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蚀剂气相缓蚀剂编制说明
缓蚀剂分类 气相

缓蚀剂分类气相缓蚀剂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缓蚀剂分为不同类型。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一、按物理形态分类1. 液体缓蚀剂液体缓蚀剂是常见的缓蚀剂类型,主要呈液态,可以直接涂抹在金属表面或与溶液混合使用。
它可以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来减缓金属的腐蚀速率。
液体缓蚀剂通常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较好的稳定性,易于储存和使用。
2. 固体缓蚀剂固体缓蚀剂是一种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物质,可以通过与金属表面接触来减缓腐蚀速率。
固体缓蚀剂可以与液体缓蚀剂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由于固体缓蚀剂具有较好的吸附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 气体缓蚀剂气体缓蚀剂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物质,可以通过与金属表面接触来减缓腐蚀速率。
气体缓蚀剂通常被填充在密封容器中,并通过将容器内部的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来控制缓蚀剂的挥发速度。
由于气体缓蚀剂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和渗透性,因此适用于对小型金属零件或精密仪器的保护。
二、按化学成分分类有机缓蚀剂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包括烃、醇、醚、醛、酮、酯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从而减缓金属的腐蚀速率。
有机缓蚀剂通常具有较高的毒性和较低的稳定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
2. 无机缓蚀剂无机缓蚀剂是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来减缓腐蚀速率。
无机缓蚀剂通常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较好的稳定性,易于储存和使用。
常见的无机缓蚀剂包括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铁等。
3. 混合缓蚀剂混合缓蚀剂是指由有机和无机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缓蚀剂,可以结合有机和无机缓蚀剂的优点,具有更强的防护效果。
混合缓蚀剂通常适用于对多种金属材料进行防护的情况,并可以通过调整配比和组分来适应不同的腐蚀环境和金属材料。
三、按作用机理分类1. 阳极型缓蚀剂阳极型缓蚀剂能够抑制阳极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缓蚀剂BHH-01B

7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危险货物品名 12268-90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86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GB16483-2000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 15098-94 填表时间: 2003 年 04 月 填表部门: 渤海石油采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 技术部 数据审核单位: 技术部 修改说明: 对于本产品,如有其它相关部分的修改,我们将及时将新修订的材料安 全数据表传送给客户。 其它信息:无
6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 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 易燃液体 塑料桶或内衬塑料的铁桶。 33648
运输注意事项:避免碰撞,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远离热源、明火,防止日光曝晒。避免与强氧化剂并贮混运。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下列法规适用于本产品: 美国联邦政府的法规: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ACGIH)规定的临界值(TLV): 甲醇= TWA 200ppm, STEL250ppm, 异丙醇=TWA 400ppm , STEL500ppm, 262 mg/m3 (皮肤) 328 mg/m3 (皮肤) 983 mg/m3 1230 mg/m3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自聚可能 避免自聚反应的条件: 稳定性: 保持稳定的条件: 无 不需 在通常储存和使用条件下稳定 不需
应避免接触的化学品(不相容性):强氧化剂,如氯、过氧化物、硝酸、铬酸盐、 高氯酸盐、高锰酸盐、液态氧等 应避免的条件: 危险分解产物: 高温、着火源和不相容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等有毒烟雾
季胺盐化合物、聚合磷酸酯类与咪唑啉衍生物都未作规定。
气相缓蚀剂及其特点

⽓相缓蚀剂及其特点目前,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使用涂料、电镀、电化学保护、使用缓蚀剂等。
缓蚀剂是一种防腐蚀化学品,将其少量物质加入到腐蚀介质中,借助其该物质在金属表面上发生物理、化学作用,能够显著降低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
许多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均可以用来作为缓蚀剂。
缓蚀剂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吸附型缓蚀剂和沉淀膜型缓蚀剂。
缓蚀剂按其作用的物理状态可分为非挥发性和挥发性缓蚀剂两种。
前者主要用于液体介质中,与金属表面直接接触而发挥作用,包括油溶性缓蚀剂和水溶性缓蚀剂;后者又称气相缓蚀剂,具有良好的挥发性,使用时不用接触金属表面,其有效的缓蚀成分在常温下自动挥发至金属表面而起到保护作用。
气相缓蚀剂(vaporphase inhibitor,VPI),又叫挥发性缓蚀剂(volatile corrosion inhibitor,VCI),或气相缓蚀剂。
在金属储运过程的一定时间和空间里,只需加量的这种物质,依靠它所挥发的缓蚀分子或缓蚀基团在金属表面的作用,就能使金属免受大气腐蚀或降低腐蚀速度。
气相缓蚀剂及气相防锈包装材料的成功应用,对于金属制品、器械、工序间半成品的储存、包装、运输和保管是一项重大的技术进行步,它具有下列一些技术特性:1:在被气相缓蚀剂挥发的气体充满了的整个包装空间,对裸露的金属表面均有良好的防锈作用,因而无须考虑金属的形状和结构,有着广泛的适用性;2:采用气相缓蚀剂保护的金属构件,其表面无需其它防锈处理,且包装工艺简单、可靠、使用方便;3:气相缓蚀剂的使用无需特殊设备,生产占地面积小,包装成本较低;4:防锈期较长,一次封存可长达3~5年,有的甚至可封存10年以上不发生锈鉵;5:可保持金属制品的清洁、美观,改善操作工人的操作环境;6:气相缓蚀剂有良好的节能作用,即使包产表面有水,并且外界空气中有湿气,防锈剂有效成分会溶解于水分中防止生锈。
在金属制品的储运过程中常采用在金属表面涂敷防锈油脂的方法来防止金属制品的锈蚀,使用时需要再用烃类溶剂脱除防锈油,近年来由于烃类溶剂造成环境污染,有禁止使用的倾向,所以使用防锈油的暂时性防锈方法受以一定的限制。
气相缓蚀剂

气相缓蚀剂1. 简介气相缓蚀剂是一种用于控制和减少材料的腐蚀和损耗的化学物质。
它在工业和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可用于保护和延长各种材料的寿命。
本文将简要介绍气相缓蚀剂的定义、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应用领域。
2. 工作原理气相缓蚀剂通过两种主要的机制来减少材料的腐蚀和损耗:2.1. 隔离作用当气相缓蚀剂被引入到材料的周围环境中时,它们可以形成具有较高密度的保护层。
这个保护层能够隔离材料与环境中的腐蚀性物质接触,从而减少腐蚀的发生。
这种隔离作用可以保护材料免受酸、碱、盐等腐蚀性物质的侵蚀。
2.2. 电化学作用气相缓蚀剂中的化学成分在与环境接触时,能够与腐蚀物质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或表面覆盖物。
这些化合物或表面覆盖物能够降低材料与腐蚀性物质之间的接触,从而减少材料的腐蚀和损耗。
3. 应用领域气相缓蚀剂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金属材料保护气相缓蚀剂可以用于保护金属材料不受氧化的影响。
通过形成保护层,气相缓蚀剂可以防止金属材料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减缓金属的腐蚀速度。
3.2. 电子器件制造在电子器件制造过程中,气相缓蚀剂可以被用来控制和减少金属元件的腐蚀。
这对于提高电子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3.3. 化学实验室在化学实验室中,气相缓蚀剂可以用于保护实验设备和试剂不受腐蚀的影响。
它们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提供稳定的环境,减少实验过程中的误差。
3.4. 油田开采在油田开采过程中,气相缓蚀剂可以被注入到井口,减少油井管道的腐蚀和堵塞。
这可以降低油田开采的成本,提高产量和效率。
4. 总结气相缓蚀剂是一种用于控制和减少材料腐蚀和损耗的化学物质。
通过隔离作用和电化学作用,气相缓蚀剂能够减少材料与腐蚀性物质的接触,从而延长材料的寿命。
它在金属材料保护、电子器件制造、化学实验室和油田开采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使用气相缓蚀剂可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进而降低维护和替换成本。
VCI 609气相缓蚀剂

METAL-WORKING PRODUCT VpCI-609
VpCI-609产品简介
VpCI-609 是一种水溶性气相防锈粉末,适合用于封闭空间内金属的干法或湿法防锈。
VpCI-609能够吸附在所有金属表面,包括孔洞、缝隙等形成保护层,能够非常有效的防止金属表面腐蚀。
特点
●适用于碳钢、不锈钢、铝等金属的防锈
●适用于有遮盖、封闭空间的金属防锈
●不含有害的亚硝酸盐、磷酸盐和重金属
●封闭空间打开后又封闭仍有防锈功能
主要特征
外观白色晶体粉末
PH 6.5—6.9
防锈期至24个月
推荐用途
●压缩机、涡轮机、筒形结构、储罐、锅炉及热交换器等
内表面
●蒸汽冷凝管路、闭路加热及冷却系统,液压试验中及试
验后设备内表面的防锈
●运输和储存中零部件和设备的防锈
使用方法●粉末采用撒粉、气体喷沙枪喷洒等方法。
每10克粉末可
防护28升封闭空间
●采用湿法防锈时,在水中加2%(重量)粉末。
为改进金
属表面之润滑性,可添加CORTEC润滑剂S-5,其用量为5%
●在水中加3%(重量)粉末制成防锈液,采用刷涂、喷
洒、浸泡等方法除锈,应储存在封闭空间内
●在比较恶劣环境,应适当增加用量
●一般情况下粉末无需清除,但在焊接或其他高温处理
前,应压缩空气或水冲洗干净
包装及储存
VpCI-609的包装形式有:2.3 KG,23 KG和45.5 KG。
VpCI-609需储存于干燥密封容器内,温度低于60度。
该产品的储存期为24个月。
气相缓蚀剂

气相缓蚀剂腐蚀是金属材料一个极为重要的破坏因素,而其中大气腐蚀是存在最广泛的一种腐蚀形式,所造成的损失约占整个腐蚀损失的一半以上。
缓蚀剂是一种防腐化学制品,将其少量加入到腐蚀介质中去,能够降低金属材料的腐蚀溶解速度。
气相缓蚀剂,即挥发性缓蚀剂,能在常温下自动挥发出气体,依靠它所挥发的缓蚀分子或缓蚀基团在金属表面作用,从而阻止金属锈蚀或降低金属大气腐蚀速度。
一.金属的大气腐蚀金属的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是是仅仅由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如金属和干燥气体。
电化学腐蚀是指当金属和电解质溶液接触时,发生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
大气腐蚀是指大气中所含的腐蚀性气体溶解在水蒸气中,作用于金属表面所引起的腐蚀,其本质是发生在金属表面的一层电解质溶液薄膜中的电化学过程,如粗铁矿,铁为阳极,杂志为阴极。
形成腐蚀电池。
其腐蚀过程取决于阴极过程速度,而而阴极过程又取决于氧扩散速度。
大气中除了氮气、氧气和水分以外,还有各种各样其他微量成分和污染杂质,其中,二氧化碳、臭氧、氨气、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氯化氢、有机酸以及它们的溶解物,对不同金属材料有腐蚀性。
此外,一些含碳酸根、氯离子、铵根、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甲酸根离子、乙酸根离子等的盐类颗粒物在金属表面沉降,容易吸潮,由于化学及毛细管凝聚作用,在较低的相对湿度下金属表面即开始吸收水分,从而在金属表面形成电解质溶液薄膜。
,加剧金属大气腐蚀。
二.气相缓蚀剂气相缓蚀剂具有经济、有效、干净、清洁的特点,由于气体是无孔不入的,所以无论是金属制品的表面,还是内腔、沟槽甚至缝隙部位均可得到保护,所以气相缓蚀剂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机械、电子、仪表、汽车、军工等领域。
使气相缓蚀剂及其产品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已成为防止金属大气腐蚀的绿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气相缓蚀剂使用时不必直接接触金属表面,特别适合于结构复杂的金属制品与构件的非涂装性保护。
长期以来,钢铁用气相缓蚀剂的基本组成为有机胺及其盐类,分子量较小且有较高的饱和蒸气压,在一定条件下容易挥发,在金属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或者能与酸性气体发生反应,从而抑制金属的气相腐蚀。
HJ-20-F1气相缓蚀剂VCI

上海东松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S h an g h a i D o n g so n g C h e m i c a l S ci en t e c h D ev e lo p m e n t Co L t dHJ-20-2气相缓蚀剂特性与用途:气相缓蚀剂(VPI),又称气相防锈剂(VCI),是一类在一定空间内通过气化挥发到达金属表面,能有效地防止金属表面腐蚀的防腐蚀材料。
HJ-20-2气相缓蚀剂为有机多元胺化合物,是一种不含亚硝酸基的环境友好型高新技术产品,它替代了目前市场销售的毒性大,危及周围环境和使用者健康的传统气相缓蚀剂。
其防锈蚀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良好,与纸张、塑料配伍尤佳。
既可直接使用,也可用于多种气相缓蚀(防锈)制品如气相防锈水、气相防锈纸、气相防锈塑料膜等的制备,是一种理想的黑色金属长期封存防蚀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
HJ-20-2气相缓蚀剂由国家电力公司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部级)重点实验室研制开发,由本公司独家生产。
该产品可用于船舶、建筑物、桥梁、锅炉、发电机等密封腔体金属结构件的内腔作非涂装防蚀保护,也可用于军工枪械、航空、电子、机械、医疗器械产品及其零部件和钢铁卷材等金属制品贮运过程中的防蚀保护。
用它作防蚀保护的金属制品,在投入使用时,不用去油封,既方便快捷,又可节约去油封的人力物力,避免大量使用有机溶剂去油封时所产生的废气、污物对环境的污染。
该产品已较多地使用在全国各地船厂建造的出口及国内大型船舶的箱型腔体结构的舱口盖和舵叶中,广受设计部门和船东的好评。
主要技术性能:外观:白色粉末挥发减量:7%(密闭空间40℃初始24小时)含量:95%以上水中溶解度:≧1.5g/L稳定性:熔点198~200℃;分解温度300℃分解。
堆密度:0.3~0.4g/cm3pH值:7.8(1%水溶液)气相防锈甄别试验:钢7周期合格动态接触湿热试验:钢7周期合格气相缓蚀能力试验(VIA):钢合格使用工艺与要点:●HJ-20-2气相缓蚀剂适用于黑色金属的防蚀保护。
缓蚀剂气相缓蚀剂编制说明

《缓蚀剂气相缓蚀剂》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2016年9月(一)任务来源气相缓蚀剂是钢铁暂时性防腐蚀保护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技术先进国家已经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电力、船舶、汽车零部件、大型机械装备、水电装备、电子及军事装备等众多行业的管道、容器、设备、零部件在制造、仓储、运输及运行等防腐蚀保护中,并成为防腐蚀专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气相缓蚀剂技术做为防腐蚀新技术,具有替代传统防护技术、低成本、高效防锈和环境友好等优势,气相缓蚀剂及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渗透到各应用领域。
由于在选择和使用上专业性较强,因此对于各领域如何科学、合理和经济地选择、评价,如何正确地使用存在较大困难,需要制订一项通用的标准来规范产品性能,用于指导使用。
2015年,经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申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综合〔2015〕52号2015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中下达了《缓蚀剂气相缓蚀剂》的编制任务,计划编号20151927-T-606,并由全国防腐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组织,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中蚀国际防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负责标准起草。
标准编制时间为2015~2017年。
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接到此项任务后成立编写小组。
在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编写小组认真归纳、整理、分析从各渠道所收集的资料,并多次进行讨论,于2016年9月提出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写原则1、严格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了编写;2、与相关标准和法规协调一致的原则;3、结合行业发展和市场实际情况以及标准的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标准编写过程在编制本标准之前,编写组充分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具体如下。
1.国内标准GB 11372 防锈术语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78 化学试剂乙醇(无水乙醇)GB/T 687 化学试剂丙三醇(甘油)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1220 不锈钢棒GB/T 2361 防锈油脂湿热试验法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4437.1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一部分:无缝圆管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的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15723 实验室玻璃仪器干燥器GB/T 16265 包装材料试验方法相容性GB/T 16266 包装材料试验方法接触腐蚀GB/T 16267 包装材料试验方法气相缓蚀能力GB/T 30435 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YY 0027 电热恒温培养箱2.国外标准国外标准主要以美国军用规范和日本工业标准应用较广泛,具体如下:MIL-I-22110C MILITARY SPECIFICATION INHIBITORS, CORROSION, VOLATILE, CRYSTALLINE POWDER 军用规范结晶粉末状气相缓蚀剂MIL-STD-3010 DEPARTMENT OF DEFENSE `TEST METHOD STANDARD TEST PROCEDURES FOR PACKAGING MATERIALS美国国防部实验方法标准包装材料实验程序,3005,接触腐蚀;4031,气相缓蚀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蚀剂气相缓蚀剂》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2016年9月(一)任务来源气相缓蚀剂是钢铁暂时性防腐蚀保护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技术先进国家已经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电力、船舶、汽车零部件、大型机械装备、水电装备、电子及军事装备等众多行业的管道、容器、设备、零部件在制造、仓储、运输及运行等防腐蚀保护中,并成为防腐蚀专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气相缓蚀剂技术做为防腐蚀新技术,具有替代传统防护技术、低成本、高效防锈和环境友好等优势,气相缓蚀剂及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渗透到各应用领域。
由于在选择和使用上专业性较强,因此对于各领域如何科学、合理和经济地选择、评价,如何正确地使用存在较大困难,需要制订一项通用的标准来规范产品性能,用于指导使用。
2015年,经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申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综合〔2015〕52号2015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中下达了《缓蚀剂气相缓蚀剂》的编制任务,计划编号20151927-T-606,并由全国防腐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组织,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中蚀国际防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负责标准起草。
标准编制时间为2015~2017年。
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接到此项任务后成立编写小组。
在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编写小组认真归纳、整理、分析从各渠道所收集的资料,并多次进行讨论,于2016年9月提出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写原则1、严格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了编写;2、与相关标准和法规协调一致的原则;3、结合行业发展和市场实际情况以及标准的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标准编写过程在编制本标准之前,编写组充分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具体如下。
1.国内标准GB 11372 防锈术语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78 化学试剂乙醇(无水乙醇)GB/T 687 化学试剂丙三醇(甘油)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1220 不锈钢棒GB/T 2361 防锈油脂湿热试验法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4437.1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一部分:无缝圆管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的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15723 实验室玻璃仪器干燥器GB/T 16265 包装材料试验方法相容性GB/T 16266 包装材料试验方法接触腐蚀GB/T 16267 包装材料试验方法气相缓蚀能力GB/T 30435 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YY 0027 电热恒温培养箱2.国外标准国外标准主要以美国军用规范和日本工业标准应用较广泛,具体如下:MIL-I-22110C MILITARY SPECIFICATION INHIBITORS, CORROSION, VOLATILE, CRYSTALLINE POWDER 军用规范结晶粉末状气相缓蚀剂MIL-STD-3010 DEPARTMENT OF DEFENSE `TEST METHOD STANDARD TEST PROCEDURES FOR PACKAGING MATERIALS美国国防部实验方法标准包装材料实验程序,3005,接触腐蚀;4031,气相缓蚀能力。
JIS Z 0320-1997 铜及铜合金用气相缓蚀剂JIS Z 1519-2013 钢铁用气相防锈剂缓蚀剂是一种用于防腐蚀的功能性化学材料,按其使用要求和应用方法分为许多种类。
本标准主要规定气相缓蚀剂所应该具备的防腐蚀性能。
本标准所规定的气相缓蚀剂是指在常温下具有挥发性,且挥发出的气体能抑制或减缓金属大气腐蚀的物质。
可以是单一化学材料,也可以是多种化学原料经复配后而具有本标准性能的化学材料,可以按各种使用要求和方式二次制造成为加工制品,比如气相防锈包装材料、气相防锈油等产品。
本标准编制主要参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Z 1519-2013 钢铁用气相防锈剂和JIS Z 0320-1997 铜及铜合金用气相缓蚀剂两项标准而制定。
美国军用标准是各国气相缓蚀剂防腐蚀性能标准的基本参照,但由于指标较高而更适合军用要求,各国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要求都有所调整。
前述两项日本工业标准也是根据美国军用规范,经多年工业应用不断改版而形成的。
综合考虑工业实际应用的需求,日本工业标准更适合一般工业使用。
基于安全、经济、企业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一方面产品选择要经济可靠,另一方面通过设计的优化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最大限度的提高防腐蚀效果。
否则要求过高,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和产生更多的环境影响。
本标准就是建立在保证防腐蚀效果的基础上编制的,它对于合理使用与管理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更好地达到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
(四)制修订标准的目的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本标准的编制目的是结合国内气相缓蚀剂技术发展现状,根据行业应用特点,规范气相缓蚀剂及主要技术要求,有效地指导相关领域合理使用,推动我国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与国际接轨;2.目前没有相关国家标准,因此,需要系统地编制一项国家标准。
(五)标准编制的主要内容说明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相缓蚀剂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气相缓蚀剂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主要引用国内相关标准。
3.术语3.2气相缓蚀能力vapor inhibiting ability中文引用于GB/T16267,英文引用于MIL-STD-3010 5.4.1。
3.3加速消耗后的气相缓蚀能力Vapor Inhibiting Ability after exhaustion (aged) conditions.中文引用于GB/T16267,英文引用于MIL-STD-3010 5.4.1。
3.4相容性compatibility,引用GB/T16265。
3.5接触腐蚀性contact corrosivity,英文引用美军标MIL-STD-3010 5.3.2。
3.6空白试验Blank test,引用GB/T16267。
4分类4.1 分类4.1.1按被保护金属材质分类,分为钢用、有色金属用和多金属系统用。
有色金属用包括铜用、铜及其合金用和其它有色金属用;多金属系统用包括钢、铜、铝系统用。
4.1.2按产品状态分类,分为粉末状和液状。
5 要求5.1钢用、多金属系统用气相缓蚀剂要求表1 钢用、多金属系统用气相缓蚀剂要求注:1)多金属系统若有其它金属材料共存,参照与金属材料的相容性进行检验。
5.2有色金属用气相缓蚀剂要求表2 有色金属用气相缓蚀剂要求钢用、多金属系统用气相缓蚀剂要求主要参照JIS Z 1519 钢铁用气相缓蚀剂制定;有色金属用气相缓蚀剂要求主要参照JIS Z 0320-1997铜及铜合金用气相缓蚀剂制定。
由于钢与有色金属本身耐蚀性的差别,按参照的上述两项日本工业标准,分别引用了气相缓蚀剂的气相缓蚀能力检验方法,即钢用和多金属系统用气相缓蚀能力(A)和有色金属系统用气相缓蚀能力(B)。
钢用气相缓蚀剂的气相缓蚀能力(A)及加速消耗后的气相缓蚀能力的等级要求参照GB/T16267 中8.1规定,要求0级或1级的规定有待讨论确定。
在JIS Z 1519 中规定肉眼无可见锈蚀,10倍放大镜下有4个上锈点视为具有气相缓蚀能力,在GB/T16267中的1级为轻微锈蚀或锈蚀面积在20%以下。
美军规范中中评价标准与JIS标准相近。
因此,本标准评价要求是否要参照美、日标准规定需通过征求意见反馈后讨论确定。
有色金属系统用气相缓蚀剂的气相缓蚀能力(B)的等级要求参照JIS Z 0320,未设加速消耗后气相缓蚀能力。
6 试验方法6.1 一般规定试验中用水按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6.2 气相缓蚀能力(A)主要参照GB/T16267 中7.1.2制定。
6.3气相缓蚀能力(B)主要参照JIS Z 0320制定。
为了适用不同有色金属的试验结果判定,本标准引用了JIS Z 0320判定方法。
6.4 加速消耗后的气相缓蚀能力粉末状钢用气相缓蚀剂的加速消耗温度试验条件参照JIS Z 1519制定,在38℃±2℃干燥箱中放置120h后取出进行检测;液状钢用气相缓蚀剂的加速消耗温度试验条件参照MIL-STD-3010中5.4.1制定,在23℃±2℃干燥箱中放置120h后取出进行检测。
加速消耗试验装置参照GB/T16267制定,未采用通气消耗试验条件,目的为简化试验操作。
GB/T16267气相防锈剂加速消耗的暴露条件是60℃±2℃干燥箱中放置120h后取出冷却进行检测,暴露温度过高,实际应用中的贮存和运输条件一般不会达到如此程度,如果按国标检测,对缓蚀剂的要求会造成与实际应用不符的情况。
6.5 与金属材料的相容性主要参照JIS Z 1519制定,评价方法参照GB/T16265制定。
6.6 接触腐蚀性主要参照JIS Z 1519制定。
(六)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本标准为新订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相一致,无相矛盾之处。
(七)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使用各方根据自身需要,及时组织人员培训,严格认真遵守本标准规定。
(八)代替或废止现行标准的建议;无。
(九)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无。
(十)标准名称与计划项目名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无。
(十二)重要内容的解释和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国家标准编制组2016年8月10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