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使用单位应履行以下义务和职责
电梯使用单位的责任

电梯使用单位的责任
电梯使用单位的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安全维护责任:电梯使用单位必须定期进行电梯的安全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包括定期检查电梯各项设备、零部件的运行状况,进行日常的清洁和维护工作,及时修复和更换故障设备和部件。
2. 维修保养责任:电梯使用单位应委托正规的电梯运维公司进行电梯维修、保养和检查工作,并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
及时处理运行故障和紧急情况,保证电梯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运行监管责任:电梯使用单位要确保电梯的日常运行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对于电梯运行中的违规行为、故障和事故,使用单位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积极配合调查和处理。
4. 停用保护责任:如果电梯存在严重故障和安全隐患,电梯使用单位应及时停用该电梯,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进入电梯井道和机房等区域的人员安全。
在修复和改造完成之前,不得擅自启用电梯。
5. 安全教育责任:电梯使用单位要对电梯的安全使用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宣传,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要为电梯用户提供相关的安全操作指南和紧急情况处理方法,确保用户在使用电梯时能够正确应对各种情况。
总之,电梯使用单位需要全面履行电梯的安全维护、维修保养、运行监管、停用保护和安全教育等责任,保证电梯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用户的人身安全。
电梯使用单位应履行以下义务和职责

电梯使用单位应履行以下义务和职责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电梯使用单位应履行以下义务和职责:1、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
2、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取得相应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以下简称维保单位)进行维保,并且与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约定维保的期限、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
3、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电梯的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至少有一名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4、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
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
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相关人员的职责;(二)安全操作规程;(三)日常检查制度;(四)维保制度;(五)定期报检制度;(六)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七)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八)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九)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5、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
6、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二)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使用标志;(三)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着位置;(四)在电梯显着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五)医院提供患者使用的电梯、直接用于旅游观光的速度大于2. 5m/s的乘客电梯,以及采用司机操作的电梯,由持证的电梯司机操作;(六)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学校、幼儿园、机场、车站、医院、商场、体育场馆、文艺演出场馆、展览馆、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其他使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条件和所使用电梯的特点,适时进行救援演练;(七)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八)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九)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且立即报告事故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十)监督并且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十一)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教育和培训;(十二)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采用新的安全与节能技术,对在用电梯进行必要的改造或者更新,提高在用电梯的安全与节能水平。
电梯维保管理规章制度(精选3篇)

电梯维保管理规章制度(精选3篇)电梯维保管理规章制度篇1电梯维修工作属高处作业,较危险及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工作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安全设施,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操作规程。
电梯出厂时,必须附有制造企业关于该电梯产品或者部件的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装箱清单等出厂随机文件。
合格证上除标有主要参数外,还应当标明驱动主机、控制柜、安全装置等主要部件的型号和编号。
门锁、安全钳、限速器、缓冲器等重要的安全部件,必须具有有效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书。
一、维修管理1、维修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遵守安全规程,避免和尽量减低意外事故的发生。
工作前,班长向维修人员交待安全事项并签字。
2、工作前,要事先确定好工作方法和内容,事先检查好各种安全器具和工具,并注意本人的健康状态,不可勉强工作。
3、工作时不得随意离开现场进入其他危险场所。
工作后要检查是否有未完成的工作、遗留工具等,并于事后清理工作场地。
4、在到达某处工作或检修时,要事先通知该处的管理人员在其工作的电梯和主要入口处挂上必要的记号(如:检修停用等),在维修检查电梯时不得载客或载货。
电梯发生故障时,需二人进行操作。
电梯修复后试运行确认无误后投入运行。
修复后填写维修故障记录,并交管理处设备主管签字确认。
5、维修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按照公司要求及国家规范执行。
6、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事故处理按公司规定执行。
7、维修完毕应填写相应的《维修故障记录》并经主管人签字认可。
二、保养管理1、管好电梯机械钥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安全操行规程操作,杜绝事故发生。
2、熟习电梯构造、原理、对电梯主机、控制屏定期检查保养,提高各项技能。
3、严格按照《电梯保养计划表》对电梯进行保养,并作好记录。
4、电梯在开始进行保养时,应在电梯首层或在客户出入较多的厅门口设置好醒目的安全警告标志和防护栏。
5、应有两人同时对电梯进行保养,两人间要配合协调,互相提醒,确保安全。
6、每天上、下班时,应巡视电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电梯使用单位应履行以下义务和职责

电梯应用单位应实行以下义务和职责:1.应用单位应该增强对电梯的安然治理,严厉履行特种装备安然技巧规范的划定,对电梯的应用安然负责.2.应用单位应该委托取得响应电梯维修项目允许的单位(以下简称维保单位)进行维保,并且与维保单位签署维保合同,商定维保的刻日.要乞降两边的权力义务等.3.应用单位应该设置电梯的安然治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然治理人员,至少有一名取得《特种装备功课人员证》的电梯安然治理人员承担响应的治理职责.4.应用单位应该依据本单位现实情形,树立以岗亭义务制为焦点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然治理轨制,并且严厉履行.安然治理轨制至少包含以下内容:(一)相干人员的职责;(二)安然操纵规程;(三)日常检讨轨制;(四)维保轨制;(五)按期报检轨制;(六)电梯钥匙应用治理轨制;(七)功课人员与相干运营办事人员的培训考察轨制;(八)不测事宜或者变乱的应急救济预案与应急救济演习轨制;(九)安然技巧档案治理轨制.5.电梯在投入应用前或者投入应用后30日内,应用单位应该向设区的市的质量技巧监视部分(以下简称登记机关)筹划应用登记.6.应用单位应该实行以下职责:(一)保持电梯紧迫报警装配可以或许随时与应用单位安然治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用接洽;(二)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进口的明显地位张贴有用的应用标记;(三)将电梯应用的安然留意事项和警示标记置于乘客易于留意的明显位置;(四)在电梯明显地位标明应用治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济德律风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德律风;(五)病院供给患者应用的电梯.直接用于旅游不雅光的速度大于2. 5m/s的乘客电梯,以及采取司机操纵的电梯,由持证的电梯司机操纵;(六)制订消失突发事宜或者变乱的应急措施与救济预案,黉舍.幼儿园.机场.车站.病院.商场.体育场馆.文艺表演场馆.展览馆.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合的电梯应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济练习训练,其他应用单位可依据本单位前提和所应用电梯的特色,合时进行救济练习训练;(七)电梯产生困人时,实时采纳措施,安慰乘客,组织电梯维修功课人员实施救济;(八)在电梯消失故障或者产生平常情形时,组织对其进行周全检讨,清除电梯变乱隐患后,方可从新投入应用;(九)电梯产闹变乱时,按照顾急救济预案组织应急救济,排险和挽救,呵护变乱现场,并且立刻陈述变乱地点地的特种装备安然监视治理部分和其他有关部门;(十)监视并且合营电梯装配.改革.维修和维保工作;(十一)对电梯安然治理人员和操纵人员进行电梯安然教导和培训;(十二)按照安然技巧规范的请求,实时采取新的安然与节能技巧,对在用电梯进行须要的改革或者更新,进步在用电梯的安然与节能程度.7.应用单位的安然治理人员应该实行下列职责:(一)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查,记载电梯日常应用状态;(二)制订和落实电梯的按期磨练筹划;(三)检讨电梯安然留意事项和警示标记,确保齐备清楚;(四)妥当保管电梯钥匙及其安然提醒牌;(五)发明电梯运行变乱隐患须要停滞应用的,有权作出停滞应用的决议,并且立刻陈述本单位负责人;(六)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刻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功课人员实行救济;(七)实行对电梯装配,改革.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视,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8.应用单位应该树立电梯安然技巧档案.安然技巧档案至少包含以下内容:(一)《特种装备应用注册登记表》;(二)装备及其零部件.安然呵护装配的产品技巧文件;(三)装配.改革.重大维修的有关材料.陈述;(四)日常检讨与应用状态记载.维保记载.年度自行检讨记载或者陈述.应急救济演习记载;(五)装配.改革.重大维修监视磨练陈述,按期磨练陈述;(六)装备运行故障与变乱记载.9.在用电梯每年进行一次按期磨练.应用单位应该按照安然技巧规范的要求,在《安然磨练及格》标记划定的磨练有用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装备磨练检测机构提出按期磨练申请.未经按期磨练或者磨练不及格的电梯,不得持续应用.。
电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电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第一条电梯使用单位对于安装于民用建筑的井道中,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运载装置,进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应当采购和使用符合电梯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电梯。
第二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依法配备电梯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明确电梯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的岗位职责。
电梯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电梯使用安全全面负责,建立并落实电梯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
电梯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应当按照岗位职责,协助单位主要负责人做好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电梯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支持和保障电梯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依法开展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在作出涉及电梯安全的重大决策前,应当充分听取电梯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的意见和建议。
电梯安全员发现电梯存在一般事故隐患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或者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予以消除;发现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立即责令停止使用并向电梯安全总监报告,电梯安全总监应当立即组织分析研判,采取处置措施,消除严重事故隐患。
第四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电梯的数量、用途、使用环境等情况,配备电梯安全总监和足够数量的电梯安全员,并逐台明确负责的电梯安全员。
第五条电梯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应当具备下列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能力:(一)熟悉电梯使用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本单位电梯安全使用要求;(二)具备识别和防控电梯使用安全风险的专业知识;(三)具备按照相关要求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四)符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其他要求。
第六条电梯安全总监按照职责要求,直接对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承担下列职责:(一)组织宣传、贯彻电梯有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二)组织制定本单位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落实电梯使用安全责任制,组织开展电梯安全合规管理;(三)组织制定电梯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四)落实电梯安全事故报告义务,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五)对电梯安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监督、指导电梯安全员做好相关工作;(六)按照规定组织开展电梯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工作,拟定并督促落实电梯使用安全风险防控措施;(七)对本单位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有关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八)接受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电梯安全监督检查、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事故调查等工作,如实提供有关材料;(九)本单位投保电梯保险的,落实相应的保险管理职责;(十)履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和本单位要求的其他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职责。
电梯使用单位职责

使用单位依法履行的职责根据《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的要求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以下所述的管理和职责。
使用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第一条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
使用单位应当购置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所必需的投入,严禁购置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第二条使用单位应当根据电梯安全技术规范以及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和实际使用状况,组织进行维保。
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取得相应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以下简称维保单位)进行维保,并且与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约定维保的期限、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
维保合同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维保的内容和要求;(二)维保的时间频次与期限;(三)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第三条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
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相关人员的职责;(二)安全操作规程;(三)日常检查制度;(四)维保制度;(五)定期报检制度;(六)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七)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八)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九)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第四条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
办理使用登记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一)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或者电梯产权所有者(指个人拥有)身份证(复印件1份);(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一式2份);(三)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四)使用单位与维保单位签订的维保合同(原件);(五)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电梯司机{适用于按照第九条第(五)款要求配备的电梯司机}等与电梯相关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原件或者复印件);(六)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电梯使用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电梯使用单位的责任和义务电梯使用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听起来好像挺正式的吧?可说白了,就是那些负责电梯管理的单位,得为咱们的安全、舒适负责。
像电梯这种东西,大家都知道,它一旦出点问题,后果可不轻。
想象一下,你满怀期待地进了电梯,按下了楼层按钮,心想着,接下来就是轻松地上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了。
但如果电梯没按时到达,或者途中停了,那种心慌的感觉你肯定有过。
电梯用了那么多年,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它的便利,但谁也不能忽视它的安全性。
电梯使用单位就像是这座“空中巴士”的守护神,他们的责任可大了!如果电梯真出了啥问题,谁来负责?能不能赔偿?这些问题,大家都想知道答案。
说到电梯使用单位的责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得定期检查电梯,确保它能正常、安全运行。
就像咱们每年去做体检一样,电梯也得定期“体检”。
要知道,电梯里面的每一根钢丝、每一个按钮、每一个电路板都得时刻处在“健康状态”。
电梯使用单位还得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详细的维护保养工作。
就像你家里有一辆车,没事得送去保养一下,换个油、换个刹车片,电梯也是一样的。
想象一下,如果电梯一两年不检修,那钢丝绳一旦磨损,刹车系统一旦失灵,那可真是大事了!谁敢再坐那个电梯?所以啊,电梯使用单位的“责任心”得强,否则就是拿大家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然后,咱得说说电梯使用单位的义务,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及时处理电梯出现的故障。
电梯一旦出现问题,尤其是停运、卡住人的情况,使用单位必须立刻采取措施,快速恢复电梯的正常运行,或者安排工作人员帮助受困的人。
你想啊,电梯卡住人,不管是停在半道,还是到达某个楼层停不下,大家的心情都能理解,谁也不想在这“悬空”的状态下待太久。
所以,电梯管理单位必须要有一个迅速反应的机制。
你别光顾着看手机、喝水,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你就知道电梯出事了。
电梯使用单位的工作人员可得立刻赶到现场,看看怎么救人、怎么修理。
再说了,电梯的使用单位还得负责为乘客提供清晰的使用说明。
就像你拿到一个新买的电子产品,说明书得给你写清楚,电梯也是一样,使用单位得提供标识清楚的操作指南。
2024年电梯单位负责人职责范文(二篇)

2024年电梯单位负责人职责范文(一) 单位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电梯的安全运行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做好本职工作。
(三) 加强电梯的管理,与专业维修保养单位建立电梯维修保养关系,确保电梯正常运行。
(四) 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安全检查、安全检验工作。
(五) 宣传电梯安全知识,杜绝违规使用电梯的行为。
(六) 检查电梯管理员的工作,对未取得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的人员不准上岗。
(七) 电梯发生事故时,积极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有关单位处理。
2024年电梯单位负责人职责范文(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梯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电梯的运营管理者,电梯单位负责人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义务。
在2024年,电梯单位负责人的职责将更加重要,他们需要履行以下职责:一、安全管理职责电梯单位负责人的首要职责是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他们需要负责组织制定并执行电梯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负责人还需要定期检查电梯设备的安全性能,及时消除隐患,确保电梯设备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二、维护管理职责电梯单位负责人需要负责电梯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他们需要定期检查电梯的机械、电器和安全设备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同时,负责人还需要制定维护计划和保养方案,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电梯设备的寿命和性能稳定。
三、巡查监控职责电梯单位负责人需要定期巡查电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他们需要监控电梯的运行数据,分析运行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负责人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电梯报修和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
四、应急处置职责电梯单位负责人需要具备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及时和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情况。
他们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相关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电梯使用单位管理制度

电梯使用单位管理制度一、总则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为保障其安全运行,确保居民和单位的安全,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电梯使用单位的管理行为,提高电梯的安全运行和维护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电梯作为运输工具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居民小区、商业办公楼、医院、学校等。
三、电梯使用单位的责任与义务1. 电梯使用单位应保证电梯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达到安全运行的要求。
2. 电梯使用单位应制定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知识。
3. 电梯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保存相关的检查记录和维护报告。
4. 电梯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演练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事故。
5. 电梯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确保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序疏散离开电梯。
四、电梯设备的安全管理1. 电梯使用单位应对电梯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机房设备、门锁系统、控制系统等。
2. 电梯使用单位应定期更换电梯吊轮、钢丝绳等易损件,确保电梯设备的运行安全。
3. 电梯使用单位应保证电梯内部设施的完好,不得擅自拆除或更换电梯配件。
4. 电梯使用单位应定期清洁电梯轿厢和井道,保持环境整洁,防止灰尘和杂物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
5. 电梯使用单位应建立电梯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安装和维护记录、维修记录、应急预案等。
五、应急疏散和事故处置1. 电梯使用单位应制定电梯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 电梯使用单位应配备足够的疏散设施和应急工具,确保乘客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疏散。
3. 电梯使用单位应定期维修和检查电梯的安全装置和紧急通讯设备,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联络相关部门。
4. 电梯使用单位应配备专业的电梯维修人员,并与相关维修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调度维修人员。
六、违规处理1. 电梯使用单位发现电梯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温州市电梯安全条例

附件温州市电梯安全条例(送审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城乡建设及管理中的电梯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电梯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维护保养、应急处置、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安装在非公共场所且仅供单一家庭使用的电梯,有关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活动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政府职责】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考核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电梯安全应急救援协调机制。
电梯的用地布局和建设要求纳入老城区改造规划和老旧小区改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园区)管理机构等政府派出机关(机构),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分工,依法履行相关监管、协助职责。
第四条【部门职责】市、县两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实施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城乡住房和建设、财政等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电梯使用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社会组织】特种设备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开展行业信息分析研究,促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提高电梯安全管理工作。
鼓励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参及相关标准制定、信用评价、电梯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咨询等工作。
第六条【责任保险】鼓励电梯生产、使用、维护保养等单位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七条【先进技术】鼓励电梯生产、使用、维护保养等单位采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科学手段,提高电梯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增强事故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条【宣传教育】电梯生产、经营、使用、维护保养单位,政府机关,幼儿园、学校等公共机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新闻媒体等,应当加强电梯安全宣传教育,普及电梯安全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电梯安全意识。
电梯单位负责人职责(三篇)

电梯单位负责人职责电梯单位负责人是管理所在单位电梯工作的重要岗位,其职责涵盖了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安全管理、设备维护、工作组织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电梯单位负责人的职责。
总结对电梯单位负责人的期望,确保电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
一、安全管理职责1. 落实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电梯安全技术标准,建立和完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
2. 组织开展电梯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电梯维保人员的技能和职业素养,确保其能够正确掌握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3. 加强对电梯维保人员的管理,监督其履行维保任务,保证维保质量。
4. 负责电梯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5. 负责电梯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和预案演练,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应急处置。
二、设备维护职责1. 确保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电梯进行维修保养,做好设备的日常巡检和故障排除工作。
2. 确保电梯设备的更新和改造,根据电梯的使用年限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并及时进行设备改造和更新。
3. 妥善处理电梯设备的事故情况,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故障处理,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4. 进行电梯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工作组织职责1. 制定电梯维保计划和维保方案,确保维保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2. 负责协调维保人员和各个部门的工作,分配维保任务和责任,确保工作的协调进行。
3. 组织开展电梯的日常巡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对维保人员进行考核和奖惩,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定期组织开展维保工作的总结和培训,让维保人员学习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提高工作能力。
四、其他职责1. 负责与业主和住户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了解用户需求和反馈意见,及时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
2. 建立和维护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关系,积极参与电梯行业的学习和交流,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
电梯使用单位管理制度

电梯使用单位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为了规范和管理使用单位对电梯的运行和使用,确保电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单位,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小区、商业楼宇、办公楼、公共场所等。
二、责任主体1. 电梯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监管和管理电梯的运行和维护工作,负责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
2. 电梯管理员:负责日常监督电梯的使用情况,协助电梯管理部门开展管理工作。
3. 使用单位:负责按照规定使用电梯,保证电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4. 电梯维修单位:负责对电梯进行定期维护和维修,并及时处理电梯遇到的故障。
三、使用规定1. 使用单位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禁止在电梯内吸烟、喧哗、踢踏、践踏设备和设施、乱丢废弃物品等行为。
- 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进入电梯。
- 严禁未经许可私自改动、拆卸电梯设备。
- 使用电梯时要遵守梯的承重限制,禁止超载使用。
- 禁止未经许可擅自操作电梯按键,禁止无故损坏电梯设备。
- 异常情况下,应及时通知电梯管理员或管理部门,避免造成事故。
2. 使用单位应配合电梯管理部门进行相关检测和维护工作,如发现故障应及时报修。
3.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电梯进行清洁保养,保持电梯内外干净整洁。
四、安全管理1. 电梯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电梯设备完好、安全运行。
2. 电梯管理员应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确保电梯设备功能正常。
3.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查,注意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4. 电梯维修单位应及时处理电梯故障,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五、违规处理1. 对于违规使用电梯的单位,将依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处罚直至停用电梯的处理。
2.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造成损失或伤害的单位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对于涉嫌故意破坏电梯设备或设施的单位,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附则1. 本管理制度由电梯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不时进行修订升级。
电梯使用和维保单位责任义务

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梯作为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垂直运输设备,呈持续快速增加趋势。
电梯在提供方便高效的同时,也会出现失控掉层、停机关人等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乘梯人员身心伤害,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今年以来,我局组织开展了全市电梯专项安全整治活动,检查发现绝大部分电梯运行是安全可靠的,但一些电梯特别是个别居民小区电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究其原因,使用管理不到位、维护保养不规范是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及《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等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电梯法规)的规定,现将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履行各自的安全责任义务通告如下:一、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安全责任义务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是指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实际履行电梯管理权利和义务的单位,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应当履行以下安全责任义务:1、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电梯安全全面负责,至少有一名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2、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
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相关人员的职责;安全操作规程;日常检查制度;维保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3、在电梯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维保单位变更时,在新合同生效后30日内到原登记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并且更换电梯轿厢内维保单位相关标识。
4、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1)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实现有效联系;(2)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3)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4)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5)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适时进行救援演练;(6)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7)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8)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且立即报告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9)监督并且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10)对电梯安全管理和操作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T5001-2009)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时间:2012-11-17 19:57:35 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作者:未知打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梯的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行为,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适用范围内电梯的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本规则不适用于个人或者单个家庭自用的电梯。
第三条本规则是对电梯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以下简称维保)工作的基本要求,相关单位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际情况,可以制定高于本规则的工作要求,以保证所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
第二章使用管理第四条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
使用单位应当购置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所必需的投入,严禁购置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第五条使用单位应当根据电梯安全技术规范以及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和实际使用状况,组织进行维保。
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取得相应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以下简称维保单位)进行维保,并且与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约定维保的期限、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
维保合同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 维保的内容和要求;(二) 维保的时间频次与期限;(三) 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第六条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电梯的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至少有一名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第七条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
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 相关人员的职责;(二) 安全操作规程;(三) 日常检查制度;(四) 维保制度;(五) 定期报检制度;(六) 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七) 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八) 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九)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一、电梯使用单位的责任和义务1.安全责任:电梯使用单位应对电梯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
他们应全面了解电梯运行的基本原理、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2.组织责任:电梯使用单位应制定电梯安全使用的组织机构及职责,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明确制定安全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员工的安全管理培训要求。
3.领导责任:电梯使用单位的领导人员应认真履行抓好电梯安全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对电梯安全工作的重视和指导。
1.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制与实施:电梯使用单位应制定《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职责分工、责任追究机制等。
2.电梯日常巡检制度:电梯使用单位应制定电梯日常巡检制度,明确巡查范围、巡查周期、巡查内容、巡查记录等,确保电梯设备正常运行。
3.电梯维护保养制度:电梯使用单位应制定电梯维护保养制度,明确维保单位的选择标准、维保人员的资质要求、维保合同及费用、维保周期、维保记录等。
4.电梯事故应急预案:电梯使用单位应制定电梯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通知和报告机制,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以确保电梯事故的处理及时有效。
5.电梯安全培训制度:电梯使用单位应制定电梯安全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电梯安全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实施1.安全设施和措施的维护:电梯使用单位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梯周边的安全设施,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环境,包括警示标识、灯光、摄像头等。
2.电梯日常巡检与维护保养:电梯使用单位应按规定制定巡检和维护保养计划,配备专门的巡检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检和维护保养工作。
3.电梯事故应急处理:电梯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机制,配备专门人员,及时处理电梯故障及事故,确保乘客的安全。
4.安全教育与培训:电梯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电梯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了解各类电梯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5.安全记录与数据分析:电梯使用单位应做好电梯的安全记录和数据分析工作,及时掌握电梯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
电梯使用和维保单位责任义务

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梯作为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垂直运输设备,呈持续快速增加趋势。
电梯在提供方便高效的同时,也会出现失控掉层、停机关人等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乘梯人员身心伤害,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今年以来,我局组织开展了全市电梯专项安全整治活动,检查发现绝大部分电梯运行是安全可靠的,但一些电梯特别是个别居民小区电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究其原因,使用管理不到位、维护保养不规范是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及《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等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电梯法规)的规定,现将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履行各自的安全责任义务通告如下:一、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安全责任义务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是指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实际履行电梯管理权利和义务的单位,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应当履行以下安全责任义务:1、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电梯安全全面负责,至少有一名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2、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
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相关人员的职责;安全操作规程;日常检查制度;维保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3、在电梯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维保单位变更时,在新合同生效后30日内到原登记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并且更换电梯轿厢内维保单位相关标识。
4、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1)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实现有效联系;(2)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3)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4)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5)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适时进行救援演练;(6)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7)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8)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且立即报告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9)监督并且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10)对电梯安全管理和操作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2024年电梯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办法(3篇)

2024年电梯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办法一、引言电梯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为了保障人们乘坐电梯的安全和舒适,保持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电梯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办法》是必要的。
本办法旨在规范电梯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加强电梯设备的监管和维护保养,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电梯安全管理1. 电梯管理责任(1)业主或物业管理单位应负责电梯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电梯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
(2)电梯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电梯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要求,及时处理电梯故障和事故,并做好事故调查和记录。
2. 电梯设备安全监测(1)电梯设备应安装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梯的速度、停靠位置、载重量等重要参数,及时预警和报警。
(2)电梯安全监测装置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同时要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网,建立电梯安全监测系统,实现电梯数据的实时共享和监控。
3. 电梯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1)电梯管理人员应制定电梯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及时调度救援人员和设备。
(2)电梯事故应急预案要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动,实现快速响应,确保事故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 电梯安全质量监督(1)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梯设备的监督检查,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性和质量。
(2)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设备,要及时整改,必要时要暂停使用,直至问题解决后才能恢复使用。
三、电梯日常维护保养1. 维护保养计划和记录(1)电梯管理人员应制定电梯的维护保养计划,按照计划定期进行电梯设备的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每次维护保养后,应详细记录维护保养的内容、时间和结果,建立电梯设备维护保养的档案。
2. 维护保养人员要求(1)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职业资格,熟悉电梯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能够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工具和设备。
(2)每位维护保养人员在工作前应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能够胜任维护保养工作。
电梯责任制度范本

电梯责任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保障电梯安全运行,保护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责任制度。
第二条电梯安全管理责任(一)电梯使用单位的责任1.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电梯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2.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指定专职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电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
3.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确保电梯安全技术状况良好。
4.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电梯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二)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责任1.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电梯维护保养职责。
2.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定期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3.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电梯的维护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向电梯使用单位报告。
4.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参与电梯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单位的责任1. 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按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
2. 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应当对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质量负责,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3. 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应当对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过程进行记录,并及时向电梯使用单位报告。
4. 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应当参与电梯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条电梯安全管理措施(一)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1.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电梯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电梯操作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2.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对电梯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电梯安全操作技能。
3.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内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4.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1.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制定电梯维护保养计划,确保电梯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电梯岗位责任制度简版

电梯岗位责任制度
引言概述:
电梯岗位责任制度是指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梯工作人员应承担的一系列职责和义务。
该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电梯岗位责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正文内容:
1. 岗位职责
1.1 安全监控责任
1.2 故障处理责任
1.3 乘客协助责任
1.4 日常维护责任
1.5 报告记录责任
2. 安全培训与考核
2.1 岗前培训要求
2.2 定期安全培训
2.3 安全考核与奖惩制度
2.4 紧急情况应对培训
2.5 知识更新与学习
3. 紧急情况处理
3.1 火警应急处理
3.2 电梯故障应急处理
3.3 乘客受困应急处理
3.4 地震等自然灾害应急处理
3.5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4. 工作流程与协作
4.1 工作流程规范
4.2 与其他岗位的协作
4.3 与乘客的沟通与协调
4.4 与维保人员的协作
4.5 与管理人员的协作
5. 风险防范与事故预防
5.1 安全设备检查与维护
5.2 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改
5.3 定期安全巡查
5.4 事故分析与改进
5.5 安全意识培养与宣传
总结:
电梯岗位责任制度是确保电梯运行安全和乘客顺利出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明确岗位职责、进行安全培训与考核、紧急情况处理、工作流程与协作以及风险防范与
事故预防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提高电梯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效率,降低电梯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乘客的安全和权益。
电梯岗位责任制度的实施是电梯行业的重要举措,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使用单位应履行以下义务和职责:
1、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
2、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取得相应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以下简称维保单位)进行维保,并且与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约定维保的期限、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
3、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电梯的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至少有一名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4、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
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
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相关人员的职责;
(二)安全操作规程;
(三)日常检查制度;
(四)维保制度;
(五)定期报检制度;
(六)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七)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八)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
(九)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5、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
6、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
(二)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使用标志;
(三)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
(四)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
(五)医院提供患者使用的电梯、直接用于旅游观光的速度大于2. 5m/s的乘
客电梯,以及采用司机操作的电梯,由持证的电梯司机操作;
(六)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学校、幼儿园、机场、车站、医院、商场、体育场馆、文艺演出场馆、展览馆、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其他使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条件和所使用电梯的特点,适时进行救援演练;
(七)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
施救援;
(八)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电
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九)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
事故现场,并且立即报告事故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十)监督并且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
(十一)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教育和培训;
(十二)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采用新的安全与节能技术,对在用电
梯进行必要的改造或者更新,提高在用电梯的安全与节能水平。
7、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记录电梯日常使用状况;
(二)制定和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
(三)检查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确保齐全清晰;
(四)妥善保管电梯钥匙及其安全提示牌;
(五)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
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六)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七)实施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
录签字确认。
8、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表》;
(二)设备及其零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技术文件;
(三)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有关资料、报告;
(四)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
急救援演习记录;
(五)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
(六)设备运行故障与事故记录。
9、在用电梯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规定的检验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