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知识点梳理小说、散文、诗歌

合集下载

诗歌小说散文知识清单

诗歌小说散文知识清单

诗歌鉴赏之知识清单①明确情与景关系术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触景生情、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写哀情等;②通过描写…(抓意象),营造…意境;③抒发…情感。

二、分析语句的巧妙题型:(炼句型)①翻译相应诗句;②指明手法(3个):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③抒发……情感。

三、分析炼字型题型: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注:有修辞或其他特殊表达技巧的一定先指出)。

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的表达效果:突出事物怎样的特点,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四、分析意境型: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五、读懂咏史怀古诗方法:①弄清史实(弄清是哪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哪处古迹,即:怀古人、忆古事、咏古迹)②要领悟感情。

(主旨类型:1、感慨盛衰无常、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2、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老大无成,渴望建功立业的感伤3、感慨国运衰微,暗含对现实不满批判,同情人民疾苦,抒发爱国情怀4、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③分析技巧。

常见手法:对比、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怀古伤今、怀人伤己、用典六、赠友送别诗思想内容:①依依不舍的留恋。

表达了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和别后的孤寂惆怅之情,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积极奋发的勉励、赞颂和祝愿。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

小说、散文、诗歌的考点归纳(一)

小说、散文、诗歌的考点归纳(一)

小说、散文、诗歌的考点归纳(一)❤考点一:形象(诗歌、散文、小说)知识点1:形象的分类①诗歌、小说、散文形象分为:人物形象、物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②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作者/诗人)形象、主人公形象、其他人物形象③物象:狭义:事物形象。

广义:一切事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意象)④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和杂诗中的物象。

所谓物象,即被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事物形象主要分为两类: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

⑤景物形象:就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即意象。

意象是指诗人为抒情或言志而精心挑选的客观自然景物(山川草木、日月星辰、亭台楼阁、名胜古迹等),但这些客观物象加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之后,便成了诗词中的意象。

知识点2:形象考点总归纳是什么:形象的特点、怎么办:怎么样:知识点2:人物形象问答方式:①这首诗/颔联/这篇文章塑造(刻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形象/XX(物象或人象)形象?(是如何塑造(刻画)的/在塑造(刻画)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文章/本诗/首联简要赏析。

②这首诗/颔联/这篇文章塑造(刻画)的人物形象有什么特征/特点?③这首诗/颔联/这篇文章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④这首诗/颔联/这篇文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隐者的身份”?⑤这首诗/颔联/这篇文章表现出“戍边将士”怎样的精神风貌?请作简要分析⑥这首诗/颔联/这篇文章塑造(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形象/XX(物象或人象)形象?塑造(刻画)该形象有什么作用(意义)?⑦请鉴赏诗中陆渐鸿的形象。

知识点3:解决人物形象是什么的问题。

(1)(主要诗歌中)人物形象身份归纳:贫苦人民、游子、征人、悲士、英雄、隐士(高人逸士)、爱国者、诗人、抒情主人公、野步者、小儿/老翁/少年/青年/少女/思妇/劳动妇女、战士、将军、边将、宫女、农人、渔夫、樵夫、泛舟者、超脱者/豁达者........(2)形容人物形象的词语:(1) 山水田园诗中描述人物形象的形容词:1. 钟情/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生活)、向往自由/田园生活、不以尘世为念、潇洒舒放2. 憎恶黑暗、厌倦官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不俗3. 悠闲舒适、闲适淡泊、悠然自得、恬静淡雅、淡泊名利4. 不满现实、怀才不遇(2) 边塞军诗中描述人物形象的形容词:1. 奋勇杀敌、英勇无畏、杀敌报国2. 渴望保家卫国、建立功名3. 凄苦哀怨、思念亲人/家乡4. 渴望各民族和睦友好、边疆和平安宁5. 环境恶劣、勤俭艰苦、不畏辛劳(3) 怀古咏史诗中描述人物形象的形容词:1. 怀才不遇、命途多舛2. 年华易逝、理想破灭、壮志难酬3. 忧国忧民、感时伤世4. 愤世嫉俗、针砭时弊、冷嘲热讽、托物讽世5. 热望功名、积极进取、欲报效国家(4) 托物言志(咏物抒怀)诗中描述人物形象的形容词:1. 怀才不遇、命途多舛2. 孤高不群、矢志不渝3. 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具有高洁情操(5) 羁旅思乡诗中描述人物形象的形容词:1.客居他乡、漂泊羁旅、漂泊无定2.幽怨孤独、孤苦无依、天涯怀人(思念家乡、亲人)3.孤独寂寞、幽怨愤慨4.感叹年华易逝、老而无成5.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不被重用6.厌恶战争、渴望和平(6) 送别怀人诗中描述人物形象的形容词:1. 依依不舍、孤寂、惆怅、落寞2. 豁达超脱、积极乐观(7) 借景抒情/即(事)景抒怀诗中描述人物形象的形容词:1. 寄情山水、热爱(向往)大自然、追求和平宁静、不以尘世为念2.悠闲舒适、闲适淡泊、悠然自得、恬静淡雅、淡泊名利3.政治上失意、感慨世事4.对现实愤慨不满、惆怅5.壮志难酬、怀才不遇(8) 思妇闺妇诗中描述人物形象的形容词:1.思念、关切、牵挂游子/丈夫2.寂寞孤独、无奈无聊、后悔怨恨人物形象:身份、外貌、性格、拼搏、奉献、职责、品质、大爱、情绪。

高考小说和散文的知识点

高考小说和散文的知识点

高考小说和散文的知识点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小说和散文是两种常见的文学体裁。

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小说和散文的相关知识点是取得高分的必备条件。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高考小说和散文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1. 小说的基本定义和特点小说是一种以虚构的故事情节为主线,通过人物的行为与心理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长篇或中篇故事文学作品。

小说的特点是形象丰富、故事性强、篇幅较长。

小说可以分为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幻想小说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小说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小说的生动形象是通过丰富的描写展现出来的,描写手法多种多样,如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描写等。

其中,心理描写被视为小说的灵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除了描写手法外,小说还透过对话和独白等手法展示情节和人物的特点。

3. 高考常见的小说作品在高考中,通常会涉及到一些经典的小说作品。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一面。

另外,茅盾的《子夜》、老舍的《茶馆》、巴金的《家》等作品也会在高考中出现。

考生要熟悉这些作品的内容和背景,理解其主题和思想内涵。

4. 散文的基本定义和特点散文是一种以抒发情感、叙述事实和描写景物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

散文通常短小精悍,没有严格的诗歌韵律和曲折的故事情节。

散文可以包括游记、杂感、随笔、手记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有其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

5. 散文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散文注重情感的抒发和细腻的描写,借助修辞手法以及意象的运用,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对于散文来说,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都可以为作品增加色彩和魅力。

另外,运用意象也是散文的一种重要手法,通过形象的描写来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6. 高考常见的散文作品在高考中,散文作品通常涉及到一些名家的作品。

例如,鲁迅的《自序》、朱自清的《背影》、丰子恺的《故乡》等作品都是熟悉的经典散文。

考生要理解这些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考虑作者的立意和表达方式,分析其艺术特点和价值所在。

史上最全的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史上最全的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史上最全的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复习中考语文,我将史上最全的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如下:
一、文章鉴赏
1.识别文体和语义特点:散文、诗歌、小说等;
2.情感、思想表达:主题、观点、态度等;
3.识别修辞和表达手法:比喻、夸张、反问等。

二、诗歌鉴赏
1.背诵和解析名诗: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登鹳雀楼》等;
2.词语和句式翻译:理解古代诗歌的意义;
3.表达主题和意境:如何通过韵律、节奏等手法表达感情和意境。

三、文言文阅读
1.识别文言文的特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别;
2.理解古文的意义和结构:文句间的逻辑关系、修辞手法等;
3.解析文言文的问题和备注:词语、句子、段落的含义等。

四、现代文阅读
1.掌握现代文的解题技巧:借助语境和上下文进行理解;
2.深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要点:开头、结尾和主题等;
3.识别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比喻、夸张、对比等。

五、古代诗词鉴赏
1.背诵和解析古代诗词:如《鹅》、《夜泊牛渚怀古》等;
2.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修辞手法:押韵、对仗、意象等;
六、写作技巧
1.作文的基本要素:标题、段落、结构和语言表达;
2.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记叙文、描写文、议论文等;
3.发现思想和素材:观察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

以上只是史上最全的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的一部分,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的知识点或解析,请告诉我。

高考小说散文诗歌必备知识

高考小说散文诗歌必备知识

小说阅读必备知识一、叙事人称与叙事视角1、人称:第一人称:以“我、我们”为代表。

表达效果:真实感、亲切感、代入感。

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无法横向扩展故事情节,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二人称:以“你、你们”为代表。

表达效果: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更加直接,便于抒情说理。

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实是“我”在向“×××(有时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有时则是读者)的叙述与倾谈。

作用: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

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用。

第三人称:以“他、她、它、他们”或事物的名称为代表。

表达效果:更客观、更全面地展示,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

作用: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

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和读者之间产生距离。

①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故乡》)②那林黛玉正自伤感,忽听山坡上也有悲声,心下想道:“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想着,抬头一看,见是宝玉。

林黛玉看见,便道:“啐!我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刚说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长叹了一声,自己抽身便走了。

……(曹雪芹《红楼梦》)③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

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

高考小说散文诗歌阅读备考知识清单

高考小说散文诗歌阅读备考知识清单

高考小说阅读·备考知识清单一、小说结局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1.出人意料的结局作用: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作用: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作用: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作用:二、小说开头常见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1.设疑法(悬念法)作用:2.写景法三、环境描写的作用1.自然环境(景物描写)描写四、小说标题的作用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

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

3.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

4.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题,画龙点睛。

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6.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

五、表现手法的作用1.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2.小说细节描写的作用(五)写作技巧的考查⑴表达方式第一人称好处:第二人称好处:第三人称好处:④不同顺序的作用插叙作用:补叙作用:倒叙的作用:4.线索的作用四、小说标题的作用五、表现手法的作用1.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作用:(2)语言描写作用: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2、社会环境作用:(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四、小说的情节13、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①抓肖像;②抓语言;③抓动作(所做的事);④抓神情;⑤抓心理;⑥抓人物之间的关系。

5、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①直接表现:肖像、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

②间接表现(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小说的语言(有表现力、感染力)①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

②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

③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

④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课内小说散文戏剧篇目知识积累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课内小说散文戏剧篇目知识积累

高考语文课内篇目知识积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北宋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2、小说以地点为线索梳理情节为:沧州遇旧(序幕)、天王堂买刀寻敌(发展)、草料场交割沽酒(发展)、山神庙报仇(高潮结局)。

3、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尖锐激烈,在其间充分表现出林冲性格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发展性。

4、林冲性格既有软弱动摇、委曲求全的一面,也有正直善良、刚强侠义的一面,后者最终战胜前者,促使他走上了反抗之路。

林冲的遭遇和思想变化充分表现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5、对风雪的描写是小说的重点。

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

还有大量侧面描写: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又如写林冲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这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风雪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渲染了一种悲凉气氛,同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装在套子里的人》1、小说着力刻画了别里科夫的套子特征:套己(穿、用、行、住、思)、套人(漫画事件、骑车事件、吵架事件、滚楼事件)、套死(沙皇政府的黑暗、别里科夫的愚昧、呼唤自由社会)。

2、别里科夫是一个封建保守、胆小多疑、仇视一切新生事物和社会变革、极力维护现行专制秩序的卫道士,全城人都怕他;但他也终日战战兢兢,一是因为他性格孤僻而拒绝丰富多彩的生活,二是他恐惧变革而逃避日益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

3、小说采用了夸张与讽刺的手法表现人物:一方面是夸张人物性格本身,像别里科夫这样整天躲在“套子”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另一方面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连“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大家什么都不敢干。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点及教考衔接整理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点及教考衔接整理

《阿Q正传》《边城》 1、《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用近乎漫画的夸张手法,描写了 一个无名无姓、无家无业的贫苦雇农阿Q短暂的一生。作品通过阿Q这一典型人物,特 别是他的“精神胜利法”,暴露了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揭示了民族衰败的根源, 也揭示了普遍的人性弱点,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思想。 2、学习《阿Q正传》,着重分析阿Q这样典型人物的性格特点,挖掘“精神胜利法” 的内涵;从人物形象、叙述语言以及幽默、夸张、讽刺等艺术手法的角度,欣赏作品 的艺术独创性。关注小说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还可以探讨阿Q为何具有超越时代、 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3、沈从文《边城》是一篇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散文化小说,反映了作者对“优美、 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向往。小说围绕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孙女 翠翠,描写湘西淳朴的风土人情,展现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也写出人性的善良美好, 也写出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悲凉。 4、学习《边城》,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看看散文化的小说具有怎样的特点,抓住动 作、语言和心理描写,把握翠翠等人的性格特征;文中有大量的风俗和景物描写,体 会这些描写的作用;还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独特人生经历,思考他为什 么写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选择性必修上 《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
单元学习提示 1、置身不同时代,探寻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感受多种多样的文化风 貌。
2、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体察小说展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 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
3、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样式,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 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
2、海明威小说语言凝练而又精当,少有修饰,往往用朴素的语句 之间呈现场景和形象,却充满内在张力,令人印象深刻。

语文高考文学知识点

语文高考文学知识点

语文高考文学知识点随着高考的临近,许多学生开始备考,而语文科目中,文学知识点的掌握是考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文学知识点,并为大家提供相关的解析和例子。

一、古代文学:诗歌、散文和辞章古代文学是语文高考中常见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诗歌、散文和辞章。

古代诗歌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形式多样,如《离骚》中的楚辞、《西洲曲》中的乐府诗等。

而散文则以散文诗、骈文和骈散文为主,如《论语》、《答杂问》等。

辞章则是一种修辞形式,如《岳阳楼记》中的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现代文学:小说、散文和戏剧现代文学是近现代以来的文学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小说、散文和戏剧。

小说是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学形式,如《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

散文则是一种抒情、议论和描写为主的文学形式,如《鲁迅散文选》、《猫城记》等。

戏剧则是通过对话、动作和舞台表演来展示故事情节,如《哈姆雷特》、《茶馆》等。

三、文学常识: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文学常识是语文高考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在文学常识中,我们需要掌握各个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比如,现实主义以真实描写社会为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

而浪漫主义则强调个人感情和想象力,《红与黑》就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

此外,还有自然主义、写实主义、新文化运动等流派和代表作品。

四、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和拟人等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用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拟人等。

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的类似之处进行比较来进行表达,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她的心就像是一汪深潭”。

夸张则是对某一事物进行夸大处理,从而加深印象,如《秧歌》中的“天空像个巨大的蓝色网碴,里面坠着万千个露珠”。

拟人则是将非人物赋予人的特征,如《李白》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总结:语文高考的文学知识点涵盖了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需要学生掌握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梳理(2篇)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梳理(2篇)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梳理一、古代文学1. 诗歌-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五言律诗- 骈文- 水调歌头- 词牌名篇2. 散文- 骈文- 汉赋- 六朝散文- 唐宋散文- 隋唐小品文- 辞章文3. 曲艺- 京剧- 评剧- 黄梅戏- 评弹- 苏州评弹- 话剧二、文言文1. 文言文的特点- 使用古代的语言文字- 讲究平仄轻重- 常用典故和修辞手法- 表达含蓄、委婉的意思- 注意礼仪和规范用语2.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 比喻- 夸张- 反问- 设问- 排比- 对偶- 倒装- 连言三、现代文学1. 散文- 新闻散文- 小品文- 杂文- 美术评论- 旅行游记- 灵异小说2. 诗歌- 现代诗- 抒情诗- 象征诗- 叙事诗3. 小说-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科幻小说- 推理小说- 历史小说- 仙侠小说4. 戏剧- 现代戏剧- 话剧- 西洋古典戏剧- 舞台剧四、现代汉语1. 词语的意义- 词语的概念与本义- 词语的引申义- 词语的特殊含义2. 词语的用法- 词语的词性与分类- 词语的构词法- 词语的搭配及惯用法3. 词语的造句- 词语的基本句型- 词语的扩展句型- 词语的复合句型五、修辞手法1. 形象修辞- 比喻- 拟人- 拟物- 比拟- 比拟衬托2. 修辞方法- 重复- 排比- 反复- 迂回- 夸张- 对偶六、阅读理解1. 文章主旨- 判断文章的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总结文章的观点和立意2. 文章细节- 理解文章中的事实、数据和细节描述- 掌握文章中的例证和论证方法- 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3. 文章结构- 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 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 掌握文章的开头和结尾4. 文章风格- 鉴赏作者的笔触和文风- 理解文章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受众七、写作技巧1. 议论文- 提出观点- 介绍论据- 展开论证- 结束陈述2. 记叙文- 确定主题- 安排情节结构- 塑造人物形象- 运用描写手法3. 说明文- 确定叙述对象- 分析其特点和分类- 揭示事物的原理和运作方式- 使用图表和例证进行说明4. 应用文- 书信写作- 广告宣传- 网络应用- 新闻报道以上是初一语文的知识点总结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现代诗歌知识梳理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现代诗歌知识梳理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第五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三)现代诗歌第1节现代诗歌知识梳理一、基础知识积累1.现代诗歌的概念诗歌是与小说、戏剧、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

诗歌饱含情感和想像,是以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集中精炼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

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

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

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

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2.诗歌的主要分类(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叙事诗和抒情诗①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②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①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

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③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基本知识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基本知识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基本知识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基本知识文学的本质是人学。

文学的四大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文学的生命在于其艺术感染力及以自由精神为核心的审美价值,文学的多重功能以审美功能为基础,其次是认知、教育教化、政治、娱乐、补偿等功能。

文学在疏导人的内心情感与压抑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从而使人获得精神的自由与解放。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作品在令人愉悦审美的基础上,接受背后的思想、态度和观点)诗歌是文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诗歌是最具文学性的文学体裁,语言讲究音律美,感情丰富,抒情性浓厚,强调想象、表达技巧、意蕴丰富,在形式和内容上带有强烈的自由精神)(诗是各类民族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体裁,人们一直把诗歌视为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批评(分析、批判、鉴赏)、文学理论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

在中国文学的各种文体中,诗和文是基础,到了魏晋南北朝有了初具规模的小说,唐代中期才有了成熟的小说(唐传奇),到了宋金时代,出现了宋杂剧和金院本,标志着中国戏曲的形成。

骈文是魏晋之后形成的,词到唐代中叶才形成,白话短篇小说到宋代形成,白话长篇小说到宋元之际才形成,散曲到元代才形成。

赋的诗化(抒情小赋),以诗为词(苏轼),以文为词(辛弃疾),以赋为词(周邦彦),宋代以文为诗,许多小说的诗化,散文化。

各种文体之间具有共通性,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形式(形式即本质)诗歌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古代古典格律诗和近代五四以来的自由诗定义:诗是一种用讲究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来含蓄地表达情感与思想的文学体裁。

发展流程风谣体(诗经)——骚附体(楚辞)——乐府诗——古体诗——近体诗(唐以后的格律诗)——词——散曲——自由诗古体诗:既包含唐代近体诗形成以前的诗歌,也包含唐后历代诗人所作的半自由体诗歌,古体诗每句的字数比较灵活,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等,其中以五言、七言最为常见,在句数上也没有严格的限制。

语文小说诗歌知识点总结

语文小说诗歌知识点总结

语文小说诗歌知识点总结语文、小说和诗歌是我们学习语言文字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它们的知识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至关重要。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它们的知识点,同时也要注重实际应用,使得我们的语文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语文小说诗歌的知识点。

一、语文知识点1. 词语的辨析词语是语文的基本单位,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对于提高语文水平非常重要。

例如:辨析“爱”和“喜欢”、“见面”和“碰面”等。

2. 句子的成分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了解句子的成分结构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句子至关重要。

例如:主谓宾结构、主谓宾补结构等。

3.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表达的艺术,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可以提升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4. 知识运用学习语文要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不仅要理解它们的含义,还要在实际使用中加以灵活运用。

例如:在写作文时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以上是语文知识点的简要总结,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

二、小说知识点1. 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以叙述为主要手法,通过人物与环境的冲突来反映生活的文学作品。

小说的题材和形式多种多样,它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象和情节。

2. 小说的结构小说通常由人物、情节、环境、时间等多个要素组成,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小说的整体结构。

了解小说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小说。

3. 小说的风格小说的风格是作者在表现对象与表现手法上所呈现出来的独特个性和特色。

了解小说的风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评价小说。

4. 小说的阅读技巧阅读小说要关注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发展、环境的描述等方面,同时要注意情节的跌宕起伏和结构的紧凑性。

通过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小说。

以上是小说知识点的简要总结,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

三、诗歌知识点1. 诗歌的韵律诗歌是一种具有鲜明韵律特色的文学形式,了解诗歌的韵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表达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前知识点梳理(小说、散文、诗歌)————————————————————————————————作者: ————————————————————————————————日期:ﻩ考前知识点梳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考点情节(梳理概括;结构特点,作用)小说人物(概括形象、性格;作用)环境(特点,作用)技巧、手法、主题一.情节(一)情节梳理概括方法:1.划分结构层次;概括每层内容。

2.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二)情节结构特点1.线索(人,物,情感,事,时间,空间)2.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3.抑扬(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4.照应(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5.伏笔(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6.对比7.衬托8.铺垫9.突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三)情节作用题1.从情节本身的作用考虑①线索,贯穿全文;②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埋伏笔;③照应前文或标题;④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情节;⑤推动情节发展,转折(突转),产生波澜,出人意料。

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丰富、丰满)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

3.从情节与环境的关系考虑点明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或暗示了社会环境。

4.从情节与主题的关系考虑点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

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

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角度考虑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作用类(一)开头的作用1.设疑法(悬念法)①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

②渲染…气氛,烘托…环境。

③烘托人物…心情。

④引出下文的情节⑤揭示小说的主题。

(二) 小说结尾的作用1.本身的特点:悲剧、喜剧、大团圆、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戛然而止、(渲染…气氛,烘托…环境。

)2.情节角度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

3.人物形象和性格角度4.主题角度深化主题+分析(讽刺,揭露)5、手法角度(手法+效果)6、读者角度戛然而止,引起读者的思考,留下想象的回味空间,耐人寻味。

(三)小说标题作用探究题1.环境角度:交代时间、地点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情节角度:①设置悬念,②贯串始终,是结构严谨的线索,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④衔接照应。

3.形象角度: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

4.主题角度:寄托情感、突出(揭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自身的表达特点的角度:运用象征、比喻、双关等手法。

6.读者角度: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说标题意蕴探究题的3个步骤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手法的表达技巧,比如:象征、双关、比喻、反语(反讽)、反问、引用等。

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即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

第三步:分析标题的深层义,深层义的挖掘要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

(四)情节之线索作用题①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情节更跌宕,更完整,使结构更严谨。

②以......为线索,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③围绕......中心,突出文章......主题。

二、人物(一)分析概括形象1.审题:分析;概括;二者兼有。

性格;形象(外在形象、身份、地位、职业)2.方法(看)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细节、神态、心理;作者或别人的评价;生活的环境;情节;其他人的衬托、对比。

3.规范每点概括+分析(二)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①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②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等。

(三)次要人物的作用①线索人物,贯串全文的线索。

故事的叙述者,见证人,真实可信。

②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③推动情节的发展④揭示或凸显主旨。

三、人物(一)自然环境1.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心情,形象;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二)社会环境1.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关系。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影响、决定人物性格3.揭示主题,社会本质特征。

四.技巧、手法小说是怎样叙述故事的题型答题角度总结设问方式1.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

2.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答题角度总结1.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2.叙述人称及视角:第一人称(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

)第三人称:(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

)视角:全知全能视角、有限视角3.情节安排(构思)技巧: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比、衬托、突转、以……话题引入。

4.叙述安排上的技巧:对话、心理、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回忆与现实交织、时空集中。

五、主题探究1.文本本身反映出的主题2.背景角度(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3.现实角度(联系现实的生活实际,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技法(1)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2)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①歌颂、赞扬、弘扬什么。

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散文考点1.含义2.作用 3.赏析 4.筛选概括(一)含义类词语含义,句子含义方法1.表层含义2.深层含义词语:联系写作目的,比喻、双关、象征手法,词语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情感、文章主题。

句子:抓关键词,句子所处的位置(结构),手法,语境,写作意图,情感主旨。

(二)作用类句段的作用1.结构(悬念,伏笔照应,铺垫,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2.内容(概括句段的意思)3.情感主题(强化,突出,深化,揭示)(三)赏析类1.从句式入手常见的几种句式表达效果为;a.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b.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c.反问句,加强语气d.感叹句,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这是个..........句,表达了........(作用)2.从修辞、表现手法角度入手答题格式;运用..........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及其作用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从表达方式入手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肖像、心理描写,侧面、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a.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

b.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c.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的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d.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答题格式;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了(写出、抒发或交代)........4.从用词角度入手答题格式;“........”一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5.从语句所在位置入手(结构)一般有;从结构上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为下文........做铺垫等;在中间语句的作用一般是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伏笔;结尾的语句,作用一般是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结构严谨等。

6.从语言入手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筛选概括类1.摘取法2.合并法 3.舍去法 4.提取法诗歌鉴赏考点 1.形象类2.语言3.手法 4.情感一、形象类(一)人物形象答题步骤①概括: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

②分析: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

③情感: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

(二)景物答题步骤①描图景②点氛围③析感情(景——境——情)景物描写的角度(方法):①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②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③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④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⑤色彩——色彩鲜明、色彩斑斓、色彩暗淡⑥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用典等(三)物象答题步骤①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③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语言类(一)炼字答题步骤①释含义、明手法②描景象③点情境/表感情/谈效果(二)炼句答题步骤1.描景象2.分析角度:①手法②意象意境③炼字④构思(先景后情,以景结情;重章叠句、铺垫、照应、过渡;开篇点题、卒章显志、以小见大)3.效果/感情(三)语言答题步骤第一步: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第二步: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写作特色(一)修辞手法:1.比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作用。

2.比拟:使描写生动形象;使画面鲜明灵动;使表情达意更别致,更隽永。

3.借代:使语言简练、含蓄,同时,能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4.夸张: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使感情更强烈,更鲜明,更能感染人。

5.对偶: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6.排比: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增加语势。

7.反复: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8.设问:问题引入,引起下文,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9.反问: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二)表达方式:叙述: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件(《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议论:侧重于理趣的表达(《题西林壁》)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如“离离”、“好雨”等,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借事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正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