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备考题2
新闻评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新闻评论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85b06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e.png)
新闻评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 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引导舆论B. 传播信息C. 监督社会D. 娱乐大众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新闻评论的特点?A. 时效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批判性答案:C3. 新闻评论的写作过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必要的?A. 明确论点B. 收集论据C. 编写故事D. 逻辑论证答案:C4. 新闻评论的标题应该具备哪些特点?A. 吸引眼球B. 准确反映内容C. 简洁明了D. 以上都是答案:D5. 在新闻评论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论据的来源?A. 事实材料B. 统计数据C. 个人感受D. 专家意见答案:C6. 新闻评论的结构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部分?A. 引言B. 正文C. 结论D. 图片说明答案:D7. 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应该是怎样的?A. 严肃正式B. 轻松幽默C. 随意口语D. 以上都不是答案:A8. 新闻评论中,对于事实的引用应该遵循什么原则?A. 随意引用B. 真实准确C. 夸大其词D. 忽略细节答案:B9. 新闻评论的写作目的是什么?A. 娱乐读者B. 传播信息C. 引导公众思考D. 以上都是答案:C10. 新闻评论的结尾部分应该做到什么?A. 总结全文B. 提出新问题C. 引发读者思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1. 新闻评论在社会中的作用包括以下哪些?A. 社会监督B. 舆论引导C. 信息传播D. 文化娱乐答案:ABC2. 新闻评论的写作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客观公正B. 事实为依据C. 逻辑严密D. 语言生动答案:ABCD3. 新闻评论中可以采用的论证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举例论证B. 引用论证C. 对比论证D. 归纳论证答案:ABCD4. 新闻评论的标题应该具备以下哪些特点?A. 吸引注意B. 反映主题C. 简洁有力D. 避免误导答案:ABCD5. 新闻评论中,论据的来源可以包括以下哪些?A. 亲身经历B. 权威数据C. 专家分析D. 相关法规答案: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共10分)1. 简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
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de56430c22590103029d5a.png)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评论作者总会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这体现了新闻评论的( )A.政治性B.理论性C.针对性D.时效性2.搞好选题立论的前提和关键是( )A.了解政策精神B.具有丰富知识C.提高逻辑水平D.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3.从功能上看,以下哪一个新闻评论的标题与其它三个不.属同一类型( )A.《赞“自报家门”》B.《岂可一走了之》C.《早稻种了不收引出的思考》D.《不能搞“靓女外嫁”》4.将现实生活中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在求同之中显示事物的实质和趋向的说理方法是( )A.对比法B.比喻法C.例证法D.类比法5.广播评论的“短小精悍”是通过“省意”来实现的。
以下关于“省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省意就是要压缩语言文字,节省篇幅B.省意就是要精练内容,剔除无关紧要的东西C.省意也需要在关节点上充分展开,仔细分析D.省意的目的是做到“短而有物”、“短而易知”6.以下不.属于新闻评论结构原则的表述是( )A.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B.从评论写作的成熟模式出发C.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D.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7.新闻评论结构的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 )A.价值取向B.心理定势C.主观立场D.思维规律18.以下作品中哪一篇不.是毛泽东的作品( )A.《愚公移山》B.《呻吟的哀音》C.《别了,司徒雷登》D.《论人民民主专政》9.对于评论工作者来说,最根本的是要树立(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B.机动灵活善于变通的思想C.勇于开拓创立品牌的思想D.努力进取争当先进的思想10.“社论是表明报纸的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
新闻评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新闻评论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505b4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c.png)
新闻评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闻评论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时效性B. 客观性C. 随意性D. 针对性2.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A. 引导公众舆论B. 传播信息C. 监督社会现象D. 表达个人观点3. 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通常要求是什么?A. 严肃正式B. 幽默诙谐C. 随意口语D. 晦涩难懂4. 在撰写新闻评论时,以下哪项不是必须遵守的原则?A. 尊重事实B. 尊重版权C. 尊重被评论者D. 尊重读者5. 新闻评论的撰写通常遵循的结构是什么?A. 引言-主体-结尾B. 标题-正文-署名C. 问题-分析-解决D. 背景-事件-评论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2. 列举新闻评论中常见的三种论证方法。
3. 新闻评论在撰写时应注意哪些伦理问题?4. 描述新闻评论对于社会舆论的影响和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新闻评论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新闻评论如何促进社会进步。
四、写作题(20分)根据以下新闻材料,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新闻评论。
【新闻材料】近日,某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当地一家化工厂非法排放有毒废水,导致周边河流严重污染,居民健康受到威胁。
当地政府已经介入调查,并承诺将依法处理。
【写作要求】1. 请围绕上述新闻材料,撰写一篇新闻评论。
2. 评论应包含对事件的分析、对相关责任方的评价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 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和说服力。
答案:一、选择题1. C(随意性)2. B(传播信息)3. A(严肃正式)4. B(尊重版权)5. A(引言-主体-结尾)二、简答题1.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主要在于,新闻报道侧重于客观地陈述事实,而新闻评论则侧重于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解释和评价,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新闻评论中常见的三种论证方法包括:事实论证、逻辑论证和情感论证。
新闻评论写作-自考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写作-自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1b8b33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5.png)
新闻评论写作-自考复习资料新闻评论写作第一章1.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议论说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节目样式)。
2.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3.新闻评论也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结果。
4. 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的地位: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两种基本手段。
新闻报道是主体、基础,新闻评论是旗帜、灵魂。
新闻报道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
(关系)新闻宣传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新闻评论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主要的特点是一轮说理,直抒己见。
(分工)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
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
(配合)5.新闻评论的特点1)新闻性:1.现实的针对性:主要表现在选题和立论的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内容是由迫切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强烈的时效性:对现实作出及时反应。
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
2.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1.面向广大受众。
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
说理论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2.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6.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1)引导的作用:旗帜鲜明的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
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的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
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
4)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
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
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第二章。
新闻评论写作真题及答案材料
![新闻评论写作真题及答案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790fb31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6a.png)
202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评论写作卷子本卷子共7页。
总分值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真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上无效,卷子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局部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l分,共20分)在每题歹硅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荚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抗日X最困难的相持阶段,《第二次世界X的转折点》一文精辟分析了当时世界X的格局与开展趋势,做出了科学的推断和预测,这篇时评盼作者是A.X B朱德C.邹韬奁 D.张季鸾2.在国内众多报纸的专栏小言论中,X代表性的是A.《人民.今日谈》 B《人民·人民论坛》C.《人民.市场随笔》 D.《人民·国际论坛》3.撰写新闻短评的大都为A.党政官员 B.社会名流C.专家学者 D.媒体从业人员4.X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入〞说明文艺的提高和普及的问题,这是说理中的 A.运用群众言语的方法 B.巧用诗文典故的方法C.形象化描述的方法 D.有感而发的方法5.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评论是在A.“用事实说话〞 B.“客观报道事实〞C“说事实的话〞 D.“再现历史真实〞6.电视评论的标题由A.单一的图像符号构成 B单一的文字符号构成C.单一的声音符号构成 D.多种传播符号构成7.与专栏小言论评论相比较,论坛型专栏评文章材料章的字数一般在A.600字左右 B.1000字左右C.1500字左右 D.202X字左右8.将编者按语同新闻报道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这一形式发表意见的报纸是A.《中外纪闻》 B《申报》C《邋迩贯珍》 D.《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9.新闻评论标题《“办班〞热缘何高烧不退》采纳的修薛手法是A.比喻法 B.比较法C.借代法 D.双关法10.在新媒体环境下,针对某些热点事件,新闻评论作者要练就的本领之一是A“慎其言〞 B.“观其行〞C.“出手快〞 D.“小众化〞11.对论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方法属于A.归纳式结构 B递进式结构C.演绎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12.播送评论标题播出的时间通常在A.开播前 B.正文前C.正文中 D.正文后13.门户网站的原创评论有两类,一类是网站常设的由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撰写的专栏评论,另一类是A.为历史事件配发的评论 B为一般生活撰写的评论C.为新兴媒体配发的评论 D.为动态新闻事件配发的评论14.引领“以人为本〞的话语内容,亲民贴心的话语方法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首推A.《新闻调查》 B.《东方时空》C.《晚闯新闻》 D.《南京零距离》15.要想对评论对象做出精辟的分析、解读,薪闻评论作者首先要具备A.独立思考和解惑释疑的能力B新闻敏感和迅速精确的推断力C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表达能力D.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16.可以有标题,也可以署名的编者按语是A.文前按语 B.文中按语C.编后 D.短评17.杂文和随笔等短小言论的根本特性是A.新闻因素与文艺因素的有机结合B历史因素与文艺因素的有机结合C政论因素与文艺因素的有机结合D.新闻因素与政论因素的有机结合18.“社论是说明报纸的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
浙江省2020年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浙江省2020年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ad59c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2.png)
浙江省2020年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浙江省x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2分)1.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舆论与舆论之仆》,很好地说明了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A.梁启超B.王韬C.于佑任D.张季鸾2.()是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首创社论。
A.上海新报B.申报C.新闻报D.字林沪报3.《新青年》与()报把我国报刊评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当时负有盛名的革命民主主义阵地和论坛。
A.治言B.晨报C.时事新报D.每周评论4.被誉为报界宗师的政论家()的社评《蒋介石之人生观》(1927年12月2日)曾经是当时脍灸人口的佳作。
A.张季鸾B.范长江C.王芸生D.邹韬奋5.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要求的是它的()上的群众性。
A.内容C.写作形式D.评论作者的广泛性6.我们平常所说的有的放矢,指的是新闻评论的()问题。
A.理论性B.针对性C.新鲜性D.准确性7.()是新闻评论立论的一个较高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论作品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A.有的放矢B.寓有新意C.准确无误D.高瞻远瞩8.孔子曾经批评他的学生子路、冉有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凹儿.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这里孔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A.类比B.喻证C.反证D.例证9.在新闻评论的结构中,结论的作用在于()。
A.提出问题B.分析问题C.解决问题D.深化主题10.辞达而已指的是行文()。
A.浅显易懂B.生动引人C.深入浅出11.朴素精炼是新闻评论行文的要求之一,它是指()。
A.行文简洁B.文章短小C.文字朴实D.以尽量短小的篇幅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12.当今报纸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是()。
A.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增多B.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增多C.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减少D.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减少13.我国报刊独创了下列的哪一种文体形式()。
新闻评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新闻评论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21816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6.png)
新闻评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是()。
A. 传递信息B. 娱乐大众C. 引导舆论D. 记录历史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闻评论的特点?()。
A. 时效性B. 客观性C. 评论性D. 娱乐性答案:D3. 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观点明确B. 论据充分C. 语言生动D. 情感丰富答案:D4. 新闻评论的标题应该具有以下哪种特点?()。
A. 简洁明了B. 冗长复杂C. 晦涩难懂D. 随意性强答案:A5. 新闻评论中,论据的选取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 随意选取B. 与论点无关C. 真实可靠D. 个人偏好答案:C6. 在新闻评论中,以下哪种论证方式是不可取的?()。
A. 举例论证B. 引用论证C. 比喻论证D. 断章取义答案:D7. 新闻评论的结尾部分应该()。
A. 重复论点B. 引入新论点C. 总结全文D. 留下悬念答案:C8. 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应该是()。
A. 严肃正式B. 轻松幽默C. 随意自由D. 晦涩难懂答案:A9. 新闻评论的写作过程中,以下哪项是不必要的?()。
A. 确定论点B. 收集论据C. 编写草稿D. 插入广告答案:D10. 新闻评论的写作目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传播信息B. 引发思考C. 娱乐读者D. 影响公众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答案: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在于,新闻报道主要负责客观、准确地报道事实,而新闻评论则在报道的基础上,加入作者的观点和分析,对事件进行评价和评论。
2. 请列举新闻评论写作的三个基本原则。
答案:新闻评论写作的三个基本原则包括:1) 观点明确,评论应有明确的观点和立场;2) 论据充分,评论应有充分的论据支持观点;3)语言准确,评论的语言应准确无误,避免歧义。
3. 在新闻评论中,如何有效地使用论据?答案:在新闻评论中,有效地使用论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 选择与论点紧密相关的论据;2) 确保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 论据应有代表性,能够支持论点;4) 论据应有说服力,能够影响读者。
新闻评论写作真题及答案资料
![新闻评论写作真题及答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35f0ad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6d.png)
202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评论写作卷子本卷子共6页。
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真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上无效,卷子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局部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
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写作体裁,它所属的范畴为A.记叙文B.说明文C.议文章材料 D. 杂文2.1990年1月24日,一位革命前辈,在同浙江省领导交谈时,用15个字概括了领导工作和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这位革命前辈是A.陈云 B. 彭真 C. X D.X3.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范围,我们将其称之为A.选题B.选材 C. 立论D.驳论4.《不能搞“靓女外嫁〞》这则新闻评论标题的功能表达在A.昭示中心论点B.显示客观立场 C. 说明作者态度D.概括论题范围5.《市场急需治“水〞》这则标题的修辞手法为A.比较B.双关 C. 借代D.比喻6.新闻评论工作者强化思想政治修养最根本的目的是A.累积丰富的知识B.提高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C. 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D.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7.旨在表达编辑部的主场、观点和态度,结合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配写的重头评论是A. 观察家评论B. 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C.本报评论员文章D.新闻述评8.按论述方法和方法分类,马克思为《新莱茵报》写的社论《六月革命》属A.阐述型B.启迪型C评价型D.论辩型9.专栏小言论是全部独立的评论体裁中最为轻便而又短小的一种,其字数一般在A.300字左右B.500字左右 C. 800字左右D.1000字左右10.开了以常设栏目播出的口播评论先河的是A.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B.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C.中央电视台《今日话题》D.中央电视台《新闻透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_真题-无答案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772ee910a6f524cdbf858a.png)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除了要处理好新闻与事实的关系,要有实事求是的勇气外,还要______。
A.坚持深入实际 B.坚持从实际出发C.尊重事实 D.遵纪守法,坚持原则2. 记者的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______。
A.创造性思维活动 B.顿悟性思维活动C.思想认识的突破 D.条件反射3.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的第一道选择是______。
A.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B.客观事实是否符合政策标准C.新闻事件是否真实客观 D.新闻作品是否能带来经济社会效益4. 关于新闻线索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反映本质,变动性小 B.比较简单,完整性差C.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D.只是信号,有待证实5. 记者的资料积累,包括思想积累、知识性积累、信息源的积累、业务资料的积累和______。
A.实践性积累 B.情况积累C.感情积累 D.素材积累6. 因经验访问与因问题访问的区别是______。
A.选题是否有典型性 B.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C.问题是否有新闻价值 D.能否给人以启迪或教训7. 如对某一重大题材做深度报道,则适宜采用的采访方式是______。
A.隐性采访 B.蹲点采访C.调查座谈 D.体验感受8. 观察时机的选择首先要考虑______。
A.观察对象 B.观察机会C.观察条件 D.观察目的9. 对采访对象实施“心理控制”,属于下列哪种采访方法______。
A.多听少讲,广采博纳 B.求同存异,心理共鸣C.沟通思想,见机行事 D.因人而异,灵活对待10. 新闻和历史,都以纪实写真为根本,其区别仅仅在于______。
A.新 B.旧C.限时 D.时限11. 所谓事实决定新闻主题,指的是______。
A.主题来自“头脑风暴” B.主题与题材一致C.主题源于客观事实 D.从事实到新闻事实12. 把最精彩、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的是______。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题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652cdf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b.png)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题一、选择题1. 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传递信息B. 引导舆论C. 娱乐大众D. 记录历史2.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时效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可读性3. 新闻评论的写作原则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观点明确B. 论据充分C. 语言生动D. 所有选项4. 新闻评论的写作结构通常包括哪些部分?A. 引言B. 正文C. 结论D. 所有选项5. 在新闻评论中,如何正确引用事实?A. 随意引用B. 引用权威来源C. 引用个人经验D. 引用未经证实的信息二、简答题1. 简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和联系。
2. 阐述新闻评论在社会中的作用。
3. 描述新闻评论写作的一般流程。
三、论述题1. 论述新闻评论对于提升公众舆论意识的重要性。
2. 分析新闻评论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四、案例分析题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新闻评论。
[此处插入新闻材料]五、写作实践题根据当前社会热点,自选话题,撰写一篇新闻评论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六、综合应用题1. 如何在新闻评论中平衡事实与观点的关系?2. 描述在撰写新闻评论时,如何避免使用带有偏见的语言。
七、结束语通过以上复习题的练习,相信同学们对新闻评论写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新闻评论不仅是传递信息和观点的工具,更是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评论写作能力,为社会贡献更多有价值的声音。
[注:以上内容为示例,具体新闻材料和话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撰写。
]。
7月自考浙江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自考浙江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f1e99810a6f524ccbf8599.png)
浙江省201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8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是______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新闻评论,如果不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和问题来选题立论,就没有了______。
3.近代舆论概念,17世纪出现于英国,开始称“公众意见”,法国大革命时代,发展成为“______”。
4.如果追根溯源,我国新闻评论的最早源头,存在于古代的______之中。
5.“九·一八”事变以后,史量才改革《申报》,积极支持抗日救亡运动,创办《______》,开辟文艺副刊《______》。
6.1903年,清廷与上海租界当局勾结,查封《苏报》馆,逮捕______和邹容等五人,引起了舆论界的震动,这在新闻史被称为有名的______。
7.辛亥革命前夕,发表黄侃写的短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一文的是湖北文学社机关报《______》。
8.鲁迅曾经说过: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______”的。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共15分)1.《苏报》发表章士钊写的《读“革命军”》一文时,署名“爱读革命军者”,是以何种形式代社论的?( )A.短评B.论说C.时评D.来论2.梁启超创办、实际上成为维新派重要言论机关的是( )。
A.《时务报》B.《新民丛报》C.《中国日报》D.《时报》3.曾被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评选为1941年度最佳外国报纸的是( )。
A.《民立报》B.《大公报》C.《文汇报》D.《新华日报》4.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1日改版时发表的改版社论是( )。
A.《致读者》B.《改版宣言》C.《质问国民党》D.《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5.新闻评论的新闻性,除了必须针对当前现实生活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公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发言外,还要求它也像新闻报道那样,注意( )。
2021年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资料:第二章
![2021年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资料: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a6b7e22789eb172dec63b778.png)
2021年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资料:第二章第二章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重点章)一、什么是选题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对新闻评论来说,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
二、什么是立论新闻评论的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诊断或结论。
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不雅点和材料的作用。
三、论题从哪里来新闻评论选题要求在于,它所评论的对象和范围应当是选择当前具有迫切意义的、有着遍及引导作用、又能配合整体的新闻宣传摆设问题。
为此,在选题时务必首先明确选题的按照,拓宽论题的来源。
其一,是当前的客不雅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比来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摆设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这些不仅是选题的重要来源,并且有助于选题和立论表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标的目的,博得人们的重视。
其二,是实际生活中不足为奇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三,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四、立论的基本要求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作品,立论应具备这样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
1、立论的针对性。
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的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有的放矢,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忙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表现和增强立论的针对性:①针砭时弊,有的放矢;②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③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本色。
2、立论的新颖性。
①论题的新颖;②见解的独到;③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④拔取新的立论角度;⑤比武中闪现亮点。
3、立论的准确性。
立论的新颖就以准确为前提,立论违背了准确性,就失去使人信赖的基础,甚至产生错误的导向,引起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混乱。
2020年08月自考00658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
![2020年08月自考00658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79e4d85a8102d277a22f0f.png)
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卷(课程代码0065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20世纪80年代,著名杂文家、报纸专栏评论家林放主笔的享有盛誉的评论专栏是(A)A.《未晚谈》B.《小言论》C.《今日谈》D.《自由谈》2梳理短评(时评)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后发现,辛亥革命时期在报纸上唱主角的是(B)A.政论B.时评C.杂文D.述评3.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一种抒情、联想和议论性文字,我们将其称之为( D )A.文前按语B.文中按语C.注释按语D.编后4.下面属于署名电视新闻评论的是(D)A.本台评论B.本台评论员C.编后话D.电视新闻述评5.鲁迅在1933年至1934年为《申报》副刊撰稿,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吸引了当时一大批文人投身杂文创作,形成了上海文坛“杂文成风”的局面,这个副刊是(D)A.《觉悟》B.《生活》C.《学灯》D.《自由谈》6.1994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以“焦点"类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和评论对象的新闻评论性节目。
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中国广播界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开端,这个栏目是(B)A.《广播评论》B.《新闻纵横》C.《特别声音》D.《央广夜新闻》7.由于节目常选取公众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听众参与讨论,美国的广播谈话类节目开始兴盛。
兴盛的年代大约是(A)A.20世纪20-3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80-90年代D.20世纪60年代8.曾有人撰文认为,《史记》中司马迁在“本纪"“列传”“世家”之后所写的“太史公曰"就是中国最早的(B)A.专栏评论B.编者按语C.新闻述评D.短评9.优秀新闻评论作品得以产生的“助产婆”是(C)A.针对性B.时新性C.思辨性D.趣味性10.篇幅短小是专栏小言论评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字数一般在(A)A.三五百字左右B.六七百字左右C.八九百字左右D.千字左右1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类报纸专栏和专栏作家大量涌现,许多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和资深记者、编辑纷纷为报纸专栏撰写评论,这得益于(A)A.特稿辛迪加的兴起B.广告公司的兴办C.报纸副刊的扩版D.经济的快速发展12.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杂志发起了冲决封建主义礼教以及没落思潮等精神罗网的斗争,并由其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悄然展开,这份杂志是(A)A.《新青年》B.《大中华》C.《每周评论》D.《湘江评论》13.在报纸的各种评论文体中,被认为是一种高规格的权威性评论是(C)A.新闻述评B.编者按语C.社论D.评论员文章14.由主持人承担评论员职能,以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评论内容为主导,“隐性评论"变成“显性评论”,这档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是(C)A.《央视论坛》B.《新闻周刊》C.《新闻1+1》D.《新闻调查》15.《人民日报》1984年8月13日发表《不流汗的告流汗的》,这则标题采用的修辞手法是(C)A.比喻B.对比C.借代D.双关16.1994年4月1日,一个被誉为电视新闻评论的标志性栏目出现了,它就是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C)A.《实话实说》B.《新闻调查》C.《焦点访谈》D.《新闻纵横》17.很多广播电台的新闻栏目中设有“微评论”,就事论事,简明扼要地亮出观点,只有100多字,播出时间大约(B)A.半分钟左右B.1分钟左右C.2分钟左右D.3分钟左右18.与其他新闻评论文体(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者按、短评等)最明显的不同之处,也可以说是杂文和随笔等短小言论基本的特性是(B)A.政治因素与新闻因素二者的有机结合B.政论因素和文艺因素二者的有机结合C.新闻因素与文艺因素二者的有机结合D.政论因素与经济因素二者的有机结合19.中国报刊评论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期是( B )A.18世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B.19世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C.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初期至50年代20.电视台记者或者主持人在进行现场直播评论的过程中,需高度重视和突出的要点是(A)A.我在现场B.“画外音”评论C.安排镜头D.剪辑画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自考新闻评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新闻评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3e883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d.png)
自考新闻评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闻评论的首要功能是()。
A. 传递信息B. 引导舆论C. 娱乐大众D. 教育公众2.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评论的特点?()A. 时效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逻辑性3. 新闻评论的写作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个步骤?()A. 选题B. 收集资料C. 编写草稿D. 直接发表4. 在新闻评论中,引用数据和事实的目的是为了()。
A. 增加文章长度B. 增强说服力C. 显示作者学识D. 填充内容5. 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通常是()。
A. 口语化B. 学术化C. 情感化D. 客观理性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答案: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在于目的和内容。
新闻报道侧重于客观、准确地传递事实信息,而新闻评论则是作者对某一新闻事件或现象的观点和看法的表达。
报道通常使用事实和数据来构建报道内容,而评论则更多地运用逻辑推理和个人见解来阐述观点。
2. 描述新闻评论的结构通常包括哪些部分。
答案:新闻评论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引言:简要介绍评论的主题和目的。
- 主体:详细阐述作者的观点,通常包括对事件的分析、论据的列举和论证过程。
- 结论:总结全文,重申作者的观点,有时提出建议或展望。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论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答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 信息过载:新媒体时代信息量巨大,用户注意力分散,评论要吸引读者更加困难。
- 假新闻和误导性信息:新媒体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可能导致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的传播。
- 互动性增强:读者可以直接在评论区表达意见,这对作者的回应和互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临的机遇包括:- 传播速度快: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远超传统媒体,评论可以迅速触达更广泛的受众。
- 形式多样化:新媒体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达方式,为评论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
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题新闻评论写作试卷
![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题新闻评论写作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112093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c.png)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题新闻评论写作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和首要特征是它的()A.指导性B.理论性C.新闻性D.社会性2.在发挥新闻评论舆论监督作用时,既要对丑恶现象和腐败行为嫉恶如仇,又要掌握政策()A.标本兼治B.以理服人C.立场坚定D.解析原因3.引语在新闻评论中经常起到的是()A.论点的作用B.论题的作用C.由头的作用D.论据的作用4.评论写作中的题文一致,是指评论的标题应与评论的内容()A.相互吻合B.相互重合C.相互补充D.相互衬托5.在专栏小言论中,新闻与评论之间是()A.配合的关系B.主次的关系C.融合的关系D.先后的关系6.据事议理这种说理方法的功能在于()A.增加新闻评论的信息量B.提高新闻评论的可读性C.就事论事,针对性强D.理从事出,虚实结合7.在遵循基本原则和写作规律的前提下,新闻评论可以在开头、结尾和谋篇布局上显示作者的()A.基本态度B.个性特征C.理论水平D.主要观点8.新闻评论的归纳式结构方式顺应了人们认识事物的()A.逻辑过程B.普遍作法C.基本规律D.判断方式9.邹韬奋办报刊主张采用明显畅快的()A.精粹文字B.形象化文字C.口语化文字D.平民式文字10.1997年1月修订公布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A.发扬团结协作精神B.坚持爱憎分明的立场C.不断提高业务素质D.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1.《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主要是针对社会上使用语言的()A.滥用方言土语的现象B.含糊和混乱的现象C.庸俗化现象D.随意性现象12.在评论写作中,论据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材料,说明论点的证据和()A.情感表达的基础B.判断推理的基础C.吸引受众的基础D.评论质量的基础13.作为依托报道而发的短评,既要注意就实论虚,缘事议理,也要注意()A.依托个别,指导一般B.有感而发,言为心声C.深入浅出,以理服人D.以情动人,情理交融14.编者按语所依据的由头或论据,主要是()A.耳闻目睹的新鲜事实B.受众提供的新闻线索C.所依附的新闻报道或文稿D.其他媒介刊登的新闻15.一种易于为读者接受的针对性、理论性较强的专栏评论是()A.时评B.小言论C.观察家评论D.论坛评论16.工作述评的内容一般会比较多地涉及()A.经济领域B.社会领域C.政治领域D.文化领域17.杂文的含蓄决不是故意让人看不懂,而是要()A.似暗实明,弦外有音B.寓意深刻,引而不发C.饶有风趣,引人阅读D.含而不露,渐入佳境18.就广播评论中的音响来源而言,可分为伴随事物发生的音响和()A.资料音响B.后期制作的音响C.音乐D.因采访发生的语言音响19.广播评论通常需要经过把文字稿转化为声音的过程,因此要求撰稿人像前人倡导的那样做到()A.唯陈言之务去B.语不惊人死不休C.我手写我口D.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20.录像评论形成双线互补格局,除恰当运用声画合一、声画对位方式处理各个组成部分的声画关系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善于利用()A.蒙太奇表现手法B.画面组接技巧C.解说词的串联功能D.声音线的可断续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6b2b431fc4ffe473268ab02.png)
三一文库()/实用范文/素材及写作指导〔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8参考资料:http://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和一般论说文比较,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包括新闻性、政治性和()A.社会性B.理论性.群众性D.艺术性2.新闻评论的文字要简洁,但不能为了简短而滥用()A.词汇B.比喻.简称D.方言土语3.评论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最根本的目的是()A.提高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B.积累丰富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4.邹韬奋一生所表现的精神为后人敬仰,他之所以感人,就是因其()A.撰写了几百万字的评论和通迅B.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身心陶醉在事业里面D.以犀利的文笔,竖旗文坛5.述评写作夹叙夹议的关键是()A.既有观点,又有材料.摆事实、讲道理B.评和述不分先后D.评和述有机结合,事理交融B.针砭时弊的政论D.短小精悍的政论6.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即()A.尖锐泼辣的政论.文艺性的政论7.只有精心写作社论才能发挥其重要的和正确的()A.批评功能B.警示功能.表态功能D.导向功能8.写评论进行调查研究务必坚持一个重要原则,即()A.一分为二B.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D.反对经验主义9.新闻评论说理论述的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A.论据和论点的结合B.调查和研究的结合1.严肃和生动的结合A.说理方法D.褒和贬的结合B.斗争方法10.论辩交锋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批判方法D.战斗方法11.马克思在他创办并担任主编的《新莱茵报》上,十分重视撰写()A.通讯B.社论.消息12.论坛评论贵在富有()A.论辩色彩.理论色彩A.画龙点睛.语言生动D.述评B.文采D.生动性B.叙议结合D.篇幅短小13.就报道配写短评,贵在()14.与其他体载的新闻评论比较,编者按语最突出的特点是()A.时效性强B.群众性强.依附性强D.指导性强15.演绎式结构通常的表现方式为()A.从材料到观点B.逐层分析议论.对论点分别论证D.先结论后分论16.评论拟题方式中的回环法,可以使标题中的词语()A.首尾呼应.词约意丰B.回味无穷D.意向鲜明17.广播谈话是一种谈话体评论,它区别于其他广播评论形式的基本特点是()A.面对面交谈B.类交流.直接对话D.热线沟通18.音响在录音评论中主要用于表现()A.论点.论据B.论证过程D.现场情景19.在中央电视台开办的评论栏目中,有一个栏目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备考题2
一、选择填空:
1、杂文是散文的一种。
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
一般以(短小)、(活泼)、(犀利)为其特点。
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
1、广播评论的特点:(便于口说耳听)、(具有政论性)。
2、广播评论是广播电台的(政治旗帜)。
3、广播评论的主要特点:(短小精悍)、(浅显明快)、(平易近人)、(上口动听)。
3、广播评论同其它广播体裁一样,能够同时拥有两种声音符号:(论述语言)和(音响)。
1、电视传播的方式:(双符号)、(双通道)、(双线传播)。
2、电视评论的本质属性是(电视传播方式)和(新闻评论体裁特征)的紧密结合。
二、名词解释:
1、杂文: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还具有政论的性质。
杂文兼有文学和政论的特点,是介乎文学和政论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
也能够说,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文艺性的政论。
1、广播评论:从体裁的角度看,广播评论是按照广播的传播特点,以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广播新闻体裁。
2、政论性:是指以说理为主要手段,着重从思想、政治、伦理的角度,阐述对于新闻事件和现实问题的看法,籍以指导社会实践、引导社会舆论。
3、“省意”:就是精练内容,剔除一切无关紧要的东西,集中讲非讲不可的道理。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整体上长话短说,而在关节点上充分展开、过细分析,让听众一听就能理解其实质,明白其因此然。
4、广播谈话:作为广播评论的一种形式,广播谈话是说、听双方平等的谈话体评论。
谈话体是它的母体,说、听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则是它的体质属性。
二者结合,赋予了这种形式以吸引听众的特殊魅力。
5、“类交流”:是广播谈话的灵魂。
而广播谈话是说、听双方不在同一场合,这种空间距离使双方无法进行即时的直接交流,而只能由说话的一方借助某种中介,创造类似双方交流、交流的语言环境。
其中的交流感,不同于日常交谈中的直接交流,称为“类交流”。
6、口头评论:专指由评论撰稿人自己播讲的评论形式。
就传播方式说,广播评论其实都能够称为口头评论。
中国的广播评论长期由播音员播诵;为同这
种播出方式相区别,人们把由评论撰稿人自己播讲的评论称为“口头评论”。
7、录音评论:以音响为表现内容的必要材料或手段的广播评论形式。
运用音响,是录音评论同其它广播评论形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说,凡是运用录音材料的其它评论形式,也都能够称为录音评论。
因此,录音评论既是具体的评论形式,也是运用音响材料的各种广播评论的总称。
8、论述语言:为了与其它广播体裁的语言相区别,我们把广播评论中的同音响相对应的语言,称为论述语言,并把它定义为评论主体用来表示内容的所有话语。
1、电视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音表示内容、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看法和看法的新闻评论。
2、口播评论:专指由播报者出图像、主要以口语表示内容的评论,是同录像评论相对应的一类电视评论的总称。
3、录像评论:指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表现内容的电视评论,又称“图像评论”。
4、电视述评:以声画结合的方式体现缘事立论、因事说理和既述又评、述评结合基本特点的录像评论形式。
三、简答:
一、杂文的证论因素和文艺因素?
杂文兼有文学和政论的特点,是介乎文学和政论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
也能够说,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文艺性的政论。
杂文是散文的一种。
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
一般以短小、活泼、犀利为其特点。
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
二、杂文的内容、风格、形式的特点?
1、文艺性的政论:杂文既包含政论的因素,又包含文艺的因素。
2、强烈的战斗性
(1)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2)爱憎分明的态度。
3、生动泼辣
(1)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一;(2)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4、简洁精粹
(1)言之有物,画龙点睛;(2)简短而有骨力。
三、杂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题材广泛,思想深刻;
(1)在广阔的领域严格选材。
深刻挖掘主题,思想要深刻
(2)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着眼于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倾向
2、形象说理,巧喻善比
(1)借助形象说理。
选择典型、鲜明的形象
(2)巧喻善比。
由实见虚,由此及彼
3、突出重点,全面分析
(1)着眼重点,想到全局。
既不能面面俱到,又要避免片面性
(2)实事求是,辩证分析。
既切中时弊,又讲究分寸
4、主题严肃,笔法灵活
(1)严肃而深刻的主题,灵活而幽默的论述
(2)杂文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
1、广播评论发展到现在的整体状态?
一是开始成为新闻广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还未达到不可或缺的程度,没有形成健全、严密的评论体制;
二是开始注意适应广播的传播特点,但没有完全摆脱报刊评论表示方式的束缚;
三是初步形成某些表现特点,但远未完善、成熟;
四是开始重视对个性特征的探索,但还不完全自觉,多数仍停留在经验的层次。
2、广播的传播优势和劣势?
广播运用由电波传送的声音符号表示内容。
优势:声音包括有声语言和音响。
与文字相比较,在日常交流中运用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直接拆诸口说耳听,更为方便、快捷,几乎不受接受者的文化程度的限制,能够拥有更多的听众。
劣势:声音也同样存在不如文字的弱点或劣势:稍纵即逝,过耳不留,只能即时听知;不易保存,多次转述容易“走样”,甚至截然相反;听的人不拥有选择权,不易把握重点,因而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3、听众的接收状态?
一是由于较少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听众的绝对量大;
二是按接受能力划分的层次多,在成年人中至少多了文盲、半文盲两个受众群体;
三是整体的平均接受能力低于报纸的读者;
四是多数听众处于半接收状态;
五是在同一时间里一般只能选择一种媒介,不像读者那样能够同时翻阅几份报纸。
4、广播评论论政性特点的两重性指的是什么?
政论性作为新闻评论的体裁特征之一,以说理为基本表现手段。
任何说理
都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都必须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方法,也都带有一定程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而概括和抽象的结果,一方面能够扩大作品容量、增强作品的思想深度,另一方面也可能给受众带来理解的困难。
因此,政论性的广播评论中具有容量大、内蕴丰富和浓缩度高、不易理解的两重性。
5、广播评论个性发展的方向?
从广播的传播特点和听众状况出发,丰富和完美广播评论个性特点,使它能够在广播的传播条件下,特别是在稍纵即逝、不易保存、不能微观选择的不利条件下,让平均接受能力较低的听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如果背离这个方向,那么广播评论在个性发展方面的任何努力,不但都可能落空,甚至还可能陷于南其辕而北其辙的境地。
6、如何使广播评论显然明快?
(1)运用听众熟悉的事实和其它材料证明和说明论点,丰富论述的血肉,为听众创造经由具体、形象理解概括、抽象内容的条件;
(2)调动各种表现方法,如解释、举例、比喻等,为简单明白地说理服务;
(3)表示简洁明了,包括叙事有条不紊,说理脉络清晰,论断直截了当。
7、在平易近人方面的要求,广播评论与其它新闻体裁的不同点是什么?
(1)以平等的态度说理。
毛泽东曾经指出“当着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我多么高明’,而要采取和读者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的态度。
”体现在广播评论中,就是善于以商量的口吻、交换意见和方式说理;把说理的重点放在启发思考上头,而不是把结论生硬地塞给听众;相信群众的识别力,防止注入式的说教。
(2)从听众最关心的角度说理。
有两种基本的处理方式:一是捕捉并突出多数听众的共同关心点。
二是从与论题关系最密切的那部分听众关心的角度出发。
(3)带着感情说理。
这里说的感情,包括对于事物和听众的情感。
带着感情说理,就是或者与听众共爱憎、同哀乐,或者以自己对于事物的喜怒好恶感染听众,把两种情感统一于说理过程中。
广播评论中的情感,往往融注在议论和叙事之中,经过语词、声调、节奏等表现出来。
8、广播谈话的两个前提条件是什么?
一、要有说的人和听的人,否则谈话就不可能进行。
二、说的人和听的人之间要形成某种确定的关系,关系不明确,谈话的内容和方式不适合说、听双方的身份,谈话就难以得当、得体。
9、广播谈话的实质?
对于广播谈话来说,谈话方式只是它的外在形式,而其实质则在于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和口吻面向听众说理论事。
10、口头评论的表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