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相的鉴别标志
几种沉积相的主要鉴别标志
几种沉积相的主要鉴别标志鉴别标志沉积相岩石类型及成分结构构造生物化石剖面结构砂体形态深水浊积相陆源碎屑浊积岩以复成分砾岩和杂砂岩为特征。
古代海相复理石浊积岩中有大量成熟度低的物质,如岩屑、长石和棱角状石英。
近源的沟道浊积岩主要为不等粒结构的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
远源的末稍至深水平原浊积岩以粉砂—细砂为主,主要为石英杂砂岩或长石石英杂砂岩,其次为长石砂岩,岩屑砂岩较少浊积岩的颗粒/杂基比值低,分选性很差到较好。
概率图只有一条斜度不大的较平的直线或微向上凸的弧线,说明只有一个递变悬浮次总体,粒度范围分布很广,分选差。
在C—M图上,点的分布平行于C=M线,属于粒度悬浮区,也反映递变悬浮沉积为主的特点以递变层理或叠覆递变层理为其最主要的鉴别标志,其次还有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旋涡层理、滑塌变形层理等。
除层理外,还有槽模、沟模、重荷模、撕裂屑、旋涡层、变形砾、直立砾、漂浮砾、液化锥、液化管、碟状构造、水下岩脉等特殊构造类型,它们具有良好的指相性除指示深水环境的实体化石如有孔虫、放射虫、钙质超微化石外,深水的遗迹化石如平行层理的爬迹、网状迹和平行潜穴等更具良好的指相性具完整或不完整的鲍马序列(鲍马层序)在平面上呈扇形,舌形;剖面上呈透镜状三角洲相以砂岩、粉砂岩、粘土岩为主,成分成熟度较河流相高,在三角洲平原沉积中常见有暗其结构成熟度较河流相高,由陆向海方向,砂岩中的碎屑粒度和分选有变细变好的总趋势。
层理类型复杂多样。
河流中沉积作用和海洋波浪潮汐作用形成的各种构造同时发育,如砂岩海生和陆生生物化石的混生现象是三角洲沉积的又一重要特征。
但在三角洲形成过程中,由三角洲沉积在垂向上由下向上依次为前三角洲泥、三角洲前在平面上呈朵状或指状,垂直或斜交海岸分布;剖面上呈发色有机质沉积,如泥炭或薄煤层等。
无或极少砾岩和化学岩, 这是与河流相和湖泊相的区别之一在C—M图上,三角洲前缘具有QR和RS段,其中以RS段最发育,反映以悬浮搬运为主,滚动组分较少。
沉积相的分类
1.沉积相的分类:陆相组:残积相、坡积——坠积相、沙漠(风成)相、冰川相、冲积扇相、河流像、湖泊相、沼泽相过渡相组:三角洲相、河口湾相海相组:滨岸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深海相2.冲积扇的形成条件:明显变化的地形和大量沉积物供应——构造背景、母岩性质和气候条件3.冲积扇的类型:冲积扇的类型分为旱扇和湿扇旱扇(Arid Fan) 气候干旱扇形清楚主河道或单一河道间歇性水流或洪水以副砾岩为主, 分选差,混杂堆积. 纵向粒度变化快, 常见红层和膏盐类沉积. 无煤层,沉积构造类型少,碎屑流发育相带分布清晰4.湿扇(Wet or Humid Fan) 气候潮湿常年流水扇形不清叠加河道, 辫状平原, 正砾岩发育, 无副砾岩, 分选好. 纵向粒度渐变, 无红层或膏盐类沉积. 可见煤层,沉积构造发育缺少碎屑流, 可发育泥流相带分布不清5.冲积扇亚相的划分:扇根,扇中,扇缘扇根:1泥石流沉积:基质支撑的混杂堆积,块状构造(副砾岩);2河道沉积:砂砾岩,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发育不明显的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递变层理;3筛析沉积:砂砾岩,粒度双峰分布。
扇中:1辫状水道沉积:砂砾岩,发育叠瓦状构造和不明显的递变层理、交错层理;2局部片流沉积:平行层理含砾砂岩、粉砂岩,呈透镜状。
扇端:水道不发育,以漫流活动为主,发育平行层理砂岩、粉砂岩,与泛滥平原或湖泊沉积物呈指状交互。
6.冲积扇中主要的沉积类型:1. 泥石流沉积形成:泥质母岩, 植被不发育, 地形较陡的地区, 遭受阵发性洪水侵蚀, 大量泥砂被携带流动。
流体性质:密度大粘度高, 可呈塑性——重力流。
形态:呈舌状或叶瓣状, 具有陡, 厚的清晰边界。
成分:砾, 砂, 泥混杂, 细粒成分占优势(主要由砂, 粉砂, 泥组成的泥石流称为泥流) 结构:分选极差构造:块状层理, 粒序层理, 一般层理不发育; 扁平砾石呈水平或叠瓦状排列2. 漫流沉积形成:携带沉积物的流水从冲积扇河床末端漫出, 流速和水深骤减, 携带的沉积物呈席状或片状沉积下来, 形成席状砂, 砾岩堆积体, 为浅的坡面径流(漫洪沉积, 片流沉积). 形态:呈透镜体状, 一系列透镜体组合形成席状或片状沉积体. 成分:主要由碎屑组成, 可含少量粘土和粉砂。
三角洲判断标准
三角洲判断标准(1)Fisher等(1969)提出了建设性和破坏性三角洲的二分法,强调了河流、波浪和潮汐作用对三角洲共同作用的结果。
(2)Galloway(1975)在收集了30个近代和古代海相三角洲的资料之后提出了以河控、浪控和潮控为端元的三角图解。
(3)Reading(1978)在他主编的《沉积环境和相》中将三角洲划分为河控、河流—波浪相互作用、浪控、河流—波浪—潮汐相互作用以及潮控五大类。
(4)有人根据沉积物的粒度划分为粗粒三角洲和细粒三角洲(Gould,1960;于兴河,1991)。
(5)有人根据受水盆地的类型划分为海相三角洲和湖相三角洲(锅谷淳和宫田一郎,1990)。
(6)另有学者根据注入受水盆地冲积体的不同类型来对三角洲加以概括,如将冲积扇直接注入受水盆地称为扇三角洲(Megowen,Garner,1970;Gal-lowa,1976;Duton,1980;Miall,1984;李思田等,1988),将辫状河注入受水盆地形成的沉积体称为辫状河三角洲(Mepherson,1987;赖志云等,1991)。
(7)Nemec和Steel(1988)在Holmes(1965)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冲积物物源类型和沉积物特征将三角洲分为二类6种,即冲积三角洲(河流三角洲、辫状河平原三角洲、冲积扇三角洲和碎石锥三角洲)与非冲积扇三角洲(火山碎屑三角洲和熔岩三角洲),该分类扩大了三角洲所包涵的内容和范围。
上述几种分类方案只是众多分类方案中的一小部分,每一种方案都具有各自的优点,适用于某种特定的沉积环境。
Galloway(盖洛韦)提出了三元分类方案。
其中有三种极端类型的三角洲:①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②波浪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浪控三角洲)③潮汐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潮控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河流作用为主,平面形态呈长三角形,泥砂输入量大,砂与泥比值低。
天然堤发育好,使分支流河道趋于固定。
分支流河口沙坝很发育,它们向前延伸,形成的“指状沙坝”(长轴方向、沉积走向与滨线垂直)。
沉积相的分类
1.沉积相的分类:陆相组:残积相、坡积——坠积相、沙漠(风成)相、冰川相、冲积扇相、河流像、湖泊相、沼泽相过渡相组:三角洲相、河口湾相海相组:滨岸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深海相2.冲积扇的形成条件:明显变化的地形和大量沉积物供应——构造背景、母岩性质和气候条件3.冲积扇的类型:冲积扇的类型分为旱扇和湿扇旱扇(Arid Fan) 气候干旱扇形清楚主河道或单一河道间歇性水流或洪水以副砾岩为主, 分选差,混杂堆积. 纵向粒度变化快, 常见红层和膏盐类沉积. 无煤层,沉积构造类型少,碎屑流发育相带分布清晰4.湿扇(Wet or Humid Fan) 气候潮湿常年流水扇形不清叠加河道, 辫状平原, 正砾岩发育, 无副砾岩, 分选好. 纵向粒度渐变, 无红层或膏盐类沉积. 可见煤层,沉积构造发育缺少碎屑流, 可发育泥流相带分布不清5.冲积扇亚相的划分:扇根,扇中,扇缘扇根:1泥石流沉积:基质支撑的混杂堆积,块状构造(副砾岩);2河道沉积:砂砾岩,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发育不明显的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递变层理;3筛析沉积:砂砾岩,粒度双峰分布。
扇中:1辫状水道沉积:砂砾岩,发育叠瓦状构造和不明显的递变层理、交错层理;2局部片流沉积:平行层理含砾砂岩、粉砂岩,呈透镜状。
扇端:水道不发育,以漫流活动为主,发育平行层理砂岩、粉砂岩,与泛滥平原或湖泊沉积物呈指状交互。
6.冲积扇中主要的沉积类型:1. 泥石流沉积形成:泥质母岩, 植被不发育, 地形较陡的地区, 遭受阵发性洪水侵蚀, 大量泥砂被携带流动。
流体性质:密度大粘度高, 可呈塑性——重力流。
形态:呈舌状或叶瓣状, 具有陡, 厚的清晰边界。
成分:砾, 砂, 泥混杂, 细粒成分占优势(主要由砂, 粉砂, 泥组成的泥石流称为泥流) 结构:分选极差构造:块状层理, 粒序层理, 一般层理不发育; 扁平砾石呈水平或叠瓦状排列2. 漫流沉积形成:携带沉积物的流水从冲积扇河床末端漫出, 流速和水深骤减, 携带的沉积物呈席状或片状沉积下来, 形成席状砂, 砾岩堆积体, 为浅的坡面径流(漫洪沉积, 片流沉积). 形态:呈透镜体状, 一系列透镜体组合形成席状或片状沉积体. 成分:主要由碎屑组成, 可含少量粘土和粉砂。
第十章 三角洲相
平面上呈朵状或指状,剖面上呈发散的扫帚状
二、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
世界上许多油气田与三角洲相有关,其中有不 少是大型和特大型油气田,如科威特的布尔干油田
和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玻利瓦尔沿岸油田,可采
储量分别为94亿t和42亿t,为世界第2和第3特大型
油田。
前三角洲亚相是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的相带。 三角洲前缘亚相是储集条件有利的相带。 圈闭条件好:滚动背斜、岩性圈闭、地层圈闭 等。
二、浪控三角洲相的沉积特征
浪控三角洲的平面形态呈鸟嘴状,故又称为鸟嘴
状三角洲。其形成特点是海洋的波浪作用大于河流的
作用。分支河道少而小,河流输入泥砂量不多,而且
被波浪作用改造、再分配,在河口两侧形成一系列平
行于海岸的海滩、砂嘴、砂坝。
一般来说,浪控三角洲的垂向层序通常仍为下细 上粗的反旋回层序,其底部是含生物扰动的前三角洲。
(3)河口砂坝
位于水下分流河道的前方,并继续顺其方向向湖
盆中央发展,与正常三角洲河口砂坝相比,扇三角洲
河口砂坝的沉积范围和规模较小,但含砂量高。粒度 以分选较好的粉砂-中砂为主,沉积粒序主要显示反 韵律。 (4)远砂坝 位于河口砂坝的侧方或前方。当波浪和沿岸流作 用加强时,使得水下分流河道或河口砂坝受到改造并 重新分布。沉积物经过反复淘洗、簸选,分选变好。
三角洲
湖成三角洲 2、按河流类型和沉积物粒度划分 ①正常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 沉积物细,砂 泥比低,<1
②辫状(河)三角洲 : 沉积物较粗,砂和含砾砂 为主,砂/泥比高,通常>1
③扇三角洲 : 沉积物很粗,富含砾石,泥石流等 重力流沉积发育
3、按河流作用和海洋作用的相对强弱划分
建设性三角洲 三角洲 破坏性三角洲
论述古代河流沉积的主要鉴别标志
论述题1.论述冲积扇的形态及鉴定标志。
答:冲积扇在空间上是一个沿山口向外伸展的巨大锥(扇)形沉积体。
其锥顶端指向山口,锥底向着平原,平面上是沿山口向外辐射的扇状。
扇体的纵向呈上凹底部不平整的楔形,横向上呈上凸的透镜状。
冲积扇有如下识别标志:①岩性:岩性差别大,多以砾岩为主,砾石间充填砂、粉砂和泥。
②结构:粒度粗,成熟度低,圆度不好,分选差。
③沉积构造及颜色:冲积扇沉积属间歇性急流成因,故层理发育程度较差或中等,扇根显示块状层理或不规则层理,细粒泥质为薄的水平层理,粗粒沉积中有时见不明显和不规则的交错层理,底部常见充填冲刷构造,泥质表面有泥裂、雨痕、流痕等。
④生物化石:几乎不含动植物化石,也很少含有机质。
⑤C-M图:河床及漫流沉积,C-M图上呈向上弯曲的图形,只有P-Q-R缺RS段,说明悬浮沉积特征,泥石流呈近于与C=M线平行的长条状图形,但分选差得多。
⑥沉积相组合:横向上向源区与残积-坡积相邻接,向沉积区多与冲积平原相接。
2.论述河流沉积的多阶性及其成因。
答:在一个地区的河流沉积剖面上,河床亚相的底部滞流沉积和点砂坝沉积构成其下部层序,称为底层沉积,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构成其上部层序,称为顶层沉积,二者的垂向叠置,组成了一个典型的间断性正韵律或正旋回,构成了河流沉积的所谓的“二元结构”,通常称为河流沉积的一个阶,若二元结构重复出现,就形成了河流沉积的多阶性。
河流沉积的多阶性有两种成因:一种是由区域性地壳振荡运动所造成,称为构造多阶,其特征是:分布广,具区域性,韵律和旋回性明显,最低部具明显的冲刷侵蚀界面,韵律间自下而上无粒度由粗变细的总趋势;另一种由于河床在河谷中侧向迁移的结果,称为迁移多阶,其特点是分布范围相对较小,横向较易变化,韵律间自下而上,粒度具由粗变细的总趋势。
3.论述辫状河流(粗粒)的沉积特征。
答:辫状河流的沉积特征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岩石类型及其组合:辫状河流沉积以砾石和砂为主,局部夹粉砂和粘土,形成所谓“砂包泥”的宏观沉积特征。
地震相
地震相•河流携带碎屑物进入湖(海)后在河水或湖(海)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综合沉积体称为三角洲。
•三角洲在倾向剖面上一般表现为斜交,S形,S-斜交复合前积结构。
•一般的特殊结构大多见于倾向剖面,走向剖面表现为丘形,内部见双向下超。
•顶积层一般为弱振低连平行~亚平行反射,岩性为粉砂、泥岩和煤层互层,代表三角洲平原相;•前积层呈斜交前积状向盆地中心倾斜,具有中强振幅,连续性较好,下超于湖(海)底面之上,砂泥岩互层组合,代表三角洲前缘相;•底积层为弱振、低~中连,主要为分选均匀的泥岩组成。
代表前三角洲相。
•扇三角洲,水下冲积扇,进岸水下扇等,其地震地质特征基本类似,沉积特征的共同点,为构造活动剧烈地区所产生的近源水系携带物源在湖盆内的快速堆积,一般发育于陡峭侧的生长断层面的附近,古地貌的山谷出口处。
•平面外形较复杂,典型呈扇形。
其平面外形受凹陷沉积区的形状影响较大。
倾向剖面外形大多呈楔形,走向剖面为典型的丘状。
•倾向剖面中,发散型结构较发育,有时见明显的帚状前积结构,收敛点指向扇根物源处。
并在剖面上常见有倾角和规模不等的多期叠置的地震特征。
相邻的两期之间往往有较明显反射连续性。
•完整的扇体一般其横向上可以分为扇根、扇中、扇端三部分。
扇根部分表现为杂乱反射;扇中的地震特征为相对比较连续的强反射段;扇端一般表现为较连续的弱反射。
•走向剖面丘形体的扇根上部,常有不连续,杂乱的弧形下凹反射,揭示辨状河道的特征;扇中的走向剖面高度减小,范围增大,反射的连续性相对增强,河道特征的反射较少见;扇端部分的幅度进一步降低,范围变小,连续反射增多,反映河道的反射更少、更弱。
•扇的产生与生长断层有成因上的联系,一般与生长断层伴生并沿断层呈裙带状分布。
扇体本身在发育过程中,会产生与边界生长断层平行或相对峙的正断层,在重力滑动作用下,往往使沉积体构成明显的滑动背斜。
扇体上断层及滚动背斜的产生,往往使扇体的地震相特征复杂化,分析时应特别注意。
沉积岩试题汇总
21.沉积岩原始物质来源主要包括:、、和等。
22.母岩的风化作用分为、和三种类型。
23.真溶液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主要受控制。
24.碎屑岩矿物碎屑按比重可分为和两类。和是主要的轻矿物;在重矿物研究中,通常用,即、和占透明矿物的百分含量表示,其值,成熟度。
25.碎屑岩胶结类型包括、、和四类。
25.试述鲍马序列及其各相带的主要特征。
26.试述内波和内潮汐的特点以及内潮汐沉积的鉴别标志。
27.试比较曲流河沉积、潮坪沉积、风暴岩、浊积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8.什么叫礁?礁相是如何划分的?礁在石油地质上有何意义?
29.列表和绘图对比欧文、杨的和威尔逊等三种不同划分方法的碳酸盐相带模式。
30.试综合说明控制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条件的基本因素。
准同生白云岩:
砂岩:
粉砂岩:
粘土岩:
火山碎屑岩:
碳酸盐岩:
蒸发岩:
硅岩:
油页岩:
煤系地层:
沉积相(或相):
相标志:
岩相:
沃尔索相律(或相序递变规律/相律):
相序:
相模式:
洪积扇(冲积扇):
河流的“二元结构”:
沉积体系:
边滩:
天然堤:
决口扇:
网状河:
浪基面:
三角洲:
扇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障壁岛:
无障壁海岸带:
50.冲积扇可以出现、、、等沉积类型。
三、简答题
1.试以物质来源为出发点对沉积岩进行分类。
2.碎屑颗粒粒级分类中Φ值的表达式是什么?试按十进制分类方案给出细砾岩、粗砂岩、中
3.简述三级分类命名原则并对具体岩石命名。一碎屑岩,粒度在1~0.5mm的碎屑占58%,
三角洲相
第二十章三角洲相第一节三角洲环境特点及沉积作用一、三角洲环境及发育过程1、三角洲环境三角洲概念是地质学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人赫罗多特斯看到了尼罗河口冲积平原同希腊字母△形状相似,于是三角洲这个词就产生了。
三角洲的现代定义是由巴雷尔(1912)提出的,他认为“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部分露出水面的一种沉积物”。
至今,这个定义仍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角洲的定义包含以下四方面含义。
第一,三角洲沉积物来源于一个或几个可确定的点物源;第二,三角洲以进积结构为特征;第三,尽管三角洲能最终充填盆地,但它们都发育于盆地周缘;第四,因河流提供了进入盆地的物源,所以三角洲最大沉积位置受到限制。
三角洲环境包括陆上和水下两部分沉积区,平面上大致为三角形。
依水体性质不同,存在湖泊型三角洲和浅海型三角洲。
三角洲的发育受多种因素控制。
稳定的构造、宽浅的陆棚、曲折的岸线、明显的河流作用和物源供给、较为湿润的气候、较细粒的沉积物、较高的水体盐度等都有利于三角洲的发育。
2、三角洲发育过程(1)河口砂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河流入海的河口区,水流展宽和潮流的顶托作用使流速骤减,河流底负载下沉而堆积成水下浅滩。
浅滩淤高、增大、露出水面,形成新月型河口砂坝。
水流从砂坝顶端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分支河道(分流河道),并向外侧扩展。
分支河道向前发展,在河口处又会出现新的次一级河口砂坝(图20-1)。
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就形成了一个喇叭形向海延伸的多叉道河网系统,三角洲的雏形随之形成。
图20-1 三角洲发育过程(据拉塞尔,1967)(a)早期河道分叉;(b)晚期河道分叉(2)决口扇的形成与三角洲的延伸分支河道不断向海延伸,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缓,河床淤高。
坡度减小至一定程度,泄流不畅,洪水季节洪流冲决天然堤,呈散流倾泻干滨海平原或叉道间海湾,流速骤减,沉积物逐渐淤积而成决口扇滩,从而使三角洲在横向上逐渐扩大。
角洲相的鉴别标志课件
③决口扇微相 洪水漫溢河床,冲破天然堤形成决口扇滩,可形成较大面 积的席状砂层,但比河床沉积细,与河流相决口扇沉积类似。
角洲相的鉴别标志课件
④沼泽微相 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的低洼地区,其表面接近平均高潮线。沼 泽中植物繁茂,排水不良,为一停滞的还原环境。 (A)岩性:深色有机质泥岩、泥炭、褐煤,夹有洪水成因的纹层状粉 砂岩,含有丰富的黄铁矿、菱铁矿等自生矿物; (B)生物:富含保存完好的植物碎片,当排水通畅时,泥岩中的有机 质不发育,并可见昆虫、藻类、介形虫、腹足类等化石。 (C)形态:沼泽沉积约占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90%,广泛而稳定分 布的层状有机质沉积可作为三角洲平原地层对比的标志层,根据其分 布范围,可圈定三角洲平原的大致轮廓。
角洲相的鉴别标志课件
②水下天然堤微相 它是陆上天然堤的水下延伸部分,为水下分流河道两侧的砂脊,退潮 时可部分地出露水面成为砂坪。 (1)岩性:沉积物为极细砂岩和粉砂岩;常具有少量的泥质夹层; (2)粒度: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为单段或两段型,基本上由单一的悬浮 总体组成。 (3)沉积构造:波状层理为主,局部出现流水的、与波浪共同作用形 成的复杂交错层理。 (4)有时可见植物碎片。
角洲相的鉴别标志课件
④(分流)河口砂坝微相 它是在分流河道入海口附近形成的砂质浅滩。海水的冲刷和簸选作用, 使泥质沉积物被带走,砂质沉积物被保存下来,分流河口砂坝沉积物 主要由分选好、纯净的细砂和粉砂组成。 (A)岩性:主要是砂岩及粉砂岩,分选磨圆都很好,缺乏泥质组分; (B)沉积构造:槽状、楔状交错层理,小波痕交错层理,浪成交错层 理,层面可见有波痕构造。有时可见气胀构造、泥火山或底辟构造; (C)生物:化石稀少,偶有破碎介壳分布。 (D)砂体形态:在平面上多呈新月形,或与河口平行的伸长形,横剖 面呈双凸的. 发育三层结构和反旋回沉积层序
三角洲相
底积层之上是砂和细砾为主的前积层——三角洲沉积主体 ——较陡的倾角——三角洲前斜坡——侧向加积
最下部是底积层——泥、粉砂层——较深水沉积——垂向加积
第 三 节
及三 沉角 积洲 旋沉 回积 相 组 合
垂向上反旋回
第四节 三角洲相的鉴别标志
岩性: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平原亚相常见泥炭或薄煤层。 没有或只有极少砾岩和化学岩 结构:成熟度较高;由陆向海,碎屑粒度和分选性变细变好 构造: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和透镜状层理、 流水和浪成波痕;冲刷—充填,变形构造、生物扰动 生物化石:海生和陆生生物化石混生;原地生长者主要为广 盐性生物:瓣腮类、腹足类、介形虫;海生生物化石多出 现在层序的下部,向上减少,陆生生物化石向上增多。 垂向层序:反旋回 砂体形态:平面-朵状、指状;纵剖面-帚状;横剖面-透镜状
三 角 洲 前 缘 亚 相
三 角 洲 亚 相 类 型 及 特
指状砂坝 高建设性三角洲向海推进时,砂质堆积迅速, 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支河口砂坝、 远砂坝可连结结合成指状或鸟爪状砂体 ——高建设性三角洲前缘亚相特有
三 角 洲 前 缘 亚 相第 二 节 三 角 洲 亚来自相 类 型 及 特 征——
第二节 三角洲亚相类型及特征— —三角洲前缘亚相
第二节 三角洲亚相类型及特征— —三角洲前缘亚相
6.三角洲前缘席状砂—— 河口砂坝受波浪、沿岸流的改造, 围绕三角洲前缘呈席状、带状展布。
沉积物:分选很好的砂。
构 造: 浪成交错层理、低角度交错层理
三、前三角洲亚相 浪基面以下,静水。 与正常海(湖)相沉积过渡。 沉积物:暗色粘土、粉砂质粘土。 构 造:水平层理、生物扰动、 上部沉积物的滑塌。
第5章-三角洲相
建设性阶段完整,破坏 破坏性为主,不完整 破坏性为主,不完整 阶段不完整 总体下细上粗,细粒段 总体下细上粗,局部下 不发育,中部砂岩分选 总体下细上粗 粗上细 好 双向交错层理、复合层 水流波纹、交错层理 理、潮汐水道 对称波纹、冲刷构造
Holmes(1965),Mcgowen(1970)将扇三角洲定义为:“由相邻高地进积 到安静水体中的冲积扇。”
Mcpherson(1987)将辫状河三角洲定义 为:“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 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是介于粗 粒扇三角洲和细粒正常三角洲之间独具特 性的三角洲。
1、形成条件
①地形条件——盆地断陷边界地带,坳陷盆地陡坡边界地带 ②气候条件——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可形成稳定的水系,同时物理风化亦较 为强烈 ③海平面的升降——常见于海平面上升减缓的时期
a、前三角洲泥: 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是三 角洲沉积最厚的地区。暗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富 含有机质,可成为良好的烃源岩。发育水平层理、 块状层理。广盐性的生物化石,生物扰动构造。 b、滑塌浊积扇:三角洲前缘沉积速度较快,沉 积物处于不稳定状态,形成浊流沉积,可用鲍马序 列描述,沉积物特征与三角洲前缘类似。
1.分流河道、天然堤和决口扇;2.三角 洲平原;3.三角洲前缘;4.前三角洲
1、河控三角洲的形态
2、三角洲沉积亚相划分及特征
三角洲平原亚相 三角洲前缘亚相 前三角洲亚相
(1)三角洲平原(Delta Plain)亚相
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范围从河流大量分叉位置至海平面以上河口区。 岩 性:砂岩、粉砂岩、泥岩(包括泥炭、褐煤等) 。 结构构造:分选性较差;层理复杂,见雨痕、干裂、足迹等。 生物化石:少见,淡水动物化石和植物残体。
羽状交错层理
扇三角洲与三角洲特征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扇三角洲与三角洲特征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二十二章三角洲相§22-1 三角洲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一、三角洲环境及其发育过程三角洲相——海陆过渡地带,是海陆过渡相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三角洲环境■ 三角洲的现代定义(巴雷尔,1912):“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部分露出水面的一种沉积物”。
至今,该定义仍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河流入海(湖)盆地的河口区,因坡度减缓,水流扩散,流速降低,逐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于此,形成近于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称为三角洲。
■ 三角洲的定义有四方面含义:三角洲沉积物来源于一个或几个可确定的点物源;三角洲以进积结构为特征;?海(湖)侵不能形成三角洲吗尽管三角洲能最终充填盆地,但它们都发育于盆地周缘——(应是岸线附近);因河流提供了进入盆地的物源,所以三角洲最大沉积位置受到限制■ 水体性质不同——湖泊型三角洲和浅海型三角洲■ 水体性质不同——湖泊型三角洲和浅海型三角洲■ 三角洲的发育受多种因素控制:稳定的构造宽浅的陆棚曲折的岸线明显的河流作用等都有利于三角洲的发育物源供给较为湿润的气候较细粒的沉积物较高的水体盐度2 三角洲发育过程(1)河口砂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 河流入海河口区,流速骤减,河流底负载沉积成水下浅滩;└→?水流展宽、海水阻力、潮流的顶托作用浅滩淤高、增大,露出水面,形成新月形河口砂坝;■ 水流从砂坝顶端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分支河道(分流河道),并向外侧扩展。
分支河道向前发展,在河口处又会出现新的次一级河口砂坝。
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就形成了一个喇叭形向海延伸的多叉道河网系统,三角洲的雏形随之形成。
河流微相的划分和三角洲微相的划分
河流微相的划分和三⾓洲微相的划分河流相:河道亚相(河道微相)、泛滥平原亚相(河漫滩、河漫湖泊、河漫沼泽)三⾓洲:三⾓洲平原亚相(分⽀河道微相、沼泽微相)、三⾓洲前缘亚相(⽔下分流河道微相、⽔下天然堤微相)和前三⾓洲亚相。
根据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可将曲流河相进⼀步划分为河床、堤岸、河漫、⽜轭湖四个亚相。
1.河床亚相河床是河⾕中经常流⽔的部分,即平⽔期⽔流所占的最低部分。
其横剖⾯呈槽形,上游较窄,下游较宽,流⽔的冲刷使河床底部显⽰明显的冲刷界⾯,构成河流沉积单元的基底。
河床亚相⼜称为河道亚相,其岩⽯类型以砂岩为主,次为砾岩,碎屑粒度是河流相中最粗的,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多彩。
缺少动植物化⽯,仅见破碎的植物枝、⼲等残体,岩体形态具有透镜状,底部具有明显的冲刷界⾯。
河床亚相可进⼀步划分为河床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两个微相。
(1)河床滞留沉积河床中流⽔的选择性搬运,细粒物质→悬浮和带⾛,⽽将上游搬来的或就近侧向侵蚀河岸形成的砾⽯等粗碎屑物质留在河床底部,集中堆积成不连续的透镜体,称为河床滞留沉积。
其特点是:●以砾⽯等粗碎屑物质为主,砂、粉砂极少。
●砾⽯成分复杂,源区砾⽯居多,亦有河床下伏岩层的砾⽯。
●砾⽯常具叠⽡状定向排列,倾向上游。
●砾岩很难形成厚层,⼀般呈透镜状断续分布于河床最底部,向上过渡为边滩或⼼滩沉积。
(2)边滩沉积⼜称为“点砂坝”,是曲流河中主要的沉积单元,是河床侧向迁移和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图18-1)。
因曲流河河床中⽔流对沉积物的搬运以底负载搬运(滚动和跳跃)⽅式为主,故边滩沉积:●岩性以砂岩为主,●矿物成分复杂,成熟度低,不稳定组分多,长⽯含量⾼。
如陕北保罗系河床亚相砂岩,长⽯含量可⾼达49%以上。
●垂向上,⾃下→上常出现由粗⾄细的粒度或岩性正韵律。
●层理类型主要为⽔流波痕成因的⼤、中型槽状或板状交错层理,间或出现平⾏层理(图18-5)。
2.堤岸亚相垂向上常发育在河床沉积的上部,相对河床亚相⽽⾔,属顶层沉积。
沉积相及微相划分
河流沉积的另一重要特征:多阶性
在一个地区河流沉积剖面上,若二元结构重复出现,就可形成河流沉积相 的间断性正旋回,岩性上出现间断性粒度正韵律,每一个旋回即由一个二元结 构所组成,通常也称为河流沉积的一个“阶”。 河流沉积的多阶性有两种成因:
①由区域性地壳振荡运动所造成,称为构造多阶,其特征是分布范围广, 具区域性,韵律和旋回性明显,最底部具明显的冲刷侵蚀界面,韵律间自下而 上无粒度由粗变细的总趋势;
辫状河沉积模式图
河流相
河流相沉积的一般特征
1、岩石组合 1)河流沉积由砾、砂、粉砂和粘土等各类碎屑沉积物组成。 2)上游偏粗,下游偏细。砾石成分复杂,有比较多的陆源砾石。 3)底部冲刷面、之上的泥砾,是河流相的重要鉴定标志之一。
2、结构 1)河流沉积的分选差到中等,分选系数一般大于1.2,粒度频率 曲线常为双峰,正偏态; 2)粒度概率图上、常表现明显两段性,且以跃移总体为特征。
边滩下部一般为粗、中砂为主,形成于 洪水退去时期,位于河水较深处,水流 为缓流,出现槽状或板状交错层理; 边滩中部或上部,有时在低处或较高处, 水体变浅,水流变急,Fr(弗劳德系数) =1,可出现平行层理。平行层理与大型 (或小型)槽状交错层理交替出现是边 滩层理的组合特征。 边滩上部为细砂和粉砂沉积,以小型交 错层理和爬升层理为特征,有时有平行 层理 边滩顶部为泥和粉砂沉积,是洪水期的 侧向加积产物,属于河漫滩沉积
3、层理一般不发育,可见 粒序层理和交错层理
4、可划分为扇根、扇中和 扇端 亚相
5、物源充足时,形成向上变粗变厚的相序 6、平面相组合:物源区残积、坡积物相--扇--沉积区冲积平原或湖海区 7、砂体平面上为扇形、横剖面为透镜状,纵剖面为顶面下凹的透镜型
沉积岩与沉积相
论述三角洲沉积的鉴别标志及其与油气关系(1)岩石类型:以砂岩、粉砂岩、粘土岩为主,在三角洲平原沉积中常见有暗色有机质沉积,如泥炭、薄煤层等,无或极少砾岩和化学岩,碎屑岩的成分、结构成熟度较河流相高。
(2)粒度分布特征:三角洲由陆向海方向,砂岩中的碎屑粒度和分选有变细变好的总趋势,在C-M图上,三角洲前缘具有QR和RS段,并以RS段最发育。
在概率图上,远砂坝沉积的粒度分布主要由细粒的单一悬浮总体组成,河口坝沉积有三个次总体发育,以跳跃总体为主,分选好,其它两个总体含量少,分选差。
(3)沉积构造:层理类型复杂多样,河流、海洋波浪、潮汐作用形成的各种构造同时发育,如砂岩中和粉砂岩中见流水波痕,浪成波痕,板状、槽状交错层理,泥岩中发育水平层理,此外还发育有波状、透镜状层理、包卷层理、冲刷-充填构造、变形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等。
(4)生物化石:海陆混生,原地生长的主要为广盐性生物,如瓣腮类、腹足类,介形虫等,异地搬运埋藏的主要为河流带来的陆生动植物碎片,在一个完整的三角洲垂向层序中海生生物化石多出现于层序的下部,向上逐渐减少,但陆生生物化石向上增多,甚至在顶部出现沼泽植物堆积而成的泥炭或煤层。
(5)沉积层序:垂向上出现下细上粗的反旋回层序,在层序顶部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沉积为下粗上细的正旋回,它反映三角洲在横向上的相序递变。
其与河流相沉积的间断性正旋回有显著的不同。
(6)砂体形态:在平面上呈朵状或指状,垂直或斜交海岸分布,剖面上呈发散的扫帚状,向前三角洲方向插入泥质沉积之中,与前三角洲泥呈齿状交叉。
与油气关系:世界上许多油气田与三角洲相有关,其中有不少是大型和特大型油气田。
如科威特的布尔干油田和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玻利瓦尔沿岸油田,可采储量分别为94亿t和42亿t,为世界第2和第3特大型油田前三角洲亚相是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的相带。
三角洲前缘亚相是储集条件有利的相带。
圈闭条件好:滚动背斜、岩性圈闭、地层圈闭等。
(四)三角洲沉积相知识
(四)三⾓洲沉积相知识1、三⾓洲的发育过程:三⾓洲的形成发育主要经历下列两种过程。
①河⼝坝和分流河道的形成,当河流注⼊海洋(湖泊)时,在河流⼊⼝处,由于⽔⾯展宽,以及盆地⽔体的顶托作⽤,使得⽔流流速骤减,河流底负载堆积,形成⽔下浅滩.随着沉积作⽤的进⾏,浅滩逐渐淤⾼、增⼤,露出⽔⾯,形成最早的河⼝坝.⽔流从河⼝坝的顶端分成两段,形成两个分⽀河道。
随着三⾓洲建设的进⾏,在新的河⼝形成新的河⼝坝和分流河道。
②决⼝扇的形成与延伸,分流河道的不断向海延伸,河床坡度减⼩,流速减缓,泄流不畅,洪⽔季节,洪流冲决天然堤,在分流河道间形成决⼝扇沉积,这就使得三⾓洲分流河道间得以建设,从⽽使三⾓洲在横向上逐渐扩⼤。
2、三⾓洲形成的控制因素:三⾓洲的形成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河流能量、河⽔与蓄⽔盆地⽔体密度的差异、河⼝区盆地⽔体的能量、河⼝区地形及河⼝区的构造稳定性。
①河流能量越⼤,携带的泥砂越多,对三⾓洲的形成发育越有利;②河⽔与蓄⽔盆地⽔体密度的差异对三⾓洲的类型和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当河⽔密度<蓄⽔体密度时,河⽔沿蓄⽔体表层扩散,形成表层平⾯喷流。
河流⼊海多出现这种情况,从⽽形成海成三⾓洲。
当河⽔密度=蓄⽔体密度时,河⽔与蓄⽔盆地⽔体在三度空间混合,形成轴状喷流,河流⼊湖多出现这种情况,从⽽形成湖成三⾓洲。
当河⽔密度>蓄⽔盆地⽔体密度时,河⽔沿蓄⽔盆地⽔体底部扩散,形成底部平⾯喷流,这种情况多为洪⽔性河流⼊湖,海洋中少见,海洋中主要是海底重⼒流,形成深海扇。
③河⼝区盆地⽔体的能量主要指波浪、潮汐、海(湖)流的能量强弱,如果盆地⽔体能量弱,有利于河控三⾓洲的形成发育。
如果波浪能量强,则有利于形成浪控三⾓洲。
如果潮汐能量强,则有利于形成潮控三⾓洲。
④河⼝区地形主要指河⼝区的坡降⼤⼩,河⼝区的坡降越⼩,对三⾓洲的形成越有利,反之不然。
⑤河⼝区的构造稳定性是指河⼝区相对沉降幅度的⼤⼩,当沉降幅度等于或略⼩于沉积速度时,有利于三⾓洲的形成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洲的亚相沉积特征
根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可将河控三角 洲相划分为三个亚相:三角洲平原、三角洲 前缘及前三角洲
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陆 上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淡水湖泊等几个沉积微 相。
①分流河道微相 分流河道是搬运陆源物质的通道,它构成了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 骨架。 (A)岩性:构成三角洲平原体系中的砂质格架,主要为砂质;发育 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河床可发育边滩或心滩。最上部为含有大量植物 根系的粉砂岩和泥岩。 (B)沉积构造:底面有侵蚀面,向上为较粗的滞留沉积,垂向上具 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韵律。常发育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具有不对称波 痕及冲刷一充填构造。 (C)生物:化石少见,最底部可见植物碎片。 (D)砂体形态:横剖面呈透镜状,沿河床向海侧的前方,坡度向海缓缓倾斜,又称为末端 砂坝,沉积物比河口砂坝细。 (A)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少量泥岩;常形成泥质粉砂岩层。 (B)沉积构造:发育水平层理、砂纹交错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和波痕 以及冲刷一充填构造。 (C)生物:可有底栖生物生活,含有生物化石及潜穴遗迹,生物扰动 构造非常发育。 (D)砂体形态:多为延伸较远的层状,一般均分布在河口砂坝之下, 前三角洲粘土沉积之上。远砂坝与河口砂坝沉积一起构成一个典型的、 向上变粗的垂向层序,这是与河流相沉积层序的重要区别 。
③分流间湾微相 它是水下分流河道之间相对凹陷的海湾地区,与海相通。当三角洲向 前推进时,在分流河道间形成一系列尖端指向陆地的楔形泥质沉积体,称 为“泥楔”。 (A)岩性:以泥质沉积为主,含少量粉砂和细砂,砂质沉积物多是洪 水期河水漫溢带来沉积的,常呈薄透镜体; (B)沉积构造:泥岩发育水平层理,砂岩具有透镜状层理,可见浪成 波痕及生物介壳和植物残体等,虫孔及生物搅动构造发育; (C)在层序上,下部为前三角洲粘土沉积,向上变为富含有机质的沼 泽沉积。
③决口扇微相
洪水漫溢河床,冲破天然堤形成决口扇滩,可形成较大面 积的席状砂层,但比河床沉积细,与河流相决口扇沉积类似。
④沼泽微相 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的低洼地区,其表面接近平均高潮线。沼 泽中植物繁茂,排水不良,为一停滞的还原环境。 (A)岩性:深色有机质泥岩、泥炭、褐煤,夹有洪水成因的纹层状粉 砂岩,含有丰富的黄铁矿、菱铁矿等自生矿物; (B)生物:富含保存完好的植物碎片,当排水通畅时,泥岩中的有机 质不发育,并可见昆虫、藻类、介形虫、腹足类等化石。 (C)形态:沼泽沉积约占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90%,广泛而稳定分 布的层状有机质沉积可作为三角洲平原地层对比的标志层,根据其分 布范围,可圈定三角洲平原的大致轮廓。
⑥前缘席状砂微相
河口砂坝、远砂坝受到波浪、潮汐和沿岸流强烈改造和再分布,并发 生侧向迁移,呈席状或带状广泛分布于三角洲前缘,形成三角洲前缘席状 砂体。
(A)岩性:细砂岩及粉砂岩,分选好,成熟度高,质纯,可成为很好 的储集层;
(B)沉积构造:发育平行层理及砂纹层理; (C)生物:化石稀少; (D)砂体形态:砂层面积较大,层厚向岸加厚,向海逐渐变薄; (E)它是破坏性三角洲的沉积微相类型,在高建设性三角洲相中不发 育。
②水下天然堤微相
它是陆上天然堤的水下延伸部分,为水下分流河道两侧的砂脊,退潮 时可部分地出露水面成为砂坪。
(1)岩性:沉积物为极细砂岩和粉砂岩;常具有少量的泥质夹层; (2)粒度: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为单段或两段型,基本上由单一的悬浮 总体组成。 (3)沉积构造:波状层理为主,局部出现流水的、与波浪共同作用形 成的复杂交错层理。 (4)有时可见植物碎片。
② 陆上天然堤微相 天然堤分布在分流河道两侧,平行河道延伸。 (A)岩性: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粒度向下游及远离河道变小。 (B)沉积构造:小波痕层理、透镜状层理、水平纹层、植物根系 和碎屑以及动物的潜穴。生物扰动构造也很发育。由于洪水期与平 水期的交替,天然堤的层序呈粉砂层与粉砂质粘土层互层特点。 (C)砂体形态:横断面成楔状或不对称的透镜状,向河道一侧较 陡,另一侧较缓并逐渐过渡到河道间其他沉积。
⑤淡水湖泊微相 三角洲平原亚相的湖泊面积小,水体浅,通常为3~4m; (A)岩性:沉积物主要为暗色有机粘土物质,并夹有泥砂透镜体。 (B)构造:粘土沉积物显示极好的纹理。 (C)生物:多见原地生长的软体动物贝壳;可见黄铁矿、蓝铁矿,但 不成结核,虫孔发育。 (D)河流支流注入时,可形成小型的湖成三角洲沉积。
④(分流)河口砂坝微相 它是在分流河道入海口附近形成的砂质浅滩。海水的冲刷和簸选作用, 使泥质沉积物被带走,砂质沉积物被保存下来,分流河口砂坝沉积物 主要由分选好、纯净的细砂和粉砂组成。 (A)岩性:主要是砂岩及粉砂岩,分选磨圆都很好,缺乏泥质组分; (B)沉积构造:槽状、楔状交错层理,小波痕交错层理,浪成交错层 理,层面可见有波痕构造。有时可见气胀构造、泥火山或底辟构造; (C)生物:化石稀少,偶有破碎介壳分布。 (D)砂体形态:在平面上多呈新月形,或与河口平行的伸长形,横剖 面呈双凸的透镜状。
(2)三角洲前缘亚相
①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是陆上分流河道的水下延伸部分,在向海延伸过程中, 河道加宽,深度减小,分叉增多,流速减缓,堆积速度增大。 (A)岩性:以砂岩和粉砂岩为主,泥质极少; (B)沉积构造:常发育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冲刷一充填构造,并见 有层内变形构造; (C)砂体形态:垂直流向剖面上呈透镜状,侧向则变为细粒沉积物。
5. 发育三层结构和反旋回沉积层序
三角洲在垂向上出现 由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 三角洲平原沉积组成的三 层结构,前三角洲和三角 洲前缘沉积构成下细上粗 的反旋回层序,三角洲平 原分流河道沉积为下粗上 细的正旋回层序。
6
6.砂体形态
砂体形态在平面上呈朵状或指状,垂直或斜交 海岸分布,剖面上呈发散的扫帚状,向前三角洲方 向插入泥质沉积之中,与前三角洲泥岩呈齿状交叉。 高建设性三角洲前缘砂坝的延长方向与岸线垂直, 高破坏性三角洲前缘则发育与岸线平行的砂坝或砂 堤。