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知识整理
海洋动物科普知识资料大全
海洋动物科普知识资料大全海洋动物科普知识资料大全1. 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包括各种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海洋生物多样性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海洋哺乳动物:海洋中存在着许多哺乳动物,如鲸鱼、海豚和海狮等。
它们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海洋鱼类:海洋中有超过30,000种不同的鱼类。
它们根据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的不同可以分为近海鱼类和远洋鱼类。
其中一些鱼类具有商业价值,被人类作为食物资源开发利用。
4. 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中有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如海藻、珊瑚、海绵、虾类、贝类等。
它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成员,还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资源。
5.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包括海洋的不同区域,如珊瑚礁、海草床、沿海湿地、深海等。
这些生态系统提供了独特的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
6. 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丰富多样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海洋的热带雨林”。
珊瑚礁不仅是无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还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7. 深海生物:深海是位于海平面以下200米至11,000米之间的海洋区域,被誉为“最后一个未知的边界”。
深海生物适应了高压、低温、黑暗和缺氧等极端环境,研究深海生物对理解生命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8. 海洋保护:海洋面临着来自人类活动的威胁,如过度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9. 海洋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形式,通过观赏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促进人们对海洋保护的意识和认识。
10. 全球海洋观测:全球海洋观测是通过科学仪器和技术对海洋进行长期观测,以监测海洋的变化和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这些是海洋动物科普知识的一部分,希望能够让读者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引起人们对海洋保护的关注。
跟海洋有关的科普
跟海洋有关的科普1、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近四分之三,占地球全部水资源的97%,若以体积衡量,海洋占据生物在地球上所能发展空间的99%。
海洋的温度、化学成分、洋流和生物影响着全球人类居住的生态系统,如雨水、饮用水、气候、食物等都是由海洋而提供和调控。
2、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水体的总称,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
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
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
因为地球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一个大水球。
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别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46%、24%和20%。
重要的边缘海多分布于北半球,它们部分为大陆或岛屿包围。
最大的是北冰洋及其近海、欧洲的地中海、加勒比海及红海其附近水域、白令海、鄂霍次克海、黄海、东海和日本海。
2、海水和普通水一样,都是无色透明的。
原理:海洋色彩是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和海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质、海水的深度、云层的特点及其他因素决定的。
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各不相同,从红光到紫光,波长逐渐变短,长波的穿透能力最强,最容易被水分子吸收,短波的穿透能力弱,容易发生反射和散射。
海水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的程度也不同。
光波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射人海水后,随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渐被吸收了。
一般说来,在水深超过100米的海洋里,这三种波长的光大部分能被海水吸收,并且还能提高海水的温度。
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
近岸的海水因悬浮物质增多,颗粒较大,对绿光吸收较弱,散射较强,所以多呈浅蓝色或绿色。
海洋的知识点总结
海洋的知识点总结一、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 海洋的定义海洋是地球上咸水体系的一部分,由五大洋和与之相连的海湾、海峡、海峡、海平原和海山等所组成的一个广阔水域。
2. 海洋的地理分布地球上的海洋分布在五大洲之间,主要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
3. 海洋的形成与发展海洋起初是地壳运动形成的洼地,在长期的地壳变动和地质作用下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模样。
海洋在地球上占据着主要位置,还对地球气候、大气、土地、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着深远影响。
4. 海洋的物理特征海水的成分主要包括水和盐,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海水淡咸程度不同。
海水具有独特的密度、温度和盐度等物理特征,这些特征对海洋的生物和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5. 海洋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浮游生物、潮间带生物、底栖生物、海洋植物等。
生态系统在海洋中形成了复杂的生态链和食物网,维持着海洋生物群落的平衡。
二、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1. 海洋污染海洋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城市污水排放、船舶排放、海洋油污染等。
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2. 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盐、海水淡化、海洋风能、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必须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3. 海洋保护区建设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各国建立了大量的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岛保护区和海洋公园,以保护海洋生物和濒危物种,促进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三、海洋气候与气象1. 海洋与气候海洋对全球气候有着巨大影响,它们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调节着大气和海洋的温度,对全球的气候变化起到重要作用。
2. 海洋气象现象海洋气象现象包括风暴、海啸、台风、季风等,这些现象对人类和海洋生物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四、海洋生物多样性1. 海洋生物群落海洋中有着丰富多彩的生物群落,包括浮游生物、浅海生物、深海生物、底栖生物、珊瑚礁等,构成了复杂的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小百科知识大全
海洋小百科知识大全海洋小百科知识大全1.世界海洋日是7月18日。
中国更大的海是南海。
3.中国更大的岛屿是台湾省岛。
4.北极熊有黑色的皮肤。
珊瑚不是动物,不是植物,而是微生物中国南海6.世界上四大洋中最小的是北冰洋。
7.海洋生物中能发电的鱼是电鳗。
8.鱼依靠鳍来平衡身体。
9.海洋中最快的鱼是旗鱼。
10.海带、紫菜、裙带菜是对人体有益的海洋食品。
北冰洋11.在海洋动物中,“睡王”是海狮。
12.在海洋动物中,“游泳冠军”是海狮。
13.在海洋动物中,“海洋霸主”是鲨鱼。
14.海洋中更大的动物是蓝鲸。
15.海洋中最聪明的动物是海豚。
海豚16.海马不是马。
17.鱼翅是由鱼翅制成的。
18.世界上最抗旱的鱼是肺鱼。
19.鱼用内耳听声音。
20.世界上最脏的海是地中海。
鲨鱼21.世界上最小的海是马尔马拉海。
22.鱼睁着眼睛睡觉23.海参在夏天需要睡眠。
24.章鱼有八条腿,鱿鱼有十条腿。
25.鱼的年龄可以通过它的鳞片来确定。
鱼鳞环26.海马直立游泳。
27.鲸鱼、鱿鱼和鲍鱼不属于鱼类。
28.对海洋最严重的损害是由石油及其产品造成的。
29.海豚是聪明的哺乳动物。
30.抹香鲸是鲸鱼中的“潜水冠军”。
有趣的海洋科普小知识海洋最毒的生物水母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生物,水母的种类有很多。
曾经有人问海蜇是水母吗,其实海蜇就是水母其中一种。
在海洋动物评比中,箱水母凭借独一无二的致命性,被评为海洋最危险生物的头衔,每年最少有数十人甚至几百人丧命箱水母之手。
箱水母也叫立方水母、澳洲方水母,是腔肠动物中的一纲。
之所以获此怪名,是因为外形微圆,像一只方形的箱子。
箱水母海生,水螅体小,水母体大。
成年的箱水母,有足球那么大,蘑菇状,近乎透明。
它由体内喷出的水柱推动着身体旋转前进,它们会主动猎食鱼类、蟹类等动物,属独居生物,其触手对于人体有剧毒。
在箱水母身体两侧有两只原始的眼睛,可以感受光线的变化,身后拖着60多条带状触须。
这些触须正是使人致命之处,能伸展到3米以外。
海洋基本知识大全
海洋基本知识大全海洋基本知识大全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覆盖了约70%的地球表面。
它们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能源和交通运输,同时还对地球气候、生态系统和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海洋的基本知识。
1.海洋的分类海洋可以分为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这些洋分别连接了世界上的大陆和岛屿,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特征。
2.海洋的深度海洋的平均深度约为3800米,最深处是马里亚纳海沟,达到了11034米的深度。
3.海洋的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无数的生物种类。
它包括了海洋植物(如藻类)、海洋动物(如鱼类、海豚、鲸鱼)和海洋微生物(如浮游生物、细菌)。
海洋生物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4.海洋的食物链海洋中存在着复杂的食物链。
海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并被浮游动物和小鱼吃掉。
这些小动物又成为大鱼、海豚和鲸鱼等食物来源。
通过这样的食物链,能量从底层生物向上层生物传递,维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5.海洋的循环系统海洋的循环系统包括了温度、盐度和水流。
这些循环系统有助于调节地球气候,并使海洋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得以分布。
6.海洋的地质特征海洋中存在着各种地质特征,如海床和海山。
海山是海洋中的山脉,通常由火山活动形成。
海床则是海洋底部的地形,包括了大陆架、深海平原和海沟等。
7.海洋的资源利用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各种资源,如鱼类、贝类、石油和天然气等。
海洋还被用作交通运输和旅游的重要路径。
8.海洋的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海洋面临着来自人类活动引起的严重污染问题。
废水排放、石油泄漏和塑料垃圾都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9.海洋的保护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海洋保护区、限制捕鱼和限制废水排放等。
海洋的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自然资源。
关于海的知识
关于海的知识广泛而深远,涉及自然科学、地理、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关于海的基本知识点:1. 海洋的定义:海洋是指地球表面上广阔的、相互连接的海洋区域,通常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和北冰洋。
2. 海洋的面积: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3. 海洋的深度:海洋的平均深度约为3.8公里,但最深处可以达到10公里以上,如马里亚纳海沟。
4. 海洋的组成:海水主要由水、溶解的盐分和其他矿物质组成,其中盐分主要是氯化钠。
5. 海洋的循环:海洋循环包括物理循环(如洋流)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如碳循环、氮循环等),它们共同维持着海洋的生态平衡。
6. 海洋生物:海洋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之一,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巨大的鲸鱼,都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7. 海洋资源:海洋资源丰富,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矿物质、药物等。
8. 海洋环境问题:海洋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如过度捕鱼、海洋污染、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酸化和海平面上升等。
9. 海洋保护: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各国和国际组织正在采取措施,如建立海洋保护区、减少塑料垃圾排放、限制过度捕鱼等。
10. 海洋研究: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科学,涉及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多个方面。
11. 海洋与气候:海洋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影响,它能够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影响降水等。
12. 海洋的探索: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从古代的航海家到现代的深海潜水器和卫星遥感技术,都在不断扩展我们对海洋的认识。
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最广阔的领域之一,人类对它的了解仍然有限。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海洋的认识将会越来越深入。
关于海洋的小知识
关于海洋的小知识一、海洋的定义与特点海洋是指地球上覆盖着大部分表面的咸水体,是地球最广阔的水域。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深度约为3,800米。
海洋具有以下特点:1. 咸水:海洋中的水含有盐分,平均盐度约为3.5%。
2. 丰富的生物资源: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3. 影响全球气候:海洋是地球的热交换媒介,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4. 存储巨大的能量:海洋中蕴含的能量是人类所需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海洋的分区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海洋可以分为不同的区域,主要包括:1. 近海区:指离陆地较近的海域,一般包括陆缘海、大陆架和大陆坡。
2. 开阔海区:指远离陆地的深海区域,水深较深,生物资源相对较少。
3. 深海区:指海洋中水深超过2000米的区域,生态环境极端恶劣,光线稀少,温度低,压力高。
4. 极地海区:指地球南北两极附近的海域,水温极低,寒冷条件下仍能存在生命。
三、海洋的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包括鱼类、贝类、虾类、藻类等。
海洋中的鱼类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同时也是渔业的重要资源。
此外,海洋中还有珊瑚礁、海草床等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保护海岸的功能。
四、海洋的环境问题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1. 海洋污染: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城市污水等的排放导致海洋污染,危害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2. 过度捕捞: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减少,威胁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海洋酸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导致海洋中的酸性增加,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
4.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洋生态系统和沿海地区面临威胁。
五、保护海洋的重要性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海洋污染。
2. 实施渔业管理,限制过度捕捞,保护渔业资源。
3. 提倡可持续发展,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海洋知识点总结大全
海洋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海洋的形成海洋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地球诞生之初。
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上最早的海洋是在大约45亿年前形成的。
据古老的化石证据,原始海洋并不像今天那样广大,而是在陆地之上形成的一些小型湖泊,随着陆地的不断演化,这些水体逐渐扩展,并形成了今天广袤的海洋。
二、海洋的组成海洋由海水、海洋生物和海底地质构成。
其中,海水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占据了大部分的海洋空间。
海洋生物是指栖息于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包括海藻、鱼类、贝类等。
海底地质是指构成海底地形的各种岩石和地质结构。
三、海洋的地理地球上共有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这五大洋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全球海洋系统。
在全球各大洋中,太平洋是最广阔的,占地球面积的大部分。
而北冰洋和南冰洋则是地球上唯一的两个带有冰川的大洋。
四、海洋的生物资源海洋是地球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包括各种鱼类、贝类、海带、海藻等。
其中,鱼类是最为人类所依赖的海洋资源之一,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
而贝类则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珍珠养殖。
五、海洋的能源资源海洋也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海洋风能等。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海洋中最重要的能源资源,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而海洋风能则是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六、海洋的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的活动不断扩张,海洋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其中,塑料污染和化学污染是目前海洋环境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此外,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渔业也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恶化。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
七、海洋的气候影响海洋对地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中的各种物质和生物都对地球气候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例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对大气循环和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也能通过调节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影响地球气候变化。
八、海洋的探索海洋是地球上尚未完全探索透彻的地方之一。
海洋科学知识点
海洋科学知识点海洋是地球上占据绝大部分的水域,也是生命的摇篮之一。
了解海洋科学知识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研究气候变化、发展海洋资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海洋科学的知识点。
一、海洋的基本特征海洋是由海水构成的一个庞大水体,包括五大洋和无数的海湾、海峡等。
海洋具有较大的面积、深度和盐度,其中太平洋是最大的一个海洋。
海洋中存在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各种鱼类、贝类、海藻等。
二、海洋环境海洋环境包括海水、海底、海岸线等。
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等参数对海洋生物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
海底地形复杂多样,有海山、海沟、海岭等地貌。
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相交界的地方,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
三、海洋生物海洋中生活着各种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中层生物等。
浮游生物是海洋食物链的底层,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
底栖生物生活在海底,如海星、海参、海葵等。
中层生物生活在水体中层,如鱼类、海豚、鲸鱼等。
四、海洋资源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渔业资源是人类获取海产品的重要途径,如各种鱼类、贝类、虾类等。
矿产资源包括油气、金属矿、盐等。
能源资源包括海洋风能、海洋潮汐能等。
五、海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了人类活动的破坏,包括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海岸开发等。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需要采取措施,包括建立海洋保护区、限制捕捞量、减少污染等。
只有保护好海洋,才能确保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海洋科学知识包括海洋的基本特征、海洋环境、海洋生物、海洋资源和海洋保护等方面。
通过深入了解海洋科学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海洋科学知识,为建设美丽的海洋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洋知识大全
海洋知识大全1. 海洋介绍海洋的定义,地球表面有很多水,而海洋就是其中最大、最深的一部分,是地球上广阔的、覆盖大部分地球表面的咸水体,包括大洋、海、海湾、海峡等等。
海洋的面积,海洋的面积约3.6 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71%,平均水深约3800 米,海洋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但可用于人类饮用的只占2%。
海洋的分布,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 是未知的。
海洋的深度,海洋的平均深度约为3800 米,海洋最深处是位于太平洋上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达到11034 米,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俯冲后形成的。
海洋是怎么形成的,地球最初是一个炽热的球体,地壳形成后,地球表面开始出现火山活动,随着火山活动的持续,海洋地壳不断积累,形成了最初的海洋。
2. 海洋的结构浅海区域(海平面到200米以下),这片水域较浅,阳光可以穿透它,常见的海洋生物有海藻、珊瑚、鱼类、贝类、虾等,浅海也是人类所熟悉的海洋世界。
中层海域(200~1000米),这是介于半透明和完全黑暗的深海世界之间的过渡层,常见的生物有深海鱿鱼、灯笼鱼、鲨鱼、巨型乌贼等,特点是身形巨大。
深层海域(1000~4000米),这里唯一的光源是动物身上的发光装置,包括一些著名的鱼类、软体动物、水母和甲壳类动物,抹香鲸也会溜进这个区域捕食。
深渊海域(4000米以下),这里的环境极端黑暗,水温接近冰点,且水压极高,深海生物适应了这些极端条件,如深海乌贼、海蜘蛛、深海鱼类、微生物等。
海沟区域(超过6000米),海沟是位于海洋底部的狭长、深邃的沟槽或潜在的裂缝,是海洋中最深的地质结构之一,海沟中也会存在一些独特而奇异的生物。
3. 海洋的洋流洋流的定义,洋流是指海洋中水的流动,地球上存在多个洋流系统,这些洋流系统通常是环绕大陆的环流,例如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秘鲁寒流等。
大海小知识10条
大海小知识10条一、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
海洋面积约为361,000,000平方公里。
二、海洋深度最深的地方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达到了约11,034米的深度。
三、海洋中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体长可达30多米,重量可达到200多吨。
四、海洋中的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海洋的热带雨林”。
五、海洋中的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影响产生,周期为大约12小时26分钟。
六、海洋中的海水盐度平均为3.5%,即每升海水中含有35克盐。
七、海洋中的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据估计,海洋中的物种数量可能超过100万种。
八、海洋中的珊瑚礁对全球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九、海洋中的鱼类是人类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全球每年有数百万吨的鱼类被捕捞。
十、海洋中的热带风暴和台风是海洋中最强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能够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最广阔的领域之一,其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性不容忽视。
了解海洋的一些小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这片浩瀚的蓝色领域。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们覆盖着地球的大部分表面,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自然景观。
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达到了约11,034米的深度。
这个深渊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深不见底。
除此之外,海洋中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体长可达30多米,重量可达到200多吨。
这些巨大的生物在海洋中独自徜徉,令人惊叹不已。
海洋中的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海洋的热带雨林”。
珊瑚礁是由珊瑚动物的骨骼积累而成,吸引了大量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栖息其中。
海洋中的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影响产生,周期为大约12小时26分钟。
潮汐的变化对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中的海水盐度平均为3.5%,即每升海水中含有35克盐。
这种高盐度的海水使得大多数生物无法在其中生存,只有适应了海水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繁衍。
海洋科普知识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海洋概述1. 海洋的概念海洋是地球上广阔的咸水水域,包括海洋和沿海地区。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地球的气候、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海洋的组成海洋主要由海水、海洋生物、海底地形、海洋资源等组成。
海水主要由水、盐、微量元素、有机物等组成。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包括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珊瑚、藻类等。
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中脊等。
海洋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生物资源等。
3. 海洋的分布地球上的海洋分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洋。
四大洋之间有海峡、海沟等连接,形成了全球海洋的格局。
二、海洋环境1. 海洋气候海洋气候是指海洋表面及其附近地区的气候。
海洋气候对地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如调节地球气候、影响降水分布等。
海洋气候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球自转、海洋流、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
2. 海洋污染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导致海洋环境恶化。
海洋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船舶排放、石油泄漏、塑料垃圾等。
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人类健康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3. 海洋酸化海洋酸化是指海洋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pH值下降的现象。
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海洋生态系统稳定产生严重影响,如影响珊瑚生长、降低海洋生物的钙化速率等。
4. 海洋缺氧海洋缺氧是指海洋中溶解氧含量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
海洋缺氧可能导致海洋生物死亡,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平衡。
三、海洋生物1. 海洋生物的分类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可分为以下几类: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珊瑚、藻类、海绵动物、棘皮动物、头足类、鱼类等。
2. 海洋生物的特点海洋生物具有以下特点:(1)适应性强:海洋生物适应了海洋环境的各种变化,如温度、盐度、压力等。
(2)繁殖能力强:许多海洋生物具有极高的繁殖能力,如鱼类、甲壳类等。
(3)食物链复杂:海洋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海洋知识资料
海洋知识资料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占据了地球表面的近三分之二。
它不仅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还扮演着调节地球气候、供养全球人口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海洋的基本知识和有趣的事实。
1. 海洋的定义和分类海洋是指地球表面上连接在一起的盐水体,包括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海、海湾、湾、峡湾、港口、海峡等。
海洋按深度可以分为地表层、大洋深层和海底,按纬度可分为热带水域、亚热带水域、温带水域和寒带水域。
2. 海洋的生物多样性据估计,海洋中有超过200,000种已知物种,然而,科学家相信实际数量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包括鱼类、贝类、甲壳类、海洋哺乳动物、海鸟和海洋植物等。
海洋生物的适应能力和生态特征非常丰富,它们在特定的海洋环境中发展出独特的生存策略。
3. 海洋的地下生态系统除了地表层的生态系统外,海洋底部也有生物多样性非常高的地下生态系统。
这些生态系统包括海底泥沙区、海底温泉区、海沟和珊瑚礁等。
这些区域支持着各种奇特的生物,如深海鱼类、海底细菌和浮游生物等。
4. 海洋的环境问题海洋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对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
其中之一是过度捕捞,导致了许多鱼类资源的过度消耗。
此外,海洋污染也是一个严重问题,包括海洋垃圾、石油泄漏和化学物质排放等。
这些污染物对海洋生物和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5. 海洋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国际社会采取了许多措施。
其中之一是建立了许多海洋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旨在保护濒危物种和重要的生态系统,以及保护海洋的生物多样性。
此外,国际合作也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各国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海洋环境问题。
6. 海洋与气候变化海洋在调节地球气候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海洋吸收和储存了大量的热量,并且通过水蒸气释放到大气中,影响全球的降水分布。
此外,海洋还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起到重要的温室气体调节作用。
海洋科学基础知识梳理
海洋科学基础知识梳理当我们提及海洋,那片广阔无垠、深邃神秘的蓝色世界,总是能激发起无尽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海洋科学,作为一门研究海洋的综合性学科,涵盖了众多领域和知识体系。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来梳理一下海洋科学的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要了解海洋的地理特征。
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所覆盖,海洋被划分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这些大洋的面积、深度和地形各不相同。
太平洋是最大最深的大洋,拥有广阔的海盆和众多的岛屿;大西洋呈“S”形,其周边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繁忙的航运路线;印度洋则连接着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北冰洋位于地球的北端,大部分区域被冰层覆盖。
海洋的地形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广阔的大陆架,这是海洋与大陆接壤的浅海区域,资源丰富;还有深邃的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比如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沟;此外,还有海岭、海盆等地形。
海洋中的水,其物理性质也是海洋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比如温度,海洋表面温度受太阳辐射、纬度、洋流等因素影响。
赤道附近水温较高,而两极地区水温较低。
随着深度的增加,水温逐渐降低,直到一定深度后保持相对稳定。
盐度则是指海水中溶解的盐类物质的含量,不同海域的盐度有所差异,主要受降水、蒸发、河流注入等因素影响。
洋流是海洋中大规模的海水流动,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比如暖流能带来温暖和湿润的气候,而寒流则会使经过地区的气温降低。
著名的洋流有北大西洋暖流、秘鲁寒流等。
海洋中的化学物质丰富多样。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如氯化钠、氯化镁等。
此外,还有各种溶解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它们对于海洋生物的生存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海洋生物学是海洋科学的重要分支。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巨大的鲸鱼,从简单的藻类到复杂的鱼类。
海洋生物的分布受到海洋环境的影响,比如光照、温度、盐度等。
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关系。
海洋地质学研究海洋底部的地质结构和演化历史。
海底有着火山、地震等地质活动,还存在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锰结核等。
海洋科普知识大全
海洋科普知识大全1.海洋国土版块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内水和边水水域约470万平方公里,东部和南部海岸线1.8万千米,海域分布大小岛屿7600多个,台湾岛为最大岛屿,面积为35798平方公里,我国与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
2.海洋地貌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
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
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
大洋最深点11,033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
(1)海底河流海底河流,是指在重力的作用下,经常或间歇地沿着海底沟槽呈线性流动的水流。
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团队于2010年7月底使用遥控潜艇对土耳其附近海床进行扫描,发现了黑海的海底河流。
这条海底河流的流速为每小时6.4公里,河水流量每秒钟高达2.2万立方米。
按照流量计算,这条海底河流是泰晤士河的350倍,比欧洲最大河流莱茵河大10倍。
这是截至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条活跃的海底河流。
其河水来自地中海,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最后进入黑海。
海底河流也像陆地河流一样,能够冲出深海平原。
只是深海平原就像海洋世界中的沙漠一样荒芜,这些地下河渠能够将生命所需的营养成分带到这些沙漠中来。
因此,这些海下河流非常重要,就像是为深海生命提供营养的动脉要道。
英国科学家2010年7月底在黑海下发现一条巨大海底河流,深达38米,宽达800多米。
按照水流量标准计算,这条海底河流堪称世界上第六大河。
像陆地河流一样,海底河流也有纵横交错的河渠、支流、冲积平原、急流甚至瀑布。
(2)海底山脉大洋底部存在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这个事实直到十九世纪后期才被人类发现。
1866年,在铺设横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时,发现大西洋底的中部水浅而两侧水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为了偿还债务,梦想从海水中采金。
科普海洋自然知识点总结
科普海洋自然知识点总结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
海洋包含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物理资源,对地球的气候、生态平衡、以及人类的生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海洋自然知识的总结:海洋的组成海洋是由水、盐、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
海水中的盐分浓度大约为3.5%,其中约95%的是氯化钠,其余的是硫酸盐、镁盐、钙盐等。
海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溶解氧和二氧化碳,它们是维持海洋生物生存的重要物质。
海洋的生物资源海洋中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
其中,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和生存环境。
浮游动物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它们也是许多大型海洋动物的食物来源。
底栖动物主要栖息在海底或者海底附近的生物群落中,它们扮演着清理海洋底部有机物和沉积物的角色。
海洋的物理资源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风能、潮汐能和热能等资源。
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海洋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锰结壳、磷酸盐、钴等,它们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海洋风能、潮汐能和热能也正逐步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体,它对地球的气候保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洋中的水循环、潮汐、海流、风等都对地球的气候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海洋中的生物也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来影响地球的大气成分,对地球气候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包括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大型海洋动物等。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能量流动、生态平衡等都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对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污染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海洋污染主要包括塑料垃圾、工业废水、化学物质、石油泄漏等。
海洋污染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危害了海洋生物的健康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海洋动物科普知识资料大全
海洋动物科普知识资料大全一、海洋哺乳动物 1. 海豚:海豚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种,它的体型小巧,具有非常敏锐的听觉和视觉。
海豚的长嘴状口部具有锋利的牙齿,适合捕食小鱼和甲壳类动物。
它们生活在海洋中,常常成群结队,喜欢跳跃和翻滚。
2. 鲸: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体长可达30多米。
鲸类分为齿鲸和须鲸两大类,它们通过季节性的迁徙寻找食物。
鲸类通常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常常主要通过过滤口来捕食。
3. 海象:海象是一种体型庞大的海洋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北极海域。
它们以底栖生物为食,常常潜入海底寻找食物。
海象具有长长的牙齿和强壮的身体,可以游泳和潜水长时间。
二、海洋鱼类 1. 鱼类的呼吸方式:大部分鱼类通过鳃来呼吸,它们通过水流将含氧的水经过鳃膜,从而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少部分鱼类,如肺鱼和泡雷鱼,则通过肺器官来呼吸空气。
2. 箭鱼:箭鱼是一种迅猛的海洋鱼类,以其高速游泳和敏锐的视力闻名。
它们长长的嘴部配合尖锐的牙齿,可以追逐并捕食其他小鱼。
3. 海珊瑚鱼:海珊瑚鱼是生活在珊瑚礁上的一类鱼类,具有丰富多样的色彩,也是水族馆中常见的观赏鱼种类。
它们以浮游生物和藻类为食,对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海洋无脊椎动物 1. 海星:海星是一种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形呈星形,而且身体充满了触手。
海星的触手上有吸盘,可以帮助它们抓住猎物和移动。
它们主要以底栖生物为食,同时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清道夫,帮助分解死亡的有机物质。
2. 海葵:海葵是一类腔肠动物,具有身体不动的特点。
它们通过一种关节伸缩的方式捕食,将触手伸向水中等待猎物靠近。
海葵会释放出毒液,用来麻痹和杀死猎物,并通过口将猎物吞食。
四、海洋爬行动物 1. 海龟:海龟是一种古老而迁徙的海洋爬行动物,它们通常在海滩上产卵并孵化,然后回到海洋中寻找食物。
海龟以海草、水母和软体动物为食,特别是石油污染对海龟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五、海洋鸟类 1. 海鸥:海鸥是一种生活在海洋和沿海地区的鸟类,它们具有灰色的羽毛和尖锐的喙。
科普海洋动物知识点总结
科普海洋动物知识点总结一、鱼类1. 鱼类是最主要的海洋动物之一,它们在海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鱼类的种类非常多,包括深海鱼、近海鱼、河口鱼等。
常见的海洋鱼类有鲭鱼、鲑鱼、带鱼、鳕鱼、鲈鱼等。
鱼类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鱼类在外貌、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2. 鱼类生活在海洋不同的深度,有些鱼类生活在近海浅水区,有些鱼类则生活在深海。
它们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
3. 鱼类在海洋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它们是食物链中的基础环节,也是海洋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鱼类的数量和种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二、海洋哺乳动物1. 海洋哺乳动物是一类适应在海洋中生活的哺乳动物,它们有很强的游泳能力,通常在海洋中觅食和生活。
海洋哺乳动物主要包括鲸、海豚、海象等。
它们是很受人类喜爱的动物,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2. 海洋哺乳动物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它们能够在海洋中迁徙和繁衍后代。
例如,鲸鱼可以进行长途迁徙,而且在海洋中生活的时间比在陆地上的时间更长。
3. 海洋哺乳动物在食物链中处于较高的位置,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捕食者。
同时,海洋哺乳动物的数量和种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三、海洋爬行动物1. 海洋爬行动物是一类在海洋中生活的爬行动物,它们通常有很强的游泳和潜水能力。
海洋爬行动物主要包括海龟、海蛇等。
它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中,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2. 海洋爬行动物在海洋中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它们能够在海洋中捕食、繁衍后代和适应各种环境。
海洋爬行动物通常在陆地和海洋中都能够生活,有些海洋爬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然后再返回海洋中生活。
3. 海洋爬行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捕食者,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平衡成员。
因此,保护海洋爬行动物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四、海洋节肢动物1. 海洋节肢动物是一类适应在海洋中生活的节肢动物,它们在海洋中有着非常丰富的种类和数量。
海洋科普知识整理
一、海洋科普展区1.海洋国土版块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内水和边水水域约470万平方公里,东部和南部海岸线1.8万千米,海域分布大小岛屿7600多个,台湾岛为最大岛屿,面积为35798平方公里,我国与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
2.海洋地貌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
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
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
大洋最深点11,033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
(1)海底河流海底河流,是指在重力的作用下,经常或间歇地沿着海底沟槽呈线性流动的水流。
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团队于2010年7月底使用遥控潜艇对土耳其附近海床进行扫描,发现了黑海的海底河流。
这条海底河流的流速为每小时6.4公里,河水流量每秒钟高达2.2万立方米。
按照流量计算,这条海底河流是泰晤士河的350倍,比欧洲最大河流莱茵河大10倍。
这是截至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条活跃的海底河流。
其河水来自地中海,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最后进入黑海。
海底河流也像陆地河流一样,能够冲出深海平原。
只是深海平原就像海洋世界中的沙漠一样荒芜,这些地下河渠能够将生命所需的营养成分带到这些沙漠中来。
因此,这些海下河流非常重要,就像是为深海生命提供营养的动脉要道。
英国科学家2010年7月底在黑海下发现一条巨大海底河流,深达38米,宽达800多米。
按照水流量标准计算,这条海底河流堪称世界上第六大河。
像陆地河流一样,海底河流也有纵横交错的河渠、支流、冲积平原、急流甚至瀑布。
(2)海底山脉大洋底部存在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这个事实直到十九世纪后期才被人类发现。
1866年,在铺设横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时,发现大西洋底的中部水浅而两侧水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为了偿还债务,梦想从海水中采金。
海洋小百科知识大全
海洋小百科知识大全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最广阔的领域之一,拥有众多的物种、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无论是对于海洋学者还是普通大众,了解海洋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海洋的小百科知识,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神秘的世界。
1. 海洋的定义和分类海洋是指地球表面被大量盐水覆盖的区域,包括四大洋及其附属海域。
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海洋可以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冰洋。
此外,根据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海洋还可以分为浅海、中深海和深海。
2. 海洋的面积和深度目前,地球表面水域占据了约70%的面积,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0,000,000平方公里。
海洋的平均深度约为3,800米,最深的地方位于马里亚纳海沟,达到了10,924米的深度。
3. 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据科学家估计,海洋中的物种数量可能超过100万种,其中大部分尚未被发现和研究。
海洋生物包括鱼类、海藻、珊瑚、海洋哺乳动物等,它们构成了复杂而精密的生态链。
4. 海洋的重要性海洋对地球的生态平衡和气候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海洋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
其次,海洋是氧气和水蒸气的重要来源,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基本条件。
此外,海洋还是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和经济资源的宝库。
5. 海洋污染问题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
塑料垃圾、石油泄漏、酸性雨和过度捕捞都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保护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变得非常紧迫,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6. 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现象和过程的学科,其目的是更深入地了解海洋的性质和功能。
海洋科学研究包括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海洋物理学等多个领域,为人类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7. 海洋奇观和名胜海洋中存在着许多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和名胜景观。
例如,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吸引了无数的潜水爱好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海洋科普展区1.海洋国土版块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内水和边水水域约470万平方公里,东部和南部海岸线1.8万千米,海域分布大小岛屿7600多个,台湾岛为最大岛屿,面积为35798平方公里,我国与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
2.海洋地貌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
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
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
大洋最深点11,033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
(1)海底河流海底河流,是指在重力的作用下,经常或间歇地沿着海底沟槽呈线性流动的水流。
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团队于2010年7月底使用遥控潜艇对土耳其附近海床进行扫描,发现了黑海的海底河流。
这条海底河流的流速为每小时6.4公里,河水流量每秒钟高达2.2万立方米。
按照流量计算,这条海底河流是泰晤士河的350倍,比欧洲最大河流莱茵河大10倍。
这是截至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条活跃的海底河流。
其河水来自地中海,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最后进入黑海。
海底河流也像陆地河流一样,能够冲出深海平原。
只是深海平原就像海洋世界中的沙漠一样荒芜,这些地下河渠能够将生命所需的营养成分带到这些沙漠中来。
因此,这些海下河流非常重要,就像是为深海生命提供营养的动脉要道。
英国科学家2010年7月底在黑海下发现一条巨大海底河流,深达38米,宽达800多米。
按照水流量标准计算,这条海底河流堪称世界上第六大河。
像陆地河流一样,海底河流也有纵横交错的河渠、支流、冲积平原、急流甚至瀑布。
(2)海底山脉大洋底部存在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这个事实直到十九世纪后期才被人类发现。
1866年,在铺设横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时,发现大西洋底的中部水浅而两侧水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为了偿还债务,梦想从海水中采金。
于是建造了一艘"流星"号考察船远赴大西洋考察作业。
结果黄金没有找到,却收集了一大批珍贵的海洋资料。
他们用超声波装置对大西洋底探测的结果显示,大西洋底有一条从北到南的海底山脉。
山脉的高点露出海面形成了亚速尔群岛、阿松森群岛。
1956年,美国学者尤因和希曾首先提出,全球大洋洋底纵贯着一条连续不断的全长达6.4万公里的中央山系,又叫做大洋中脊。
中央山系比大洋盆地高约1到2千米。
中央山系的宽度约为1000到2000千米,最宽处可达5000公里。
大洋山系的总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30%。
其中,大西洋山系北起北冰洋,向南呈S形延伸,在南面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与印度洋山系的西南支相连。
印度洋山系的东南支向东延伸与东太平洋山系相连。
东太平洋山系北端进入加利福尼亚湾。
印度洋山系北支伸入亚丁湾、红海与东非内陆裂谷相连。
大西洋山系向北延伸到北冰洋,最后潜入西伯利亚。
洋底山系全长可以绕地球一圈半。
经过细致测量,人们发现大洋中脊上有一条1到2千米宽的裂谷。
为了揭开海底的地质演变奥秘,人们曾经多次下潜到大洋中脊的裂谷中进行实地勘测。
在1972年到1974年期间,法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在地质学家勒皮雄的领导下,使用深潜器观测到了大洋中脊的裂谷。
(3)珊瑚礁海岸珊瑚礁海岸是造礁珊瑚、有孔虫、石灰藻等生物残骸构成的海岸。
珊瑚礁海岸,依其特征可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
岸礁通常紧贴岩岸发育,宽几百米至上千米,好像一条花边镶在海岸上。
它一般紧靠陆地发育分布,构成一个位于海面下的平台,对岩岸起了保护作用。
波浪斗不过造礁珊瑚的增长,对有岸礁保护的岩岸当然就更无能为力了。
红海、桑给巴尔岛和我国的台湾、海南岛就有岸礁分布。
堡礁分布在离岸一定距离的海域中,由堤状珊瑚礁构成,沿海岸线总方向延伸,它像一条长堤一样,环绕在海岸的外围,而与海岸间隔着一个宽阔的浅海区或者隔着一个泻湖,泻湖深度在20~100米以上。
世界上最著名的堡礁是澳大利亚的大堡礁。
我国的南海诸岛和澎湖列岛也有堡礁分布。
环礁是出露于海面上、高度不大的珊瑚礁岛,外形成花环状,中央是个礁湖,湖水浅而平静,平均深度约为45米,而环礁的外缘却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环礁在三大洋的热带海域均有分布,我国南海诸岛中,不少岛屿即是由环礁组成的。
珊瑚礁海岸的分布很广,最多的地方是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澳大利亚的东岸和北岸,巴西的东岸以及红海沿岸,我国的南海诸岛,这种海岸的分布也不少。
(4)海底火山火山喷发的现象,是地壳下面的岩浆冲出地壳时造成的。
由于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压力极大,所以岩石在800℃以上的高温下会变成通红的炽热液体,随着温度的提高,岩浆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可以施放出有毒气体,好像水中的气泡一样上升到岩浆表面破裂。
这就是人们看到的岩浆沸腾的样子。
火山喷发的时候,岩浆从地下喷发出来,汇成一条沸腾的河流奔涌向前。
直到岩浆逐渐冷却,形成玄武岩或者橄榄石。
海底火山起初只是沿洋底裂谷溢出的熔岩流,以后逐渐向上增高。
大部分海底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到达海面之前就被海水冷却,不再活动了。
所以,人们从来没有真正看到过海底火山爆发的景象。
至多,只是看到海底的熔岩泉不断冒出新的岩浆形成新的火成岩。
美国一个潜水探险队的两个成员,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探索夏威夷群岛火山。
在水面下100英尺的深度,他们拍摄到了不断从海底火山口流出的熔岩河流,沿着火山的山坡向更深的海底奔腾而下,而周围的海水温度被加热到100℃以上。
如果没有先进的潜水设备,他们根本就不可能靠近海底的岩浆。
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会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
1796年,太平洋北部阿留申群岛中间的海底,火山不断喷发,熔岩越积越多,几年后,一个面积30平方公里的火山岛就出现在海面上。
在距离澳大利亚东岸约1600公里的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叫做法尔康岛。
1915年这个小岛突然消失,但是,11年后它又重新冒出海面。
原来这就是海底火山喷发和波浪作用造成的。
(5)海底热泉1979年的一天,在加利福尼亚湾的外太平洋海底,美国科学家比肖夫博士等人乘坐"阿尔文"号潜水器向深海下潜,当他们下潜到2500米接近海底时,看到一幅十分奇异的景象:蒸汽腾腾,烟雾缭绕,烟囱林立,好象重工业基地一样。
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在"烟囱林"中有大量各种生物生存,他们基本上围绕着烟囱生存。
烟囱里冒出的烟的颜色大不相同。
有的烟呈黑色,有的烟是白色的,还有清淡如暮霭的轻烟……实际上,海底热泉的活动并不一定形成烟囱。
早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红海发现了许多奇异的现象,比如水温和盐度偏高,接着就出现了高温卤水。
1967年,在一处海渊中发现了在热泉周围形成的海底多金属软泥。
从此,揭开了人类研究现代热液矿产资源的新篇章。
1988年,我国科学家与德国科学家联合考察了马里亚纳海沟。
他们通过海底电视看到,在水下3700米左右的海底岩石上有枯树桩一样的东西,它高2米,直径50到70厘米不等,周边还有块状、碎片状和花朵状的东西,在这些喷溢海底热泉的出口处,沉淀堆积了许多化学物质,他们采集了1000公斤的岩石样品,主要是黄褐色,间杂黑色、灰白色、蓝绿色。
经过化学分析和鉴定,人们确认这就是海底热泉活动的残留物,叫做烟囱。
它们大多是硫化矿物。
除了大量铜、锌、锰、钴、镍外,还有金、银、铂等贵重金属。
更加令人吃惊的是,在那些活动热泉附近,甚至聚集了大量的人类不曾认识的新生物物种。
这些,都需要今后人类的艰苦努力去探索。
3.海洋水文海水温度、盐度、海流、潮汐、海浪、透明度、水色、海发光、海冰以及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等。
(1)潮汐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河海涌水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
(2)洋流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
引起海流运动的因素可以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前者表现为作用于海面的风应力,后者表现为海水中的水平压强梯度力。
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动,又有垂直流动。
其中盛行风是风海流的主要动力。
(3)海浪海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一种波动现象。
我们这里指的海浪是由风产生的波动,其周期为0.5至25秒,波长为几十厘米到几百米,一般波高为几厘米到20米,在罕见的情况下波高可达30米以上。
海浪可分为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
“无风不起浪”和“无风三尺浪”的说法都没有错,事实海上有风没风都会出现波浪。
通常所磨拳擦掌海浪,是指海洋中由风产生的波浪。
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波。
无风的海面也会出现涌浪和近岸波,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无风三尺浪”的证据,但实际上它们是由别处的风引起的海浪传播来的。
广义上的海浪,还包括天体引力、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塌陷滑坡、大气压力变化和海水密度分布不均等外力和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海啸、风暴潮和海洋内波等。
它们都会引起海水的巨大波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海上无风也起浪。
(4)海雾海雾是海面低层大气中一种水蒸汽凝结的天气现象,因它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光,故常呈乳白色。
雾的形成要经过水汽的凝结和凝结成的水滴(或冰晶)在低空积聚这样两个不同物理过程。
在这两个过程中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凝结时必须有一个凝聚核,如盐粒或尘埃等,否则水汽凝结是非常困难的;另一个是水滴(或冰晶)必须悬浮在近海面层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
4.海洋灾害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与海洋与大气相关的灾害性现象还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台风等。
(1)风暴潮成因:风暴潮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
风暴潮会使受到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正常潮位。
如果风暴潮恰好与影响海区天文潮位高潮相重叠,就会使水位暴涨,海水涌进内陆,造成巨大破坏。
危害:会引起沿海水位暴涨,海水倒灌,狂涛恶浪,泛滥成灾。
最大风暴潮:1992年8月28日至9月1日,受第16号强热带风暴和天文大潮的共同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发生了1949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损失非常严重的一次风暴潮灾害。
潮灾先后波及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天津、河北和辽宁等省、市。
风暴潮、巨浪、大风、大雨的综合影响,使南自福建东山岛,北到辽宁省沿海的近万公里的海岸线,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袭击。
受灾人口达2000多万,死亡194人,毁坏海堤1170公里,受灾农田193.3万公顷,成灾33.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