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统筹

合集下载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把握“五大统筹原则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把握“五大统筹原则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把握“五大统筹原则”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和转折点意义的重要会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举措,有许多新看法、新表述、新论断,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在实践上有重大创新。

全会通过的《建议》,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决策部署,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针对性。

《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建议》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提出一系列新的对策、举措、方法、路径,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坚定“三个自信”具有重要强化作用,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

《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在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关键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要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入手下功夫;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关键是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要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等方面入手下功夫;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关键是改善生态环境。

要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方面入手下功夫;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关键是实现合作共赢。

城市工作会议学习心得体会3篇

城市工作会议学习心得体会3篇

城市工作会议学习心得体会3篇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中央时隔37年后首次召开的关于城市工作的专项会议。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城市工作会议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城市工作会议学习心得体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圆满落幕了。

站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深入阐述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深刻指明了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为今后的城市工作明确了方向、绘就了蓝图,意义十分重大。

我们务必要认真贯彻落实,以之为做好城市工作的根本遵循。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

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迅速由17.92%提升至50%以上,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7.5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3个。

可以说,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而波澜壮阔的城市发展也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这些沧桑巨变更意味着,我国已经历史性地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阶段,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城市人口为主体的新阶段。

因此,我们在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同时,还要更加重视做好城市工作,尤其要深刻认识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在本次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中央加大对城市工作重视程度的种种信号已经备受瞩目。

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做好城市工作;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的同时,对城市工作也进行了研究部署。

毫无疑问,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作为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城市不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火车头”,因此必须抓紧抓好。

国家安全工作五个统筹的内容

国家安全工作五个统筹的内容

国家安全工作五个统筹的内容国家安全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它涉及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统筹工作,以达到最大化的效果。

以下是国家安全工作五个统筹的内容:一、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在国家安全工作中,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方面。

政治稳定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军事实力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经济繁荣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文化传承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社会和谐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

因此,必须协调各个方面,保持国家安全的整体性和持续性。

二、国家安全风险的评估、预警、处置和反应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是制定安全战略和政策的基础,预警工作是国家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处置和反应则是应对安全事件和即时风险的必要手段。

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和预警机制,并制定完备的处置和反应预案,保障国家安全事态的应对处置。

三、内外联动的国际安全合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国际安全合作成为各国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手段。

因此,必须加强内、外部的协调和联动,建立起包括安全对话、信息共享、国际协定等在内的国际安全合作机制,促进各国安全利益的实现。

四、思想意识的提高与安全文明建设的推进国家安全工作必须把思想意识和安全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国家安全教育和安全文明宣传,培养全民安全意识和行为,增强全社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建设一个“安全生产、安全出行、安全食品、信息安全等全因素安全”的社会样板。

五、法治化、专业化的国家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国家安全工作必须统一建立一个法治化、专业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强化抽象规则的执行,实施有力措施,提高防范和应对能力,确保国家安全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同时,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全面、科学地应用以上五个统筹内容,才能更好地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并不断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实施“五大”统筹 推进“三先”发展——简阳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

实施“五大”统筹 推进“三先”发展——简阳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
维 护 民利 。 强化 社 会保 障
陶阳 : 新的腾 飞
以解 决群众 最低 生活 保障 和医疗 困难 为重点 ,完 善养 老 、失业 、工伤 、生育保 险各 项制度 ,社会保 障更 加有力 。 机 关 企 事业 临聘 人 员参 保 3 . 余 人 ,新 农 合 参 保 率 达 5万
国 晚 白桃 之 乡 ” 和 “ 国黄 背 木 耳 之 乡 ” 中 ,被 列 为 全 国农 业
完善 城 市 功 能
连 接 交 通 枢 纽


延 伸 乡镇 道 路
配套 水 电 气讯

数 字 一 : 三年 建 设 公 路 近 9 0公 里 0
推广 体系试点市 、桃产业技 术体系示范 市 、全省水果基地 强 市 。省级龙头企业数 量居全省 县 ( 、区)首位 ,被列 为全 市
以 国家重 点镇 贾 家镇 、省级试 点 小城 镇 养 马镇 等为 带
动 , 整 体 推 进 小 城 镇 建 设 。 年 来 , 全 市 城 市 建 设 投 入 达
4. 08亿元 ,城 市化率年均提 高 2个百分 点以上 。
数 字 三 :5万 农 村 人 口饮 水 问题 得 到 解 决 积 搬 争 取 毗 河 引 水 工 程 ,新 增 和恢 复 蓄 引 提 水 能 力 10 8

畜 牧业 产值 增加 8亿元 、达 4 . 元 ,农 民人 均畜 牧业 收 1 5亿 入 增加 8 0元 、达 3 6 0 4 0元 ;生 猪 、山羊 出栏 数分列 全省 第 3位 和第 1 ,简 阳大耳 羊名列 “ 位 天府 十宝”首 位 ,被列 为 全 国唯一生猪产 业信息化 建设试点市 和全省现代畜牧业 重点 市 、以现代畜牧业带 动现代农 业新跨越试 点市 。被誉为 “ 中

最新国家政策五大方面

最新国家政策五大方面

最新国家政策五大方面最新国家政策五大方面第一节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前言这一讲主要涉及以下一些基本问题: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二、坚持五个“统筹”,推进全面发展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五、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七、“三农问题”与农村改革八、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九、宏观调控与政府职能转变十、扩大就业与就业体制改革十一、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一、坚持科学发展观1. 传统发展观及其主要特征传统的发展观注重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把经济增长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应地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标尺而忽视人文的、环境的指标,把自然界单纯地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二、坚持五个“统筹”,推进全面发展1. 统筹城乡发展我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乡二元结构。

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谈不上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市场的开拓,扩大内需就没有持久的动力和坚实的支撑。

2. 统筹区域发展一方面,继续发挥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势,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另一方面,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有效发挥中部地区地发展优势,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只有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切实关注即解决诸如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和反腐败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发展,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五大统筹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五大统筹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五大统筹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现代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象征,其发展具有其特定的规律性。

尊重这一规律性,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统筹城市发展,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出发,探讨以五大统筹来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

一、深入理解和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发展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首先,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和地域条件的结果,不同城市的发展受到地理、人口、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其次,城市发展在不同阶段有其特定的规律,比如初期以人口集聚为主,后期以产业发展为主。

最后,城市发展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二、五大统筹原则及其意义五大统筹原则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公平和法治建设等方面。

这五大统筹原则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首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次,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人口流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再次,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减少城乡差距,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

最后,社会公平和法治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保障人民利益和社会和谐。

三、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要根据城市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发展,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比如,对于资源型城市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服务型城市可以加强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

此外,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也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发展方向,避免盲目扩张和碎片化建设。

四、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完善城市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

比如,加强道路交通建设,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此外,提升城市功能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发挥城市的综合功能和竞争优势,实现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协调发展。

毛概考试重点

毛概考试重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 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P22.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P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P3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P4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P55.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正确性)。

P76.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是:战争与革命。

(实践基础:革命和建设)P87.1943年7月8日,延安《解放日报》王稼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我们党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人。

8.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P99.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P13 10.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P1411.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统筹城乡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统筹城乡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
化水平 发展到一 定程度 的必然选 择 , 内涵 、 对其 要求等 方面 的认识是随着 实践 的推进 而不 断深化 的。 ( ) 一 统筹城 乡 展的 内涵 发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兼顾这~根本方法
由隔离走向融合的调整时期, 乡二元特征仍然十分突出, 城 针对经济发展现状 , 统筹城 乡发展 的战略要求应 当是: 平 等、 协调 、 融合、 发展。平等 ” “ 主要是指地位平等和机会平 等。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是城 乡一体化 的基本内容 , 要将 城市和 乡村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 充分发挥城乡各 自的优
统 筹城 乡发展 是科 学发展 观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是我 国 破 解 “ 农” 三 工作 的根本举 措。统 筹城 乡发 展 同时又是一个 理 论与 实践 紧密结合 的现实课题 。要在 实践 中科 学;确地 隹
享受到 与城 镇居 民 同样 的文 明和 实惠 , 使整 个城 乡经济 社 会全 面、 协调 、 可持续 发展。
势, 实现 资源在城 乡之 间的 自由、 快捷流 动 , 进而提 高 资源
在城乡发展 中的应用。统筹城 乡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城
乡资源的合理配置, 破除城乡分割的“ 二元结构”其目标就 ,
是实现城 乡经济社 会发展一体化。 统筹城 乡发展 的基 本涵义是指 , 要把工业 与农业 、 城市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统筹城 乡发展的最终 目标 , 具体来
说 包括三个 层面 的内容 : 是在政治 上 , 农 民和城市 居 一 要使
推进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 , 我们必须要对统筹城
乡发展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本文拟在深入探析统筹城
乡发展的内涵、 要求、 动力机制等范畴的基础上 , 基于部分

人居环境科学与新发展观--系统的分析、统筹的战略、人居环境科学探索

人居环境科学与新发展观--系统的分析、统筹的战略、人居环境科学探索


经济社会 发展
‘ 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0 国内发展和 对外开放
五大原则




,,
生态
经济]】 技术
社会 |J文化艺术I



匮溪乇 五








研究领域 面向世纪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运 用相关学科成果,进行融贯的综合研究, 探讨可能的目标




垦标1
目标2
目标3
1目标4……I
分千斤、远弹道合地区条仵的解决万架与仃砌纲领
大空间范围内,选择某些关键的因素, 作为前提,予以认真考虑。
2.每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与设计, 要在同级即相邻的城镇之间、建筑群之 间或建筑之闻研究相互的关系,新的规 划设计要重视已存在的条件,择其利而 运用并发展之,见其有悖而避之。
3.每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与设计, 在可能的条件下要为下一个层次乃至今 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甚 至提出对未来的设想或建议。也就是
说,在每一个特定的规划层次,都要注 意承上启下,兼顾左右,把个性的表达 (e x p r e s s i o n)与整体的和谐 (coordinatlon)统一起来。
上述三个方面,究其核心,乃是强 调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观念。事物总是 相互联系的,共同组成有机的关系网 络。因此,我们在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 中,为了洞悉这种关系网络并避免破坏 其中的关键要素,甚至可能创造出新的 关系网络,我们需要把该环境放到更大 尺度的环境中加以思考,同时考虑它对 较小尺度环境建设的影响,最终创造出 与周围条件相协调的人居环境来。这对 我们今天认识城乡整体协调发展颇有启 发。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确立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制;基本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

《意见》指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要坚持重点突破,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

要坚持继承创新,注重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开拓,大胆试验。

《意见》强调,要着力实现“五大统筹”:一是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

二是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

三是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

四是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

五是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五个统筹”涵盖了育人的主要方面,从多个维度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

《意见》提出,要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

提出了十项措施,并对每项措施从政策、制度、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要求。

在改进和完善已有措施的基础上,此次改革,重点提出了三项新的措施。

一是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是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是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完善现行课程标准,增强对教学和考试评价的指导性。

五个统筹的实质与内涵

五个统筹的实质与内涵

五个统筹的实质与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

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王梦奎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

"三农"问题过去主要是农业生产问题,现在是在围绕"农"字做文章的同时,更要注重从"农"外找出路,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下一步的经济改革,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国家政策要对解决"三农"问题给予更大支持。

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

保持比较发达的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既定政策。

地区差距不仅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也表现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还表现在省、自治区内部地区之间。

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问题,许多同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需要转变政府职能。

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掀起春季农业生产高潮(提纲)一、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2008年10月9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京开始举行,着重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三中全会文件提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就必须要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我们下一步改革的最根本的任务。

城乡一体化,简单说就是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尽管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在生活、生产、教育、就业、卫生等方面都要一样。

之所以这样提,是因为现在很多地方是不一样的,城里的生活比农村要好,所以在中国很多地方,很多农村的孩子必须靠考大学跳龙门出来。

之所以要跳出来,是因为城里面条件比农村好得多。

城市和农村差距这么大,这里有一些历史的问题。

城里人一般做工业,农村人一般做农业,一个上班,一个种地,几百年前就有这样的差距。

一般来讲,城里的工业跟农村的农业在收入上、效率上有差距,在工厂上班拿的工资肯定比在地里干活拿的多,拿的多显然各方面的待遇要比农村好。

即使像美国、欧洲的发达国家,过去在城乡之间也是有差别的。

于是,在农村种地的就千方百计到城里打工,一直到什么时候?到农村没有劳动力能够到城里打工了,农村就剩下一些老人种点地、种点菜,也就是城里的工业把农村的农民吸纳完的时候。

吸纳完以后,城里的经济跟农村的经济开始变成一种经济了,学术的说法就是完成了城镇化。

城镇化后实现城乡一体化,最早就是这么提出来的。

但现在问题是,中国现在是13亿多人口,大概接近60%的人在农村,40%在城里,所以要把所有农村人逐步变成城里人需要50到100年的时间,需要好几代人才能完成这个工作。

所以党中央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提出来。

城乡一体化问题,要是讲理论,不是一个新东西,也不是说开了一个会才提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130年前的马克思就提出要消除工农差别。

我们文革期间的很多中央文件也提出了要消灭工农差别。

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差别,除了脑体差别,就是生活待遇差别,当时主要在上学、看病、工资待遇上有差别。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

浅析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摘要】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存在特色农业规模小、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弱、合作组织规范程度低等问题。

主要是因为特色农业资金和科技力量单薄,企业发展缺乏技术、资金与人才,合作组织宣传力度不够且管理水平低。

提出了特色农业筹集资金、依托科技,政府帮助融资、企业加强人才引进,合作社加强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城乡统筹产业发展农业一、研究背景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五个统筹’的改革目标,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到了五大统筹的第一位。

党的十七大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二元结构体制,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一体化发展。

因此,本文分析了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产业的一些发展现状。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产业现状1.特色农业存在标准化生产规模小、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足、产品特色不突出、经营效益低、群众增收难等问题。

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特色农业仅仅是有“特色”,但特色不够突出。

且整体规模小,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2.农村企业数量少,特别是一些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较少;同时农村企业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弱,对本村的经济带动作用较小。

3.农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小、规范程度低,一些农户反映农业合作组织管理混乱,农业生产松散,抗风险能力弱,而且,农户对农业合作组织的认知程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三、影响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1.资金和科技力量单薄导致特色农业难以做强在农村,乡镇政府由于缺乏资金和科技政策的支持,很少对农民进行专门的技术讲座与培训。

策划五大行

策划五大行

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发展与策划密不可分。

无论是产品的推广、市场的开拓,还是企业的战略规划,都需要一个科学的策划方案。

而在众多的策划方法中,策划五大行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策划五大行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应用于企业的策划中。

二、策划五大行的概念策划五大行是一种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策划方法,它由“规划、统筹、组织、实施、监控”五个环节组成。

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意义,通过有序的进行,可以实现对策划活动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三、策划五大行的特点1.系统性:策划五大行是一个系统化的策划过程,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有序安排和协同配合,实现整体的策划目标。

2.全局观:策划五大行注重对整个策划过程的全面把握,从整体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避免了片面性的行动。

3.循环性:策划五大行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个环节都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的,随着策划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4.灵活性:策划五大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求的调整。

5.协同性:策划五大行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协同合作,只有所有环节的协同作战,才能达到更好的策划效果。

四、策划五大行在企业策划中的应用1.规划:在策划开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和规划策略。

通过制定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可以指导后续的策划活动,确保策划的方向性和可行性。

2.统筹:在策划过程中,需要统筹资源和人力,合理安排策划活动的时间和进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

3.组织:策划需要明确责任和权限,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

通过合理分工和协调合作,实现策划目标的高效达成。

4.实施:策划的实施是策划五大行的核心环节。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策划的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进行全面的组织和协调,确保策划的顺利进行。

5.监控:策划的监控环节主要是对整个策划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

优秀范文-五大统筹

优秀范文-五大统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对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

一、全面发展是“五个统筹”的核心内容“五个统筹”以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为内容,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推进为目标,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着眼于全面发展,囊括了当前改革和发展所要解决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

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基本内容。

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结果,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先导,三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统一于社会的发展之中。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增长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发展。

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偏离全面发展观,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那末在“发展”中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五个统筹”,牢固树立全面发展思想,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三个文明”整体推进是“五个统筹”的重要目标。

“五个统筹”着眼于“三个文明”整体推进的目标,深刻回答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与之相适应,人类的文明形态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

新时代成都协调发展的新特征

新时代成都协调发展的新特征

新时代成都协调发展的新特征作者:盛毅来源:《先锋》2019年第06期坚持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必须坚持的五大理念之一。

在不同发展阶段,协调发展的内涵有着很大差别。

如果说过去强调的协调发展,主要是为了处理发展中遇到的局部矛盾和平衡短期利益关系的话,那么,随着我们对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协调发展理念已经上升到追求全面和系统的、可持续的发展。

成都市目前关于协调发展的部署和举措,不仅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协调发展的理念,而且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作为推进协调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促进协调发展中,表现出诸多新的特征。

坚持协调发展从全面系统长远着眼如何理解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大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五大统筹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后,明显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这是当前和今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把协调发展比作“制胜要诀”,强调了协调发展在新时代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成都市加大了协调发展的探索,尤其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

此外,成都市在促进区域、产业、经济与社会、人与环境等的协调方面,也作了大量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然而,由于受发展阶段的制约,过去的协调发展探索与实践,更多局限于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和某个时段,更多是面对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而采取的措施,更多针对经济发展领域,总体上表现为立足于局部而不是立足于全局的协调,立足于短期而不是立足于长远的协调,特别是缺乏全面、系统和长远的顶层设计。

进入新时代以后,成都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城市空间优化调整力度加大,经济社会环境互动性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质量要求提高,对协调发展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适应新时代要求,始终能够在长远发展中保持各方面的协调,成都市以长期规划为引领,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红线,以创新协调方式为手段,以加强各方面工作的统筹为保证,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系统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和创新。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决定》在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时,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五个统筹”就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而提出来的,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是我们新世纪新阶段确定改革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

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改革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可以说,“五个统筹”的要求,是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丰富和升华了我们的发展观和改革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克服种种困难、抵御各种风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总结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正视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就会得出新的启示和认识,这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应该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宗旨,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

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才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

“五个统筹”集中反映了全面、协调、可持续新的科学发展观。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难点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农村。

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着眼于城市,而且要着眼于农村,着眼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这是促进社会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

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因此,必须对农村发展和农民问题给予更大的关注。

统筹城乡发展,重要的就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

统筹搞好产业规划,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以城镇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

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我们一定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一定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于“统筹区域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难点不是在东部而是在中西部,特别是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
由于原有基础、客观条件以及改革开放步伐和力度的不同,地区差距目前仍呈继续扩大之势。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必然影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防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因此,必须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键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扫清体制上的障碍,提高市场化的程度,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中部地区结构调整的力度,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全国发展是一盘大棋,只有东部和中西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才能走活、走好。

关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

我们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内容,当然是指经济的增长,因为经济的增长是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发展决不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并不等同于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讲的发展,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这才是科学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决不能搞单打一,决不能搞片面发展,决不能搞单项突进。

否则,社会将陷入重重矛盾之中而不能自拔,发展也将遭到严重挫折。

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在产生,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现出来。

因此,只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地关注和解决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和反腐败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

要使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可持续的发展,主要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

要坚持以人为本,同时解决人与自然,即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问题。

这是一个普遍的国际性问题,也是我国和我省要继续发展所必须下大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解决这一重大课题,核心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追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最小化,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我们一定要功在当代、泽及子孙,而决不能只顾眼前、贻患长远。

关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使得我们发展的竞争半径更加扩大,国际关联度和参与度更加密切和深刻。

我们今天是在对外开放环境中谋发展,对外开放要服务于国内发展和改革,国内发展和改革也要考虑国际环境。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推进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要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则;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订立、修订和完善进程,努力争取使它们符合我国发展的利益。

我们不是简单地同国际规则“接轨”,而是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相互协调;我们不能为引进外资而引进外资、为引进技术而引进技术,而是要既善于利用外资,又善于启动民资;既要注意开拓国外市场,更要考虑开拓国内市场。

为此,要切实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也是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们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趋利避害,大力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统筹就是兼顾,兼顾就是协调。

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兼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兼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兼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和目的,其结果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人的全面发展。

这里贯穿的统筹兼顾以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思想,正是新的发展观和新的改革观的充分体现。

能否切实做到“五个统筹”,决定着新阶段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成败。

只有努力做好“五个统筹”,坚持和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