人体内二氧化碳的是()A.排尿B.排汗C.呼吸D.排便20.体检时,小王和小张两人的尿液现问题,小王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小张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检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检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b9061bd0d233d4b14e69c4.png)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检测试题及答案一、(共计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关于人体的生命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被称为排泄B.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都能排出代谢废物C.尿液中尿素的浓度比原尿中尿素的浓度高D.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2.右图中,人体形成尿液和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分别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血液流经下列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的是()①肝脏②小肠③大肠④肾脏⑤胰腺⑥肺⑦皮肤⑧膀胱A.③④⑤B.⑥⑦⑧C.①②⑧D.④⑥⑦4.下图是肾单位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②④⑤合称为肾小囊B.图中④⑤⑥合称为肾单位C.图中①④⑤合称为肾小球D.图中①②③合称为肾小管5.下列有关肾小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能进行滤过作用B.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缠绕而成C.肾小球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D.肾小球与肾小囊是相通的,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6.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途径是()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B.血液→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管→尿液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D.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体→尿液7.肾小球、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 )A.动脉血、静脉血、原尿、尿B.动脉血、动脉血、尿、原尿C.动脉血、动脉血、原尿、尿D.动脉血、原尿、血浆、尿8.人体的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2]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6]内流动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C.[4]内有血细胞、葡萄糖、尿素、水和无机盐等D.[5]肾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9.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球滤过并且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的是()A.血浆蛋白B.无机盐C.尿素D.葡萄糖10.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其原因是()A大部分水以水蒸气形势通过呼吸排出体外B大部分水通过汗液排出体外C大部分水随粪便排出体外D大部分水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再次回到血液11.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同含有的物质是()A.葡萄糖、无机盐和水B.水、尿素和无机盐C.水、无机盐和葡萄糖D.水、尿素和蛋白质12.我们喝的水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可以不经过()A.肾小管B.肾小球C.肾动脉D.肾静脉1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哪种成分的浓度变化趋势符合右图所示?( )A.水B.葡萄糖C.无机盐D.尿素14..患肾炎的张大爷经过治疗已恢复健康,他的尿液中不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
七年级生物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96b457c850ad02de804151.png)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途径不属于排泄?()A.呼吸 B.出汗 C.排便 D.泌尿2.从肾小囊中、肾小管的末端抽取的液体,分别是()A.血液和原尿B.原尿和尿液C.原尿和血液D.血液和尿液3.如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A.尿素 B.无机盐C.葡萄糖D.水4.下列人体器官或系统中,不具有排泄作用的是()A.大肠 B.皮肤 C.呼吸系统 D.泌尿系统5.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原因是()A.肾小管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膀胱的贮存作用D.收集管的分泌作用6.下列器官中,贮存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 B.膀胱 C.输尿管D.肾盂7.正常人的原尿中不含()A.葡萄糖和水分 B.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C.无机盐和尿素 D.葡萄糖和无机盐8.血液从心脏出发,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氧、尿素、尿酸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不变B.氧、尿素、尿酸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氧、尿素、尿酸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D.氧、尿素、尿酸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9.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并且原尿中有大量的水,但随着尿液排出的水却很少。
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A.过滤作用和吸收作用B.重吸收作用C.吸收作用和分解作用D.分解葡萄糖10.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肝细胞产生的一个尿素分子,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A.此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会经过肾静脉B.此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必须经过心脏两次C.带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此尿素分子随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二、非选择题11、下表是化验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得到的数据。
请分析:(1)表中A可能是______,B可能是_______。
(2)与血浆相比,肾小囊中液体的变化,说明了肾小球的____________作用。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检测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检测题(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b6062b58fafab069dc02e8.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检测题(包含答案)《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肾小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原尿B.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分别为小动脉和小静脉C.肾小球若发生病变,可能导致血尿D.肾小球是由动脉血管缠绕而成的2.经化验发现,某肾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较多的蛋白质,可初步判断,该患者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集合管3.下列有关排泄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维持体温相对恒定B.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C.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D.排出生命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4.排泄是人体代谢废物并排出体外的过程。
下列生理现象中与排泄有关的是()A.口腔吐痰B.排尿C.鼻腔中流出鼻涕D.肛门排出粪便5.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膀胱中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表中能表示尿素含量变化的一行数据是A.A B.B C.C D.D6.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会产生许多废物,及时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可以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如图为泌尿系统组成的示意图,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1/ 7A.①B.②C.③D.④7.人体每天正常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原因是()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肾盂的收集作用C.人体皮肤汗腺的排泄作用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8.下列哪一项不是人体内废物的排泄途径?()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泌尿系统 D.皮肤9.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肝细胞产生的一个尿素分子,会随尿液排出体外。
在此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A.此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一定会经过肾静脉B.带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此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至少经过心脏两次D.此尿素分子随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10.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③中流动的是动脉血 B.④中为原尿,不含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检测题(包含答案)C.肾单位由②④⑦构成 D.⑥中含水、无机盐、尿素等11.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A.呼吸运动B.出汗排出C.尿液排出D.大便排出12.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B.汗液由皮肤排出C.肝脏分泌胆汁D.尿素有泌尿系统排出13.如图所示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肾脏,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宫B.甲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C.乙是输尿管,具有重吸收功能D.丙是调节人体无机盐和水平衡的重要器官14.原尿中有用的物质重返血液的过程中,经过的结构及其作用分别是A.肾小管,重吸收B.肾小球,过滤C.肾小球,重吸收D.肾小管,过滤15.肾损伤或衰竭的患者,因无法形成尿液而危机生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维持生命。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章节巩固练习 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除含答案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章节巩固练习 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除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5f1606580216fc710afd1e.png)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章节巩固练习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除一、单选题1.泌尿系统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 肾脏B. 输尿管C. 膀胱D. 尿道2.尿液排出体外的正确途径是()A. 尿道→输尿管→肾盂→膀胱B. 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C. 输尿管→肾盂→膀胱→尿道D. 膀胱→肾盂→输尿管→尿道3.如图是肾脏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小题(1)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的重吸收发生在()A. ①B. ②C. ③D. ④(2)起过滤作用的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它们是图中的()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肾单位由图中哪些部分组成()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4.下列结构中仅由毛细血管组成的是()A. 肾小球B. 肾小管C. 肾小囊D. 肾小体5.从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流出的液体分别是()A. 原尿、动脉血、尿液B. 动脉血、原尿、尿液C. 静脉血、原尿、尿液D. 静脉血、尿液、原尿6.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 膀胱﹣﹣贮存尿液B. 尿道﹣﹣输送尿液C. 肾小球﹣﹣过滤作用D. 肾脏﹣﹣形成尿液7.肾脏功能衰竭的病人要定期去医院做血液透析,目的是为了排出()A. 人体内的废物B. 水C. 葡萄糖D. 二氧化碳8.肾小球是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其中()A. 入球血管是小动脉,出球血管是小静脉B. 入球血管是小静脉,出球血管是小动脉C. 入球血管和出球血管都是小静脉D. 入球血管和出球血管都是小动脉9.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途径是()A. 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B. 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C. 血液→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管→尿液D. 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体→尿液10.下列关于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是()A. 调节体温B. 防止细菌侵入C. 防止水分蒸发D. 感受外界刺激11. 如图中的曲线表示某物质经过正常人肾小管的含量变化情况.据图推断,该物质是()A. 尿素B. 水分C. 葡萄糖D. 无机盐12.肾小体是构成肾单位的一部分,它主要分布在肾脏结构中的()A. 髓质B. 皮质C. 肾盂D. 肾膜13. 今年3月14日是第8个世界肾脏日,本次世界肾脏日提出了“捐献肾脏,延续生命”的口号.肾脏是人体排泄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下面是人体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③所示的结构是()A. 肾小球B. 肾小囊C. 肾小体14.在肾单位里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正确的是( )A. 尿道→输尿管→肾盂→膀胱B. 输尿管→肾盂→膀胱→尿道C. 膀胱→肾盂→输尿管→尿道D. 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15.能够被肾小球滤过的物质是()A. 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B. 水、无机盐、尿素、红细胞C. 水、无机盐、尿素、白细胞D. 水、无机盐、尿素、蛋白质二、填空题16.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官.若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个点,当两点的距离小于一定程度时,就会被感觉成一个点.人能分辨皮肤上两点刺激的最小距离被称为两点阈.两点阈越小,表明两点辨别能力越精确.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是不一样的,研究者发现两点阈大小与神经分布的密度有关.下表是温斯坦在1968年的部分实验数据.请分析回答: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单位:毫米)(1)刺激皮肤能引起人体产生触觉,这是因为皮肤中含有________ 组织,触觉是在________ (部位)形成的.(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人体________ (具体部位)对刺激最为敏感,裸露部位比覆盖部位的神经分布密度________ ,这体现了________ 的生物学特点.(3)研究过程中,若刺激中指指尖时用力过猛,被测者会出现缩手动作,这属于________ 反射,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是:指尖皮肤→________→脊髓→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大脑皮层________ 中枢→传出神经→肌肉,在此传导途径中,指尖皮肤属于________ .17.结合人体泌尿系统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它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2)经检测,病人甲的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病人乙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甲、乙两人的病变部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3)尿液的排出是间歇性的,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有暂时贮尿的功能;(4)除泌尿系统外,人体还可以通过________以汗液的形式排出多余的无机盐.18.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肾脏的结构功能单位是________ ,它与尿的形成直接相关.(2)一个人即使很长时间不喝水,仍然会排尿,但是尿液量少且颜色会更黄,原因是________ .这时尿液中________ 的浓度增大.(3)④中液体为________ ,与③中的液体________ 相比少了一种成分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 将这种成分全部重吸收进入血液了.(4)某人在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________19.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100ml).其中的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A血浆B原尿C尿液D血浆和尿液20.如表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请据表回答:(1)原尿是样本________ ,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________ ,因为其中只含有________ .(3)不正常尿液是样本________ ,据此推断可能是肾单位中________ 发生炎症造成的.三、解答题21.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结构G________、H________和J________构成一个肾单位.(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过程,包括A________作用,通过A过程形成的液体B为________.(3)与图中的G相连的小血管E为________,F为________.(4)液体在A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________和大分子的________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而在C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________和部分无机盐被结构________(填名称)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围在I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5)流过D之的液体形成后经________流入________.四、综合题22.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②]、[③]合称为________.(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滤过作用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重吸收作用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3)图中[②]内的液体叫________,它的成分与血液成分相比较,主要是不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4)尿液与④内的液体成分相似,主要差异是尿液中少了()A. 血细胞B. 无机盐C. 葡萄糖D. 大分子蛋白质(5)当尿液里发现有红细胞、大分子蛋白质时,你认为可能是图中[________]发生了病变.23.下列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1)原尿是样本________,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9d17838844769eae009ed32.png)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一、夯实基础1.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肝细胞产生的一个尿素分子,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A.此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一定会经过肾静脉B.带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此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必须经过心脏两次D.此尿素分子随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2.某肾炎患者检查尿液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此人的肾脏中可能发生病变的是()A.集合管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小球3.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把原尿中的什么成分全部重吸收?()A.无机盐B.水和维生素C.尿素D.葡萄糖4.下列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A.出汗B.呼出二氧化碳C.排尿D.排便二、能力提升5.我们每天必须饮用适量的水,这有利于()A.代谢废物排出体外B.对无机盐的吸收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对葡萄糖的吸收6.人体的以下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A.排粪B.排尿C.呼气D.排汗7.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需要及时排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膀胱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B.肾小球和肾小囊起过滤作用C.入球血管和出球血管均为小动脉D.健康人的尿液中一般不含葡萄糖三、课外拓展8.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1]里的血液与[4]里的原尿成分不同,说明此处的结构起到___________作用,使___________、大分子___________不能透过.(2)图中[5]___________具有重吸收作用,它能将部分水、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吸收回血液,而完全不吸收的是___________等废物四、中考链接9.(德州)今年春节后,广州(当地气温为25℃左右)的业务员李某到我市(当时气温为5℃左右)出差,身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耗氧量、尿量变化依次为()A.减少、增加B.增加、减少C.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10.(湘潭)人体排泄的下列物质中,只通过一条途径排出的是()A.水B.无机盐C.尿素D.二氧化碳11.(广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被称为排泄B.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都能排出代谢废物C.尿液中尿素的浓度比原尿中尿素的浓度高D.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参考答案一、夯实基础1.【答案】C2.【答案】D3.【答案】D4.【答案】D二、能力提升5.【答案】A【解析】健康人每昼夜大约排尿1.5升.人体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在相对的平衡.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自测题(新
版)济南版
一、选择题
1.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
B.汗液的排出
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排出
D.皮脂腺的分泌
2.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起到滤过作用的结构是( )。
A.肾小球毛细血管壁
B.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管
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内壁
D.肾小囊内壁和外壁
3.下列有关肾小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
B.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缠绕而成
C.肾小球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D.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尿液
4.下列物质中,能滤过又能全部被重吸收的是( )。
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5.某人双肾功能衰竭,则不能进行( )。
A.维持氧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B.调节水和无机盐的代谢和排出代谢废物
C.维持血糖在0.1%左右
D.体内有机物的分解
6.血液进入肾脏后流经的途径是( )。
A.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B.肾动脉→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静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C.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静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D.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肾静脉
7.在正常情况下,尿液和原尿相比,浓度增加和失去的物质分别是( )。
A.水和葡萄糖
B.葡萄糖和蛋白质
C.尿素和葡萄糖
D.无机盐和水
8.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
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④葡萄糖⑤蛋白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9.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 )。
A.血浆、原尿、尿
B.血液、尿、原尿
C.血液、原尿、原尿
D.血液、原尿、尿
10.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成分的不同是( )。
①葡萄糖大量减少②二氧化碳含量降低③氧的含量降低④尿素的含量降低⑤氧的含量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②③
11.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中的成分往往发生某些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脉血中尿素含量远比静脉血中的少
B.静脉血中的营养物质一定比动脉血中的少
C.动脉血中的含氧量不一定比静脉血中的含量高
D.血液流经肾小球后,每毫升血液中的红细胞含量增加
12.如图显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
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
A.脑
B.肾
C.肝
D.肺
13.研究被测试者的血浆、肾小管以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面P、Q两种物质的浓度如
C.P是尿素,Q是蛋白质
D.P是尿素,Q是葡萄糖
14.右图表示尿素在人体某结构内的浓度变化情况,请判断该结构是(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囊腔
D.收集管
15.下列关于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明没有科学依据的
是( )。
A.表皮的生发层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B.皮肤被划破后感到疼痛,说明已经伤到了生发层内的
感觉神经末梢
C.真皮内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
D.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参与体温调节
16.有些人喝酒后脸色发红,这种生理变化发生在皮肤的( )。
A.真皮
B.角质层
C.生发层
D.皮下组织
17.手掌和脚掌经常受摩擦出现“老茧”,这是由于( )增生后产生的。
A.表皮层
B.生发层
C.真皮层
D.角质层
18.血液流经下列哪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 )
①肝脏②小肠③大肠④肾⑤胰腺⑥肺⑦皮肤⑧膀胱
A.③④⑥
B.④⑥⑦
C.①③⑧
D.⑥⑦⑧
19.同学们在参加劳动时,累得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具有( )。
A.感受刺激和排泄功能
B.降低体温和保护功能
C.调节体温和排泄功能
D.感受刺激和保护功能
20.多喝水、不憋尿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摄水多少都不影响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
B.尿液太多、膀胱过度膨胀会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C.排尿量过少会使废物在体内积累
D.尿素必须溶解于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二、非选择题
血浆中的蛋白质为
(2)原尿中的尿素为0.03,而尿液中为1.8,这是由于__________。
(3)尿液中的无机盐(<0.90)略少于原尿,这说明__________,原尿中被重吸收最多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
(4)原尿中的葡萄糖为0.10,而尿液中为0,这说明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是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肾单位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2)①与④两种液体相比较,④中不含有___________。
(3)流过⑥以后的液体与④中的液体相比较,流过⑥以后不含有___________。
(4)①与⑦两种液体相比较,⑦中___________大大减少。
(5)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⑥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①、④和流过⑥的液体含有的相同成分是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是血液流经肾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几种成分在
各种液体中百分含量的变化,字母表示肾脏的有关结构,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甲、乙所示物质分别是蛋白质、葡萄糖、尿素中
的哪一项?
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
(2)[B]___________内的液体叫___________。
(3)图中表示有重吸收功能的是[]___________。
24右图为正常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肺泡内的气体通过作用进入到血液循环中去。
(2)在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内,发挥作用的消化液
有。
(3)B处的液体与A处的液体相比较,在组成成分
上的主要区别是(只需写出一个),B处液体的名称是。
(4)该图所标示的人体废物排出途径共有条。
25下表是对某高校高三学生进行体检后,发现部
分同学被检测指标出现异常(-表示无,+表示少量,++
表示大量)。
据表分析回答:
(1)正常尿液中除了大量水外,主要还有______和______。
(2)甲的尿液中出现______和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病变,那么可能的部位是肾脏的______处。
(3)医生依据乙血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都偏低,判断他可能患有______。
从平
时的饮食方面,你给他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自述体检时扁桃体发炎,至今“嗓子”还疼。
血检显示______,说明炎症仍存在,还需继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